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作画》教学设计及反思
《五谷作画》教案
![《五谷作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0b31b8f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62.png)
一、教学内容
《五谷作画》教案,本章节内容依据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生活中的美术》单元。具体内容包括:
1.了解五谷的种类、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学习用五谷作为创作材料,进行创意画制作。
3.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创新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4.传授五谷粘贴画的基本技巧,如选材、构图、粘贴等。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五谷作画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五谷作画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发挥创意,制作出属于自己的五谷作画作品。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5.结合五谷作画,引导学生关注粮食的重要性,培养节约粮食的意识。
本节课将围绕以上内容展开,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在掌握五谷作画技巧的同时,增强对美术与生活紧密联系的认识。
二、核心素养目标
《五谷作画》教案中,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1.培养学生美术表现能力,运用五谷进行创意绘画,表达个人情感与想象。
2.提升学生审美鉴赏能力,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培养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五谷作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第3课《“五谷”作画》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第3课《“五谷”作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6c55167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7c.png)
1.尝试拼摆:利用种子的大小、颜色、形状、质感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摆一摆,再摆的过程中你发现什么了?然后小结:
(1)种子就是一个个的小点,排列成线和面。
(2)种子的大小决定线的粗细。
(3)种子的颜色可以排出漂亮的图案。
2.欣赏五谷画作品:师生共同分析教材中的作品,然后讨论:作品中出现了哪些种子?运用了种子的哪些自然特征?(颜色、形状、质感)如何创作出有新意的作品?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五谷”作画
课时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 表现”学习领域,让学生体验 粮食画是各种米、豆类、种子粘贴而成的工艺画。五谷画材料易得、工艺简单,历史渊源深厚。五谷画既有雕塑艺术的造型特点又有绘画艺术造型、色彩效果,适合学生制作,既能培养学生的情操,拓展学生的思维,又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展示其他类型的粘贴作品:其实除了五谷可以变成粘贴画意外,生活中还有好多物品也是可以做到的,下课后请你想一想:在我们生活当中你还有什么也可以用于作画呢?
3.引导学生整理好制作工具和材料,注意环境卫生。
(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培养学生的节约粮食的意识和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
学生学习效果评价
2.你问我答小测试:我们互相提问下关于五谷画的小问题好吗?老师先来提问几个小问题,看看哪位同学回答的正确。
(1)古代的五谷是指哪五中谷物?(稻、黍、稷、麦、菽。)
(2)五谷画起源于哪个朝代?(唐朝)
(3)五谷画最早的用途是什么?(辟邪)
(4)五谷画的制作步骤是什么?(1.设计图案2.选择材料3.粘贴图案4.晾干作品)
本课属于“造型 表现”学习领域,让学生体验 粮食画是各种米、豆类、种子粘贴而成的工艺画。五谷画材料易得、工艺简单,历史渊源深厚。五谷画既有雕塑艺术的造型特点又有绘画艺术造型、色彩效果,适合学生制作,既能培养学生的情操,拓展学生的思维,又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年级美术下册《五谷作画》优秀教学案例
![四年级美术下册《五谷作画》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d77ccd9e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55.png)
3.小组间进行作品展示、交流,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四)反思与评价
1.鼓励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不断反思、调整,培养自我完善的能力。
2.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评价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同时,本案例注重人性化教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发挥想象,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愉快的实践中感受美术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五谷的种类、生长特点及其在我国农业中的重要性,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2.生活化教学情境:通过创设五谷市场、丰收场景等生活化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亲切、自然的环境中感受五谷的魅力,提高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问题导向激发学生思考:本案例运用问题导向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五谷的种类、特点以及创作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4.分析五谷作画的构图、色彩搭配等要素,帮助学生掌握创作五谷画作的基本要领。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五谷为主题进行讨论,探讨如何运用五谷的自然色彩和形状进行创作。
