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引流管外露导管固定法PPT演示幻灯片
合集下载
引流管的固定与护理PPT课件

教育
.
14
Smoothly - 通畅
管腔内通畅 无扭曲、打折、受压 留意开关环节
尽可能粗的引流管、引流袋和排放口 护士交班和巡视病房时挤压引流管
.
15
Acculritely - 精确
引流液颜色对照卡
位置 刻度 颜色描述 量的评估 标识准确
.
16
Acculritely - 精确
有冲管时: 引流液量=引流量-冲入量
.
19
护士教育
Education - 教育
手术/操作前
※ 耐心讲 ※ 留置管路种类 ※ 留置管路必要性 ※ 保护方法
手术/操作后
※ 诚心帮 ※ 接手术时 ※ 翻身时 ※ 下床时
置管后
※ 细心观 ※ 固定、通畅 ※ 颜色、性质、量 ※ 渗出、皮肤
出院前
※ 耐心讲 ※ 出院指导 ※ 发放宣传页
出院后
※ 爱心访 ※ 电话访视 ※ 填写随访表
选择合适的位置,应用高举 平台法对尿管进行黏贴固定
.
为固定更紧,可采用双高 举平台法固定尿管
7
导尿管的护理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误插入阴道或脱出立即更换
2、观察记录尿颜色量性质
①量:正常:1500-2000m/24h 多尿:大于2500ml/24h 少尿:小于400ml/24h 无尿:小于100ml/24h
.
20
Education - 教育
患者(照护者)教育-引流管护理
患者教育
※ <患者告知卡> ※ 宣教管道意义、留置目的 ※ 管道维护相关知识 ※ 非计划拔管的危害及后果 ※ 脱管的紧急处理
翻身时,扶住管 勿折压,勿牵拉 不可自行拔管
有异常,找护士
.
14
Smoothly - 通畅
管腔内通畅 无扭曲、打折、受压 留意开关环节
尽可能粗的引流管、引流袋和排放口 护士交班和巡视病房时挤压引流管
.
15
Acculritely - 精确
引流液颜色对照卡
位置 刻度 颜色描述 量的评估 标识准确
.
16
Acculritely - 精确
有冲管时: 引流液量=引流量-冲入量
.
19
护士教育
Education - 教育
手术/操作前
※ 耐心讲 ※ 留置管路种类 ※ 留置管路必要性 ※ 保护方法
手术/操作后
※ 诚心帮 ※ 接手术时 ※ 翻身时 ※ 下床时
置管后
※ 细心观 ※ 固定、通畅 ※ 颜色、性质、量 ※ 渗出、皮肤
出院前
※ 耐心讲 ※ 出院指导 ※ 发放宣传页
出院后
※ 爱心访 ※ 电话访视 ※ 填写随访表
选择合适的位置,应用高举 平台法对尿管进行黏贴固定
.
为固定更紧,可采用双高 举平台法固定尿管
7
导尿管的护理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误插入阴道或脱出立即更换
2、观察记录尿颜色量性质
①量:正常:1500-2000m/24h 多尿:大于2500ml/24h 少尿:小于400ml/24h 无尿:小于100ml/24h
.
20
Education - 教育
患者(照护者)教育-引流管护理
患者教育
※ <患者告知卡> ※ 宣教管道意义、留置目的 ※ 管道维护相关知识 ※ 非计划拔管的危害及后果 ※ 脱管的紧急处理
翻身时,扶住管 勿折压,勿牵拉 不可自行拔管
有异常,找护士
导管固定 ppt课件

