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关联词复习课教案新部编本

合集下载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关联词复习》优质教学课件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关联词复习》优质教学课件

再见Biblioteka 分句间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一个分句提出原因,一个分句说 明结果,这种关系的复句叫因果 复句。
因为这本书写得太精彩了,所以 大家都喜欢看。
假设句
一个分句表示假设的情况,另一 个分句表示假设实现后的结果。 前一个分句提出假设,后一个分 句说出假设实现后会有的结果, 结果与假设一致。
如果明天下雨,运动会就不举行了。
条件句
一个分句说明条件,另一个分句 表示在这一个条件下产生的结果。
只要我们努力,成绩就会不断 地提高。
1.小华的字写得很快。 小华的字写得很好。
2.革命的道路上有千难万 险。 千难万险不能阻挡我们前进 的步伐。
3.我们多赶几里路。 我们要去看一看精彩的武术 表演。
4.我们注意讲究卫生。 我们很少生病。
海底不但景色奇异,而且物产 丰富。
选择句
几个分句分别说出几件事情,表 示选择其中一件,这种关系的复 句叫选择复句。
周末,小明要么在家写作业, 要么去上补习班。
转折句
后一个分句与前一个分句的意思 相反或相对,或部分相反。这种 关系的复句叫转折复句。
虽然天气已晚,但是老师仍在 灯下伏案工作。
因果句
具有相互关联的词叫关联词语。 如果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小句子(分句) 要组成一个大句子(复句),就要根据 它们相互关联的意思,用恰当的关联词 语把它们连接起来。这样,才能组成一 个表达一定意思的复句。各个分句之间 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关系。
关联句类型
1.并列句 3.递进句 5.转折句 7.假设句
2.承接句 4.选择句 6.因果句 8.条件句
并列句
各分句间的关系是平行并列的, 几个分句分别叙述或描写几件事 情、几种情况,或者同一事物的 几个方面,这种关系的复句叫并 列复句。

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第05讲:标点符号基本用法(教师版)

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第05讲:标点符号基本用法(教师版)

标点符号基本用法本讲学习目标:1、区分顿号与逗号,问号与叹号,冒号与引号;2、熟悉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并能完成补充。

(一)关联词类型1、顿号与逗号顿号和逗号都表示句子内部的停顿,但是顿号只能用在较短的几个词语之间,逗号用在较长的短语或分句中。

例: (1)妈妈在超市买了香蕉、葡萄、草莓等水果。

(2)妈妈在超市先买了香蕉,又买了葡萄,还买了草莓。

2、问号与叹号问号和叹号都用于句子的末尾,问号表示说话人的疑问语气,叹号一般用于感叹句和祈使句。

例: (1)什么时候放暑假?(2)让我进去吧!3、冒号与引号1.冒号用于“说”“想”“宣布”“例如”等提示性词语之后,表示提起下文。

2.引号用于表示语段中直接引用的内容或有特殊含义的成分。

例: (1)他十分惊讶地说:“倒数第一原来是你!”(2)小男孩哭着说:“我把胶卷忘在家里了。

”(3)大诗人李白用“疑是银河落九天”道出了庐山瀑布的壮丽。

1.给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溪中的鲤鱼五颜六色__有灰黑的__丹红的__金黄的__有红白相间__红黑交错的__【答案】,、、,、。

2.给下面一段话加上标点符号。

孙中山想(_____)这样糊里糊涂地背(______)有什么用呢(______)于是(_____)他壮着胆子站起来(____)问(____)先生(_____)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_____)请您给我讲讲吧(____)【答案】,,?,,:“,?!”3.给下面的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1)朱朱问阳阳(___)寒假里你打算去旅游吗(____)(2)(____)救命啊(___)救命啊(___)红头拼命地叫起来(____)(3)(___)今天我加班(___)妈妈说(___)放学后爷爷来接你回家(___)【答案】:“?”“!!”。

“,”,“。

”4.给下列句中的“()”内加上标点符号。

(1)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___)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___)熨帖地(___)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___)(2)你看(___)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___)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___)扇哪扇哪(___)扇走了夏天的炎热(___)(3)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___)闪闪发光的地毯(___)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___)一直到路的尽头(___)【答案】,,、。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教案

二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计划一、复习内容:人教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语文知识归类分为五部分:拼音、识字、写字;词语;句子;阅读和积累;口语交际和写话。

二、复习目标:1、继续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2、认识450个字,会写250个字。

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等语言环境了解意思。

要求会写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意思,正确书写,并在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之中运用。

3、能够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和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4、通过不同组词形式的练习,巩固学过的词语。

5、初步掌握和运用反义词、近义词。

6、能恰当准确地进行词语搭配。

7、能够养成主动积累好词(不同结构方式的词语,四字词等)的习惯。

8、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句子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句子。

9、继续学习不同的句子表达方式。

10、初步学习如何将句子表达得准确、具体和生动。

11、培养阅读兴趣,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

12、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别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3、积累成语、对联、古典诗词和格言警句。

