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教案

目录第一单元说明 (1)1 白鹭(主备人:张焕玉) (2)2 落花生(主备人:张焕玉) (7)3 桂花雨(主备人:张焕玉) (11)4 珍珠鸟(主备人:张焕玉) (16)习作我的心爱之物(主备人:张焕玉) (18)第二单元单元说明 (20)5搭石(主备人:龚美仙) (21)6将相和(主备人:龚美仙) (25)7 什么比猎豹的速度快(主备人:龚美仙) (30)8冀中的地道战(主备人:龚美仙) (34)习作“漫画”老师(主备人:龚美仙) (37)第三单元单元说明 (39)9猎人海力布(主备人:陈兰春) (40)10 牛郎织女(一)(主备人:陈兰春) (43)11牛郎织女(二)(主备人:陈兰春) (46)习作习作故事(主备人:陈兰春) (49)第四单元单元说明 (51)12古诗三首(主备人:业萍) (52)13少年中国说(主备人:业萍) (58)14 圆明园的毁灭(主备人:业萍) (62)15 小岛(主备人:业萍) (66)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主备人:业萍) (68)16 太阳(主备人:主备人:雷林付) (71)17 松鼠(主备人:雷林付) (74)习作5 介绍一种事物(主备人:雷林付) (79)18 慈母情深(主备人:雷林付) (81)19父爱之舟(主备人:雷林付) (85)20※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主备人:雷林付) (89)习作6 我想对您说(主备人:雷林付) (92)第七单元单元说明 (94)21古诗词三首(主备人:王玉华) (95)22 四季之美(主备人:王玉华) (102)23 鸟的天堂(主备人:王玉华) (105)24* 月迹(主备人:王玉华) (108)习作______即景 (111)第八单元教学初探 (113)25古人谈读书(主备人:廖江慧) (114)26.忆读书(主备人:廖江慧) (118)27.我的“长生果”(主备人:廖江慧) (123)口语交际: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主备人:廖江慧) (125)习作:推荐一本书(主备人:廖江慧) (128)语文园地八(主备人:廖江慧) (130)第一单元说明单元内容总述1.本单元主题:本单元的课文主要是围绕“一花一鸟总关情”这个主题编排的,由《白鹭》、《落花生》、《桂花雨》、《珍珠鸟》四篇课文组成。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 教学设计

今天我给大家交流汇报的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
下面由我给大家做单元解读和单元先读课的部分。
关于单元解读,我将从单元解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安排。
这四个方面来展开。
本单元的课文主要是围绕四季之美这个主题来编排的。
整个单元由导语、三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习作和语文园地这五个板块组成。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单元的导语页。
导语页向我们清晰的呈现了本单元的双主题,人文主题是四时景物皆成趣。
本单元所选取的这四篇文章分别是古诗词三首,四季之美,鸟的天堂和月迹。
这四篇文章可以说是经典中的经典。
他们的文学品味和审美修养都是无与伦比的。
这四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向我们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
语用主题:同样是从阅读和写作两个方面来展开。
一是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二是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
那么本单元的课文又是怎样呈现语文双主题,落实语文要素的呢?让我们具体到每一篇文章当中去看。
首先,第一篇文章,古诗词三首。
选取的是山居秋暝,枫桥夜泊两首古诗和长相思一首词。
这三首诗词向我们呈现的是古代诗人眼中美丽的秋冬景象。
虽然文体比较特殊。
但当我们了解了古诗词的内容之后,我们会发现诗句中蕴含了大量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所以,我们把本课的语文要素定位为体会诗句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并想象诗句所描绘的景象。
第二篇课文是四季之美。
这篇文章结构清晰,语言优美,通过描写一年四季中最美的时间,向我们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多彩。
我们联系课后练习题发现。
本文的语文要素是通过动态描写,体会四季之美。
本文的句式表达很有特点。
我们看四个自然段,分别是以中心句开头为总分结构。
课后选做题,让同学们仿照课文,用几句话,写一写自己印象最深的某个景致。
这不仅仅是本课的一个语言文字训练点。
更是落实了语用主题中的第二条: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
并为本单元的习作初步奠定了基础。
第三篇文章是巴金先生的鸟的天堂。
这篇文章是巴金先生的早期作品。
主要通过记叙了作者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看到的美丽景色,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纯美的自然风景。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集体备课记录表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单元集体备课记录
表
年级: 五年级科目: 语文第一学期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单元集体备课记录表
年级: 五年级科目: 语文第一学期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单元集体备课记录表
年级: 五年级科目: 语文第一学期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单元集体备课记录表
年级: 五年级科目: 语文第一学期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单元集体备课记录表
年级: 五年级科目: 语文第一学期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单元集体备课记录表
年级: 五年级科目: 语文第一学期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单元集体备课记录表
年级: 五年级科目: 语文第一学期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单元集体备课记录表
年级: 五年级科目: 语文第一学期。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单元备课+课时备课)