免导管压迫引起压疮
ppt课件
9 © 3M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管路固定方法推荐
高举平台法 -- 导尿管 -- 腹腔引流管 -- 粗胸腔引流管
工字法 -- 鼻胃管 -- 鼻胆管
Y字法 -- 气管口插管
敷贴固定法
-- 细引流管
ppt课件
10 © 3M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 3M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放置导管的目的、重要性及 注意事项
遵循管道分类及标识粘贴规定 检查导管刻度,顺导管弧度理顺导管 按各导管的二次固定规范进行固定,固定时遵
循无张力原则,避免导管压迫引起压疮。 导管固定完毕,检查导管的顺应性以保证引流
小技巧:避免压疮
1,绕管时导管 内送少许。2, 不要过度依赖胶 带的弹性来获取 长度。
ppt课件
导尿管需要固定
气囊只能避免导尿管的滑出,仍有机会进 入尿道,尿道口的大量细菌带入尿道,引 起逆行感染
导尿管的反复移动增加了尿道壁损伤的 机会,导致机械性炎症的发生
导尿管插入后使膀胱持续处于收缩状态, 导尿管的反复移动会不断刺激膀胱壁,如 膀胱扩约肌较松弛,就会发生“漏尿”现 象,这种情况多见于老年患者
通畅 根据评估结果,按需再次宣教。
ppt课件
5 © 3M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评估
评估患者病情、腹部体征
评估引流管留置时间、置管长度、引 流是否通畅,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 量
评估局部有无红肿热痛等感染
评估伤口敷料有无渗出液
ppt课件
6 © 3M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ppt课件
9 © 3M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管路固定方法推荐
高举平台法 -- 导尿管 -- 腹腔引流管 -- 粗胸腔引流管
工字法 -- 鼻胃管 -- 鼻胆管
Y字法 -- 气管口插管
敷贴固定法
-- 细引流管
ppt课件
10 © 3M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 3M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放置导管的目的、重要性及 注意事项
遵循管道分类及标识粘贴规定 检查导管刻度,顺导管弧度理顺导管 按各导管的二次固定规范进行固定,固定时遵
循无张力原则,避免导管压迫引起压疮。 导管固定完毕,检查导管的顺应性以保证引流
小技巧:避免压疮
1,绕管时导管 内送少许。2, 不要过度依赖胶 带的弹性来获取 长度。
ppt课件
导尿管需要固定
气囊只能避免导尿管的滑出,仍有机会进 入尿道,尿道口的大量细菌带入尿道,引 起逆行感染
导尿管的反复移动增加了尿道壁损伤的 机会,导致机械性炎症的发生
导尿管插入后使膀胱持续处于收缩状态, 导尿管的反复移动会不断刺激膀胱壁,如 膀胱扩约肌较松弛,就会发生“漏尿”现 象,这种情况多见于老年患者
通畅 根据评估结果,按需再次宣教。
ppt课件
5 © 3M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评估
评估患者病情、腹部体征
评估引流管留置时间、置管长度、引 流是否通畅,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 量
评估局部有无红肿热痛等感染
评估伤口敷料有无渗出液
ppt课件
6 © 3M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常见导管固定方法ppt课件

Y形胶带固定经口气管插管
将胶带撕成Y形
一条固定上唇, 另一条螺旋状绕管 对侧同样方法固定
高强度外科胶带H形固定
胶带撕成“H”状
一侧固定上唇,
另一侧两端均缠绕管
同法,固定下唇,绕管
经口气管插管固定适用胶带
• 粘性足够大 • 高强度无纺布背衬
• 纵横双向自由撕取
• 足够强韧
• 完全无延展
尿路感染(UTI)现状
定义:任何意外发生或被患者有意造成的拔管
-Grap MJ, Critical Care Nurse, 1995 -Atkins PM, Chest, 1997 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5%~16% (Chevron et al, 1998) 常见的因素: CRF, 胶带固定,口插管,缺少镇静 (Boulain,T, 1998)
-Infection Control and Hospital Epidemiology,
2008,oct
导尿管需要固定:“高举平台”
根据美国SHEA 2008 CAUTI的规范, 必须用胶带将导尿 管固定于腹部或大 腿内侧
-Infection Control and Hospital Epidemiology, 2008,oct
去除未剪开部分离型纸
螺旋状缠绕,末端反折
高举平台延长管固定
鼻胃管“工”字形固定
将胶带剪成“工”字型
去除一侧离型纸
如图,一根导管固定
如图,两根导管固定
鼻胃管固定适用胶带特质
全棉材质背衬含弹力丝:
• 足够强韧 • 透气舒适
• 吸汗、吸油
• 外表美观 • 螺旋缠绕时发挥最大 张力
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UEX)
常见导管固定方法
各类导管固定方法PPT课件

及时处理感染事件
一旦发现感染迹象,应立即采取相应 措施,如局部清创、使用抗生素等, 并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05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患者教育内容
导管固定的重要性
向患者解释导管固定的目 的和重要性,以及不正确 固定可能带来的风险。
导管固定方法
向患者详细介绍各类导管 的固定方法,包括粘贴、 缝合、夹闭等,并演示正 确的操作步骤。
行业规范与标准建议
制定统一标准
建议相关部门制定导管固定的统一标准和规范,明确各类 导管的固定方法和操作流程,提高导管固定的安全性和可 靠性。
加强培训和教育
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导管固定方法 和安全性的认识和操作技能,减少因操作不当导致的医疗 事故。
鼓励创新研发
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积极投入导管固定方法的创新研发, 推动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和推广,提升我国导管固定技 术的整体水平。
提高患者依从性
建立信任关系
01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和
依从性。
制定个性化方案
02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导管固定方案,提
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加强沟通与监督
03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监督,及时发现并处理导管固定过程中的
问题,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06
导管维护知识
教育患者如何维护导管, 包括定期更换敷料、保持 局部清洁干燥、避免过度 活动等。
心理支持措施
倾听与理解
认真倾听患者的感受和担忧,表达对 患者的理解和关心。
鼓励与安慰
提供心理支持资源
向患者提供心理支持资源,如心理咨 询、心理干预等,帮助患者缓解不良 情绪。
腹腔引流管腹腔引流管的护理-ppt课件

