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冶炼厂综合事故应急预案
金属冶炼专项应急预案
![金属冶炼专项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9f8f25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5e.png)
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提高金属冶炼行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结合我区金属冶炼行业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金属冶炼企业安全生产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区金属冶炼行业发生的各类事故,包括火灾、爆炸、中毒、窒息、触电、机械伤害、高处坠落等。
二、组织体系及职责2.1 组织体系成立金属冶炼专项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全区金属冶炼行业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2.2 领导小组职责(1)负责制定和修订金属冶炼专项应急预案;(2)负责组织应急救援演练;(3)负责应急救援物资的储备和管理;(4)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分析和上报;(5)负责事故善后处理。
2.3 成员单位职责(1)应急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应急救援工作;(2)消防部门:负责火灾扑救、人员疏散、伤员救治;(3)医疗部门:负责伤员救治、医疗救护;(4)环保部门:负责环境监测、污染治理;(5)公安部门:负责现场治安、交通管制;(6)其他相关部门:根据事故性质和救援需要,提供支持和协助。
三、应急响应3.1 分级响应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将应急响应分为四个等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Ⅳ级(一般)。
3.2 响应程序(1)事故发生后,企业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报告上级主管部门;(2)应急管理部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响应,通知相关部门和单位;(3)相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分工,迅速开展应急救援工作;(4)应急救援结束后,应急管理部门组织评估,总结经验教训。
四、应急处置4.1 事故现场处置(1)火灾事故:消防部门负责火灾扑救,环保部门负责监测环境,医疗部门负责伤员救治;(2)爆炸事故:公安部门负责现场治安,医疗部门负责伤员救治,环保部门负责监测环境;(3)中毒、窒息事故:医疗部门负责救治,环保部门负责监测环境;(4)其他事故:根据事故性质,由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处置。
金属冶炼行业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金属冶炼行业安全生产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5588ab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de.png)
金属冶炼行业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一、总则金属冶炼行业是一种高风险的生产行业,为了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提高生产效率,制定本应急预案。
本预案旨在指导金属冶炼企业在突发事故发生时,迅速组织应急抢救,减小事故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金属冶炼企业的生产、管理、服务等相关部门和人员,以及本企业所在地的相关政府机构、应急救援组织。
三、应急响应级别1.一级响应: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事故影响范围较大、后果严重。
2.二级响应:发生较大生产安全事故,事故影响范围较广、后果较重。
3.三级响应:发生一般生产安全事故,事故影响范围较小、后果一般。
四、应急预案组成1.领导机构1.1 应急指挥部- 总指挥:企业负责人- 副总指挥:主要负责生产、技术、安全、保卫等相关部门负责人- 成员:有关工作人员及各部门负责人- 职责:- 制定和修订本预案- 组织并协调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工作- 进行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决策2.预案内容2.1 事故快报- 按照有关规定将事故情况迅速通报有关部门和指挥中心。
- 内容包括:事故发生地点、事故性质、事故伤亡人数、事故原因等信息。
- 要求: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安排救援人员和相关资源前往救援,并保持与有关部门的联系。
2.2 人员疏散- 根据事故类型和范围,合理安排人员疏散。
- 指定责任人负责人员疏散工作,保障人员安全有序地疏散。
- 注意保留事故现场证据并及时通知到场的纪检、稽查等部门。
2.3 救援措施- 根据事故性质和影响范围,合理调配救援力量和资源。
- 组织救援人员使用必要的救援设备,采取安全、科学的救援措施。
- 做好与医疗机构的协调和沟通,确保受伤人员及时得到治疗。
2.4 资源保障- 在事故发生后,及时调拨本企业可利用的资源用于事故救援工作。
- 主要包括:救援设备、物资储备、人员力量等。
- 引导和协调相关单位、社会力量提供必要的救援资源。
2.5 应急演练-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的能力和效率。
有色金属冶炼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有色金属冶炼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27f579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66.png)
有色金属冶炼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有色金属冶炼是我国重要的工业领域之一,但由于生产过程中涉及到高温、高压等危险因素,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为了提高有色金属冶炼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制定一套应急预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应急预案的重要性事故预防在于心无患,事故发生时在于能机救,应急预案的制定是为了在事故发生时迅速、有效地处置,最大程度减小损失,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企业的稳定运行。
三、预案内容1. 目的制定有色金属冶炼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目的是确保事故发生时各级应急响应机构之间的协调配合,迅速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所有有色金属冶炼企业,涵盖了从事故发生的报告和初期响应到事故处置和事后整改等环节。
3. 应急响应级别与颜色等级划分(表格形式或列表形式列出各级别的应急响应及对应的颜色等级)4. 应急响应程序1.事故发生报告与初判断2.启动应急预案3.组织事故现场施救和救援4.事故信息发布与情况通报5.事故调查与分析6.事故处理与事后评估7.整改与改进措施5. 应急救援措施1.确保人员人身安全2.现场处置措施3.现场应急救援装备的调配和使用4.对可能造成二次事故的风险进行评估6. 应急物资资源准备1.预案规定的应急救援装备和器材2.应急物资的准备和储备3.应急救援物资资源的调配与使用四、应急预案的落实和完善通过定期的应急演练、事故模拟等方式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不断完善和提高预案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五、总结有色金属冶炼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是企业应对危机和灾难的重要手段,仅有预案并不足够,更重要的是通过培训、演练等方式提高员工的应急能力和救援效率,确保人员安全,降低事故带来的损失。
