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PPT总论

合集下载

精品课程《宏观经济学》课件ppt(349页全)

精品课程《宏观经济学》课件ppt(349页全)
国际收支总差额经常项目差额资本与金融项目差额净误差与遗漏国际收支总差额储备资产变化0各项差额该项的贷方数字减去借方数字2011122161第二节宏观经济的衡量一经济活动价值的衡量二物价水平和失业的衡量三流量与存量四利率与现值第一章导论关于数据的经典语句见word文件2011122162第二节宏观经济的衡量一经济活动价值的衡量第一章导论一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概念二收入和支出的循环流动三国民收入核算的生产法四国民收入核算的支出法五国民收入核算的收入法六gdp与社会福利西蒙库兹涅茨
h
26
二、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宏观经济学又叫总量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单个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
涉及的内容是单个市场的均衡价格和产量的决 定,要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优化配置。
2020/11/24
h
4
(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宏观经济学论述整个经济的行为——或经济生活
的宏观总量。它研究的是一国产出、就业、失业 和价格总水平”——萨谬尔森
h
23
(四)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 1、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
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基本假设 市场失灵(大多数假设) 市场出清、完全理性与信息
研究对象 整个国民经济
单个经济单位:家庭与厂商
研究方法 总量分析:总价格水平 个量分析 :商品或要素价格
研究重点 国民收入的决定
市场价格
研究目的 充分利用资源 争议大小 较大
研究对象之一:长期经济增长(Economic Growth)
增长源泉:劳动人口增长、储蓄率、投资率、技术 创新、教育及其他因素
2004-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见WORD文件)

宏观经济学教学课件(全)

宏观经济学教学课件(全)

资产价格决定因素
资产价格是资本市场的核心变量,其 决定因素包括经济增长、通货膨胀、 政策因素、公司业绩等。经济增长和 公司业绩提高会推动资产价格上涨; 通货膨胀和政策紧缩则可能导致资产 价格下跌。
货币政策目标与工具
货币政策目标
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 要目标包括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保持国际收支 平衡等。稳定物价是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通过控制 通货膨胀来保持物价稳定;促进经济增长则是通过调 节货币供应量来影响总需求水平;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则需要关注汇率和国际资本流动等因素。
展。
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调整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 级。
福利国家建设战略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居民福利水平,促 进社会公平和稳定。
全球化发展战略
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推动贸易和投资 自由化便利化。
绿色发展战略
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推动绿色产业 和绿色技术发展。
国际收支平衡与调节措施
国际收支平衡表
详细解读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构成,包 括经常账户、资本与金融账户等。
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
调节国际收支的政策措施
探讨政府可以采取的政策措施,包括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汇率政策等, 以调节国际收支平衡。
分析导致国际收支失衡的内外因素, 如经济结构、国际竞争力、汇率等。
开放经济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
1 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分别阐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开放经济中的传 导路径及效果。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
分析不同政策组合对内外均衡的影响,如“双紧 ”、“双松”、“松紧搭配”等。
3
国际政策协调与合作

宏观经济学ppt课件完整版

宏观经济学ppt课件完整版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
政策目标一致性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应共同致力 于实现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 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宏观经
济目标。
政策工具互补性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具有不同的调 节机制和工具,可以相互补充,形 成政策合力。
政策实施协调性
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时,应加强沟通和协调,避免政策 冲突和相互抵消。
高水平对外开放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经济将更加注重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参 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绿色低碳发展路径选择
1 2
能源结构调整 推动能源消费革命和供给革命,加快构建清洁低 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降低碳排放强度。
产业绿色转型 加快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和新兴绿色产业发展,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03
失业、通货膨胀与经济周期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失业率计算及类型划分
失业率计算
失业率 = 失业人数 / 劳动力总数 × 100%。其中,失业人数指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有劳动能力、愿意工 作但目前没有工作的人数;劳动力总数指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有劳动能力的人数。
收入法
也称分配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收入 的角度,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 应得的收入份额以及因从事生产活动 向政府支付的份额的角度来反映最终 成果的一种计算方法。
经济增长率计算及分析
01
02
03
经济增长率的计算
通常采用GDP或人均GDP 的年均增长速度来衡量。
经济增长的源泉
包括资本积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完善生态文 明制度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宏观经济学》全套课件 PPT

