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态学对建筑设计的启示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与生态学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与生态学在当今社会,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建筑业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在建筑设计中,我们不仅要满足人们的居住和工作需求,还要考虑到建筑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因此,建筑与生态学的结合变得至关重要。
1. 节能与减排节能和减排是建筑设计中最重要的环保任务之一。
建筑设计师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来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
首先,选择适当的建筑材料是关键。
使用具有良好保温性能和生命周期环境影响低的材料可以降低能源需求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其次,优化建筑的布局和朝向,以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光和自然通风。
此外,安装高效的能源系统和设备也是必不可少的。
2. 水资源管理水是生命之源,但在许多地区却面临着短缺的问题。
因此,建筑设计中的水资源管理至关重要。
通过收集雨水和使用再生水,可以减少对地下水和自然水源的依赖。
同时,建筑设计还应考虑到废水处理和水的循环利用,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水的浪费。
3. 生态系统保护建筑设计中的生态系统保护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建筑师应该尽量减少对原始土地的破坏,并保护现有的生态系统。
在建筑周围,可以种植本地植物以增加生物多样性,并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此外,合理管理建筑废弃物和减少噪音和光污染也是必要的。
4. 社区参与在建筑设计中,社区的参与和反馈至关重要。
建筑师应该与居民和利益相关者进行密切合作,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
通过与社区共同努力,可以实现更好的环境质量和社会经济效益。
总结:建筑与生态学的融合在建筑设计中具有重要意义。
节能减排、水资源管理、生态系统保护和社区参与是实现可持续建筑的关键要素。
通过采用环保材料,优化能源系统和设备,合理管理水资源和废弃物,并与社区共同努力,我们可以创造更健康、宜居和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环境。
通过将建筑和生态学相结合,我们可以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生态系统的影响,并为未来建筑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建筑设计师应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和创新精神,使建筑能够与环境和谐共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浅析传统文化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浅析传统文化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浅析传统文化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建筑设计通常是按照前人设计经验,以传统文化为基础。
针对现代建筑设计,想要突破传统建筑设计风格,需尊重历史,传承传统建筑文化,吸取优秀理念和传统经验,进而与现代建筑相融合,促进艺术再生。
例如上海世博会中的中国馆建筑,在设计时,传承了天人合一理念,传统文化在建筑设计得以淋漓尽致表现。
可以说,传统文化是建筑设计的基础,是艺术设计的经验资料、艺术灵感。
尽管部分设计师与传统文化脱离,开展建筑新设计,但即使再新颖,也是对传统文化创新。
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建筑设计经验,主要分析传统文化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1.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特征我国具有二千多年的发展历程,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经过数千年发展,我国建筑已自成独特体系。
对于建筑装饰,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的影响较深。
在我国古代社会,特别是封建社会,儒家思想的地位无可动摇,道家思想也极为重要。
因此,在阐述哲理的过程中,也对我国传统建筑风格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中国传统建筑属于仕文化的范畴,是只为少数人服务的,是少数人的艺术。
俞孔坚称之为“死去的艺术”。
虽然西方建筑在古代也是只为少数贵族服务的,但是由于在近代的各种先进思想和哲学方法的指导下发生了质的飞跃,而且在形式上也是一脉相承的。
在传统建筑设计中,非常注重自然主义思想,对于楼宇高度、台阶级数具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建筑装饰物也具有鲜明等级特点,主要由于当时主流思想的影响。
儒家思想提倡“中和”,道家思想提倡“自然”,不论是亭台楼阁、廊间小道,均追求与自然的融合。
建筑装饰也追求整体性、统一性,由建筑图纹、漆色描绘等,均具有封建体质,等级观念非常鲜明,尤其官员住宅、庙宇等,均严格区别于平面住宅建筑。
2.当代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的影响分析首先,建筑布局。
我国古代的建筑布局设计,是依靠风水学思想,传统风水学并非一种伪科学,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极大影响了我国古代建筑的布局设计。
生态学中的生态友好型城市设计
生态学中的生态友好型城市设计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将生态友好型城市设计融入到城市规划中。
生态友好型城市设计,就是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和建设,使城市变得更加绿色、更加可持续,旨在保护自然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本文将从生态学的角度探讨生态友好型城市设计的相关概念、原则和实践,希望为建设更加美好的城市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借鉴。
一、生态友好型城市设计的概念生态友好型城市设计,简称生态城市,是指在城市规划、设计和建设中,注重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和人居健康等综合因素的协调,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管理,最大限度地保护和提高城市生态环境的质量和稳定性,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城市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生态环境友好型。
生态城市的建设和管理应该注重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修复,采用生态学、环境学、能源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手段,提高城市环境的质量和稳定性,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2)社会经济协调型。
生态城市应该注重人口、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协调发展,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高城市的投资吸引力和竞争力,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人居健康安全型。
