《突发事件应对法》试题标准答案(全)
专技天下网《专业技术人员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试题答案
![专技天下网《专业技术人员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试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c2424152d380eb62946dfe.png)
2016年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出题的先后顺序不一样,请注意!!1)单选题,29、由于特有的地质构造和自然地理环境,我国是全球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以下关于我国自然灾害形势和特点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地震频率高、强度大、分布广、震源浅B、我国三分之二的国土面积不同程度地受到洪水威胁C、我国面临的火山喷发威胁大、频度高、范围广D、平均每年有10个左右的台风和热带风暴在我国沿海登陆答案:C30、应急预案的特点包括()。
A、假设性、应急性B、程序性、规范性C、可操作性D、以上都是答案:D31、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应急预案中基本都确立了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一把手”的()制度。
A、分级负责B、属地管理C、领导责任D、统一协调答案:C32、关于加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的策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应全面深入推进“一案三制”建设B、应健全应急管理组织系统,完善应急协调联动机制C、应全面实施应急体系建设规划,推进应急平台建设D、以上说法都正确答案:D33、突发事件都有发生发展的特定阶段特征,以下关于突发事件周期划分正确的是()。
A、预警期、爆发期、缓解期、善后期B、预警期、缓解期、恢复期、重建期C、爆发期、缓解期、善后期、重建期D、爆发期、处置期、恢复期、重建期答案:A34、以下各个国家的机构中,不属于常设的应急管理机构的是()。
A、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B、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C、韩国国家安全保障会议D、日本中央防灾对策本部答案:D35、公共场所经营者应明确自身义务,正确履行应有作用。
这些义务不包括()。
A、紧急避险义务B、警告义务C、保护和制止义务D、救济义务答案:A36、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决策的原则中,不包括()。
A、勇于承担风险原则B、长期目标优先原则C、强制执行原则D、结果优先原则答案:B37、在我国的应急预案体系中,不包括()。
A、总体预案B、部门预案C、现场预案D、专项预案答案:C38、媒体按形式分为三类,不包括()。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试题及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706b8231126edb6e1a102d.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我国第一部应急管理的专门法律是:()A 《国家自然灾害救助预案》B 《突发事件应对法》 ( 正确答案 )C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D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 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 , 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A 、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 ( 正确答案 )B 、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三级C 、特别重大、重大二级特别重大、重大、一般三级3. 个人违反突发事件应对法,导致突发事件发生,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
A 、行政责任B 、刑事责任C 、民事责任 ( 正确答案 )4. 按照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法治态势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公共卫生事件事件可以划分为()。
A 、二级B 、三级C 、四级 ( 正确答案 )D 、特级5. 采取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措施仍然不能控制事态发展时,相应的应对措施是()。
A 、尽快修改相关法律条文B 、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 正确答案 )C 、静观事态发展6. 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应对活动,适用突发事件应对法。
A 、监测与预报B 、监测与预防C 、监测与预警 ( 正确答案 )7. ()应当无偿开展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自救与互救知识的公益宣传。
A. 个人B 、企业事业单位C 、新闻媒体 ( 正确答案 )8. 某区某单位未按照规定采取预防措施,导致发生严重突发事件,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某区人民政府可以对其处于最高额度()的罚款。
A 、 5 万元B 、 15 万元C 、 20 万元 ( 正确答案 )D 、 10 万元9. 《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分为四级,即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是下列何种颜色标示()。
A 、红、橙、黄、蓝 ( 正确答案 )B 、红、黄、橙、绿C 、红、黄、绿、蓝D 、黄、红、橙、蓝10. 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包括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类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理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理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6166f777232f60ddcca1aa.png)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理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一、单选题:1、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当遵循什么方针?(B)A.统一领导,分级负责B.预防为主,长备不懈C.反应及时,措施果D.依靠科学,加强合作2、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方面,下列哪些不属于卫生行政部门的职责?(D)A.组织突发事件的调查B.组织突发事件的控制C.组织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治D.领导指挥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3、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应由哪个部门制订?(A)A.卫生部制定国务院批准B.卫生部制定发布C.国务院制定D.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报告规范由哪个部门建立?(B)A.国务院B.卫生部C.省级政府D.省级卫生行政部门5、医疗机构发现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时,应当在多长时间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C)A.30分钟B.1小时C.2小时D.12小时6、县级以上政府有关部门对已经发生或发现可能引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情形时,应当向哪个部门通报?(A)A.同级卫生部门B.同级政府C.上级政府D.下级政府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由哪个部门发布?(B)A.国务院B.卫生行政部门C.中央宣传部D.省政府8、突发事件的反应程度通常分为(D)级别。
A.1个B.2个C.3个D.4个9、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为四个等级,下列哪项不是其中之一?(D)A.一般B.较大C.重大D.比较重大E、特别重大1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分为四级,即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是下列何种颜色标示(A)。
