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脓杆菌耐药机制

合集下载

简述细菌产生耐药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简述细菌产生耐药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简述细菌产生耐药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细菌产生耐药性是一种严重的全球性问题,在医疗领域和公共卫生健康方面造成了巨大的挑战。

耐药细菌可以抵抗抗生素的作用,导致感染无法有效治疗。

这一现象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细菌在适应环境压力下产生的突变和基因水平的水平转移。

细菌产生耐药性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 突变:细菌在繁殖和生存过程中经常发生突变,这些突变有时会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

例如,在细菌的基因组中可能发生某些点突变,导致抗生素无法与细菌的特定靶标结合,从而失去了抗生素的作用。

2. 基因水平转移:细菌之间可以通过多种机制进行基因水平的转移,包括共轭转移、转化和噬菌体介导的转导。

这些机制允许细菌在不同个体之间交换基因,包括耐药基因。

当一个细菌耐药基因通过转移传递给另一个细菌时,接受者细菌也会获得相应的耐药性。

3. 耐药基因共同的存在:许多细菌都存在耐药基因的共同存在。

这些基因可以以编码抗生素靶标的蛋白质的形式存在,也可以以编码抗生素降解酶或泵的形式存在。

当细菌遇到抗生素时,这些耐药基因可以被激活,从而产生耐药性。

4. 适应性突变:细菌可以通过快速适应和进化来产生耐药性。

当细菌暴露在抗生素的选择压下时,那些具有耐药基因的细菌会有更高的存活率。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耐药基因会在细菌群体中逐渐增加,导致整体耐药性的提高。

细菌产生耐药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与以上所述的因素密切相关。

了解这些机制对于制定和实施有效的抗生素使用策略以及开发新的抗生素至关重要。

此外,加强细菌感染的预防控制、提高公众对抗生素的正确使用和传染病防控知识的认识也是应对细菌耐药性的重要措施。

绿脓杆菌耐药机制及其治疗对策研究

绿脓杆菌耐药机制及其治疗对策研究
以 渗 入 其 中 而 难 以发 挥 抗 菌 作 用 。此 外 , 绿 脓 杆 菌 具 有 多 种 耐
杆 菌的外膜通 透性降低 , 对 小分 子 的穿透 率仅 为其 他革 兰 阴
性 菌( 如大肠 杆 菌 ) 的0 . 2 % ~1 % ; 绿 脓 杆 菌 与 抗 菌 药
药机制特征 , 目前 已成为医 院感染 的主要致病 菌 , 约 占我 国医 院感染病例数的 1 1 . 1 % ~2 4 . 5 %, 居第 2 —3位 … 。也有 研究 结果显示 , 假单 胞菌在医院感染标本 中居首 位( 约占 2 5 . 3 %) ,
感 染 非 常 困难 。 究 其 原 因 , 主 要 南外 膜 蛋 白 的 缺 失 造 成 绿 脓
流行 的生物学基础 , 主要表现在绿脓杆 菌广泛分布于潮湿环境 并能 长期 生存 于其中 , 但 在干燥 环境 中其 生存 能力 明显下 降。 绿脓 杆菌的致病表现于其黏附于黏膜或异物上 的能力较 强 , 可 在菌落表面形成非特异通透性降低 的生物膜 , 导致抗菌药物难
能低下 、 长期使用广谱抗 菌药物 、 糖皮质激 素及肿瘤 放疗 、 化疗
时, 极 易发 生绿脓杆 菌感 染。临床上绿 脓杆菌常可引起尿路感 染、 烧 伤创 面及褥疮 感染 、 败血 症和肺 部感染 等 。绿脓 杆菌对 抗菌药物存在 天然 或获 得性耐 药性 , 治疗 难度较 大 , 不 应被 忽 视 。基于此 , 本文从绿脓杆 菌 的流行病学 趋势 、 耐药机 制及其 治 疗 对 策进 行 阐述 , 以期 为 临 床 上控 制 绿 脓杆 菌 感 染 提 供
2 绿脓杆 菌 的耐药 机 制
随着 抗菌药 物 的广泛 应用 , 铜 绿假单 胞 菌的 耐药现 象 日 趋严重 , 并且 出现 多 重耐 药 甚 至泛 耐 药菌 株 , 显 著 增 加 了 临

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及治疗

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及治疗

4. 生物膜(BF)的形成
生物膜是指细菌吸附于生物材料(气管插管)或 机体腔道表面,分泌胞外多糖(EPS)、纤维蛋白、 脂蛋白等,将自身包绕其中而形成的膜样物质。
5.主动外排泵系统
外排泵由三部分组成:
①外膜蛋白:形成门通道,有利于底物通过外膜; ②膜融合蛋白或连结蛋白,连接内、外膜蛋白;
菌落圆形凸起, 似大肠埃希菌菌 落。
大肠型(麦康凯平板)
菌落光滑凸起, 呈成粘液状。
粘液型(麦康凯平板)
粘液型(血平板)
细小,无光泽 半透明菌落。
侏儒型(麦康凯平板)
菌落中央凸起,边 缘扁平,表面粗糙。
粗糙型(麦康凯平板)
致病性
致病物质
菌毛 荚膜多糖(藻酸盐 )
生物学活性
对宿主细胞具有粘附作用 抗吞噬作用 致发热,休克,DIC等 抑制蛋白质合成 有杀白细胞素等,能损伤细胞和组织
- + - - - -
2d
2e 2f 3 4
D
A A B 其它
青霉素、氯唑西林
头孢菌素类 青、头孢菌素类、碳青酶烯 大多β内酰胺类、碳青酶烯 青霉素类
±
+ + - -

