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或工程中的力学问题
发现生活中的物理学

发现生活中的物理学
物理学是关于物质、能量、力和运动的科学领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很多与物理学相关的现象和原理。
以下是一些例子:
重力:当我们看到一个物体掉落到地面上,或者我们感受到自身体重,这都与地球上的重力有关。
重力是物体之间的引力,使得物体朝向地心运动。
力学:当我们开车、骑自行车或者走路时,我们会经历到运动学和动力学中的力学原理。
例如,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热学:当我们喝一杯热咖啡时,可以感受到热量的传递。
热学研究了能量的传递和转化,包括热传导、辐射和对流等过程。
光学:当我们看到光线反射在镜子上或者折射进水里时,我们就接触到了光学现象。
光学研究光的传播、折射、反射和干涉等现象。
电磁学:当我们使用电器、手机或者看到闪电时,涉及到了电磁学。
电磁学研究了电场和磁场的相互作用,以及电磁波的传播。
除了以上提到的,物理学还涉及到声学、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核物理学等各个领域。
物理学帮助我们理解自然界的规律和原理,从而应用于科技和工程领域。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用物理学的知识来解释和分析各种现象和问题。
生活中关于力学的若干问题

生活中关于力学的若干问题摘要:本文就物理模型把力学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通过用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和弹性力学对生活中的事例加以分析,旨在使人们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力学的存在。
以增加人们对力学的兴趣,让人们遇事多思考。
关键词:生活实例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可以用力学的观点去解释,而关于这方面的书却很少,我认为我们学生应该学以致用,多用力学的观点看问题,这样也能使我们的理论知识得以提升,本文从前人的实验数据和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分析,从而说明只要我们以力学的观点看问题,生活中就处处有力学的存在。
一材料力学在面条中的应用1.1我么平时吃面条时,有的口感筋道,有的口感松散,那么这些面条与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之间有哪些关系,与材料那些指数有关?1.2材料力学(mechanics of materials)是研究材料在各种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应变、应力、强度、刚度、稳定和导致各种材料破坏的极限。
在外力作用下,虽然产生较显著变形而不被破坏的材料,称为塑性材料。
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微小变形即被破坏的材料,称为脆性材料。
1.3 《用质构仪评价面条质地品质的研究》一文指出:用不同的材料试样A :100 %的面包粉;试样B :面包粉和饼干粉的质量比为3/ 1 ;试样C :面包粉和饼干粉的质量比为1/ 1 ;试样D :面包粉和饼干粉的质量比为1/ 3 ;试样E :饼干粉的含量为100% ;用质构仪对其进行了TPA 实验、剪切实验和拉伸实验,得到:在材料力学中,我们把拉伸试验共分四个阶段:1弹性阶段2屈服阶段3强化阶段4颈缩阶段。
而抗压强度或强度极限是材料的重要指标。
工程上常将延伸率〉5%的材料称为塑性材料,而将延伸率占<5%的材料称为脆性材料。
LaP最大拉伸应力o我们这里把工程的比例引用,进行如下计算:拉伸应变:L = L2/ L1 (L1 为拉伸前的面条长度; L2 :拉断瞬间面条长度的增加量) 拉应力P=F/A (P 为正拉力,A 为截面面积)La=1.357 Pa =3.546 Lb=1.336 Pb = 3.245 Lc=1.315 Pc = 2.790 Ld=1.052Pd = 2.571Le=0.821 Pe = 2.1181.4由塑性材料拉伸La-P 图可知,材料在颈缩阶段迅速收缩,直到被拉断;由实验可知面条拉断时受到的拉应力越大,则越有弹性;从而推出面条为塑性材料,面条的的弹性(劲道感)与最大拉伸应力拉应力的大小和拉伸应变成正比。
生活和生产中的力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青岛滨海学院