A、红、橙、黄、蓝B、红、黄、橙、绿C、红、黄、绿、蓝D、黄、红、橙、蓝11、患甲类传染病如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如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及一切传播途径不明的传染者,应实行严密隔离,用下列哪一种颜色来隔离标志?(A)A.黄色B.蓝色C.棕色D.橙色E.红色12、单位或者个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导致突发事件发生或者危害扩大,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A)。
9.1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试题 答案
![9.1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试题 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824789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32.png)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风险沟通1.新闻发布会一般由政府相关部门组织召开,参与现场处置的有关专家往往会被邀请参加新闻发布会,并对有关技术问题进行解答释疑。
在准备和召开新闻发布会时,错误的做法是。
(5分)A事先提出问题B事先进行简单的彩排演练C准备并写下问题口径D把自己掌握的全部信息第一时间告诉媒体考生答案:D2.《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一次修订的时间为哪一年?(5分) A2024年B2007年C2022年D2008年答对了考生答案:A3.是与公众进行沟通的重要手段,其因其覆盖面广、传播便捷、可迅速复制而具有很大优势。
对于传染病突发事件来说,了解媒体特性、合理利用媒体,可对事件的信息发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果与其关系处理不好,则可能非主流信息甚至谣言大行其道,造成公众心理恐慌,不利于疫情的处置。
(5分)A媒体沟通B电视台C短视频D面对面沟通考生答案:A4.是风险管理的重要的途径之一,对于获得关于风险的有效信息,协调政府与公众的认知、决策、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政府、公众、媒体间的联系的桥梁和纽带。
(5分)A.舆情监测B风险评估C风险沟通D媒体沟通考生答案:C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媒体和公众会高度关注事态的发展,需要快速了解事件对健康的影响,媒体往往能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进行报道,媒体沟通能够发挥的作用有:(5分)A媒体与卫生应急机构是合作共赢关系B良好的媒体沟通是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需要C以上都是D媒体越来越关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考生答案:C6.2000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雄辩的艺术》一书中提到,“一次成功的演说只有包含了等方面才会有效果和说服力”。
同样,在与媒体沟通的过程中,如何能让信息有效地到达媒体,被公众接受,同样也应借鉴这三要素原则。
(10分)A情感共鸣处B公众需求为出发C道德制高点D逻辑严密性考生答案:A,C,D7.一般来说,新闻媒体主要包括:(10分)A报刊杂志B互联网C广播D微信微博考生答案:A,C,D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沟通的对象从传播学的角度,可以分为三类,主要包括:(10分)A公众B组织内C组织间D媒体考生答案:A,B,C9.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闻宣传的应对口径是针对某一新发、突发事件的专题口径,通常情况下,我们准备一份专题口径需要经过下面哪些程序?(10分)A单位领导审核签发B业务部门起草C法律事务把关审核D新闻宣传部门修改润色考生答案:A,B,C,D10通常来说,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沟通时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有:(10分)A真实准确原则B以人为本原则C迅速反应原则D未雨绸缪的原则考生答案:A,B,C,D11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在开展日常舆情监测时,发现新媒体平台上有反映该辖区内发生了某突发急性传染病且有人员聚集的相关视频,其建议相关领导采取冷处理、不闻不问,认为视频传一阵子就会自然过去了。
(完整版)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试题
![(完整版)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f52359973169a4517623a33c.png)
东营市鑫宇物流有限责任公司《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考试试题姓名考试时间成绩阅卷人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40分)1.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施行日期,以下四项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A.2007年8月30日;B.2007年11月1日;C.2008年1月1日;D.2007年12月31日;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区应急指挥中心属于区人民政府的()。
A.办事机构; B.办事机关; C.派出机构; D.派出机关;3.某区某单位未按照规定采取预防措施,导致发生严重突发事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某区人民政府可以对其处于最高额度几万元的罚款()。
A.5万元; B.10万元; C.15万元 D.20万元;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区人民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原则是()。
A.处置为主、预防为辅; B.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 C.预防为主、处置为辅;D.处置与预防并重;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分为四级,即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是下列何种颜色标示()。
A.红、橙、黄、蓝 B.红、黄、橙、绿 C.红、黄、绿、蓝 D.黄、红、橙、蓝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新闻媒体擅自发布有关突发事件的真实信息,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有权对其做出何种处理决定()。
A.警告;B.罚款;C.停止其业务活动;D.以上三项都错,无权对新闻媒体做出处理决定;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区人民政府应当在何时向区人大常委会作专项工作报告()A.应急准备阶段; B.应急处置工作结束; C.恢复重建工作结束; D.应急处置期间;8.《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共有几章和几个条文()。
