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与非同源区段”

合集下载

X,Y染色体同源区段和非同源区段的基因遗传题的再讨论

X,Y染色体同源区段和非同源区段的基因遗传题的再讨论

X,Y染色体同源区段和非同源区段的基因遗传题的再讨论作者:李燕查文星来源:《中国教师与教育教研》2013年第08期【摘要】过去几年的高考题中涉及到X,Y染色体同源区段和非同源区段的题,可最近几年频繁出现在各省市的高三检测题中,此知识点是考察学生遗传规律分析的典型点,应该予以重视。

关于解决X,Y染色体同源区段和非同源区段的基因遗传题先分析基因位于不同区段时会出现的基因型。

【关键词】X、Y染色体;同源区段;非同源区段高三复习过程中,教师都会遨游于各资料书的题海之中,从资料题中筛选出典型试题再加以汇总整理,把最具代表性的试题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少走弯路,用最短的时间获得较大的成效。

笔者穿梭于各资料书籍时,发现一类关于X、Y染色体的基因遗传题,这类题都出现了X、Y染色体的同源和非同源区段,非同源区段教材中倒是有所涉及,可同源区段在教材中几乎见不到。

在05年、06年、07年的高考题中都出现过关于同源区段的遗传题,特别是2011年和2012年各省市的高三检测题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可学生做下来的结果不是很理想,应该是教师在授课时没有对该问题做详细介绍,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把这个问题再拿出来与大家交流讨论,让学生再遇到此类问题时方能得心应手。

如图一所示:Ⅰ区段就是仅为X染色体特有,即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在Y染色体上找不到相对应的基因或等位基因,其实这个区段上的遗传也就是课本上的伴X染色体的遗传。

假设基因(B)对基因(b)为显性,则此区段的雄性个体有两种基因型XBY,XbY。

雌性个体有三种基因型XBXB,XBXb,XbXb。

在此区段的基因可分为显性基因和隐形基因,因此把它分为伴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和伴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

1、伴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

如图二所示其遗传特点为:(1)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

(2)具有连续遗传的特点,即代代都有患者。

(3)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都有患者,即“父病女必病,儿病母必病。

”(4)女性正常其父亲,儿子全都正常。

!XY同源与非同源区段

!XY同源与非同源区段

1议X 、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与非同源区段” 红安一中实验高三2014.8XY 型性别决定在生物界是比较普遍的现象,这一部分知识在整个高中生物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X 、Y 染色体不同区段基因的遗传情况又是高中生物学习中的一个难点,做题时常常让多数学生有难入手的感觉。

现对此进行归类分析,以供借鉴。

左图为人的X 、Y 染色体结构模式图,Ⅰ为X 、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该区段控制某性状的基因X 、Y 上都有;Ⅱ-2、Ⅱ-1为X 、Y 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即特有区段。

基因的位置不同,控制性状的基因型和遗传方式也不同。

Ⅱ-1段基因控制的性状只在男性个体中出现,也就是伴Y 遗传(如外耳道多毛症)。

在此重点总结Ⅰ和Ⅱ-2段基因遗传的情况(相关基因用A、a表示) 1、控制性状的基因型不同:1-1 、基因位于X特有区段Ⅱ-2时,Y 染色体上没有对应的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个体 中基因型共有5种。

♂性有两种基因型:XAY、XaY(1显1隐); ♀性有3种:XAXA、XAXa、XaXa(2显1隐)。

1-2基因位于X 、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Ⅰ时,在X 染色体I 片段上的基因在Y 染色体I 片段存在对应的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个体基因型共有7种。

♂性有4种:X A Y A 、X a Y a 、X A Y a 、X a Y A (3显1隐);♀性有3种:XAXA、XAXa、XaXa(2显1隐)。

2、遗传方式的不同:2-1 基因位于X特有区段Ⅱ-2时,交配方式有六种:其中后代有性别之分的有两种情况:2-1-1 X a X a × X A Y ,后代♀性全部为显性性状,♂性全为隐性性状。

2-1-2 X A X a × X A Y ,后代♀性全部为显性性状,♂性一半为显性性状,一半为隐性性状。

·【知识拓展】:这两种情况常被用于判断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 染色体的特有区段。

2-2 基因位于X 、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Ⅰ时,交配方式有12种:其中后代有性别之分的有4种情况:2-2-1 X A X a ×X A Y a ,后代♀性全部为显性性状,♂性一半为显性性状,一半为隐性性状。

、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与非同源区段”

、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与非同源区段”

v1.0 可编辑可修改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与非同源区段”右图为人的X、Y染色体结构模式图,Ⅰ为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该区段控制某性状的基因X、Y上都有;Ⅱ-2、Ⅱ-1为X、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即特有区段。

基因的位置不同,控制性状的基因型和遗传方式也不同。

Ⅱ-1段基因控制的性状只在男性个体中出现,也就是伴Y遗传(如外耳道多毛症)。

在此重点总结Ⅰ和Ⅱ-2段基因遗传的情况(相关基因用A、a表示)1.控制性状的基因型不同:(1)基因位于X特有区段Ⅱ-2时,Y染色体上没有对应的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个体中基因型共有5种。

♂性有2种基因型:XAY、XaY(1显1隐);♀性有3种基因型:XAXA、XAXa、XaXa(2显1隐)。

(2)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Ⅰ时,在X染色体I片段上的基因在Y染色体I片段存在对应的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个体基因型共有7种。