生态城市应该注重居民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提供高质量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创建安全、和谐的居住环境,促进人们的幸福和生活质量的提升。
二、生态友好型城市设计的原则生态友好型城市设计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以自然为师。
尊重自然地理环境和生态规律,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确保城市的生态环境的质量和稳定性。
(2)以人为本。
注重人文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提供舒适、安全、美观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满足居民的多样化需求。
(3)开放、联动。
注重城市与周边地区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开放城市,与全球城市交流和合作。
(4)可持续发展。
注重满足现代生活需求的同时,采取可持续的发展策略,保证经济、社会、环境的平衡发展。
三、生态友好型城市设计的实践案例1. 湿地公园保护上海浦东世博城规划设计中,将保护7.5平方公里地区内的所有湿地植被,规划建设环湾公园、盐城湖公园、东滩公园、公司河公园等湿地公园,旨在通过湿地保护和修复,提高城市生态环境的质量和稳态性。
生态建筑理论应用于建筑设计的分析
生态建筑理论应用于建筑设计的分析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从而带动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然而,在新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对建筑工程项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生态建筑应运而生,并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更好地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要求。
本文主要是对生态建筑进行相关阐述,并探讨了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情况。
关键字:生态建筑理论;建筑设计;应用探讨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生态建筑顺应了环保社会建设的发展要求,是当前建筑行业的必然趋势,生态建筑将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所谓生态建筑,与传统建筑模式不同,它是通过运用生态学的理论作为指导,并以环保理论知识为依托的建筑设计。
生态建筑理论将建筑作为一个有生命的机体,该建筑体系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并使其自身要形成一个与自然生态相平衡的良性循环体系。
由此可见,生态建筑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将自然元素充分融入到建筑设计中,使人、自然与建筑和谐统一,即在利用自然条件的基础上为人们创造一个健康、舒适、积极的生活环境,并通过设计、组织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态因素,充分利用先进的环保建筑设计技术,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有序地循环利用,获得一种低耗、高效、少污、少废、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以便于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建筑的需求。
生态建筑理论的基本原则1、追求生态建筑与大自然和谐统一生态建筑有效地融合了大自然与人文元素,使得建筑不仅体现在能量、物质方面特色,还体现在精神境界方面,使人的生活理念与建筑融为一体,包括生态建筑与社会文化相融合,或者与大自然景观相融合。
因此,生态建筑理论应立足于将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这两大课题,并追求生态建筑与大自然和谐统一,在建筑设计中除了重视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洁净能源的利用,还要在建筑中融入更多的人文元素。
2、追求舒适和健康是生态建筑的基础。
生态建筑其功能必须满足人们的居住功能,因而舒适和健康性是建筑设计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要求所设计的建筑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建筑内部空间的温度和湿度适宜,符合环保设计建设的基本要求。
生态建筑论文(优秀4篇)
生态建筑论文(优秀4篇)1茶馆建筑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的问题及不足认知客观的看,在当今人们生活消费理念日益成熟的今天,整个茶文化资源在社会大众生活理念中的价值和认可度日益突出,而在这一过程中,茶馆建筑设计活动所具体承载和表达的,不仅仅是一种生态态度,同时,也是一种具体的人文理念和价值思维。
可以说,如今,茶馆所承载的已经不再是一种饮茶功能的发挥与阐现,同时,其中所具有的分享功能、交际活动的价值进一步明显。
因此,我们认为,此时整个茶馆建筑设计活动中,其生态理念和人文气息的价值作用日益全面。
就当前时代发展的整体特点看,茶馆建筑作为一项融合了多样资源要素的承载体,其中所具体表达的不仅是一种文化思维,同时,也是一种人们的生活习惯和价值思维。
结合当前整个茶馆建筑设计活动开展的具体诉求看,无论是具体的设计思路,还是相应的茶馆建筑设计理念,其最终的核心始终都是基于相应审美理念基础上,所进行的具体设计创新与突破。
当然,不仅如此,在当前社会大众,日益注重人文、休闲乃至生态诉求的今天,我们看到,完善的茶馆建筑设计活动,其中所需要具体诠释和表达的,不仅仅是设计思维上的全面提升,同时,也是审美理念的全面呈现。
所以,就当前整个茶馆建筑设计活动的实施机制来说,选择完善而具体的设计思维就十分必要。
2茶馆建筑的时代功能认知艺术元素是一种综合化的价值理念和思维内涵,其中所赋予我们的不仅仅是一种元素上的多元化和全面化,同时,其中更重要的是传递了相应的艺术设计理念。
因此,在当前,我们对整个艺术元素的发展与应用状况,进行成熟分析时,我们必须清楚,其中,所给与我们的,将是一种本质上的引导和诠释及表达。
所以,合理认知茶馆建筑设计活动中,所具有的艺术元素,就至关重要。
就当前整个设计活动的方向看,设计理念的多样化、生态化、乃至具体的人文化,其中所展现的生态园林风格,不仅仅是人们所关注的重要内容,同时更是具体的设计理念诠释与融入,所以,想要实现最佳设计机制,那么,其所能集中呈现的将不仅是整个茶馆建筑设计品质的集中提升,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让茶馆的内涵,实现了全面而具体的丰富。
生态学方法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生态学方法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摘要:生态思维成为主导的思维范式以后,迅速向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渗透,建筑领域也不例外。
现在,越来越多的建筑师意识到,要解决目前日益严重的建筑问题,必须改变以往的那种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功利化思维模式,从有利于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角度进行我们的建筑设计工作。
关键词:生态学建筑设计方法应用Abstract: the ecological thinking become the dominant paradigm later, quickly to every field of the society penetration, the construction area is no exception. Now, more and more architects realize, to solve the increasingly serious architecture problems, must change the past that simple to pursue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the utilitarian thinking mode, in order to the person and nature 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view for our building design work.Keywords: ecology architectural design method引言工业社会以来,人口剧增,自然资源被大量消耗、破坏,耕地锐减,土地沙化,环境污染,没有任何一代面临如此多的急需关注的问题。
