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阅读专项训练

合集下载

中考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精选10篇

中考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精选10篇

说明文阅读专题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复习:京剧阅读下面短文,完成题目。

①京剧又称平剧、京戏,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已有200多年历史,享誉海内外,有“国剧”之称。

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

它是由徽调(安徽的地方曲调)、汉调(武汉一带的曲调)为主融合昆曲、秦腔(陕西的地方曲调)和其他民间曲调特点发展而成的。

京剧唱腔以徽调的二黄和汉调西皮为主,所以京剧过去也称为“皮黄”。

②京剧的音乐基本上属于板腔体:西皮有导板(倒板)、慢板、原板、快三眼、二六、流水、快板、散板、摇板等板式;二黄除上述板式外,还有反西皮、反二黄、南梆子、四平调、吹腔等。

这些板式分别表现了不同感情。

一般来说,西皮适宜表现活泼昂扬的情感,二黄适宜表现苍凉深沉的情感,反西皮用于深切悲痛时,四平调、吹腔用于轻松愉快时,南梆子则多半用来表现少女柔情。

③京剧伴奏的乐器很多,主要有胡琴、二胡、南弦子、月琴、笛子、唢呐、管弦乐和打击乐器。

京剧表演歌舞并重,融合了大量武术技巧,多用虚拟动作,节奏感强,技术要求高,念白也具有音乐性,俗称“韵白”。

京剧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中国戏曲“唱念做打”有机结合的独特艺术表演体系,对各地方剧种影响很大。

④京剧脚色(角色)根据男女老少、俊丑正邪分成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京剧中的“生”,一般指剧中扮演男子的演员,其中又可细分为“老生”(又称须生,一般为较年长的男子,例如京剧《伍子胥》中的伍子胥)、“小生”(青年男子,如京剧《白蛇传》中的许仙)和“武生”(男性武将,如京剧《长坂坡》中的赵云);旦又分“正旦”(又叫青衣,一般为大家闺秀,如《武家坡》中的王宝钏)、“花旦”(一般为小家碧玉,如《红娘》中的红娘)、“老旦”(老年妇女,如《龙凤呈祥》中的吴国太)、“武旦”(有武功的妇女,如《穆桂英》中的杨排风)、“彩旦”(诙谐或邪恶的妇女,如媒婆之类);净指品貌或性格特异的男子,又分为“武净”“文净”两大类,武净如张飞、李逵、黄盖等,文净如包公、曹操等;丑角(又称小花脸)是诙谐或邪恶的男子,也有文丑、武丑之别,文丑如《蒋干盗书》中的蒋干,武丑如《三岔口》中的刘利华等。

小学说明文阅读专项训练(带答案12篇)

小学说明文阅读专项训练(带答案12篇)

(1)学习语文不能要求速成①我常常接到这样的信,信上说:“我很想学好语文,希望你来封信说说怎样学。

”意思是,去一封回信,他一看,就能学好语文了。

又常常有这样的请求,要我谈谈写作的方法。

我谈了,谈了三个钟头。

有的人在散会的时候说:“今天听到的很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哪有这么容易?哪有这么快?希望快,希望马上学到手,这种心情可以理解;可是学习不可能速成,不可能画一道符,吞下去就会了。

学习是急不来的。

为什么?学习语文目的在运用,就要养成运用语文的好习惯。

凡是习惯都不是几天工夫能够养成的。

比方学游泳,先看看讲游泳的书,什么蛙式、自由式,都知道了。

可是光看书不下水不行,得下水。

初下水的时候很勉强,一次勉强,两次勉强,勉强浮起来了,一个不当心又沉了下去。

要等勉强阶段过去了,不用再想手该怎么样,脚该怎么样,自然而然能浮,能往前游了,这才叫养成了游泳习惯。

学语文也是这样,也要养成习惯才行。

习惯是从实践里养成的,知道一点做一点,知道几点做几点,积累起来,各方面都养成习惯,而且全是好习惯,就差不多了。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写完,而且全是一句话要加个句号,谁都知道,一年级小学生也知道,但是偏偏有人就不这么办。

