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西双版纳景洪市生产总值指数和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指数3年数据解读报告2020版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第三产业发展研究内容提要: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和州统计局的委托,云南发展研究院与西双版纳州统计局组成课题组运用普查资料和统计历史资料,对西双版纳州第三产业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咨询报告、综合报告各一份,专题报告7份。
现将课题组的主要发现与建议,报告如下。
第三产业是除第一、二产业外的其他行业。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已成为直接反映经济结构层次的高低和社会的总体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
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是促进市场经济发育,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扩大就业,增加人民群众收入,提高国民经济整体效益和效率的重要途径。
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和州统计局的委托,云南发展研究院与西双版纳州统计局组成课题组运用普查资料和统计历史资料,对西双版纳州第三产业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咨询报告、综合报告各一份,专题报告7份。
现将课题组的主要发现与建议,报告如下。
一、西双版纳州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一)西双版纳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分析1、第三产业呈现“三一二”的产业结构改革开放以来,中共西双版纳州委、州人民政府十分重视第三产业的发展。
1978年,西双版纳第三产业增加值2985万元,占当年GDP的13.6%,而当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 的15.9%,三次产业结构为“一、二、三”。
1981年,西双版纳第三产业所占比重首次超过了第二产业0.2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就形成了“一、三、二”的结构格局。
2003年,西双版纳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261175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1979年增长24.4倍,年平均增长14.4%,保持了高速增长的势头,并保持了西双版纳州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地位。
当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已占GDP的44.9%,超过了第一、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1979年的“一、二、三”转变为1999年的“三、一、二”的格局。
西双版纳2012-2022.GDP情况

西双版纳位于我国云南省南部,是一个具有独特自然和人文资源的地区。
近年来,西双版纳地区的GDP增长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实现了经济的较快发展。
本文将分析2012年至2022年西双版纳GDP增长的情况,并探讨其增长原因。
一、2012年至2022年西双版纳GDP增长情况截至2022年底,西双版纳市的GDP总量已经达到了1050亿元人民币,比2012年增长了近3倍。
具体来说,该市的GDP增长情况如下表所示:年份GDP总量(亿元)增长率2012 360.5 -2013 404.8 12.3%2014 451.7 11.6%2015 507.2 12.3%2016 573.8 13.2%2017 652.1 13.7%2018 752.6 15.4%2019 861.5 14.5%2020 947.2 10.0%2021 1008.6 6.5%2022 1050.0 4.1%从上表可以看出,西双版纳市的GDP增长率在过去十年间一直保持在两位数以上,并且在2018年开始加速增长。
不过,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国内市场的饱和,西双版纳市的GDP增速在近几年有所放缓。
二、西双版纳GDP增长原因分析三、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西双版纳市GDP的快速增长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1. 特色旅游业的发展西双版纳拥有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
近年来,西双版纳州积极发展特色旅游业,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旅游收入逐年增长。
2022年,西双版纳州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1.59亿元,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同比下降仅2.4%,显示出旅游业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2. 农业产业链的拓展西双版纳州充分利用热带气候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如橡胶、茶叶、热带水果等。
同时,通过产业链的拓展,促进农产品加工和销售,提高农业产值。
2022年,西双版纳州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79.26亿元,同比增长5.5%。
西双版纳景洪市总体规划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用地规划总图云南省景洪市地处我国的西南边陲,南与缅甸接壤,国境线总长112.4公里,属北热带与南亚热带过渡地带。
景洪境内世居着傣、哈尼,基诺、拉祜、布朗、瑶、彝、汉等8个民族和尚未识别族称的克木人。
市域总面积6958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95% ,坝区面积仅占5%。
现状建成区用地约有13.9平方公里,建成区范围内人口约9.2万人,人均城市建设用地约为151平方米。
景洪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首府。
西双版纳是我国为数不多的热带雨林地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面积达24.2万公顷。
由于气候适宜各种生物的生长,素有“植物王国”、“动物乐园”、“物种基因库”等美称,是一块得天独厚的宝地。
云南省政府1998年提出“把景洪市建成我国参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窗口。
同时,将其作为云南省第一个国际化、现代化的旅游城市来建设”的要求。
城市结构规划图一、规划构思景洪市是一座具有浓郁民族风情和亚热带风光特色的风景旅游城市,如何在城市逐步走向现代化的同时,又保持地方自然文化特色,是规划的重点问题。
规划围绕着这个问题进行构思,做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
二、空间布局原规划在澜沧江两岸集中发展。
本次规划根据用地评价和城市发展目标,城市建设发展方向及用地选择,充分考虑了当地的地形、地貌及地质条件,山多地少的特点,综合防洪、抗震、良田和林地保护、湿地保护、机场净空区等要求,结合傣族村寨居高近水的选址特点,规划沿山边高地组团式布局,即完善中心区,适当向西发展,加强江北、嘎栋、嘎洒和曼龙枫四个功能区,形成“一主四副”组团式城市结构形态。
组团之间为河流湿地、泻洪区和良田、林地及傣寨组成的自然景观,四周山头为经济林,山脚为风景景观林地,使城市融入到—个大的生态环境空间之中。
云南经济概况西双版纳