一个持续发展的未来要求我们这一代人必须对这些问题做出决策,这种决策将决定我们下一代继承的地球是否适合居住。
当代生态危机的严酷现实,把技术化的人类引入进退维谷的困境,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研究生态危机、关心人类未来的热潮。
生态环境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生态环境对建筑设计的影响1.地景因素对群体建筑设计的影响在欧洲中世纪的城镇建造和设计当中,设计者非常重视利用大自然的各种环境使得整个建筑能够和自然的景观相互融合,在中世纪的很多建筑设计当中,设计师也感到如果在建筑群的设计当中能够衬托出山岭的美,整个山岭的美感就会得到进一步的体现,如果在地势比较平坦的地区,在建筑设计当中能够充分体现出景色的生动性。
人们在早期就能建立起非常科学的观点,当时人们就认为人和自然应该是非常统一的一个整体。
所以人们也应该对建筑周围的环境予以充分的尊重,中国的建筑设计当中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在建筑设计当中非常尊重自然,建筑所有的设计过程都要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因此在中国传统院落的设计和建设当中更加追求人与自然、人与天地共同发展,最终使其充分融为一体,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统一整体。
当然地景的影响还不止这些,本文主要对其主要的影响进行分析和阐述,希望能够给对建筑设计较为感兴趣的人们提供一些参考。
2.气候因素对建筑设计的影响气候因素对建筑形态的构成一直起着非常重要的制约作用。
在中国辽阔的土地上,从西藏的石屋、东北的井干式木房、云南的竹楼、内蒙古的帐篷到黄土高原上的窑洞等,无不反映出人们适应当地气候,顺应自然的生态意识。
从世界范围来看,情况也是如此。
如湿热地区建筑,为避免地上水气,将房屋底层架空;沙漠干旱地区,以厚重的土墙围合空间,墙上开很少的洞口,外墙涂以白色涂料,以增加对阳光的反射;北欧地区多雪,为避免屋顶积雪过厚,而将屋面的斜度加大等等。
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气候因素对人类居住环境的威胁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现在人们更多考虑的是如何利用这些生态因素来为我们服务。
当前“生态建筑”已成为全球建筑师们的热点话题之一,所谓“生态建筑”就是:“以生态学原则为指导,以生态环境和自然条件为取向,所进行的一种既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又能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边缘性生态工程和建筑形式。
它有三个基本特性:(1)地域性;(2)技术性;(3)可持续性。
生态学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浅谈生态学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摘要: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将生态学理念融入建筑系统,营造良好的生态建筑系统,使建筑系统与整体生态环境和谐,是未来生态建筑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建筑设计;生态学理念;应用abstract: in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ecological concepts into building system, build an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system well; make the building system in harmony with the overal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is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future.key 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 ecology;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1、生态学及生态建筑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与其周围环境系统之间的全部关系的学科。
生态学认为任何大小的空间内的生物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的循环、能量的流动和信息的交换而构成一个开放的具有自我调节功能的有序整体,即生态系统。
依据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建筑必须考虑人类整体以及自然整体的生存和生活。
从这样的观点出发,建筑与其周围的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周围整体环境中的一个环节,建筑物对其周围环境的影响应当控制在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控能力之内,使得整个生态系统处于良性循环的状态,使得建筑物与周围的环境处于和谐状态,一言以蔽之,即实施生态建筑。
这样的建筑以整体和谐、高效环保、灵活性强为其根本特点,因此,生态建筑在设计的时候,必须遵循如下原则:首先,整体设计。
这一原则要求我们在做设计的时候,应当从生态整体的观点出发,使得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社会人文环境以及经济环境之间达到和谐共生,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使得人、建筑、环境构成一个良性循环的系统。
试论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师要想 设计 出好的建筑环境 ,就必须让所设 计的建 筑与周 围的环境能够很好 的融合在一起 。而 要想做 到这一 点,在进 行建筑环境规划时 ,就必须 以生态 学原 理为指导,协调系统 内的各 种生 态关系,对 自 然和 资源进行有效 的保护 ,以促 使人 与 自然协调发 展。由于每一个城市所处 的地理 环境 不同,要想对 自然 和资源 进行有效的保护 ,就 必须 因地制宜的进
行建 筑 设 计 , 从 而 让 所 设 计 出来 的建 筑 能够 很 好 地
变得非常严峻 。在这种 严峻的生态环境之 下,使 得
人 们 越 来 越 加 强 了 对 生 态 环 境 的关 注 ,在 这 个 大 背
景之下生态 建筑观 在城市建筑设计 中应运 而生。对
( 2)太阳能光 电材料 太阳能不仅拥有的能量非 常之大,更为重要 的
i t e c t u r e d e s i g n
环境 的产生和演变 受到各种各样 的因素 的影响 ,其 中起决定性 因素 的是自然环境、技术条件 、以及社 会和文化 因素 。对 从古到今的建筑群进行仔细 的观 察,我们就会发现所 修建的建筑形式必须与 当地 的
源的情况下 ,多使 用一些无污染 、可循环 的建筑材
试论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 中的应用
On t h e Vi e w o f Ec o l o g i c a l Ar c h i t e c t u r e Th e o r y Ap p l i e d i n Ar c h i t e c t u r e De s i g n
g i c l a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 c a r r i e s o n t h e d e t a i l e d d i s c u s s i o n o f t h e e c o - l o g i c a l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a p p l i c a t i o n i n a r c h i t e c t u r a l d e s i g n , a n d h o - p e s t o h e l p r e l e v a n t p e r s o n a g e s .