14、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等标点符号。

学习写日记,看图写话。

三、复习时间:6月17日—6月24日形式一:以课文为本,以单元为整体对每篇课文内容进行概括梳理,对课文人物加深理解,归纳阅读的基本方法。

形式二:以归纳的形式、专题训练突破复习重点和难点,使复习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

穿插进行测试、查漏补缺.主要复习类型有:(1)看拼音写词语或者简单的句子。

(2)区别形近字、音近字、多音字,并能用其组词。

(3)结合课后练习和日积月累的内容,变换形式进行填空练习。

(4)古诗的吟诵和填空练习。

(5)重点课文的理解和阅读练习。

(6)看图,写几句话。

(7)查字典练习四、复习措施:1、生字认读的措施:a、抓住生字表1,展开全面认读。

利用学习小组,在小组里互相认读,进行识字巩固活动。

b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多让学生说,多找找易忘易错易混淆的字词,互相检查、背诵、听写。

六年级关联词复习教案新部编本

六年级关联词复习教案新部编本

优选授课授课设计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师学科授课设计[ 20–20学年度第__学期]任授课科: 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授课:关复授课目: 1. 能掌握关的八种型2.八种型代表关辨与造句授课重点:关的合运用授课点:同一型的不同样关的微辨析授课程:复:病句的七大型及改正方法的复入:直接法言入关是复句中用来分句与分句,明分句与分句之的关系的。

用关的句子,一般都由两个以上的分句成。

而分句与分句之存在着各种各的关系,正吻合我表达的需要。

因此,学会正确用关是特别必要的。

新授:下面我先来复一放学的关型:一、常的几种关系1、并列关系;不是⋯⋯而是⋯⋯(否定前重点必定后);又⋯⋯又⋯⋯;既⋯⋯又⋯⋯(两种以上行同行);一方面⋯⋯一方面⋯⋯2、关系;不仅⋯⋯而且⋯⋯;不⋯⋯ ⋯⋯(后比前的意思更一)3、关系;不是⋯⋯就是⋯⋯;;是⋯⋯是⋯⋯(不决);与其⋯⋯不如⋯⋯;情愿⋯⋯也不⋯⋯(已定)4、折关系;然⋯⋯但是⋯⋯;尽管⋯⋯是(后一部分不是着前一部分下去,而是向与前一部分相或相矛盾的反面)5、因果关系;因⋯⋯因此⋯⋯(前因结果);既然⋯⋯就⋯⋯;(推因果)之因此;⋯⋯是因⋯⋯(倒装因果)6、条件关系;只要⋯⋯就⋯⋯(具了前的条件就可以生后的果);只有⋯⋯才⋯⋯(唯一条件);无⋯⋯都⋯⋯;无论⋯⋯也⋯⋯(任何条件下果都不会改)7、假关系;若是⋯⋯就⋯⋯(接:假和果一致);即使⋯⋯也⋯⋯(逆接:假和果不一致);例句:1、并列:葛亮命令把船朝西,船尾朝一字儿开,又叫船上的士一擂鼓,一大声喊。

明,蝙蝠夜行,探路的工具不是眼睛,而是嘴和耳。

2、:我不取宝,也做科学研究,使林海不仅好万古青,而且可以合利用。

3、:与其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雨来情愿牲生命,也不泄露奥秘。

4、折:班然不是班里学最好的,但是他那助人的好品却得我每个人学。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计划+复习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计划+复习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计划+复习教案一、复习内容本册八个单元28篇课文,其中精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14篇,随课生字词,7次习作训练和7个回顾∙拓展,及语文小知识。

二、复习总目标:1、能正确认读课后《生字表(一)》中的200个生字,会写《生字表(二)》中的150个生字。

2、初步了解汉字谐音的特点、汉字的起源和演变,增进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

4、复习掌握、积累本册课文中出现的新词和“日积月累”中的词语,能大致理解词语的意思,部分词语还能在书面语言表达中运用。

5、了解和掌握一些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品味课文中关键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6、复习掌握句子的一些基本知识,能修改一些常见的病句和按要求进行一些句式的变换。

7、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8、复习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学习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9、熟读28篇课文,特别是14篇精读课文,理解内容,懂得课文所说明的道理,体会与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表达方法方面的特点。

10、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或课文片段。

11、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12、复习《回顾·拓展》中的古诗词、名言警句等内容,巩固语言积累,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13、复习整理本学期的课外阅读的收获,背诵课标要求背诵的优秀诗文。

注意积累一些常见常用的谚语、歇后语、格言警句和名人名言。

14、能初步把握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15、学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学写内容梗概。

16、复习写写实的文章和写想象的文章,复习修改习作。

17、能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能策划简单的社会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三、复习重点、难点:本复习计划,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确定了不同的重点难点。

优生、中等生:重点:在基本掌握识字写字等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重点进行阅读和作文训练。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3单元全部教案(教材分析+教学反思+作业设计)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3单元全部教案(教材分析+教学反思+作业设计)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3单元全部教案(教材分析+教学反思+作业设计)第三单元教材分析1.本单元的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处处留心,连续观察”这个主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古诗三首》《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三篇课文组成。

