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天一三国时期建筑

合集下载

中国十大名楼

中国十大名楼

天一阁
天一阁位于浙江宁波市区,建于明朝中期 ,由当时退隐的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 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亚洲现 有最古老的图书馆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 书馆之一。天一阁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 是一个以藏书文化为核心,集藏书的研究、 保护、管理、陈列、社会教育、旅游观光于 一体的专题性博物馆。现藏古籍达30余万卷, 其中,珍椠善本8万余卷,除此,还收藏大 量的字画、碑帖以及精美的地方工艺品。
古今第一长联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 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 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 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 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文学名篇:唐王之涣《登鹳雀楼》、唐李益
《登鹳雀楼》、唐畅当《登鹳雀楼》等。
蓬莱阁
蓬莱阁在蓬莱市区西北的丹崖山上, 1982年与水城同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 点文物保护单位。面积有32800平方米。 是由三清殿、吕祖殿等几组不同的祠庙 殿堂、阁楼、亭坊组成的建筑群,统称 为蓬莱阁。蓬莱阁的主体建筑建于宋朝 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坐落于丹崖极 顶,阁楼高15米,坐北面南,系双层木 结构建筑,阁上四周环以明廊,可供游 人登临远眺,是观赏“海市蜃楼”奇异 景观的最佳处所。
中国十大名楼
2007年10月25日,在中国文物古迹学会历史文化名楼 保护专业委 员会召开的年会上,确认产生了”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楼“
01

三国时期建筑

三国时期建筑

三国时期建筑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的时期,虽然国家分裂为三个势力,但这个时期却孕育了许多令人赞叹和向往的建筑作品。

三国时期的建筑,不仅仅是对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一种见证,更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在这个多事之时,建筑不仅仅是一个避难所,更是一个政治和文化的象征。

三国时期,建筑风格独特,充满着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地域风情。

蜀国、魏国和吴国三个势力都在各自的领地上建造了各种各样的建筑,这些建筑既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军事和社会背景,也展示了人们对美和艺术的追求。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蜀国时期的建筑。

刘备建都成都后,开始着手建设主城。

成都平原地势开阔,水源丰富,这为建筑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成都主城内外有城墙、护城河等配套设施,还有宫殿、庙宇、亭台楼阁等建筑物。

成都主城以大户和地方豪强的府第为主,风格独特,层次分明。

而在魏国,刘备的对手曹操同样注重建筑的布局。

曹操所建的许多建筑被赞为当时的典范。

曹府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规模宏大,设计精良,是集政治、军事和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

曹府中有大殿、花园、书院等,布局严谨、形制庄重。

曹操还修建了城墙、城门和宫殿等等,美轮美奂。

吴国建筑风格与蜀国和魏国有所不同。

吴国是以水乡为大本营的,水上建筑成为了这个时期的一大特色。

东吴的都城建康,被誉为“东方威尼斯”,遍布着河流、湖泊、港口等水域。

吴国的建筑多以水上楼台和园林为主,突出了唯美和浪漫的风格。

建康的西园、东园、东林等园林建筑,以及幕府、假山等等,充满了江南水乡的浪漫情怀。

总的来说,三国时期的建筑丰富多样,展示了各个势力的政治实力、军事能力和文化底蕴。

这些建筑物不仅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发展水平和人们的审美追求,更是对后世建筑的影响和启发。

例如,在江南一带,三国时期的建筑风格对后来的建筑和园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然而,三国时期的建筑在历经千年风雨后,大部分已经被时间所抹去。

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三国遗迹,如成都武侯祠、洛阳白马寺、建康古城等,均为后人凭借历史文献和考古发掘重建而成,部分景点则是参照历史资料和建筑风格进行仿建。

三国城重点景点介绍作文

三国城重点景点介绍作文

三国城重点景点介绍作文
大家好,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下三国城的几个重点景点。

这个地方可是很有名哦!听说这里的建筑和景色都是按照三国时期来设计的,所以我们可以在这里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氛围。

我要介绍的是“赤壁之战”景区。

这个景区主要是模拟了赤壁之战的场景,让我们可以重温那个历史时刻。

我记得当时曹操大军压境,刘备孙权联合起来,终于在赤壁大败曹操。

这里有很多重现当时的兵器和战船,还有很多演员在表演当时的战争场面,真是让人身临其境啊!
接下来是“五虎上将”景区。

这个景区主要介绍了蜀汉五虎上将的故事。

他们分别是关羽、张飞、赵云、马超和黄忠。

这里有他们的雕像和故事展示,还有很多游戏可以玩,比如射箭、投石车等等。

我最喜欢的是赵云,他真的是非常英勇善战啊!
然后是“草船借箭”景区。

这个景区讲述了诸葛亮如何巧妙地从敌人那里借来了足够的箭矢。

这里的建筑和装饰都非常有特色,而且还有很多互动体验项目,比如可以自己动手制作草船等等。

我觉得这个景区非常适合小朋友去玩哦!
最后是“三国城夜景”景区。

这个景区是在晚上开放的,那时候整个城市都会被点亮,非常漂亮。

你可以在这里看到很多古代建筑的灯光效果,还可以听到一些传统的音乐表演。

我觉得这个时候去三国城真的是非常浪漫哦!
好了,以上就是我对三国城重点景点的一些介绍啦!希望大家有机会去的时候一定要好好游玩哦!。

三国城景点介绍作文

三国城景点介绍作文

三国城景点介绍作文
朋友们!今天我要带你们走进一个超级酷炫的地方——三国城!
一进三国城的大门,那气势,就像瞬间穿越回了古代战场。

首先映入眼帘
的是巨大的城墙,高高耸立,仿佛在诉说着当年的金戈铁马。

城墙上插满了旗帜,风一吹,呼呼作响,感觉随时都要出征打仗似的。

接着往前走,就到了“吴王宫”。

这宫殿那叫一个豪华,雕梁画栋,金碧
辉煌。

想象一下吴王在里面处理政务,那场面得多威风啊!而且,这里经常有
精彩的表演,演员们穿着古装,演绎着三国时期的故事,让人看得津津有味。

再去看看“跑马场”,那可是个让人热血沸腾的地方!经常有骑马表演,
骏马奔腾,尘土飞扬,骑手们在马上做出各种高难度动作,就像真正的古代骑
士一样英勇。

还有“赤壁栈道”,沿着栈道走,一边是陡峭的悬崖,一边是壮阔的湖水,仿佛能感受到当年赤壁之战的紧张和激烈。

“桃园”也是必去的景点,满园的桃花盛开,美极了!这可是刘关张三人
结义的地方,站在那儿,都能感受到他们的兄弟义气。

三国城啊,到处都是充满历史韵味的景点,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英雄辈出
的三国时代。