♂性有4种基因型:X A Y A、X a Y a、X A Y a、X a Y A(3显1隐);♀性有3种基因型:XAXA、XAXa、XaXa(2显1隐)。

2.遗传方式的不同:(1)基因位于X特有区段Ⅱ-2时,交配方式有六种:X A Y X a YX A X A X A X A X A Y X A X a X A YX A X a X A X A X A X aX A Y X a Y ②X A X a X a X a X A Y X a YX a X a X A X a X a Y ①X a X a X a Y其中后代有性别之分的有两种情况:①X a X a×X A Y,后代♀性全部为显性性状,♂性全为隐性性状。

② X A X a×X A Y,后代♀性全部为显性性状,♂性一半为显性性状,一半为隐性性状【知识拓展】:这两种情况常被用于判断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的特有区段。

(2)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Ⅰ时,交配方式有12种:其中后代有性别之分的有4种情况:①X A X a×X A Y a,后代♀性全部为显性性状,♂性一半为显性性状,一半为隐性性状。

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与非同源区段”判断方法

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与非同源区段”判断方法

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与非同源区段”判断方法右图为人的X、Y染色体结构模式图,Ⅰ为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该区段控制某性状的基因X、Y上都有;Ⅰ-2、Ⅰ-1为X、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即特有区段。

基因的位置不同,控制性状的基因型和遗传方式也不同。

Ⅰ-1段基因控制的性状只在男性个体中出现,也就是伴Y遗传(如外耳道多毛症)。

在此重点总结Ⅰ和Ⅰ-2段基因遗传的情况(相关基因用A、a表示)1.控制性状的基因型不同:(1)基因位于X特有区段Ⅰ-2时,Y染色体上没有对应的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个体中基因型共有5种。

♂性有2种基因型:XAY、XaY(1显1隐);♀性有3种基因型:XAXA、XAXa、XaXa(2显1隐)。

(2)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Ⅰ时,在X染色体I片段上的基因在Y染色体I片段存在对应的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个体基因型共有7种。

♂性有4种基因型:X A Y A、X a Y a、X A Y a、X a Y A(3显1隐);♀性有3种基因型:XAXA、XAXa、XaXa(2显1隐)。

2.遗传方式的不同:(1)基因位于X特有区段Ⅰ-2时,交配方式有六种:其中后代有性别之分的有两种情况:②X a X a×X A Y,后代♀性全部为显性性状,♂性全为隐性性状。

②X A X a×X A Y,后代♀性全部为显性性状,♂性一半为显性性状,一半为隐性性状【知识拓展】:这两种情况常被用于判断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的特有区段。

(2)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Ⅰ时,交配方式有12种:其中后代有性别之分的有4种情况:①X A X a×X A Y a,后代♀性全部为显性性状,♂性一半为显性性状,一半②X A X a×X a Y A,后代♀性一半为显性性状,一半为隐性性状;♂性全部为显性性状。

③X a X a×X A Y a,后代♀性全部为显性性状,♂性全为隐性性状。

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与非同源区段”

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与非同源区段”

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与非同源区段”右图为人的X、Y染色体结构模式图,Ⅰ为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该区段控制某性状的基因X、Y上都有;Ⅱ-2、Ⅱ-1为X、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即特有区段。

基因的位置不同,控制性状的基因型和遗传方式也不同。

Ⅱ-1段基因控制的性状只在男性个体中出现,也就是伴Y遗传(如外耳道多毛症)。

在此重点总结Ⅰ和Ⅱ-2段基因遗传的情况(相关基因用A、a表示)1.控制性状的基因型不同:(1)基因位于X特有区段Ⅱ-2时,Y染色体上没有对应的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个体中基因型共有5种。

♂性有2种基因型:XAY、XaY(1显1隐);♀性有3种基因型:XAXA、XAXa、XaXa(2显1隐)。

(2)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Ⅰ时,在X染色体I片段上的基因在Y染色体I片段存在对应的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个体基因型共有7种。

♂性有4种基因型:X A Y A、X a Y a、X A Y a、X a Y A(3显1隐);♀性有3种基因型:XAXA、XAXa、XaXa(2显1隐)。

2.遗传方式的不同:(1)基因位于X特有区段Ⅱ-2时,交配方式有六种:X A Y X a YX A X A X A X A X A Y X A X a X A YX A X a X A X A X A X aX A Y X a Y ②X A X a X a X a X A Y X a YX a X a X A X a X a Y ①X a X a X a Y其中后代有性别之分的有两种情况:①X a X a×X A Y,后代♀性全部为显性性状,♂性全为隐性性状。

② X A X a×X A Y,后代♀性全部为显性性状,♂性一半为显性性状,一半为隐性性状【知识拓展】:这两种情况常被用于判断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的特有区段。

(2)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Ⅰ时,交配方式有12种:X A Y A X A Y a X a Y A X a Y a①X A X a×X A Y a,后代♀性全部为显性性状,♂性一半为显性性状,一半为隐性性状。

XY染色体同源和非同源区段上基因的遗传特点

XY染色体同源和非同源区段上基因的遗传特点

X 、Y 染色体同源和非同源区段上基因的遗传特点关于伴性遗传,中学教材主要介绍基因在X 染色体非同源区上的遗传,而对同源区段以及Y 染色体上的遗传讲解较少,下面主要介绍当基因在同源、非同源区段(X 、Y 都有)这三种情况的遗传特点。

关键词:伴性遗传 X 、Y 染色体 同源和非同源区段 遗传特点在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体细胞核内,雌性个体的体细胞内有两个同型的性染色体X、X,在雄性个体的体细胞内有两个异型的性染色体X、Y。