目的是使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进行连续观察,让学生进行细致、仔细地描写,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对事物的描写。

2.本单元的教学重点:(1 )能引导学生根据细致观察,感受对大自然无限热爱的生活情趣。

通过阅读,感受古诗三首的自然美和语言美。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感受植物的无穷魅力,增加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表达了对蟋蟀的喜爱之情。

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学习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能力。

(2)教学时应通过反复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置身其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学习并运用观察方法描写事物,表达自己的感受。

语文园地本次语文园地的主要内容1. 引导学生在回顾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会观察事物,体验观察的乐趣。

2.分组讨论交流。

3.指导学生朗读背诵,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意思。

11 蟋蟀的住宅课题:蟋蟀的住宅课型:讲读课文授课时间:2 课时教学目标1 . 认识“蟋、蟀、宅” 等 12 个生字,会写“宅、临、选” 等14 个字。

正确读写“住宅、隐蔽” 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读懂蟋蟀的“住宅” 是怎样建成的,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

4.积累好的单词和句子,体验用拟人、生动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

学会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抓住事物的特征来描述。

教学重点1 . 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理解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

2. 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

教学难点体验如何用生动的语言来表达具体的事物。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 认识会写本课生字词。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1 . 多媒体课件2. 有关蟋蟀的文字、图片资料和资料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分钟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昆虫的世界非常奇妙。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 复习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 复习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复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熟练掌握第二单元的重点内容,包括诗歌朗诵、词语解释、阅读理解等;•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和合作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1.诗歌朗诵:复习课文中的诗歌,进行朗诵比赛,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

2.词语解释:复习课文中的生字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词义,扩展词汇量。

3.阅读理解:进行阅读理解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理解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诗歌朗诵和词语解释的训练。

•难点:较难词语的解释和阅读理解题目的分析。

四、教学准备1.复习课文教材及相关课外资料。

2.设计学生合作学习活动和个人练习任务。

3.准备朗诵比赛评分表和阅读理解题目。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诗歌朗诵:–学生分组练习朗诵,老师指导调整语调和情感的表达。

–选取几组进行朗诵比赛,并评选出优胜组。

2.词语解释:–老师讲解生字词语的解释方法,学生进行词义解释练习。

第二课时1.词语解释练习:–学生进行词义解释练习,并相互讨论学习。

2.阅读理解训练:–老师出示阅读理解题目,学生独立完成并互相讨论答案。

第三课时1.阅读理解练习:–学生继续进行阅读理解训练,老师进行答案讲解并订正。

2.复习检测:–综合性复习检测,检验学生对第二单元内容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设计注重了诗歌朗诵、词语解释和阅读理解这三方面的训练,希望通过这些练习能够加深学生对第二单元内容的理解,巩固知识点,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自学和合作精神。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继续加强这些方面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总复习——关联词语的运用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总复习——关联词语的运用
3.我们多赶几里路。我们要去看一看精彩的武术表演。 ______我__们__之__所__以__多__赶__几__里__路__,__是__因__为__我__们__我__们__要__去_看__一__看__精__彩__的__武__术__表__演__。____
紫薇花
唐·杜牧 晓迎秋露一枝新, 不占园中最上春。 桃李无言又何在, 向风偏笑艳阳人。
译文: 一支初绽的紫薇在在秋露里迎接 晨光, 而不是在早春与群芳争奇斗艳。 无言的桃李又在何处, 只有紫薇花笑看那些只能在春日 艳阳里开的花。
诗人简介: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
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杜牧的古诗风格能在峭健之中而又有风华流美 之致,平生忧国忧民的壮怀伟抱与伤别的绮思柔情交织在一起。
一天,比尔·盖茨的同学来他家做客,发现比尔·盖茨在看这些书。禁不住好奇地问: “你怎么买这么多书?”
“在书中可以学到好多好多新的东西。只有多读书,才能使自己变得与众不同。” “干吗要与众不同?和别人一样生活不好吗?就像草原上的小草一样。” “与其做一株绿洲中的小草,还不如做一棵荒丘上的橡树,因为小草千篇一律,毫无个性,而 橡树高大挺拔,昂首天穹。” 比尔·盖茨坚定地说。
(5)( 即使)是数九寒天,我( 也 )坚持锻炼。 (6)( 如果)刻苦学习,长大( 就 )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建设者。 (7)这座井里的水(不但 )清凉,(而且)甘甜。 (8)( 只要 )没有这个转播台,山沟里( 就 )收不到电视。
二、请让以下两个句子合成一句!要用上合适的关联词哦。 1.小华的字写得很快。小华的字写得很好。
1.用适当的关联词连接句子,意思不变。 (1)比尔·盖茨非常喜欢读书。比尔·盖茨知识渊博。
________因___为__比__尔___·__盖___茨__非___常__喜__欢___读__书___,__所__以___他__知___识__渊__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专题讲解——关联词 人教部编本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专题讲解——关联词 人教部编本
2.种子一边想,一边努力生长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专题讲解—— 关联词 人教部编本
三级 年上 级册 上语 册文 语实 文用 课课 件件 :-专专题题讲讲解解————关关联联词词 人人教教部部编编本版
因果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因为(由于)… … 所以…… 、… … 因而(因 此)……、既然…… 就……、之所以…… 是因为……
9、今天我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 ) 累了一点,( ) 感到很快乐。
10、(
) 你的学习再好,(
) 不能骄傲。
三级 年上 级册 上语 册文 语实 文用 课课 件件 :-专专题题讲讲解解————关关联联词词 人人教教部部编编本版
三级 年上 级册 上语 册文 语实 文用 课课 件件 :-专专题题讲讲解解————关关联联词词 人人教教部部编编本版
三级 年上 级册 上语 册文 语实 文用 课课 件件 :-专专题题讲讲解解————关关联联词词 人人教教部部编编本版
转折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 虽然…… 但是……、尽管…… 可 是……、…… 然而……却……
例 句:
1. 虽然天气已晚,但是老师仍在灯下伏案工作
前后两个句子意思相反,突出后一句话的内容
条件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 只要…… 就……、无论( 不管、不论)… … 也( 都)… … 、只有… … 才…… 、凡是… … 都……、除非…… 才……
例 句:
1,只要回头看看胡萝卜先生走了多久的路,就可以知道他的这根胡子已经长了多长了
提出一种假设
在这种假设下产生的结果
2,除非我们努力, 成绩才会不断地提高。
例 句:
1. 现在你们既然想听,我就讲讲吧
表示原因
表示结果
2. 因为这本书写得太精彩了, 所以大家都喜欢看。