基于生态学与建筑学理念交融的绿色建筑设计
基于生态学与建筑学理念交融的绿色建筑设计
绿色建筑设计是一种综合考虑环境、社会和经济因素的设计理念。
它旨在创建可持续、高效、美观的建筑环境。
生态学与建筑学是两个不同领域的学科,但它们可以相互融合,为绿色建筑设计提供
有益的思考和指导。
生态学关注生物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建筑学关注设计和建造可持续和舒适的建筑环境。
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生态学提供了关于如何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重要指导。
将生态
学原则应用于建筑设计中,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和水的消耗。
通过合理的建筑形式和
朝向,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太阳光的能量。
通过合理设计的植被覆盖,可以减少建筑物周
围的气温,提高空气质量并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
另一个与生态学和建筑学融合的重要方面是可持续性。
生态学研究生物体与环境的相
互依赖关系,而建筑学研究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在绿色建筑设计中,考虑到建筑的整
个生命周期,从原材料选择、设计、建造、使用和拆除,以确保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
影响。
这包括使用可再生材料、最大限度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设计雨水收集系统等。
生态学和建筑学的融合还可以以人为中心的设计原则。
生态学强调了生物多样性对人
类福祉的重要性,而建筑学研究人们对建筑环境需求的变化。
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将人类
需求和自然环境需求结合起来,可以创造出更适合人们居住和工作的环境。
建筑物的布局
和设计应该促进人们之间的社交互动,并提供舒适和安全的空间。
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设计中运用的探析
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设计中运用的探析摘要:本文从生态建筑的基本概述来探寻其运用的原则及其策略,旨在通过对生态理论在建筑的运用分析来阐述其价值意义。
该理论运用主要是从人们生活健康发展需要与建筑基本特征要素来予以综合阐述论证。
在分析生态理论运用基本技术基础上,注重从人文化特色以及建筑中通风、隔音、材料运用等方面来阐述这些策略运用对人们追求现代生活的影响。
关键词:建筑生态技术运用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生态建筑理念源于上世纪末所提出的“享受自然,绿色无污染的生活”理念。
该理念运用于建筑施工以及设计过程中,不仅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尊重和向往,更是体现了以贴近自然,最大限度发挥生态的环保和健康生活功效,有效促进人们对居住的期望提升。
该种理论运用于建筑具有如下的作用:(1)能够节约建筑生产成本,减少污染的可能性。
(2)保护生态资源有效运用,提高居住的质量。
(3)促进人们健康和快乐生活的养成,享受绿色生活。
1、生态建筑的理解生态建筑是给予人们对自身住宅在生态环境、生活卫生、立体绿化、自然景观、噪音降低、建筑和装饰材料、空气流通等方面的一种综合性的要求,其基本特征是“健康”与“环保”,旨在突出自然、建筑和人的相互和谐。
该种理论运用于建筑设计主要具有如下的原则:(1)综合优化原则,即以人、自然与建筑的优化组合为基本特点,综合优化体现。
(2)可持续性原则,即生态建筑是基于与自然和谐相处基础上而形成建筑,具有长期可发展性。
(3)人本主义原则,即生态建筑是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实现自由化、健康型的生活目标。
2、生态建筑理论基本要素生态建筑理论主要特征在于其生态性,是由建筑技术科学、人工环境学、生态学以及其他科学技术的综合而成的理念。
通过生态化的技术运用,以帮助居住者实现身心健康发展和绿色环保的生活价值理念。
在技术运用过程中,主要包括光水声环境系统、绿化系统、绿色建材系统等诸多要素。
主要体现在:(1)资源利用与能源系统的相得益彰的综合运用体系,形成赏心悦目的舒适环境服务系统。
生态位理论与城市建筑设计
案例九 : 公众 参 与设计 和建造
在 生活 中 ,住 户对 自己 生存 的 生态 位 是最 了解 的 。公 众
参 与设 计 , 可 以 帮助 建筑 师 比较 快 比较准 地 在较 多维 度上 找
到适 宜生 态位 , 使 设 计 的住 宅可 最 大 限度 的满 足住 户的要 求 , 如 德 国弗莱 堡 生态 小 区 如 果公 众 在 城建 部 门指 导 下 自建 住
路 直 到塞纳 河边 , 形 成一个 整体 ,成为 巴黎东部 的一 个新 亮点 。 该 工程的成功在于 , 挖掘 出该地 区的潜在 生态位 , 即城市 用地 潜力 并将其变成现实 生态位 ,增加 了大量紧俏 的城 市建设用地 。 案例 三 :上海 “ 新天 地“
案 例八 :柯 里亚 与皮亚 诺的作 品
它们 昔 日的功 能 和 当地 的 历史 。
该 项 目的适 宜生态位 是 工业遗产 与现 代生 活 的巧妙结合 。
案例 六 :深期 J 大 学 乡巴艺廊 和 印度 昌迪 加 尔文 化公 园 某 些 资 源 由于 生态 位 的 错位 。 。 而 沦 落为 废 弃 物 ,不但
本 身 的价值 得 不 到 发挥 ,而且 对 人 居 环境 产 生 负面 影 响 。人 们对 废 弃 物 的态 度应 该 是 , 分 析 其 生态 位 偏差 或 潜在 生 态位 之所 在 .采 取 积极 措 施使 其 ” 复位 和 ” 显化 ,重 新 变成 现
地块 保 留 了最 具 传 统特 色 的里 弄 肌理 , 中央 拆 除保 留价值 低 和
应 了地方 的气 候 环 境 , 采 用了 当地 的 材料 技 术 , 从 而 为丰 富
违 章 的建 筑后 , 形成 了一 个贯 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南北 的线 性室 外 空 间 , 少 量现 世 界 建筑 文 化 宝库 做 出贡 献 。 伦佐 ・ 皮 亚诺设 计 的新 卡莱 多
基于生态理念的现代园林景观设计
基于生态理念的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是以生态理念为指导,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自然、美好生活及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塑造良好自然环境为基础,结合现代科技、艺术及社会文化因素,创造出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园林景观。
生态理念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强调了生物多样性、循环利用、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创建健康的宜居环境等方面的原则,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和管理,营造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园林景观。