2.各小组讨论画作方案,分工合作,确定各自的责任和任务。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讨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进行创新设计。
2.设定探究性问题,如:“如何运用五谷的自然色彩和形状进行创作?”引导学生通过实践、讨论,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设计开放性问题,如:“五谷画作可以表达哪些主题?”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3五谷作画∣人教新课标(2023秋)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3五谷作画∣人教新课标(2023秋)](https://img.taocdn.com/s3/m/377b8bae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49.png)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五谷作画》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身边的五谷杂粮?”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五谷作画的奥秘。
此外,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大家对于五谷作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出了很多有创意的想法。但在分享成果时,有些学生表达不够清晰。针对这个问题,我可以在教学中加入一些口语表达和逻辑思维的训练,帮助学生更好地展示自己的观点。
在总结回顾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掌握得还不错,但仍有一些疑问。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关注学生的疑问,及时进行解答,确保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更加透彻。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于五谷拼贴画的技巧和构图设计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可以尝试将这部分内容进行拆分,分步骤地进行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表现得积极主动,但我注意到有些小组在讨论过程中,个别成员参与度不高。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我可以适时调整分组方式,鼓励每个学生都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五谷的种类识别、拼贴技巧和构图设计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步骤分解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五谷作画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选择合适的五谷、如何进行有效的拼贴等。
第3课“五谷”作画教案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下册
![第3课“五谷”作画教案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0fef5247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b9.png)
2. 五谷作画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五谷作画的基本概念、创作方法和技巧。
过程:
讲解五谷作画的定义,包括其主要创作元素和表现手法。
详细介绍五谷作画的创作方法和技巧,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 五谷作画案例分析(20分钟)
3. 简述五谷作画的文化内涵,包括其民间信仰、习俗等方面的内容。
答案:五谷作画在民间信仰中具有象征意义,如象征丰收、平安等。在习俗方面,五谷作画常用于节日庆典、祈福活动中,如春节、中秋节等,具有祈福、庆祝的寓意。
4. 请选择一个五谷作画作品进行赏析,分析其创意、技巧、表现力等方面的特点。
答案:选择一个五谷作画作品,如《丰收图》,进行分析。作品以五谷为材料,表现出丰收的景象,创意独特。在技巧方面,作品通过粘贴布局、利用质感颜色等技巧,使画面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在表现力方面,作品通过五谷的质感和颜色特点,表现出丰收的喜悦和生动感。
5. 根据所学内容,设计一个五谷作画作品,并简要说明创作思路。
答案:设计一个以“春天”为主题的作品。创作思路:首先,选择合适的五谷材料,如小麦、玉米等,以表现春天的气息。其次,构图设计上,以绿色为主色调,体现春天的生机勃勃。最后,利用五谷的质感和颜色特点,创作出春天的景色,如花朵、草地等。
第3课 “五谷”作画 教案 人教版 美术 四年级下册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3课《五谷作画》,主要教学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利用五谷进行作画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运用五谷粘贴出各种有趣的画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五谷作画》教学反思
![《五谷作画》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38ae92a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eb.png)
《五谷作画》教学反思
•相关推荐
《五谷作画》教学反思
这节课一开始我先给同学们讲解一些五谷画的历史及相关知识,在给学生们欣赏五谷画的作品,在欣赏的同事让同学们找一找作品中能找出哪些五谷杂粮,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合教材,引导学生交流、种子画的制作步骤,思考如何能让作品变得更漂亮。
在对一些谷物进行讲解,尽可能多的增长多方面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审美情趣,促进学生健康的身心成长。
由于这些谷物不好收集,我就没有带实物来进行教学,只带了图片里面的资料给学生欣赏,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还有就是我们要教育学生不要浪费粮食,所以不能要求学生用五谷来作画,只能让学生用绘画的表现形式来作画,也是本课的一个遗憾。
林城镇二完小
赵俊霖。
3课《五谷作画》(教学设计)人教版(2012)美术四年级下册
![3课《五谷作画》(教学设计)人教版(2012)美术四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07b0b543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de.png)