三、西双版纳三大产业的发展
2012年云南各市GDP和人均GDP排名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11年全年全州生产总值1976842万元, 比上年增长13.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69527万 元,增长7.5%;第二产业增加值598050万元,增长20.5% ;第三产业增加值809265万元,增长12.7%。第一产业增 加值占全州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8.8%,比上年上升1.5个 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0.3%,上升0.5个百分 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0.9%,下降2个百分点。
2011年,全年全部工业总产值672314万元,比上年增长25.6% 。其中,轻工业总产值282935万元,增长43.2%;重工业总产 值389379万元,增长15.9%。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27884万元,比上年增长18.4%。规 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22543万元,增长18.8%。其中,铁矿采选 业增加值40772万元,下降21.1%;精制茶加工业增加值52921 万元,增长21.3%;制糖业增加值37401万元,增长49.1%;电 力生产业增加值106183万元,增长12.2%;电力供应业增加值 45096万元,增长59.8%。
年末渔业养殖面积8.8万亩,比上年末下降2.4%。全年水产品产量2.6 万吨,增长18%。
年末农村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00361万瓦特,比上年末增长4.8%。全 年农村化肥施用量(折纯)4.66万吨,增长8.3%。农村用电量9315万千瓦 小时,增长10.4%。
2011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我州参加云南省各项体育竞赛获得金牌11枚、银牌26枚、铜牌37枚。参
景洪市2024年工作计划

景洪市2024年工作计划随着时代的发展,景洪市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
以下是景洪市2024年的工作计划:一、经济发展计划1. 继续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拓展对外贸易市场,促进景洪市的国际化发展。
2. 加大对农业、制造业等传统产业的扶持力度,提高产业水平,增加就业机会,实现经济增长。
3. 推进新兴产业发展,如信息技术、新能源等领域,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景洪市的产业竞争力。
4. 加强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和扶持,建立健全创业创新平台,推动创业创新的蓬勃发展。
5. 加强对农村经济的扶持,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推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城市建设规划1.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市民生活质量,提升城市品位。
2. 加强城市环境治理,提高城市绿化水平,打造宜居城市环境。
3. 推动城市智慧化建设,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提高城市服务效率。
4. 加强城市规划设计,保护城市传统文化,促进城市文化的多元发展。
5. 推进城市交通建设,提高城市交通运输效率,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三、社会事业发展计划1. 加强教育事业的建设,提高教育品质,确保每个市民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
2. 加强医疗卫生服务,建设高水平的医疗机构,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确保市民的身体健康。
3. 加强社会福利体系建设,提高城乡居民的福利水平,实现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
4. 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打造文化名城,提升景洪市的文化软实力。
5. 加强社会治安管理,保障市民的人身财产安全,建设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四、生态环境保护计划1.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修复生态环境,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2. 加强对环境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保护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4. 加强对生态环境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确保生态环境的健康稳定。
一城两区西双版纳研究报告

一城两区西双版纳研究报告
西双版纳是中国云南省的一个地区,位于中国与缅甸、老挝交界处。
它被划分为两个地级市,分别是景洪市和勐腊县,因此被称为“一城两区”。
一、景洪市
景洪市是西双版纳最繁华的城市,也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这座城市拥有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包括教育、医疗、交通等。
景洪市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也得到了注重,市区的道路宽阔整洁,建筑风格多样,有许多现代化的商业中心和酒店。
景洪市还是西双版纳地区的旅游中心,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二、勐腊县
勐腊县是西双版纳的农业区域,是传统傣族人的居住地。
这座县城相对较小,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但它保持了浓厚的傣族文化氛围。
勐腊县以其美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农业资源而闻名,这里有茶园、果园和稻田,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都很高。
研究报告的目的是对西双版纳地区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
研究报告将包括以下内容:
1.地理环境: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土壤条件等。
2.人口与社会:包括景洪市和勐腊县的人口数量、人口构成、
社会结构、教育水平、就业情况等。
3.经济发展:西双版纳的主要经济产业、经济增长速度、外贸
情况、旅游业发展等。
4.文化与旅游:西双版纳的主要民族文化特点、传统节日、旅
游景点介绍等。
5.问题与挑战:西双版纳面临的环境问题、经济发展中的挑战、社会问题等。
研究报告的目的是帮助政府、企业和学者了解西双版纳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为制定相关政策和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同时,这个报告也可以为游客提供旅行指南和了解西双版纳的资源和特色。
景洪市2022年工作总结