- - + ?
OXA-1至OXA-11,PSE-2
诱导性头孢菌素酶 阴沟肠杆菌NMC-A,粘质沙雷菌 Sme-1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L-1、脆弱类 杆菌CcrA 洋葱伯克霍德菌的青霉素酶
毒素
内毒素 外毒素A 细胞溶解毒素
蛋白分解酶
胞外酶S 弹性蛋白酶
碱性蛋白酶 磷酸酯酶C
分解蛋白质,损伤多种细胞和组织
人类肺部感染的重要因子 损伤血管,抑制中性粒细胞功能
损伤组织,抗补体,灭活IgG,抑制中性粒细胞功能 组织损伤

铜绿假单胞菌

铜绿假单胞菌

铜绿假单胞菌(也称绿脓杆菌),为革兰阴性杆菌。

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其他细菌强,在潮湿环境能长期生存,对干燥也有较强的抵抗力。

资料表明,水与铜绿假单胞菌的存在联系紧密。

医院内长期潮湿的地方及湿的物品是铜绿假单胞菌贮存的场所。

水源污染主要来自人或动物排泄物、人肠道铜绿假单胞菌两个途径。

铜绿假单胞菌在污染的水中可较长时间的存留,各种液体药剂,包括眼药水长期放置有可能被铜绿假单胞菌污染,消毒剂、手术器械浸泡液都可能成为铜绿假单胞菌的贮存场所。

呼吸机湿化装置及导管可作为传播的直接媒介。

铜绿假单胞菌因其生物学特点,营养要求低,潮湿处易生长。

大量资料表明医院内病人带菌率很高。

人体本身是一个主要的铜绿假单胞菌贮存所,细菌主要存在人体较为潮湿的部位如腋下、会阴部、呼吸道和肠道等。

本菌是医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气管切开和插管、大面积烧伤、恶性肿瘤、免疫力低下、静脉插管及各种侵入性操作的患者易感染本菌,近年来住院患者感染的该细菌多为多重耐药菌,治疗上难度较大。

预防措施1、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患者应实行接触隔离,住隔离病室,隔离标志明确、醒目,在隔离病房或者区域的入口处应配备手套、手消毒凝胶、隔离衣及外科口罩;2、医务人员接触患者前,戴好口罩、帽子,穿隔离衣;3、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接触患者血液、体液、污物后均应洗手。

洗手提倡采用流动水洗手,如果手没有明显污染时,可以用消毒凝胶消毒双手;医务人员如手皮肤有破损,不宜护理此类感染性疾病的患者;4、护士对患者导管的各项操作,应先从清洁的部位开始再到污染的部位,避免交叉污染,如进行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吸痰或雾化治疗、纤维支气管镜等)时必须戴标准外科口罩,必要时带保护性眼罩;5、进行床旁检查(如便携式照片、心电图、B超)的仪器在检查完成后用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6、如患者需离开隔离病室到医技科室做检查,主管医生应先电话通知该诊疗科室或在检查单上标注患者感染情况,检查完毕患者接触过的物体表面要及时进行消毒处理;7、隔离病室患者接触过的一切物品,如被单、衣物、各类医疗器械、导管等应先行消毒处理,然后再清洁(洗)、消毒、灭菌;8、严格医疗废物管理,患者用过的所有敷料、导管等废物须置入专用黄色医疗废物袋内、封口,锐利器具用后及时放入专用利器盒内,集中焚毁。

铜绿假单胞菌

铜绿假单胞菌
3
毒性强,注入动物后,主 要靶器官肝脏可出现细胞 肿胀、脂肪变性及坏死; 其他脏器病变有肺出血和 肾脏坏死。
产生多种与毒力有关的物质
内毒素
外毒素a
弹性蛋白酶
胶原酶
胰肽酶
3
抵抗能力
3 抵抗能力
抵抗力
强大 本菌对化学药物的抵抗力 比一般 革兰氏阴性菌
作用有限
磷霉素
作用明显
氨基糖苷类、多粘菌素B、 多粘菌素E、第三和第四代头 孢菌素、半合成青霉素类、 碳青霉烯类、喹诺酮类、单 环β-内酰胺类
铜绿假单胞菌介绍
报告人:王玎
指导教师:赵春阳
CONTENTS
简介 形态特性 抵抗能力 感染途径
1 5
2 6
3 7
4
致病特点 耐药机制
治疗
1
简介
1 简介
铜绿假单胞菌(学名:Pseudomonas aeruginosa),又称 绿脓杆菌。1882年首先由 Gersard从伤口脓液中分离到,是一种 革兰氏阴性菌,好氧、呈长棒形,单向的运动性。它是一 种 机会性感染细菌,且对植物亦是机会性感染的,感染后脓汁和渗出液等病料呈 绿色,因此
特殊的病人:容易存储在人体比较潮湿的
部位,如:腋下、呼吸道、肠道等。HIV感染、 气管切开和插管、大面积烧伤、恶性肿瘤、 免疫力低下、静脉插管、留置导尿及各种侵 入性操作的患者易感染本菌。
5
致病特点
5 致 病 特 点 RESEARCH BACKGROUNDS
绿脓杆菌能产生多种致病物质,主要是内毒 素、外毒素、蛋白分解酶和杀白组胞素等。
耐 药 机 制
1
产生抗生素灭活酶或抗生素修饰酶。
2
抑制药物穿过细胞壁的渗透力,减少药物到达作用靶点的浓度。

绿脓杆菌实验报告(3篇)