《五谷作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五谷杂粮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掌握五谷作画的基本方法,创作一幅具有创意的五谷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粮食、节约资源的意识,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五谷杂粮的简介:讲解五谷杂粮的种类、生长过程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 五谷作画的步骤与方法:介绍五谷作画的基本步骤,包括选材、构图、粘贴等。
3. 五谷画的创作技巧:引导学生掌握五谷画的创作技巧,如色彩搭配、线条运用等。
4. 五谷画的创新实践: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独具特色的五谷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五谷作画的基本方法,创作一幅具有创意的五谷画。
2. 教学难点:五谷画的构图与色彩搭配,以及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独具特色的五谷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五谷杂粮样本、五谷画作品、PPT课件、教学视频等。
2. 学具:五谷杂粮、画纸、胶水、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五谷杂粮,引导学生了解五谷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讲解:介绍五谷作画的基本方法,包括选材、构图、粘贴等,并通过视频演示五谷画的制作过程。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五谷画的创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总结优点与不足。
5.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引导学生珍惜粮食、节约资源,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提高审美情趣。
六、板书设计1. 《五谷作画》2. 内容:五谷杂粮简介、五谷作画步骤、五谷画创作技巧、创新实践七、作业设计1. 创作一幅五谷画,要求构图合理、色彩搭配和谐。
2. 写一篇关于五谷作画的日记,记录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八、课后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通过学生的作品展示和评价,了解学生对五谷作画的掌握程度,评估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小学美术《五谷作画》教案
![小学美术《五谷作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1c3205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de.png)
3.实践活动环节,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让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氛围很活跃。但我也注意到,部分小组在讨论过程中,组内成员之间的交流不够充分,导致讨论成果不够深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加强对学生讨论过程的指导,提高他们的交流能力。
五、教学反思
今天我们在《五谷作画》这一章节的学习中,大家的表现都非常积极。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五谷的颜色、形状,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到五谷作画的乐趣,我发现孩子们对这种新颖的创作形式充满了好奇和热情。在教学中,我也注意到了以下几点值得反思的地方:
1.教学导入部分,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发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五谷的关注,这个环节起到了很好的启发作用。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对五谷的认识还不够深入,今后可以在这方面多花一些时间,让学生对五谷有更全面的了解。
-教学重点中的创作技巧运用,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不同五谷作画的优秀作品,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其创作手法,如如何将五谷粘贴在画纸上,形成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纹理和图案。
-教学难点中的创意思维发挥,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启发性的问题,如“你能用五谷创作出什么样的场景?”“五谷的颜色和形状可以代表什么?”等,引导学生思考和尝试。
-对于艺术表现技巧的掌握,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基本的构图原则和技巧,如对称、均衡、对比等,并指导学生如何在作品中运用这些原则,提升作品的艺术效果。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五谷的基本认识和创作技巧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实物展示和创作实例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3 “五谷”作画》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美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3 “五谷”作画》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美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c73f654e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93.png)
《“五谷”作画》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五谷作画的观点和基本方法,掌握利用五谷(如稻谷、豆类、麦秆等)进行绘画的基本技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提高动手能力和构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五谷画的乐趣,培养环保认识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正确应用五谷进行绘画,掌握基本的构图技巧。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五谷作画不仅仅停留在模仿阶段,能够有自己的创意和风格。