《宏观经济学》全套课件 PPT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开始从 自由竞争向垄断阶段过渡。在这一时期, 随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加深,市场经 济体制的缺陷也日益明显,其中主要是 垄断现象的出现以及周期性经济危机的 加剧。垄断限制了竞争,市场无法自动 最优地配置社会资源,造成资源浪费, 市场效益低下,工厂倒闭,工人失业, “看不见的手”失灵了。此时,以马歇 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诞生了。
三 庸俗经济学 (十八世纪末~)

创始人 萨伊 (十九世纪初)
马歇尔 新古典经济学(十九世纪末)
1890《经济学原理》

凯因斯主义经济学(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1936《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新古典综合派 萨谬尔森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七十年代后) 货币学派、供给学派、新制度学派、 理性预期学派
凯因斯强调,只有实行国家的调节, 才能使现行的经济形态免于全面毁灭, 才能使个人的动力得以有效地发挥作用。 而国家调节的重心在于“有效需求”的 管理。因此,凯因斯的理论又被称为需 求管理理论。 凯因斯的思想带来 30 年的繁荣第二次 世界大战以后,凯因斯的需求管理理论 和政策主张被西方许多国家所接受,从 而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凯因斯被称为宏观经济学之父 返回
古典经济学派的另一代表人物是 18 世 纪末 19 世纪初的法国经济学家萨伊。萨 伊的市场均衡理论,即“供给能够自动 创造其本身的需求”观点,也被称为 “萨伊定律”,是对斯密关于资本主义 “自动调节”观点的继承和发展。与斯 密一样,萨伊确信供给和需求终将均衡, 并把它上升为市场规律。
供给者一方面总是通过劳动创造效用 及产品价值,另一方面他同时要作为需 求者从市场上得到与供给价值相等的效 用。因此他得出结论:生产给产品创造 需求。 从而萨伊主张,政府不应干涉市场的自 发运动,不要限制价格和限制资本的流 向;要发展对外贸易,不要对外封锁。 萨伊的三位一体理论 返回

宏观经济学第一章宏观经济学导论PPT

宏观经济学第一章宏观经济学导论PPT

就业率
02
劳动力市场中就业人员占劳动力总数的比例。
失业率与就业率的关系
03
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和劳动力市场的状况,影响国家经济
增长和社会稳定。
通货膨胀率与物价水平
通货膨胀率
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幅度, 通常用消费者物价指数 (CPI)来衡量。
物价水平
商品和服务的平均价格水 平。
通货膨胀的影响
影响货币的购买力和财富 分配,可能导致社会不稳 定和经济效率低下。
详细描述
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时期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时期,以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为代表的经 济学家主张国家干预经济,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总需求,以解决经济危机和失业问题。这一 时期主要研究如何通过宏观经济政策实现经济稳定和增长。
新古典综合学派
总结词
新古典综合学派试图将古典宏观经济学 和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结合起来,强 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结构等。
个体分析
研究单个经济单位(如家庭、企 业)的经济行为和特征,以及它
们对总体经济的影响。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详细描述
新兴学派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以美国经 济学家为主导,试图超越传统宏观经济学理 论,从不同角度研究宏观经济问题。这一时 期出现了许多新的学派,如新凯恩斯主义、 新古典主义、货币主义等,这些学派在理论 观点和研究方法上都有所创新和发展。
03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 题
国民收入决定
国民收入
VS
详细描述
新古典综合学派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 以保罗·萨缪尔森为代表的经济学家试图 将古典宏观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 学结合起来,强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 协调配合。这一时期主要研究如何通过宏 观经济政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和物价稳 定。

宏观经济学ppt课件完整版

宏观经济学ppt课件完整版

一、国内生产总值的定义

定义:在某一既定时期一国之内生
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市场价值总
和。

上述定义包括以下几方面规定:

第一,“一国之内…”。GDP按国
土原则计算

GDP以领土为统计范围,强调无
论劳动力和其它生产要素是属于本
国、还是外国,只要是在本国领土
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都计入本
国的GDP。,
企业家愿意提供的产品越多。

—— 供给定理
34
(2)经济理论的图形表达
P
S
O
Q
35
(3)经济理论的数学表达




用函数的形式表达供给定理,该理
论可以表示为:
Q
= f(P)
供给量
价格
函数
上式表示供给量是价格的函数。
36
(4)著名的经济学模型 :供求模型

例如,猪肉的需求函数:

Qd = D(P、Y)
流量而不是存量,通常以年度或季
度为单位度量。
存量 VS .流量

存量:
在某一时点上存在的数量。
(洗脸盆中的水,你书架上的书和
你储蓄账户上的货币量也是存量。)

流量:
在一定时期发生的量。
(打开的水龙头流到洗脸盆中的水。
我们在一个月里买的书和我们在一个
月里赚到的收入也是流量。)
存量 VS .流量

化等。
26
值得研究的问题:

(1)为什么会有经济增长?决定因
素是什么?