景洪市2022年工作总结2022年已经接近尾声,回首过去一年,景洪市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攻坚克难,团结奋进,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绩。
以下是对景洪市2022年工作的总结:一、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2022年,景洪市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全市GDP增长率达到了8.5%,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
新兴产业不断壮大,特色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获得了良好的销售业绩。
同时,市政府大力推进了基础设施建设,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交通便利度大幅提升,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民生改善成效显著。
2022年,景洪市在民生改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投入不断增加,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
同时,市政府加大了环境保护力度,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城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居民生活更加舒适。
三、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
2022年,景洪市在全面深化改革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市政府加大改革力度,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优化营商环境,吸引了大量投资,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同时,市场监管体制不断完善,打击了一批违法违规行为,为市场经济秩序的良好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党建工作取得新进展。
2022年,景洪市在党建工作方面取得了新进展。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党建工作,全市各级党组织严格执行党建工作责任制,党员干部的先进事迹不断涌现,为全市树立了良好的党风政风。
同时,市委还大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全面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2022年是景洪市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总结了过去一年的工作成绩,也清晰地认识到了当前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不断开拓创新,为景洪市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为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景洪市2022年工作总结

景洪市2022年工作总结
2022年已经过去了,回首这一年,景洪市取得了许多令人振奋的成就。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团结一心,攻坚克难,积极推动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首先,经济发展取得了新突破。
全市GDP持续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新
兴产业蓬勃发展,特色农业不断壮大,旅游业持续升温,为景洪市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其次,城乡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
城市环境得到了大幅改善,市容市貌焕然一新,乡村振兴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农民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再次,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人
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为全市社会稳定和谐奠定了坚实基础。
最后,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新进展。
景洪市一直以来都是生态宜居的城市,我
们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各项生态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后代子孙留下了一片绿水青山。
总的来说,2022年是景洪市发展历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年,我们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但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继续努力奋斗。
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不断推动景洪市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为建设美丽、宜居、幸福的景洪市而努力奋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省西双版纳景洪市生产总值指数和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指数3年数据解读报告2020版
引言
本报告借助数据对西双版纳景洪市生产总值指数和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指数进行深度剖析,从地区生产总值指数,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指数等方面进行阐述,以全面、客观的角度展示西双版纳景洪市生产总值指数和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指数真实现状及发展脉络,为需求者制定战略、为投资者投资提供参考。
西双版纳景洪市生产总值指数和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指数解读报告的数据来源于权威部门如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数据以事实为基准,公正,客观、严谨。
本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西双版纳景洪市生产总值指数和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指数数据解读报告旨在全面梳理西双版纳景洪市生产总值指数和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指数的真实现状、发展脉络及趋势,相信能够为从业者、投资者和研究者提供有意义的借鉴。
目录
第一节西双版纳景洪市生产总值指数和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指数现状 (1)
第二节西双版纳景洪市地区生产总值指数指标分析 (3)
一、西双版纳景洪市地区生产总值指数现状统计 (3)
二、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指数现状统计 (3)
三、西双版纳景洪市地区生产总值指数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指数比重统计 (3)
四、西双版纳景洪市地区生产总值指数(2017-2019)统计分析 (4)
五、西双版纳景洪市地区生产总值指数(2018-2019)变动分析 (4)
六、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指数(2017-2019)统计分析 (5)
七、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指数(2018-2019)变动分析 (5)
八、西双版纳景洪市地区生产总值指数同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指数(2018-2019)变动对比分
析 (6)
第三节西双版纳景洪市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指数指标分析 (7)
一、西双版纳景洪市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指数现状统计 (7)
二、全省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指数现状统计分析 (7)
三、西双版纳景洪市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指数占全省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指数比重统计分析.7
四、西双版纳景洪市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指数(2017-2019)统计分析 (8)
五、西双版纳景洪市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指数(2018-2019)变动分析 (8)
六、全省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指数(2017-2019)统计分析 (9)
七、全省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指数(2018-2019)变动分析 (9)
八、西双版纳景洪市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指数同全省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指数(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10)
图表目录
表1:西双版纳景洪市生产总值指数和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指数现状统计表 (1)
表2:西双版纳景洪市地区生产总值指数现状统计表 (3)
表3: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指数现状统计表 (3)
表4:西双版纳景洪市地区生产总值指数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指数比重统计表 (3)
表5:西双版纳景洪市地区生产总值指数(2017-2019)统计表 (4)
表6:西双版纳景洪市地区生产总值指数(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
表7: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指数(2017-2019)统计表 (5)
表8: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指数(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
表9:西双版纳景洪市地区生产总值指数同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指数(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 (6)
表10:西双版纳景洪市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指数现状统计表 (7)
表11:全省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指数现状统计表 (7)
表12:西双版纳景洪市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指数占全省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指数比重统计表 (7)
表13:西双版纳景洪市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指数(2017-2019)统计表 (8)
表14:西双版纳景洪市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指数(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8 表15:全省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指数(2017-2019)统计表 (9)
表16:全省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指数(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
表17:西双版纳景洪市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指数同全省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指数(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