知道是知道,就是没养成习惯。

②一定要把知识跟实践结合起来,实践越多就知道得越真切,知道得越真切就越能起指导实践的作用。

不断学,不断练,才能养成好习惯,才能真正学到本领。

③有人说,某人“一目十行”,眼睛一扫就是十行。

有人说,某人“倚马万言”,靠在马旁边拿起笔来一下子就写了一万字。

读得快,写得快,都了不起。

一目十行是说读书很熟练,不是说读书马马虎虎;倚马万言是说写得又快又好,不是说乱写一气,胡诌不通的文章。

这两种本领都是勤学苦练的结果。

④要学好语文就得下功夫。

开头不免有点勉强,不断练,练的功夫到家了,才能得心应手,心里明白,手头纯熟。

离开多练,想得到什么秘诀,一下子把语文学好,是办不到的。

想靠看一封回信,听一回演讲,就解决问题,是办不到的。

【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题20篇及解析

【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题20篇及解析

【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题20篇及解析一、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被误解的食品添加剂①说到食品添加剂,估计很多人会敬而远之,一些人对食品添加剂还存有根深蒂固的误解。

那么,我们对食品添加剂必须退避三舍吗?②事实上,食品添加剂只是众多添加剂中的一种。

添加剂还包括:饲料添加剂、药品添加剂、塑料添加剂、涂料添加剂、油墨添加剂、汽油添加剂等。

三聚氰胺是添加剂,但它是水泥添加剂,在水泥里面作为高效减水剂;也是塑料添加剂,在塑料里面作为阻燃剂;还可以作为涂料添加剂,在涂料里面作为甲醛吸收剂。

但是,三聚氰胺不是食品添加剂。

苏丹红、三聚氰胺、瘦肉精、吊白块在食品中都是非法添加物。

所以,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对维护食品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③也许有人会好奇,为何一定要使用食品添加剂呢?其实,对于现代生活来说,食品添加剂不但重要而且必要。

因为,如果没有它们,我们的生活反倒会更加危险。

④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因食用致病微生物污染的食品引发疾病,是食品安全头号问题,所以如果不使用防腐剂和保鲜剂等食品添加剂的话,肉制品、烘烤食品、方便食品、水果,甚至酱油和醋等食物或调味品就很容易被致病微生物污染,从而危害人体健康。

而那些号称不添加防腐剂的食品,事实上更容易在开封后受到污染和变质,且无污染和无添加往往是商家为了迎合消费者心理而造出的噱头而已。

⑤有些人不喜欢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往往是带有一种传统的情结。

但食品添加剂并非现代食品工业的产物,而是和人类文明历史一样的悠久。

如油、盐、酱、醋以及点豆腐用的卤水,炸油条用的明矾和小苏打,都是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早就已经成为我们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⑥食品添加剂作为现代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按规定使用对人体是无害的,且可以改善食品的品质和色、香、味,以及防腐、保鲜。

正是因为有了食品添加剂的发展,才有大量的方便食品供应,才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

说明文专项阅读理解(20篇)

说明文专项阅读理解(20篇)

说明文专项阅读理解(20篇)说明文专项阅读理解(20篇)一.现代文阅读(共20小题)1.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真假近视都是不可逆的王凯①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近视患者呈现低龄化、度数高的特点,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一项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显示,我国7﹣12岁小学生、13﹣15岁初中生、16﹣18岁高中生及19﹣22岁大学生的视力不良率分别为45.71%、74.36%、83.28%和86.36%。