怎么样,朋友们,是不是心动了?快来亲自感受一下吧!。

三国城重点景点的讲解

三国城重点景点的讲解

三国城
吴王官是我国著名美术设计师曹斌先生进行设计的。

门前这两座高大的方形建筑叫阙楼,在汉代,阙楼主要有三种作用。

第一,它是入城门的标志,第二,它是士兵站岗放哨眺望远方敌情的地方,第三,它是身份地位,官爵高低的象征,官位越高阙楼就造的越高,而这两座阙楼则是三国城里最高的建筑,高达21米。

吴王宫主殿的屋檐采用的是重檐屋殿顶的结构。

整座格局是严格中照中轴对称来建造的。

以中轴线为主,利用面对太湖,背倚青山的有利地形,将吴王宫的主殿设立在山坡上,突出它的高大巍峨,显的粗狂豪放,气势雄浑。

横轴线上,“聚贤堂”和“侧宫门”组成了偏殿,上架金水桥,用水道连接。

通过“聚贤堂”直达“后殿”,并连以水榭、游廊。

开凿人工湖,
形成带有园林风格的建筑。

吴王宫的主色调以深棕、浅灰和青色,因为汉代大部门时期都以黑白色为贵,并且白墙、青瓦、深色柱是江南建筑的一大特点,东吴地处江南,因此真实的反映出这样一种风格。

作为三国城内最大建筑的吴王宫,在此拍摄过许多的影视剧,我们熟悉的《天下第一》、《侠女闯天关》、《大唐歌飞》、《神话》等都曾在此拍摄。

吴王宫是当时三国演义中“刘备招亲”这场重头戏的主要场所。

也在三国城拍摄了草船借箭、舌战群儒、孔明借风、火烧赤壁等几十场重头戏。

三国的建筑作文

三国的建筑作文

三国的建筑作文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三国时期那些超酷的建筑,那可都是历史的宝藏啊。

先说说城墙吧。

在三国里,城墙就像是一个个超级英雄的护盾。

像荆州城的城墙,那可老坚固了。

它高高地矗立在那儿,一块块大石头严丝合缝地垒在一起,就像一群纪律严明的士兵手拉手。

这城墙厚得啊,感觉炮弹打上去都只能挠个痒痒。

城墙上还有瞭望塔呢,士兵们站在上面,眼睛瞪得像铜铃,时刻警惕着城外的动静。

一旦发现敌人,那就能马上敲响警钟,整个城市就像被按下了紧急按钮一样,迅速进入战斗状态。

再讲讲宫殿。

曹操的铜雀台那可是相当有名气。

这铜雀台啊,修得那叫一个高大上。

想象一下,金碧辉煌的楼阁,飞檐翘角就像鸟儿展翅欲飞。

那台阶都是用最好的石料铺成的,走在上面都感觉自己像个贵族。

据说台上还有各种精美的装饰,什么雕刻的花纹啦,华丽的帷幔啦,住在里面肯定倍儿有面子。

曹操没事儿的时候就在这铜雀台上宴请宾客,那些文臣武将们在台下看着台上歌舞升平,估计心里都在想:咱老板可真会享受啊。

还有诸葛亮的八卦阵。

这八卦阵可不像一般的建筑那么实实在在地杵在那儿,它更像是一个巨大的、充满神秘力量的迷宫。

从天上看下去,那些石头、树木、沟壑组成的阵型就像一个神秘的八卦图案。

要是敌人不小心闯进了这个八卦阵,那就像是老鼠掉进了猫窝,东南西北都分不清了。

士兵们在里面转来转去,晕头转向的,说不定走着走着就自己人打自己人了。

这八卦阵啊,可全是诸葛亮的智慧结晶,是他用脑子搭建起来的一座“魔幻建筑”。

再看看那些军营。

刘备的军营虽然可能没有曹操的那么豪华,但也是充满了自己的特色。

营帐一排排整整齐齐的,就像一群听话的小绵羊。

营地里到处是忙碌的士兵,有的在磨刀,那磨刀的声音“霍霍霍”的,像是在给敌人奏响死亡的序曲;有的在训练,喊杀声震天动地。

这些营帐虽然看起来普普通通,但却是刘备军队的家,是他们休息、商量战略的地方。

三国的建筑啊,每一个都像是一个会讲故事的老人。

城墙讲着保卫家园的英勇故事,宫殿讲着权力与奢华的故事,八卦阵讲着智慧与谋略的故事,军营讲着士兵们的热血与忠诚的故事。

三国时期的建筑与工艺

三国时期的建筑与工艺

三国时期的建筑与工艺在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是一个备受瞩目的时期,它以割据混战、英雄辈出而闻名于世。

然而,除了战争和政治斗争,三国时期也见证了中国建筑和工艺的繁荣与发展。

本文将从建筑和工艺两个方面介绍三国时期的情况。

一、建筑1. 都市建筑在三国时期,各个割据势力都发展出了自己的都市建筑。

其中最有名的要数曹魏的都城洛阳、蜀汉的成都以及东吴的建业。

这些都市建筑多以城墙为主体,城内则有宫殿、官府、市场等建筑。

这些都市建筑既是政治和军事中心,也是城市文化的集中体现。

2. 宫殿建筑三国时期的宫殿建筑多以传统汉式建筑为基础,又融入了少量外来文化元素。

宫殿建筑多由大型木构建筑组成,采用檐角翘起的双檐歇山顶,红色的宫墙与绿色的琉璃瓦交相辉映。

宫殿内部多设有大殿、内殿、华堂等区域,装饰豪华,彰显着统治者的威严与尊贵。

3. 寺庙建筑三国时期的寺庙建筑依然延续了汉代的风格,但在其中也能够看到对佛教艺术的影响。

寺庙建筑的特点是规模宏大,有着严谨的结构和具有强烈装饰性的壁画和雕刻。

寺庙建筑不仅是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文化交流和艺术创作的中心。

二、工艺1. 陶瓷工艺在三国时期,陶瓷工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各个割据势力都有自己的陶瓷窑,其中以蜀汉的成都窑和江东的建业窑最为著名。

