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系统构成实验
机电一体化系统仿真实验报告
机电一体化系统仿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标本实验的目标是通过仿真模拟机电一体化系统,验证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性能参数,探究机电一体化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响应特性。
二、实验原理机电一体化系统是由机械部分和电气部分组成的,其中机械部分包括传动装置、力传感器和负载,电气部分包括控制器和电机。
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电机通过控制器产生驱动信号,控制负载的转动。
力传感器用于测量负载的转动产生的力,并反馈给控制器。
三、实验步骤1.搭建仿真模型: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仿真软件,搭建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仿真模型。
通过连接电机、控制器、传动装置、力传感器和负载,构建完整的系统。
2.设置参数:根据实验设定的工况,设置系统的参数。
包括电机的转速、传动装置的传动比、负载的转动惯量和滑动摩擦系数等。
3.运行仿真:对系统进行仿真运行,记录电机的转速、负载的转动惯量、力传感器的输出力以及电机的功率消耗等参数。
4.分析结果:根据仿真结果,分析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响应特性。
可以通过绘制曲线图或制作动画来观察系统的运动轨迹和力的变化情况。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设置的参数,在不同转速和负载惯量下进行了多组仿真实验,并记录了系统的各项参数。
1.转速与力的关系:随着电机转速的增加,负载的输出力也随之增加,但是增幅逐渐减小。
当转速达到一定值后,输出力和转速的关系呈现饱和状态。
2.负载惯量与转速的关系:在给定转速范围内,随着负载惯量的增加,电机的转速逐渐降低。
这是因为负载惯量增加会增加系统的惯性,降低了电机的响应速度。
3.功率消耗的变化:随着转速和负载惯量的增加,电机的功率消耗呈现增加的趋势。
这是因为转速和负载惯量的增加会增加电机的负载,使其需要输出更大的功率来维持转速。
四、实验总结通过此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在不同工况下,电机的转速、负载的力输出、功率消耗等参数都有相应的变化。
通过仿真实验,我们可以准确地预测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表现,为设计和优化机电一体化系统提供了依据。
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训
西安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机电方向)专业(专科)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训学生姓名:范澍萱学号:1461101451464指导老师:万宏强分校:莲湖分校时间:2016年5月20日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训表面粗糙度测量计实习一、任务目的与要求1.1目的1.1.1了解表面粗糙度测量计的组成,建立表面粗糙度测量的概念1.1.2 了解表面粗糙度测量计的机械结构和传动原理1.1.3学习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正确接线1.1.4学习各单元之间的通信方法和系统调试1.1.5增强团队合作精神1.2要求1.2.1 熟悉机械部分的组成、工作原理1.2.2 绘制机械部分的工作原理图1.2.3 绘制所研究系统的图1.2.4了解各模块控制信号的类型1.2.5熟悉各模块所用传感器类型、结构、工作原理、性能和使用1.2.6正确分析传感器信号与其它传感器信号的传送过程二、实习内容及过程1 绪论1.1前言机械加工中,表面特征的研究是控制机械零件表面质量的重要内容,而表面粗糙度是表面特种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
随着机械加工工艺水平的提高,对零件的表面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无论用何种加工方法加工,在零件表面总会留下凹凸不平的刀痕,出现交错起伏的峰谷现象,粗加工后的表面用肉眼就可以看到,精加工后的表面用放大镜或者显微镜仍能观察到,这就是零件加工后的表面粗糙度,过去称为表面光洁度。
国家规定表面粗糙度的参数由高度参数、间距参数和综合参数组成。
1.2题目背景和意义表面粗糙度是指加工表面上具有较小间距和峰谷所组成的微观几何形状特性。
它的大小对零件表面的摩擦磨损、疲劳强度、冲击强度、耐腐蚀性、接触刚度和抗震性、配合性质、测量精度和密封行等有很大的影响。
粗糙度测量有接触测量和非接触测量两大类方法。
触针式接触测量粗糙度参数的方法具有精度高,稳定性好的优点。
该课题就是针对触针式测量粗糙度的测量系统进行改造。
1.3国内外表面粗糙度测量系统的研制情况表面粗糙度与零件表面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人们在很早以前就认识到测量表面粗糙度的重要性。
机电一体化实验报告
机电一体化实验报告一体化系统设计实验报告学院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XX 年1月12日实验一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组成实验目的:以XY简易数控工作台为例,说明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各模块的特点。