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金属冶炼专项安全应急预案
![金属冶炼专项安全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33f470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df.png)
一、总则为提高金属冶炼企业应对突发安全事件的能力,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维护企业稳定发展,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金属冶炼企业在生产、运输、储存等环节中发生的火灾、爆炸、中毒、触电、机械伤害等突发安全事件。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金属冶炼专项安全应急指挥部,负责全面协调、指挥和处置突发安全事件。
2.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和突发安全事件的应急响应。
3. 应急指挥部成员及职责:(1)企业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金属冶炼专项安全应急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管理。
(2)安全总监:负责组织制定、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组织实施应急演练,监督、检查安全管理工作。
(3)生产部门负责人:负责组织生产作业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生产安全。
(4)技术部门负责人:负责组织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5)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现场安全检查、隐患排查、安全教育培训等工作。
四、应急处置程序1. 事件报告(1)发生突发安全事件时,现场人员应立即报告应急指挥部。
(2)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
2. 应急响应(1)启动应急预案,成立现场救援小组。
(2)根据事故情况,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
3. 应急处置措施(1)火灾事故:立即启动灭火系统,组织人员进行灭火;切断电源,防止火势蔓延。
(2)爆炸事故:迅速疏散现场人员,切断事故源;设置警戒线,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3)中毒事故:立即组织中毒人员撤离现场,进行救治;封闭事故区域,防止毒气扩散。
(4)触电事故:迅速切断电源,进行现场急救;对事故现场进行隔离,防止二次事故发生。
(5)机械伤害事故:立即组织人员撤离现场,进行救治;对事故设备进行检修,排除隐患。
4. 事故善后处理(1)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查明事故责任。
(2)对事故损失进行评估,制定赔偿方案。
(3)对事故责任人进行处理,严肃追究责任。
五、应急保障措施1.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金属冶炼应急预案范文
![金属冶炼应急预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09fd382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05.png)
一、预案名称金属冶炼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单位在金属冶炼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一般、较大、重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由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指挥长,下设应急办公室、现场指挥部、救援组、医疗救护组、通讯保障组、后勤保障组、宣传报道组等。
2. 应急办公室负责预案的组织实施、协调各部门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确保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3. 现场指挥部负责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协调、指挥,确保救援工作的有序进行。
4. 救援组负责现场救援工作的具体实施,包括人员搜救、事故现场处理等。
5. 医疗救护组负责事故现场伤员的救治,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6. 通讯保障组负责事故现场的通讯联络,确保应急救援工作的信息畅通。
7. 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救援所需的物资、设备、车辆等后勤保障工作。
8. 宣传报道组负责事故现场的宣传报道工作,及时向公众发布事故信息。
四、应急响应程序1. 事故发生(1)现场人员立即报告事故情况,启动应急预案。
(2)应急指挥部迅速召开紧急会议,了解事故情况,部署救援工作。
2. 现场救援(1)救援组立即开展现场救援工作,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救治。
(2)现场指挥部协调各部门,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3. 应急处置(1)现场指挥部根据事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蔓延。
(2)通讯保障组确保事故信息畅通,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事故进展。
4. 事故善后处理(1)应急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提出整改措施。
(2)对事故责任人进行追责,确保事故不再发生。
五、应急保障措施1. 人员保障(1)加强应急救援队伍的培训,提高救援能力。
(2)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装备,确保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2. 物资保障(1)储备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如医疗救护器材、救援工具等。
(2)建立应急救援物资的供应渠道,确保应急救援物资的及时供应。
3. 通讯保障(1)加强事故现场的通讯联络,确保应急救援工作的信息畅通。
金属冶炼厂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金属冶炼厂安全事故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703d52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da.png)
根据评估结果,总结应急演练的经验和教训,对应急预案进行修 订和完善。
反馈改进意见
将评估结果和总结的经验教训反馈给相关部门和人员,以便在今 后的工作中进行改进和提高。
06
监督与保障措施
监督机制
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
负责监督金属冶炼厂的安全生产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 隐患。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医疗救援
启动医疗救援程序,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
物资保障
确保应急物资的供应,包括食物、水、医疗 用品等。
后期处理与评估
事故调查
对事故进行详细的调查,找出事故原因,制定预防措 施。
清理与恢复
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和恢复,确保生产和生活秩序的 恢复。
总结与评估
对应急预案的实施进行总结和评估,发现不足之处, 提出改进措施。
组织应急演练
01
按照演练计划,组织应急演练,模拟可能发生的金属冶炼厂安
全事故。