一、生态理念对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性1. 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促进生态园林景观设计要求保护和促进生物多样性,通过植物选择、植被配置、景观布局等手段,创造出适宜生物繁衍的环境,提高园林景观的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
2. 循环利用与资源节约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强调循环利用与资源节约,通过采用适合的土壤改良、水资源管理、植物养护等措施,减少资源的浪费,促进园林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3. 减少污染并提供健康环境生态园林景观设计通过植物的选择和配置,合理的园林管理,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等手段,降低了园林景观对环境的污染,提供了更加清新、健康的环境。
1. 激发设计创意生态理念的引入,丰富了园林景观设计的内涵,激发了设计师的创造力,推动了园林景观设计的创新与发展。
2. 提高环境适应性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强调景观与环境的协调与适应性,提高了园林景观对环境的适应性,使得园林景观更适宜在不同气候、地域条件下生长与发展。
3. 促进社会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生态园林景观设计融入了当地的社会文化元素,并通过创新的手法传承与发扬,体现了当地文化的特色与魅力,增强了社区的文化认同和社会凝聚力。
1.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生态园林景观设计首先要从科学规划出发,充分考虑自然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土壤状况等因素,合理布局景观元素,提高设计的可持续性。
2. 选择适宜的植物物种在园林景观设计中选择适宜的植物物种对于保持生态平衡、提高园林景观的生态效应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于生态建筑设计的思考
随着社 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条件及水平 的 日 益提高 ,尤其是可持续发展战略 的提 出和 日 渐被 ^ 们所认识 ,生态建筑 及其设计 已经成为 我 国及世 界许 多 国家 建筑设 计 的一个新 的理 念 , 已逐渐成为建筑领域 的—个新 的热点 和 并 种 发展趋势 。这一热点 和趋势标示着建 筑设 计 作为—种技术 与人类环境更为协 调的新的进 步 ,同时也是建筑设计作为一种 文化和观念的 种更新。 由此 , 生态建筑 及其谢 十 当引起我 应 们建筑设计工作者 的广泛关注 ,并将其在所从 事 的各类 建筑设计中恰到好处 地体现 出来 , 使 所 没计和建造的建 筑物能与周 围所处环境更为
—
电 , 决部分 日常照 明。其次 , 可解 室内应尽量 采 用 自然光 , 鼓励使用节能灯具 , 节约能耗。另外 , 还要注意避免 由附近建 筑的玻璃折射 以及其他 的光污染 。 针对声环境设计来看 , 设计师应考虑 将卧室设置在背 向噪声源 的方 向,这样可降低 噪音 3d ;采用 隔音窗 也能显 著阻隔 室外 噪 0B 音 ; 区沿路适 当栽植绿色植物 , 在住 对降噪也有 定效果 。 4 3 水热环境系统设计的实现。绿色生态 . 1 建 筑的建 设关键是节水 ,同时要 考虑水质和水 量两个 问题 。 一般的 , 绿色生态建筑可采取的节 水措 施有 : 节水 节能型供 水设 施 ; 采用 建立雨水 收集 系统、污水 处理系统就地将污水处理成 中 水( 意为城市污水或生活用水经处理达到一 中水
一
14 5一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翻囵
阅
2 N2 丽 O U 1 . U
…a 。 P r
建 筑 技 术
关于 生态建筑设 计 的思考
邹 永敏
生态学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与实践
并组织建筑与其他领域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 , 使其与环境之间成 为 重和保 留有价值 的生态要素 , 尽量少地干扰和破坏 自然环境 , 使建 个有机结合体 。 筑环境与 自然环境融合和共生。为此 , 在设计时必须对场地周 围的 2 生 态 建筑 的基 本 特征 地形 、 地貌 、 被、 植 水文 、 土壤 、 H照 、 风力与风向等因素进行深入研
环境污染与破坏和缺乏城市设 计的基础上 , 少“ 减 生态 负债” 是我国在新一轮城市建设热潮所 必须避免的。 , 在这样 的形 式下 , 探讨城 市 的 生 态 学理 念 及 生 态建 筑设 计 尤 为重 要 。 关键 词: 城市化 ; 态学 ; 态建筑设计 生 生 随着世界范 围内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 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也进入 3 能源的合理使用与节约 。节能的技术原理是通过蓄热等措施 . 3
民营 科技21 年第1 02 期
建筑 ・ 划 ・ 计 规 设
生态学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与实践
高全 平
( 河北省邯郸市涉县城 乡规划勘测设计院, 河北 邯郸 0 6 0 ) 5 0 0
摘 要: 随着世界 范围内城市化进程 的加速 , 国的城市化 水平也进入 了一个空前发展 的阶段 。如何避免将城 市发展建立在 生态 我
3 注重建筑 的地方性。任何一个 区域规划 、 . 4 城市建设或者单体建 在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和缺乏城市设计 的基础上 ,减少 “ 生态负 筑项 目,都必须建立在对特定地方条件的分析和评价 的基础上 , 其 债” ,是我 国在新一轮城市建设热潮所必须避免的。在这样的形式 中包括地域气候特征 、 地理 因素 、 地方文化与风俗 、 建筑机理特征 、
了一个空前发展的阶段。 城市建设 和经济开发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 展开 , 了巨不少注重短期经济效益 ,忽视长期环境效益和城市形象的行为 , 盲 目照搬 、 千城一面 , 缺乏远景规划。因此 , 如何避免将城市发展建立
生态观念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一
如果对 2 0世纪人类 文 明的历史进 行整 体的 回顾 , 出这样 做
一
个 由相互联 系的复杂 网络组成 的有机 整体 , 具有 系统整体性 ;
的判断也许是恰当的 :0世 纪人类文 明最重要 、 2 最深刻 的觉醒之 2世界是一 个永 恒变 动的有 序 整体 , 一种 基本 过程 的表 现形 ) 是
寺院建筑中则是佛殿种类增多 , 供奉 的对象各教并 存。北方 的这 种现象尤为明显 。 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 ,0 1 20 ,
[] 2 郭 戴 . 中国古代 建 筑史—— 宋、 金 、 辽、 西夏 建 筑( 三卷 ) 第
而汉传佛教作为中国土地上的一支 , 因为得不到皇室的支持 [ . M]北京 : 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 ,9 9 19 . 而不得不走向民间 , 这样佛 寺在 内容上 也就增加 了许多公共 性设 [ ] 3 梁思成 . 梁思成谈 建筑 [ . M] 北京 : 当代世 界 出版社 ,0 3 1— 2 0 ,1 计, 如公共性质的园林 。同时还 出现 了商 贸、 游赏性 场所 , 活气 生 1 2, 息浓重 , 民间又增加了许 多民间神祗 。 在 .