长期放置导尿管者, 原则上导尿管需要定 期更换,有下列情况 则应立即更新处理:
1.尿管滑出
2.尿管污染.
3.尿管阻塞
4.尿管破裂。
21
留置导尿管护理
尿管每日至少要挤压一次,避免折到或压 到,以保持畅通。
当搬运病患时,可先将引流管夹住,避免 尿液回流。
观察尿液的颜色及性状,注意混浊或沉淀 的发生。
扭转。引流管内的引流液的色、质、量等。
9
一般原则
妥善固定原则 防止感染原则 保持通畅原则 严密观察原则 严密记录原则 保持置管的功能护理
10
中鼻心氧静管脉导管
鼻氧管:吸氧方式:鼻塞、鼻导管、面罩、人
工鼻接气管插管或气切处吸氧等等。
输液或静脉全营养通路
11
胃管
通畅 位置(检查方法) 固定 口腔护理 功能
16
腹腔引流管
17
腹腔引流管的护理
观察记录 妥善固定 维持负压 拔管
18
导尿管
19
留置导尿管的护理
尿袋位置 保持密闭 防止扭曲 做好护理
20
留置导尿管护理
如有下列泌尿道感染的征 兆发生,立即通知医生:
1.发烧,发冷 2.尿道疼痛 3.尿液混浊 4.尿道口分泌物增加 5.血尿、渗尿 6.尿量少于400/日 7.或尿管脱出。
胃肠减压(维持负压、观察、 记录、处理)
供给营养(观察、加温、胃潴留 )
12
中心静脉导管护理
维护换药 观察 保持通畅 定时冲管 药物输注注意事项
13
胸腔闭式引流管
适应症 各种原因导致的气胸、液
(血、脓、乳糜)胸、液气胸及 心胸外科术后。
放置部位
排气:锁骨中线第二肋间; 排液:腋中线第七、八肋间。
腹腔引流管PPT课件

(4)注意观察引流管周围皮肤有无红肿、皮肤损
伤等情况。 (5)疼痛观察:引起病人引流口处疼痛常是引流液 对周围皮肤的刺激,或由于引流管过紧地压迫局 部组织引起继发感染或迁移性脓肿所致。 (6)每1周更换1~2次无菌袋,更换时应注意无菌 操作,以免引起逆行感染。
立即消毒引流口,予无菌敷 料覆盖压迫
腹腔引流管护理
1
定
义
腹腔内放置一引流物将液体等从腹腔内引流到 体外的一种外引流术。分为预防性及治疗性引 流管。
2
适 应 症
术后渗血渗液、积脓感染等各种情况需要 将液体引流出体外的患者。
3
目
的
引流各种积液,促进伤口愈合;支撑,防止 吻合口狭窄;管饲,营养支撑等。
滑脱、阻塞和 拔管困难
慢性窦道形成
导 管堵 塞
安抚患者情绪,报告医生,协 助医生必要时行导管冲洗 观察生命体征、腹部体征及伤口 情况,做好记录并交接班
10
操作要点
①加强无菌观念,严格无菌操作 严格无菌操作,分离引流袋接头前后均要消毒。 ②固定牢靠,严密观察 严密观察管道是否扭曲、移位、堵塞、脱落、受压;管 道衔接处有无分离,有无液体外渗。 ③保持通畅,合理放置 合理放置各管道的走向,保证各管道不打折、不弯曲,不相 互缠扰,保持管道通畅。引流袋位置必须低于切口平面。 ④明确标识,严防差错 对各管道明确标识,分别记录,不可混淆。保持标识的清晰 、完整、粘贴位置合理。 ⑤有效沟通,关爱患者 加强沟通及宣教,指导意识强,达到共同治疗的目的
并发症
出 血 损
伤
感 染
5
护
理
(1)妥善固定引流管和引流袋,防止病人在变换
体位时压迫、扭曲或因牵拉引流管而脱出。 (2)保持引流通畅,若发现引流量突然减少,病 人感到腹胀、伴发热,应检查引流管腔有无阻塞 或引流管是否脱落。 (3)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气味及有无残 渣等,准确记录24小时引流量,并注意引流液的 量及性状的变化,以判断病人病情发展趋势。
各种常见留置管道的固定方法(ppt)