模拟事故通报和响应
02
模拟事故发生后,如何通报事故情况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
急人员进行响应。
模拟现场处置和救援
03
模拟应急人员在现场进行事故处置和救援的过程,包括灭火、
疏散、救援等。
预案演练评估与总结
评估演练效果
对应急演练的效果进行评估,包括应急人员的响应速度、技能操 作、协调配合等方面。
负责伤亡人员善后处理和家属安抚 工作。
04
应急联动机制
跨部门联动
01
建立应急联动机制,加强与政府、企业、社区等各方
的信息共享和协同行动。
跨区域联动
02 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应急联动,共同应对区域性重大事
故。急资源调配机制,确保应急物资、设备和人员
金属冶炼行业应急预案
![金属冶炼行业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9be638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40.png)
一、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金属冶炼行业可能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金属冶炼行业生产经营单位,包括但不限于金属冶炼、金属加工、金属制品等行业。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金属冶炼行业安全生产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应急救援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小组:(1)应急办公室:负责应急工作的日常管理、信息收集、协调各部门工作。
(2)现场救援组:负责事故现场救援、人员疏散、伤员救治等工作。
(3)物资保障组:负责应急救援物资的储备、调配、发放等工作。
(4)宣传报道组:负责应急信息的发布、舆论引导等工作。
四、应急响应1. 事故发生单位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向应急指挥部报告事故情况。
2. 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迅速启动应急响应,组织相关救援力量赶赴现场。
3. 应急救援过程中,确保以下工作:(1)现场救援组迅速开展救援行动,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救治。
(2)物资保障组及时调配应急救援物资,保障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3)宣传报道组密切关注事故进展,及时发布应急信息。
五、应急处置措施1. 火灾事故:迅速组织消防力量扑救火灾,确保火势得到控制;同时,疏散周边人员,防止火势蔓延。
2. 爆炸事故:立即切断事故源,隔离危险区域,防止次生事故发生;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现场清理,确保人员安全。
3. 人员中毒事故:立即组织中毒人员撤离事故现场,对中毒人员进行救治;同时,对事故现场进行监测,防止有毒气体扩散。
4. 设备故障事故:立即组织维修人员排除故障,恢复正常生产;同时,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六、恢复重建1. 事故处理后,应急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事故教训。
2. 对事故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追究相关责任。
3. 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
4. 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七、附则1. 本预案由金属冶炼行业安全生产应急指挥部负责解释。
冶炼厂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冶炼厂安全事故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08c139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bb.png)
一、总则1. 编制目的为提高冶炼厂应对各类安全事故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2. 编制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冶炼厂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冶炼厂各类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成立冶炼厂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应急工作。
(1)指挥长:厂部主要负责人(2)副指挥长:分管安全生产的副厂长、各部门负责人(3)成员: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安全员、技术员等2. 应急指挥部职责(1)组织、指挥应急工作;(2)协调各部门、各单位开展应急工作;(3)制定、修订应急措施;(4)组织应急演练;(5)评估事故损失,提出善后处理意见。
3. 应急小组(1)现场救援组:负责事故现场救援、人员疏散、伤员救治等工作;(2)通讯保障组:负责应急通讯联络、信息收集、发布等工作;(3)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供应、现场保障等工作;(4)事故调查组:负责事故原因调查、责任追究等工作;(5)舆论引导组:负责事故信息发布、舆论引导等工作。
三、应急响应程序1. 事故报告(1)事故发生后,现场负责人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2)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现场处置(1)现场救援组迅速开展救援工作,确保人员安全;(2)通讯保障组及时收集、传递事故信息;(3)后勤保障组提供应急物资、设备、人员等保障;(4)事故调查组展开事故原因调查。
3. 人员疏散(1)根据事故情况,应急指挥部决定是否启动人员疏散;(2)现场救援组、通讯保障组、后勤保障组配合完成人员疏散工作。
4. 伤员救治(1)现场救援组对伤员进行初步救治;(2)通讯保障组联系医疗机构,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救治。
5. 事故善后处理(1)应急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开展事故善后处理;(2)事故调查组完成事故原因调查,提出处理意见;(3)舆论引导组做好事故信息发布、舆论引导工作。
金属冶炼应急预案
![金属冶炼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b3d3bc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1a.png)
一、编制目的为了预防和减少金属冶炼生产安全事故,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提高企业应急处置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企业所有金属冶炼生产活动,包括但不限于金属冶炼、金属加工、金属制品制造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1)总指挥:企业主要负责人。
(2)副总指挥:分管生产、安全、技术等工作的副总经理。
(3)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及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成员。
2.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1)主任:由副总指挥兼任。
(2)成员:安全部、生产部、技术部、设备部、人力资源部等部门负责人。
3. 应急救援小组(1)组长:由副总指挥兼任。
(2)成员:各部门应急救援人员。
四、预警及信息报告1. 预警(1)企业应建立健全预警机制,对可能发生的金属冶炼生产安全事故进行预警。
(2)预警信息应包括事故类型、发生时间、地点、可能影响的范围等。
2. 信息报告(1)发生金属冶炼生产安全事故后,企业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并启动应急响应。
