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简介及中药治疗
中医颈椎病分型
中医颈椎病分型摘要:1.颈椎病的概述2.中医颈椎病的分型- 颈型- 神经根型- 脊髓型- 椎动脉型- 交感型- 混合型- 食管型3.中医辨证分型- 风寒湿阻型- 气滞血瘀型- 痰湿阻络型- 肝肾不足型- 气血亏虚型4.颈椎病的治疗方法- 中药治疗- 辨证论治正文: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指颈椎间盘自身退变或继发性改变,刺激和压迫临近组织,并引起各种症状和体征的疾病。
中年人更容易患上颈椎病。
根据颈椎病的病变部位、范围、累及组织结构及症状的不同,中医将其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颈型:主要表现为颈项部局部疼痛、活动受限、肌肉僵硬。
2.神经根型:颈肩部疼痛可伴有向上肢放射痛的症状。
3.脊髓型:患者多有颈部不适、上肢动作笨拙、步态不稳的症状。
4.椎动脉型:可伴有头痛、头晕、耳鸣、眼花、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5.交感型:可出现交感神经兴奋或抑制的症状,如眼睑下垂、视力模糊、瞳孔散大、出汗、心动过速等。
6.混合型: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并见。
7.食管型:多是颈椎增生压迫食道而引起的吞咽困难。
在中医辨证方面,颈椎病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风寒湿阻型:侵袭颈项部而出现症状,需进行祛风除湿、温经通络的治疗。
2.气滞血瘀型:以颈肩部、上肢部的刺痛为主,痛处固定,可伴有麻木症状,需行气活血、化瘀通络的治疗。
3.痰湿阻络型:以头晕、目眩、头重如裹、四肢麻木不仁的症状为主,需进行除湿化痰、宣痹通络的治疗。
4.肝肾不足型:可见眩晕、头痛、耳聋、耳鸣、失眠、多梦等症状,需进行补益肝肾、活血通络的治疗。
5.气血亏虚型:可见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四肢麻木、倦怠、乏力等症状,需进行益气养血、活血通络的治疗。
在治疗颈椎病方面,中医采用中药治疗和辨证论治的方法。
中药治疗可选择使用止痛剂、镇静剂、维生素(如B1、B12)、血管扩张剂及中草药等,对缓解症状有一定效果。
结合中医辨证分型进行治疗,可以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减轻患者痛苦。
患有颈椎病的朋友,可以根据自己的症状和体质,寻求中医专家的指导,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颈椎病的辨证分型与中药治疗
颈椎病的辨证分型与中药治疗中医将颈椎病分为风寒湿痹、气滞血瘀、肝肾不足、气血虚弱等型,分别治以袪风除湿、温经通络、活血化瘀、舒筋止痛、补益肝肾、益气养血等。
1、风寒湿痹证:常见于颈椎病颈型和神经根型,症见颈肩部疼痛僵硬,转侧不利,一侧或两侧肩臂及手指酸胀痛麻;头痛或后枕部疼痛,或头痛牵涉至上背部痛;颈椎旁可触及软组织肿胀结节;肌肤冷湿,畏寒喜热,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
治宜祛风除湿、散寒通络、温经活血,代表方桂枝加葛根汤,常用配方药物有葛根、桂枝、川芎、白芍、羌活、独活、姜黄、防风、威灵仙、姜、枣等。
2、气滞血瘀证:常见于颈椎病颈型,症见头颈、肩背部疼痛,颈部僵硬、活动受限,或放射至后脑部痛。
治宜活血化瘀,代表方活络效灵汤、芍药甘草汤、血府逐瘀汤,常用配方药物有当归、丹参、乳香、没药、川芎、赤芍、羌活、姜黄、海桐皮、伸筋草等。
3、肝肾不足证:常见于颈椎病椎动脉型和交感神经型,症见眩晕反复发作,视物旋转,伴恶心、呕吐,身软乏力,行走失稳,或心悸、气短,烦躁易怒,咽干口苦,失眠多梦等,舌红、苔薄白或微黄而干,或舌面光剥无苔,舌下静脉胀大,脉沉细而数,或弦数。
治宜滋补肝肾,代表方六味地黄汤、独活寄生汤,常用配方药物有熟地、淮山、山萸肉、丹皮、泽泻、茯苓、独活、杜仲、牛膝、桑寄生、当归、秦艽、防风、细辛、酸枣仁、柏子仁、远志、夜交藤等。
4、气血亏虚证:常见于颈椎病椎动脉型,症见颈肩部酸痛,头晕或眩晕,视物模糊或视物目痛,周身乏力,纳差,舌淡红或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而润,脉沉细无力。
治宜益气养血、醒脑安神,代表方八珍汤、人参养荣汤,常用配方药物有黄芪、人参、党参、白术、茯苓、熟地、白芍、当归、川芎、远志、柏子仁、炙甘草等。