第一章测试1.研究工程梁的弯曲变形,可以把梁看做是刚体()A:对B:错答案:B2.研究飞机受力起飞,可以把飞机看作刚体()A:错B:对答案:B3.物体放在桌面上,保持静止,下面属于二力平衡的力是()A:物体所受重力和桌面支持力B:物体所受重力和对桌面的压力C:找不到满足条件的力D: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答案:A4.力作用在某个物体上,决定力的作用效果的是力的()A:大小、方向、力的作用点B:作用点C:大小D:方向答案:A5.放置于地面上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且只受重力和支持力,这两个力的特点是A:作用在同一物体上B:方向相反C:作用线是同样的D:大小相等答案:ABCD6.下列力属于主动力的有()A:支持力B:风力C:重力D:压力答案:BC第二章测试1.根据两个力在同一坐标轴上的投影大小,可以判断两个力的大小()A:对B:错答案:B2.如果一个刚体受五个力作用,五个力的矢量和为零,该刚体不一定平衡()A:对B:错答案:A3.用手操作丝杠加工螺纹,双手的力可以用一个力来代替()A:错B:对答案:A4.一般情况下,下列可以看做是平面任意力系的是()A:水平地面上,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和水平拉力构成的力系B: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构成的力系C:v字型屋脊所受到的重力,风力,支持力所构成的力系D: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各部分受到的向上的支持力构成的力系答案:C5.双手操作方向盘,双手给方向盘的力为()A:平衡力B:合力C:力偶D:力矩答案:C6.水平面上一物体受到与水平方向成60度夹角的拉力F,大小为10N,则下列正确的是()A:物体受拉力在水平轴上的投影大小为10NB:物体所受合力为10NC:该力对坐标原点的矩为10N.mD:物体水平受力为10N答案:A7.两个力大小分别为7N和2N,则合力大小可能为()NA:7B:9C:5D:10答案:ABC第三章测试1.若一力与空间直角坐标系的X轴和Y轴都相交,则该力在另一轴Z上的投影为零()A:对B:错答案:A2.空间力在某坐标轴方向上的投影和分力概念相同()A:对B:错答案:B3.力与轴平行,可以使物体转动状态发生改变()A:对B:错答案:B4.空间物体只在A点上受到五个力,则最多可以列几个平衡方程式的数量为()A:6B:4C:3D:2答案:C5.一个密度均匀的球体的重心所在的位置为()A:求体外某处B:右侧1/2处C:球心D:左侧1/2处答案:C6.下列物体中,最适合用悬挂法求重心的有()A:一个不规则的零件B:一个铁球C:一个薄板D:一本较薄的书籍答案:CD第四章测试1.同样质量的两个滚子,用同样的拉力,更容易拉动半径大的一个滚子()A:对B:错答案:A2.物体的重力与正压力一定相等()A:对B:错答案:B3.一般情况下,最大静摩擦力比动摩擦力()A:其余选项都不是B:不能确定C:大D:小答案:C4.下列哪种方法,一定可以使得摩擦力的值变大()A:增大摩擦系数B:增大支持力C:减少正压力D:把两物体的接触面积变大答案:A5.如果物体向左运动,那么动滑动摩擦力方向是向()A:右B:不能确定C:垂直方向D:左答案:A6.同样的环境下,如果物体动滑动摩擦力为5N,则最大静摩擦力可能是()A:5.2NB:3NC:4ND:5.3N答案:AD第五章测试1.我们可以用初末位置之间的有向线段表达位移()A:对B:错答案:A2.动点运动轨迹为直线时,路程与位移一样()A:对B:错答案:B3.某同学绕操场跑一周,其路程与位移大小相同()A:对B:错答案:B4.火箭在发射的那个时刻,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A:错答案:A5.当物体做加速运动时,其切向加速度一定()A:不能确定B:与速度方向一致C:与速度方向相反D:与速度方向垂直答案:B6.当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A:物体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化,方向不变B:物体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改变C: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是变化的D:物体加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断变化答案:B7.