绿脓杆菌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学习细菌分离纯化的基本方法。

2. 掌握绿脓杆菌的形态特征。

3. 熟悉绿脓杆菌的生化特性。

二、实验原理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土壤、水和植物表面。

它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可引起人类和动物的多种感染,如肺炎、尿路感染、烧伤感染等。

本实验通过分离纯化绿脓杆菌,观察其形态特征,进行生化实验,以鉴定绿脓杆菌。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1)样品:土壤、水体、植物表面等。

(2)培养基:营养肉汤、营养琼脂、伊红美蓝琼脂、葡萄糖发酵管等。

(3)试剂:无菌生理盐水、无菌接种环、无菌移液器、无菌棉签等。

2. 实验仪器(1)显微镜(2)恒温培养箱(3)高压蒸汽灭菌器(4)无菌操作台四、实验方法1. 绿脓杆菌的分离(1)将土壤、水体、植物表面等样品采集后,用无菌生理盐水进行稀释。

(2)取适量稀释液接种于营养琼脂平板,进行涂布培养。

(3)将培养皿放入恒温培养箱中,37℃培养24小时。

2. 绿脓杆菌的形态特征观察(1)观察菌落特征:菌落呈绿色,表面光滑、湿润,边缘整齐。

(2)显微镜观察:取少量菌落涂片,进行革兰氏染色,观察细菌形态。

3. 绿脓杆菌的生化实验(1)葡萄糖发酵实验:将适量菌液接种于葡萄糖发酵管,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2)伊红美蓝琼脂实验:将适量菌液接种于伊红美蓝琼脂平板,观察菌落颜色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绿脓杆菌的分离在营养琼脂平板上,观察到绿色菌落生长,经涂布培养后,菌落形态一致,表明已分离得到绿脓杆菌。

2. 绿脓杆菌的形态特征观察(1)菌落特征:菌落呈绿色,表面光滑、湿润,边缘整齐。

(2)革兰氏染色:细菌呈革兰氏阴性,呈长棒形,两端钝圆。

3. 绿脓杆菌的生化实验(1)葡萄糖发酵实验:接种后,发酵管内产生气泡,表明绿脓杆菌能发酵葡萄糖。

(2)伊红美蓝琼脂实验:接种后,菌落呈黑色,周围有绿色晕圈,表明绿脓杆菌具有氧化酶活性。

初生雏鸡绿脓杆菌病

初生雏鸡绿脓杆菌病
初生雏鸡绿脓杆菌病
2023-11-06
目录
• 疾病概述 • 病原学研究 • 临床症状与诊断 • 预防和治疗措施 • 案例分析 • 结论与展望
01
疾病概述
定义和症状
定义
初生雏鸡绿脓杆菌病是一种由绿脓杆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 侵害雏鸡。
症状
患病雏鸡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靡、食欲减退、呼吸困难、眼结 膜炎、眼睑水肿、绿色脓性分泌物等症状。
症状表现
雏鸡出现败血症、关节炎、心包炎等典型症状,死亡率较高。
诊断与治疗
通过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确诊为绿脓杆菌病,采用抗生素治疗 ,但效果不佳,死亡数仍持续上升。
案例二:雏鸡感染绿脓杆菌的防控
卫生管理
加强鸡场卫生管理,定期消毒,减少环境中的病 菌数量。
免疫接种
制定合理的免疫接种计划,对鸡群进行绿脓杆菌 疫苗接种。
根据疫苗使用说明,制定合理的接种计划, 确保雏鸡在易感期得到免疫保护。
加强免疫监测
注意事项
定期进行血清学检测,观察疫苗接种效果, 及时采取补种或加强免疫措施。
接种疫苗时应注意操作规范,避免疫苗污染 或接种不当导致免疫失败。
05
案例分析
案例一:鸡场爆发绿脓杆菌病
鸡场环境问题
该鸡场存在卫生条件差、消毒不严格等问题,导致绿脓杆菌病菌 在鸡群中传播。
耐药基因
一些耐药基因编码产生抗菌药物分解酶或改变药物作用的靶位 。
耐药表型
绿脓杆菌可表现出多种耐药表型,如多重耐药、全耐药等。
病毒的变异与进化
变异机制
绿脓杆菌的变异主要通过 DNA的插入、缺失、倒位 和易位等机制实现。
进化关系
绿脓杆菌的进化关系较为 复杂,各生物型之间存在 差异。

细菌的耐药机制与对策

细菌的耐药机制与对策

例 如:
亚胺培南主要能通过铜绿假单胞菌的孔蛋白通 道Opro扩散至菌体内,孔蛋白通道Opro缺失使铜绿 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 粘质沙雷氏菌高度耐药与其外膜蛋白OmP1,
或OmP2和OmP3的减少缺失及产β-内酰胺酶有关。
(四)细菌的主动外排系统
又称外排泵系统(efflux pump system)或主动 药物转运(active drug efflux)系统。根据其超分子
5、其他药物靶位改变
●结核杆菌、金葡菌、大肠杆菌耐链霉素是细菌核 糖体靶位改变,阻止药物与细菌结合。 ●对四环素类抗菌药物耐药是因为可溶性蛋白与细 菌核糖体结合,保护核糖体,从而阻止多西环素、 米诺环素对细菌蛋白合成的抑制作用。
(三)细菌细胞膜通透性改变
●细菌细胞外膜上的某些特殊蛋白――外膜蛋白 (OmP),构成了跨越细胞膜的水溶性物质扩散 通道。 (如Porin蛋白) ●某些细菌由于膜孔蛋白的通道较少或较小,使某 些抗菌药物不能进入菌体内部(“内在性耐药”或 “固有性耐药”)。如铜绿假单胞菌。 ●原具有高通透性外膜的细菌可通过降低外膜的通 透性而产生耐药性。 ●编码膜孔蛋白基因突变使其表达量降低。 ●基因突变致膜孔蛋白通道关闭或消失(高耐株)。
细菌的耐药机制与对策
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金兆辰
细菌耐药指细菌在抗菌药物浓度高于人类接
受的治疗剂量浓度下能生长繁殖。(细菌种的固有
特性;通过变异或基因转移获得)
每一种抗菌药物进入临床后迟早会发生细菌
对它的耐药,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是自然界的 抗生现象,也是自然界的普通规律。
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是细菌基因突变积累的结
CH2