语文关联词复习课教案[1]

语文关联词复习课教案[1]

小学五年级语文复习课关联词语(一)设计理念:语言是种技能,是种技巧。

它对一个人的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要掌握它必须通过无数次训练。

在语言文字训练中,注重提高语言文字训练的科学性、艺术性和实效性,避免强迫的被动的练习,让学生愿练乐练,在训练中应让尽情享受语文学习固有的乐趣,切实掌握提高理解和运用母语能力。

教学要求:1、正确使用常用的七种关联词语中的并列、递进、选择三种关联词。

2、进一步明确关联词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理解并列、递进、选择三种关联词语的内在关系,在掌握内在关系的基础上正确运用。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具准备:幻灯片教学过程:一、激趣感悟导入出示名言: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列夫·托尔斯泰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马克思如果你想独占真理,真理就要嘲笑你了。

——罗曼·罗兰然后省去其中的关联词语,让学生再读,体会有无关联词的意思。

师:请找出名言中省去了什么?生:“不是......而是......,只有......才......,如果......就......”师:这些词语我们称之为什么?生;关联词语板书:关联词语二、复习指导师:关联词在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同学们学过了哪些关联词?(学生自由说出关联词语)师:这些关联词语我们如何进行分类?并列、递进、选择、转折、假设、因果、条件(学生随机说出,教师用幻灯片出示。

)师:这些关联词中,今天我们先复习并列、递进、选择这三种关系的关联词。

1、并列关系:分句之间是并列的。

A、出示例句:赵大叔常常一边喂牲口,一边跟牲口说话。

(让学生找出本例句中的关联词,并调换两分句位置,感受意思。

)B、回忆巩固学生自由说出表示并列关系的其他关联词语:又……又……、既……又……、一边……一边……、是……也是……、有的......有的......、不是……而是……、一方面......一方面等。

(教师板书,学生齐读。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理解:回顾并巩固本学期所学的生字新词,确保学生能够准确拼读、理解并运用这些词汇。

语言文字积累:加强经典课文的复习,让学生能够背诵并理解其中的经典语句,从而增加语言积累,为今后的阅读和写作打下坚实基础。

阅读能力培养:通过复习课文内容,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包括对文本信息的获取、分析、推断和综合的能力。

写作技能提升:通过仿写、续写等练习形式,帮助学生巩固本学期所学的写作技巧,如叙述、描写等,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表达能力。

情感价值观培养:在复习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集体主义精神以及正确的道德观念,通过课文中的优秀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学习方法指导:强调复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如何高效复习语文,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和策略。

1. 回顾和巩固二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包括生字、词汇、语法、阅读等。

引导学生回顾课本中的生字表,对本学期学习的生字进行整体回顾。

鼓励孩子们利用字形分析的方法,记忆生字形状与笔画顺序。

并通过书写练习,加强对生字书写的巩固,提高书写的正确率和美观度。

对于容易出错的字进行重点讲解和纠正。

复习课本中的词汇表,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词汇的基本意义与用法。

采用图片、实物、动作等方式辅助理解抽象词汇。

并通过句子构建,让学生们将所学的词汇应用到实际语境中,加深对词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例句和语境引导学生回顾本学期所学的语法知识,如句子的基本结构、标点符号的使用等。