空间动点做匀速运动,轨迹为曲线,则其加速度()A:大小不能改变B:大小可以使变化的C: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D:方向与速度方向垂直答案:BD第六章测试1.刚体平动可以分为直线平动和曲线平动()A:对B:错答案:A2.当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时,车轮的运动为平行移动()A:错B:对答案:A3.刚体做定轴转动时,其上任意两点的速度相同()A:错B:对答案:A4.教室的门在开关过程中,在某个瞬时,其上各点的角速度相同()A:对B:错答案:A5.一个做平行移动的刚体上A点速度大小为5,则另外一点B的速度大小为()A:7C:8D:2答案:B6.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如果单独观察车厢,任一瞬时,则车厢上各点()A:轨迹相同B:加速度相同C:角速度相同D:速度相同答案:ABD第七章测试1.静止时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A:错B:对答案:B2.绝对速度等于相对速度和牵连速度的矢量和()A:对B:错答案:A3.动参考系是运动的,定参考系是绝对静止的()A:错B:对答案:A4.相对速度指的是动点相对于动参考系的速度()A:对B:错答案:A5.渔船上的渔夫,看到原来静止在船上的捕鱼鸟从船上飞起,这个运动属于()A:相对运动B:牵连运动C:无法确定D:绝对运动答案:A6.骑自行车车的人,以自行车为参照物,则看到车轮在做()A:旋轮线轨迹的运动B:圆周运动C:平动D:很复杂轨迹的曲线运动答案:B7.动参考系相对于定参考系,如果其上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始终相同,则动参考系在做()A:转动B:平行移动C:定轴转动D:匀速转动答案:B8.车刀加工螺纹时案例中可以看做是点的运动的有()A:不能确定B:车刀相对于工件的运动C:车刀相对于地面的运动D:工件相对于地面的运动答案:BC第八章测试1.平面运动可以看成是随基点平动和绕基点转动的合成运动()A:对B:错答案:A2.平面运动的物体随基点平动,各点速度同基点一样()A:对B:错答案:A3.平面运动的物体绕基点转动,各点速度同基点一样()A:对B:错答案:B4.行星齿轮做平面运动,齿轮上各个点的运动轨迹()A:不可能在同一平面内B:一定在同一平面内C:可能在同一平面内D:无法确定答案:B5.某瞬时,瞬心是平面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中心,其速度()A:一定为零B:不能确定C:不一定为零D:一定不为零答案:A6.一个在地面上滚动的车轮,半径为5,角速度大小为2,求其上面任意点的速度大小可能为()B:15C:6D:8答案:BCD第九章测试1.在不知道初始条件的情况下,知道受力可以求质点的运动方程()A:错B:对答案:A2.已知质点的运动方程,求导可以求得其速度()A:对B:错答案:A3.已知力,求质点的运动方程,从数学角度看是积分,所以需要确定积分常数()A:错B:对答案:B4.在古典力学范畴内,认为质量是不变的,空间和时间是绝对的,与物体运动速度无关()A:对B:错答案:A5.牛顿第二定律告诉我们,物体的受力方向与其加速度方向()A:垂直B:没有关系C:相反D:相同答案:D6.用质点运动微分方程求解问题,包含下列哪几种情况()A:已知力求速度B:已知运动求力C:已知力求轨迹D:已知力求加速度答案:ABCD第十章测试1.冲量一定的情况下,作用时间越长,力越小()A:错答案:B2.在某一段时间间隔内,质点系动量的该变量等于外力和内力冲量的矢量和()A:对B:错答案:B3.构成质点系的每个质点都有速度的前提下,质点系的总动量可能为零()A:对B:错答案:B4.质点系在某一方向上不受外力,则质点系在这一方向上的分量为零()A:错B:对答案:B5.假设水对船没有阻力,船上的人从一侧走向另外一侧,则船和人的总动量()A:不能确定B:大小有变化,但方向不变C:发生变化D:没有变化答案:D6.一个运动的物体的动量取决于物体的()A:速度的大小B:速度的方向C:质量D:重力答案:ABC第十一章测试1.质点系对某轴的动量矩是代数量,不是矢量()A:对B:错答案:A2.动量矩对时间求导得外力对同一点的力矩()A:错B:对答案:B3.构成质点系的质点之间存在内力,但是内力不能影响质点系的动量矩()A:对B:错答案:A4.质点系所受外力为零,则动量守恒,质点系受外力,但是对某点的外力矩和为零,则质点系动量矩守恒()A:对B:错答案:A5.齿轮绕轴匀速转动,齿轮外边缘的点对轮心来说()A:动量不变,动能也不变B:都不正确C:动量矩不变,动能也不变D:动量、动量矩和动能均不变答案:C6.