实验设备:1台式PC机一台1标准XY工作台一套1运动控制卡一块1游标卡尺一把实验内容:XY简易数控工作台是一典型的机电一体化系统,是许多数控加工设备和电子加工设备的基本部件,XY数控工作台主要由运动控制卡、DC24V 开关电源、步进电机及其驱动器、XY向运动平台、光栅尺和霍尔限位开关组成,其之间的关系如图1、1所示。
工作原理大致为:运动控制卡接受PC机发出的位置和轨迹指令,进行规划处理(插补运算),转化成步进电机驱动器可以接受的指令格式(速度脉冲和方向信号)发给驱动器,由驱动器进行脉冲环行分配和功率放大从而驱动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经过联轴器、滚动丝杠推动工作台按指定的速度和位移运动。
实验步骤:(1)在XY数控工作台系统中分别找到上述各个模块,并指出各模块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实现哪一模块的功能。
①运动控制卡:运动控制卡是PCL、CPCL、PXL等总线形成的板卡,通俗地讲我们可以把它看成一个单片机,有自己的算法,可以通过VC、VB、labview. BCB等语言实现其功能,数控系统即通过运动控制卡来实现对机床运动轨迹的控制。
②DC24V开关电源:对供电要求质量比较高的控制设备提供纯净、稳定、没有杂波的直流电源。
③步进电机及其驱动器:步进电机用于驱动数控工作台的X、Y两个方向的移动;步进电机通过驱动器细分,可减小步距角,从而提髙步进电机的精确率,实现脉冲分配和功率驱动放大,此外还可以消除电机的低频振荡、提高电机的输出转矩。
④XY向运动平台:分别传输X、Y两个方向的运动。
⑤光栅尺:光栅尺是一种位移传感器,是利用光栅的光学原理工作的测量反馈装置。
经常应用于数控机床的闭环伺服系统中,可用作直线位移或者角位移的检测。
⑥霍尔限位开关:用于限制工作台的运动超出导轨的有效长度。
机电一体化系统构成实验
实验一机电一体化系统组成实验实验目的1.通过了解物流生产线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建立典型机电系统基本组成概念;了解机电系统五要素。
2.了解物流生产线的工作过程,体会各组成部分的作用以及相互间是如何通讯协调工作的。
实验设备:1-立体仓库系统单元 2-机械手搬运系统单元3-多工位加工系统4-多通道环行线系统单元 5-视觉检测系统单元其中巷式起重机基本结构;由丝杠驱动步进电机(5-1-1)、光杠(5-1-2)、气动储取货物机构(5-1-3)、X轴步进电机(5-1-4)、X轴光杠(5-1-5)、Z轴气缸(5-1-6)、滚珠丝杠(5-1-7)组成。
巷式起重机(5-1)主要是实现货物在仓库内的自动存取机械手搬运系统单元四轴联动机械手机构结构:由伺服电机驱动可旋转角度=270°的气控机械手(具有光电传感器)(1-1-1)、②由步进电机驱动丝杠组件构成沿X、Y轴移动装置(含x、y轴限位开关)(1-1-2)、可回旋=270°的转盘机构(1-1-3)(其电气部分由直流无刷电动机、光电编码器、接近开关等)。
型材基体(1-1-4)组成。
四轴联动机械手机构主要实现空间货物的存取多工位加工系统单元4000E2多工位加工系统单元结构图如图 4-3 所示。
(2-1)-铣床(2-2)-钻床(2-3)-多工位工作台多工位工作台多工位工作台由X轴步进电机(2-3-1)、滚珠丝杠(2-3-2)、自动夹紧工作台(2-2-3)、直线导轨(2-3-4)、Y轴步进电机(2-3-5)、Y轴丝杠(2-3-6)、型材基体(2-3-7)组成,多工位工作台主要是通过X、Y轴步进电机使自动夹紧工作台中的货箱到达预定的钻、铣工位,并对货箱进行钻、铣削加工。
见图4-3-3检测环节;在各站点均有检测环节,请根据运动控制需求分析各检测环节位置检测:接近开关、光电开关位移检测;光栅尺驱动:步进电机、负压吸盘柔性制造系统网络组成物流生产线是由主控单元1、仓储单元4、拾取单元2、加工单元3、检测单元5及传送单元和上位工控机构成。
机电一体化系统形考实训作业
机电一体化系统形考实训作业机电一体化系统形考实训作业一、介绍机电一体化系统是指将机械和电气控制技术结合在一起,实现机械设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本次实训作业旨在通过设计和搭建一个机电一体化系统,加深学生对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理解和应用。
二、实训内容1. 系统设计:根据题目要求,设计一个机电一体化系统,并完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设计。
2. 硬件搭建:按照设计要求,选购所需硬件设备和元件,并进行组装和连接。
3. 电气控制:设计和搭建电气控制系统,包括传感器、电机驱动和控制电路等。
4. 程序编写:根据系统功能需求,编写相应的控制程序,实现对机械设备的自动控制和操作。
5. 系统调试:对整个机电一体化系统进行调试和优化,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和达到设计目标。
三、实训要求1. 系统设计要合理、创新且符合题目要求。
2. 硬件搭建要规范、可靠,各部件之间连接正确。
3. 电气控制要准确、稳定,各传感器和电机驱动能够正常工作。
4. 程序编写要规范、清晰,具备良好的界面和用户操作体验。
5. 系统调试要彻底,排除故障,确保系统能够稳定运行并满足设计要求。
四、作业提交1. 实物提交:将完成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实物提交给实训老师进行评价和检查。
2. 报告提交:通过电子邮件方式,提交一份详细的实训报告,包括系统设计、硬件搭建、电气控制、程序编写、系统调试等内容的介绍和分析。
五、评分标准1. 系统设计(20分):设计合理,创新性,符合题目要求。
2. 硬件搭建(20分):规范、可靠,各部件连接正确。
3. 电气控制(20分):准确、稳定,传感器和电机驱动正常工作。
4. 程序编写(20分):规范、清晰,具备良好的界面和用户操作体验。
5. 系统调试(20分):彻底、稳定,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并满足设计要求。
