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陈汤2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治风化痰 • 二陈汤配伍平肝息风药 可治疗因风痰上升头目 横窜经络所导致 眩晕 头痛、肢体麻木等症 • 1.半夏白术天麻汤:(1)《脾胃论》方:二陈汤加苍白术 天麻、黄柏、 干姜、黄芪、 参、泽泻、神曲、麦芽 功用补脾化痰 祛风燥湿 主治太 阴痰厥、头痛眩晕、虚风内作 (2)《医学心悟》方:二陈汤加白术、 天麻 主治痰饮上逆 眩晕头痛 • 2.清痰降火丸(《中医临床 册》):二陈汤减茯苓 加大黄、僵蚕、连翘、 桔梗、天麻、酒黄芩、薄荷、白芷、礞石 主治风毒袭脑或痰热生风 所致头痛、颜面疙瘩、颅内轰鸣等症 • 开窍化痰 痰浊闭塞气机 可造成意识障碍 即所谓“痰迷心窍” 证见神昏谵语 惊 痫 晕厥等 二陈汤基础上 加用远志、菖蒲、琥珀、辰砂等 可收开窍 化痰之功 如: • 1.涤痰汤(《济生方》):二陈汤加枳实、南星、竹茹、大枣、 参、菖 蒲 主治中风昏 舌强失语
• 6.《时方歌括》:此方为祛痰之通剂也。痰之本,水 也,茯苓制水以治其本;痰之动,湿也,茯苓渗湿以 镇其动。方中只此一味是治痰正药,其余半夏降逆, 陈皮顺气,甘草调中,皆取之以为茯苓之佐使耳。故 仲景书风痰多者俱加茯苓,呕者俱加半夏,古圣不易 之法也。今人不穷古训,以半夏为祛痰之专品,仿稀 涎散之法,制以明矾,致降逆之品反为涌吐,堪发一 叹。 • 7.《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6;2:40):乌梅滋 阴敛肝,佐甘草合和,取其酸甘化阴以滋胃津。方中 夏、橘虽贵在陈久,仍不失劫阴之弊,伍以乌梅兼制 半夏之燥性,使半夏之燥性尽失,而无伤阴之虞,乌 梅生津而无滋腻之虑,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乌梅之 功厥伟,其功不可泯也,为方中画龙点睛之处。二陈 汤中乌梅滋养胃阴,收敛肝气之功,后世多忽而不察, 失其制方之本旨。
验案赏析
二陈汤加当归治夜咳
病例一:张某,女,20岁。咳嗽胸闷20天,夜间咳重,胸部憋闷,五心 烦热,食欲尚可,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弦细微滑。予二 陈汤加当归,服后夜咳消失,诸症痊愈。(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 赵振兴)《浙江中医杂志》1980年第3期。 病例二:笔者根据上案经验临床治疗67例,疗效显著。如舒某某,男, 教师,1980年3月31日初诊。干咳痰滞,胸闷已3个月;昼轻夜甚, 苔薄白,脉弦滑。予二陈汤加当归(剂量同赵氏方)。5剂后诸症大 减,原方续服5剂而愈。(奉化县尚田卫生所 陈惠人) 《浙江中医 杂志》1981年第1期。
二陈汤
湿痰犯肺 致肺失宣降 则咳嗽痰多;
痰浊凌心, 则为心悸; 脾失健运, 湿无以化, 湿聚成痰, 郁积而成。 阻遏清阳, 则头目眩晕;
阻于胸膈, 气机不畅, 则痞闷不舒;
停胃令胃失和降, 则恶心呕吐;
留注肌肉, 则肢体困重;
{
【各家论述】