下列现象可以用动量矩守恒定律来解释的有()A:撞击地面的球以同样大的速度被反弹回去B:猫在空中滚落时控制速度C:芭蕾舞演员转动身体时控制速度D:汽车保持匀速行驶答案:BC第十二章测试1.变力做功时,一般用动能定理求解速度问题更合适()A:对B:错答案:A2.动能定理是从能量角度分析质点或质点系的动力学问题,关注物体初末状态的能量变化()A:错B:对答案:B3.重物挂在弹簧底下,将弹簧拉长的过程中,弹力对重物做正功()A:错B:对答案:A4.已知均质杆长L,质量为m,端点B的速度为v,则AB杆的动能大小为()A:1/3B:2/3C:1/2D:4/3答案:B5.某质点系由三个质点构成,各质点动能大小分别为2J、3J和5J,则质点系总动能为()A:10B:0C:无法确定D:8答案:A6.下列情况中,适合用动能定理来求解问题的有()A:求动量矩的问题B:能量转换问题C:求动量的问题D:变力做功问题答案:BD。
力学与生活

力学与生活
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物体的运动和受力情况。
而生活则是每
个人都要面对的现实,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地与力学相关。
从我们走路的姿势、开车的速度,到做家务的力气,都离不开力学的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力学原理的应用。
比如,当我们开车行驶时,需要考虑车辆的速度、加速度、转弯时的力学原理,以确保行车安全。
此外,做家务时,我们也会用到力学的知识,比如提起重物时要注意力的方向和大小,以免造成身体损伤。
除了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力学对于一些重大事件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建筑工程中的结构设计,桥梁、高楼大厦的建造,都离不开力学原理的支持。
在自然灾害中,比如地震、飓风等,力学的知识也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预防灾害带来的破坏。
力学与生活密不可分,它不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为人类
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因此,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力学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以更好地适应和改善我们的生活。
同时,也应该加强对力学原理的科普,让更多的人了解力学对生活的意义,从而更好地应用力学知识,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工程力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工程力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工程力学分为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我们生活与工程力学息息相关,生活中最简单的东西也涉及到力学理论:一、理论力学在生活中的应用:理论力学所研究的对象(即所采用的力学模型)为质点或质点系时,称为质点力学或质点系力学;如为刚体时,称为刚体力学。
因所研究问题的不同,理论力学又可分为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三部分。
静力学研究物体在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的规律。
运动学研究物体运动的几何性质。
动力学研究物体在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
理论力学的重要分支有振动理论、运动稳定性理论、陀螺仪理论、变质量体力学、刚体系统动力学以及自动控制理论等。
这些内容,有时总称为一般力学。
理论力学与许多技术学科直接有关,如水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机器与机构理论、外弹道学、飞行力学等,是这些学科的基础。
在生活中,理论力学经常应用于三角形支架稳定(野外烧锅架)、千斤顶、加油站的屋顶桁架结构、吊车滑轮组结构。
各种机械零件和建筑物结构应用最广泛,如铰链连接,塔吊,二力杆等等。
同时,在我们生活中最意想不到简单的东西也涉及到理论力学,如指甲刀,剪子这些都是应用杠杆原理。
钳子,板子这些也是杠杆原理。
滑轮。
有一种可以粘在墙上的粘钩,那是用的大气压强。