就是生态觉醒 。它使“ 生态” 由生态学家 、 物学家从事科研 的 式 。系统整体上的有序状 态是事 物 内部 的力量 与来 自环境 影 响 生 由于生态观念 向建筑学领域 的渗透 , 当代建筑发生 了深刻 使
专业范畴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 成为学科 发展和研究 的新 的 的外部力量所形成的一种动态平衡形式 。
塔是佛教中的象 征性 建筑 物。塔这种 建筑 随着佛教 传人 中 道教思想 中取法 自然 、 延年 益寿 、 飞身成 仙等观 念赢得 众多追 随 国, 不可避免地与 中国文化传 统和原 有 的建 筑形式 相结合 , 高 在 者。而在建筑形式上 , 道家注重 山水意境 , 园林趣 味 , 提倡 自由灵 层建筑基础上 , 吸收 了印度 木塔 的建 筑形 式 , 造出独具 中国风 创
生态学理论在现代设计中的研究
生态学理论在现代设计中的研究【摘要】生态学理论在现代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影响涵盖建筑设计、城市规划以及景观设计等方面。
本文从生态学理论对现代设计的影响、生态学原则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生态学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生态设计案例分析以及生态学理论对景观设计的启示等角度来探讨生态学在设计领域的重要性。
通过对相关理论和案例的研究分析,可以发现生态学理论为现代设计注入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提高了设计作品的环保性和社会效益。
本文还将探讨未来研究方向,并总结了生态学理论在现代设计中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生态学理论、现代设计、建筑设计、城市规划、生态设计、景观设计、案例分析、重要性、研究方向、总结1. 引言1.1 背景介绍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着重强调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平衡与协调。
随着人类活动的膨胀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生态学开始成为现代设计领域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生态学理论的引入不仅可以帮助设计者更好地理解自然系统的运行规律,还可以指导设计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实现更加可持续的发展。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生态学理论不断渗透到设计领域的方方面面。
在建筑设计中,倡导使用可再生资源和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城市规划中,生态学理论被运用于创建更加宜居和可持续的城市环境。
生态设计的案例也在不断涌现,成为人们探索可持续设计的范本。
在这一背景下,对生态学理论在现代设计中的研究变得愈发重要。
只有深入理解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才能实现设计的更高水平,推动创新的发展。
本文旨在探讨生态学理论在现代设计中的重要性,并从多个角度分析其在实际设计中的应用和启示。
1.2 研究意义生态学理论在现代设计中的研究意义非常重要。
生态学理论能够为现代设计提供指导和借鉴,帮助设计者更好地理解自然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使设计更加符合生态环境的需求。
生态学理论的运用可以提高建筑和城市规划的可持续性,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促进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与生态学的联系研究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与生态学的联系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和生态学是两个看似独立的领域,但研究发现它们之间存在深刻的联系。
古代中国的生态环境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相互作用、相互依存。
通过了解这种联系,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也可以更好地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
1. 古代农业文化与生态学在古代中国,农业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古代农民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生态文化。
例如,在植物选择方面,古代农民会选种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作物,而且在种植过程中,他们会控制土地耕作深度和翻土次数以防止土壤退化。
另外,在农作物保护方面,他们发展了一些原始但有效的方法,比如用寄生虫来防治伤害玉米的昆虫,用棕榈叶做成的网罩来防风止沙。
这些方法既能维护生态环境,又能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2. 古代建筑文化与生态学古代建筑文化与生态学的联系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建筑使用的材料的来源和保护,另一个是建筑的布局和设计对于人居环境的影响。
在材料的选择方面,古代建筑师们注重选用当地的自然材料,比如木材、泥土、石头等,减少砍伐森林和破坏自然环境。
在建筑的布局和设计方面,古代建筑师们注重兼顾功能和自然环境,尽量将建筑与当地的地形、气候、水文相互协调。
例如,在建筑位置的选择上,他们会选取有人居史迹和自然风景的地方;在建筑结构的设计上,他们会考虑如何利用阳光、风力等自然资源来调节建筑内部的温度和空气流通。
3. 古代文学与生态学中国古代文学中描述自然环境的诗歌、散文非常丰富,这些文学作品在表现自然环境的同时,描绘了人对自然的感悟和态度。
有一些古代文学作品,如《诗经》、《楚辞》、《山海经》等,对中国古代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进行了多方面的描绘和反思。
这些作品在推广人类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伦理学上起到了巨大作用。
4. 古代宗教与生态学宗教信仰在推行环保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中国古代,儒、道、佛三家都对人、天、地之间的关系作出了不同的反思。
基于文化生态学的建筑文化评价系统
学 ” 。
求 建 筑 技 术 的特 异性 不仅 没 有 使 其 成 为 标 志 性 建 筑 ,反 而 造 成
建 筑 是 城 市 最 重 要 的空 间 。将 文化 生 态 理 论 分 析 城 市 的 结 果 运 用 到 分 析 建 筑及 建 筑 文 化 ,建 立 建 筑 的 文化 评 价 系 统 是 可
立 一 个 建 筑 文化 的 评 价 系 统 无疑 成 为 分 辨 厘 清 标 志 性 建 筑 . 指