A.7章、70条; B.8章、70条; C.6章、60条; D.5章、60条;9.下列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阐述,错误的是()。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理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理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3112db6c85ec3a87c2c5d2.png)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理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一、单选题:1、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当遵循什么方针?(B)A.统一领导,分级负责B.预防为主,长备不懈C.反应及时,措施果D.依靠科学,加强合作2、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方面,下列哪些不属于卫生行政部门的职责?(D)A.组织突发事件的调查B.组织突发事件的控制C.组织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治D.领导指挥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3、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应由哪个部门制订?(A)A.卫生部制定国务院批准B.卫生部制定发布C.国务院制定D.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报告规范由哪个部门建立?(B)A.国务院B.卫生部C.省级政府D.省级卫生行政部门5、医疗机构发现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时,应当在多长时间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C)A.30分钟B.1小时C.2小时D.12小时6、县级以上政府有关部门对已经发生或发现可能引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情形时,应当向哪个部门通报?(A)A.同级卫生部门B.同级政府C.上级政府D.下级政府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由哪个部门发布?(B)A.国务院B.卫生行政部门C.中央宣传部D.省政府8、突发事件的反应程度通常分为(D)级别。
A.1个B.2个C.3个D.4个9、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为四个等级,下列哪项不是其中之一?(D)A.一般B.较大C.重大D.比较重大E、特别重大1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分为四级,即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是下列何种颜色标示(A)。
A、红、橙、黄、蓝B、红、黄、橙、绿C、红、黄、绿、蓝D、黄、红、橙、蓝11、患甲类传染病如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如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及一切传播途径不明的传染者,应实行严密隔离,用下列哪一种颜色来隔离标志?(A)A.黄色B.蓝色C.棕色D.橙色E.红色12、单位或者个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导致突发事件发生或者危害扩大,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A)。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培训试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培训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b66998d7a26925c52dc5bf84.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培训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我国第一部应急管理的专门法律是:() [单选题] *A《国家自然灾害救助预案》B《突发事件应对法》(正确答案)C《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D《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 , 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 [单选题] *A、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正确答案)B、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三级C、特别重大、重大二级特别重大、重大、一般三级3.个人违反突发事件应对法,导致突发事件发生,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
[单选题] *A、行政责任B、刑事责任C、民事责任(正确答案)4. 按照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法治态势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公共卫生事件事件可以划分为()。
[单选题] *A、二级B、三级C、四级(正确答案)D、特级5. 采取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措施仍然不能控制事态发展时,相应的应对措施是()。
[单选题] *A、尽快修改相关法律条文B、宣布进入紧急状态(正确答案)C、静观事态发展6. 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应对活动,适用突发事件应对法。
[单选题] *A、监测与预报B、监测与预防C、监测与预警(正确答案)7.()应当无偿开展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自救与互救知识的公益宣传。
[单选题] *A.个人B、企业事业单位C、新闻媒体(正确答案)8. 某区某单位未按照规定采取预防措施,导致发生严重突发事件,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某区人民政府可以对其处于最高额度()的罚款。
[单选题] *A、 5 万元B、 15 万元C、 20 万元(正确答案)D、 10 万元9.《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分为四级,即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是下列何种颜色标示()。
[单选题] *A、红、橙、黄、蓝(正确答案)B、红、黄、橙、绿C、红、黄、绿、蓝D、黄、红、橙、蓝10.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包括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类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理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理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02c682360cba1aa811dace.png)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理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一、单选题:1、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当遵循什么方针?(B)A.统一领导,分级负责B.预防为主,长备不懈C.反应及时,措施果D.依靠科学,加强合作2、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方面,下列哪些不属于卫生行政部门的职责?(D)A.组织突发事件的调查B.组织突发事件的控制C.组织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治D.领导指挥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3、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应由哪个部门制订?(A)A.卫生部制定国务院批准B.卫生部制定发布C.国务院制定D.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报告规范由哪个部门建立?(B)A.国务院B.卫生部C.省级政府D.省级卫生行政部门5、医疗机构发现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时,应当在多长时间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C)A.30分钟B.1小时C.2小时D.12小时6、县级以上政府有关部门对已经发生或发现可能引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情形时,应当向哪个部门通报?(A)A.同级卫生部门B.同级政府C.上级政府D.下级政府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由哪个部门发布?(B)A.国务院B.卫生行政部门C.中央宣传部D.省政府8、突发事件的反应程度通常分为(D)级别。
A.1个B.2个C.3个D.4个9、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为四个等级,下列哪项不是其中之一?(D)A.一般B.较大C.重大D.比较重大E、特别重大1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分为四级,即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是下列何种颜色标示(A)。