X、Y虽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但是其形状、大小却不相同(如图)。

一般来说,低等生物如果蝇的Y 染色体比X 染色体略大。

高等生物如人类的Y 染色体比X 染色体小得多,大部分不是同源区段。

下面以人的X 、Y 染色体为例来了解X 、Y 染色体同源和非同源区段上基因的遗传特点。

图中I 区段为X、Y同源区段,在I 区段上X、Y都有相同或等位基因。

II 区段为非同源区段,II 区段上X、Y没有相同或等位基因,II-1上基因为X特有,II-2上基因也为Y特有。

I 、II-1、II-2段上分布的基因遗传都与性别相联系,都是伴性遗传,但又各有特点。

(一)II-1区段,即在X 染色体非同源区段的基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它的遗传特点讲的最多,平常也最常见。

该区段的基因在Y 染色体上找不到对应的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

它的遗传特点可分为:(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点有:①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②交叉遗传,即男→女→男,也就是男性患者是通过他的女儿传给外孙; ③常表现为隔代遗传.常见的伴X 的隐性遗传病有色盲、血友病等。

(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点:①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②具有世代连续性。

常见的伴X显性遗传病有:抗维生素D 佝偻病。

(二)在Y 染色体II-2区段,在人教版的教材中也有简单点到。

该区段的基因在X 染色体上找不到对应的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

所以叫做伴Y遗传,也称限雄遗传较少见,如印第安人中发现的外耳道多毛的性状,控制这性状基因位于此区段。

【高中生物】解读XY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

【高中生物】解读XY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

【高中生物】解读XY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在xy型性别决定方式的生物中,其性染色体由xy组成,结构不同,有同源区段和非同源区段之分。

位于不同区段的基因控制的遗传性状在后代雌雄个体中表现不同。

右图为xy染色体结构简图,x和y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的(图中i片段),该部分基因互为等位: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图中的iid1,iid2片段),该部分基因不互为等位。

由于基因分布区域的不同,可以把xy染色体的基因遗传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xy性染色体非同源区段的基因遗传1.1ii-1区段的基因遗传掌控该遗传性状的基因坐落于ii-1片段,也就是该基因及等位基因只坐落于y染色体上,x染色体上没该基因及等位基因,整体表现相伴y遗传。

在人类的遗传疾病中,人的外耳道多毛症就属相伴y遗传,因为该基因及等位基因坐落于ii-1片段中,只有y染色体上才存有。

由右图xy型性别同意过程可以窥见,只有男性存有y染色体,而且只是托付给其男性的子代,所以只有男性可以患病,并且,该疾病的遗传呈现出的特点为患者的父亲和儿子全部患病,女儿全部正常。

xy型的性别决定1.2ii-2区段的基因遗传控制该遗传性状的基因位于ii-2片段,也就是该基因及等位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该基因及等位基因,表现为伴x染色体的遗传。

在人类的遗传疾病中,人类的抗维生素d佝偻病就是伴x显性遗传病,人的红绿色盲及血友病遗传均属于伴x隐性遗传。

伴x显性遗传病的遗传图谱中判断的重要特征为当男性患者出现的时候,其母亲和女儿一定为患者,在群体中女性患者多于男性;伴x隐性遗传的遗传图谱中判断的重要特征为当女性患者出现的时候,其父亲和儿子一定为患者,群体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

基准1.遗传性慢性肾炎就是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存有一个患遗传性慢性肾炎的女人与患遗传性慢性肾炎的男人婚配,生育一个并无肾炎的儿子。

这对夫妻再生育一个患遗传性慢性肾炎的孩子的概率就是a.1/4b.3/4c.1/8d.3/8解析:由于遗传性慢性肾炎就是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这对夫妻都就是患慢性肾炎的患者,所以该男人的基因型为xby,并且他们生育存有一个并无肾炎的儿子,则该女人的基因型为xbxb,生育患遗传性肾炎的孩子的基因型可能将为xbxb、xbxb、xby,概率为3/4。

2019最新高考生物总复习专用非选择题必考专题二 遗传规律 第8讲 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教案

2019最新高考生物总复习专用非选择题必考专题二 遗传规律 第8讲 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教案

第8讲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考试要求] 1.染色体组型的概念(a/a)。

2.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a/a)。

3.XY型性别决定(b/b)。

4.伴性遗传的概念、类型及特点(b/b)。

5.伴性遗传的应用(c/c)。

6.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概念及其实例(a/a)。

7.各类遗传病在人体不同发育阶段的发病风险(a/a)。

8.常见遗传病的家系分析(/c)。

9.遗传咨询与优生(a/a)。

10.遗传病与人类未来(a/a)。

1.(2018·浙江11月选考)母亲年龄与生育后代先天愚型病发病风险曲线图如下。

据图可知,预防该病发生的主要措施是( )A.孕前遗传咨询B.禁止近亲结婚C.提倡适龄生育D.妊娠早期避免接触致畸剂解析由图示可知,高龄产妇所生子女的先天愚型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适龄生育妇女,因此应提倡适龄生育。

答案 C2.(2018·浙江4月选考)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缺乏古洛糖酸内酯氧化酶基因的人,均衡饮食条件下不会患坏血病B.先天愚型患者第五号染色体上缺失一段染色体片段,患儿哭声似猫叫C.苯丙酮尿症患者体内缺乏苯丙氨酸羧化酶,导致不能生成苯丙氨酸而患病D.先天性心脏病是多基因遗传病,个体是否患病与基因有关,与环境因素无关解析人类缺乏古洛糖酸内酯氧化酶基因,无法自己合成维生素C,但可以通过食物补充维生素C,因此均衡饮食条件下不会患坏血病,A正确;先天愚型即21-三体综合征或唐氏综合征,患者细胞中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B错误;苯丙酮尿症患者体内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因此不能代谢食物中常有的苯丙氨酸而患病,C错误;先天性心脏病是多基因遗传病,是涉及许多个基因和许多种环境因素的遗传病,D错误。