成都窑以青瓷为主,器型大胆,纹饰简洁;建业窑则以绿釉陶为主,制作精美,釉色鲜艳。

这些陶瓷制品在艺术价值和工艺水平上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准,成为了当时的奢侈品。

2. 丝织工艺三国时期,丝织工艺也取得了重要突破。

其中以吴国的丝织工艺最为著名,其丝织品以细密的织锦和绚丽的绣品为主。

三国时期的丝织工艺注重色彩的对比和协调,图案纹饰多为花鸟虫鱼,以及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

这些精美的丝织品不仅体现了当时工匠的技艺水平,也反映了三国时期的文化风貌。

3. 铁器工艺在三国时期,铁器工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各势力在制铁技术上保持了相当的竞争力,铁器制品涵盖了兵器、农具和生活用具等方面。

中外建筑简史-上篇-第二章-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的建筑

中外建筑简史-上篇-第二章-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的建筑


5.唐长安
唐朝基本沿用了隋的城市布局,但
主要宫殿向东北移至大明宫。长安
城的市集中于东西二市,周围用墙
垣围绕,四面开门。长安城的里坊
大小不一,小坊平面近方形,大坊

则成倍于小坊。里坊周围用高大的
长 安
夯土墙包围。大坊四面开门,小坊
城 平
只有东西二门。长安城有南北并列
面 想
的14条大街和东西平行的两条大街。
第 二
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的建筑

唐大明宫殿是盛唐时期国家安定、财力充足、技术和艺术 成熟的表现。也是以建筑暗喻皇权至上的象征。P61图2-6
大明宫建于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原名永安宫,现今 在西安市西北郊。唐帝国近三百年政治中心。龙朔二年 (公元662年),唐高宗扩建,次年迁入大明宫执政。乾 宁三年(公元896年)毁于兵乱。大明宫周长7.6多公里; 面积约3.2平方公里,为北京紫禁城的四倍。共11个城门, 东、西、北三面都有夹城;南部有三道宫墙护卫,墙外的 丹凤门大街宽达176米,至今仍然是世界上最宽的街道。 唐大明宫是中国古代最为宏伟和最大的宫殿建筑群,同时 也是世界史上最宏伟和最大的宫殿建筑群之一。
第 二
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的建筑

第 二
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的建筑

6.隋唐时期的洛阳
洛阳城位于汉魏洛阳城之西约10km,南北最长处 7312m,东西最宽处7200m,平面近于方形。洛水自 西向东贯穿全城,把洛阳分为南北二区。城中洛水上建 有4道桥梁,连接南区和北区。
第 二
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的建筑

3.南朝的建康(金陵)

民办天一三国时期建筑

民办天一三国时期建筑
• ,除了重建三台,还将建设三台文物 展览馆、邺城模型和铜雀台文化公园。 古邺城是在古邯郸衰微成一个普通的 郡县以后,在这块土地上崛起的第二 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自三国曹魏 起到隋400余年间,后赵、冉魏、前 魏、东魏、北齐6个割据王朝的都城。 中国古代的台式建筑始于周,成长于 春秋、战国,至秦汉日趋完美。曹操 在邺城建三台、特别是铜雀台,达到 了我国古代台式建筑的顶峰。铜雀台 初建于建安十五年(210年),后赵、 东魏、北齐屡有扩建。这是以邺北城 城墙为基础而建的大型台式建筑。当 时共建有三台,前为金凤台、中为铜 雀台、后为冰井台。历史上的铜雀台 到底是什么模样?我想或许与电视剧 《三国演义》中的摸样差不多。据史 书载,铜雀台最盛时台高十丈,台上 又建五层楼,离地共27丈。按汉制一 尺合现在市尺七寸算,也高达63米。 在楼顶又置铜雀高一丈五,舒翼若飞,
民办天一三国时期建筑
城市
洛阳
• 曹魏立国之 初先修北宫和 官署,其余仍 保持东汉十二 城门、二十四 街的基本格局。 公元227年, 魏大举修建洛 阳宫殿及庙、 舍、官署,以 邺城为蓝本, 正式放弃南宫,
铜雀台
• 在史书里,在汉赋、唐诗、宋词里, 在电视剧《三国演义》里,都出现过。 这就是今邯郸市辖的临漳县城西17公 里的"古邺城遗址保护区"内的三台村 西。 铜雀台位于河北临漳县境内, 距县城18公里。这里古称邺,古邺城 始建于春秋齐桓公时,在三国时期, 曹操击败袁绍后营建邺都,修建了铜 雀、金虎、冰井三台。铜雀台到明代 末年已基本被毁,地面上只留下台基 一角。据文物保护部门介绍,近年来 到此访古的游客不断增多,临漳县准 备以曹魏时期三台原貌为版本,动工 重建铜雀台等邺城三台。目前这一总 投资7562万元的项目已经有关部门批 准。按照规划 铜雀台

三国时期的建筑与工艺

三国时期的建筑与工艺

三国时期的建筑与工艺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该时期涌现出了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和工艺品。

这些建筑和工艺品展示了当时人民的智慧和艺术才华,也成为今天我们了解三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窗口。

一. 宫殿建筑在三国时期,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宫殿建筑,以彰显统治者的权力和地位。

蜀国刘备所建的卧龙山中的云台殿,是最为著名的宫殿之一。

云台殿的建筑高度达数十丈,巨大的柱子镶嵌着各种宝石,金碧辉煌,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