A、红、橙、黄、蓝B、红、黄、橙、绿C、红、黄、绿、蓝D、黄、红、橙、蓝11、患甲类传染病如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如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及一切传播途径不明的传染者,应实行严密隔离,用下列哪一种颜色来隔离标志?(A)A.黄色B.蓝色C.棕色D.橙色E.红色12、单位或者个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导致突发事件发生或者危害扩大,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A)。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试题及答案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752450b307e87101f6966f.png)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试题及答案单选题1、在现代社会,相关信息的及时告知是(D)对大众传媒最重要的传播需求。
A 紧急事件B 应急事件C 应急处理D 突发事件2、应急响应是在事故发生后立即采取的应急与救援行动,其中包括(A)。
A 信息收集与应急决策B 应急队伍的建设C 事故损失评估D 应急预案的演练3、下列不属于应急管理中的应急专业人员的是(D)A 公安B 海上搜救C 地震救援D 新闻媒体从业人员4、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或者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现场应急指挥机构予以(B)。
A 保留B 撤销C 升级D 解散5、建筑施工企业中,(B)是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第一负责人。
A 经理B 企业一把手C 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副经理D 法定代表人6、应急预案不包括? C 应急预案包括整体预案、专项预案、现场方案A 总体预案B 单项预案C 特别预案D 现场预案7、以下哪一类不属于抢险类应急物资储备?(A)A 基本生活用品B 通信器材C 交通工具D 个人防护装备8、各地区、各部门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完善(B)机制,开展风险分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A 信息报告B 预测预警C 信息发布D 评估9、社区应急管理中,应急启动机制的组成部分,不包括(C)A 预警机制B 先期处理机制C 信息披露机制D 应急联动机制10、(B)是应急机制的基础,也是整个应急体系的基础。
A 分级响应B 统一指挥C 公众动员机制D 以人为本11、以下那一项不属于应急机制?AA 调查与协调机制B 预警与监测机制C 救援与处置机制D 善后与恢复机制12、下列属于社会安全事件的事是(D)A 云南干旱B 南方雪灾C 三鹿奶粉事件D 新疆“4.30”事件13、根据应急处置需要,对事故现场及相关通道实行交通管制,开设应急救援“(A)”,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A 绿色通道B 快速通道C 特殊通道D 直线通道14、省级广播电视播出节目全部中断或由中断的危险的情形,属于(B)A 特别重大突发事件B 重大突发事件C 较大突发事件D 一般突发事件15、大型活动现场发生突发事件,需要紧急疏散时在场人员要(A)。
2024年《突发事件应对法》知识考试题库(含各题型)
![2024年《突发事件应对法》知识考试题库(含各题型)](https://img.taocdn.com/s3/m/be693c41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65.png)
2024年《突发事件应对法》知识考试题库(含各题型)一、单选题1.各地区、各部门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完善()机制,开展风险分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A、信息报告;B、预测预警;C、信息发布;D、评估;标准答案:B2.自然灾害的()将它与人类自身造成的灾难事件区别开来。
A、自然属性B、社会属性C、人为属性D、生产属性标准答案:A3.信息情报工作是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从某种意义讲,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过程就是()的过程A、信息识别B、信息生产C、信息转换D、信息接收标准答案:C4.按照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法治态势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公共卫生事件事件可以划分为()。
A、二级B、三级C、四级D、特级标准答案:C5.灾变动力机制是推动防治疾病认识和实践的机制,它对社会参与卫生事业发展具有()。
A、直接启动性B、滞后性C、积级性D、动员性标准答案:D6.()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危险源、危险区域进行调查、登记、风险评估,定期进行检查、监控,并责令有关单位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A、县级人民政府;B、省级和市级人民政府;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D、gong'an部门标准答案:A7.()是本行政区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A、党委书记B、政府主要领导C、政府分管领导D、应急办主任标准答案:B8.除了有组织的活动外,国际恐怖主义还出现了众多的个体行为,其中最突出的就是().A、极端仇恨者B、民族主义者C、种族主义者D、宗教狂热分子标准答案:A9.()是指贸易全球化、全球生产重组以及资本流动的全球化所引发的各种经济危机在全球范围内的衍生与传播。
A、金融危机全球化B、次贷危机全球化C、货币危机全球化D、经济危机全球化标准答案:D10.()演变成金融危机,就必然意味着整个金融系统陷于瘫痪,其危害程度将远远超过的任何一种金融风险。
A、泡沫经济型风险B、银行内部风险C、国债风险D、外债风险标准答案:B11.与高效的危机管理相比,传统的危机管理着重强调对危机反应的管理,而不重视危机的()。
专业技术人员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试题与答案【可修改文字】
![专业技术人员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试题与答案【可修改文字】](https://img.taocdn.com/s3/m/5abc14a7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a2.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1、应急预案的特点包括()DA、假设性、应急性B、程序性、规范性C、可操作性D、以上都是2、教育领域突发事件的特点中,不包括()。
(本题分数:2 分)BA、具有明显的时间规律性B、城区学校是突发事件多发地区C、低年级学生更容易发生安全事故D、学生安全意识淡薄是主要原因3、根据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以及突发事件特有的性质和目前我国突发事件的实际情况,一般可以将突发事件分为四大类。
按照《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界定,以下事件中属于事故灾难的是()。
(本题分数:2 分)DA、汶川大地震B、2008年南方低温雨雪灾害C、“12.31”上海外滩踩踏事件D、天津港“8.12”大爆炸4、媒体工作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原则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本题分数:2 分)BA、统一领导、各负其责、属地管理B、平战结合、集中保障、综合防范C、联络畅通、信息共享、运转高效D、职责分明、团结协作5、我国现行的关于突发事件的法律体系已基本形成,但从系统性的角度来看,还有待完善之处。
以下说法不能反映当前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法律体系问题和不足的一项是()。
(本题分数:2 分)CA、《突发事件应对法》尚不能承担应急管理基本法的责任B、中央一级的立法以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居多C、许多立法在内容上过细D、大部分立法重视应急处置权力的配置,却忽视对权力的控制6、媒体按形式分为三类,不包括()。
(本题分数:2 分)BA、平面媒体B、立体媒体C、电波媒体D、网络媒体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报告信息管理遵循的原则是()。
(本题分数:2 分)BA、书面报告,分层管理,逐级审阅,分级处置B、网络直报,分层管理,逐级审阅,分级处置C、网络直报,分层管理,直通中央,分级处置D、书面报告,分层管理,直通中央,分级处置8、卫生部卫生应急办公室负责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应急准备和组织协调处置工作,该办公室成立于()。