二、材料力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材料力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大到机械中的各种机器,建筑中的各个结构,小到生活中的塑料食品包装,很小的日用品。
各种物件都要符合它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要求才能够安全、正常工作,所以材料力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生活中机械常用的连接件,如铆钉、键、销钉、螺栓等的变形属于剪切变形,在设计时应主要考虑其剪切应力。
汽车的传动轴、转向轴、水轮机的主轴等发生的变形属于扭转变形。
火车轴、起重机大梁的变形均属于弯曲变形。
杠杆原理及生活中的应用

杠杆原理及生活中的应用杠杆原理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原理,用于描述杠杆的力学原理。
杠杆原理主要是指在杠杆上的两个力之间存在一定的平衡关系,即力的乘积之和等于零。
在生活中,杠杆原理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工程、运动、日常生活等方面。
杠杆原理最早被古希腊的阿基米德提出,他发现杠杆原理可以用来解决许多力学问题。
杠杆原理的基本公式为:F1*d1=F2*d2,其中F1和F2分别表示施加在杠杆上的两个力,d1和d2分别表示两个力所作用的距离。
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和力的大小关系。
在工程领域中,杠杆原理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的设计和运作中。
比如,液压起重机就是利用了杠杆原理来实现物体的升降。
液压起重机中使用了一个杠杆系统,通过改变施加在柱塞上的力的大小,来控制液压缸上的压力,从而实现货物的升降。
另外,汽车的刹车系统也是利用了杠杆原理。
当踩下刹车踏板时,通过杠杆的作用,使得施加在刹车片上的力增大,从而使车轮减速停止。
在运动中,杠杆原理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举重运动员在举起重物时,往往需要选择恰当的抓取位置,以增加力的杠杆作用。
他们会选择将双手尽量靠近重物的重心,这样可以减小力臂,使施加在杠杆上的力更容易举起重物。
此外,游泳运动员也在使用杠杆原理。
比如,在蛙泳中,上下身的协调运动使到推水的力更大,从而增加了游泳速度。
在日常生活中,杠杆原理也有一些常见的应用。
比如,螺丝刀、门把手等工具都是利用了杠杆原理来施加力。
螺丝刀的原理就是将手上的力通过杠杆的作用传递到螺丝上,从而使螺丝转动。
另外,挖掘土壤时,人们也常常使用铁锹或铁镐等杠杆工具,通过身体的力臂放大作用,减少了挖掘的难度。
总之,杠杆原理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活中的物理原理,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力学问题。
通过运用杠杆原理,我们可以设计出更高效、更安全的机械装置,也可以在运动和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利用力的杠杆作用。
因此,了解和掌握杠杆原理对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工程力学教学中的一些生活和工程实例

的内容:
结构力学是一个应用于许多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
学习结构力学,我们不仅要掌握基本原理,也同时需要真实地研究工程中的实际例子来发现一般规律和原理应用。
想要学习结构力学,首先要把理论知识应用于生活实例,比如学会控制自己承受重物的做法,例如如何对重物正确拿握,在正确的体姿下正确体会压力分布,可以使人体收获最大的支撑力。
另外,学生可以在球形、小车等工程中分析车重现象,了解重力的作用,进一步认识力学的基本定律和原理。
在工程实例中,学生可以针对一些工程和构件的力学结构性能进行分析,比如钢支撑等结构对弯曲。
通过分析,可以从中学习到梁柱表面弯曲、抗压能力及其抗剪性等结构知识,加深对结构力学基本原理的认识。
此外,分析不同结构受平衡荷载下的性能参数,可以学习到更多有关力学结构分析的内容。
结构力学是一门有趣,又有深度的学科,通过上述生活和工程实例,学生可以有效学习到力学结构的基本概念,进一步加深理论知识的认识,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生活或工程中的力学问题