5、随症加减:疼痛明显加乳香、没药;头痛加川芎、白芷、白蒺藜、首乌藤;头晕加天麻、钩藤、陈皮、半夏、茯苓、泽泻;上肢疼痛麻木加防风、荆芥、天麻、秦艽、桑枝、姜黄;心悸、怔忡加红参、麦冬、酸枣仁;咽喉不适有异物梗塞感,加白芥子、石菖蒲、玄参、浙贝;失眠加远志、酸枣仁、柏子仁;视力下降加枸杞子、车前子、五味子;久病体虚者加首乌、枸杞子等。
颈椎病的中医认识及疗法应用概述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医学, 2023, 12(8), 2142-2148 Published Online August 2023 in Hans. https:///journal/tcm https:///10.12677/tcm.2023.128320颈椎病的中医认识及疗法应用概述王紫荆1*,马志毅2#1湖北中医药大学针灸骨伤学院,湖北 武汉2武汉市中医医院针灸风湿科,湖北 武汉收稿日期:2023年7月6日;录用日期:2023年8月7日;发布日期:2023年8月18日摘 要颈椎病是以颈椎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病,又称“颈椎综合症”,是包括对颈椎骨关节炎、颈椎的炎性增生综合症、颈神经根综合症、颈椎间盘的滑出及脱落症的总称。
药物(止痛剂、镇静剂、维生素)、手术、运动疗法等现代医学治疗,可以缓解临床症状,但由于药物治疗的副作用、运动疗法及手术治疗的禁忌症而应用受限。
中医疗法形式繁多,针灸、中药、推拿、小针刀等作为颈椎病的常用治疗手段,其有效率、治愈率极为可观。
在此成效上,中医疗法对于颈椎病的治疗拥有光明的前景,也为颈椎病的治疗途径提供更多选择。
关键词颈椎病,中医疗法,针灸,中药,推拿Overview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Understanding and Therapeutic Application of Cervical SpondylosisZijing Wang 1*, Zhiyi Ma 2#1School of Acupuncture and Bone Injury, Hube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uhan Hubei 2Department of Acupuncture and Rheumatism, Wuha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uhan Hubei Received: Jul. 6th , 2023; accepted: Aug. 7th , 2023; published: Aug. 18th , 2023*第一作者。
颈椎病的表现特征以及中医治疗颈椎病的方案
颈椎病的介绍以及中医治疗颈椎病的方法以下文档由圣手丹医大健康整理归纳,转载请先联系1)定义: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2)表现: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并引起各种各样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
3)分类: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4)体征表现:颈肩痛、头晕头痛、上肢麻木、肌肉萎缩、严重者双下肢痉挛、行走困难,甚至四肢麻痹,大小便障碍,出现瘫痪。
多发在中老年人,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有逐渐年轻化趋向。
5)易发人群:A)长时间低头看书、坐办公室人员:长期保持头颈部处于单一姿势位置;B)头颈部外伤人员:头颈部外伤并不直接引起颈椎病,但却往往是颈椎病产生症状的加重因素,一些病人因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间盘膨出,椎管内软组织病变等造成颈椎管处于狭窄临界状态中,外加颈部外伤常诱发症状的产生,甚至瘫痪发生。
在不适当的颈部按摩也常有瘫痪发生的报道。
C)不良姿势:如躺在床上看电视,看书,高枕,坐位睡觉等;卧车上睡觉,睡着时肌肉保护作用差,刹车时易出现颈部损伤。
D)颈椎结构的发育不良:先天性小椎管也是发病基础。
颈椎中央椎管、神经根管狭小者颈椎病的发病率比正常人高1倍。
6)主要表现特征:A)颈肩酸痛可放射至头枕部和上肢;B)一侧肩背部沉重感,上肢无力,手指发麻,肢体皮肤感觉减退,手握物无力,有时不自觉的握物落地。