4.边读边想象,体会诗人情感
(1)学生读前三联,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
①让学生齐读前两联并想象:你的脑海里浮现出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
②引导学生描述想象到的画面
预设:空旷的山间刚下过一场秋雨,万物一新,林木茂密,银色的月光洒落在苍翠的松
重点
难点
能借助注释,体会诗句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想象诗词描绘的景象。
教学
准备
1.教学课件
2.相关图片
3.布置学生提前了解诗人的相关信息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1.全班交流:你会背诵哪些写景的古诗?学生背诵,教师相机点拨。
2.导入:《望庐山瀑布》让我们领略了瀑布的壮观,《春晓》让人感受到了春的美好……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写景的古诗。
③“山居、竹喧、春芳”等词,可以通过字义组合的方式理解:“山居”即山中居所,“竹喧”即竹林里传来的喧笑声,“春芳”即春天的花草。
④“归浣女”和“下渔舟”可理解为“浣女归”“渔舟下”即:淀女衣归来;渔船顺流而下。“浣女”指“洗衣物的女子”。
(4)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诗意
点拨:可根据词语的意思,连词成句,并结合书中插图发挥想象,从面描述出诗中所写的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兰州新区实验小学五年级语文学科集体备课周计划安排表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2019 — 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课题:开学第一课教学内容:开学第一课教学目标:1.了解校园安全隐患。
2.掌握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
3.进行预防灾害,预防突发事情的教育。
教学重点:掌握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校园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请学生列举一些现象)1.学生集会、集体活动、课间活动的安全隐患。
2.学生饮食、就餐的安全隐患。
3.学生交通安全隐患。
4.校园隐性伤害的隐患。
二、学生集会、集体活动、课间活动中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
1.上下楼梯要注意什么?①不要因为赶时间而奔跑。
②在人多的地方一定要扶好栏杆。
③整队下楼时要与同学保持一定距离。
④上下楼时不要将手放在兜里。
⑤不要在楼道内弯腰拾东西、系鞋带。
⑥上下楼靠右行。
2.集体活动中要一切行动听指挥,遵守时间,遵守纪律,遵守秩序,语言文明。
3.课间活动应当注意什么?①室外空气新鲜,课间活动应当尽量在室外,但不要远离教室,以免耽误下面的课程。
②活动的强度要适当,不要做剧烈的活动,以保证继续上课时不疲劳、精力集中、精神饱满。
③活动的方式要简便易行,如做做操等。
④活动要注意安全,切忌猛追猛打,要避免发生扭伤、碰伤等危险。
三、学生饮食、就餐的安全注意事项。
不吃过期、腐烂食品,有毒的药物(如杀虫剂、鼠药等)要放在安全的地方。
禁止购买用竹签串起的食物:油反复使用,竹签容易伤人,食品卫生得不到保证,油炸食品有致癌物质。
四、交通安全注意事项。
1.行人靠右走,过马路要走斑马线,注意观察来往车辆,红灯停,绿灯行,遵守交通规则。
2.乘坐公交车注意事项:①车停稳后,方能上下车,上下车时注意秩序,不要拥挤。
②乘车时,要站稳扶牢,不要把身体任何部位伸出窗外,人多时,应该注意看管好自身物品,谨防扒手。
③注意公共场所礼仪,不要大声喧哗,保持环境卫生,主动为老弱病残让座等。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21《古诗词三首》优质课教案

第七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围绕“自然之趣”这一主题编排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描写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景物。
《山居秋暝》《枫桥夜泊》《长相思》三首古诗词,或写山间傍晚的景色,或写夜泊枫桥时的所见所闻,或写长途羁旅风光;《四季之美》描写了春夏秋冬某一特定时间的景致;《鸟的天堂》描写了大榕树在早晨和傍晚时的不同情景;《月迹》描写了不同地点的月亮。
几篇课文通过具体生动的描写,表现出了景致的情趣。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这是教材第一次以单元编排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专门的文学品鉴能力的培养。
本单元选编的几篇课文,均有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如,《山居秋暝》中对清泉、竹子、莲叶等景致进行了动态描写,衬托了山间傍晚的幽静;《四季之美》描写了春天黎明天空颜色的变化、夏夜萤火虫翩翩飞舞、秋天黄昏时归鸦回窠、大雁比翼而飞等景致,凸显了景物的动态美;《鸟的天堂》中傍晚的大榕树是静谧的,早晨的大榕树则是热闹的,一静一动,特色鲜明;《月迹》一文既有对月亮爬竹帘格儿的动态描写,也有对满院子玉玉的、银银的月光的静态描写,充满了情趣。
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引导学关注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句子,并品味和积累;“词句段运用”第二题引导学生在仿写中进一步体会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的作用。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
这次习作在“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基础上,进行由学到用、由读到写的训练。
学生在四年级下册已学习过“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景物”,能够较有条理地观察并描写景物,本单元进一步提出写出景物变化的要求。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能在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初步了解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并根据描写想象出具体、丰富的画面即可,不要对景物是动态描写还是静态描写进行过细的分析。
教学时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朗读,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景致独特的韵味。
对于优美的段落或篇章,学生要能熟读成诵。
借助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品味、积累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语句。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再一起来读这句话.
出示:“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国自读第4自然段,老师有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说圆明园“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有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有历代名人书画、各种奇珍异宝.)
老师适当补充一些具体内容,让学生深入体会圆明园的文物价值.
圆明园中的景观仅仅只有这七个吗?(引导学生留意文中的省略号.使学生明确:圆明园是世界各地景观的浓缩,课文只是例举了这些.圆明园内的景观各有各的特点.)
各有怎样的特点呢?引导学生具体说.
引导学生读出园内景观的奇异.是啊!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热闹非凡的买卖街,幽静的山乡村野.圆明园的景观真可以说是风格各异.
看图,结合图片的内容,你能再说说对“众星拱月”一词的理解吗?
圆明园不仅有“众星拱月”般的布局,还有众多独特的景观.请同学们自己读第3自然段,从中你能感受到什么?结合这段话中的重点词句说一说.
了解景观,感受宏伟
默读第3自然段.找一找这段话中一共用了几个“有”?(一共有七个“有”.)
你能不能一口气把圆明园中这些著名的景观介绍给大家呢?大家再读带“有”的几句话.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抄写生字新词.
教学反思:
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
五年级
学科
语文日期课型Fra bibliotek新课课 题
21圆明园的毁灭
课时
第2课时
主备人
参备人
五年级语文教师
执教人
教学目标
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完整)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八单元教材分析集体备课