六、注意事项1. 本实训作业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学校的学术诚信规范完成,不得抄袭或剽窃他人作品。
2. 完成本实训作业需要时间和耐心,学生应提前规划实训进度,合理安排时间。
机电一体化课程实验报告
机电一体化课程实验报告机电一体化课程实验报告机电小论文红外寻迹机器人的设计姓名:###学号:####一、综述(机电一体系统)机电一体化又称机械电子学,英语称为Mechatronics,它是由英文机械学Mechanics的前半部分与电子学Electronics的后半部分组合而成。
机电一体化最早出现在1971年日本杂志《机械设计》的副刊上,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机电一体化的概念被我们广泛接受和普遍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现在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机械和微电子技术紧密集合的一门技术,他的发展使冷冰冰的机器有了人性化,智能化。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将机械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接口技术、信号变换技术等多种技术进行有机地结合,并综合应用到实际中去的综合技术。
是现代化的自动生产设备几乎可以说都是机电一体化的设备。
研究将电子器件的信息处理和控制功能附加或融合在机械装置中的一种复合化技术。
俗称机电一体化。
机械电子学(mechatronics)是由机械学(mechanics)和电子学(electronics)两个词结合而成的新词。
其全称为机械电子工程学,英语为mechanicalandelectronicalengineering。
机械电子学主要研究目的是把机械技术与微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有机地结合为一体,实现整个系统的最优化。
机械电子学可以充分发挥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各自的长处和特点,促进机械产品的更新换代。
机械电子学系统主要由机械主体、传感器、信息处理和执行机构等部分组成。
较高级的系统不但有硬件,而且还有相应的软件,利用软件技术可以实现硬件难以实现的功能,使机械系统增加柔性。
典型的机械电子系统有数控机床、加工中心、工业机器人等。
机械电子学技术除用于单个机器、设备或一般的生产系统的技术改造之外,还用于柔性制造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工厂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家庭自动化等方面。
机电一体化实验
实验环境
实验设备
使用最新的机电一体化设备,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
实验室条件
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包括稳定的电源、恒定的温度和湿度。
安全措施
遵守相关的安全规章制度,确保实验过程安全可靠。
实验过程
1调试和测试Fra bibliotek2通过连接电源和控制器,对系统进行
调试和测试,确保各个部件正常工作。
实验的应用前景
工业自动化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业自动化 领域有广泛应用,提高了生产 效率和质量。
医疗器械
机电一体化系统在医疗器械中 的应用,能够提供更精确和高 效的医疗服务。
智能家居
机电一体化技术为智能家居提 供了更智能、便捷和舒适的生 活方式。
实验的局限性
技术限制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仍存在一些技术难题和待解决的问题。
3
数据分析
4
利用数据处理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 分析和图形化展示,以评估系统的性
能。
系统组装
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将机电一体 化系统进行组装。
数据采集
使用传感器采集实验数据,记录系统 在不同状态下的性能参数。
实验结果和分析
优势
• 提高生产效率 • 降低能耗 • 增强自动化程度
挑战
• 系统复杂性 • 故障排查困难 • 高成本
机电一体化实验
机电一体化实验涉及实验目的、实验环境、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和分析、实 验的应用前景、实验的局限性以及结论和总结。
实验目的
1 探索机电一体化技术
了解机电一体化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其在现代工业领域的应用。
2 培养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实验学习,掌握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组装、调试和维护技能。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实验报告
实验一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实验专业年级:学号:姓名:评分:一、实验目的:1.学习和掌握PLC的实际操作和使用方法;2.学习和掌握利用PLC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及步骤:本实验采用PLC对三相异步电动机进行正反转控制,其主电路和控制电路接线图分别为图2-1和图2-2 。
图中:正向按钮接PLC的输入口X0,反向按钮接PLC的输入口X1,停止按钮接PLC的输入口X2,KM5为正向接触器,KM6反向接触器。