06 PICC导管的固定
1、创口保护膜涂抹穿刺部 位周边预防皮肤损伤
2、第一根无菌免缝胶带固 定连接器或固定翼
3、经穿刺点为中心,透明 敷料固定外露导管
4、边按压边撕除边框
5、取第二根无菌免缝胶带 交叉固定
6、取第三根无菌免缝胶带 加强固定
06 PICC导管的固定
7、记录胶带上记录操作者姓 名与操作时间
05 中心静脉导管的固定
中心静脉导管固定注意事项
1、中心静脉导管的维护应由经过培训的医护人员进行。 2、出现液体流速不畅,使用10ml注射器抽吸回血,不应正压推注液体。 3、输入化疗药物、氨基酸、脂肪乳等高渗、强刺激性药物或输血前后,应及时 冲管。 4、无茵透明敷料每3天更换1次,纱布敷料常规每日更换1次;出现渗血、出汗 等导致敷料潮湿、卷曲、松脱或破损时应立即更换。 5、注意观察中心静脉导管体外长度和变化,防止导管脱出。
07 留置针的固定
1、无张力持膜,贴膜中心对 准穿刺点
2、塑形
3、按压抚平整块敷料
4、一边按压敷料边延,一边 撕边框
5、粘贴记录标签纸
6、高举平台法固定延长管
07 留置针的固定
留置针固定注意事项
1、对使用留置针的肢体应妥善固定,尽量减少肢体活动,避免被水沾湿、负重 造成回血,堵塞导管。 2、每次输液前先抽,再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导管。若无回血,冲洗有阻力时, 应考虑留置针导管堵塞,此时应拔出留针,切忌不可用注射器推注,以免将凝固 血栓推进血管造成栓塞。 3、静脉留置针一般可保留4天,不要超过这个日期,否则感染的风险会增加。
各种常见留置管道 的固定方法(ppt)
01
02
03
目录 04
05
06
07
腹腔引流管ppt课件

整理版课件
13
4、注意生命体征及腹部体征的变化,如有发热、 腹痛,提示有感染或胆汁渗漏可能,应及时报告 医生。
5、进低脂、低盐、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 食,少食多餐,避免刺激性食物,禁烟酒。
6、家属不能倾倒引流液。
整理版课件
14
谢谢聆听!
整理版课件
15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②T型管:一般两周以后行胆道造影证实胆管下端 已通畅即可拔管。
③预防性引流在引流液明显减少时即可拔管。
④治疗性引流在引流液减少、炎症控制后仍应保持 原来位置,然后逐日拔出数厘米,待引流通畅从 深部逐渐闭合后拔出。
整理版课件
11
护理病例及情景设置示例
患者女,69岁,因反复上腹部疼痛30余年,发热和 黄疸1周入院。体检:皮肤巩膜黄染,上腹部和右 上腹部触痛,胆囊肿大并触痛。CT和B超检查提 示胆囊增大,胆囊壁增厚,肝外胆管扩张,胆总 管直径2cm。胆囊和胆总管内可见直径1.5cm以 下多枚结石。化验:血总胆红素48μmol/L。诊 断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继发性胆总管结石。入院 后第5天在吸入全麻下行胆囊切除和胆总管切开取 石、T管引流手术。现患者术后第3天,病员生命 体征平稳,伤口无渗血渗液,引流液呈黄色,清 亮,如何进行引流管护理?
整理版课件
12
告知事项:此处以T管为例, 请根据本科室实际情况延伸
1、定期更换引流袋,一般每周1~2次。注意无菌操 作。
2、家属及患者需注意避免因翻身、活动、搬动等 造成引流管的牵拉而脱出,若有滑脱应立即报告 医生、护士。
3、保持引流袋置于适当的位置,平卧时引流管的 高度不能高于腋中线,站立或活动时应低于腹部 切口,以防胆汁逆流引起感染。引流袋不能放置 过低,特别不能放于地上,若位置太低,可使胆 汁流出过量,影响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妇科术后腹腔引流管的护理PPT课件