(2)如何准确测量经济增长的速度
和成本,经济增长如何维持?如何实

《宏观经济学概论》课件

《宏观经济学概论》课件

美国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是宏观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我们将重点关注美国经济周期的特征、表现和影响。
经济政策与调控
了解经济政策和调控是理解宏观经济学的关键。本部分将介绍各种政策工具 和调控方法的使用。
国际经济关系
全球化带来了紧密的国际经济联系。我们将讨论国际贸易、汇率和国际合作 等重要议题。
《宏观经济学概论》PPT课件
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重要的宏观指标。 通过这个PPT课件,你将会更好地理解经济现象,并掌握一些经济政策和调控 的基本原理。
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
学习宏观经济学的第一步是了解基本概念。经济周期、通货膨胀、失业率等术语将被详细解释并涵盖在本部分。
宏观经济学的宏观指标
理解宏观经济学的宏观指标对于分析经济情况至关重要。GDP、国民收入、 国际收支等指标将在本部分进行详细讨论。
消费和投力。在本部分,我们将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经济的影响。
货币的基本概念和货币供给
货币在经济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部分将探讨货币的定义、功能以及货 币供给的机制。

宏观经济学全集PPT课件

宏观经济学全集PPT课件

02
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与方法
01
02
03
GDP核算体系
以国内生产总值(GDP) 为核心的核算体系,包括 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三种核算方法。
GNP核算体系
以国民生产总值(GNP) 为核心的核算体系,注重 国民经济总体规模和结构。
国民经济核算账户
通过一系列账户体系全面 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 包括生产账户、收入分配 账户、消费账户等。
开放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效应分析
财政政策效应
指财政政策实施过程中对经济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和效果。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效 应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国际资本流动、汇率变动、国际贸易等。
财政政策与国际贸易
财政政策可以通过调整关税、出口退税等措施来影响国际贸易,进而对国内经济产生影响 。例如,提高关税可以保护国内产业,但同时也可能导致贸易伙伴采取报复措施,影响国 际贸易环境。
• 总供给曲线: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与总供给量之间的关系 。总供给曲线通常向右上方倾斜,表明随着价格水平的提高,总供给量也会增 加。
• 总需求曲线: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与总需求量之间的关系 。总需求曲线通常向右下方倾斜,表明随着价格水平的提高,总需求量会减少 。
• 模型分析:当总供给曲线与总需求曲线相交时,经济达到均衡状态。此时的价 格水平和产出水平分别为均衡价格和均衡产出。当经济受到外部冲击时,如财 政政策变动、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等,总供给曲线或总需求曲线会发生移动,导 致均衡价格和均衡产出发生变化。通过对总供给-总需求模型的分析,可以预 测和解释这些变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THANKS
感谢观看
工具选择考虑因素
经济形势、政策目标、工具特点 等。

宏观经济学课件(绝对全)

宏观经济学课件(绝对全)

国际贸易理论及实践发展概述
古典贸易理论
基于比较优势原理,解 释不同国家间商品交换 的原因和结果。
新古典贸易理论
引入生产要素禀赋差异 ,分析国际贸易对要素 价格和收入分配的影响 。
新贸易理论
强调规模经济、不完全 竞争和产品差异化在国 际贸易中的作用。
当代贸易实践发展
全球价值链、服务贸易 、数字贸易等新型贸易 形式的涌现。
国际经济政策合作
各国政府共同应对全球性经济问题,如气候变化 、贸易保护主义等,通过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3
区域经济一体化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框架下,各国政府加强经济政 策协调和合作,促进区域内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 利化。
04 劳动市场与就业问题分析
劳动市场结构及其功能
01 02
劳动市场的定义与构成
劳动市场是指劳动力供求双方进行劳动力交易的场所和机制,包括劳动 力供给方(劳动者)、劳动力需求方(企业、政府等)以及劳动力交易 中介机构等。
货币市场概述
定义、参与者、交易工具等。
货币市场结构
同业拆借市场、回购市场、票据市场等子市场的 构成与运行。
货币市场功能
提供短期资金融通、调节市场流动性、传导货币 政策等。
利率决定理论与传导机制
利率决定理论
古典利率理论、凯恩斯利率理论、可贷资金利率理论等。
利率传导机制
利率变动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路径和效应。
输入性通胀压力加大 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全球 疫情形势等外部因素影响,我国 面临一定的输入性通胀压力。
谢谢聆听
宏观经济学课件(绝 对全)
目录
• 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与原理 • 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运行规律 •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实践应用 • 劳动市场与就业问题分析 • 国际贸易与汇率制度研究 • 价格水平与通货膨胀现象剖析