很多家长认为假性近视或低度的真性近视是可逆的。

在门诊中,经常有近视患儿家长问:“有没有什么方法能让孩子的视力恢复正常?”而在调查中,居然有近五成的家长不知道近视是不可逆的。

②【A】事实上,如果是真性近视,无论中低度还是高度近视,都不可逆。

【B】假性近视实际上是调节痉挛,是由于长时间高强度近距离用眼,导致睫状肌持续紧张收缩不能放松所致。

【C】对这种类型的“近视”,通过放松调节,多看远处,必要时辅以睫状肌麻痹药物使用是可以恢复部分视力的。

【D】但需要指出的是,所谓假性近视,不过是即将步入近视的一种过渡状态,临床上很少有一直能维持视力而不近视的青少年近视患者。

【E】到目前为止,全世界还没有发现任何一种方法能够逆转真性近视或者阻止假性近视转变成真性近视。

【F】现有的任何方法,都只能延缓近视发生的时间和进展速度。

③青少年近视的发生和进展,并非一朝一夕。

刚出生的婴幼儿都是远视眼,一般而言,4﹣5岁的孩子应该具备200度左右的远视储备,6一8岁的孩子应当具有100度到150度的远视储备。

所有近视眼的发生,都是从远视储备消失的那一刻开始的,尽管此时双眼的视力可能是1.0甚至更好。

当远视储备消失后,由于青少年身体还在生长发育,眼轴会继续拉长,就必然会发展成近视眼。

因此,远视储备的珍惜和维护,在近视防控中至关重要。

有的孩子上学期视力还是1.0,才过了半年就变成0.5了。

其实,这种视力的急剧下降并不突然,因为从半年前远视储备消失开始,近视就启动了。

说明文阅读五篇

说明文阅读五篇

说明文阅读训练(共五篇)(一)低温世界的奇迹⑴低温世界中各种物质会呈现奇特的景象。

零下194℃时,空气会变成浅蓝色的液体,叫做“液态空气”。

若把梨子在液态空气里浸过,它就变得像玻璃一样脆;鸡蛋、石蜡在液态空气里,则会像萤火虫似的发出荧光。

在零下100℃到零下200℃时,汽油、煤油、水银、酒精都会变成硬梆梆的固体;二氧化碳则变成雪白的结晶体,平时富有弹性的橡皮变得很脆,钢铁也变成了“豆腐”……人们利用许多物质在低温下变脆这一特性,发明了一种低温粉碎技术。

在现代城市中充斥着各种废物,如废汽车、废轮胎、废塑料、废钢铁等,在应用低温下液氮冷却处理后,这些物质的抗冲能力大大降低,呈现脆性龟裂,给粉碎创造了极有利的条件。

这种低温粉碎方法用于粉碎肉类,可做到骨、皮、肉一次性干净利索地分离。

⑵低温世界还是农业生产中除虫灭害的得力助手。

人们以往在田鼠的洞穴中注入化学农药灭鼠。

这种方法不仅花钱多,而且会使土壤受损。

改用低温农药后,将少量液氮注入鼠穴中,由于低温液氮是高压缩状态,释放之后,在穴中其体积急速扩大700至800倍,随即气化后的氮以相当快的速度从洞中向外推出,把穴中空气排净,致使田鼠窒息而死。

低温农药无害、快速、有效,已引起广大农民的关注。

⑶低温技术能快速打捞沉船。

常规打捞沉船的方法是将高压气体压入,使船内积水排出,沉船得到浮力而露出水面。

这种打捞法要花一整天。

采用低温打捞,只要向船舱内灌入液氮,低温液氮便会爆炸般地膨胀,高压气体泵架使舱内积水迅速排出。

英国一家低温公司将船只沉入英吉利海峡9米深的海水中,然后把近20升液氮压入沉船舱内,仅用30秒钟,就使沉船露出了水面。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低档温世界将更多地为人类造福。

从食品保存到生命冷冻,从工业生产到尖端超导技术等各个方面,都会有低温世界的奇迹。

1.低温的作用有哪些?(3分)答:低温粉碎、除虫灭害、打捞沉船2.用低温灭鼠的原理是什么?请根据第⑵段内容概括回答。

【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

【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

【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一、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鳖鱼是海洋系统的“整容师”①鳖鱼是海洋中的庞然大物,也是食肉类的凶猛鱼类,号称“海中狼”。