二. 地下宫殿除了地面上的宫殿建筑,三国时期还有一些引人注目的地下宫殿。

如曹魏时期的洛阳巨型地下宫殿,据说规模甚至超过了地面上的宫殿建筑。

这些建筑在当时堪称奇迹,考古学家在后来的挖掘中也证实了其存在。

三. 城市城墙三国时期的城市都有严密的城墙,用于保护城市免受外部侵袭。

其中,吴国的建业城墙最为著名。

该城墙高度达十余丈,不仅极为坚固,还建有许多防御工事,如城楼和烽火台。

这些城墙在保卫城市安全、增强民众信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 雕塑艺术雕塑艺术在三国时期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如蔡邕所创造的赤壁之歌石刻,描绘了当时著名的赤壁之战场面,将历史和艺术完美结合。

五. 陶瓷工艺三国时期的陶瓷工艺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刘备所建的蜀国更是有许多出色的陶瓷作品。

其中,蜀国官窑出产的绿釉陶器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绚丽的色彩闻名,成为了当时官府和豪门喜爱的收藏品。

六. 文物收藏三国时期的建筑和工艺品不仅是装饰,还是富有文化内涵的珍贵艺术品。

各个国家的皇帝和贵族都喜欢收藏这些艺术品,用以展示自己的品味和财富。

他们将这些文物作为礼物赠送给对方,作为外交手段和友好的象征。

七. 影响后世三国时期的建筑与工艺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许多古建筑的设计灵感来自于三国时期的宫殿建筑,三国时期的陶瓷工艺也对后来的瓷器制作有着重要影响。

这些文化艺术经典成为了后世的模板和参照,对于今天的建筑与工艺品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结论三国时期的建筑与工艺展示了那个时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也是中华文化宝贵的组成部分。

第四章 战国、秦、汉、三国时期的建筑

第四章  战国、秦、汉、三国时期的建筑

一、坛
坛就是没有房屋的台基。中国很早就在郊外设坛,用来 祭祀天地。 圆丘大坛,祭天也;方泽大折,祭地也。----广雅 设丘兆于南郊,以祀上帝,配以后稷农星,先王皆与食。 ----周书 夏至祭地于泽中之方丘。----周礼 苍壁礼天,黄琮礼地。----周官
北 京 天

2 、宗庙、明堂、辟雍
实例:
1、齐故都临淄城 《史记· 苏秦列传》记载: “临淄之中七万户,┈不下户三男子,三七 二十一万。┈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 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临淄之途,车 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 成雨,家敦而富,志高而扬。”
山东临淄齐故都城墙下的排水设
2、秦国咸阳一号宫殿遗址平面

建筑史上繁荣时期。 建筑史上把此时期称为中国 建筑发育时期,
因为中国建筑的一些特征在
两汉时开始形成,如梁架、斗 拱、屋顶形式、砖作方法。
(一).建筑成就: 建筑史上第一个 繁荣时期 叠梁式和穿斗式 两种主要木结构 已经形成 砖石建筑和拱券 结构有了发展
三、汉代建筑 ——宫殿、礼制建筑
第四章 战国、秦、两汉、三国时期的建筑
(公元前475年-公元280 年)
一、战国时期 (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
建筑上的成就 :
1. 出现了工商大城市、大规模的宫殿,大量的 使用瓦、砖及装饰纹样 2. 铁具 —— 斧、锯、锥、凿的应用,使木材加 工更为容易,为制作复杂的隼卯和花纹雕刻创 造了好条件;木架建筑施工质量和结构技术大 为提高、卯榫制作已很精确,形式也多样 建筑采用以夯土台为中心,周围用空间较小的 木建筑环抱,上下层迭二三层,形成一组建筑 群,这大概是在木架结构不发达条件下建造大 体量建筑的一种解决方法。

三国时期的建筑与城市规划

三国时期的建筑与城市规划

三国时期的建筑与城市规划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涌现出了许多伟大的建筑和城市规划。

在这个时期,由于各个政权的不断更替与战乱的影响,建筑和城市规划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和发展。

本文将从三国时期建筑和城市规划的特点、代表作品以及对后世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三国时期建筑和城市规划的特点三国时期的建筑和城市规划在传统建筑的基础上融入了新的元素,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首先,由于战争频繁,城市规划更加注重防御功能。

城市的布局通常采取四面环水、设有城墙和门楼的形式,以增强城市的防御能力。

其次,三国时期的建筑注重实用性和耐久性,建筑材料多采用石和木材,结构稳固,适应了当时的战乱环境。

而在建筑风格方面,魏国的建筑延续了汉朝时期建筑的风格,融入了更多的装饰元素;蜀国的建筑则依托山势而建,注重自然环境的利用;而吴国的建筑则更加注重水上建筑,充分利用江河湖泊的资源。

二、三国时期建筑和城市规划的代表作品1. 赤壁之战: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最著名的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最知名的战役之一。

在这场战役中,刘备与孙权联合击败了曹操。

赤壁之战虽然没有留下具体的建筑遗迹,但这场战役的胜利对于后世的城市规划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这场战役中充分利用了江河湖泊的优势,采取水上阵法,展现了水上战争的重要性,对后世的水上建筑和城市规划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 成都都市规划:蜀国建都成都后,成都的城市规划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刘备在成都的建设中注重自然环境和防御功能的统一,充分利用优美的山水资源和周围的自然环境,使成都成为了一个美丽而安全的城市。

成都的主要街道呈现网格状布局,城市规划合理,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三、三国时期建筑和城市规划对后世的影响三国时期的建筑和城市规划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首先,在城市规划方面,三国时期建筑的防御性格局成为了后世城市规划的基础。

其次,在建筑材料和结构方面,三国时期的建筑采用的石材和木材仍然是后世建筑的主要选择,成为了后世建筑的基础。

三国演义城

三国演义城

三国演义城三国演义城三国演义城三国演义城(三国演义城)三国演义城,位于文学巨匠罗贯中先生的故乡——清徐县城北2公里的清泉湖畔,中隐山麓,距太原市区35公里,是太原附近最宏伟的旅游景点。