三、教学准备:1. 收集各种五谷(如稻谷、豆类、麦秆等)及五谷画作品图片;2. 准备绘画用颜料、画笔、画纸等基本工具;3. 准备教学视频或PPT,展示五谷作画的制作过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老师出示五谷杂粮、稻草等实物,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课程主题“五谷”作画。
老师说明五谷作画的方法和目标,以及带来的教育意义。
2. 展示范画:老师展示五谷杂粮和稻草制作的范画,引导学生观察,了解作画步骤和方法。
3. 学生创作:学生根据老师的示范和指导,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进行创作。
老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注意安全和卫生。
4. 评判与交流:学生完成作品后,互相欣赏和评判,老师对作品进行点评和总结。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感受,鼓励他们互相学习和借鉴。
5. 教室小结: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五谷作画的实用性和教育意义,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培养环保认识和艺术素养。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以下环节进行:(1)组织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不同的主题进行创作,激发他们的竞争认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2)引导学生观察五谷作画的细节和美感,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鼓励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尝试不同的表现手法和技巧,培养他们的创新认识和实践能力。
(4)结合环保主题,引导学生思考五谷废弃物的处理问题,培养他们的环保认识和责任感。
总之,教学过程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结合美术教学特点,引导学生发现美、创造美、表达美,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第三课《“五谷”作画》(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
![第三课《“五谷”作画》(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0f9b1a53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2c.png)
第三课《“五谷”作画》(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五谷”作画的基本概念、材料及表现手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 培养学生运用“五谷”进行创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五谷”作画的起源与发展2. “五谷”作画的材料选择与处理3. “五谷”作画的表现手法与技巧4. “五谷”作画作品的欣赏与评价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五谷”作画的基本技巧,能够独立完成一幅作品。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创意,将“五谷”作画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示范作品、评价表等。
2. 学具:各类“五谷”(如大米、小米、红豆、绿豆等)、画纸、胶水、画笔、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五谷”作画的起源、发展及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讲解“五谷”作画的材料选择与处理、表现手法与技巧,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3. 示范与讲解:教师现场示范“五谷”作画的过程,并详细讲解每个步骤,让学生了解操作要点。
4. 学生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进行“五谷”作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与难点,引导学生课后继续实践与探索。
六、板书设计1. 《“五谷”作画》2. 课题:美术四年级下册第三课3.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作品展示与评价等。
七、作业设计1. 课后实践:学生根据课堂所学,独立完成一幅“五谷”作画作品。
2. 拓展阅读:学生查阅关于“五谷”作画的资料,了解其起源、发展及现状。
3. 作品分享:学生将课后实践作品拍照,至班级群,进行线上分享与交流。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高,兴趣浓厚,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五谷”作画的基本技巧。
四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第3课“五谷”作画》人教版
![四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第3课“五谷”作画》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efc88c2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47.png)
四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第3课“五谷”作画》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五谷作画的基本概念,掌握五谷作画的技巧,能够独立完成一幅五谷画作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创新等环节,培养学生对五谷画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的热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教学内容1. 五谷作画的基本概念:介绍五谷作画的起源、发展、特点等。
2. 五谷画的材料与工具:介绍五谷画的常用材料(如稻谷、小麦、玉米等)和工具(如画纸、胶水、彩笔等)。
3. 五谷画的制作方法:讲解五谷画的制作步骤,包括选材、构图、粘贴、上色等。
4. 五谷画的艺术特点:分析五谷画的色彩、线条、质感等艺术特点。