可是,最近它被贴上了“整容师”的标签,因为它可以改变海洋中很多鱼的眼睛和尾鳍的尺寸。

听到这些,你是否感到十分惊讶呢?②原来,在海洋系统中,许多小鱼都有着较大的眼睛和有力的尾鳍,帮助它们及时发现并快速躲避鲨鱼的攻击和吞食。

尤其在鲨鱼出没捕食的低光环镜下更加如此:一定尺寸的尾鳍可以保证鱼类突然加速游动,以此来远离鲨鱼的追捕。

但是,在2018年1月,西澳大利亚大学等研究机构人员的最新研究发现,近年来由于人类对鲨鱼的大量捕杀,导致多种鲨鱼濒临灭绝。

鲨鱼数量的减少,使得其他鱼类的生存得到了暂时的和平安稳,导致它们的形态也正在发生明显的改变,如:眼睛变小,尾鳍变小。

因此,鲨鱼就成了海洋系统里的“整容师”。

③研究人员对澳大利亚西北海域罗利沙洲和斯科特礁两个珊瑚礁系统中7种不同的鱼类专门进行了对比分析。

这两个珊瑚礁有着相似的自然环境,但不同的是,罗利沙洲禁止捕鱼,鲨鱼数量比较稳定,而斯科特礁允许对鲨鱼进行商业捕捞,且已经持续了一百多年。

研究人员分别在两个珊瑚礁海域进行了采样捕捞,并测量出了所捕捞鱼的体长、体宽、眼部和尾鳍大小。

结果发现,与罗沙洲的鱼类相比,斯科特礁同种鱼类的眼睛尺寸小46%,尾尺寸小4%。

④研究人员解释说,人类捕捞鲨鱼使其数量减少,会造成一系列生态后果,小鱼的眼睛及尾鳍尺寸等发生变化仅仅是一个方面,其实,鲨鱼数量的减少还在悄悄地影响着其他海洋生态系统。

⑤首先,鲨鱼数量的大幅度减少,那些体弱多病,基因突变导致畸形的鱼,就不会及时被消灭,进化过程中的优胜劣汰也不能更好地延续下去。

那些没有被吃掉的弱鱼,病鱼就会一直繁殖下去,直到基因退化,这不利于种群的健康发展,对整个海洋生物多样性,优化性将是一个致命打击。

⑥其次,鲨鱼数量的大幅度减少,将使海洋生态环境无法正常维持,水质环境会进一步恶化。

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

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

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一、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小心!二维码暗藏杀机①不知不觉中,你可能已经习惯用智能手机拍下身边各种各样的二维码,享受轻松在线获取信息的便捷了。

但你了解二维码吗?有没有意识到,二维码也可能暗藏“杀机”?②二维码是在一维条码的基础上扩展出来的,它使用黑白矩形图案表示二进制数据,被设备扫描后,可获取其中所包含的信息。

以前常用的一维条码只有宽度记载着数据,而二维条码的长度、宽度均记载着数据。

因此,相比前者,二维码的信息容量更大,是普通条码的几十倍。

而且,除文字数字外,它还能存储图片、声音、指纹等信息。

二维码还有一维条码没有的“容错机制”——即使二维码被穿孔或是污损,甚至损毁面积高达50%,仍可恢复信息。

另外,二维码有三个定位点,这三个定位点提供读码机辨识。

正是有了这些定位点,不管是从何种方向读取,它都可以被辨识。

③鉴于二维码的诸多好处,加之智能手机的普及,二维码很快出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商家在广告中加入二维码,引导消费者在线了解更多产品和服务信息;物流仓储中心靠扫描二维码,掌控货品去向和信息;护照、身份证、会员证印有二维码,可以帮人们快速输入核对个人信息;社交网站生成的个人二维码,让我们“互粉”变得轻而易举;二维码还是防伪的好帮手……④咔嚓一拍,信息自来。

一个个小小的黑白方块就像一把把钥匙,带我们走进不同的世界。

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习惯这种轻松获取资讯的方式了。

但你有没有想过,手中轻易得来的“钥匙”究竟是“金钥匙”,还是“黑钥匙”?⑤如今我们常见的QR条形码是二维码家族中的一员,可被智能手机扫描,便于用户直接访问某个网站而无需键入网址。

这就给黑客和骗子以可乘之机。

他们只需付出很少的成本,利用网上随处都能下载到的二维码生成软件,就能印制出大量二维码贴纸,把它们贴在各地的公共广告上,覆盖原本由企业提供的二维码,给人造成误导。

说明文阅读训练6篇带答案

说明文阅读训练6篇带答案

说明文阅读训练准确预报地震,不是一件易事目前,在地震学界内有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一种是地震不可知论,认为在人类对地球内部知之甚少的情况下,预报地震是不可能的;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地震是有规律可循的,探索其规律进行短临预报并非完全不可能。