目录简介城内介绍历史文化度假村收缩展开简介三国演义城是一处大型历史文化旅游景点。

它建于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的.故里。

三国演义城占地200多亩,总建筑面积22962.72平方米,主要建筑物有关圣殿、戏台、献殿、游乐展官、裙房、城门楼、角楼等。

城内介绍三国演义城内,主要游览内容为两个游乐展官。

每宫长132米,宽60米,建筑面积12428平方米。

展宫内,按声、光、电控的方法展示了三国演义的故事,其中,有桃园三结义、青梅煮酒论英雄、三顾茅庐直至三晋归一等45个三国演义故事。

展宫运用雕塑,彩绘等造型艺术,塑造出众多的文臣武士军事与政治斗争的生活场景。

三国演义城的主殿为关圣大殿,它供俸着中华民族“忠、义、仁、勇”的典范之神,与山东孔圣人齐名,号为山左圣人的武圣关羽,是朝圣许愿的好地方。

三国演义城,融知识、娱乐为一体,向您展示一个多姿多彩的新天地。

在旅游中朝圣,在朝圣中旅游。

欢迎您到三国演义城来。

历史文化《三国通俗演义》的作者罗贯中的故乡位于三国演义城内。

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清徐县城关北村人。

从现存《罗氏家谱》及罗氏祖茔墓碑之记载看,先祖为四川成都府人,后唐为青州仆射落籍清源。

他成年离家,流落于江淮,在张士诚与另一小说家施耐庵结为师徒,晚年隐居大名府浚县,完成了《三国志通俗演义》和《水浒全传》的创作。

罗贯中(1330—1400),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

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和施耐庵合著的《水浒传》、代表作《三国演义》等。

度假村清泉湖度假村位于清徐县城北侧,清泉湖畔。

三国时期的建筑与艺术三国时期的建筑风格与艺术作品

三国时期的建筑与艺术三国时期的建筑风格与艺术作品

三国时期的建筑与艺术三国时期的建筑风格与艺术作品在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是一个充满战乱与变革的时代。

虽然战争是那个时代的主题,但同样值得关注的是三国时期独特而精彩的建筑风格与艺术作品。

本文将介绍三国时期的建筑与艺术,探索其特点和价值。

一、建筑风格1. 城池与城墙三国时期,中国各个地区都有城池和城墙的建设。

作为防御工事的代表,这些建筑展现了当时人们的智慧和勇气。

曹操在对抗张绣的战斗中建造了著名的邺城,城墙高大坚固,保护了曹操的势力。

另外,吴国的建业城墙也是规模宏大,展现了孙权的统治力。

2. 宫殿与府邸在三国时期,各个国家的统治者都有自己的宫殿与府邸。

曹操的许昌宫殿规模庞大,仿佛一个小型城市,体现了曹操的雄心与权力。

刘备的成都府邸则更加注重实用性,以舒适与功能性为特点。

3. 寺庙与道观宗教建筑在三国时期也得到了广泛发展。

佛教和道教都有着自己的宫观与道观。

多佛寺是当时著名的佛教寺庙,类似的还有曹操修建的铜雀台。

道教方面,太平道观是三国时期最重要的道教建筑之一,体现了道教对人们心灵的追求和神秘主义的思想。

二、艺术作品1. 绘画三国时期的绘画作品注重表达情感与内涵。

有名的画家郑道传是三国时期最杰出的绘画家之一。

他的作品题材广泛,风格独特,深受当时人们的喜爱。

曹操的画作也很有名,他以自然风景和人物为主题,力求捕捉事物的本质和生动。

2. 书法三国时期的书法发扬光大,许多书法名家都在这一时期活跃。

其中最有名的是曹操的妙手草书,以及刘备的工笔画书法。

这些书法作品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韵味,融合了当时社会的风气和文化内涵。

3. 剧场与音乐三国时期也有著名的戏剧和音乐表演。

其中著名的剧作家关汉卿被誉为中国文艺史上最伟大的剧作家之一。

他的作品《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以美女吴玉环的爱情故事为主题,深受观众欢迎。

另外,音乐方面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作品,蔡文姬的曲子被称为中国古代音乐宝藏之一。

三、建筑与艺术的价值1. 历史记录三国时期的建筑和艺术作品记录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文化内涵。

三国魏晋时期建筑风格

三国魏晋时期建筑风格

丑丑 - 8月前三国建立后,经济有所恢复。

魏的国力最强,先后兴建邺、许昌、洛阳三个都城及宫殿。

其中洛阳在东汉旧址上重建,将东汉时南北两宫改为只有一个北宫,加强了宫前主街的纵深长度,这些为以后的都城建设所遵循。

它创建的宫殿中,主殿太极殿与东堂、西堂并列的布局,也沿用了三百年之久。

魏在都城宫室上的创新,对后世颇有影响。

吴和汉(蜀汉)是小国,在都城、宫室方面无重大建设。

南北朝时,在都城宫室上都有巨大变化,梁时的建康成为全国最繁荣的商业中心。

北朝的北魏为与南朝抗衡,公元493年由北方的平城(今山西大同)迁都至中原的洛阳,大力推行汉化,在重建的洛阳城外发展出方格网街道的外郭,开中国城市布局的新局面,为隋唐长安城的前奏。

佛教自东汉时传入中国,寺院佛塔时有兴建。

两晋十六国时,战乱残酷,人民苦难,佛教遂得到巨大的发展,到社会安定、经济有所发展时,南北双方都大兴修佛寺建佛塔之风。

大建寺塔和修都城宫殿一样,对这一时期建筑技术与艺术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其中南朝寺塔建造对木结构发展作用尤大,对摆脱汉以来宫室建筑中土木混合结构残余,向全木构架发展起了关键作用。

邺城魏建国前以邺为政治中心。

它平面为横长矩形,东西宽2400米,南北长1700米,城墙土筑,基宽15~18米。

城有七门,南面三门,北面二门,东西面各一门。

东西门相对的大道分全城为南北两半。

南部被南墙城门内的南北大街分割为四区,布置居住的里坊、市和军营。

城之北半部被自北墙东偏门内的南北街分为二区,东区是贵族居住区,西区是宫殿区。

宫殿区占全城四分之一以上,北、西两面倚城墙,推想应是东汉时子城所在。

自南城中门有南北街北抵宫门,遥对宫中听政殿一组,形成全城的南北中轴线。

在这条街两侧建主要官署。

经曹操改建,邺城发展为宫殿在北,市里在南,自城南正门有街直抵宫门,夹街建官署,形成全城中轴线的布局,开中国古代都城的新模式。

曹魏邺城平面复原图1,司马门 2,显阳门3,宣阳门4,升贤门5,听政殿门6,听政殿7,温室8,鸣鹤堂9,木兰坊 10,楸梓坊11,南止车门 12,延秋门 13,长春门 14,端门15,文昌殿 16,大理寺 17,宫内大社 18,郎中令府19,相国府 20,奉常寺 21,大农寺 22,御史大夫府23,少府倾寺洛阳曹魏立国之初先修北宫和官署,其余仍保持东汉十二城门、二十四街的基本格局。