五、应急处置1. 初步处置(1)现场人员应立即采取必要措施,控制事故蔓延,确保人员安全。
(2)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救援人员开展救援工作。
2. 事故调查(1)事故发生后,企业应立即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2)调查组应查明事故原因、责任及损失情况。
3. 后续处置(1)根据事故调查结果,对事故责任人进行处理。
(2)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六、应急保障1. 人员保障(1)企业应定期组织应急培训,提高员工应急处置能力。
(2)应急救援人员应熟悉应急预案,掌握救援技能。
2. 资金保障(1)企业应设立应急基金,用于应急物资采购、事故处理等。
(2)应急基金的使用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3. 物资保障(1)企业应储备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如消防器材、救护用品等。
(2)应急物资的采购、储存、使用应符合相关规定。
七、预案演练1. 企业应定期组织预案演练,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冶金企业冶炼事故应急预案
![冶金企业冶炼事故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0be448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e6.png)
一、总则1. 编制目的为规范冶金企业冶炼事故应急管理工作,提高事故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特制定本预案。
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等相关法律法规。
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冶金企业冶炼过程中发生的各类事故,包括火灾、爆炸、中毒、窒息、触电、机械伤害、坍塌等。
4. 应急预案体系本预案包括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1)综合应急预案:规定企业应急组织机构、职责、应急响应原则、应急管理程序等内容。
(2)专项应急预案:针对火灾、爆炸、中毒、窒息、触电、机械伤害、坍塌等事故类型,制定相应的专项应急预案。
(3)现场处置方案:针对具体事故,制定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二、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协调、指挥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1)总指挥:企业主要负责人。
(2)副总指挥:分管安全生产的副总经理、各部门负责人。
(3)成员:安全环保部门、生产部门、设备部门、人力资源部门、财务部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
2.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日常应急管理工作,具体职责如下:(1)组织编制、修订、更新应急预案。
(2)组织应急演练。
(3)组织开展应急培训。
(4)收集、整理、分析事故信息。
(5)组织事故调查处理。
3. 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救援队伍由企业内部员工组成,负责现场应急处置工作。
(1)救援队伍组成:安全员、消防员、医护人员、设备维修人员等。
(2)救援队伍职责:按照应急预案要求,开展现场救援、警戒、疏散、医疗救护等工作。
三、应急响应1. 分级响应根据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实行分级响应。
(1)一级响应:发生特别重大事故。
(2)二级响应:发生重大事故。
(3)三级响应:发生较大事故。
(4)四级响应:发生一般事故。
2. 应急响应流程(1)事故报告: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冶金冶炼厂紧急事故应急处理方案
![冶金冶炼厂紧急事故应急处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bd2d310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89.png)
冶金冶炼厂紧急事故应急处理方案引言:在冶金冶炼厂的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紧急事故,如火灾、煤气泄漏、爆炸等。
这些事故一旦发生,将对工人的生命安全、设备的完整性以及环境的稳定性带来严重的危害。
因此,冶炼厂有必要建立一套紧急事故应急处理方案,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并确保人员的安全。
一、事前预防:1. 事故风险评估:冶炼厂应定期进行事故风险评估,识别可能发生的紧急事故,并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2. 安全培训:向所有员工提供必要的安全培训,使他们了解紧急事故的特点、应对方法以及逃生和自救技巧。
3. 安全设备检查:保证所有的安全设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包括消防设备、安全防护装备等。
二、事故发生时的应急处理:1. 紧急报警:一旦发生紧急事故,员工应立即向应急热线报警,并按照指示采取相应的措施。
2. 事故扑救:如果是火灾,应首先用灭火器进行扑救,同时通知专业消防队伍前来救援。
对于其他事故,如煤气泄漏、爆炸等,应迅速采取措施遏制和控制事态发展。
3. 人员疏散:在紧急情况下,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对于无法参与事故处理的员工,应迅速进行疏散,并指定集结点,确保他们的安全。
4. 事故调查:一旦事故得到控制,应立即展开调查,找出事故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再次发生。
三、事故后的处理和教训总结:1. 事故处理:需要及时进行事故处理,包括设备维修、环境恢复等,并确保相关部门及时报告事故情况。
2. 教训总结:对于每一次事故,都应进行详细的总结和分析,找出造成事故的根本原因,并在全公司范围内分享,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结论:冶金冶炼厂紧急事故应急处理方案的建立和执行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通过事前预防、及时的应急处理和事后总结,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并确保工人的安全与环境的稳定性。
冶炼厂应高度重视这一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并定期进行演练和培训,以增强应对紧急事故的能力。
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应急处理方案,冶炼厂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人员的安全、设备的完整性以及环境的稳定性,为冶炼厂的稳定运营提供有力保障。
冶炼厂应急预案
![冶炼厂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6c7cd3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05.png)
一、总则为保障冶炼厂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提高应急救援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冶炼厂各类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包括但不限于火灾、爆炸、中毒、窒息、机械伤害、触电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负责指挥、协调、监督和指导全厂应急救援工作。
其主要职责如下:(1)制定应急救援方案,组织实施应急救援行动;(2)组织应急救援队伍的培训和演练;(3)协调相关部门和单位,共同开展应急救援工作;(4)向上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及应急救援进展。