导标 志 性 建 筑建 设 的 当务 之 急 。本 文借 用 兴起 于 2 纪 中 期 的 0世
文化 生 态 学 理 论 , 专 业 的 文 化 学 领 域 进 行 分 析 , 结 合 经 过 实 从 并 践 检 验 的 文 化 生 态 研 究方 法进 行 分 析 。提 出 建 立 一 个 建 筑 文 化 评 价 系 统 , 出 系 统 优 化 的 原 则 , 期 为 标 志 性 建 筑 的建 设 开 辟 给 以
被 看 做 是 “ 筑 空 间 ” “ 筑 文 化 ” “ ” 者 共 同 组 成 的 一 个 建 、建 和 人 三
底 蕴 深 厚 的建 筑 , 们 不 会 被 时 代 的 更 替 所 淹 没 , 而 会 因其 代 他 反
表 着城 市 的 文 化 , 发 恒 久 的魅 力 。 如 , 及 金 字 塔 、 散 例 埃 巴黎 埃 菲 尔 铁 塔 、 尼歌 剧院 。 些标 志性 建 筑 都 向 我们 诉 说 了 这 样 一 个 悉 这 真理 : 志性建 筑的形成 是汇聚 了特定 时期人们 的思想 、 神 、 标 精 理 念 和 信 仰 , 在 一 定 的空 间 区 域 具 有 独 特 之 处 , 有 定 位 和 指 它 具
文化生态学对建筑设计的启示
1821.文化生态学回溯1955年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斯图尔德(J. H. Steward)在其理论著作《文化变迁论》中首次明确提出了文化生态学(Cultural Ecology)的概念。
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他认为在探讨人类学问题时有两个目标:一是在以生物为中心的世界中解释作为纯生物的人之有机功能和遗传变化;二是确定文化如何受到所适应环境的影响。
也就是说生态学不仅要研究生物本体的东西,还要关注文化作为一个生态圈层在进化过程中的作用,这才是全面地看待问题的方式。
从词源学角度讲,生态学(Ecology)一词是由表示住宅的希腊词语Oikos发展演化而来的。
所以不难得出,生态学最初就是从关注建筑学问题而来的。
那么,似乎可以从文化生态学的发展特点中找到在建筑学上运用文化生态学的特征。
斯图尔德认为,在物质环境和人类活动之间始终存在着一系列知识与信仰,即文化模式。
文化模式之集合的“文化圈”,如生态系统中的其他圈层一样,也是一个相对独立又与其他圈层联系着的进化系统。
那么,在建筑学领域中则可以认为,文化生态学是表示从无所不在的文化视角探索建筑怎样与场所环境发生关系的学科。
正如戴维·莱瑟巴罗(D. Leatherbarrow)对其总结的那样:“生态=建筑+自然,建筑+地景,文化+环境。
”2.建筑文化生态学的基本特征斯图尔德认为,文化模式是同生存活动和经济行为最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特征集群,是文化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单位。
相似的,建筑文化生态学研究也可以文化模式这一变量作为基本研究对象。
阿尔多·罗西(A. Rossi)在其建筑类型学中所描述的一系列存在于集体记忆之中的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共同的基本原则,就是文化模式在建筑学领域的表达。
首先有必要辨析文化与文化模式两者之间的差异。
文化不是物质的东西,而是一个抽象的态度,是人们点点滴滴的生活。
借用卢克·拉斯特(L. Lassiter)在人类学中对文化的定义:“文化是一套共享和协调的意义系统,它是由人们通过阐释经验和产生行动而习得并付诸实践的知识所知晓并熟悉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21.文化生态学回溯1955年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斯图尔德(J. H. Steward)在其理论著作《文化变迁论》中首次明确提出了文化生态学(Cultural Ecology)的概念。
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他认为在探讨人类学问题时有两个目标:一是在以生物为中心的世界中解释作为纯生物的人之有机功能和遗传变化;二是确定文化如何受到所适应环境的影响。
也就是说生态学不仅要研究生物本体的东西,还要关注文化作为一个生态圈层在进化过程中的作用,这才是全面地看待问题的方式。
从词源学角度讲,生态学(Ecology)一词是由表示住宅的希腊词语Oikos发展演化而来的。
所以不难得出,生态学最初就是从关注建筑学问题而来的。
那么,似乎可以从文化生态学的发展特点中找到在建筑学上运用文化生态学的特征。
斯图尔德认为,在物质环境和人类活动之间始终存在着一系列知识与信仰,即文化模式。
文化模式之集合的“文化圈”,如生态系统中的其他圈层一样,也是一个相对独立又与其他圈层联系着的进化系统。
那么,在建筑学领域中则可以认为,文化生态学是表示从无所不在的文化视角探索建筑怎样与场所环境发生关系的学科。
正如戴维·莱瑟巴罗(D. Leatherbarrow)对其总结的那样:“生态=建筑+自然,建筑+地景,文化+环境。
”2.建筑文化生态学的基本特征斯图尔德认为,文化模式是同生存活动和经济行为最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特征集群,是文化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单位。
相似的,建筑文化生态学研究也可以文化模式这一变量作为基本研究对象。
阿尔多·罗西(A. Rossi)在其建筑类型学中所描述的一系列存在于集体记忆之中的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共同的基本原则,就是文化模式在建筑学领域的表达。
首先有必要辨析文化与文化模式两者之间的差异。
文化不是物质的东西,而是一个抽象的态度,是人们点点滴滴的生活。
借用卢克·拉斯特(L. Lassiter)在人类学中对文化的定义:“文化是一套共享和协调的意义系统,它是由人们通过阐释经验和产生行动而习得并付诸实践的知识所知晓并熟悉的。
” 其本质上的形成动因来自于特定环境中的质朴劳动。
因为生存活动和经济行为要求劳动行为。
农民的生活就是最好的例子:为了种植庄稼,农民们平整土地、除草、松土;为了灌溉,农民们修建水渠;为了收获庄稼,农民们播种、施肥、收割;为了有个庇护所,农民们开始动手自己建房子。
这些劳动都是生存最基本的要求,日积月累形成经验、习惯和生活方式,转化为文化:共享耕作技术并教授予后代;总结四季变化规律,编制24节气来指导耕作;根据经验确定食物的最优储存方式和环境条件……与此同时,也通过收集材料和亲自建造,开发出完整的建造方案。
人们通过劳动与环境发生关系而创造文化。
文化以世代相传的形式延续,反过来又通过劳动来影响人们改造自然的生存活动和经济行为,是一对作用与反作用。
所以说,文化是对劳动的高度升华与概括;而劳动在自然和文化之间起转化作用。
文化模式则是对文化的整合和升华,符合某段时间某个范畴内整体的价值取向和文化意图。
所以,文文/董竞瑶 Dong Jingyao建筑文化生态学是人类学的分支文化生态学在建筑学领域的应用,是一门关于建筑形态如何应对文化这一超越通常所探讨的自然环境的学科。
本文采用类推的方法,尝试从人类学家斯图尔德所定义的文化生态学源头推演出其在建筑领域的主要表现特征——多样性、适应性、朴素性,并对其进行阐述。