(本题分数:2 分)AA、2004年B、2005年C、2006年D、2007年9、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承担事件处置主体责任的人民政府不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学习突发事件应急试题及答案
![学习突发事件应急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57cfc9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36.png)
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及《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知识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2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于(B)起实施。
A.2021年8月30日;B.2021年11月1日;C.2021年1月1日;D.2021年12月31日;2.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B)的原则A.处置为主、预防为辅;B.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C.预防为主、处置为辅;D.处置与预防并重;3、《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共有几章和几个条文(A)。
A.7章、70条;B.8章、70条;C.6章、60条;D.5章、60条;4、(B )对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负责;涉及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由有关行政区域一路的上一级人民政府负责,或由各有关行政区域的上一级人民政府一路负责。
A、乡镇级人民政府;B、县级人民政府;C、市级人民政府;D、省级人民政府5、国务院和(C)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行政领导机关,其办事机构及具体职责由国务院规定。
A、乡镇级以上人民政府;B、县级人民政府;C、县级以上以上人民政府;D、市级人民政府;6、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为应对突发事件,可以(B)单位和个人的财产。
A、征收;B、征用;C、购买;D、没收;7、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作出应对突发事件的决定、命令,应当报(B)备案;A、本级党委;B、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市级人民政府;D、省级人民政府;8、(D)制定国家突发事件整体应急预案,组织制定国家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A、全国人大常委会;B、国务院办公厅;C、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D、国务院;9、(B)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容易引发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危险源、危险区域进行调查、记录、风险评估,按期进行检查、监控,并责令有关单位采取安全防范办法。
A、县级人民政府;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C、乡镇人民政府;D、省级人民政府10、新闻媒体应当(A)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自救与互救知识的公益宣传。
《突发事件应对法》试题标准答案(全)
![《突发事件应对法》试题标准答案(全)](https://img.taocdn.com/s3/m/a7846ba8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92.png)
《突发事件应对法》试题标准答案(全)《突发事件应对法》复习题一、单选题1 我国第一部应急管理的专门法律是:(B )A《国家自然灾害救助预案》B《突发事件应对法》C《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D《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 , 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 ( A ) A、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B、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三级C、特别重大、重大二级3.个人违反突发事件应对法,导致突发事件发生,给他人人身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B)。
A、行政责任B、刑事责任C、民事责任4. 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件可以划分为(C)。
A、二级B、三级C、四级5. 采取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措施仍然不能控制事态发展时,相应的应对措施是(B)。
A、尽快修改相关法律条文B、宣布进入紧急状态C、静观事态发展6. 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C)、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应对活动,适用突发事件应对法。
A、监测与预报B、监测与预防C、监测与预警7.( C)应当无偿开展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自救与互救知识的公益宣传。
A、个人B、企业事业单位C、新闻媒体8. 关于《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施行日期,以下四项中哪一项是正确的(B)。
A、 2007 年 8 月 30 日B、 2007 年 11 月 1 日C、 2008 年 1 月 1 日D、 2007 年 12 月 31 日9.某区某单位未按照规定采取预防措施,导致发生严重突发事件,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某区人民政府可以对其处于最高额度( C )的罚款。
A、 5 万元B、 15 万元C、 20 万元D、 10 万元10.《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分为四级,即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是下列何种颜色标示( A )。
A、红、橙、黄、蓝B、红、黄、橙、绿C、红、黄、绿、蓝D、黄、红、橙、蓝11. 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包括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类别、( C )、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
2022年公需科目突发事件应对法试题及答案
![2022年公需科目突发事件应对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0b827e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4b.png)
2022年公需科目突发事件应对法试题及答案1.获悉突发事件信息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当立即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或者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
正确错误2.炒菜油锅起火,可用水浇灭。
正确错误3.皮肤受敌百虫污染,不能用肥皂,以免转化为毒性更高的敌敌畏。
正确错误4.对于工作和生活中出现的危急病人,要尽量避免在现场对其进行急救,而应及时去医院救治。
正确错误5.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作出的应对突发事件的决定、命令,可以不予公布。
正确错误6.对生产安全事故要坚持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的原则。
正确错误7.预警级别的划分标准由省级以下人民政府制定。
正确错误8.自来水发生爆管事故,维修好,来水后打开水龙头可以直接饮用。
正确错误9.施洒农药时,人应当站在上风口进行。
正确错误10.对因本单位的问题引发的或者主体是本单位人员的社会安全事件,有关单位应当按照规定上报情况,并迅速派出负责人赶赴现场开展劝解、疏导工作。
正确错误11.紧急状态期间采取的非常措施,依照有关法律规定执行或者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另行规定。
正确错误12.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其他组织应当按照当地人民政府的决定.命令,进行宣传动员,组织群众开展自救和互救,协助维护社会秩序。