2. 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救援队伍由厂内各部门、车间、班组人员组成,负责现场救援、物资保障、伤员救治等工作。
其主要职责如下:(1)迅速到达事故现场,开展救援行动;(2)对伤员进行现场救治,确保生命安全;(3)协助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4)参与应急演练,提高救援能力。
四、应急救援程序1. 事故报告(1)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2)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救援队伍赶赴现场。
2. 现场救援(1)应急救援队伍到达现场后,应迅速开展救援行动,确保伤员生命安全;(2)根据事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扩大,防止次生、衍生事故发生;(3)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3. 物资保障(1)应急指挥部负责调配应急救援物资,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2)应急救援队伍负责现场物资的使用和回收。
4. 伤员救治(1)现场救援人员对伤员进行初步救治,确保生命安全;(2)将伤员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救治。
5. 事故调查(1)应急指挥部组织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2)根据事故调查结果,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五、应急演练1. 应急指挥部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救援队伍的实战能力;2. 各部门、车间、班组应积极参与应急演练,熟悉应急救援程序。
金属冶炼事故应急预案
![金属冶炼事故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e52879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be.png)
应急小组
抢险救援组
负责现场抢险和救援工作,控制事故扩大, 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通讯联络组
负责内外通讯联络,确保信息畅通,及时向 上级报告事故情况和进展。
医疗救护组
负责现场伤员的救治和转运,提供医疗保障 服务。
后勤保障组
负责提供物资、生活和后勤保障,确保应急 处置工作的正常进行。
应急人员职责
明确职责分工
应急人员应明确各自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协同 作战。
执行预案
按照预案要求,迅速开展应急处置工作,确保人 员安全和减少财产损失。
报告情况
及时向上级报告事故情况和进展,听从指挥部的 统一指挥和调度。
04
应急资源与装备
应急物资储备
急处置的效率和成功率。
02
事故风险分析
事故类型
01
02
03
04
设备故障
冶炼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 障,如炉体破裂、管道泄漏等
。
操作失误
操作人员违反安全操作规程, 导致意外事故发生。
自然灾害
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对冶炼 设施造成破坏。
环境污染
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 、废渣等污染物排放超标,对
环境造成污染。
05
应急响应程序
应急响应程序
• 金属冶炼事故应急预案是为了应对金属冶炼过程中可能发生的 各种事故而制定的应急计划和措施。通过预案的制定和实施, 可以有效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06
事后处理与恢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现场清理与恢复
清理事故现场
组织专业人员对事故现场进行清 理,确保现场无残留危险物质。
金属冶炼企业事故应急预案
![金属冶炼企业事故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bbe208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ba.png)
一、前言为确保金属冶炼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突发事故时,能够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与救援行动,降低事故损失,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金属冶炼企业发生的各类事故,包括但不限于火灾、爆炸、中毒、窒息、物体打击、高处坠落、机械伤害、触电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1)总指挥:企业主要负责人(2)副总指挥:分管安全生产的副总经理(3)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应急救援队伍负责人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协调、调度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2. 应急救援小组(1)现场救援组:负责事故现场救援、人员搜救、伤员救治等工作。
(2)警戒组:负责事故现场警戒、交通管制、人员疏散等工作。
(3)通讯联络组:负责事故信息收集、上报、传递等工作。
(4)物资保障组:负责应急救援物资的调配、供应、保障等工作。
(5)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救援人员的餐饮、住宿、医疗等后勤保障工作。
四、事故应急响应程序1. 事故报告(1)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向企业安全管理部门报告。
(2)安全管理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 启动应急预案(1)应急指挥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应急救援小组根据事故情况,迅速开展救援工作。
3. 事故现场救援(1)现场救援组应迅速开展救援工作,确保伤员生命安全。
(2)警戒组应立即设立警戒线,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
(3)通讯联络组应保持与上级、周边企业的通讯畅通,及时上报事故信息。
4. 事故善后处理(1)事故现场清理:应急救援结束后,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消除安全隐患。
(2)事故调查:事故发生后,成立事故调查组,查明事故原因,提出整改措施。
(3)责任追究:根据事故调查结果,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究。
五、事故预防措施1.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2.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金属冶炼安全应急预案
![金属冶炼安全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74958a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1a.png)
一、总则为有效预防和应对金属冶炼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要求,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所有金属冶炼企业,包括但不限于铁、铜、铝、铅、锌等金属冶炼企业。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一)应急指挥部1. 指挥长:由政府分管领导担任。
2. 副指挥长:由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
3. 成员: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及企业主要负责人。
(二)应急指挥部职责1. 组织、指挥、协调应急救援工作。
2. 制定应急救援方案,组织实施。
3. 及时向上级报告事故和应急救援进展情况。
4. 落实上级领导的指示和批示。