答案 A3.(2017·浙江11月选考)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白化病属于多基因遗传病B.遗传病在青春期的发病率最高C.高龄生育会提高遗传病的发病风险D.缺铁引起的贫血是可以遗传的解析白化病属于单基因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错误;各类遗传病在青春期的发病率最低,B错误;缺铁引起的贫血不可遗传,D错误。

X、Y染色体同源和非同源区段上基因的遗传特点

X、Y染色体同源和非同源区段上基因的遗传特点

X、Y染色体同源和非同源区段上基因的遗传特点关于伴性遗传,中学教材主要介绍基因在X染色体非同源区上的遗传,而对同源区段以及Y染色体上的遗传讲解较少,下面主要介绍当基因在同源、非同源区段(X、Y都有)这三种情况的遗传特点。

关键词:伴性遗传 X、Y染色体同源和非同源区段遗传特点在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体细胞核内,雌性个体的体细胞内有两个同型的性染色体X、X,在雄性个体的体细胞内有两个异型的性染色体X、Y。

X、Y虽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但是其形状、大小却不相同(如图)。

一般来说,低等生物如果蝇的Y染色体比X染色体略大。

高等生物如人类的Y染色体比X染色体小得多,大部分不是同源区段。

下面以人的X、Y染色体为例来了解X、Y染色体同源和非同源区段上基因的遗传特点。

图中I区段为X、Y同源区段,在I区段上X、Y都有相同或等位基因。

II区段为非同源区段,II区段上X、Y没有相同或等位基因,II-1上基因为X特有,II-2上基因也为Y特有。

I、II-1、II-2段上分布的基因遗传都与性别相联系,都是伴性遗传,但又各有特点。

(一)II-1区段,即在X染色体非同源区段的基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它的遗传特点讲的最多,平常也最常见。

该区段的基因在Y染色体上找不到对应的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

它的遗传特点可分为:(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点有:①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②交叉遗传,即男→女→男,也就是男性患者是通过他的女儿传给外孙;③常表现为隔代遗传.常见的伴X的隐性遗传病有色盲、血友病等。

(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点:①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②具有世代连续性。

常见的伴X显性遗传病有:抗维生素D佝偻病。

(二)在Y染色体II-2区段,在人教版的教材中也有简单点到。

该区段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找不到对应的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

所以叫做伴Y遗传,也称限雄遗传较少见,如印第安人中发现的外耳道多毛的性状,控制这性状基因位于此区段。

它的遗传特点是:(1)由于只有男性才有Y染色体,所以这性状只发生于男性。

解读xy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

解读xy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

解读XY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1.分析X和Y性染色体的结构特点X、Y性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但同源染色体通常大小相同,而X、Y这对性同源染色体例外,一般是X染色体较大,上面的基因数目也多,Y染色体较小,基因数目相对较少,比如人类的性染色体X和Y。

但也有特殊的,如果蝇的性染色体,Y染色体比较大,X染色体比较小。

这些不同不仅导致与常染色体的之间的差异,也导致X和Y染色体在结构上有了明显的差异。

也就是它们既有同源区段,又有非同源区段。

下面以人类的性染色体X和Y为例分析性染色体的结构特点。

(图1)(1)同源区段(Ⅰ区段):在X染色体I区段上的基因在Y染色体I区段可以找到对应的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因此Ⅰ区段为同源区段,与常染色体遗传大体相同。

但也会有一些全例外(后面会讲到)。

(2)非同源区段:①Y染色体上的非同源区段(位于Ⅱ-1区段的基因):伴Y遗传,X染色体上没有其对应的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

基因随着Y染色体传递,当雄性出现某种类型的性状,会表现出代代相传;雌性中不会出现这种类型的性状。

如人类的毛耳性状。

②X染色体上的非同源区段(位于Ⅱ-2区段上的基因):伴X遗传,Y染色体上没有其对应的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

基因随着X染色体传递,如人类红绿色盲、血友病基因的传递。

2.利用“隐雌显雄” 杂交模型进行基因定位(1)根据性染色体X和Y非同源区段的差异利用“隐雌显雄”杂交模型进行基因定位:用隐性性状的雌性个体(“隐雌”)和显性性状的雄性个体(“显雄”)杂交判断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X染色体上,判断方式如下:以多对亲本“隐♀×显♂”为例,设由A、a等位基因控制,遗传图解分析如下:结论:若子代雌性个体均为显性性状,雄性个体均为隐性性状,则为伴X遗传,基因在X染色体上;若子代雌雄个体均为显性性状,或雌雄个体均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出现,则为常染色体遗传,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2)根据性染色体X和Y同源区段的遗传与常染色体遗传的差异利用“隐雌显雄”杂交模型进行基因定位:常染色体的遗传与性别无关,因此在后代雌雄个体表现型比例一定相同,而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与性别相关,因此有其遗传的特殊性,绝大多数情况下雌雄的遗传方式是相同的,有两种情况例外。

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与非同源区段”

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与非同源区段”

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与非同源区段”右图为人的X、Y染色体结构模式图,Ⅰ为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该区段控制某性状的基因X、Y上都有;Ⅱ-2、Ⅱ-1为X、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即特有区段。