继电器KA5、KA6分别接于PLC的输出口Y23、Y24。
其基本工作原理为:合上QF1、QF5,PLC运行。
当按下正向按钮,控制程序使Y23有效,继电器KA5线圈得电,其常开触点闭合,接触器KM5的线圈得电,主触头闭合,电动机正转;当按下反向按钮,控制程序使Y24有效,继电器KA6线圈得电,其常开触点闭合,接触器KM6的线圈得电,主触头闭合,电动机反转。
实验步骤:1.在断电的情况下,学生按图2-1和图2-2接线(为安全起见,控制电路的PLC外围继电器KA5、KA6以及接触器KM5、KM6输出线路已接好);2.在老师检查合格后,接通断路器QF1、QF5 ;3.运行PC机上的工具软件FX-WIN,输入PLC梯形图;4.对梯形图进行编辑﹑指令代码转换等操作并将程序传至PLC;5.运行PLC,操作控制面板上的相应开关及按钮,实现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
在PC 机上对运行状况进行监控,同时观察继电器KA5、KA6和接触器KM5 、KM6的动作及变化情况,调试并修改程序直至正确;6。
记录运行结果。
图2-1 主控电路~3~图2-2 控制电路接线图三.实验说明及注意事项1.本实验中,继电器KA5、KA6的线圈控制电压为24V DC,其触点5A 220V AC(或5A 30V DC);接触器KM5、KM6的线圈控制电压为220V AC,其主触点25A 380V AC。
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是通过正、反向接触器KM5、KM6改变定子绕组的相序来实现的。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实验报告样例
西华大学实验报告〔理工类〕开课学院及实验室:机械学院机械工程专业实验中心实验时间: 2021年 4 月 27 日一、实验目的1、了解ABB机器有由哪些局部组成以及各个局部的主要功能;2、了解机器人统所使用的各种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3、了解机器人系统的各种执行机构。
二、实验原理模拟生产现场的机器人工作过程系统三、实验设备、仪器及材料ABB机器人系统一套四、实验步骤现场讲解、演示五、实验过程记录(画出机器人系统构造框图,并简单说明各个局部的主要功能)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组成1、控制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调度指挥机构。
一般为微型机、微处理器有32位、64位等如奔腾系列CPU以及其他类型CPU。
2、示教盒:示教机器人的工作轨迹和参数设定,以及所有人机交互操作,拥有自己独立的CPU以及存储单元,与主计算机之间以串行通信方式实现信息交互。
3、操作面板:由各种操作按键、状态指示灯构成,只完成根本功能操作。
4、硬盘和软盘存储存:储机器人工作程序的外围存储器。
5、数字和模拟量输入输出:各种状态和控制命令的输入或输出。
6、打印机接口:记录需要输出的各种信息。
7、传感器接口:用于信息的自动检测,实现机器人柔顺控制,一般为力觉、触觉和视觉传感器。
8、轴控制器:完成机器人各关节位置、速度和加速度控制。
9、辅助设备控制:用于和机器人配合的辅助设备控制,如手爪变位器等。
10、通信接口:实现机器人和其他设备的信息交换,一般有串行接口、并行接口等。
11、网络接口1〕Ethernet接口:可通过以太网实现数台或单台机器人的直接PC通信,数据传输速率高达10Mbit/s,可直接在PC上用windows库函数进展应用程序编程之后,支持TCP/IP通信协议,通过Ethernet接口将数据及程序装入各个机器人控制器中。
2〕Fieldbus接口:支持多种流行的现场总线规格,如Devicenet、ABRemoteI/O、Interbus-s、profibus-DP、M-NET等。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实验报告完整版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实验报告完整版
实验目的:通过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对机电一体化技术有进一步的认识,学习
机械、电气、控制等知识,提高综合能力。
实验要求:
1.设计一个包括机械、电气、控制等部分的机电一体化系统。
2.系统要求能够实时监测、控制和调整系统的工作状态。
3.设计一份完整的实验报告,包括系统的实现原理、系统软硬件环境以及测试结果等
内容。
实验步骤:
1.设计机械结构:本实验采用的是一种简单的小型输送带机械结构,由电机、减速机、皮带、导轨等组成。
2.设计电气部分:电气部分包括电源、电动机启停控制、传感器信号处理、电机驱动
器等,采用PLC控制。
3.设计控制部分:控制部分采用数字PID控制算法,通过对传感器信号的采集,实时
调整输送带速度,达到对输送带运行状态的监测和控制。
4.软硬件环境的设计:系统的软硬件环境采用LabVIEW 2016版本和SIEMENS S7-300 PLC进行设计,实现软硬件的有机融合,高效稳定地完成了系统的控制。
5.测试结果:经过实验测试,本系统实现了对输送带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控制,具
备了一定程度的自动化操作能力,满足了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的工业自动化生产环境下
对智能机电一体化系统的需求。
实验总结:
本实验通过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综合应用了机械、电气、控制等多学科知识,
以及PLC、PID控制和LabVIEW编程等技术,对机电一体化技术有了较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实验,不仅使我们掌握了智能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同时也提高了