C)其严重的典型表现是:下肢无力,行走不稳,二脚麻木,行走时如踏棉花的感觉。
D)最严重者甚至出现大、小便失控,性功能障碍,甚至四肢瘫痪。
颈椎病中医诊疗规范
颈椎病中医诊疗规范引言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骨科疾病,中医学在诊断和治疗颈椎病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优势。
为了规范中医诊疗颈椎病的方法和标准,本文档旨在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诊疗规范。
诊断准则1. 根据患者的主诉、病史和体征,结合中医四诊观察和望闻问切等方法,综合判断是否患有颈椎病。
2. 颈椎病的诊断主要根据以下症状:颈部疼痛、肩背部疼痛、上肢放射痛、头晕、头痛等。
治疗原则1. 中医治疗颈椎病的原则是以调整失衡状态为重点,通过中药治疗、推拿按摩、针灸等手段来改善病情。
2. 针对不同类型的颈椎病,可采用温经活血、疏风止痛、祛邪通络等治疗方法,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
治疗方法中药治疗1. 中药治疗可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选用适宜的中药方剂,如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等中药组方。
2. 中药治疗应在合格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严格按照剂量和服用方法进行。
推拿按摩1. 推拿按摩可通过手法的柔和、轻缓以及刺激特定穴位来缓解颈椎病的疼痛。
2. 推拿按摩应由专业的中医按摩师进行操作,同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根据病情调整力度和频率。
针灸疗法1. 针灸疗法可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来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从而缓解颈椎病的症状。
2. 针灸疗法应由合格的中医师进行操作,注意无菌操作,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针刺方法和穴位。
注意事项1. 中医治疗颈椎病应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不得盲目进行自我治疗。
2. 治疗期间,应注意休息、适当运动,避免颈部受凉和过度用力。
3. 如出现过敏反应或病情加重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结论本文档介绍了颈椎病中医诊疗的规范,包括诊断准则、治疗原则、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中医诊疗颈椎病能够有效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建议在接受中医治疗前,患者应咨询专业中医师的意见并遵循医嘱进行治疗。
颈椎病的辨证分型和中医药治疗
颈椎病的辨证分型和中医药治疗第一部分概述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化,进而发生椎体骨质增生硬化、边缘骨赘形成、黄韧带肥厚及后纵韧带骨化等病理改变,刺激神经、血管或颈脊髓造成各种临床症状的疾病。
可出现颈臂痛、头晕、恶心、呕吐、心悸,甚至大小便失禁等相应临床表现。
中医多归为“痹证”、“痿证”、“项强”、“血痹”、“骨痹”。
系积劳伤颈,外感风寒湿邪,内损肝肾,致督脉空虚,髓海枯竭,颈部气血不和所致。
一、诊断1.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
或有颈椎先天性畸形、颈椎退行性病变。
2.多发于40 岁以上中年人,长期低头工作者,往往呈慢性发病。
3.颈、肩背疼痛,头痛头晕,颈部板硬,上肢麻木。
4.颈部活动功能受限,病变颈椎棘突间隙、关节突关节及患侧肩胛骨内上角常有压痛,可摸到条索壮硬结,可有上肢肌力减弱和肌肉萎缩,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压头试验阳性。
5.X 线正位摄片显示:钩椎关节增生,张口位可有齿状突偏歪,侧位摄片显示颈椎曲度变直,椎间隙变窄,椎体后缘有骨质增生,韧带钙化,斜位摄片可见椎间孔变小。