基因的位置不同,控制性状的基因型和遗传方式也不同。

Ⅱ-1段基因控制的性状只在男性个体中出现,也就是伴Y遗传(如外耳道多毛症)。

在此重点总结Ⅰ和Ⅱ-2段基因遗传的情况(相关基因用A、a表示)1.控制性状的基因型不同:(1)基因位于X特有区段Ⅱ-2时,Y染色体上没有对应的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个体中基因型共有5种。

♂性有2种基因型:XAY、XaY(1显1隐);♀性有3种基因型:XAXA、XAXa、XaXa(2显1隐)。

(2)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Ⅰ时,在X染色体I片段上的基因在Y染色体I片段存在对应的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个体基因型共有7种。

♂性有4种基因型:X A Y A、X a Y a、X A Y a、X a Y A(3显1隐);♀性有3种基因型:XAXA、XAXa、XaXa(2显1隐)。

2.遗传方式的不同:(1)基因位于X特有区段Ⅱ-2时,交配方式有六种:X A Y X a YX A X A X A X A X A Y X A X a X A YX A X a X A X A X A X aX A Y X a Y ②X A X a X a X a X A Y X a YX a X a X A X a X a Y ①X a X a X a Y其中后代有性别之分的有两种情况:①X a X a×X A Y,后代♀性全部为显性性状,♂性全为隐性性状。

② X A X a×X A Y,后代♀性全部为显性性状,♂性一半为显性性状,一半为隐性性状【知识拓展】:这两种情况常被用于判断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的特有区段。

(2)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Ⅰ时,交配方式有12种:X A Y A X A Y a X a Y A X a Y aX A X A X A X A X A Y A X A X A X A Y a X A X a X A Y A X A X a X A Y a①X A X a×X A Y a,后代♀性全部为显性性状,♂性一半为显性性状,一半为隐性性状。

22版:热点题型六 利用“假说—演绎法”解决生物变异实验探究题(步步高)

22版:热点题型六 利用“假说—演绎法”解决生物变异实验探究题(步步高)

项目 无眼 野生型
F1
0
85
F2 79 245
跟踪训练
1.芦笋的幼苗是一种名贵蔬菜,又名石刁柏,为XY型性别决定。在某野 生型窄叶种群中偶见几株阔叶芦笋幼苗,雌雄株都有。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仅从染色体分析,雄性芦笋幼苗产生的雄配子类型将有__2__种,比例 为_1_∶__1__。
解析 由于芦笋为XY型性别决定,雄性植株的染色体组成为XY。仅从 染色体分析,减数分裂产生的雄配子类型为2种,即X∶Y=1∶1。
解析 若要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杂交F1的基因型应该是AaBb,因 此采用的亲本是非糯性绿株(AAbb)和糯性紫株(aaBB)。
(2)当用X射线照射纯合糯性紫株玉米花粉后,将其授与纯合糯性绿株的个 体上,发现在F1的734株中有2株为绿色。关于这2株绿色植株产生的原因, 有两种推测: 推测一:少数花粉中紫色基因(B)突变为绿色基因(b),导致F1少数绿苗产生。 推测二:6号染色体载有紫色基因(B)的区段缺失导致的。已知第6号染色体 区段缺失的雌、雄配子可育,而缺失纯合子(两条同源染色体均缺失相同片 段)致死。 某同学设计了以下杂交实验,以探究X射线照射花粉后产生的变异类型。
解析 选用多株突变型阔叶芦笋雌雄株相交,若杂交后代出现了野生型 窄叶,则阔叶植株的出现为显性突变所致;若杂交后代仅出现阔叶突变 型,则阔叶植株的出现为隐性突变所致。
(4)现已证实阔叶是显性突变所致,由于雄株芦笋幼苗产量高于雌株,养 殖户希望在幼苗期就能区分雌雄,为了探求可行性,于是求助于科研工 作者。技术人员先用多株野生型窄叶雌株与突变型阔叶雄株杂交,请推 断该技术人员做此实验的意图:_通__过__该__杂__交__实__验__判__断__控__制__阔__叶__的__基__因__是__ _否__在__X_染__色__体__上__。若杂交实验结果出现__后__代__中__雌__株__都__为__突__变__型__阔__叶__,___ _雄__株__都__为__野__生__型__窄__叶__,养殖户的心愿可以实现。 解析 选用多对野生型窄叶雌性植株与突变型阔叶雄性植株作为亲本杂 交。若杂交后代野生型窄叶全为雄株,突变型阔叶全为雌株,则这对基 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杂交后代中,野生型和突变型雌、雄均有,则这 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该技术人员做此实验的意图是通过该杂交实验 判断控制阔叶的基因是否在X染色体上。

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与非同源区段”判断方法

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与非同源区段”判断方法

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与非同源区段”判断方法右图为人的X、Y染色体结构模式图,Ⅰ为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该区段控制某性状的基因X、Y上都有;Ⅱ-2、Ⅱ-1为X、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即特有区段。

基因的位置不同,控制性状的基因型和遗传方式也不同。

Ⅱ-1段基因控制的性状只在男性个体中出现,也就是伴Y遗传(如外耳道多毛症)。

在此重点总结Ⅰ和Ⅱ-2段基因遗传的情况(相关基因用A、a表示)1.控制性状的基因型不同:(1)基因位于X特有区段Ⅱ-2时,Y染色体上没有对应的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个体中基因型共有5种。

♂性有2种基因型:XAY、XaY(1显1隐);♀性有3种基因型:XAXA、XAXa、XaXa(2显1隐)。

(2)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Ⅰ时,在X染色体I片段上的基因在Y染色体I片段存在对应的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个体基因型共有7种。