注意病人腹胀腹痛情况及生命体征情况防止因夹管不能观察引流液情况而忽视了腹腔内出管道标志我院腹腔引流管采用黄色标识注明管道名称插管时间然后将标签对折贴在引流管最明显处
主要内容
1
妇科手术后管道分类
2
留置腹腔引流管的目的
3
腹腔引流管的护理要点
第1页/共19页
管道分类
1
供给性管道
2
治疗性管道
3
监测性管道
4
综合性管道
管道将氧气、能量水分或药 液 源源不断补充到体内。 如给氧管、鼻饲管、输液管、输血管等。在危重抢 救时,这些管道被称为“生命管”。
排出性管道 ——指通过专用性管道引流出液体、气体等。 常作为治疗、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
如胃肠减压管、留置导尿管、腹腔引流管等。
第3页/共19页
分类(二)
监测性管道—— 指放置在体内的观察哨和监护站, 不少供给性或排出性管道也兼有此作用。如上腔静 脉导管、中心静脉测压管等。
综合性管道—— 具有供给性、排出性、监测性的功能, 在特定的情况下发挥特定的功能。 例如:胃管的三重作用:(1)进食
(2)减压 (3)监测出血的速度和量。
第4页/共19页
留置腹腔引流管的目的
目的
及时将手术创面、手术 区域内的积血、积液以 及渗出液等引流出来, 以防止形成腹腔内感染、 促进伤口的愈合。
便于观察盆腔、腹腔 内有无出血或渗液。
用于日后的腹腔化 疗。
第5页/共19页
腹腔引流管的要求
1
引流管长度:
一般为50cm~60
cm,过长容易扭曲、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Fertil Steril 2000;73:883e96.
主要内容
1
妇科手术后管道分类
2
留置腹腔引流管的目的
3
腹腔引流管的护理要点
第1页/共19页
管道分类
1
供给性管道
2
治疗性管道
3
监测性管道
4
综合性管道
管道将氧气、能量水分或药 液 源源不断补充到体内。 如给氧管、鼻饲管、输液管、输血管等。在危重抢 救时,这些管道被称为“生命管”。
排出性管道 ——指通过专用性管道引流出液体、气体等。 常作为治疗、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
如胃肠减压管、留置导尿管、腹腔引流管等。
第3页/共19页
分类(二)
监测性管道—— 指放置在体内的观察哨和监护站, 不少供给性或排出性管道也兼有此作用。如上腔静 脉导管、中心静脉测压管等。
综合性管道—— 具有供给性、排出性、监测性的功能, 在特定的情况下发挥特定的功能。 例如:胃管的三重作用:(1)进食
(2)减压 (3)监测出血的速度和量。
第4页/共19页
留置腹腔引流管的目的
目的
及时将手术创面、手术 区域内的积血、积液以 及渗出液等引流出来, 以防止形成腹腔内感染、 促进伤口的愈合。
便于观察盆腔、腹腔 内有无出血或渗液。
用于日后的腹腔化 疗。
第5页/共19页
腹腔引流管的要求
1
引流管长度:
一般为50cm~60
cm,过长容易扭曲、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Fertil Steril 2000;73:883e96.
腹腔引流管巧妙固定法PPT课件

完整编辑ppt
8
改良后的优点
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
容易取材,经济 实用
有利于患者户 外活动,防止肠 粘连发生,适 用用各种引流 管
完整编辑ppt
9
完整编辑ppt
10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11
完整编辑ppt
2
材料
1 橡皮筋大小一样两根 2 别针一枚
3 4
5
完整编辑ppt
3
材料
完整编辑ppt
4
之前患者引流管固定方法
缺点:
1.引流管过长,活动 不便。 2、重力的原因,活动 时患者有疼痛感。 3、引流管多为橡胶管, 反复更换容易松动, 造成引流管与引流袋 脱落。
完整编辑ppt
5
改良后的引流管固定方法
方法:1、选用
两根有弹性的橡皮 筋,分别从引流管 的穿出,拉紧。2、 一根皮筋固定于引 流管与引流袋的衔 接处,另一根固定 于引流袋的长管上。 3、别针固定于腹 带或衣服上。
完整编辑ppt
6
橡皮筋的用法
完整编辑ppt
7
改良后的优点
1
2
减少了腹腔引流 管活动范围,减轻 疼痛,有利于充分 引流
防止腹腔引 流管的脱落
外科腹腔引流管巧妙固定方 法
急救中心 十九病区 陈玉婷
完整编辑ppt
1
简介
胃肠手术术后患者均带有腹腔引流 管,因我院腹腔引流管均为硅胶管,长度 40~60cm,术后缝合后遗留体外约20~ 40cm,加大了引流管活动范围,对术后患 者翻身、活动时带来很多不便,现对我 科胃肠术后带有引流管实施此方法效 果显著、经济实用,具体方法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