CT 及磁共振检查对定性定位诊断有意义。
二、西医分型参照《外科学(第七版)》(吴在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一)颈型颈椎病枕颈部痛,颈活动受限,颈肌僵硬,有相应压痛点。
X 线片示:颈椎生理弧度在病变节段改变。
(二)神经根型颈椎病多数无明显外伤史。
大多患者逐渐感到颈部单侧局限性痛,颈根部呈电击样向肩、上臂、前臂乃至手指放射,且有麻木感,或以疼痛为主,或以麻木为主。
疼痛呈酸痛、灼痛或电击样痛,颈部后伸、咳嗽、甚至增加腹压时疼痛可加重。
上肢沉重,酸软无力,持物易坠落。
部分患者可有头晕、耳鸣、耳痛、握力减弱及肌肉萎缩,此类患者的颈部常无疼痛感觉。
临床检查:颈部活动受限、僵硬,颈椎横突尖前侧有放射性压痛,患侧肩胛骨内上部也常有压痛点,部分患者可摸到条索状硬结,受压神经根皮肤节段分布区感觉减退,腱反射异常,肌力减弱。
颈 5-6 椎间病变时,刺激颈 6 神经根引起患侧拇指或拇、示指感觉减退;颈 6-7 椎间病变时,则刺激颈 7 神经根而引起示、中指感觉减退。
颈椎病中医辨证
颈椎病中医辨证一、病情描述⒈颈椎病定义:颈椎病是指颈椎的退行性改变,包括颈椎关节、颈椎间盘和周围软组织病变。
⒉病因分析:颈椎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年龄、工作姿势、颈部受伤和缺乏运动等。
二、中医四诊分析⒈望诊:观察患者的颈部是否有肿胀、红斑、皮肤变色等异常表现。
⒉闻诊:听取患者对颈部疼痛的描述,以及可能存在的其他症状,如头晕、头痛等。
⒊问诊: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疼痛部位、疼痛程度和疼痛的特点等。
⒋切诊:通过按摩、揉捏、推拿等手法检查患者颈部是否有压痛点、紧张度等。
三、中医辨证分析⒈气血不调证:表现为颈部疼痛、颈肩部紧张、头晕乏力、手麻、舌淡苔白等。
⒉肝肾亏虚证:表现为颈椎病疼痛加重、颈部肌肉无力、头晕目眩、腰酸腿软、舌淡苔白等。
⒊寒湿内蕴证:表现为颈部疼痛、湿重感、活动受限、压痛明显、舌苔厚白等。
⒋气郁血瘀证:表现为颈部疼痛、胸闷、疼痛难以忍受、疼痛范围明显、舌质紫暗等。
四、中医治疗方案⒈气血不调治疗:调养气血、活血祛瘀,使用补气养血的中药,如黄芪、当归等,结合针灸、推拿疗法。
⒉肝肾亏虚治疗:益肝肾、滋阴补阳,使用温阳滋肾的中药,如杞菊地黄丸,结合针灸、艾灸疗法。
⒊寒湿内蕴治疗:祛湿散寒,使用温中散寒的中药,如草果、红花等,结合针灸、拔罐疗法。
⒋气郁血瘀治疗: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使用活血化瘀的中药,如川芎、香附等,结合针灸、火罐疗法。
五、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如下:⒈附件一:中医草药方剂配方表格。
⒉附件二:针灸治疗所需的穴位图。
⒊附件三:推拿按摩手法示意图。
六、法律名词及注释⒈颈椎病:根据《中华医学会颈椎病防治指南》,颈椎病是颈椎解剖结构损害或功能障碍所致的临床综合征。
⒉中医四诊:中医四诊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方法,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
⒊辨证分析:中医辨证是根据患者的病情、症状及体征进行综合分析和诊断,进而确定治疗方案的过程。
项痹(颈椎病)中医诊疗方案
项痹(颈椎病)中医诊疗方案一、定义项痹是由于风、寒、湿等邪气闭阻项部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导致颈项部强硬疼痛,上肢疼痛、重着、麻木等症状的一种疾病。
现代医学称之为颈椎病,是中年人的多发病,以颈肩臂痛、上肢无力、麻木,颈部活动受限,有的尚有头痛、头晕、耳鸣、视物不清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综合症。
二、诊断依据1.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标准》(ZY/),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1)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
或有颈椎先天性畸形、颈椎退行性病变。
(2)多发于40岁以上中年人,长期低头工作者或习惯于长时间看电视、录相者,往往呈慢性发病。
(3)颈、肩背疼痛,头痛头晕,颈部板硬,上肢麻木。