5. 五谷画的创新与实践: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具有个人特色的五谷画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五谷画的制作方法和步骤,五谷画的艺术特点。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具有个人特色的五谷画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五谷画作品、五谷画制作材料、五谷画制作工具。
2. 学具:画纸、胶水、彩笔、剪刀、稻谷、小麦、玉米等五谷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五谷画作品,引发学生对五谷画的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讲解五谷作画的基本概念、材料与工具、制作方法、艺术特点等。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五谷画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第3课“五谷”作画》2. 板书内容:五谷作画的基本概念五谷画的材料与工具五谷画的制作方法五谷画的艺术特点五谷画的创新与实践七、作业设计1. 课堂作业:学生独立完成一幅五谷画作品。
2. 家庭作业:学生回家后,利用家里的五谷材料,创作一幅五谷画作品。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本节课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作品表现良好。
2. 教学不足:部分学生在五谷画制作过程中,构图不够合理,需要进一步加强指导。
“五谷”作画教学反思
![“五谷”作画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2fca4c3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02.png)
“五谷”作画教学反思(一)合作教育:让学生明白成功属于合作团队的每一份子,为了赢得最终胜利,一定要仰仗“人和”。
适应合作者,要有合理的分工,发挥各自的长处,能画则画,能写则写,涂胶、撒米、勾线络,包括收拾整理,一应事物必须做到精诚合作,不能有拈轻怕重的思想,也不能有主角与配角的区分“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自己的行为习惯要符合团队的大局,不能以自己为中心,时刻要以大局为重。
在分工给自己以后又能独当一面,不推诿。
能分能合,而且恰到好处,收拾整理、分类归档、干净利落。
让学生适应我们这个法制社会,处处遵守规则。
(二)口语表达教育:每次做完后让学生讲述自己的制作过程和所要表达的意境,以及画面之外包含的精神。
这就需要学生平时多读书、多写作、多交往,还要对画有一定的理解。
平时积累词汇,对画面设计的创意独特,引申为自己的精神寄托,表现自己的思想。
(三)习惯探究:人们常说,培养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培养一种性格,收获一种人生。
在制画中,一是培养发现思维,二是培养创新思维,三是培养习惯思维。
让行为习惯渗透于思维,成为不自觉的本能,比如谷物和工具的摆放次序,合作中的协调,制作中的先后顺序,收工后的现场清理等等。
都是一种习惯的培养,从小养成这种良好的习惯会让他们受益终生。
当然除了这些教育和美术技法之外,更重要的是它的本位思考——五谷画。
教学相长:五谷画教学教会了我很多,紧跟着孩子们在创新的脚步中走来。
他们的“白米上色”理论经过大家的应用得以推广,整幅画只用一种白米,提前把米染成各种需要的色彩备用。
在制作中发现的小窍门,在狭窄的地方,比如走线时,用手指太粗,小米太小用镊子夹不住,就用筒装豆子理论。
即用废笔筒或干脆用废纸卷成筒状,装上米一点点倒在线上,又整齐又快捷,有工笔画的精细。
遇上大空间时,先大面积涂上胶,用手抓一把米撒在上面也很过瘾,像大手笔的写意画一样。
还有同色不同米:比如都是白色糯米但是有长有圆,我们可以各尽其用。
《3“五谷”作画》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美术人教版12四年级下册
![《3“五谷”作画》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美术人教版12四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31eb0851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54.png)
《“五谷”作画》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五谷”的概念及其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掌握用五谷进行绘画的基本技巧,并能够运用这些技巧创作出具有个性的美术作品。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将提高对自然材料的认识和利用能力,培养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同时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二、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教授学生如何运用五谷进行绘画的技巧,包括如何选取合适的五谷材料、如何设计图案和如何进行粘贴等。
教学难点在于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将五谷材料创作出有创意和美感的作品。
三、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包括:五谷材料(如小麦、玉米、黄豆等)、绘画工具(如画纸、胶水、剪刀等)、投影仪或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五谷”画作的案例。
此外,还需要为学生们提供足够的安全保障措施,避免使用过程中发生意外。
四、教学内容及方法教学中采用实践操作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首先通过实物或图片展示,让学生认识五谷的特性和使用方法。
然后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指导学生设计和制作自己的“五谷”画作。
期间不断鼓励学生创新和发挥想象,及时解决学生在操作中遇到的问题。
最后展示学生作品并相互评价学习。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在课程开始之初,教师将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一幅由五谷杂粮精心创作的画作,画面色彩丰富,形象生动。
通过这幅作品的展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并询问学生:“你们知道这幅画是用什么材料创作的吗?”待学生注意到五谷杂粮这一材料后,教师将介绍本课的主题——“五谷”作画,并解释五谷杂粮在艺术创作中的独特魅力和应用价值。
二、知识讲解环节在知识讲解环节中,教师将详细介绍五谷杂粮的种类、特性和在绘画中的运用方法。
首先,教师会解释五谷的概念,并列举常见的五谷杂粮,如稻米、小麦、玉米、大豆、高粱等。