活性药物
灭活药物
迄今为止报道的β-内酰胺酶已超过400种。 1990年Ambler根据酶分子结构的不同将酶分为A、 B、C、D4类。1995年Bush等将BLA分为4组 (见表1)。不同的β-内酰胺酶水解的底物(抗菌 药物)不同,但可以有交叉。一种细菌可以产生多 种β-内酰胺酶。

细菌耐药性产生机理解析及防治策略倡议

细菌耐药性产生机理解析及防治策略倡议

细菌耐药性产生机理解析及防治策略倡议细菌耐药性是指细菌对抗生素等抗菌药物的抵抗力增强的现象。

这种现象导致常见的感染疾病的治疗变得更加困难,给公共卫生带来了重大挑战。

本文将对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机理进行解析,并提出一些防治策略倡议。

细菌耐药性产生机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因突变:细菌通过自身基因的突变来增强对抗生素的耐受性。

这种突变可以导致抗生素的靶标改变,使抗生素无法正常结合靶标,从而失去杀菌作用。

2. 水平基因转移:这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细菌界的基因传递方式。

细菌可以通过质粒、整合子等方式将耐药基因传递给其他细菌,从而使其获得耐药性。

这种水平基因转移是细菌耐药性快速扩散的重要途径。

3. 药物选择压力:长时间低剂量使用抗生素或不恰当的抗生素使用会增加细菌对抗生素的抵抗能力。

抗生素是杀菌剂,但在一定浓度下可以选择出一些适应剂抗生素存在的细菌,并导致细菌耐药性的发展。

为了应对细菌耐药性的挑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策略。

1. 合理使用抗生素: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防治细菌耐药性的核心策略之一。

医生和患者应该遵守临床抗菌用药指南,避免滥用和不恰当使用抗生素。

此外,应该加强对抗生素的监管,严禁非合理的抗生素销售和使用。

2. 多层次的感染控制措施:要加强感染控制,并确保规范的消毒和洗手程序。

严格执行手卫生和环境清洁,减少细菌的传播和感染。

3. 发展新的抗菌药物:由于抗菌药物的开发滞后于耐药菌种的出现,我们需要加大对新型抗菌药物的研发和创新投入。

此外,应推进多种抗菌药物的研发和使用,以提高抗菌治疗的多样性和选择性。

4. 加强全球合作与沟通:细菌耐药性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全球范围内的合作和共同努力。

各国政府应建立健全的监测和报告系统,共享有关细菌耐药性的信息。

国际组织和机构应加强合作,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和援助,以提高其抗菌药物管理和监管的能力。

细菌耐药性带来的威胁不可小觑,而解决这一问题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政府、医疗机构、科研机构、企业和公众都应增加对细菌耐药性的认识和关注。

文献阅读报告2(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

文献阅读报告2(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

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摘要铜绿假单胞菌是1种条件致病菌,在健康人皮肤、呼吸道等部位均可存在。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和不合理使用导致细菌抗生素耐药性增加,其耐药机制主要涉及外膜通透性障碍、作用靶位改变、产生灭活酶、形成生物膜和主动外排泵系统等.从而为临床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提供积极可行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β-内酰胺酶;生物膜;主动外排泵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俗称绿脓杆菌,是1种革兰氏阴性菌致病菌,在健康人皮肤、呼吸道等部位均可存在,是临床上常见的院内感染致病菌。

近年来,PA 对人体的致病作用明显增加,成为一系列严重的化脓性感染,尤其是支气管扩张、慢性支气管炎、囊性肺纤维化等基础疾病继发感染的重要致病菌。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PA对临床常用抗生素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且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这已成为临床治疗最棘手的问题,给治疗感染带来相当大的困难。

PA耐药机制十分复杂,包括外膜通透性障碍、作用靶位改变、产生灭活酶、形成生物膜和主动外排泵系统等,现综述如下:1 外膜通透性障碍在阻碍抗菌剂渗透作用上,细菌细胞外膜起主要作用。

一般细菌细胞膜上镶嵌有孔蛋白,作为生命物质交换的通道,有些药物可以通过孔蛋白进入细菌内。

PA的外膜由微孔蛋白孔道组成,仅允许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糖类扩散,在维持PA基本生理代谢的同时,即使小分子水溶性抗生素通过孔道的速度依然很慢,因而PA具有天然的多重耐药性倾向,疏水的抗菌剂,如β-内酰胺类和喹诺酮类,必须通过细菌外膜的专用水通道外膜孔蛋白(outer-membrane porin,Opr)才能进入细胞。

特定Opr的缺乏可能造成相关抗菌剂的耐药。

实验研究表明,抗生素的选择压力和长时间使用加快了细菌突变的速度,PA更易丢失外膜蛋白,导致多药耐药[1]。

如OprD2是碳青霉烯类进入PA的通道,OprD2缺失或低表达常是导致PA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重要原因[2-3],在临床使用亚胺培南治疗PA感染失败时就会有亚胺培南耐药菌株出现,检查这些菌株的外膜蛋白常可发现OprD2缺失。