宏观经济学电子课件(完整版)pptx

宏观经济学电子课件(完整版)pptx

资本市场的定义、功能与工具
• 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资本市场的定义、功能与工具
工具 股票 债券
资本市场的定义、功能与工具
证券投资基金 金融衍生工具
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互动关系
联系
都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构成完整的金融市场 体系。 两者在资金供求、利率变动等方面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探讨当前全球经济增长面临的挑 战,如人口老龄化、资源环境压 力等,并分析未来经济增长的可 能趋势和前景。
03
失业、通货膨胀与经济周期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失业的定义、类型与原因
• 失业的定义: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个体在积 极寻找工作的情况下,仍然无法获得就业机会的 现象。
失业的定义、类型与原因
摩擦性失业
由于劳动力市场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或匹配不当导致的短期失业。
结构性失业
由于经济结构变化、技术进步或产业结构调整等原因导致的长期失业。
失业的定义、类型与原因
• 周期性失业:由于经济周期波动导致的失业,与经济总需 求不足密切相关。
失业的定义、类型与原因
经济因素
经济增长放缓、产业结构调整、国际贸易冲击等 。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政策配合的必要性
松紧搭配
政策时滞的考虑
政策力度的把握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作为宏观 经济调控的两大手段,各自具 有不同的特点和作用机制。为 了实现宏观经济目标,需要二 者相互配合、协调一致。
根据经济形势的需要,采取“ 双松”(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 张性货币政策)或“双紧”( 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 政策)的政策组合。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宏观经济学》ppt课件

《宏观经济学》ppt课件

结构性失业
由于经济结构变化或技术进步导致的 长期失业。
2024/1/24
12
失业类型、原因及影响
• 周期性失业:由于经济周期波动导致的失 业。
2024/1/24
13
失业类型、原因及影响
经济下行
经济增长放缓或负增长导致企业裁员。
技术进步
新技术或新设备的引入使得部分劳动力被替代。
2024/1/24
14
激总需求。
新古典综合理论
03
结合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认为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都是
必要的。
9
乘数效应与加速原理
乘数效应
指某一变量的变化引起其他变量连锁反应的倍数关系,如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等。
2024/1/24
加速原理
指产量水平的变动和投资支出数量之间的关系,即产量增加会导致投资以更大的幅度增加 。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调整能源结构,发展低碳经济,对全球经济和 产业布局产生深远影响。
2024/1/24
36
科技创新在推动经济发展中作用
提高劳动生产率
科技创新通过改进生产技术和流程,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 本,增强企业竞争力。
新兴产业崛起
科技创新催生新兴产业,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科技等,为经 济增长提供新动力。
区别
研究角度不同,微观经济学关注个体经济单位(如家庭、企业)的经济行为,而宏观经济学关注整个经济体系的 总体表现。
2024/1/24
5
宏观经济学研究方法与意义
2024/1/24
研究方法
主要包括实证分析、规范分析、历史分析等。实证分析通过 数据和模型揭示经济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规范分析则对经 济现象进行价值判断;历史分析则通过历史数据揭示经济现 象的演变规律。