三国时期的文化名胜与历史遗迹

三国时期的文化名胜与历史遗迹

三国时期的文化名胜与历史遗迹在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是一个充满传奇和英雄故事的时代。

该时期的文化名胜和历史遗迹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遗产。

本文将介绍三国时期的一些著名文化名胜和历史遗迹,帮助读者了解这一重要历史时期的文化底蕴。

1. 归德庙位于中国江苏省扬州市城东,归德庙是为纪念刘备而建立的文化遗址。

刘备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创立者,也是中国历史上备受尊敬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庙中的主要建筑包括大殿、神庙、草堂等,展示了刘备及其家族的雕像和历史文物。

归德庙以其庄严肃穆的氛围和悠久的历史而闻名,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历史爱好者前来参观。

2. 赤壁遗址赤壁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战役地点,现位于湖北省荆州市境内的赤壁镇。

据史书记载,赤壁之战是刘备和孙权联军对抗曹操的一场重要战役,也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战略决战之一。

赤壁遗址内保存了赤壁战役的历史遗迹,包括船舰战遗址、箭亭遗址等。

赤壁遗址现已成为重要的旅游景点,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感受历史的魅力。

3. 赵云祠赵云祠位于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是为纪念三国时期蜀汉名将赵云而建立的庙宇。

赵云是刘备麾下的重要将领,以其英勇善战、忠诚仁义而著称于世。

赵云祠保存了赵云的雕像和与他相关的历史文物,展示了他在历史上的崇高地位。

每年的赵云祠庙会吸引了大量信众和游客,成为了一场盛大的文化活动。

4. 刘备墓刘备墓位于四川省达县,作为三国时期蜀汉创立者刘备的陵墓,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刘备墓规模宏大,坐北朝南,有石雕石刻和陪葬品。

墓区内还有刘备的铜像和各类纪念碑,展现了他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刘备墓保存完好且环境幽雅,吸引了大量历史爱好者前来缅怀和学习。

5. 曹操墓曹操墓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是三国时期曹魏开国皇帝曹操的陵墓。

曹操是中国历史上备受争议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影响力和地位在三国时期达到了巅峰。

曹操墓由土山和墙垣组成,保存了丰富的文物和石刻。

墓内还有曹操及其后人的陪葬品,展示了他们的社会地位和文化成就。

关于三国的古迹景点

关于三国的古迹景点

关于三国的古迹景点有很多,以下为您推荐:合肥三国新城遗址: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安徽省乃至全国保存较好、极具史学价值和军事研究价值的三国文化遗产,包括考古出土的大量铁兵器、用于守城防御的礌石、城内练兵指挥台、专门铸造兵器的作坊和魏军将士的住宅等。

许昌曹丞相府:曹操处理军国大事的地方,奠定曹魏霸业的屯田令和求贤令都在这里诞生。

位于许昌市区魏武帝广场东侧,占地18亩,是目前中国第一个全方位展示曹魏文化的主题景区,也是许昌市重点旅游项目。

汉魏洛阳城遗址: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的都城遗址,位于隋唐洛阳城的东侧,世界文化遗产,丝绸之路的东起点。