(三)应急救援小组1. 成员:由企业相关部门负责人、技术骨干、员工代表等组成。
2. 职责: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实施,包括现场处置、人员疏散、伤员救治等。
四、应急处置程序(一)事故报告1. 企业发现事故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 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响应。
(二)现场处置1. 疏散人员:根据事故情况,迅速组织人员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2. 控制火势:如遇火灾,立即启动消防设施,控制火势蔓延。
3. 防止次生灾害: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和次生灾害发生。
(三)伤员救治1. 现场救治:对伤员进行初步救治,确保伤员生命安全。
2. 转移伤员:将伤员迅速转移至安全区域,并送往医疗机构救治。
(四)事故调查与处理1. 事故调查:事故发生后,成立事故调查组,查明事故原因。
2. 责任追究:根据事故调查结果,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
3. 事故处理:根据事故调查和处理结果,制定事故处理方案。
五、应急保障(一)应急物资储备1. 企业应储备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如消防器材、救护设备等。
2. 政府应建立健全应急救援物资储备体系,确保应急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二)应急演练1. 企业应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急处置能力。
2. 政府应组织相关部门和企业开展联合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水平。
金属冶炼应急救援预案备案
![金属冶炼应急救援预案备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9c4056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aa.png)
金属冶炼应急救援预案备案一、预案制定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9号》、《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公司金属冶炼生产实际情况,制定本应急救援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公司金属冶炼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工作,包括火灾、爆炸、中毒、窒息、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等事故。
三、应急救援组织机构1. 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组织、指挥应急救援工作,制定和组织实施应急救援预案,协调各方力量参与应急救援。
2. 应急救援办公室:负责日常应急救援管理工作,组织应急救援培训和演练,收集、整理应急救援资料,办理应急救援预案备案事宜。
3. 应急救援队伍:由公司职工组成,负责现场应急救援工作,包括火灾、爆炸、中毒、窒息、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等事故的应急处置。
四、应急救援预案1. 火灾、爆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立即启动消防设施,进行初期火灾扑救。
(2)拨打火警电话,报告应急救援指挥部。
(3)应急救援指挥部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救援队伍进行火灾扑救和人员疏散。
(4)救援队伍到达现场后,按照预案分工展开救援工作,灭火、搜救、救护等。
(5)火灾扑灭后,对现场进行清理,防止复燃。
2. 中毒、窒息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立即启动事故现场通风设备,排除有害气体。
(2)拨打急救电话,报告应急救援指挥部。
(3)应急救援指挥部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救援队伍进行现场救援。
(4)救援队伍到达现场后,按照预案分工展开救援工作,搜救、救护、通风等。
(5)将中毒、窒息人员迅速送往医院治疗。
3. 高处坠落、物体打击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报告应急救援指挥部。
(2)应急救援指挥部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救援队伍进行现场救援。
(3)救援队伍到达现场后,按照预案分工展开救援工作,搜救、救护、警戒等。
(4)将受伤人员迅速送往医院治疗。
五、应急救援预案的实施与监督1. 公司每年组织一次应急救援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救援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
金属冶炼厂事故应急预案
![金属冶炼厂事故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2e6af01a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dc.png)
一、总则1. 编制目的:为预防和应对金属冶炼厂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类事故,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2. 编制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要求,结合金属冶炼厂实际情况编制本预案。
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金属冶炼厂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类事故,包括火灾、爆炸、泄漏、中毒、触电、机械伤害等。
4. 工作原则: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快速反应,协同作战。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事故应急指挥部(1)指挥长:厂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指挥和协调。
(2)副指挥长:分管安全生产的厂领导,协助指挥长开展工作。
(3)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及有关人员。
2. 应急救援小组(1)火灾应急救援小组:负责火灾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2)爆炸应急救援小组:负责爆炸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3)泄漏应急救援小组:负责泄漏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4)中毒应急救援小组:负责中毒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5)触电应急救援小组:负责触电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6)机械伤害应急救援小组:负责机械伤害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3. 职责(1)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统一指挥和协调,下达应急救援指令,确保应急救援工作有序进行。
(2)应急救援小组:负责本小组负责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包括现场救援、人员疏散、物资调拨、医疗救护等。
(3)各部门:负责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应急救援工作,配合应急救援小组开展救援工作。
三、事故预防与预警1. 事故预防(1)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2)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生产过程安全。