宏观经济学ppt全套教学课件

宏观经济学ppt全套教学课件
家借钱,用以支付进口的商品和服务超出进口的部
分。出现贸易顺差的国家则可以把钱储备起来,或
者购买其他国家的金融资产。因此,对外贸易必然
带来对外借贷关系。
• 贸易不平衡是开放经济这一课题下最核心的问题之
一。
• 我们可以通过美国2013年国际收支账户具体了解国
际收支账户的构成情况。
美国2013年国际收支账户(单位:10亿美元)
• 任何符合以上条件者均被计入失业人口,零活工、季节工
均作就业人口计。
2、失业的类型
• 根据失业产生的原因,可以把失业归于三种类型:
• (1)摩擦性失业(Frictional unemployment)。来自于劳
动力市场正常变动的失业称为摩擦性失业。
• (2)结构性失业(Structural unemployment)。这一类失
量一国的经济规模,而美国等国则采用GNP指标。为了与其
他国家的统计口径一致,美国商业部从1991年开始也改用
GDP指标。
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
• 名义价值,也就是现时的货币价值。名义价值往往并不具备可比性,
因为在实际经济生活中的货币价值通常是不稳定的。当存在通货膨胀
或是通货紧缩时,名义价值就会脱离实际价值。
第一章
导 论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什么是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什么是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也叫做总量经济学,宏观
(Macro) 一 词 源 于 希 腊 文 (Makros) , 表 示
“大”的意思,这是因为宏观经济学这一
学科研究的对象是大型经济单位,通常是
容:


宏观经济学ppt课件--全

宏观经济学ppt课件--全
回答"应该是什么" 内容无客观性,结论无法用经验事实进行检验
实证经济学:试图超脱或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 考虑建立经济事物之间关系的规律,并在这些规律的 作用之下,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
回答"是什么"
内容有客观性,结论可通过经验事实进行检验
2、实证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理论的形成: 定义〔definition >:经济变量的含义 变量 <variables>:可取不同数值的量 假设<assumption>:理论适用条件 假说<hypotheses>:变量关系的阐述即未经证
特点:不全面
重复
无法比较
2、国民帐户体系〔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
适应于:市场经济制度
目前使用国家: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核心指标:国民生产总值〔GNP gross of national products〕〔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和提供的最终产 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动态分析
经济增长—总供求均衡下总供给的增长 经济周期—总需求的扩张与收缩过程
一国的经济环境: 四个主体: 居民〔家庭 the household sector〕 厂商〔企业 the firm sector 〕 政府<the government sector> 国外部门<the foreign sector > 三个市场: 产品与服务市场<the goods and service> 货币市场〔资本市场 the monetary market〕 要素市场〔劳动力市场 the labor market〕
思考题: 学习宏观经济学对企业管理有和作用?

2024版宏观经济学ppt课件完整版

2024版宏观经济学ppt课件完整版

•宏观经济学概述•国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失业与通货膨胀问题探讨•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实践应用目录•国际收支与汇率制度改革进展•宏观经济政策效果评价及展望01宏观经济学概述宏观经济学定义与特点定义特点以整个国民经济为考察对象,关注总量指标如GDP、失业率、通货膨胀率等;研究经济波动、经济增长、国际经济等宏观层面的问题。

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国民收入决定失业与通货膨胀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国际经济研究对象不同分析方法不同政策目标不同相互联系01020304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关系02国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国民收入定义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有常住单位从事生产活动所创造的增加值的总和。

采用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衡量国民收入的主要指标,通过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进行核算。

从生产过程中创造的货物和服务价值入手,剔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产品的价值,得到增加值。

也称分配法,按收入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收入的角度,对常住单位的生产活动成果进行核算。

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反映国内生产总值最终使用去向的一种方法。

最终使用包括货物和服务的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和净出口三部分。

核算方法收入法支出法生产法国民收入概念及核算方法经济增长理论与政策目标经济增长理论研究解释经济增长规律和影响制约因素的理论,包括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等。

政策目标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充分就业,保持物价稳定,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实现途径通过增加投资、提高生产效率、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等方式实现经济增长。

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开始积累起飞所需的社会基础设施和公共基础设施,如交通、通讯、电力等。

成熟阶段追求生活质量阶段人们更加关注生活质量和环境保护,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成为重要议题。

传统社会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下,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经济增长缓慢。