正确错误13.家中燃气泄漏时,可以开启家中任何电器设备。
正确错误14.行人与非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后,在不能自行协商解决的情况下,应立即报警。
正确错误15.球场发生骚乱时,应在看台上来回跑动,盲目跟随人群移动。
正确错误16.突发事件不会演变成公共危机。
正确错误17.危机决策的最高境界是危机防范。
正确错误18.世界上最大的危机就是没有意识到危机。
正确错误19.媒体是政府与社会公众沟通的桥梁。
正确错误20.应对危机的能力和创造财富的能力同样重要。
正确错误二、单项选择(每题2分)21.应急响应是在事故发生后立即采取的应急与救援行动,其中包括()A.信息收集与应急决策B.应急队伍的建设C.事故损失评估D.应急预案的演练22.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包括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类别、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等。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试题及答案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a38ccf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ad.png)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单选题]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
[单选题]oA、3级oB、4级OC、5级oD、6级2、责任报告单位或责任报告人获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后应当在()小时内向所在地专业机构报告。
[单选题]oA、2小时oB、6小时oC、12小时oD、24小时3、责任报告单位或责任报告人获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后应向()电话报告。
[单选题]oA、镇政府OB、县政府oC、县卫健局OD、县疾控中心4、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一例及以上水痘病例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单选题]oB、10例oC、15例oD、20例5、下列传染病中不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是:()[单选题]OA、猩红热oB、新生儿破伤风oC、白喉OD、风疹6、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传染病共有()种。
[单选题]oA、33种OB、35种OC、37种OD、39种7、下列传染病中不属于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是:()[单选题]oA、艾滋病OB、非典oC、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OD、肺炭疽8、学校、幼儿园、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及以上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单选题]oA、5人oB、10人OC、15人9、医疗机构在发现乙类传染病后应在()小时内上网报告。
[单选题]oA、6小时oB、12小时oC、24小时OD、48小时10、在食物中毒事件的调查中,应对可疑聚餐的进食时间、可疑中毒食品及食用量进行详细调查。
若无可疑餐次,应调查发病前()小时或之前的进餐食谱情况进行调查。
[单选题]oA、48oB'60oC、72oD、841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6号,于()起公布施行。
[单选题]oA、1989年9月1日oB、1987年5月1日oC、2003年5月9日oD、1988年5月8日12、下列哪一种疾病属于甲类传染病()[单选题]OA、淋病OB、风疹OC、鼠疫OD、登草热13、传染病报告卡上的出生日期和实足年龄应填写()[单选题]OA、两项都必须填写oB、只填写出生日期Oc、只填写实足年龄OD、优先填写出生日期,日期不详的填写实足年龄OE、没有特殊规定,填哪一个都可以14、《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当地政府可报上一级政府决定采取必要的紧急措施。
《突发事件应对法》及应急管理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突发事件应对法》及应急管理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7cb90a5e009581b6bd9ebd9.png)
《突发事件应对法》及应急管理知识竞赛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5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自()起实施。
A、2007年8月30日B、2007年11月1日C、2008年1月1日D、2007年12月31日2.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立法宗旨是()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
A、预防B、遏制C、消除D、控制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的原则。
A、处置为主、预防为辅B、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C、预防为主、处置为辅D、处置与预防并重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国家建立有效的()机制,增强全民的公共安全和防范风险意识,提高全社会的避险救助能力。
A、分级响应B、统一指挥C、社会动员D、以人为本5.国务院和()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是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行政领导机关,其办事机构及具体职责由国务院规定。
A、省级B、地市级C、县级D、乡镇级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有关单位建立专职或者兼职()制度。
A、经济管理员B、信息报告员C、信息咨询员D、社会监督员7.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为应对突发事件,可以()。
A、征用单位财产B、征用个人财产C、征用个人某些财产D、征用单位和个人财产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分为四级,即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是下列何种颜色标示()。
A、红、橙、黄、蓝B、红、黄、橙、绿C、红、黄、绿、蓝D、黄、红、橙、蓝9.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的《甘肃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自()起实施。
A、2005年B、2006年C、2007年D、2008年10.()是全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的最高行政领导机构。
A、省委B、省人大C、省政府D、省政协11.()是全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的领导、议事和协调机构。
2016突发事件试题答案
![2016突发事件试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1e771be87101f69e31957d.png)
2016突发事件应急预案1.作为全国教育领域最高行政管理部门,教育部专门设立了教育部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由部领导兼任。
答案:正确2.根据住建部有关规定,造成城市 3 万户以上居民停水连续停止时间24 小时以上的事故,必须在 4 小时内上报至中央有关部委。
答案:正确3.目前,我国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重大(Ⅲ级)和一般(Ⅳ级)。
答案:正确4.我国已经建立起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一案三制”,其中的“三制”是指应急体制、机制和法制。
答案:正确5.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答案:正确6.记者与突发事件当事人交流时,对话中应避免使用遇难者的名字。
答案:错误7.社区是由居住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人群组成的,具有相关利益和内在互动关系的地域性社会生活共同体。
答案:正确8.重点做好控制人群的数量规模工作,减少人群动力是降低公共场所和大型活动突发事件发生的关键。