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机电一体化系统》形成性作业及答案
一、填空题1.机电一体化包括六大共性关键技术:精密机械技术、 、 、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 。
2.机电一体化的产生与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系统工程、控制论和信息论是机电一体化的 基础,也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 。
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半导体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的进步,则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奠定了 基础。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有一个从 状况向 方向发展的过程。
3.一个较完善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应包括以下几个基本要素:机械本体、 、 、执行部分、控制及信息处理部分和接口。
4.机电一体化系统对动力部分的要求是用尽可能 的动力输入获得尽可能 的功能输出。
5.根据机电一体化系统匹配性要求,要求执行部分的刚性 、重量 、实现组件化、标准化和系列化,提高系统整体 。
6.机电一体化系统一方面要求驱动的高 和快速 ,同时要求对水、油、温度、尘埃等外部环境的 和 。
7.自动控制技术的目的在于实现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目标 。
8.伺服传动技术就是在 的指挥下,控制驱动元件,使机械的运动部件按照指令要求运动,并具有良好的 。
9.拟定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方案的方法可归结为 、 和 。
10.机电一体化系统对机械传动部件的摩擦特性的要求为:静摩擦力尽可能 ,动摩擦力应尽为可能小的 斜率,若为 斜率则易产生爬行,降低精度,减少寿命。
11.运动中的机械部件易产生振动,其振幅取决于系统的阻尼和固有频率,系统的阻尼越 ,最大振幅越 ,其衰减越快。
机电一体化系统作 业112.在系统设计时考虑阻尼对伺服系统的影响,一般取阻尼比ξ在到之间的欠阻尼系统,这样既能保证振荡在一定的范围内,过渡过程较平稳,过渡时间较短,又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13.间隙将使机械传动系统产生,影响伺服系统中位置环的。
14.在伺服系统中,通常采用原则选择总传动比,以提高伺服系统的。
二、选择题1.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功能要素之一:接口的基本功能是()A.交换B.放大C.传递D.以上三者2.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核心是()A.动力部分B.执行机构C.控制器D.接口3.机电一体化系统中,根据控制信息和指令完成所要求的动作这一功能的是()。
机电一体化实验
机电一体化实验报告实验一机电一体化系统演示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组成要素;2、了解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技术组成;3通过操作理解机电一体化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原理和功能.(数控机床、立式加工中心)二、实验原理:1.什么是机电一体化产品及组成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主要要素是什么?答:机电一体化是传统工业被微电子技术逐步渗透过程所形成的一个新概念,它是微电子技术、机械技术相互交融的产物,是集多种技术为一体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
机电一体化不是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的简单叠加,而是为达到取长补短,相互补充的目的而将电子设备的信息处理功能融合到机械装置中,使装置更具有系统性、完整性、科学性和先进性,机电一体化产品具有“技术”和“产品”的内容,是机械系统和微电子系统的有机结合,是赋予了新的功能和性能的新一代产品。
主要特征是:1、最佳化2、智能化3、柔性化2. 试说明所观察的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各个部分分别属于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哪一基本结构要素。
答:①控制及信息处理单元:键盘、计算机、显示②测试传感部分:光电编码器、信号处理③能源:电源④驱动部分:功放、电机⑤执行机构:联轴器、齿轮减速器、丝杠螺母机构、工作台三、实验心得通过本次实验对立式加工中心结构的观察,我知道了立式加工中心的主要构成,老师给我们演示了加工中心如何换刀。
这次实验使我深刻地理解了机电一体化系统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实验二:PID 控制一、 实验目的1。
熟悉simulink 仿真环境.2.了解PID 控制器中P 、I 、D 三种基本控制作用对控制系统性能的影响.3。
进行PID 控制器参数工程整定技能训练。
二、实验原理可按图PID 控制器的组成连成PID 控制器。
其传递函数表达式为:]111[)(S T S T K TiS Kp s G d d d c +++=, 对实际微分环节可将分子、分母同除以T d ,则传递函数为:]111[)(S T S K TiS Kp s G dd c +++=, 这样如果要改变PID 的参数T d 、K d 、T i 、K p ,只要改变模块的分子、分母多项式的系数即可。