• 1.《丹溪心法附余》:此方半夏豁痰燥湿,橘红消 痰利气,茯苓降气渗湿,甘草补脾和中。盖补脾则 不生湿,燥湿渗湿则不生痰,利气降气则痰消解, 可谓体用兼赅,标本两尽之药也。今人但见半夏性 燥,便以他药代之,殊失立方之旨。若果血虚燥症, 用姜汁制用何妨。抑尝论之,二陈汤治痰之主药也。 • 2.《医方考》:名曰二陈,以橘、半二物贵乎陈久 耳。 • 3.《古今名医方论》:李士才曰,肥人多湿,湿挟 热而生痰,火载气而逆上。半夏之辛,利二便而去 湿;陈皮之辛,通三焦而理气;茯苓佐半夏,共成 燥湿之功;甘草佐陈皮,同致调和之力,成无己曰, 半夏行水气而润肾燥,《经》曰,辛以润之是也。 行水则土自燥,非半夏之性燥也。
•
行气化痰 痰随气结 又随气逆 庞安常说:“善治痰者 不治痰而治气 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 顺矣 ”二陈汤中 只有陈皮属理气药 因此 每遇气痰郁结 病症 便显得理气之力单薄 所 以临床用 治疗气痰郁结之证 常配伍行气开郁药物 如: 1.开郁二陈汤(验方):二陈汤加苍术、木香、香附、川芎、青皮、莪术、槟榔 主治胁胀 腹痛 胸闷不适 情绪忧郁 食欲不振 痰浊流注和经闭不行 2.丁香柿蒂散(《济生方》):二陈汤配伍丁香、柿蒂、高良姜、 参 主治胃寒呃逆 3.竹茹汤(《大生要旨》):二陈汤减甘草 加苏梗、藿香、黄芩、枳壳、炒白芍、竹茹 主治忧郁 呃逆 呕吐 另《本事方》竹茹汤 系二陈汤减茯苓 加竹茹、山栀、大枣、枇杷叶 主治胃热呕吐 4.七气汤(《三因方》):二陈汤减甘草 加厚朴、紫苏、桂心、白芍、 参 主治头昏咳嗽 胸腹冷痛 肠鸣泄泻 5.通气散坚丸(《医宗金鉴》):二陈汤加 参、桔梗、川芎、当归、天花粉、黄芩、枳实、 胆南星、贝母、海藻、香附、石菖蒲 主治气瘿 可用 单纯 甲状腺肿和甲状腺机能亢进 6.苏 降气汤(《和剂局方》):二陈汤减茯苓 加炒苏 、姜厚朴、肉桂、前胡、当归 主治 痰涎壅盛 咳嗽短气 胸膈满闷 咽喉不利等症 7.顺气导痰汤(《中国医学大辞典》):二陈汤加胆南星、枳实、木香、香附、乌药、沉 香 主治痰结胸痛 喘咳上气
附:此法启蒙于张家口市李春茂“夜间咳甚,多为血虚,可用二陈汤加 当归治之”的实践经验原方药如下:清半夏6克;陈皮9克;茯苓12克; 甘 草3克;当归30克。
附方:
1.导痰汤:半夏120克;天南星30克;枳实30克;橘红30克; 赤茯苓30克;功用:燥湿祛痰,行气开郁。主治:痰厥证。 头目眩晕,或痰饮壅盛,胸膈痞塞,胁肋胀满,头痛呕逆, 喘急痰嗽,涕唾稠粘,舌苔厚腻,脉滑。 2.涤痰汤:南星7.5克;半夏7.5克;枳实6克;茯苓6克;橘 红4.5克;石菖蒲3克;人参3克;竹茹2克;甘草1.5克; 功用:涤痰开窍。主治:中风痰迷心窍证。舌强不能言, 喉中痰鸣,辘辘有声,舌苔白腻,脉沉滑或沉缓。 3.金水六君煎:当归6克;熟地9~15克;半夏6克;陈皮4.5 克;茯苓6克;炙甘草3克。功用:滋养肺肾,去湿化痰。 主治:肺肾阴虚,湿痰内盛证。咳嗽呕恶,喘急痰多,痰 带咸味,或咽干口燥,自觉口咸,舌质红,苔白滑或薄腻。
二陈汤虽然功专燥湿化痰 但有时嫌其力量不足 常加用芳 香、温燥、行气、祛痰之品 如:
1.香砂二陈汤(《证因脉治》):二陈汤加藿香、砂仁 功用 醒脾行气 燥湿化痰 可用 夏季感冒挟湿和支气管炎等 2.枳砂二陈汤(《丹溪心法》):二陈汤加枳实、砂仁 东南 方 多湿热生痰 朱丹溪倡用此方治之