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约15公里。

西周初在此筑城,称成周。

因在洛水之北,称洛阳。

逍遥津景区:合肥市老十景之一,是以三国军事文化为特色的主题公园。

钟繇墓:位于长葛市长兴路办事处田庄村,目前已经开辟为钟繇文化园。

钟繇是三国时期曹魏的重臣,曹操官渡之战时钟繇支援战马2000匹,曹魏时期位居三公。

钟繇还是著名的书法家,古人称其为楷书鼻祖,与王羲之并称“钟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
• 邺城
在城市建设方面,三国时期的邺城 北魏的洛阳,南朝的建康,隋朝大 兴与洛阳的建设是这一时期最好的 典范。
Hale Waihona Puke • 邺城在河南安阳东北,北 临漳水,平面成长方形。 东西约300m,南北约 216m,以一条东西大道, 将城市分为南北两部分。 南部为住宅,北部为范囿、 官署,分区明确,交通方 便,为南北朝,隋唐的都 成建设所借鉴。
寺院和佛塔
北魏的永宁寺,主体部分是由塔殿 和廊院组成,并采用了中轴对称的 平面布局,其核心是一座位于3层台 基上的9层方塔,塔北建佛殿,四面 绕以围墙,形成一区宽阔的矩形院 落。院的东南西三面中央辟门,上 建门屋,院北置较简单的乌头门。 其余僧舍等附属建筑千间,则配置 于主体塔院后方于两侧。寺墙四隅 建有角楼,墙上覆以短椽并盖井, 一如宫墙之制。墙外掘壕沟,沿沟 栽植槐树。
洛阳
曹魏立国之初先修北宫和官署,其 余仍保持东汉十二城门、二十四街的 基本格局。公元227年,魏大举修建 洛阳宫殿及庙、舍、官署,以邺城为 蓝本,正式放弃南宫,拓建北宫,把 原城市轴线西移,使其北对正宫正门。 在这条大道两侧建官署。又按《周礼. 考工记》“左祖右社”之说,在大道 南段东西分建太庙和太社,北端路旁 陈设铜驼。曹魏时还在洛阳城西北角 增建突出城外的三个南北相连的小城, 称金庸城或洛阳小城,南北长1080m, 东西宽25m,内建宫室,城上楼观密 布,严密设防,是受邺城西北所建三 台的影响而建的防守据点,是当时战 争环境下的产物。洛阳城内居住和商 业区仍是封闭的里和市。随着魏晋实 力的增强,洛阳的城外也出现了市和 居住区。西晋统一全国后,洛阳遂成 为全国的首都。其特点是宫殿在北面 正中,宫门前有南北街直抵城南面正 门,夹街建官署、太庙、太社,形成 全城主轴线,其余地段布置坊市。
铜雀台
在史书里,在汉赋、唐诗、宋词里,在电视剧《三国演义》里,都出现过。这就是今邯郸市 辖的临漳县城西17公里的"古邺城遗址保护区"内的三台村西。 铜雀台位于河北临漳县境 内,距县城18公里。这里古称邺,古邺城始建于春秋齐桓公时,在三国时期,曹操击败袁绍 后营建邺都,修建了铜雀、金虎、冰井三台。铜雀台到明代末年已基本被毁,地面上只留下 台基一角。据文物保护部门介绍,近年来到此访古的游客不断增多,临漳县准备以曹魏时期 三台原貌为版本,动工重建铜雀台等邺城三台。目前这一总投资7562万元的项目已经有关部 门批准。按照规划 铜雀台 ,除了重建三台,还将建设三台文物展览馆、邺城模型和铜雀台文化公园。 古邺城是 在古邯郸衰微成一个普通的郡县以后,在这块土地上崛起的第二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自 三国曹魏起到隋400余年间,后赵、冉魏、前魏、东魏、北齐6个割据王朝的都城。中国古代 的台式建筑始于周,成长于春秋、战国,至秦汉日趋完美。曹操在邺城建三台、特别是铜雀 台,达到了我国古代台式建筑的顶峰。铜雀台初建于建安十五年(210年),后赵、东魏、 北齐屡有扩建。这是以邺北城城墙为基础而建的大型台式建筑。当时共建有三台,前为金凤 台、中为铜雀台、后为冰井台。历史上的铜雀台到底是什么模样?我想或许与电视剧《三国 演义》中的摸样差不多。据史书载,铜雀台最盛时台高十丈,台上又建五层楼,离地共27丈。 按汉制一尺合现在市尺七寸算,也高达63米。在楼顶又置铜雀高一丈五,舒翼若飞,神态逼 真。在台下引漳河水经暗道穿铜雀台流入玄武池,用以操练水军,可以想见景象之盛。 史载,铜雀台原高十丈,殿宇百余间。台成,曹操命其子曹丕登台作赋,有“飞间崛其特起, 层楼俨以承天”之语。次子曹植,才思敏捷,援笔立就,也写下了《登台赋》一篇,操大异 之,传为美谈。其略曰:“见天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新营。建高殿之嗟峨兮,浮双阀乎太 清。立冲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临漳川之长流兮。望众果之滋荣。仰春风之和穆兮, 听百鸟之悲鸣。”可见铜雀台不但地基高,地基上的建筑更高。曹操用重金从匈奴赎回著名 才女蔡文姬,在铜雀台上接见并宴请她,蔡文姬便在此演唱了著名的《胡笳十八拍》。铜雀 台及其东侧的铜雀园,当时是邺下文人创作活动的乐园。铜雀台与建安文学有着不解之缘。 曹操、曹丕、曹植、王粲、刘帧、陈琳、徐干、蔡文姬、邯郸淳等,经常聚集在铜雀台,用 自己的笔直抒胸襟。他们慷慨任气,抒发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他们悯时悼乱,反映社 会现实和人民群众的悲惨生活。他们在铜雀台上掀起了中国诗歌史上文人创作的一个高潮。 由于其时正是汉献帝建安年代,故后世称为“建安文学”。据《水经注》记载,曹操还曾经 在铜雀台接待王修。严才叛乱,攻打掖门,王修闻变,率领部属急奔宫门救援。曹操在铜雀 台上望见,说:“彼来者,必王叔治也。”(王修字叔治)由此看来,铜雀台不但是文宴场 所,而且也是战略要地。 曹操既是政治家、军事家,又是开一代风气的文学家。聚集 在他身边的那些文人,被称为“邺下文人集团”。他们的聚集,主要是由于曹操对文学的热 爱。他们的活动方式,则有游铜雀台欢宴时的赋诗,如“建安七子”中大量的《公宴》诗, 又有命题创作、同题共作、互评诗作等。这种有组织的文学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当时的文学 繁荣,并为后世的文学活动提供了范例。由于这些人深受曹氏父子的影响,创作风格大体相 近,一改东汉以来在文学创作上弥漫的华而不实之风,形成了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的 “建安风骨”。曹操的《登台赋》、王粲的《登楼赋》、曹丕的《典论》、曹植的《洛神 赋》、蔡文姬的《悲愤诗》等,至今仍深受世人的喜爱。而这些作品,大都是在邺城铜雀台 所作。 十六国后赵石虎时,在曹魏铜雀台原有十丈高的基础上又增加二丈,并于其上 建五层楼,高十五丈,共去地二十七丈。巍然崇举,其高若山。窗户都用铜笼罩装饰,日初 出时,流光照耀。又作铜雀于楼顶,高一丈五尺,舒翼若飞。