(3)定期进行设备检查、维护和保养,消除安全隐患。
(4)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2. 预警(1)建立健全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报告安全隐患。
冶金事故应急预案
![冶金事故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a7c38e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2f.png)
一、编制目的为提高冶金企业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高效地进行应急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冶金事故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冶金企业发生的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包括火灾、爆炸、中毒、窒息、机械伤害、触电、高处坠落等。
三、预案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3.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4.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5. 《冶金行业安全生产规定》6. 企业内部相关规章制度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冶金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应急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应急工作的日常管理。
3. 各部门、车间、班组设立应急小组,负责本区域内的应急工作。
五、应急响应1. 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应急指挥部迅速组织相关人员赶赴现场。
2. 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确保人员安全。
3. 根据事故类型,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如灭火、抢险、救援等。
4. 对受伤人员实施现场急救,并送往医院治疗。
5. 通知相关部门,如消防、医疗、环保等,共同参与救援。
六、后期处置1. 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查明事故责任。
2. 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和次生灾害的发生。
3. 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恢复生产。
4. 对事故责任人和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
七、应急保障1. 保障应急物资储备,如灭火器材、救援设备、防护用品等。
2. 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3. 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水平。
4. 加强应急宣传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八、预案修订1. 随着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变化,及时修订本预案。
2. 当国家和地方政府发布新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时,及时修订本预案。
3. 经应急指挥部研究决定,对本预案进行修订。
九、附则1. 本预案由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通过本冶金事故应急预案的实施,旨在确保冶金企业在面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时,能够迅速、有序、高效地进行应急处置,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财产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冶炼厂综合事故应急预案目录1. 总则 (3)1.1 编制目的 (3)1.2 编制依据 (3)1.3 适用范围 (3)1.4 应急预案体系 (3)1.5 应急工作原则 (3)2. 危险性分析 (4)2.1 生产经营单位概况 (4)2.2 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4)3 组织机构及职责 (5)3.1 应急组织体系 (5)3.2 指挥机构及职责 (5)4 预防与预警 (6)4.1 危险源监控 (6)4.1.1危险源的监控 (6)4.1.2各种事故的预防措施 (6)4.2 预警行动 (7)4.2.1预警级别 (7)4.2.2预警信息 (7)4.2.3预警的发布和解除 (7)4.2.4预警响应 (7)5 应急响应 (8)5.1 响应分级 (8)5.2基本响应 (8)5.3 应急结束 (9)5.3.1应急终止的条件 (9)5.3.2恢复现场 (9)5.3.3. 事故报告、调查评估和信息发布。
(10)6 保障措施 (10)6.1 通信与信息保障 (10)6.2 应急队伍保障 (10)6.3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10)6.4 经费保障 (10)7 培训与演练 (10)7.1培训 (10)7.2 演习 (11)8 奖惩 (11)8.1奖励 (11)8.2责任追究 (11)9 附则 (12)9.1 术语和定义 (12)9.2 应急预案备案 (12)9.3 维护和更新 (12)9.4 制定与解释 (12)9.5 应急预案实施 (12)金属冶炼厂综合事故应急预案1. 总则1.1 编制目的为防止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完善应急管理机制,迅速有效地控制和处置可能发生的事故,保护职工人身和厂财产安全,本着预防与应急并重的原则,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本应急预案编制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有关行业管理规定、技术规范和标准如下:一、主要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主席令70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4年主席令28号)3、《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4、《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管理条例》(国务院令373号)5、《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344号)6、《劳动保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1号)二、主要技术标准1、《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三、金属冶炼厂相关标准1、《金属冶炼厂企业标准》1.3 适用范围本应急预案适用于厂(以下简称“金属冶炼厂”)所有职能部门、分厂及生产现场。
1.4 应急预案体系本应急预案为综合应急预案,针对金属冶炼厂发生的生产伤亡等重大事故制订的应急预案和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并明确了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的各个过程中相关部门和有关人员的职责。
针对重大危险源另制定专项应急预案。
1.5 应急工作原则一、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把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
充分发挥职工自我防护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专业救援力量的骨干作用。