细菌耐药性产生的机理

细菌耐药性产生的机理

细菌耐药性产生的机理
1、细菌产生破坏药物结构的灭活酶。

该耐药细菌常常可以产生一种或多种灭活酶或钝化酶来水解或修饰进入细菌细胞内的药物,使之失去生物活性,这是引起细菌耐药性的最重要的机制。

2、靶位的改变。

药物作用靶位改变后会使其失去作用位点,从而使药物失去作用。

3、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

这类细菌群体耐药性极强,可以逃避宿主免疫作用,且感染部位难以彻底清除,是临床上难治性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4、阻碍抗菌药向细菌内的渗透。

细菌细胞壁的障碍或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使抗菌药无法进入细胞内达到作用靶位而发挥抗菌效能,这是细菌自身的一种防卫机制。

5、主动外排系统(外排泵)。

细菌细胞膜上存在一类蛋白,可将药物选择性或非选择性地排出细菌细胞外,从而使达到作用靶位的药物浓度明显降低而导致耐药。

多重耐药绿脓杆菌处理指南

多重耐药绿脓杆菌处理指南

多重耐药绿脓杆菌处理指南2.背景2.1 绿脓杆菌是腐生生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特别是水、土壤、植物和污水等潮湿环境。

在医疗设备中,洗涤槽、呼吸机和抗菌剂或去污剂均可成为绿脓杆菌的寄宿地。

2.2 大范围的院内获得性感染,如肺炎、尿路感染、创口感染和菌血症都和绿脓杆菌有关。

绿脓杆菌易定植于免疫缺陷或者危重病人,而且可能导致感染。

2.3 可通过医务人员之手或污染的物品和试剂在病人中发生交叉感染。

2.4 绿脓杆菌在抗生素的选择性压力下产生耐药性,这导致了多重耐药绿脓杆菌的产生。

多重耐药绿脓杆菌的定义是同时对阿米卡星,头孢他定,碳青霉烯和环丙沙星产生耐药。

2.5 1995年以来,全球范围内文献报道的几例MRPA的爆发,主要发生在欧洲国家。

最近的全球监测研究发现,不同地理区域MRPA的发生率如下:拉丁美洲(3.6%-8.2%);欧洲(4.7%);美国(1.2%);亚洲太平洋地区(1.6%)和加拿大(0.9%)。

2.6 MRPA对常规使用的所有抗生素耐药。

硫酸多粘菌素B和多粘菌素E可能是治疗MRPA感染的选择,但它们有高毒性和许多不良反应。

2.7在体外试验中,头孢他定、氨曲南和阿米卡星三个药的联合应用证明对MRPA有效。

3 感染控制的预防3.1 对MRPA患者推荐的感染控制措施是标准预防和接触预防:a)安置患者单间隔离房或在同一房间或卧室安置一群患者。

B)个人防护装备进入病房时穿带手套和大衣,离开时则脱去。

C)洗手在接触病人和脱去手套后洗手D)广泛使用含酒精的洗手液在病人床边可获得含酒精的洗手液。

手未被明显污染也该使用含酒精的洗手液。

E)病人的治疗设备对每个病人尽量使用非关键性的设备,例如,听诊器,血压袖。

??对可重复使用的设备,在给另一个病人使用前要用新鲜配制的次氯酸钠盐进行清洗和消毒。

F)清洁环境用新鲜配制的消毒剂每天消毒两次G)尽量减少病人的搬动减少环境或设备污染的危险性H)来访者建议遵守相同的预防措施离开房间时洗手I)吸痰术使用密闭的吸痰系统J)避免使用雾化器进行药物治疗3.2 CMS中病人的追踪A)新诊断为MRPA的病例要经过CMS中的ICT方法标记为“ALERT”B)对已经根治的病人,如连续三周每周培养阴性,该病例就可以从CMS中“ALERT”里去除3.3 对有OAH寄殖的MRPA患者的处理A)新诊断的有OAH寄殖的MRPA病例将通过ICT通报给社区卫生办公室和CGAT小组B)如果需要,可以在社区公共卫生试验中心进行筛选病例随访。

绿脓杆菌对抗生素的多重耐药的机制研究

绿脓杆菌对抗生素的多重耐药的机制研究

绿脓杆菌对抗生素的多重耐药的机制研究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99年第26卷第11期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肺科(200032)张伟金美玲综述蔡映云审校绿脓杆菌具有多重耐药性,与其外膜取药物的低通透性及主动泵出系统有关,并以主动泵出系统起主导作用。

关键词绿脓杆菌;多重耐药;机制;主动泵出系统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感染是目前各种医院内感染中最广泛、最严重的问题之一。

有报道它所引起的院内感染约占10%~35%,居病原菌之首。

临床上发现,某些细菌或细胞(如某些癌细胞)对多种药物天然耐药,也有些在使用单一药物时出现对多种不同类别的药物同时耐药,这就是所谓的多重耐药性,即细菌或细胞同时对多种结构完全各异的药物耐药。

PA为一种条件致病菌,毒力不强去天然具有这种多重耐药特性,而且在某种条件下(如使用抗生素),此特性可增强,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困难。