♂性有4种基因型:X A Y A、X a Y a、X A Y a、X a Y A(3显1隐);♀性有3种基因型:XAXA、XAXa、XaXa(2显1隐)。

2.遗传方式的不同:(1)基因位于X特有区段Ⅱ-2时,交配方式有六种:X A Y X a YX A X A X A X A X A Y X A X a X A YX A X aX A X A X A X aX A Y X a Y ②X A X a X a X a X A Y X a YX a X a X A X a X a Y ①X a X a X a Y其中后代有性别之分的有两种情况:②X a X a×X A Y,后代♀性全部为显性性状,♂性全为隐性性状。

②X A X a×X A Y,后代♀性全部为显性性状,♂性一半为显性性状,一半为隐性性状【知识拓展】:这两种情况常被用于判断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的特有区段。

(2)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Ⅰ时,交配方式有12种:X A Y A X A Y a X a Y A X a Y aX A X A X A X A X A Y A X A X A X A Y a X A X a X A Y A X A X a X A Y aX A X aX A X A X A X aX a Y A X a Y AX A X A X A X aX A Y a X a Y a①X A X a X a X aX A Y A X a Y A②X A X a X a X aX A Y a X a Y aX a X a X A X a X a Y A X A X a X a Y a③X a X a X a Y A④X a X a X a Y a 其中后代有性别之分的有4种情况:①X A X a×X A Y a,后代♀性全部为显性性状,♂性一半为显性性状,一半为隐性性状。

要不要考虑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要不要考虑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34; 年!第 '& 卷"第 B 期
%%请回答甲病的致病基因为%%%%性基因#位于%%%
上% $ !参考答案- 隐%常染色体" !-!%分析与探讨%很容易判断甲病的遗传方式既不 所推是细以知胞甲甲质病病遗的为传致隐#病性也基遗不因传是不病伴可#a又能遗因只传为位$-于由& b,患染#病%色而,体!,和上# -#正但&常可可# 能位于常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 b染色体和 a染色体 的同源区段上#由其他个体也不能确定这两种情况哪 一种正确#其基因型图解如图 & 和图 B 所示$
图 '%甲病某一遗传家系图
图 B%甲病的致病基因位于 b和 a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
由上述讨论可以看出甲病的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 上或位于 b染色体和 a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故该道 题的第二空的参考答案0常染色体1是不严谨的$ 当 然#如果在题干中注明不考虑 b染色体和 a染色体的 同源区段#或者在题空后用括号备注- 填0常染色体1 或0b染色体1#这样就没有争议了$
通过实例一的分析能看出 b染色体和 a染色体 的同源区段与 b染色体可能混淆#通过实例二的分析 能看出 b染色体和 a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与常染色体 可能混淆$ 因此#在处理相关问题时#我们应该考虑基 因位于 b染色体和 a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的情况#因 为它是客观存在的#在命题时为了题目的严谨性#应该 考虑该情况#如果回避该情况的话#那可以在题目中直 接注明不考虑该情况#或者在题目中加附加条件#如基 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或 b染色体上等$ "
主要参考文献
' # ( 陈玉华-基于乡土特色资源的0认识生物的多样性1教学设计
与反思 生物学教学 '6(-
# !"#P# 'Q!#!" - !B !I-

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与非同源区段”

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与非同源区段”

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与非同源区段”概述人类的染色体可分为22对自身体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X和Y染色体)。

其中,X染色体是所有人都有的,而Y染色体只有男性才有。

X、Y染色体中都存在“同源区段”和“非同源区段”。

本文将介绍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与非同源区段”。

X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与非同源区段同源区段X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是指与Y染色体存在一致性的片段。

也就是说,在这些区段中X染色体与Y染色体有相同的基因组成。

由于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她们的X染色体中也会存在同源区段,呈现出双倍性。

非同源区段与同源区段相对应,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是指与Y染色体存在差异的片段。

也就是说,在这些区段中X染色体与Y染色体有不同的基因组成。

因此,这些区段只会在X染色体上存在,而在Y染色体上不存在。

这些区段具有重要的遗传学意义,能够用于遗传学诊断和人类学研究。

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与非同源区段同源区段与X染色体不同,Y染色体没有同源区段。

因为Y染色体只在男性中存在,而男性没有第二条同源染色体。

非同源区段由于Y染色体只在男性中存在,所以不存在同源区段。

所有的Y染色体区段都是非同源区段。

应用因为同源区段和非同源区段具有不同的遗传特征,所以它们被广泛应用于遗传学研究和人类学研究。

在遗传学诊断中,可以利用不同的基因特征结合同源与非同源区段来判断染色体异常和亲缘关系。

此外,在人类学研究中,同源区段和非同源区段的分布和变异也可以反映人类种群的演化和迁徙历史。

X、Y染色体都存在同源区段与非同源区段。

在X染色体中存在同源区段和非同源区段,而在Y染色体中只存在非同源区段。

这些区段具有重要的遗传学意义,能够用于遗传学诊断和人类学研究。

伴性遗传题型解析

伴性遗传题型解析

1
3
1
雌性果蝇 3
1
0
0
控制果蝇眼色B、b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 控制果蝇翅型的基因D、d位于 染色体上。 ⑵上述两亲本果蝇杂交,子代中杂合长翅红眼 雌蝇所占的比例为 。
题型2.伴性遗传的遗传图解:
(宁夏高考)已知猫的性别决定为XY型。有一 对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决定猫的毛色, B为黑色,b为黄色,B和b同时存在时为黄底黑斑。
(遗传图解略)
步骤:选择截刚毛的雌性果蝇与刚毛的雄性果 蝇杂交,观察F1雄性的表现型。
结果预期及结论:
(1)若F1雄果蝇全为截刚毛,则控制该性状 的基因位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还是仅 位于X染色体上 (2)若F1雄果蝇全为刚毛,则控制该性状的 基因位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
题型5.常染色体兼伴性遗传的判断及发病率
请回答(只要写出遗传图解即可):
(1)黄底黑斑猫和黄色猫交配,子代性别和毛色 表现如何?
(2)黑色猫和黄色猫交配,子代性别和毛色表现 如何?
(1)由于毛色基因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所以黄底 黑斑猫是雌性,黄色猫是雄性
P 黄底黑斑 黄色猫
XBXb X XbY