接着,教师将详细讲解五谷杂粮的特性和颜色,如稻米洁白如雪,小麦金黄如金等。
此外,教师还将介绍如何利用五谷杂粮的特性和颜色进行创作,如利用其天然的颜色进行拼贴,或利用其形状进行组合等。
3课《五谷作画》(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四年级下册
![3课《五谷作画》(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四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e7224c75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a6.png)
教案:《五谷作画》课程: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五谷作画的起源和发展,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的热爱和尊重。
2. 通过观察、实践和创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粮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1. 五谷作画的起源和发展。
2. 五谷作画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
教学难点:1. 五谷作画的创作方法。
2. 如何运用五谷作画的技巧创作出富有创意的作品。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五谷作画的PPT、视频和相关资料。
2. 学生准备五谷杂粮、画纸、画笔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PPT、视频等形式,向学生介绍五谷作画的起源和发展,让学生对五谷作画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引导学生观察五谷作画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新课内容1. 教师讲解五谷作画的基本技巧,如选材、构图、粘贴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五谷作画的实践操作,体验五谷作画的乐趣。
3. 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富有创意的五谷作画作品。
三、作品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四、总结与拓展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继续创作五谷作画作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和创作,让学生了解了五谷作画的起源和发展,掌握了五谷作画的基本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创作空间和鼓励,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五谷作画中找到自己的乐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进一步拓展五谷作画的教学内容,如引导学生探索五谷作画与其他艺术形式的结合,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五谷作画的比赛和展览,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五谷作画》教学设计及反思
![《五谷作画》教学设计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de311b8455270722192ef7cd.png)
《五谷作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了解五谷画的起源基础上,学习用点状的谷物来组合适合纹样的曼陀罗画面。
2、利用谷物的颜色、外形、质感、大小和色彩,来粘贴组合曼陀罗画面,能够因形造型,因质造型,因色造型并巧妙的运用。
3、通过创作五谷作画培养学生对美的感悟能力,感知生活美、艺术美,并学以致用,以此提高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提高学生的环保和节俭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利用谷物的外形、质感和色彩制作曼陀罗画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如何巧妙利用谷物来设计、粘贴一幅造型简洁的曼陀罗种子画。
教具准备:五谷画作品、各种谷物、白乳胶、纸盘等。
课前准备:收集不同不同大小、颜色、形状、质感的种子、白乳胶、纸盘。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学1、组织学生小组欣赏种子画作品,观察思考是用什么做的?和以往美术作品有何不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制作种子画的信心。
2、讲述种子画的起源。
依据民间传统,把种子贴出来的画,叫做“五谷粮食画”,简称“五谷画”“粮食画”。
“五谷画”起源于盛唐,五谷素有凝聚天地精华之美称,在佛教和道教中地位极高,被视为夺天地之精华的吉祥物,民间也将五谷作为辟邪之宝。
(课件)3、板书课题:“五谷”作画二、赏析作品、激情引趣1、请同学们将自己带来的各式种子拿出几颗试着拼一拼,摆一摆。
提问学生:在拼摆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小组可以讨论一下。
(一粒种子可以看成一个点、还可以排成线,摆成面;种子的大小可以决定线条的粗细;可以利用种子固有的色彩巧妙的排出图案…….)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并动手尝试体验,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由此达到主动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目的。
2、组织学生看教材,引导学生看学习要求,并带着问题观察书中图片。
请同学们说一说观看书以后了解的种子画做法。
根据种子天然固有的形状、颜色、质感、大小按照因形造型,因质造型,因色造型等创作方法进行创造。
同时注意颜色搭配、大小的搭配、不同质感的种子的搭配、种子的排列等。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五谷”作画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五谷”作画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bf08dac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2a.png)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五谷作画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五谷作画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发挥创意,制作出属于自己的五谷画作。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五谷作画的基本概念。五谷作画是利用五谷的自然色彩和形状进行创作的一种艺术形式。它不仅体现了我国农业文化的丰富内涵,还能培养我们的审美观和环保意识。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五谷作画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表达对自然的敬意和赞美。