起飞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居民消费水平显著提高,对高品质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增加,推动经济向更高水平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认识宏观经济模型对 现实经济现象的模拟表达?
重农学派 魁奈
产出源于土地 农业立国
二、由来和发展?
亚当· 斯密
《国富论》 1776
分工(降低稀缺性)、 市场(稀缺资源的短期 配置)和劳动价值理论
重商主义
(15世纪~17世纪中叶)
蒙克来田
《经济表》1758
金银才是财富、 贸易立国 《献给国王和王后 的政治经济学》1615
*在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方面:我期望你 们学习过后,能够自如地运用语言、图形和数 理三种方式,解释经济现实中的个体(集体) 理性选择行为和微宏观经济政策。
六、学习目标与考核
15% 15%
闭卷笔试 课堂互动 作业完成
70%
西方经济学的教材选用:
教育部、中宣部等要求全国高校统一使用的马工程教材 及与之配套的习题集(含解答)。
Good wish for teaching benefits teachers as well as students !
短期供给管理 (收入分配等) 经济增长与 经济波动
失业与 通 胀 AS AD 收入 核算 产品市场 均衡分析
财政与货币政 策(需求管理)
短期总供 给分析
短期总需 求分析
《宏观经济学》 模型及内容框架
长期供给管理 (人口、教育和 技术创新等)
货币市场 均衡分析
要 素 收 入
家庭 部门
消 费 支 出 储 蓄 货 币 发 行 公 债 买 卖 公 债 买 卖
社会或生产者在多种商品的生产之间、市场上买卖双方之间、分工 经济与交易成本之间的两难选择) 。 根据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定义,资源本身的稀缺程度还可以被其他力 量所折衷,它为此融合了所有的两难问题,以它为基础形成的超边 际分析理论体系是对西方经济学主流理论的挑战!
一、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流行于西方国家并成为
五、怎样学?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辨析
立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 观点:效用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要素分配尽净与剩余价值论 方法:个人主义(唯心史观)、理性假设、利己天性和供求
均衡;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具体科学与科学的科学)
深入了解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和演变趋势 紧密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与实际 注重学习和掌握有用的分析工具和方法! 对学习《西方经济学》的警示:
Y
微观经济学力图解答:特定 的社会经济生产什么、生 产多少、为谁生产的问题! M
生产可能曲线 与经济学对经 济问题的解答
经济运行三种可能情形: Q ①线内的情形(如Q点); ②线上的情形(如M点); O X ③线外的情形(如P点)。 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评述? 经济学问题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因物的使用而产生 的人与之间的关系问题(生产方式),西方经济学讨论 的只是人与物的关系吗,没有触及到生产方式?
转轨经济
三、研究对象?
要研究和解决的主要问题(理论主线)! 资源的稀缺性是西方经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 如何在稀缺的前提下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 ①生产什么(what) 市场或价格机制 《微观经济学》 ②怎样生产(how) 微观经济政策 市场机制 ③为谁生产(whom) 的有效性 ④既定技术前提下, 宏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学》 (财政、货币与 资源是否被充分利用、 长期供给政策) 如何得以充分利用.
《微观经济学》模型及内容框架
S
产品需求
*供求理论
产品供给
D 产品市场
一 般 均 衡
*效用理论
*生产理论
消费者 (消费者 行为)
福 利 评 价
厂 商 *成本理论 (厂商的 *产品市场理论 行为) *要素市场理论
*一般均衡理论
要素需求
要素供给
要素市场 S D
*微观经济政策
如何认识微观经济模型对 现实经济现象的模拟表达?
《西方经济学》
主讲:经济管理学院 贺红权 E-mail:horce99@
《西方经济学》导言
一、什么是?
二、由来和发展?
三、研究对象?
四、研究方法? 五、怎样学? 六、目标与考核?
一、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什么是经济学? 基石性的概念:经济物品/稀缺!
传统教科书或新古典经济学的定义:研究稀缺资源在人们 之间进行分配的学问(隐含了资源稀缺度给定的潜台词)!
凯 恩 斯 宏 观 经 济 学
新 古 典 综 合 派
理供货 性给币 预学主 期派义 学 派
济新 新 学古 凯 典恩 (斯 微主 )义 宏经 观济 经学
1936年?
1970年代? 1980年代?
《微观经济学》的主要特征
以经济体系中个体的经济行为考察(个量分析)为出发点