所以,人们试图通过研究其耐药机制,以寻找解决此问题的方法。

80年代以前,人们认为PA的耐药机制主要为:①酶的形成(如β内酰胺酶等);②靶位的改变(如青霉素结合蛋白的改变);③膜通透性的降低。

但酶的形成与靶位改变只能形成对某一类抗生素的多重耐药。

外膜通透性的降低,使抗菌药物不能进入菌体,与PA的多重耐药性关系较大。

但从理论上分析,即使外膜通透性降低,药物亦可逐渐通过外膜进入菌体内并达到一定的浓度,故难以外膜的低通透性来解释全部现象。

20世纪80年代,Levy等发现,大肠杆菌质粒介导的四环素耐药性系能量依赖性主动外排泵将四环素排至胞外的结果。

主动泵出系统的提出给人们研究PA多重耐药机制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目前发现,PA 的多重耐药性主要由于外膜的低通透性与主动泵出系统的协同作用引起,而主动泵出系统起主导作用。

外膜通透性大多数革兰阳性细菌有一层很厚的肽聚糖细胞壁,其机械性强且通透性高。

而革兰阴性细菌具有另外一种结构,其外膜的外叶层由特殊的脂多糖组成,其中的脂肪酸链均为饱和性的,且内含多个共价键,所以外膜的通透性差,具有非常有效的通透屏障作用,特别是对亲脂性抗生素。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研究现状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研究现状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研究现状铜绿假单胞菌为条件致病菌,是目前院内感染重要病原菌之一,且由于自身结构及抗菌药物诱导等作用,该菌极易发生耐药,成为临床上常见耐药菌之一。

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目前主要归结于以下六种:①细菌产生抗生素水解酶或钝化酶,如β-内酰胺酶、氨基糖苷钝化酶等,使抗菌药物失活。

②细菌改变抗菌药物作用的靶位。

③外膜通透性降低,使药物不易进入菌体,故对多种不同结构的抗菌药物高度耐药。

④生物膜形成,營养限制、渗透障碍和免疫逃逸三种学说解释了生物膜导致耐药的原因。

⑤主动泵出系统,使药物直接泵出到菌体外。

⑥耐药基因的存在。

本文将就以上几种耐药机制进行综述。

Abstract:As opportunistic pathogen,Pseudomonas aeruginosa has become a major pathogen for nosocomial infection. Because of its structure and the role of antimicrobial agents,the bacteria can easily become resistant and become one of the most common drug resistant strains in clinic. It’s mechanism of drug resistance is as follows:①bacteria produc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②Change the target of antibiotics.③the permeability of the membrane is reduced.④Biofilm formation.⑤Active pumping system.6. the existence of drug resistance gene. we will review the mechanism of drug resistance below.Key words:Pseudomonas aeruginosa;Infection;Drug resistance;Mechanism;Gene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原称绿脓杆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对人类而言,属于条件致病菌,长期应用激素、因使用免疫抑制剂或进行肿瘤放化疗导致免疫功能低下,某些有创操作(如气管切开),留置体内导管(如导尿管、深静脉置管等)或手术后的病人易感染本菌,故该菌是医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

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药性形成及应对策略探讨

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药性形成及应对策略探讨

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药性形成及应对策略探讨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是一种常见的革兰氏阴性杆菌,被广泛认为是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

其特点是高度适应性和多重抗药性。

抗药性是指细菌对抗生素产生的不敏感或耐受性,这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因为它会严重影响临床治疗的效果。

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药性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主要由以下几个原因引起:1. 自然突变:细菌会通过自然突变积累耐药性基因,这些基因可以使其在抗生素环境中存活下来。

这种突变可以发生在菌落内的个别菌株中,然后通过遗传转移迅速传播。

2. 水平基因转移:细菌之间可以通过共享质粒等基因传递方式,传递抗药性基因。

这种水平基因转移使得不同菌株之间的抗药性传播变得更加迅速和广泛。

3. 药物的不适当使用:长期的过量或不准确使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迅速产生耐药性。

当细菌接触到抗生素时,如果其表面具有抗性机制(如药物的排出、修饰等),它们就能够逃避药物的杀伤。

为了应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药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加强个人卫生及环境控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好手卫生等防护措施,避免细菌的传播。

对医疗机构内的环境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以减少细菌的滋生和传播。

2. 合理使用抗生素:医生应根据细菌的敏感性测试结果,选择适当的抗生素治疗感染,而不是盲目使用广谱抗生素。

患者在使用抗生素时也要遵医嘱按时用药,不可随意更改剂量或停药。

3. 鼓励研发新的抗生素:由于不同的抗生素通过不同的机制杀菌,因此研发新的抗生素有助于克服细菌对现有抗生素的抗药性。

政府和科研机构应加大对新药物研发的支持和投入。

4. 感染控制和监测:建立全面的感染控制策略,包括监测和报告感染病例,预防控制交叉感染等。

及早发现和隔离抗药菌株,可以有效减少其传播。

5. 细菌治疗技术的研发:研究人员应加强对细菌的深入研究,探究其抗药性机制,寻找新的干预手段。

例如,可以研发针对菌体外膜通道的抗菌药物,或者通过基因技术改造细菌,提高其对抗生素的敏感度。

绿脓杆菌对碳青霉烯的耐药机制

绿脓杆菌对碳青霉烯的耐药机制

MIC(μg/ml)
亚胺培南 帕尼培南 美平
PA01 KG2504 KG2225 KG5001 KG5003 KG5005 KG5007 KG500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5
128
>128
<0.5
<0.5
128
>128
64
<0.5
<0.5
64
32
NT
0.5
<0.5
>128
16
>128
>128
128
>128
8
>128
>128
128
平松啓一編:耐性菌感染症的理論与実際, 1998
绿脓杆菌的耐药机制
外膜通透性下降 OprD缺损 外膜通透性下降(OprD缺损) 缺损) 产生药物灭活酶
1 4 7 1
美 平
16 8 4 2 1 0.5 0.25 0.12 ≦0.06