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在金属冶炼厂应急小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和分厂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突发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
各部门和分厂要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责任主体的职责。
三、预防为主,平战结合。
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好预防、预测和预警工作。
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预案演练等工作。
2. 危险性分析2.1 生产经营单位概况金属冶炼厂成立于1958年,是攀钢集团成都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全资子公司,国有大二型企业,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现有职工1100余人,年产值30000万元。
主要生产冶金、矿山、石油化工、建材、起重运输等行业成台套设备、备品备件及工模具。
2.2 危险源与风险分析按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机械行业发生工伤事故在11类左右:1.物体打击、2.车辆伤害、3.机械伤害、4.起重伤害、5.触电、6.灼烫、7.高处坠落、8.火灾、9.坍塌、10.中毒和窒息、11.锅炉爆炸。
根据对金属冶炼厂固有危险性分析和11类事故发生频率统计确定五类事故(事故危害后果严重)做为预案目标,具体是:轻伤及以上事故、火灾事故、爆炸事故、交通事故。
其危险源和风险分析如下:一、物质的危险危害因素生产过程中,使用危险化学物品、炸药、乙炔、氧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主要危害有:1、易燃气体(如乙炔、一氧化碳)如泄漏与空气混合遇明火易燃爆,有的可在空气中自燃,有的可致人中毒、冻伤、窒息、直至死亡。
2、易燃液体(如煤油、油漆、稀释剂等)如泄漏、挥发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气体,遇明火、热源可引发火灾爆炸。
3、腐蚀品(如酸类、碱类等)如泄漏与人体接触可引起化学灼伤。
4、炸药使用过程中,操作不当引起爆炸可能引起伤亡事故。
二、设备设施的固有危险危害生产设备多,且特种设备的种类、数量多。
电气设备有110kV和10kV变配电站的变压器、配电柜、以及各厂房内用电设备及控制系统;特种设备有空压设备、压力容器、行车及多种气瓶和厂内机动车辆;热处理储油池和中频冶炼炉。
其主要危险因素有:1火灾爆炸热处理储油池、中频冶炼炉、气瓶等如本身缺陷或安全装置失效或管理不善出现泄漏,遇明火可引发火灾、爆炸危险。
2、物理爆炸气瓶等设备有缺陷或超压安全附件失效或使用不当,可引发物理爆炸。
3、触电与电气火灾危险变配电设备、电气线路、用电设备如产品质量不佳、绝缘性能不良或因运行不当、机械损伤、维修不善导致绝缘老化破损或设计、安装不规范,安全净距不足,或违章操作,均可能引发触电危险。
如+出现短路、过载、接触不良等,也可引发电气火灾危险。
4、交通事故厂内各类运输车辆如车辆本身缺陷,或制动、音响、灯光等失效,道路状况不符合规定要求或误操作可引发交通事故。
3 组织机构及职责3.1 应急组织体系应急救援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生产副厂长副组长:安全环保部部长成员:生产部部长、机动部部长、生活服务公司经理、供应部部长、车队队长、各部门、分厂负责人。
应急领导小组在组长和副组长的领导下,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3.2 指挥机构及职责一、组长职责:负责宣布应急状态的启动和解除,指挥调动应急组织,调配应急资源,按应急程序组织实施应急抢险。
二、副组长职责:负责应急状态下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及信息传递;保障物资供应、交通运输、医疗救护、通讯、消防等各项应急措施的落实;执行组长的命令。
三、机动部职责:应急状态下,组织设备维修、设备复位,监督检查设备运行状态。
四、供应部职责:负责应急状态下应急物资的供应保障,如设备零配件、工具、沙袋、铁锹、消防泡沫、防护用品等。
五、车队职责:负责交通车辆的保障。
六、安全环保部职责:负责布置安全警戒,保证现场井然有序;实行交通管制,保证现场道路畅通;加强保卫工作,禁止无关人员、车辆通行;紧急情况下的人员疏散。
七、事故发生单位职责:负责第一时间向安全环保部和调度室报告事故。
如有人员受伤,第一时间联系医疗机构;组织救护车辆及医务人员、器材进入指定地点;组织现场抢救伤员。
4 预防与预警4.1 危险源监控4.1.1危险源的监控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技术控制建立重大事故隐患及重大危险源管理系统,为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管理与决策提供准确、全面、形象的信息、依据的手段。
2、人员管理人员的控制首先是加强教育培训,做到人员安全,其次是操作安全。
3、管理控制可采取以下的管理措施,对危险源实行控制:(1)建立健全危险源管理的规章制度(2)明确责任、定期检查(3)加强危险源的日常管理(4)抓好信息反馈,及时整改隐患4.1.2各种事故的预防措施1、防火灾、爆炸气瓶存放点要加强明火管理,禁止使用明火对原料加热,禁烟区内不准吸烟;严禁使用存在安全隐患等电器设备,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
(1)防止爆炸性混合物的形成。
应定期检查及检修所有的设备管道和密封装置,防止设备带病运转而造成管道或设备泄漏、液体挥发,造成易燃液体与空气等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加强生产场所的通风,防止易燃易爆混合物积聚。
(2)消除爆炸点火源。
加强车间防爆电气设备、灯具及电气设施的检查维修,保持其良好防爆性能,杜绝电器火花的产生;保持防雷、防静电设施的齐全有效;操作、检修时,使用不产生明火的工具;严格动火作业管理,在禁火区进行动火作业前必须办理动火作业许可证。
(3)防物理爆炸,加强对易燃液体储罐的检测、检验、检查以及维修;保持呼吸阀等安全附件处于完好灵敏状态;防止超温、超压、管道堵塞而导致储罐、管道破裂和物理爆炸事故的发生。
2、防触电及电气火灾(1)建立健全安全用电管理制度,对电气设备及时检查检修,保持电机等接地或接零设施完好;手持或移动电动工具要有漏电保护装置,电工作业工具完整好用,无缺损;严格执行电气作业有关安全规程,电气设备检查检修时,要严格执行作业票制度;进行电气维修作业时,必须严格执行拉闸、断电、挂牌、接地、联锁等电力安全规章制度,防止误操作造成触电伤害。
电工、电焊工必须经培训合格,持特殊工种作业许可证上岗。
(2)加强变配电室的管理,变、配电所必须有专人负责。
设防雷、防静电和电气设备保护接地(零)装置,定期测量接地电阻。
定期检测电气设备和线路的绝缘电阻,检修后绝缘电阻测试合格方可投入运行。
检修、试验或运行中的电气设备,要保证足够的安全距离,在易发生触电危险的场所,设遮栏并悬挂警示牌。
3、防车辆伤害对策与措施保持厂内路面状态良好,厂内禁止无关车辆入内,加强对驾驶员的教育和管理,驾驶员遵守交通规则,不违章行驶,不无证驾驶,行驶的车辆要保证在完好状态。
正确装卸货物,做到不超载、不超宽、不超高、不超长。
不超速行驶,厂内车规定行驶限速10~15公里。
职工在厂内行走遵守规则,注意观察运行车辆,防止碰撞。
4.2 预警行动4.2.1预警级别依据机械制造行业安全隐患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发展情况和紧迫性等因素,由低到高划分为黄色、红色两个预警级别。
1、黄色预警: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发布黄色预警。
(1)有关部门发布大风、大雨、高温等恶劣天气黄色预警时;(2)公司或本厂发生一起较大机械突发事故时。
2、红色预警: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发布红色预警。
(1)有关部门发布大风、大雨、高温等恶劣天气红色预警时;(2)公司或本厂发生一起特别重大机械突发事故时。
4.2.2预警信息预警信息包括突发事故的类别、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
主要发布途径有事故快报、紧急通知、安全会议等。
4.2.3预警的发布和解除1、黄色预警:由厂应急救援小组发布和解除。
2、红色预警:报厂安委会批准,由厂应急救援小组发布和解除。
4.2.4预警响应有关部门发布大风、大雨、高温等恶劣天气相应级别预警时,企业事故应急指挥小组按照本预案相应级别规定进行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