通过例句的讲解与分析,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语法知识在实际句子中的运用。

通过大量的例句朗读和仿写练习,巩固学生的语法应用能力。

选取课本内外的阅读材料,让学生进行全面回顾与巩固。

在阅读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通过解答课文后的相关问题,训练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注重对学生阅读策略的指导,提高阅读速度和效率。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好词佳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提高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

最新复习课-关联词-教案

最新复习课-关联词-教案

精品文档复习课关联词教学目标:1、正确使用常用的七种关联词语。

2、进一步明确关联词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1、识记各类型常见的关联词语,并能辨别。

2、对个别类型中关联词语的辨析,如假设与选择关系关联词。

教学过程:一、导入。

1、请你想办法把下面这四句话连成一句话。

出示:姐姐瘫痪了。

姐姐顽强地学习。

姐姐学会了多门外语。

姐姐学会了针灸。

2、告诉我,你们用的是什么方法?3、本学期语文乐园中句子的训练重点就是关联词,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关联词。

二、检查前置性学习。

1、什么是关联词。

出示,学生交流反馈。

2、关联词的类型。

出示,学生交流反馈。

3、对照答案,检查练习,分析原因,交流汇报。

三、复习关联词。

1、看来同学们掌握的情况还不错,相信通过今天的复习,关联词在考试的时候一定难不倒你。

2、再次出示分类。

3、讲解关联词。

着重讲解假设关系、选择关系。

(1)假设关系: 前一个分句提出假设的情况,后面的分句说明在这种情况下会出现的结果。

A、请你比较这两句话。

假如明天下雨,运动会就取消。

哪怕明天下雨,运动会也照常举行。

B、小结:前一句假设与结果相一致。

后一句假设与结果不一致。

C你能写一组这样的句子吗?(2)选择关系: 各分句列出几种情况,表示从中选出一种。

师:这个选择关系不难理解,但怎么选就是一个问题了。

精品文档A、请你比较下面三句话。

我不是去故宫,就是去长城我宁愿去故宫,也不去长城我与其去故宫,不如去长城。

B、小结:第一句是两者中任选其一,第二句是选前者,第三句是选后者。

同学们在选择关联词的时候,要注意具体语境所表达的意思。

C你能写一组这样的句子吗?(3)区别“不是…而是…”与“不是…就是…”A、小组内交流B、全班汇报。

C小结:“不是…就是…”是在二者中选一;“不是…而是…”是在二者中只认其一;所以分句之间的关系是并列关系,而前者是选择关系。

四、当堂练习。

五、作业。

复习册综合运用。

部编版语文中考字词专项复习教案

部编版语文中考字词专项复习教案
解题锦囊四:成语作为词语的特殊形式历年来在中考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正确使用成语要做到以下几点:
(1)了解成语的来源:大多是从古代的神话故事传说、古诗文、寓言中逐渐演化来的。
(2)弄懂成语的意义:①有的成语所表示的意思与字面意义是一致的,只要了解了它的字面意义及相互关系,就能理解其意义,如“唯利是图”。②有的成语实际意义跟字面的意义不一致,如“缘木求鱼”。
16、玄虚诓骗怀古伤今为民请命
17、怄端的干系寻思逞辩勾当
18、沉吟禀请班师谮害惑乱对答如流
19、倒运腆着舍与央及管待商酌叙功相与唯唯连声
20、腻烦怔怔笑吟吟茶饭无心挖心搜胆精血诚聚
九年级下册生字表
2、锦幛荇藻蓬蒿蝼蚁
3、干瘪淤滩驳船簇新胚芽
4、虔信慰藉晨曦瞰望
5、羼蘸阔绰营生格局
6、擀掇檎腌臜倒气唿哨隐匿荣膺一气呵成妙手回春断垣残壁
如坐针毡芒刺在背天伦之乐影影绰绰望眼欲穿
7、窒息巉岩骸骨吹毛求疵奄不堪畏缩不前鲁莽大胆念念有词语无伦次精打细算与其……毋宁
22、泅作践沮丧搁浅斫痕日规抵御愁闷孤立无援冻饿之虞闻所未闻
郑重其事知足安命不毛之地不可思议聊以自慰
23、砭骨履践崔巍养精蓄锐齐心协力头昏眼花腰酸背痛勇往直前
24、余暇阴霾疆域迫不及待孜孜不倦刚毅不屈梦寐以求
26、巢瞅雏呷垂蔓眼睑眸子流泻斑斑驳驳生意葱茏