3.六安煎(《景岳全书》):二陈汤加杏仁、白芥 主治寒痰 壅滞所致胸胁支满、咳嗽气喘、心悸、眩晕等症
古人有云
《珍珠囊》说半夏“治寒痰及形寒饮冷伤肺而咳,消胸中痞膈上 痰,除胸寒,和胃气,燥脾湿, 治痰厥头痛 ,消肿散结” , 又气结成痰 ,治痰须利气 ,气利痰自愈, 陈皮横行散结 ,直 行下降 ,为利气要药;《医林纂要》说陈皮“主 顺气、消痰、 去郁” ;《药 本草》也说陈皮“消痰涎 治气上咳嗽 开胃” , 又水泛为饮,凝饮成痰 ,痰以水为本,因湿而动, 茯苓健脾 补中, 行水利湿 ,标本兼顾 ;陆九芝《世补斋医书》目之为 治痰主药 ,甘草可以缓解气管痉挛 ,为治疗咳喘常用良药, 《别录》说甘草“温中下气, 烦满短气 ,伤脏咳嗽 ,止咳, 通经脉, 利血气, 解百药毒” ,汤剂中配伍甘草可以使所用 药物有效成分易煎出,李士材论述二陈汤说:“半夏之辛利二 便而去湿, 陈皮之辛通三焦而理气;茯苓佐半夏共成燥湿之功; 甘草佐陈皮共致调和之力 ”;罗谦甫说:“应用二陈汤治一切 痰饮, 加竹茹以清热, 加生姜以止呕, 加枳实以破逆, 相济 相须, 虽不治胆而胆自和, 盖所谓胆之痰热去故也……,命 名温者 ,乃温和之温, 非谓温凉之温 ”;《医方集解》说: “治痰通用二陈汤, 风痰加南星、白附、皂角、竹沥;寒痰加 干姜;火痰加石膏、青黛;湿痰加苍术、白术;燥痰加瓜蒌、 杏仁;食痰加山楂、麦芽、神曲;老痰加枳实、海石、芒硝; 气痰加香附、枳壳;胁痰皮里膜外加白芥 ;四肢痰加竹沥 ”。
• 6.启宫丸(《经验方》):二陈汤去甘草 加苍术、香附、神曲、川芎 主 治妇女肥胖不孕 带下稠多和月经不调 • 7.渗湿清痰饮(《中医临床 册》):二陈汤加苍术、白术、白芷、香附 主治带下稠多 眩晕气喘及肥胖症 • 8.不换金正气散(《和剂局方》):半夏、橘红、炒甘草、生姜、大枣、 藿香、姜厚朴、苍术 主治伤寒 瘴疫 霍乱吐泻及胃肠炎等
•Biblioteka Baidu•
凡遇痰热或痰火之类 病症 常可 二陈汤 基础上 伍以清热之品治之 如: 1.清气化痰丸(《医方考》):二陈汤去甘草 加黄芩、瓜蒌、枳实、杏仁、胆 南星 主治痰热内结 咳痰黄稠 甚则气急 呕恶 胸膈痞满 或发热 或惊悸失眠 小 便短黄 舌质红 苔黄腻 脉滑数 2.竹沥达痰丸(《古今医鉴》):二陈汤方用生姜汁 加 参、竹沥、大黄、黄芩 礞石、沉香 主治正气虚损 实热老痰 3.化坚二陈丸(《中医临床 册》):二陈汤用生甘草 加黄连、白僵蚕 主治霰粒 肿
4.导痰汤(《济生方》):二陈汤加南星、枳实 主治痰厥、 眩晕 胸胁胀满 吐逆喘嗽 食欲不振等 另有加味导痰汤(《张氏医通》) 系导痰汤加 参、白术、 黄芩、黄连、瓜蒌霜、桔梗、竹沥 主治湿热痰饮及眩晕
5.苍附导痰丸(《叶天士女科》):导痰汤加苍术、香附 主 治胸闷咳嗽 食欲不振 肥胖症 不孕症 带下病 瘕积聚等
• 9.藿香正气散(《和剂局方》):藿香、陈皮、半夏曲、茯苓、炙甘草、 紫苏、白芷、大腹皮、炒白术、姜厚朴、桔梗 主治外感风寒 内有湿 滞 寒热头痛 胸膈满闷 脘腹疼痛 恶心呕吐 肠鸣泄泻等症
• 10.杏苏散(《温病条辨》):二陈汤加杏仁、苏叶、前胡、桔梗、枳壳、 大枣 主治外感凉燥 头痛恶寒 鼻塞咽干 咳嗽痰稀 脉弦 无汗 • 11.止咳丸(市售成药):二陈汤加桔梗、枇杷叶、苏 、荆芥、枳壳、 马兜铃、前胡、杏仁 主治咳嗽头痛 气逆多痰 可用 感冒和支气管炎 清热化痰