11
2 17 6 6 8 2 1 1
1 8
29 11 1 1
47 30 29 2 8 4
美平更敏感
64 128 128<
(μg/ml) 亚胺培南
Jap.J.antibiotics.57 , (1) , 70 , 2004
绿脓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机制
绿脓杆菌的耐药机制
美平
美平 亚胺培南 帕尼培南
碱性 氨基酸 氨基酸
OprD2

绿脓杆菌耐药机制

绿脓杆菌耐药机制

定义
泛 耐 药 细 菌 ( Pandrug-resistant bacteria, PDR) 泛耐药细菌指细菌对所 有大类的常用抗菌药物全部耐药,革兰阴性 杆菌对包括粘菌素和替加环素在内的全部抗 菌药物耐药;革兰阳性球菌对包括糖肽类和 利奈唑胺在内的全部抗菌药物耐药。
(一)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的定义标准
MDR铜绿假单胞菌 的流行病学和耐药机制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附属瑞金医院 临床微生物科 倪语星
定义
多重耐药细菌(Multi-drug resistant bacteria, MDR) 多重耐药细菌指细菌对 常用抗菌药物主要大类中的3类或以上耐药。
广泛耐药细菌(Extensively drug resistant bacteria, XDR) 广泛耐药细 菌指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几乎全部耐药,革 兰阴性杆菌仅对粘菌素和替加环素敏感;革 兰阳性球菌仅对糖肽类和利奈唑胺敏感。
35.5
头孢吡肟
7476
19.5
70.5
7549
60.4
34.9
氨曲南
6349
29.5
51.0
4426
76.2
2.9
亚胺培南
7460
24.2
71.8
7405
52.7
44.8
美罗培南
5604
20.6
75.3
4792
54.2
44.1
阿米卡星
6733
12.0
84.9
6750
40.4
57.7
庆大霉素
6375
A类获得性碳青霉烯水解酶(2f群) OXA 23-27 金属酶
各种碳青霉烯水解酶的水解谱和抑制谱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分析及对策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分析及对策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分析及对策
吕珂娇
2019
-
1
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又称铜绿假单胞菌(PAE),是一种致病力较低 但抗药性强的杆菌。具有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 土壤、水、空气,正常人的皮肤、呼吸道和肠 道等都有该菌存在。该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 只在某种特定条件下才能致病,是社区获得性 肺炎和医院获得性肺炎中最主要的病原菌之一, 可导致呼吸道、泌尿道和血流感染。
2019
-
2
抵抗力 降低
患代谢性疾病、 血液病、恶性
肿瘤
PAE的 易感人群
严重 烧伤
术后
2019
-
3
科室分布
ICU 呼吸内科 神经内科
2019
-
4
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
铜绿假单胞菌具有多种天然和获得性耐药机制, 耐药性强、耐药机制复杂,而且具有极强的环境适应 能力。但产生的β-内酰胺酶是细菌耐药最重要的机 制之一,使铜绿假单胞菌具有多种抗菌药物天然耐药 的特性,而带有耐药质粒的铜绿假单胞菌的大量存在 是造成铜绿假单胞耐药菌株逐年增高的重要原因[1]。
-
耐药率[3]、[4]
2010 2009 2007 15.3 14. 8 18. 7
23.9 24. 1 32. 8 21.6 20. 3 29. 3 19.3 19. 7 26. 0 25.8 25. 2 28. 5 30.3 30. 9 40. 1 25.9 26. 9 39. 2 22.4 23. 9 29. 8 30.8 30. 5 35. 8 17.9 18. 2 22. 8 29.5 29. 1 40. 3 32.4 29. 9 31. 2
7
从2007-2010年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没有明显升高, 但总体耐药率仍处于较高水平对阿米卡星的敏感率最高为 78.0%,其次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 耐药率较高的有哌拉西林、亚胺培南、头孢哌酮及氨曲南。 阿米卡星耐药率低可能是因为本药较少使用。对哌拉西林 耐药可能是因为被铜绿假单胞菌所产的β-内酰胺酶所水 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义
泛 耐 药 细 菌 ( Pandrug-resistant bacteria, PDR) 泛耐药细菌指细菌对所 有大类的常用抗菌药物全部耐药,革兰阴性 杆菌对包括粘菌素和替加环素在内的全部抗 菌药物耐药;革兰阳性球菌对包括糖肽类和 利奈唑胺在内的全部抗菌药物耐药。
(一)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的定义标准
1~5类全部耐药,但对多粘菌素仍敏感的菌株为XDR; 1~6类(包括多粘菌素)全部耐药的细菌为PDR。
(三)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定义标准
对鲍曼不动杆菌有活性的抗菌药物包括: 1.头孢类(头孢吡肟、头孢他啶); 2.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美罗培南); 3.氟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 4.氨基糖苷类(阿米卡星); 5. 加酶抑制剂(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6. 多粘菌素; 7. 替加环素 除6~7多粘菌素和替加环素外,1~5类中≥3类耐药的细
机制
影响抗菌药物敏感性
CAZ
IMP
MEP
FQ
高产AmpC酶
R
OprD缺失
-
MexAB-OprM↑
r/R
MexCD-OprJ ↑
r/R
MexEF-OprN ↑
r/R
MexXY-OprM↑↑
r/R
OprD缺失+泵
R
碳青霉烯酶
R