配子 XB Xb Xb Y

F1 XBXb
I.雄果蝇的X染色体来自亲本中的
蝇,并将
其传给下一代色体上,
染色体上没有该基因的等
位基因,所以白眼这个性状表现伴性遗传。
雌雌 XY
II.已知果蝇刚毛和截毛这对相对性状由X和Y染色 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刚毛基因(B)对截毛基 因(b)为显性,现有基因分别为XBXB、XBYB、 XbXb和XbYb的四种果蝇。
(2)根据需要从上述四种果蝇中选择亲本,通过 两代杂交,使最终获得的后代果蝇中,雌性全部表 现为截毛,雄性全部表现为刚毛,应如何进行实验? (用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表示即可)

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与非同源区段

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与非同源区段

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与非同源区段”右图为人的X、Y染色体结构模式图,Ⅰ为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该区段控制某性状的基因X、Y上都有;Ⅱ-2、Ⅱ-1为X、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即特有区段。

基因的位置不同,控制性状的基因型和遗传方式也不同。

Ⅱ-1段基因控制的性状只在男性个体中出现,也就是伴Y遗传(如外耳道多毛症)。

在此重点总结Ⅰ和Ⅱ-2段基因遗传的情况(相关基因用A、a表示)1.控制性状的基因型不同:(1)基因位于X特有区段Ⅱ-2时,Y染色体上没有对应的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个体中基因型共有5种。

♂性有2种基因型:XAY、XaY(1显1隐);♀性有3种基因型:XAXA、XAXa、XaXa(2显1隐)。

(2)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Ⅰ时,在X染色体I片段上的基因在Y染色体I片段存在对应的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个体基因型共有7种。

♂性有4种基因型:X A Y A、X a Y a、X A Y a、X a Y A(3显1隐);♀性有3种基因型:XAXA、XAXa、XaXa(2显1隐)。

2.遗传方式的不同:(1)基因位于X特有区段Ⅱ-2时,交配方式有六种:X A Y X a YX A X A X A X A X A Y X A X a X A YX A X a X A X A X A X aX A Y X a Y ②X A X a X a X a X A Y X a YX a X a X A X a X a Y ①X a X a X a Y其中后代有性别之分的有两种情况:①X a X a×X A Y,后代♀性全部为显性性状,♂性全为隐性性状。

② X A X a×X A Y,后代♀性全部为显性性状,♂性一半为显性性状,一半为隐性性状【知识拓展】:这两种情况常被用于判断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的特有区段。

(2)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Ⅰ时,交配方式有12种:X A Y A X A Y a X a Y A X a Y aX A X A X A X A X A Y A X A X A X A Y a X A X a X A Y A X A X a X A Y a。

议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与非同源区段”

议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与非同源区段”

议X 、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与非同源区段”河南省洛阳市第十二中学 陈永红XY 型性别决定在生物界是比较普遍的现象,这一部分知识在整个高中生物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X 、Y 染色体不同区段基因的遗传情况又是高中生物学习中的一个难点,做题时常常让多数学生有难入手的感觉。

现对此进行归类分析,以供借鉴。

左图为人的X 、Y 染色体结构模式图,Ⅰ为X 、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该区段控制某性状的基因X 、Y 上都有;Ⅱ-2、Ⅱ-1为X 、Y 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即特有区段。

基因的位置不同,控制性状的基因型和遗传方式也不同。

Ⅱ-1段基因控制的性状只在男性个体中出现,也就是伴Y遗传(如外耳道多毛症)。

在此重点总结Ⅰ和Ⅱ-2段基因遗传的情况(相关基因用A、a表示)1、控制性状的基因型不同:1-1 、基因位于X特有区段Ⅱ-2时,Y 染色体上没有对应的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个体中基因型共有5种。

♂性有两种基因型:XAY、XaY(1显1隐); ♀性有3种:XAXA、XAXa、XaXa(2显1隐)。

1-2基因位于X 、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Ⅰ时,在X 染色体I 片段上的基因在Y 染色体I 片段存在对应的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个体基因型共有7种。

♂性有4种:X A Y A 、X a Y a 、X A Y a 、X a Y A (3显1隐);♀性有3种:XAXA、XAXa、XaXa(2显1隐)。

2、遗传方式的不同:2-12-1-1 X a X a × X A Y ,后代♀性全部为显性性状,♂性全为隐性性状。

2-1-2 X A X a × X A Y ,后代♀性全部为显性性状,♂性一半为显性性状,一半为隐性性状。

·【知识拓展】:这两种情况常被用于判断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 染色体的特有区段。

2-2 基因位于X 、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Ⅰ时,交配方式有12种:其中后代有性别之分的有4种情况:2-2-1 X A X a×X A Y a,后代♀性全部为显性性状,♂性一半为显性性状,一半为隐性性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洛阳市第十二中学 陈永红
XY 型性别决定在生物界是比较普遍的现象,
这一部分知识在整个高中生物中占有举足轻重
的地位,而X 、Y 染色体不同区段基因的遗传情
况又是高中生物学习中的一个难点,做题时常常
让多数学生有难入手的感觉。