Architecture as cultural ecology is the application of cultural ecology, a branch of anthropology in the architectural field, which focuses on how the architectural forms respond to culture. By using the method of analogy, this essay attempts to explore its major manifestations in the field of architecture from the origin of cultural ecology raised by the anthropologist, J.H. Steward.作者简介董竞瑶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硕士研究生ABSTRACT文化生态学;斯图尔德;建筑文化生态学 ;特征Cultural Ecology;J.H.Steward;Architecture as cultural ecology;CharacteristicsKEY WORDS文化生态学对建筑设计的启示Inspiration of the Cultural Ecology to Architecture Design化模式可以看作是为了方便研究文化而创造的类型学概念。
文化模式强调对事物的表达,也就是说,某种建筑形式并不是文化模式本身,而是文化模式作用下的结果、衍生物,或者说副产品。
在建筑学的范畴研究文化模式的意义在于寻找某种文化模式作用于建筑的深层涵义,进而寻找更好的处理建筑与场所环境对话的方式。
然而,文化模式不同于其他意义系统,在地理上没有清晰的边界,而是呈现相互交叠、相互竞争的态势,从而呈现多样性、适应性和朴素性等特征。
2.1 在演进中具有多样性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斯图尔德认为环境异性和文化异性影响文化模式的多样性。
路威( R. H. Lowie)则进一步指出,从原始棚屋到聚落的出现,表明了自然因素的支配作用渐渐让位于观念和习俗的力量。
莱瑟巴罗也指出,在历史的发展中存在一个从受环境异性影响大到受文化异性影响大的过程,并提取一系列文化生态学模型:农场与别墅、修道院、学院和社区,作为佐证。
可以看出,文化模式不依赖于某个特定的地理学实体,其多样性不是简单的环境决定论的结果,而是更多地决定于周围其他文化模式。
举例来说,同样的自然环境不一定会催生相同的文化,而同一地理环境下的文化模式也并非一成不变。
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从古至今虽一脉相承,但并非静止不前。
汉唐与明清时期建筑风格的差异显而易见。
邻国日本在唐朝时期与中国的广泛文化交流,将唐风建筑带到日本并保留至今。
甚至有日本学者扬言研究唐代建筑要到日本去。
这其中包含两个过程:其134 | 2015 | 05一,日本传统建筑风格并非其环境决定,而是受到唐朝建筑,即其他文化模式的影响;其二,自唐以来,作为较为闭塞的岛国日本与其他文化交流甚少,因而原有建筑形式变化不大,形式趋于稳定。
而位于亚欧大陆拥有开放文化系统的中国,频繁的交流促使中国建筑不断发展变化,特别是在受到文化冲击之时,改朝换代之际。
所以,相比其他因素,文化模式对建筑形式的决定作用不容忽视。
由于文化模式没有预先设定,因为文化是由人们的一种劳动——阐释经验和产生行为——获得的,所以是任意主观的。
不同的生存活动和经济行为决定了劳动形式的差异,因而文化模式在不同群体中呈现出多样性。
丰富多样的文化模式构成了“文化圈”系统,用一种综合的、复杂的方式作用于建筑。
2.2 在竞争中具有适应性斯图尔德认为文化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变化归因于技术和生产安排的改变所要求的新的适应性。
由于“文化圈”中存在多种不同的文化模式,根据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文化圈同其他生态圈一样,也存在竞争。
有竞争就有适应:哪种文化模式更能够适应生存需求和经济行为,哪种文化模式就能够在世代传承中被选择和继承;相反,过时的文化模式则将成为历史。
在技术和生产安排改变的进程中,正是这种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不断推进文化模式朝着更适应于人的生存活动和经济行为的方向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相对于批判的地域主义试图在全球文化的冲击下重拾逐渐消逝的传统和地方特色,建筑文化生态学的观点则更强调将各种文化上升为文化模式的层面来研究,客观地看待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
哲学家保罗·里柯(P. Ricoeur)在《普世文明与民族文化》中讲到了文化模式应对冲击的方式。
他认为应当扎根历史,锻造一种民族精神,并且在殖民主义性格面前重新展现这种文化复兴;同时,为了参与现代文明,必须接受科学的、技术的和政治的理性:事实上,每个文化都不能抵御或全盘吸收现代文明的冲击。
在冲击下表现出现代而又回归源泉是一种适应性的表现,这是一种通过综合固有文化模式和外来文化模式之间的矛盾来完成适应的过程。
另外,建筑文化生态学拒绝浪漫的历史主义。
利用象征、符号的方式容易陷入形式主义的漩涡。
直接复制或者模仿集体记忆片段,将其嫁接在新的建筑语境中试图哗众取宠的方式是一种没有生机、没有活力、不可持续的行为,它只能让人在生活中“看到”共鸣而不能感受到共鸣,所以这不是一种适应。
然而可悲的是,这种文化符号常常被商业主义和浮夸价值取向所诱拐,没有做到真正的文化生态。
2.3 在适应过程中具有朴素性柯布西耶说:“现代时代,人类的日常住居模式,从微观到宏观都应体现个人的自由与尊严,通过自我克制唤起崇高的道德感。
”斯图尔德认为文化模式是同生存活动和经济行为最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特征集群。
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斯图尔德认为只有致力于解决关于人作为生物人和人作为社会人的基本生存需求的文化才能凝聚成世代传承的文化模式。
因此,从定义上讲文化模式要求维系其朴素性。
文化模式对建筑朴素性的追求可以追溯到古希腊。
在古希腊文化中,宅(oikos)的基础是道德(ethos);同样的,与宅 (Oikos)对应的英文词住宅(Villa)从其拉丁词根Otium的角度来解读的话,也表达了一种对宁静的诉求。
所以从词源角度来引申文化模式也要求自律的朴素性。
联想到当今世界的资源现状和日益膨胀的人口规模,这种朴素的适应在建筑上还表现为不包含超量的东西,太大、太多就是不道德,一切皆要适可而止。
参考文献:[1] 戴维·莱瑟巴罗于2014年6月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理论前沿课上的讲座。
[2] J.H.斯图尔德.文化生态学的概念和方法[J].玉文华译. 民族译丛,1988(06):1-7.[3] 卢克·拉斯特.人类学的邀请[M].王媛,徐默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4,56-61.[4] 参考 刘敏中.文化模式论[J]. 学习与探索,1989(Z1):11-20.[5] 勒·柯布西耶著. 明日之城市[M]. 李浩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6] 常青.建筑人类学发凡[J].建筑学报, 1992(5):39-43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朴素性的追求不是以牺牲舒适为代价的,走向另一极端的降低标准并不是文化的导向。
在满足室内外环境舒适的前提下,尽可能的节制才是文化模式对于审美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