把经济体系中的个体分为家庭(纯消费者)和厂商(纯生产者)两大类 用两类市场(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建立两类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 家庭是产品市场的需求方,是要素市场的提供方
避免片面夸大人具有自私的本性,为资本主义 在世界社会经济政治各领域的扩张所利用! 人具有自利和利他等多重属性,在和谐共处中 竞争谋生存和发展的理念更科学,也更人性!
六、学习目标与考核
*在教学内容的掌握方面:我期望你们学习过 后,能够遵循从概念界定到模型建构和动力机 制假设,再到逻辑展开、逻辑结论与结论评判 这一基本路径,对微宏观经济学各自课程体系 中的上述主要教学内容有一个系统的掌握;
西方经济学的参考材料:
1、《经济学》(第17版),(美)保罗· 萨缪尔森、威廉· 诺德豪斯著,萧琛 主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标准书号:ISBN 7-115-12011-0/F· 502。 2、《经济学原理》(原书第3版),(美)曼昆著,梁小民译,机械工业出 版社,2003年,标准书号:ISBN 7-111-12676-9/F· 1756。 3、《经济学》,(美)斯蒂格利茨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标 准书号:ISBN 7-300-02340-1。 4、《经济学小品和案例》,(美)斯蒂格利茨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年,标准书号:ISBN 7-300-02902-7。 5、《微观经济学》,(美)罗伯特· S· 平狄克、丹尼尔· L· 鲁宾费尔德著,中 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标准书号:ISBN 7-300-07180-5。 6、《经济学(微观)》,(美)R.格伦· 哈伯德、安东尼 P.奥布赖恩著,机 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标准书号:ISBN 978-7-111-20550-0。 7、《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美)哈尔· R· 范里安著,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标准书号:ISBN 7-208-06085-1。 8、高鸿业主编的《微观经济学》(最新版),以及与之配套的习题解答册;
外生变量与内生变量、流量与存量
具体方法(自然与人文社会科学中的方法和工具)
归纳法、 演绎法、 经济模型与数学分析、 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 动态分析、 实证分析、 规范分析、 边际分析等。 回答“是什么” 回答“应该是什么”
方法 缺陷
①弥合局部与整体? ②弥合归纳和演绎? ③弥合技术与制度分析? ④同质(完全)理性程度,还是异质(有限)理性? ⑤供求均衡还是“经济能量守衡”? ⑥科学只能以数学形式表达?
注意:以Smith(1776)理论为基础的古典经济学家,更关心的是什么使 得一个社会比另一社会更富有,而Smith和古典主流经济学家则尤其 关心分工如何能够降低资源的稀缺性,从而使得一个社会变得更加丰 裕,西方主流经济学并没沿着Smith和古典经济学家的传统发展。
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是经济活动之间两难问题 的学问(自利个体在多种商品消费或者在多种要素购买之间、一个
企业是产品市场的供给方,是要素市场的需求方
家庭用提供要素获取的收入购买到产品市场购买产品 企业用提销售产品获取的销售收入到要素市场购买要素 以两个基本行为假设(个体理性假设)为逻辑展开 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 以帕累托最优为生产与交换活动的效率标准 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考察目标 也被叫做价格理论或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理论
要素市场
要 素 支 出
产品市场
销 售 收 入
货币市场
投 资
货币 当局
厂商 部门
*国民经济基本指 标及其衡量 国际收支 *短期经济波动: 均衡分析 IS分析 *短期经济波动: IS-LM分析 居 转 民 移 转 *开放宏观经济学: 进 支 直 移 口 付 IS-LM-BP分析与 接 支 税 付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短期经济波动: 财权 关税 世界市场 AS-AD模型 部门 进口 *失业、通货膨胀 资 与经济周期 出 本 间 政 口 往 接 府 *经济增长与经济 税 购 来 买 发展 *宏观经济政策
继承和发展了 劳动价值理论
大卫· 李嘉图
古典学派
有效需 求不足
T.R.马尔萨斯
屏弃了经济具 有自动恢复均 衡机制的传统, 提出了有效需 求管理的系统 性解释!
放弃劳动价值论,基于 要素的价值论或生产费 用理论与节欲论等完成 一次综合(调和各阶级 矛盾)、适度干预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1867 列宁 1917
在继承和发展劳 动价值理论的基 础上提出了剩余 价值理论
J.S.穆勒 1848
边际(效用、 生产力)革命 促成第二次综 合,与劳动价 值论和剩余价 值论彻底决裂!
古典学派?
凯恩斯 1936
瓦尔拉斯、马歇尔 费雪(1880-1910)
萨谬尔森等人的 第三次综合!
前苏联和东欧
新古典经济学
中国
现代主流经济学
P
宏观经济学力图解答:特定 的经济社会资源闲置、经济 增长的问题!
四、研究方法?
即用什么手段去解释和揭示提出的问题,是经济 理论赖以形成和建立的基础!分两个层次:
方法论(概念的界定与
假设的提出哲学高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