第七单元教材分析
一、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的课文主要围绕“四时景物皆成趣”这一主题来编排。
主要由《古诗三首》、《四季之美》、《鸟的天堂》和《月迹》这四篇文章组成。
目的是通过描写景物,体现不同景物的不同的美。
二、本单元重点
(1)通过描写不同的景物,体现景物的美,表达作者的感受。
本单元的4篇文章都通过描写景物的变化,来体现景物的美。
如《古诗三首》中,对景物描写有动态,有静态,动静结合,给人以独特的感受;《四季之美》中,通过描写四个季节的不同景物,来体现景物的美,表达对景物的喜爱之情;《鸟的天堂》中,通过详细描写不同时间看到的不同景物,表达作者对鸟的天堂的喜爱之情;《月迹》则通过描写不同地点的月亮,来体现作者对月亮的喜爱之情。
(2)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
第八单元教材分析
一、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的课文主要围绕“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一主题来编排。
主要由《古人谈读书》、《忆读书》和《我的“长生果”》这三篇文章组成。
目的是通过介绍读书的方法,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二、本单元重点
1.通过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
这三篇文章都明确了作者在读书中悟出的道理。
如《古人谈读书》的三篇文章都介绍了名人自己悟出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忆读书》中,通过介绍自己读书的过程,悟出“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道理;《我的“长生果”》中,通过介绍自己读书和写作的经历,悟出写作的道理。
2.学习在阅读时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汀县腾飞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
一、单元说明
本单元围绕“自然之趣”这一主题编排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描写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景物。
《山居秋暝》《枫桥夜泊》《长相思》三首古诗词,或写山间傍晚的景色,或写夜泊枫桥时的所见所闻,或写长途羁旅风光;《四季之美》描写了春夏秋冬某一特定时间的景致;《鸟的天堂》描写了大榕树在早晨和傍晚时的不同情景;《月迹》描写了不同地点的月亮。
几篇课文通过具体生动的描写,表现出了景致的情趣。
二、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措写和动态描写”,这是教材第一次以单元编排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专门的文学品鉴能力的培养。
本单元选编的几篇课文,均有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如,《山居秋暝》中对清泉、竹子、莲叶等景致进行了动态描写,衬托了山间傍晚的幽静;《四季之美》描写了春天黎明天空颜色的变化、夏夜萤火虫翩翩飞舞、秋天黄昏时归鸦回窠、大雁比翼而飞等景致,凸显了景物的动态美;《鸟的天堂》中,傍晚的大榕树是静谧的,早晨的大榕树则是热闹的,一静一动,特色鲜明;《月迹》一文,既有对月亮爬竹帘格儿的动态描写,也有对满院子玉玉的、银银的月光的静态描写,充满了情趣。
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关注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句子,并品味和积累;“词句段运用”第二题引导学生在仿写中进一步体会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的作用。
三、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
这次习作在“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基础上,进行由学到用、由读到写的训练。
学生在四年级下册已学习过“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景物”,能够较有条理地观察并描写景物,本单元进一步提出写出景物变化的要求。
四、本单元教学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本单元语文要素是“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因为是“初步体会”,教学时不宜提太高要求,学生能在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初步了解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并根据描写想象出具体、丰富的画面即可,不要对景物是动态描写还是静态描写进行过细的分析。
第二,本单元课文语言优美,充满情趣和韵味,教学时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朗读,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景致独特的韵味。
对于优美的段落或篇章,学生要能熟读成诵。
借助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品味、积累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语句。
第三,根据需要,灵活调整教学的顺序。
如,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教师可以提前布置观察任务,让学生明确观察目的,确定观察对象,做好观察记录,为本次习作拓展思路,积累素材。
习作教学,可安排在语文园地后进行,以便更好地迁移运用“交流平台”中体会到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方法,以及“词句段运用”第二题把句子写具体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