• 2.清心涤痰汤(《医宗金鉴》):二陈汤加 参、麦冬、黄连、菖蒲、南 星、竹茹、枳实、酸枣仁 主治慢惊风 虚中挟热 身热口渴 气粗 烦躁 痰涎上泛 消导化痰
• 二陈汤配伍消导化积之品 可以帮助胃肠机能 恢复 治疗痰饮食积 如: • 1.保和丸(《丹溪心法》):二陈汤减甘草 加连翘、山楂、莱菔 主治 食积停滞 胸脘痞满 腹胀腹痛 嗳腐吞酸 恶食 或大便泄泻 食疟下痢 脉 滑 舌苔厚腻而黄 或大便泄泻 食疟下痢 脉滑 舌苔厚腻而黄 用 消化不 良 另外 《丹溪心法》大安丸 即保和丸加白术 宜 小儿消化不良 • 2.二陈平胃散(《沈氏尊生书》):二陈汤加苍术、厚朴、山楂、神曲、 砂仁、草果、枳实 主治宿食不消 • 3.二术二陈汤(《张氏医通》):二陈汤加生白术(姜汁拌晒)、苍术(麻 油拌炒) 主治脾虚痰食不运 • 4.和中丸(《医学心悟》):二陈汤减甘草 加枳实、白术、神曲、麦芽、 扁豆、山楂、香附、砂仁、丹参、五谷虫炭、荷叶 主治腹内包块或 兼寒热、纳差神疲 另有大和中饮(《中医临证备要》) 系二陈汤减茯苓、甘草 加木香、 厚 朴、枳壳、泽泻、干姜、山楂、麦芽、砂仁 主治湿食停滞 食欲不振 5.橘半枳术丸(《医学入门》):橘皮、半夏、麸炒枳壳、白术 主治脾 虚停痰 饮食不消 气滞痞闷
• •
•
4.加味二陈汤:(1)《医宗金鉴》方:二陈汤加黄芩、黄连、薄荷 主治舌下痰 包 (2)《沈氏尊生书》方:二陈汤加苍术、羌活、黄芩 治疗湿阻、湿疟 另有 方为二陈汤加当归、枳实、桔梗、杏仁、高良姜、缩砂仁、木香、肉桂 治疗 痰饮咳嗽
5.蒿芩清胆汤(《重订通俗伤寒论》):青蒿、黄芩、仙半夏、陈皮、赤茯苓、 竹茹、生枳壳、碧玉散 主治寒热如疟 寒轻热重 口苦胸闷 或干呕泛酸 舌红苔 薄黄 脉弦数或滑数 6.抑肝和胃饮(《中医临床 册》):法夏、陈皮、竹茹、苏叶、黄连 主治妊娠 呕吐 7.橘红丸(市售成药):二陈汤加贝母、麦冬、杏仁、生石膏、瓜蒌皮、生地 黄、桔梗、苏 、紫菀、款冬花 主治咳嗽气喘 痰白粘或黄稠
• 养血化痰 法则两种: 是活血化痰 所谓治痰要治血 血活则 痰化;二是补血化痰 所谓血虚生燥痰 补血可润燥 二陈汤加活血或补血药 具有养血化痰之用 如: 1.芎归二陈汤(《中医临床 册》):二陈汤加川芎、 当归 主治肥胖多痰 胸闷腹胀 月经后期 白带较多 另本方加生地、赤芍、丹皮、红花、香附、海藻 名加味四物二陈汤 主治闭经 2.金水六君煎(《景岳全书》):二陈汤加当归、熟 地 主治肺肾阴虚 湿痰壅盛 咳喘呕恶
• 4.《张氏医通》:此方本《内经》半夏汤及《金匮》 小半夏汤、小半夏加茯苓汤等方而立,加甘草安胃, 橘皮行气,乌梅收津,生姜豁痰,乃理脾胃,治痰 湿之专剂也。 • 5.《医林纂要》:痰者,水湿之滞而不行也,半夏 之辛,本润肾补肝,开胃泻肺,去湿行水之药,而 滑能通利关节,出阴入阳,是能治水滞下行,故主 为治痰君药;水随气运,水湿之滞而成痰,以气不 行故也,橘皮之甘苦辛温,主于行气,润命门,舒 肝木,和中气,燥脾湿,泻肺邪,降逆气,故每合 半夏为治痰之佐;痰本水也,水渍土中则为湿,湿 积不化则为痰,茯苓生土中而味淡,专主渗土中之 湿;脾不厚不能胜湿,故甘草以厚脾,然不多用者, 以甘主缓,过缓则恐生湿也;生姜之辛,亦以行湿 祛痰,非徒以制半夏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