(中记》记载,石虎时,铜雀 台有殿室一百二十间,房中有女监、女妓。正殿上安御床,挂蜀锦流苏帐,四角设金龙头, 衔五色流苏,又安全钮屈戍屏风床。石虎又在铜雀台下挖两个井,二井之间有铁梁地道相通, 叫做“命子窟”,窟中存放了很多财宝和食品。北齐天保九年(558年),征发工匠三十万, 大修三台。整修后,铜雀台一度改名为“金凤台”。到唐代,又恢复了旧名“铜雀台”。元 末,铜雀台被漳水冲毁一角,周围尚有一百六十余步,高五丈,上建永宁寺。明朝中期,三 台还存在。明末,铜雀台大半被漳水冲没。如今的铜雀台,在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后面, 只剩下一掊不足十米高的夯土堆,在其前方的金凤台也只有不足二十米高,像两位老人孤零 零地屹立在京深高速公路旁问候着过往的行人。 古邺城是在古邯郸衰微成一个普通的 郡县以后,在河南土地上崛起的第二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自曹魏到杨隋四百余年间,后 赵、前燕、东魏、北齐等割据王朝的都城。中国古代的台式建筑肇始于周,成长于春秋、战 国,至秦汉日趋完美。曹操在邺城建三台,特别是铜雀台,达到了我国古代高台建筑的顶峰。 建安十五年(210年)冬,筑铜雀台。《水经注· 卷五· 浊漳水》记载:在邺城的西北隅,以墙 为基,台高十丈,有屋百余间。魏武望奉常王叔治处也。严才叛乱,攻掖门,王修闻变,率 领部属急奔宫门救援,曹操在铜雀台上望见之说:“彼来者,必王叔治也”。(王修字叔治) 从此记载看,铜雀台不但是曹操和宾客们饮宴赋诗的地方,而且是战备要地。 按《三 国志· 魏志》:铜雀台新成,公将诸子登之,使各为赋。次子曹植,才思敏捷,援笔立就, 写下了《登台赋》,传为美谈。操大异之。其略曰:“见天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新营。建 高殿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立冲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临漳川之长流兮,望众果 之滋荣。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 魏文帝曹丕也写了《登台赋》,其名句为: “飞阁崛其特起,层楼严以承天。” 曹操用重金从匈奴赎回汉末著名女诗人蔡文姬, 在铜雀台上接见并宴请了她,让她演唱了其名著“胡笳十八拍”。铜雀台及其东侧的铜雀园 是邺下文人创作活动的乐园。 铜雀台位于三台中间,南与金虎台、北与冰井台相去各 六十步。中间阁道式浮桥相连接,“施,则三台相通,废,则中央悬绝”。 十六国后 赵石虎时,在曹魏十丈高的基础上又增加二丈,并于其上建五层楼,高十五丈,共去地二十 七丈。巍然崇举,其高若山。窗都用铜笼罩装饰,日初出时,流光照耀。又作铜雀于楼顶, 高一丈五尺,舒翼若飞。《邺中记》载:石虎时,铜雀台有殿室一百二十间,房中有女监、 女妓。正殿上安御床,挂蜀锦流苏帐,四角设金龙头,街五色流苏,又安金钮屈戍屏风床。 又在铜雀台挖两个井,二井之间有铁梁地道相通,叫“命子窟”,窟中存放了很多财宝和食 品。 北齐天保九年(公元558年),征发工匠三十万,大修三台。整修后,铜雀台改名为金 凤台。唐朝又恢复了旧名。 元末,铜雀台被漳水冲毁一角,周围尚有一百六十余步, 高五丈,上建永宁寺。明朝中期,三台还存在。明末,铜雀台大半被漳水冲没。 该台 驰名中外,历代名人题咏甚多,其中唐代诗人杜牧在他的《赤壁》中曾有“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名句。
园林与住宅
园林 住宅 • 我国自然式山水风景园林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北 在秦汉时开始兴起,魏晋 方贵族住宅,大门用庑殿 南北朝时期有了较大发展。 式顶,且加鹧尾,围墙上 由于贵族、官僚追求奢华 连排直棂窗,内侧为廊包 生活,标榜旷达风流,以 绕庭院。一宅之中,有数 园林作为游宴享乐之所, 组回廊包绕及厅堂。有些 聚石引泉,植树开涧,建 房屋在室内地面布席而坐, 亭造阁,以追求一种比较 也有些在台基施短柱与枋, 朴素、自然的意境。 构成木架,在其上铺板而 坐。
魏建国前以邺城为政治中心。它平面为横长矩形,东西宽2400m,南北长1700m,城墙土筑,基宽15~18m。北有七门, 南面三门,北面二门,东西面个一门。东西门相对的大道分全城为南北两半。南部被南墙城门内的南北大街分割为四区, 布置居住的里坊、市和军营。城之北半部被自北墙东偏门内的南北街分为二区,东区是贵族居住区,西区是宫殿区。宫 殿占全城区的四分之一以上,北、西两面倚城墙,推想应是东汉时子诚所在。自南城中门有南北街北抵宫门,遥对宫中 听政殿一组,形成全城的南北中轴线。在这条街两侧建设主要官署。经曹操改建,邺城发展成为宫殿在北市里在南,自 城南正门有条街直抵宫门,夹街建官署,形成全城中轴线的布局,开中国古代都城新模式。
陵墓
三国时期墓葬的建筑特点同东汉时期相比有了 较大的改变,突出表现在曹魏和东吴地区,而 蜀汉地区多为崖墓,风格保持了东汉时期的特 点,只是在规模方面明显缩小。目前发现的三 国砖室墓一般由斜坡墓道、甬道、前室、过道 和后室组成,其中前室的平面形状多为方形, 前后室中部有较长的过道,后室基本为纵长方 形。这与东汉时期的横前堂有了很大的变化, 也是向西晋时期方形墓室的过渡。此外长过道 在东汉时期也较为少见,东吴墓葬中普遍存在 有棺床,一般位于后室的一侧。 该时期墓壁的砌法和地砖的铺法均有一定的 特色,大致可分为两种,一为横砌至起券处, 另一种为自底部开始,有二至四组三横一丁, 其上为横砌至起券处。前一种砌法为东汉时期 常见,而后一种砌法则是三国时期的特色。地 砖多为斜向铺成人字形,这种铺法普遍见于东 吴墓葬中,曹魏墓葬也有发现,如青海互助县 高寨M1。 三国墓葬的建筑方面最大创新在于对墓顶的 改造。东吴中后期普遍存在的四隅券进式穹隆 顶,根据目前的考古资料,最早有明确纪年的 四隅券进式的墓葬为朱然墓。这种新砌法从四 角开始砌券,每道券自角向两面墙作45°倾斜, 在每角各砌成一个1/4壳顶,逐渐向中央聚拢 形成穹顶,四角的交碴线在四面墙壁的中央, 作人字58考古研究形咬合,这种砌法比以前的 四边券进式整体性更强,也更加坚固。四隅券 进式仅见于东吴地区,曹魏地区和蜀汉地区均 未发现这种砌法的墓葬。曹魏墓葬的顶部构造 主要是四边券进式穹隆顶和四角攒尖顶,其中 西高穴曹操墓便是四角攒尖顶,这种构造来自 于穹隆顶的变形,也有学者将其归为穹隆顶的 一类。四角攒尖顶在东汉晚期已有发现,如洛 阳烧沟M10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