现对此进行归类分
析,以供借鉴。

左图为人的X 、Y 染色体结构模式图,Ⅰ为
X 、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该区段控制某性状的
基因X 、Y 上都有;Ⅱ-2、Ⅱ-1为X 、Y 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即特有区段。

基因的位置不同,控制性状的基因型和遗传方式也不同。

Ⅱ-1段基因控制的性状只在男性个体中出现,也就是伴Y 遗传(如外耳道多毛症)。

在此重点总结Ⅰ和Ⅱ-2段基因遗传的情况(相关基因用A、a表示)
1、控制性状的基因型不同:
1-1 、基因位于X特有区段Ⅱ-2时,Y 染色体上没有对应的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个体 中基因型共有5种。

♂性有两种基因型:XAY、XaY(1显1隐); ♀性有3种:XAXA、XAXa、XaXa(2显1隐)。

1-2基因位于X 、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Ⅰ时,在X 染色体I 片段上的基因在Y 染色体I 片
段存在对应的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个体基因型共有7种。

♂性有4种:X A Y A 、X a Y a 、X A Y a 、X a Y A (3显1隐);♀性有3种:XAXA、XAXa、XaXa(2显1隐)。

2、遗传方式的不同:
2-1 基因位于X特有区段Ⅱ-2时,交配方式有六种:
其中后代有性别之分的有两种情况:
2-1-1 X a X a× X A Y,后代♀性全部为显性性状,♂性全为隐性性状。

2-1-2 X A X a× X A Y,后代♀性全部为显性性状,♂性一半为显性性状,一半为隐性性状。

·【知识拓展】:这两种情况常被用于判断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的特有区段。

2-2 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Ⅰ时,交配方式有12种:
其中后代有性别之分的有4种情况:
2-2-1 X A X a×X A Y a,后代♀性全部为显性性状,♂性一半为显性性状,一半为隐性性状。

2-2-2 X A X a×X a Y A,后代♀性一半为显性性状,一半为隐性性状;♂性全部为显性性状。

2-2-3 X a X a× X A Y a,后代♀性全部为显性性状,♂性全为隐性性状。

2-2-4 X a X a × X a Y A,后代♀性全为隐性性状,♂性全为显性性状。

【知识拓展】:Ⅰ片段虽然属于X、Y同源区段,但是由于是在性染色体上,所以与常染色体的遗传规律不完全一致,在后代男女个体中表现型也有一定差别。

3、如何来区分基因位于同源区段还是位于X特有区段(在已排除常染色体的情况):往往选
取多对隐性性状的♀性个体和显性性状的♂性个体进行交配:
3-1若所有♀♂个体交配,后代♀性均表现为显性性状,♂性均表现为隐性性状,则该基因位于X特有区段。

遗传图解如下: p: X a X a×X A Y→ F1 X A X a X a Y。

3-2若不同对♀♂个体交配时,后代性状表现型不完全一样,则基因位于X、Y同源区段,遗传情况有三种:
3-2-1 X a X a×X A Y A→F1 X A X a X a Y A 后代♀♂个体均为显性性状。

3-2-2 X a X a× X A Y a →F1 X A X a X a Y a后代♀性个体为显性性状,♂为隐性性状。

3-2-3 X a X a × X a Y A→F1 X a X a X a Y A 后代♀性个体为隐性性状,♂性个体为显性性状。

精选例题1 科学家研究黑腹果蝇时发现,刚毛基因(B)对截毛基因(b)为显性。

现有纯种果蝇若干,请利用一次杂交实验来推断控制性状的基因是位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还是仅位于X染色体的特有区段。

【解析】所给材料都是纯种果蝇,可选用截毛(隐性)雌性个体与刚毛(显性)雄性个体交配,若子代雌、雄性个体都为刚毛(显性),则该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若后代雌性个体为刚毛(显性),雄性个体为截毛(隐性),则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特有区段。

遗传图解如下:X b X b×X B Y B→F1 X B X b X b Y B ;X b X b× X B Y→X B X b X b Y。

精选例题2自然界的菠菜(二倍体)为雌雄异株植物,其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研究发现,某菠菜自然种群中的雌雄个体均有抗病(B基因控制)和不抗病(b基因控制)个体存在,且已知菠菜抗病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为判断菠菜该抗病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哪个区段上,某研究小组做了以下两组杂交实验:
第一组:不抗病雌株×抗病雄株第二组不抗病雌株×抗病雄株
↓↓
抗病雌株不抗病雄株不抗病雌株抗病雄株
根据杂交结果判断,抗病基因位于X、Y的哪个区段上?
【解析】因为雌雄个体均有抗病和不抗病个体存在,所以首先排除位于Y染色体的特有区段上;其次在两组杂交实验中亲本均为隐性♀,显性♂,而后代表现型有两种情况,由此就可断定基因一定是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

因为如果基因位于X特有区段上,两次杂交后代表现型应相同:抗病雌株、不抗病雄株。

本题中第一组亲本基
因型为:X b X b X B Y b,F1后代基因型为:X B Y b X b Y b;第二组亲本基因型为 X b X b X b Y B后代F1基因型为:X b X b X b Y B。

总之,只要掌握了基因在X、Y不同区段♀♂个体的基因型及遗传方式的特点,在做题时仔细审题,理清思路,我相信困难一定会迎刃而解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