毋宁22泅作践沮丧搁浅日规抵御愁闷孤立无援冻饿之虞闻所未闻郑重其事知足安命不毛之地不可思议聊以自慰23砭骨崔巍养精蓄锐齐心协力头昏眼花腰酸背痛勇往直前24余暇阴霾疆域迫不及待孜孜不倦刚毅不屈梦寐以求26巢眼睑眸子流泻斑斑驳驳生意葱茏27肌腱逞能恍惚甜腻娴熟进退维谷一尘不染略胜一筹眼花缭乱秩序井然28铰劝诱抽搐沟壑不羁石破天惊29觑剽悍疆场驯良勇毅窥伺迎合疮痍枉然阔绰观瞻妍丽庇荫畸形颚骨慷慨以赴相得益彰有过之无不及八年级上册生字表绥靖阻遏锐不可当2尖利能耐悠闲寒噤阴惨央告转弯抹角月明风清张皇失措3拂晓瓦砾地窖鞠躬颤巍巍4赃物箱箧制裁荡然无存5肃穆荒谬健忘惶急疮疤诘问渴慕疏懒霹雳孤孀7交卸奔丧狼藉簌簌赋闲颓唐琐屑尴尬烦躁微不足道大庭广众惶恐荒僻取缔骷髅愧怍10克相接济唏嘘稀罕噩耗呵斥焦灼伎俩颠沛长途跋涉吊唁文绉绉穷困潦倒风尘苦旅鸡零狗碎低眉顺眼连声诺诺生死祸福11雄跨雄姿残损古朴推崇惟妙惟肖巧妙绝伦12美感史诗驻足13轩榭败笔嶙峋镂空蔷薇明艳因地制宜重峦叠嶂14磬鳌头琉璃蟠龙中轴线金銮殿15屏风纳凉帷幕缓冲造型伧俗雅俗之分16萌发次第翩然孕育衰草连天风雪载途周而复始草长莺飞17囊克隆繁衍胚胎蟾蜍鳞片脊椎两栖相安无事18遗害褶皱劫难致密追溯天衣无缝19失衡劫掠栖息藩篱监控归咎在劫难逃五彩斑斓啸聚山林束手无策物竞天择无动于衷20顷刻面颊喷嚏激荡嘈杂过滤唠唠叨叨充耳不闻视而不见八年级下册生字表1绯红标致落第不逊诘责托辞油光可鉴深恶痛绝抑扬顿挫物以稀为贵责罚管束气量广漠质问文绉绉3幽默凄惨奥秘翻来覆去4黝黑滞留愚钝器宇禁锢轩昂犀利侏儒酒肆尴尬炽热粗制滥造郁郁寡欢鹤立鸡群正襟危坐颔首低眉诚惶诚恐无可置疑黯然失色广袤无垠企盼繁衍迁徙觅食油然而生花团锦簇美不胜收繁花似锦风云突变不可名状落英缤纷冥思遐想期期艾艾6博识美艳消释凛冽脂粉奁7睥睨污秽迸射播弄虐待雷霆踌躇鞭挞祈祷忏悔罪孽9苍茫胆怯翡翠精灵蜿蜒10执拗憔悴馈赠真谛璀璨镶嵌酷肖海誓山盟长吁短叹千山万壑气凌人11蓬蒿咫尺狼藉呐喊自不量力相形见绌精巧绝伦美味佳肴12萧瑟和煦干涸吞噬裸露戈壁滩沧海桑田13媲美挑衅笃信鼠目寸光相辅相成14缄默窥探狩猎顾忌凋零滑翔目空一切15哂笑拍板牟取黑咕隆咚莫衷一是胸有成竹不容置疑慷慨大方视同仁任劳任怨17腌门楣苋菜籍贯城隍庙肃然起敬囊萤映雪16蹲踞酬和熹微譬喻淳朴即物起兴引经据典悠游自在龙吟凤哕18囿饽饽秫秸杆随机应变合辙押韵油嘴滑舌19家醅一马当

【新教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计划+复习教案(名师推荐精编版)

【新教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计划+复习教案(名师推荐精编版)

【新教材】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计划+复习教案五年级语文组XXX2020年6月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计划+复习教案一、复习目标1.通过复习,进一步突破教材重难点,加强语文实践活动,有效地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引导学生对课文重难点知识进行梳理归类,通过教规矩和方法,培养学生自已复习的能力和主动复习的良好习惯。

3.对教学中学生掌握不好的知识进行查缺补漏,帮助学生牢固掌握新学知识。

4.讲练结合、精讲精练,轻负担、高质量。

注重能力培养,使学生喜欢学语文,会学语文。

5.面向全体、不适时机对学生进行培优补差,使优生更优,差生有较大进二、复习内容1.学会200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并能正确书写,会认300个生字。

2.能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句的意思。

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指定的课文或段落。

4能理解课文内容,用自已的话讲清课文的主要内容5.能背诵或默写所学的古诗以及课外自学的古诗6.能掌握《语文园地》里的成语、名言警句,以及课外的有关知识7.能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课外读物,了解主要内容,能按要求答题8.能听懂程度适合的短文,并按要求答题。

9.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说一段话,能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10.留心周围享物,初步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出比较具体的内容。

做到语句完整通顺、感情真实、学会使用标点符号。

三、复习要点1、全面掌握本册要求会写的300字和要求会认的200字,并能用这些字组词,写句子。

2、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3、结合《语文园地》中出现的思维训练,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知识梳理和扩散练习,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统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复习计划与教案 人教部编版