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训报告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实训报告实训课题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训报告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学院姓名陈星学号*************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机电方向)教育层次专科指导教师李洪声成绩一、实训地点及时间在这最后一学期学校安排我们进行为期三个月的PLC学习,主要以亚龙—335A型自动生产线为样机的机电一体化实训,经过多个课题的练习,从简单到困难,深刻理解自动生产线编程的重要性。
二、实习目的及要求(一)实训目的:了解生产线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了解生产线的编程思路和方法、了解梯形图的变形原则、掌握生产线编程相关的基本指令、掌握生产线编程相应的步进指令、掌握移位控制类指令的功能及应用、熟悉电磁阀的工作原理、熟悉生产线各线的工作流程。
(二)实训要求:按时上课,不迟到早退,进入实习间穿戴好劳保用具,不在实习间嬉戏打闹,不破坏车间各种设施,不乱摸各种设备,积极学好自动生产线的设计安装及其工作原理。
三、实训器材1、亚龙 PLC—三菱主机单元一台。
2、亚龙PLC—三相异步电动机顺序控制单元一台。
3、计算机或编程器一台。
四、实训内容及步骤(一)生产线基本组成简介亚龙YL—335A型自动生产线设备有安装在铝合金导轨实训台上的送料单元、加工单元、装配单元、输送单元和分炼单元5个单元组成。
其中每一工作单元都可自成一个独立的系统,同时也是一个机电一体化的系统,哥哥单元的执行机构基本以气动执行机构为主,但输送与与机械手装置整体运动则采取步进电机驱动、精密定位的位置控制,该驱动系统具有长行程,多定位的特点,是一个典型的一维位置控制系统。
传送带驱动采用了通用变频器驱动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交流传动装置。
位置控制和变频器技术是现代化工业企业应用最为广泛的电气控制技术。
亚龙YL—335A设备上应用另外许多种类型的传感器和步进电机,分别用于判断物体的运动位置、物体通过的状态、物体的颜色及材质等。
传感器技术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中关键技术之一,也是现代化工业实现高度自动化的前提之一。
机电一体化技术与系统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机电系统教学实验台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相关技术、设计方法;2、理解、掌握机电一体化系统组成。
二、实验设备(一)、系统概述该实验设备为一台模拟的自动生产线,集机械、气动、PLC控制、交流调速和传感器等技术为一体,是一台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和理想的教学实验设备。
设备设四个工位,第一工位是上下料工位,第二至第四工位是模拟加工工位,为节省空间尺寸,仅在第三工位安装了加工单元,工件为3 5×3 5×8mm的方形铝件,料库中可存放1 5个工件。
自动循环过程是:1、卸料阻挡定位块升起;2、机械手爪抓取己加工工件、提升、旋转至卸料位,松开工件,工件由坡形滑道滑入工件箱内;3、卸料阻挡定位块下降;4、机械手爪转至取料位、下降、抓取工件、上升并旋转至工作台的上料位、下降、放入待加工工件;5、刀具旋转、快进;6、刀具工进;7、刀具延时停留:8、刀具快退、停转;9、旋转工作台定位销松开;10、工作台旋转90O;11、工作台定位销定位锁紧;12、推料缸送出一个工件至取料位。
(二)、装置机械机构机械系统分为四个主要部件:1、刀具及进给部件如图1所示,刀具旋转由一台220V、6W的交流电机驱动。
转轴前端有钻夹头,安装一把钻头作为刀具。
转轴由一个带导向杆的气缸带动,从而完成进给运动。
导杆气缸上装有三个磁性开关,检测原位、快工进转换及延时停留位。
通过二位三通电磁阀的切换,便可使刀具实现快速进给和工作进给。
图1 刀具及进给部件示意图2、工作台部件如图2所示,工作台上设有四个工位,其中一个为上下料位,与之成1800的工位是加工位,另外两个工位可增设其他加工刀具。
工作台由可调速电机驱动,采用一台220V、6W的交流电机,通过I=50的减速器带动台面旋转,该电机有调速系统,调整范围是0~350转/分。
工作台由定位气缸实现工作台的定位夹紧。
气缸上装有两个磁性开关,检测定位和松开两个位置。
台面下段还装有三个传感器,一个接近开关检测台面的900换位,另两个光点开关检测上下料位和加工位的工件有无。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试验
• 四.思考题 • 1.控制柜接线以PLC 程序的控制逻辑为基础 的,思考各接线端子与 程序中I/O之关系。 并 填充表I/O分配表中功 能一栏。 • 2.画出I/O接线图(见 下页)。
I/O接线图
1 2 3 4 5 6 D
EM 10.0 TC SB1 SB2 SB3 ST1 ST2 ST3 SE1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Q0.0 LP1 LP2 LP3 LP4 LP5 LP6 LP7 LP8 X1 X2 X3 变频 器 X4 X5
• 2).在物料传送系统简图中标出各机构传动比,求槽数z 及槽轮机构的运动系数τ。若将槽轮机构的传动比近似为2, 列出物料传送速度V与电机转速n之间的关系式。
• 三.思考题 • 1.在滑块传动系统中,当电机速度为700r/min时,滑块 移动速度是多少? • 2.在物料传送系统中,当电机速度为300r/min时,物料 传送速度是多少? • 3.槽轮机构的优点是什么?