生活或工程中的力学问题一、篮球架的受力问题1、篮球架是如何支撑的,以及篮圈,篮板的受力问题。
2、二力杆,约束,平衡力系。
3、静止时,忽略EF、CG的自重,而篮板、BC的自重不可忽略,故受力可简化为:DF、EF为二力杆。
FE及CE为零杆,不受力。
A为固定端约束,受水平竖直两个力及一个力矩。
作用:B处受到AB和BG方向的作用力。
F处受沿DF方向的力,D处受到DF方向的弹力,与F处受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C处相当于固定端约束,受到沿BC方向的约束力以及一个力矩的作用。
扣篮时,可以看出除重力及A和G处受力作用外,其余点均为内力作用点。
G处承载一个向下的压力F',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固定约束A,水平方向受力为0,竖直方向受力为重力与F'之和,力矩可由∑M=0求得。
B处受到AB和BG方向两个作用力,F处一个力,根据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FX=0∑FY=0∑M=0算得这三个力。
同理可求出图中任意一个力。
二、汽车刹车的受力问题1、汽车刹车的受力情况。
2、刚体,质心运动,牛顿第三定律。
3、质量为的汽车在水平路面上急刹车,前、后轮均停止转动,前后轮相距,与地面的摩擦系数为,汽车质心离地面高度为,与前抡轴水平距离为,试分析前后轮对地面的压力。
解:把汽车模型化为刚体,以此为隔离体。
汽车受力如上图,和、分别代表重力和地面支持力;因前后轮均停止转动,故和均为滑动摩擦力。
根据质心运动定理:在地面上建立直角坐标系,将上试向轴投影:因为滑动摩擦力为:,建立平动的质心系。
应用对质心轴的转动定理,得:由上面方程可解出: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前后轮对地面的压力大小分别为、但方向朝下。
讨论:若汽车静止于水平地面上,则地面对前后抡支撑力为:综上计算结果比较可知,刹车时前轮受到的压力比静止时大,并造成汽车的前倾。
汽车加速时则后倾。
三、贝克汉姆的“圆月弯刀”中的力学问题1、足球在空中弧线飞行的原因2、流体力学,压力差,旋转。
3、足球场上发任意球时,有的球员可以发出拐弯的香蕉球真让人叹为观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或工程中的力学问题一、篮球架的受力问题1、篮球架是如何支撑的,以及篮圈,篮板的受力问题。
2、二力杆,约束,平衡力系。
3、静止时,忽略EF、CG的自重,而篮板、BC的自重不可忽略,故受力可简化为:DF、EF为二力杆。
FE及CE为零杆,不受力。
A为固定端约束,受水平竖直两个力及一个力矩。
作用:B处受到AB和BG方向的作用力。
F处受沿DF方向的力,D处受到DF方向的弹力,与F处受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C处相当于固定端约束,受到沿BC方向的约束力以及一个力矩的作用。
扣篮时,可以看出除重力及A和G处受力作用外,其余点均为内力作用点。
G处承载一个向下的压力F',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固定约束A,水平方向受力为0,竖直方向受力为重力与F'之和,力矩可由∑M=0求得。
B处受到AB和BG方向两个作用力,F处一个力,根据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FX=0∑FY=0∑M=0算得这三个力。
同理可求出图中任意一个力。
二、汽车刹车的受力问题1、汽车刹车的受力情况。
2、刚体,质心运动,牛顿第三定律。
3、质量为的汽车在水平路面上急刹车,前、后轮均停止转动,前后轮相距,与地面的摩擦系数为,汽车质心离地面高度为,与前抡轴水平距离为,试分析前后轮对地面的压力。
解:把汽车模型化为刚体,以此为隔离体。
汽车受力如上图,和、分别代表重力和地面支持力;因前后轮均停止转动,故和均为滑动摩擦力。
根据质心运动定理:在地面上建立直角坐标系,将上试向轴投影:因为滑动摩擦力为:,建立平动的质心系。
应用对质心轴的转动定理,得:由上面方程可解出: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前后轮对地面的压力大小分别为、但方向朝下。
讨论:若汽车静止于水平地面上,则地面对前后抡支撑力为:综上计算结果比较可知,刹车时前轮受到的压力比静止时大,并造成汽车的前倾。
汽车加速时则后倾。
三、贝克汉姆的“圆月弯刀”中的力学问题1、足球在空中弧线飞行的原因2、流体力学,压力差,旋转。
3、足球场上发任意球时,有的球员可以发出拐弯的香蕉球真让人叹为观止。
为什么足球会在空中沿弧线飞行呢?我们应当了解到踢出的足球在行进过程中除向前运动外本身还有自身的自旋。