两种观点的对立十分尖锐,因不可知论占据主流地位,所以社会上一度形成这样的鉴别标准:说地震不可知的是科学家;说地震可以预报的可能是骗子。

不错,就人类当下的科技水平而言,要想清晰地搞清地壳的运动规律还存在一定困难,在此背景下进行地震预报研究仍是难题。

在纳税人的呼吁下,美国和日本等西方国家相继压缩用于地震预报的科研经费,特别是日本正式宣布退出地震预报的合作研究。

他们认为,与其让遥遥无期的空洞研究浪费资金,还不如扎扎实实地做好防灾救灾的实际工作。

而我国的情况有点复杂。

从形式和规模上来看,我国的地震研究监测机构无疑是全世界最健全、最庞大的。

可遗憾的是,近些年我国科研人员能拿得出手的研究成果却越来越少。

中国的地震专家真的如此无能吗?其实不然,笔者熟知的地震学界的几位专家学者,他们对地震研究都有突出的贡献,也都有过比较准确预报地震的经历。

目前,世界上地震短临预报的最高准确记录是30%,这个记录就是由中国保持的。

即使如此,地震预报却仍然是全世界公认的棘手难题。

其原因很简单,我们对地震这个复杂的自然现象的整体认识尚处在模糊的探索阶段。

从科学上讲,预测地震有两条途径:一是寻找地震前出现并且与地震发生有明确关系的自然现象,也就是所谓的震兆,进而利用震兆预测地震。

二是认识地震从孕育到发生的基本规律,即震因,利用震因对地震的孕育发生过程做出准确的识别。

关注震兆与研究震因两者缺一不可。

遗憾的是,震兆与震因至今仍如两座科学山峰横亘在我们面前,让我们难以逾越。

在地震史上,中国宣称曾成功预报了海城和青龙地震,但世界地震学界对此的评价是:偶然的运气。

有人说,我们曾经成功预报过海城和青龙地震,为什么不能把这两次预报的经验运用到后续的地震预报工作中呢?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地震预报难就难在地震的机理和触发条件等复杂多变,预测方法具有不可复制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卡片3
说明语段的信息组成
说明语段:事物特征+说明方法+X
说明的中心
筛选信息:
知识卡片4
注意信息间的关系:
解说 总分 因果 转折 主次 替代
(3)200多年来,世界各国数以万计的探险家、科学 家不畏冰山阻挡,不畏风暴严寒,前赴后继地奔赴 南极,进行科学考察,探索其中的奥秘。从1985年 我国在南极设立第一个科学考察站至今的十几年时 间里,我国先后派出了上千名科学家和科研人员, 奔赴南极大陆,实施了一系列有组织的大规模、多 学科、高效益的科学考察活动。涉及气象学、冰川 学、地球科学、海洋学、生物学、人体生理学等几 十个学科的大量科研成果日益证明,南极洲并不是 脱离于文明世界之外的大陆,而是与整个地球息息 相关。特别在关系到全球气候、生态环境以及人类 的未来等重大问题上,南极以不可忽视的力量顽强 地制约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据统计,1951年,我国耕地有1.08亿公顷, 人均耕地0.19公项。到了1981年,我国耕地
总面积下降到0.99亿公顷,人均耕地也只有
0.10公顷了。如果人口再无节制地增长下去,
我国人多地少的局面将会越来越严峻。
(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
考一考:下列语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我国人口的增长趋势
与世界人口的基本相
似(如图)。以解放