统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复习计划与教案 人教部编版

统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复习计划与教案人教部编版一、复目标本次复的目标是加强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突破教材重难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同时,引导学生自主复,查缺补漏,讲练结合,轻负担、高质量地进行复。

二、复内容本次复的内容包括200个生字的研究,理解词句的意思,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掌握成语、名言警句等,独立阅读课外读物,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惯,以及使用标点符号等基本技能。

三、复要点学生需要全面掌握本册要求会写的300字和要求会认的200字,并能用这些字组词,写句子。

同时,要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结合《语文园地》中出现的思维训练,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知识梳理和扩散练,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四、复形式本次复以单元复为主,归类复为辅,渗透学生的思维训练。

不让学生硬性抄写和机械记忆,培养学生复的兴趣。

让学生比较轻松的度过复阶段。

五、复方法、步骤一)分单元复:学生按照每个单元的要求进行复,重点关注教材中的重点知识点,同时结合语文园地中的思维训练进行巩固。

二)归类复: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三)阅读与作:学生通过阅读课外读物和作,提高语文实践能力和创作能力。

四)口语交际:学生通过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五)查缺补漏:学生针对自己不熟悉或不理解的知识点进行查缺补漏。

通过以上复方法和步骤,学生能够有效地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During the unit review。

it is important to guide students to make comparisons。

Not only should the XXX be clear。

but also the n of each text should be identified.XXX unit review XXX:1.Memorize and recite the new words and phrases from the unit。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计划及复习教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计划及复习教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计划及复习教案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计划及复教案一、复目标一)汉语拼音1、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2、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根据拼音写出要求学会的汉字。

3、巩固大写字母,掌握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二)字词1、认识《生字表(一)》中的400个汉字,会写《生字表(二)》中的300个汉字。

2、掌握一些常用的识字方法,辨析本册汉字中的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

3、积累本册教材中的成语和四字词语,正确搭配词语和辨别近义词,会写反义词,用部分生字口头或书面组词扩词。

4、理解或掌握课文中的词语,丰富、积累词汇,能在口头或书面语言中运用部分词语。

三)句子1、认识句子,正确抄写或听写句子。

2、正确判断句子是否完整,能将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

四)阅读1、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和句的意思。

2、复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研究使用句号、问号、逗号和感叹号。

3、理解课文内容,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的兴趣,感受阅读乐趣。

4、背诵教材中要求背诵的课文,加强课外阅读,开阔视野,努力增加阅读量。

五)说话1、认真听别人讲话,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2、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以及自己的想法。

3、与别人交谈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并能对别人的发言做出简单的评价。

4、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六)写话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能写观察到的事物和想像中的事物。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和句式。

3、根据表达的需要,研究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

4、语句通顺、完整,不写错别字,不会写的字可使用拼音。

二、复重点1、认读《生字表(一)》中的400个汉字,会写《生字表(二)》中的300个汉字,辨析本册要求掌握生字中的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

2、巩固常用的识字方法,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注意近义词的不同用法。

2020部编版(最新)小学语文关联词使用详解

2020部编版(最新)小学语文关联词使用详解

小学语文关联词使用详解关联词是什么?第一,连接分句的词语,使句意连贯通顺,听起来舒服;第二,表明句子前后的关系;第三,关联词是复句的特定标志。

常见关联词分类【并列关系】两个分句之间的关系相互并列,每个分句各说一件事或同一事件的一个方面。

既…又…、一边…一边、…又…又…、一面…一面、…不是…而是…、有时…有时…、一会儿…一会儿…、那么…那么…例:小芳既爱唱歌,又爱跳舞。

【因果关系】前面(后面)的分句说明原因,后面(前面)的分句说明结论或结果。

因为…所以…既然…就…由于…因而…既然…那么…之所以……是因为……例:①因为他真正下了苦功,所以成绩有了很大提高。

②既然你错了,就应该伸出手去请他原谅。

【转折关系】后面分句的意思是前面分句意思的转折。

虽然…但是…尽管…还是…例:①奶奶虽然年纪大了,但是行动十分麻利。

②尽管他身强体壮,还是搬不动这块大石头。

【选择关系】指:句子中通常有两种行为,但更偏向另一种行为,一般正句表示这种行为的目的。

在两件事情中衡量得失,选择其中的一件,舍弃另一件。

或者…或者…宁可…也…不是…就是…与其…不如…例:①桑娜宁可自己多受苦,也要照顾西蒙的两个孩子。

②凡卡常想:与其在城里受罪,不如回到乡下爷爷那儿去。

【假设关系】前面分句提出假设,后面分句表示结果。

如果…就…要是…就…假如…就…倘若…就…即使…也…例:①如果我们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就不能更好地报效祖国。