-色彩搭配与整体美感:学生在选择五谷颜色时可能无法达到理想的美感效果,教师需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色彩搭配,使作品更具艺术性。
-文化背景的理解:学生对五谷在农业文化中的地位和象征意义可能理解不深,教师应通过生动的故事或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五谷文化。
针对以上教学难点,教师应采取分步骤、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通过示范、引导、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提高教学效果。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五谷作画作品。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五谷作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5.结合五谷作画,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环保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谷作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了解五谷画的起源基础上,学习用点状的谷物来组合适合纹样的曼陀罗画面。
2、利用谷物的颜色、外形、质感、大小和色彩,来粘贴组合曼陀罗画面,能够因形造型,因质造型,因色造型并巧妙的运用。
3、通过创作五谷作画培养学生对美的感悟能力,感知生活美、艺术美,并学以致用,以此提高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提高学生的环保和节俭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利用谷物的外形、质感和色彩制作曼陀罗画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如何巧妙利用谷物来设计、粘贴一幅造型简洁的曼陀罗种子画。
教具准备:五谷画作品、各种谷物、白乳胶、纸盘等。
课前准备:收集不同不同大小、颜色、形状、质感的种子、白乳胶、纸盘。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学
1、组织学生小组欣赏种子画作品,观察思考是用什么做的?和以往美术作品有何不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制作种子画的信心。
2、讲述种子画的起源。
依据民间传统,把种子贴出来的画,叫做“五谷粮食画”,简称“五谷画”“粮食画”。
“五谷画”起源于盛唐,五谷素有凝聚天地精华之美称,在佛教和道教中地位极高,被视为夺天地之精华的吉祥物,民间也将五谷作为辟邪之宝。
(课件)
3、板书课题:“五谷”作画
二、赏析作品、激情引趣
1、请同学们将自己带来的各式种子拿出几颗试着拼一拼,摆一摆。
提问学生:在拼摆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小组可以讨论一下。
(一粒种子可以看成一个点、还可以排成线,摆成面;种子的大小可以决定线条的粗细;可以利用种子固有的色彩巧妙的排出图案…….)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并动手尝试体验,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由此达到主动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目的。
2、组织学生看教材,引导学生看学习要求,并带着问题观察书中图片。
请同学们说一说观看书以后了解的种子画做法。
根据种子天然固有的形状、颜色、质感、大小按照因形造型,因质造型,因色造型等创作方法进行创造。
同时注意颜色搭配、大小的搭配、不同质感的种子的搭配、种子的排列等。
3、欣赏社团学生的种子画作品。
充分开阔学生的思路,为学生设计制作曼陀罗种子画做好铺垫。
4、向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任务:进行新的尝试,用带来的种子进行创作曼陀罗。
什么是曼陀罗?课件欣赏曼陀罗图案。
曼陀罗最早是曼陀罗花的称呼,后来佛教徒以曼陀罗花为原型逐渐演变为各种便
于携带的图画。
曼陀罗是聚合众多事物形成中心,他的基本结构是从中心向四面扩散的辐射线式,也是我们曾经学习的圆形的适合纹样。
5、今天我们就利用种子的色彩、形状、大小等来进行曼陀罗造型的创作。
首先先来欣赏教师制作的种子曼陀罗作品。
三、教师演示
教师分层次演示如何在纸盘中制作种子曼陀罗。
四、学生制作,实践创新
1、同学们没想到用种子也能做成这么神奇美妙的图画。
平凡的东西也有它神奇之处,种子是平凡的,但神奇的是人的大脑,相信大家一定会创作出最美丽的曼陀罗种子画。
2、学生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并适时展示评价学生作品。
播放轻松的音乐,使学生保持愉快的心情,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什么困难,小组的同学可以讨论来解决,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五、展示评价
在同学们的手中一个个美丽的曼陀罗诞生了,请同学们将自己的作品举起大家欣赏。
请同学说说给自己留下最深印象的同学的作品;自荐一下自己的种子画作品。
教师适时点评并总结学生作品。
六、小结、拓展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种子是平凡的,是普通的,但是通过我们大脑的构思,我们双手的创造,平凡而普通的种子就会变成一幅幅充满生机、别具一格的精美艺术品,老师相信大
家能够发挥想象利用其他种类的种子制作出更加精彩的画面,也会创作出更多美丽的曼陀罗。
每个人都能成为才华出众的生活艺术家。
最后,老师想对同学们说“种子虽好,可不要浪费。
”
教学反思
这节课学生们大胆动脑、巧动手制作出了制作精巧的“五谷”粘贴画作品。
本节课我指导的操作性学习探究主要是把重点放在以下四个方面:①通过赏析前节课的优秀学生作品,激情引趣巧妙导入新课,激发学生运用不同媒材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兴趣;②通过欣赏、分析、引导、探究等方法步骤引导学生明确关于五谷杂粮粘贴画的制作要领;
③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实践锻炼学生精细制作与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合作与交流学习能力等。
本课出现了不少层次分明,色彩、构图都比较好的作品,整体的效果超出了我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