后为例,1949年到 1990年我国人口增长
No
了6.2亿,翻了一番还 多。我国是世界上人
Image
口最多的国,我国人
口约占世界人口的
22%。
(举例子、列图表、列数字)
——《人口与环境》
考一考:下列语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随着我们(水葫芦)在中国各地放手的工 作,我们的噩梦也随之而来了。“珠江水 系告急,太湖水系告急!”“绞杀异己, 阻塞河道,泛滥成灾!”“危害中国生态 环境的大毒草,破坏滇池风光的冷面杀 手!”一夜之间,英雄变狗熊。整治水葫 芦的战役在各地纷纷打响,我成了人人得 而诛之的恶魔杀手。——《水葫芦喊冤》
知识卡片2
• 说明方法的作用:
• 举例子:具体形象 • 分类别:条理清晰 • 打比方:生动形象 • 作比较:强调突出
特征 成因 说明了说明对象+变化
• 列数字:具体准确
发展
• 下定义:严密确切
• 画图表:直观明了
自身作用 + 文中作用
说一说:说明方法的作用
鼻行动物的最大特征是鼻子极为特殊。有的只有1 个奇怪的鼻子,有的有4个鼻子或更多的鼻子。它 们的鼻子千姿百态,有的像根柱子,有的像个喇 叭,有的像只蜗牛。其鼻子也有多种功能,不但 可用鼻子爬行、跳跃,甚至能用鼻子捕捉虫子; 鼻子在它们的生活中起着第一位的作用。动物学 家给它们的鼻子起个名字叫“鼻子步行器官”, 简称“鼻器”。所谓“鼻器”,只是一种功能性 概念,而不是形态学上的概念。它们的鼻子决不 可与象、猪或其他动物的鼻子同日而语。
16.第三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 用?(3分)
批一批:
下列三种答案,可给几分,为什么?
答案:举例子,列数字(1分)具体说明世界 各国科学家、探险家奔赴南极,进行科学考 察,探索其中的奥秘。(2分)
举例子.作用是列出相关数据举例说明,使文章更 加富有说服力,更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举列子,例数字.说明我国科学家为探索南极奥秘 作出了不懈的努力,表现了我国科学家为科学事业 不畏艰险的献身精神.
举例子,列数字.说明我国科学家、探险家奔赴南 极,进行科学考察,探索其中的奥秘.
练一练:
知识卡片2
• 运用所探索到方法完成阅读练习1
• 举例子:具体形象 • 分类别:条理清晰 • 打比方:生动形象 • 作比较:强调突出 • 列数字:具体准确 • 下定义:严密确切 • 画图表:直观明了
(引用、打比方)
知识卡片1
议一议:说明方法的本身作用
举例子: 具体形象 分类别: 条理清晰 打比方: 生动形象 作比较: 强调突出 列数字: 具体准确 下定义: 严密确切 引言论: 确凿有力 画图表: 直观明了
找一找:从标准答案中找找答题的规律
15.文章多处运用比喻说明的方法。下列 比喻分别具有什么作用?(4分)
⑥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考一考:下列语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这种以非文字语言来传情达意的手段,就叫
“人体语言”,简称“体语”。
(下定义)
科学家们把卫星按重量分为好多类,1000千 克以上的为大型卫星,100千克~500千克的
为小型卫星,,10千克~100千克的为微型卫
星,10千克以下的为纳米卫星。(分类别、列数字)
特征 成因 说明了说明对象+变化 发展
说明方法作用=自身作用+ 文中作用
辨一辨:题型变化
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 什么? (3分)
文章多处运用比喻说明的方法。下列比喻分 别具有什么作用?(4分) ①(病毒)且不奢谈“库房”和“车间”,就连作 为保护外壳的“茅草房”也没有。 ②变异就像赌博,总是有输有赢,不断地 赢下去的几率是微乎其微的。
文章引用了一艘英国军舰遇风浪沉没的实例 ,其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回答。(3分)
①(病毒)且不奢谈“库房”和“车间”,就 连作为保护外壳的“茅草房”也没有。
②变异就像赌博,总是有输有赢,不断地 赢下去的几率是微乎其微的。
答案: ①生动形象的说明了病毒没有完整的 生命结构.(或生动形象的说明了病毒没有赖 以生存的配套设施.)
答案: ①生动形象的说明了病毒不会因反复 变异而使杀伤力越来越大.
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明确考查内容】
理解、筛选、分析、概括、表述
①理解重要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表达用。 ②能根据要求准确地从文章中筛选并整合相关的信息。 ③分析段、篇的结构层次,理清说明的顺序(一般 隐性考查)。 ④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恰当概括要点和中心。 ⑤能根据说明文的文体特点分析主要说明方法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