C
SE2 SE3 SE4 SW1-1 SW1-2 SW2-1 SW2-2
S7-200 CPU224 DC/DC/DC
?I2.0
?Q2.0
B
设备状态 输入设备 输入设备 输入设备 输入设备 输入设备 输入设备 输入设备 输入设备 输入设备 输入设备 输入设备 输入设备 输入设备 输入设备 输入设备 输入设备 输入设备 输出设备 输出设备 输出设备 输出设备 输出设备
实验三、机电系统控制柜接线与调试实验
• 一.实验目的 • 1.掌握PLC、变频器、传感器、按钮和指示灯的基本工 作原理; • 2.通过PLC与输入输出设备的接线连接,掌握控制系统 各部分如何协同工作。
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训报告
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训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训》是数控技术专业(专科)的重要的综合实践课之一。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为72。
本实训环节是在课程试验的基础上,以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硬件连接、控制原理、控制软件编制、安装调试与操作的综合实训。
通过本环节的实训,能够使学生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组成,控制方式、控制对象的基本特征及工作机理,有更进一步全面地了解,并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完成对典型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组装、连接、调试,实现其基本控制功能。
从而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工程实践的能力。
二、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了解控制对象的基本工作原理,及运动与动作特征;2、能够根据控制要求,正确地选择控制系统,并掌握其主要技术性能指标;3、掌握系统的硬件连接、安装、调试的基本方法,并能进行正确的操作与维护;4、掌握典型控制程序的编制方法,实现基本控制功能。
一实训目的1、熟悉HED—21S数控系统综合试验台各个组成部件的接口。
2、读懂电气原理图,通过电气原理图独立进行数控系统各部件之间的连接。
3、了解数控系统的调试运行方法。
二实训设备、环境、用具、材料数HED—21S控系统综合实验台万用表工具三实训内容(步骤、方法及数据)综合技术应用包括数控装置,由变频器和三相异步电机构成主轴驱动系统,由交流伺服单元和交流伺服电机构成的进给伺服驱动系统,由步进电机构成的进给伺服驱动系统等的数控系统,可实现主轴驱动系统的速度控制,进给伺服驱动系统的开环、半闭环、闭环控制。
1.电源部分图1 电源部分接线图2.继电器与输入/输出开关量图2 继电器部分接线图图3 继电板部分接口图4 输入开关量接线图图5 输出开关量接线图3.数控装置与手摇单元和光栅尺图6 手摇单元接线图图7 数控装置与光栅尺连接4.数控装置与主轴的连接图8 数控装置与主轴连接5.数控装置与步进驱动单元连接图9 数控装置与步进驱动单元的连接6.数控装置与交流伺服单元的连接图10 数控系统与交流伺服单元的连接7.数控系统刀架的连接1.数控系统的连接(1)电源回路的连接按前图接线,并用万用表检查电源电压和变压器输出端电压。
机电一体化技术实验报告
实验设备
数控机床
伺服电机
用于加工和制造各种机械零件,具备高精 度和高效率的特点。
用于精确控制机械运动的位置、速度和加 速度,具有高动态响应和高精度的特点。
传感器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
用于检测和测量各种物理量,如温度、压 力、位移和速度等,为控制系统提供反馈 信息。
用于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逻辑控制,能够实 现复杂的控制算法和逻辑控制。
05 结论与建议
结论
实验目标达成
实验不足之处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实现了机电 一体化系统的搭建和测试,验证了系 统的可行性和稳定性。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 题和不足之处,如部分硬件设备的兼 容性、软件控制算法的优化等方面仍 需改进。
系统性能评估
实验结果表明,所搭建的机电一体化 系统在速度、精度和稳定性方面均达 到了预期要求,能够满足实际生产的 需求。
拓展实验内容与范围
为了更好地了解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场景和效 果,建议在今后的实验中进一步拓展实验内容与 范围,引入更多的实际应用案例,提高实验的实 用性和针对性。
06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学术期刊
作者,文章标题,期刊名,年份,卷号,期号,页码。
学术书籍
作者,书名,出版社,年份。
专利
申请人,专利名称,专利号,授权日期。
结果分析
数据分析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了一 些有趣的规律和现象。例如,在电机性 能测试中,我们发现随着电流的增加, 电机的转速和力矩也相应增加。这表明 电流对电机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VS
结果验证
除了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还通过对比 已知的理论公式和实验结果,验证了实验 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 理解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机电综合实训模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模拟实验的方式,使学生深入了解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验原理机电一体化系统是将机械、电子、计算机、控制等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对机械设备的智能化控制。