②即使你成绩再好,也应该谦虚点。

【条件关系】前面分句提出条件,后面分句表示结果。

只要…就…只有…才…除非…才…无论…都…例:①只要刻苦努力,成功的道路就会出现在你的面前。

②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不会忘记辛勤培育我的老师。

【递进关系】后面分句比前面分句意思更进一层。

不但…而且…不光…还…不仅…而且…不仅…还…例:①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②这不仅让我学到了知识,还让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关联词使用技巧在平时的考试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给出一个句子,让我们填上适当的关联词,很多同学遇到简单的还可以做出,遇到稍微难点的,就频频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小学五年级语文复习课
关联词语(一)
设计理念:语言是种技能,是种技巧。

它对一个人的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要掌握它必须通过无数次训练。

在语言文字训练中,注重提高语言文字训练的科学性、艺术性和实效性,避免强迫的被动的练习,让学生愿练乐练,在训练中应让尽情享受语文学习固有的乐趣,切实掌握提高理解和运用母语能力。

教学要求:
1、正确使用常用的七种关联词语中的并列、递进、选择三种关联词。

2、进一步明确关联词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理解并列、递进、选择三种关联词语的内在关系,在掌握内在关系的基础上正确运用。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准备: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感悟导入
出示名言: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列夫·托尔斯泰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马克思如果你想独占真理,真理就要嘲笑你了。

——罗曼·罗兰
然后省去其中的关联词语,让学生再读,体会有无关联词的意思。

师:请找出名言中省去了什么?
生:“不是......而是......,只有......才......,如果......就......”
师:这些词语我们称之为什么?
生;关联词语
板书:关联词语
二、复习指导
师:关联词在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同学们学过了哪些关联词?
(学生自由说出关联词语)
师:这些关联词语我们如何进行分类?
并列、递进、选择、转折、假设、因果、条件
(学生随机说出,教师用幻灯片出示。


师:这些关联词中,今天我们先复习并列、递进、选择这三种关系的关联词。

1、并列关系:分句之间是并列的。

A、出示例句:赵大叔常常一边喂牲口,一边跟牲口说话。

(让学生找出本例句中的关联词,并调换两分句位置,感受意思。


B、回忆巩固
学生自由说出表示并列关系的其他关联词语:又……又……、既……又……、一边……一边……、是……也是……、有的......有的......、不是……而是……、一方面......一方面等。

C、小练习
a、我喜欢()看书,()听音乐。

b、这个物品()美观()实用。

(学生练习,教师点拨,适时提示。


2、递进关系:后一个分句的意思比前一个分句的意思更进一层。

A、出示例句:海底不但景色奇异,而且物产丰富。

(让学生找出例句中的关联词语,并说出意思更进一层的部分。


B、回忆巩固
学生自由说出表示递进关系的其他关联词语::不但(不仅)……而且……、不但……还……、不光......还......、不只......还......、不仅......也......、……更(还)……、……甚至……等.
(教师板书,学生齐读。


C、递进关系的小练习
(学生练习、教师点拨,适时提示。


3、选择关系:表示要在前后两个分句所说的情况中选择一种。

A、出示例句:我们下课不是跳橡皮筋,就是踢毽子。

(让学生找出例句中的关联词语,并说出所要选择的对象。


B、回忆巩固
学生自由说出表示其他选择关系的关联词语:不是……就是……、或者……或者……、是……还是……、要么……要么……、宁可(宁愿)……也不……、与其……不如……等。

C、选择关系的小练习
(学生练习、教师点拨,适时提示。


三、练习巩固
4、改错
1、祖国的宝岛台湾只要风景秀丽,就物产丰富。

2、这里的泉水,因为清澈,所以甘甜。

3、每天上学,虽然王洁来找我,但是我去找他,我俩总是结伴去学校。

(二)把两句话合并为一句话
1、刘胡兰牺牲自己。

刘胡兰说出党的机密。

2、小华的字写得很快。

小华的字写得很好。

3、李老师今夜启程。

李老师明晨离开。

(三)根据关联词把句子补充完整
1、星期天,你是去公园,。

2、小明的爸爸,还会修汽车。

3、与其坐公共汽车,。

4、这本书不是我的,。

(四)填空
1、这样的景色()使人惊叹,()叫人舒服。

2、放学后,我们()在街上乱跑,()回家读一读课外书。

3、他们贡献出所有的精力,()最宝贵的生命。

4、四面都有小丘,平地()绿的,小丘()绿的。

(五)活学活用
让学生用上已复习过的关联词语说一句话或一段话,可以表达自己的志向;可以流露自己的烦恼;也可以寄托自己的希望。

四、小结
同学们,只要我们学好了关联词的使用,我相信在以后的作文、说话方面会非常的出色。

五、板书设计
并列关系:又......又......,既......又......,一边......一边......,
是......也是......,有的......有的......,不是......而是关......,一方面......一方面......等等。

联递进关系:不但(不仅)......而且......, 不但(不仅、不光)...... 词还......,不仅......也......,......更(还)......,...... 语甚至......等等。

转折关系:不是......就是......,或者......或者......,是......还是
......,要么......要么......,宁可(宁愿)......也不......,
与其......不如......等等。

……
六、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