假设空气不流动,足球向右运动,同时从上向下看还有绕竖直轴逆时针的方向自旋,如果以球为参照物,则空气相对球向左运动,同时,由于球的自旋,球表面粗糙,靠近球表面有一层空气被球带动而作同一方向的旋转,结果在球的左、右两侧的、两部分空气相对于球的运动速度不等,其中部分的速度大于部分的速度。
根据流体力学的伯努利方程左右两侧处于同一高度:由于,故得出、两部分的压强不等使左、右两侧之间产生了压力差,形成了一个指向面的合力,才导致球的运动轨迹发生了偏转。
假使合力产生了加速度,在时间内偏离原直线距离为,又运动学知识,所以位移的大部分发生在后一段时间里(如上图),这就导致了我们视觉上总以为球是在球门前突然转弯飞如球门的。
四、人走路或者跑步时的受力问题1、人走或跑时的受力情况。
2、体重反力,蹬地反力,支承反力。
3、走或跑时,人体受的外力包括空气阻力、作用于身体总质心的重力以及地面支撑脚的力(简称为支撑反力)。
支撑反力是地面对人脚的总的作用,它是竖直向上的压力与水平方向的静摩擦力的合力。
许多人认为水平方向的静摩擦力就是使人前进的外力。
其实,人的走动并不等同于一个物体的平移,人体的总质心还在不断地上、下运动,正压力也会起加速作用。
因此,静摩擦力并不是全部的起加速作用的外力。
全面地说,起加速作用的外力是地面作用于支撑脚的支撑反力。
为研究问题的方便,可以把支撑反力看成是体重反力与蹬地反力的合力。
体重反力是指由于人体具有静态重量而产生的那一部分地面对脚的作用力,其大小总是等于体重,方向总是竖直向上,蹬地反力的大小取决于人以多大的力蹬地,方向则与人蹬地的方向相反。
在脚刚落地至蹬地前的缓冲动作中,脚向前下方蹬地,蹬地反力斜向后〔图a〕,因此支撑反力也斜向后,对人的前进起制动作用,使人体减速。
而在蹬地动作中,脚向后下方蹬地,蹬地反力斜向前〔图b〕,因此支撑反力也斜向前,对人体起加速作用。
五、沙尘暴中的力学问题1、沙尘飞扬的原因2、极限速度,等效思想3、由于沙尘在风力作用下运动时,颗粒的浓度较稀,且颗粒所受约束较少,所以,可忽略颗粒与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用单颗粒的运动模型来描述沙尘颗粒的有关运动特性,即将沙尘颗粒等效为“小球”。
英国力学家、数学家斯托克斯于1851年提出球形物体在粘性流体中作较慢运动时受到的粘滞阻力的大小由下式决定,式中为流体的粘滞系数,它与流体性质和温度有关,为球体的半径,为球体相对于流体的速度。
(说明:表达式只对球体相对于流体的速度较小时近似成立)如果让质量为,半径为的小球在静止粘滞流体中受重力作用竖直下落,它将受到如图7所示三个力的作用:重力;流体浮力;粘滞阻力,这三个力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起初,小球速度小,重力大于其余两个力的合力,小球向下作加速运动;随着速率的增加,粘滞阻力也相应增大。
当小球速率增大到一定数值时(极限速率),小球作匀速运动,此时作用于小球上的重力与浮力和粘滞力相平衡。
如果流体密度为,小球密度为,小球速率为,则有下面的关系:由此可求得小球下落的极限速率为:上面讨论过半径为r物体在静止流体中运动时的阻力,而风沙的形成则必须考虑当流体(空气)处于流动状态时的情形,因此上面计算得到的极限速率应理解为沙尘相对于流动空气的极限速率,沙尘相对空气的速率只能小于或等于极限速率。
前面分析已知,对于粒径不同的沙尘,极限速率差异很大。
对粒半径很小的尘埃,也很小,易被加速,空气的任何轻微流动,上升气流的速度分量都可以超过它的极限速率,导致其随风起动,甚至人在屋里走动所带动的空气扰动,也会使它飞扬起来。
这就是“为什么风一刮,总是有一批细小的尘埃随风起舞,飞扬起来”的原因。
而且,这样的尘埃一旦处于空中,靠其自然降落到地面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对粒半径较大的沙粒,则不容易被风加速,颗粒很难随风起动。
这表明沙尘是否起动,风速的大小是一个主要因素,而且风速越大,沙粒随风起动的可能性就越大。
沙尘物理学中,把干燥沙尘临界起动风速定义为起沙风速。
在我国,根据主要沙区的观测和统计分析,起沙风速被确定为10m/s。
气象中把浮尘、扬沙与沙尘暴统称沙尘天气。
浮尘天气是由于高空中的风力较大,从其他地方携带来颗粒较细小的细沙、粉尘等物质所形成,相当于大气中尘埃的影响,其能见度通常大于1Okm;扬沙与沙尘暴都是由于本地或附近尘沙被风吹起而造成的,特点是天空混浊,能见度明显下降,沙尘暴天气能见度甚至小于1km。
由于极限速率与颗粒大小密切相关,风小,飞起来的尘埃颗粒就小;而风大时,除了小颗粒尘埃飞起外,还有颗粒大的尘埃飞起。
一次“沙尘暴”会有成千吨的沙尘被吹到天空,真可谓“狂风肆虐、飞沙走石”。
六、举重时的力学问题。
1、运动员举重时的受力状况。
2、剪切力,平移,力矩。