R
r
-
-
r
R
-
r
r/R
r
r
r/R
-
r
r/R
R
R
R
R
R
-
三、细菌共同耐药、交叉耐药 和多重耐药
18.4
74.3
6677
58.8
39.3
妥布霉素
2919
13.7
84.5
2797
51.0
46.3
环丙沙星
6491
21.5
71.0
6305
61.4
37.3
左氧氟沙星
6126
24.6
67.8
5368
48.7
42.0
多粘菌素B
992
2.6
97.4
747
0.9
99.1
(Monhnarin2010)
Resistance mechanisms of MDRPA
(二)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定义标准
具有抗铜绿假单胞菌活性的抗菌药物包括: 1.头孢类(头孢吡肟、头孢他啶); 2.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美罗培南); 3.氟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 4.氨基糖苷类(阿米卡星); 5. 加酶抑制剂(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6.多粘菌素 除多粘菌素外,1~5类中≥3类耐药的细菌为MDR;
1
G(1)
Shijiazhuang
VIM-2
4
B(4)
Tianjin
VIM-2
2
C(4)
Shanghai
VIM-2
1
H(1)
Wuhan
VIM-2
1
I(1)
➢24 MBLs-positive isolates(9 PFGE types,A-I)
➢ low prevalence of MBL-producing strains among IRPA isolates from hospitals in mainland China , 9% (24/264)
Outer Membrane
Meropenem is pumped out while imipenem
is not
Imipenem and
meropenem enter here
Periplas
LLiinpkoepmrrotein
(Mex A) Cytoplasmic
Membrane
Efflux System Pump (Mex B)
1. 肠杆菌科细菌对任何一种第三代、第四代头孢 菌素或氨曲南耐药;确定为产ESBL,或对任何一 种碳青霉烯类耐药,即判定为MDR。
2. 肠杆菌科细菌对第三代、第四代头孢菌素或氨 曲南、加酶抑制剂、碳青霉烯类均耐药,仅对多粘 菌素和替加环素敏感,为XDR。
3. 肠杆菌科细菌对第三代、第四代头孢菌素或氨 曲南、加酶抑制剂、碳青霉烯类、多粘菌素和替加 环素全部耐药,为PDR
朱德妹等.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1;11(5):321-329
*在G-菌中的检出率
1.汪复, 等.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6;6(5):289-295. 3.汪复, 等.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8;8(5):325-333. 5.汪复, 等.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0;10(5):325-334.
Porin
Adapted with permission from Livermore DM. Clin Infect Dis 2002;34:634-640.
MexAB—OprM (1993) MexCD—OprJ (1996) MexEF—OprN (1997) MexXY—OprM (1999) MexJK-OprM (2002) MexGHI—OpmD(2002)
A类获得性碳青霉烯水解酶(2f群) OXA 23-27 金属酶
各种碳青霉烯水解酶的水解谱和抑制谱
分子 分类 A
B1
D
功能 分组 2f
3
2d
酶 青霉素
NMC +
IMI
+
SME +
KPC
+
GES +
IMP
+
VIM
+
GIM
+
SPM +
OXA +
早期 头孢
+ + + + +
+ + + +
+
水解谱
超广谱 头孢
一、产生β内酰胺酶
类型
举例
底物谱
超广谱 碳青霉稀 头孢菌素
广谱酶
TEM-1
-
-
青霉素酶
头孢菌素 AmpC
+
-

发生频率
ABA PAE
+
+
++ ++
ESBL PER,VEB, +
-
CTX-M
B类酶 IMP,VIM
+
+
D类酶
OXA
+/-
+
+/- ++
+
++
++
-
碳青酶烯水解酶
能够水解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β内酰胺酶有 3类:
35.5
头孢吡肟
7476
19.5
70.5
7549
60.4
34.9
氨曲南
6349
29.5
51.0
4426
76.2
2.9
亚胺培南
7460
24.2
71.8
7405
52.7
44.8
美罗培南
5604
20.6
75.3
4792
54.2
44.1
阿米卡星
6733
12.0
84.9
6750
40.4
57.7
庆大霉素
6375
肠杆菌属
嗜麦芽窄食 单胞菌
总的菌株数
革兰阴性菌菌株数 大肠埃希菌(%G-) 克雷伯菌属(%G-) 不动杆菌属(%G-) 铜绿假单胞菌(%G-) 肠杆菌属(%G-) 嗜麦芽单胞菌(%G-)
排序
1 2 3 4 8 9
22774
7996 24.7 14.7 13.7 15.2 4.9 5.8
33945
12466 26.3 15 12.9 20.6 4.7 5.1
36001
12637 27.6 13.8 13.4 16.9 5.2
5
36216
13259 26.5 14.9 14.4 16.4 5.8 5.2
43670
16750 25.8 16 15.5 15.8 5.4 5.3
47850
19289 26.9 16.1 16.1 14.8 5.7 4.7
2010年中国CHINET 常用抗菌药物对于铜绿假单胞菌的敏感率均≤
第三代头 孢
V(部分)
V V(部分)
第四代头 孢
V V V
抗菌药物联合药敏
药物体外联合能够 提高铜绿假单胞菌 对药物的敏感率 (平均增加3.4~ 9.2% )
CID 2005,40(Suppl 2):S89一S98
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70 59.6 61.8
60
50
40
37.5
30
28
Imipenem Meropenem
%
20
10
0 %R
Antimicrobial agents Imipenem
Meropenem
10.2 2.9
%I
%R 37.5 28.0
%S
%I 2.9 10.2
%S 59.6 61.8
菌为MDR;1~5类全部耐药,但对多粘菌素和替加环素 仍敏感的菌株为XDR;1~7类(包括多粘菌素和替加环 素)全部耐药的细菌为PDR。
我国主要的MDR致病菌
“ESKAPE”耐药菌株检出率高
检出率(%)
产ESBL大肠 埃希菌
MRSA
产ESBL肺炎克 不动杆
雷伯菌属
菌属*
铜绿假单 胞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