答案:正确9.应急救援队伍是根据指令对突发事件做出快速响应,承担突发事件现场应急救援和应急控制的任务,且可以参与突发事件的预测、响应与处置、事后恢复与重建各项工作的队伍。
答案:正确10. 突发事件信息发布是政府通过一定的新闻媒体向社会公众传播信息的行为。
答案:正确11. 公共场所的安全工作,最重要的是要提高公共场所老板、业主和经营者的认识。
答案:正确12. 一般不需要建立专门的应急管理咨询系统,咨询功能以不同的方式由各种专业技术机构和管理咨询机构组织承担。
答案:正确13. 因为专业限制,现场应急处置人员一般不可能对这些损失实现精确的估计,所以只需对损失进行观察和登记,为日后的专业估算提供依据。
答案:正确14. 因地震、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引发的建筑物倒塌等,不属于建筑领域安全事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突发事件应对法》复习题一、单选题1 我国第一部应急管理的专门法律是:(B )A《国家自然灾害救助预案》B《突发事件应对法》C《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D《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 , 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 ( A ) A、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B、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三级C、特别重大、重大二级3.个人违反突发事件应对法,导致突发事件发生,给他人人身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B)。
A、行政责任B、刑事责任C、民事责任4. 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件可以划分为(C)。
A、二级B、三级C、四级5. 采取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措施仍然不能控制事态发展时,相应的应对措施是(B)。
A、尽快修改相关法律条文B、宣布进入紧急状态C、静观事态发展6. 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C)、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应对活动,适用突发事件应对法。
A、监测与预报B、监测与预防C、监测与预警7.( C)应当无偿开展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自救与互救知识的公益宣传。
A、个人B、企业事业单位C、新闻媒体8. 关于《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施行日期,以下四项中哪一项是正确的(B)。
A、 2007 年 8 月 30 日B、 2007 年 11 月 1 日C、 2008 年 1 月 1 日D、 2007 年 12 月 31 日9.某区某单位未按照规定采取预防措施,导致发生严重突发事件,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某区人民政府可以对其处于最高额度( C )的罚款。
A、 5 万元B、 15 万元C、 20 万元D、 10 万元10.《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分为四级,即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是下列何种颜色标示( A )。
A、红、橙、黄、蓝B、红、黄、橙、绿C、红、黄、绿、蓝D、黄、红、橙、蓝11. 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包括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类别、( C )、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
A、事件经过B、救援措施C、预警级别D、公共信息;12.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突发事件重要情况或者在应急管理工作中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有关责任人,要依法依规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 B )。
A、民事责任B、刑事责任C、经济责任13.国务院和( A )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是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行政领导机关,其办事机构及具体职责由国务院规定。
A、县级B、地市级C、省级14.公民参加应急救援工作或者协助维护社会秩序期间,其在本单位的工资待遇和福利( A )。
A、不变B、增加一倍C、不享受15.( C )对在应急救援工作中伤亡的人员依法给予抚恤。
A、国务院B、民政部门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16.突发事件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不能消除或者不能有效控制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的,应当( C )。
A、及时向国务院报告B、及时发布信息广而告之C、及时向上级人民政府报告17.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立法宗旨是(A )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
A、预防B、遏制C、消除18. 预防与应急准备,是做好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必须立足于(A )的原则。
A、预防为主B、控制为主C、处理为主19. 社会安全事件发生后,组织处置工作的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并由( C )针对事件的性质和特点,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采取应急处置措施。
A、法院B、检察院C、公安机关20. 突发事件预防为主,关口前移的基础是: DA忧患意识B培训演练C自救互救技能D风险分析21. 减少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概率及其造成损失的最有效、最经济、最安全的办法是: C A建立应急机制,做好预防工作B制定应急预案,做好预防工作C完善应急法制,做好预防工作D做好应急评估,做好预防工作22. 对“《突发事件应对法》的主要原则”理解不正确的是: BA公开透明的原则B上行下效原则C最小代价原则D把突发事件的预防和控制放在突出位置的原则23. 对应急机制建设起基础性作用是: CA社会救助机制B社会保障机制C社会管理机制D社会安抚机制24. 建立健全应急体制要坚持: CA综合协调、统一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的原则B综合协调、分类管理、统一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的原则C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的原则D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中央管理为主的的原则25. 处置突发事件的骨干力量是: AA人民解放军、武警、公安部队和预备役民兵B各个专业应急处置队伍C厂矿企业的广大职工和农村社区的广大群众D广大的城市平民26.( B ) 是本行政区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A、党委书记B、政府主要领导C、政府分管领导D、应急办主任27. 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突发事件应对的工作的原则是(B)。
A.处置为主、预防为辅B.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C.预防为主、处置为辅;D.处置与预防并重;28.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分为四级,即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是下列何种颜色标示(A)。
A.红、橙、黄、蓝B.红、黄、橙、绿C.红、黄、绿、蓝D.黄、红、橙、蓝29.国务院和(C)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是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行政领导机关,其办事机构及具体职责由国务院规定。
A.省级;B.地市级;C.县级;D.乡镇级;30. 突发事件预警信息最高级别为Ⅰ级,用( B)表示。
A.橙色;B.红色;C.黄色;D.蓝色;31. 各地区、各部门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完善(B)机制,开展风险分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A.信息报告;B.预测预警;C.信息发布;D.评估;32. 恢复工作应在事故发生后立即进行,首先使事故( D)恢复到相对安全的基本状态,然后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