本实验模拟了一个典型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包括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和被控对象等部分。
三、实验设备与材料1. 实验平台: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验平台2. 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位移传感器3. 控制器:PLC控制器4. 执行器:电机5. 被控对象:实验台上的机械装置6. 其他:电源、连接线、编程软件等四、实验步骤1. 系统搭建:按照实验平台说明书,连接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和被控对象,确保各部分电路连接正确。
2. 系统调试:通过编程软件对PLC控制器进行编程,实现温度和位移的检测与控制。
调试过程中,观察传感器输出信号,确保传感器正常工作。
3. 实验操作:a. 温度控制:设定实验台上的机械装置工作温度,通过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温度,当温度超出设定范围时,PLC控制器控制电机启动或停止,实现对温度的精确控制。
b. 位移控制:设定实验台上的机械装置移动距离,通过位移传感器实时检测位移,当位移达到设定值时,PLC控制器控制电机停止,实现对位移的精确控制。
4. 数据分析:记录实验过程中温度和位移的变化数据,分析实验结果,验证实验原理。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温度控制实验:实验过程中,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温度,当温度超出设定范围时,PLC控制器控制电机启动或停止,实现对温度的精确控制。
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能够稳定地控制温度在设定范围内,满足实验要求。
2. 位移控制实验:实验过程中,位移传感器实时检测位移,当位移达到设定值时,PLC控制器控制电机停止,实现对位移的精确控制。
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能够稳定地控制位移在设定范围内,满足实验要求。
六、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使学生深入了解了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机电一体化系统组成实验
实验目的
1.通过了解物流生产线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建立典型机电系统基本组成概念;了解机电
系统五要素。
2.了解物流生产线的工作过程,体会各组成部分的作用以及相互间是如何通讯协调工
作的。
实验设备:
1-立体仓库系统单元 2-机械手搬运系统单元3-多工位加工系统4-多通道环行线系统单元 5-视觉检测系统单元
其中巷式起重机基本结构;
由丝杠驱动步进电机(5-1-1)、光杠(5-1-2)、气动储取货物机构(5-1-3)、X轴步进电机(5-1-4)、X轴光杠(5-1-5)、Z轴气缸(5-1-6)、滚珠丝杠(5-1-7)组成。
巷式起重机(5-1)主要是实现货物在仓库内的自动存取
机械手搬运系统单元
四轴联动机械手机构结构:由伺服电机驱动可旋转角度=270°的气控机械手(具有光电传感器)(1-1-1)、②由步进电机驱动丝杠组件构成沿X、Y轴移动装置(含x、y轴限位开关)(1-1-2)、可回旋=270°的转盘机构(1-1-3)(其电气部分由直流无刷电动机、光电编码器、接近开关等)。
型材基体(1-1-4)组成。
四轴联动机械手机构主要实现空间货物的存取
多工位加工系统单元
(2-1)-铣床(2-2)-钻床(2-3)-多工位工作台
多工位工作台
多工位工作台由X轴步进电机(2-3-1)、滚珠丝杠(2-3-2)、自动夹紧工作台(2-2-3)、直线导轨(2-3-4)、Y轴步进电机(2-3-5)、Y轴丝杠(2-3-6)、型材基体(2-3-7)组成,多工位工作台主要是通过X、Y轴步进电机使自动夹紧工作台中的货箱到达预定的钻、铣工位,并对货箱进行钻、铣削加工。
见图4-3-3
检测环节;在各站点均有检测环节,请根据运动控制需求分析各检测环节
位置检测:接近开关、光电开关
位移检测;光栅尺
驱动:
步进电机、负压吸盘
柔性制造系统网络组成
物流生产线是由主控单元1、仓储单元4、拾取单元2、加工单元3、检测单元5及传送单元和上位工控机构成。
其控制器均为S7-200 PLC 226 ,相互间直接通过PPI网络通讯。
PPI网络拓扑图
由主控单元通过PPI总线控制其他从站PLC的工作状态(起停与物料运行情况).具体各从站的控制任务由各从站控制器独立运算与驱动完成。
另主控单元通过EM277和CP5611与上位工控机构成PROFIBUS_DP网络.组态软件使用组态王.
PROFIBUS网络拓扑图
将上述两种总线合并,系统完整网络拓扑如图
了解分析系统中信息数据流的传输关系。
主控系统负责通过PPI总线控制其他从站
的启动停止,传输线运转及物料传输情
况。
PROFIBUS 总线系统中工控机安装组
态王,作为主站,通过CP5611板卡与各
EM277为从站的下位PLC系统连接,实
现上位人机界面系统与下位控制器连
接。
思考题:
1、试分析机电系统中系统五大要
素各系统构成?
2、请根据系统能协调控制加工节
拍等现象,分析PPI通讯网络
中主站作用?
3、试分析主站与从站通讯数据区应如何规划?
4、谈谈仓储单元中显示装置的作用,可能的通讯参数与协议?
5、试分析某一单元的控制功能,并画出流程图。
6、传动导向机构分析;与滑动传动对比分析?
7、检测系统分析:各接近开关工作原理及功用分析
8、驱动系统分析:步进驱动在各系统定位(如取某层某位的工件)中运用分
析。
9、请分析仓储单元每次存取工件都需复位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