3、在举重运动中腰部是主要的承重部位,腰椎各部位承受负荷的大小和方式是不一致的。
当运动员完成抓举动作,需完成不同的动作阶段,其腰椎承受的负荷形式不同,在抓举完全起立姿态下,椎间盘压力来自于椎间盘内压、被测部位以上躯干和杠铃的重量以及作用在该运动节段的肌肉应力。
当举重运动员完成抓举动作完全起立姿态下,其椎体主要的应力分布在小关节和椎弓根处(见图6),椎间盘接触压力主要集中在纤维环中后部,位移主要集中在椎间盘的后外侧。
在体育运动中,当运动员处于不同的运动状态时,其腰椎承受的负荷形式不同。
当脊柱处于直立中立位时,轴向载荷产生两种形式的力:一种垂直于椎体上终板向下的力;另一种是在椎体中心产生的向前的剪力。
向下力矩使椎体在矢状面上产生旋转,水平力使椎体产生平移。
因此小关节既受到垂直向下力矩又受到剪切力的作用。
在脊柱腰椎的运动节段中,小关节和椎间盘、韧带在承载功能上有着密切的联系,共同传递加载于腰椎的负荷,当运动员处于中立位时,后路韧带松弛,轴向载荷由椎间盘和小关节承担。
一般认为异常增高的压力会导致小关节面发生病变,进而引起腰痛,多数人认为小关节的退变是由椎间盘退变引起的。
因此举重时,如果杠铃的重量过大,运动员腰部力量不足,腰背肌未能充分收紧,引起腰椎关节失稳,可能会造成椎间盘过分挤压,此外,在重力负荷的作用下,峡部向前剪切力过大可能引起峡部裂伤。
七、传送带上的力学问题1、传送带运输物体时的力学分析。
2、相对运动,初速度,速度方向。
3、传送带几种初始情况和运动情况分析(1)物体对地初速度为零,传送带匀速运动,(也就是将物体由静止放在运动的传送带上)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其中V是传送带的速度,V10是物体相对于传送带的初速度,f是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V20是物体对地运动初速度。
(以下的说明中个字母的意义与此相同)物体必定在滑动摩擦力的作用下相对于地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其加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得;在一段时间内物体的速度小于传送带的速度,物体则相对于传送带向后做减速运动,如果传送带的长度足够长的话,最终物体与传送带相对静止,以传送带的速度V共同匀速运动。
(2)物体对地初速度不为零其大小是V20,且与V的方向相同,传送带以速度V匀速运动,(也就是物体冲到运动的传送带上)①若V20的方向与V 的方向相同且V20小于V,则物体的受力情况如图1所示完全相同,物体相对于地做初速度是V20的匀加速运动,直至与传送带达到共同速度匀速运动。
②若V20的方向与V 的方向相同且V20大于V,则物体相对于传送带向前运动,它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后,摩擦力f的方向与初速度V20方向相反,物体相对于地做初速度是V20的匀减速运动,一直减速至与传送带速度相同,之后以V匀速运动。
(3)物体对地初速度V20,与V的方向相反物体先沿着V20的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对地的速度为零。
然后物体反方向(也就是沿着传送带运动的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①若V20小于V,物体再次回到出发点时的速度变为- V20,全过程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都没有改变。
②若V20大于V,物体在未回到出发点之前与传送带达到共同速度V 匀速运动。
八、开瓶器的力学原理1、开瓶器的力学分析。
2、力臂,杠杆,气压。
3、开瓶器缺点很明显:开瓶器是一个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可以省力。
随着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开瓶器从第一代发展到.第三代,从最初的塑料开瓶器到各种高科技开瓶器的出现,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历程。
有人说传统的开瓶器是野蛮绅士使用的工具,那么,随着气压开瓶器和电动开瓶器的出现,野蛮绅士变得更加优雅,成为真正的gentleman。
第一代:传统型开瓶器传统开瓶器主要以塑料手动开瓶器为代表。
这种费劲、不适合女士和小孩使用;、外官不美观;第二代:不锈钢开瓶器、蝴蝶开瓶器、海马开瓶器、金属开瓶器等;多功能开瓶器;气压开瓶器和电动开瓶器(雏形)开瓶器;气压开瓶器和电动开瓶器(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