A.发生区域;B.影响生产;C.引发地区;D.影响区域;33.( C)是应急机制的基础,也是整个应急体系的基础。
A.分级响应;B.统一指挥;C.公众动员机制;D.以人为本;34. 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包括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类别、( C)、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
A.事件经过;B.救援措施;C.预警级别;D.公共信息;35.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或者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现场应急指挥机构予以( B)。
A.保留;B.撤销;C.升级;D.解散;36. 根据应急处置需要,对事故现场及相关通道实行交通管制,开设应急救援“( A)”,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A.绿色通道;B.快速通道;C.特殊通道;D.直线通道;37.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突发事件重要情况或者在应急管理工作中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有关责任人,要依法依规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D)。
A.民事责任;B.行政责任;C.经济责任;D.刑事责任;38.《突发事件应对法》于( A)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会议通过。
A、 2007 年 8 月 30 日;B、 2007 年 7 月 10 日;C、 2007 年 9 月 20 日;D、 2007 年 10 月 1 日39.发现刑事、治安案件以及危及公共与人身财产安全,及时报警是每位公民应尽的义务。
报警电话是( A)。
A、 110;B、 119;C、 112;D、 12040.全国统一急救电话号码是(B)。
A、 110;B、 120;C、 112;D、 11441.“一案三制”指的是应急预案和应急管理体制、机制、( B )。
A、法规;B、法制;C、体系;D、法律42.应急预案的层次可分为综合预案、(B )、现场预案。
A、单位预案;B、专项预案;C、个体预案;D、普通预案43.( C)应当无偿开展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自救与互救知识的公益宣传。
A、县级人民政府;B、企业事业单位;C、新闻媒体;D、社会团体44.预计将要发生较大(Ⅲ级)以上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事件已经临近,事态有扩大的趋势,属于哪种预警等级:(B)A、红色;B、黄色;C、橙色;D、蓝色45.( C)应当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培训制度,对负有处置突发事件职责的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培训。
A、国务院;B、县级人民政府;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D、企事业单位46.公民参加应急救援工作或者协助维护社会秩序期间,其在本单位的工资待遇和福利(A)。
A、不变;B、增加一倍;C、不享受;D、增加二倍47.( C )对在应急救援工作中伤亡的人员依法给予抚恤。
A、国务院;B、民政部门;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D、财政部门48.( A )对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负责。
A、县级人民政府;B、企业事业单位;C、上一级人民政府;D、社会团体49.突发事件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不能消除或者不能有效控制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的,应当( C )。
A、及时向国务院报告;B、及时发布信息广而告之;C、及时向上级人民政府报告;D、及时向本级人大报告50.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立法宗旨是( A )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
A、预防;B、遏制;C、消除;D、控制51.预防与应急准备,是做好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必须立足于( A )的原则。
A、预防为主;B、控制为主;C、处理为主;D、善后为主52.突发事件分为四类,即自然灾害、事故灾难、( C )和社会安全事件。
A、地质灾害;B、森林火灾;C、公共卫生事件;D、洪涝灾害53.( A)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危险源、危险区域进行调查、登记、风险评估,定期进行检查、监控,并责令有关单位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A、县级人民政府;B、省级和市级人民政府;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D、公安部门54.突发公共事件预警级别分为特别严重、严重、较重、一般四级,其中橙色表示(B )。
A、特别严重B 、严重C 、较重D 、一般55. 以下不属于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调整范围的是: CA自然灾害B事故灾难C紧急状态D公共卫生事件56. 以下属于突发事件特征的是: DA发生的常规性B发展的确定性C后果的可预见性D采取措施的必要性与广泛的公共性57.自然灾害指: BA人为原因造成的各类安全事故B由于自然因素直接导致的公共突发事件C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D水旱灾害,台风、冰雹、雪、沙尘暴以及传染病疫情等事件58. 我国的突发事件的分级标准是: AA突发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B人员伤亡数量和突发事件的性质、影响范围C经济损失情况和突发事件的影响范围D舆论关注度和突发事件爱你的严重程度59. 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的分级制度适用的事件包括: CA自然灾害B自然灾害、事故灾难C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D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60. 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的突发事件的最高级别是: A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61. 森林草原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属于: AA自然灾害B事故灾难C公共卫生事件D社会安全事件62.突然发生,事态复杂,对一定区域内的公共安全、政治稳定和社会经济秩序造成严重危害或威胁,已经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或严重生态环境破坏的突发公共事件属于: BA 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B重大突发公共事件C较大突发公共事件D一般突发公共事件63.金融危机属于:D A 自然灾害B事故灾难C涉外突发事件D社会安全事件64. 《突发事件应对法》中的突发事件所造成严重社会危害的状态是: D A已经造成B可能造成C不会造成D造成或者可能造成65. 根据发生的诱因、领域和性质的不同,可以将突发事件分为: AA自然性的突发事件和社会性的突发事件B战争状态的突发事件和一般状态的突发事件C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D紧急状态和戒严66. 下列不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DA洪灾B干旱C森林火灾D失火67. 要实现由政府应急向全面应急转变,需要坚持的原则是: BA以人为本原则B社会动员原则C依法行政原则D预防为主原则68. 确保行政紧急权力正当行使的基本条件,防止行政紧急权力滥用的最好手段是: A A实行信息公开B贯彻责权一致原则C将政府强制最小化D采取分级负责制69.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采取的应对突发事件的措施,应当与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的性质、程度和范围相适应;有多种措施可供选择的,应当选择有利于最大程度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益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