(4)颈部活动功能受限,病变颈椎棘突,患侧肩胛骨内上角常有压痛,可摸到条索状硬结,可有上肢肌力减弱和肌肉萎缩,臂丛牵拉试验阳性。
压头试验阳性。
(5)X线正位摄片显示,钩椎关节增生,张口位可有凿状突偏歪,侧位摄片显示颈椎曲度变直,椎间隙变窄,有骨质增生或韧带钙化,斜位摄片可见椎间孔变小。
CT及磁共振检查对定性定位诊断有意义。
2.西医诊断: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1)临床表现具有典型的根性症状(麻木、疼痛)且范围与脊神经支配的区域相一致影像学所见与临床表现相符合;痛点封闭无显效;除颈椎外病变(胸廓出口综合征,网球肘,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肩周炎,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外所致的上肢疼痛疾患。
(2)体征颈部僵直、活动受限。
患侧颈部肌肉紧张,棘突、棘突旁、肩胛骨内侧缘以及受累神经根所支配的肌肉有压痛。
椎间孔部位出现压痛并伴上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或者使原有症状加重具有定位意义。
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
仔细、全面的神经系统检查有助于定位诊断。
(3)实验室及特殊检查X线片显示颈椎变直者向后成角,椎间隙狭窄,骨质增生等。
CT可准确判断椎管狭窄程度,MRI对颈椎病特别是对合并颈椎间盘突出的帮助最大。
中医诊疗规范颈痹病(颈椎病)
五、颈痹病(颈椎病)由于颈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称为颈椎病。
相当于中医“项痹病、眩晕病”范畴。
【临床表现】急性期:临床主要表现为颈肩部疼痛,颈椎活动受限,稍有活动即可使颈肩部疼痛加重,疼痛剧烈时难以坐卧,被动以健肢拖住患肢,影响睡眠。
缓解期:临床主要表现为颈僵,颈肩背部酸沉,颈椎活动受限,患肢串麻疼痛,可以忍受。
康复期:颈肩部及上肢麻痛症状消失,但颈肩背及上肢酸沉症状仍存在,受凉或劳累后症状加重。
【诊断要点】1、风寒痹阻证:颈、肩、上肢窜痛麻木,以痛为主,头有沉重感,颈部僵硬,活动不利,恶寒畏风。
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2、血瘀气滞证:颈肩部、上肢刺痛,痛处固定,伴有肢体麻木。
舌质暗,脉弦。
3、痰湿阻络证:头晕目眩,头重如裹,四肢麻木,纳呆。
舌暗红,苔厚腻,脉弦滑。
4、肝肾不足证: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多梦,肢体麻木,面红目赤。
舌红少苔,脉弦。
5、气血亏虚证: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四肢麻木,倦怠乏力。
舌淡苔少,脉细弱。
【治疗方案及原则】(一)手法1、松解类手法2、整复类手法(二)针灸疗法1、针刺法:局部取穴为主,远部取穴为辅,可选用运动针灸、平衡针、腹针、头针、手针、火针、铍针等特色针刺疗法。
2、灸法:直接灸、艾条灸、热敏灸、雷火灸等。
(三)牵引疗法(四)其他外治法:敷贴、熏蒸、涂擦、膏摩、刮痧、拔罐、中药离子导入、针刀疗法、穴位埋线、封闭疗法等。
(五)中医辨证论治(六)物理治疗:红外线照射、超声药物透入、电磁疗法等等。
(七)运动疗法:康复锻炼。
九)根据病情需要,选择脱水、止痛、营养神经等药物对症治疗。
【辩证论治】1、风寒痹阻证治法:祛风散寒,祛湿通络。
方药:羌活胜湿汤加减。
2、血瘀气滞证治法:行气活血,通络止痛。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
3、痰湿阻络证治法:祛湿化痰,通络止痛。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颈椎病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治法
颈椎病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治法1.颈椎病的病因病机认识颈椎病属于中医痹证范畴,发病的内因是人到中年以后肝肾功能由盛到衰,或久病伤肾,或强劳伤肾,致肝肾亏虚,精血不足,气血失于循行,筋脉失于润养所致。
外因是有明确外伤史,或与职业工作姿势不正确致颈部肌肉劳损,使腠理空虚,风寒湿邪杂至督伤络阻,闭阻经脉,脉络不通,气血运行不畅,经脉瘀阻所致。
本病属肝肾气血不足为本虚,积累伤筋,外感于邪,筋脉挛急痹痛为标实。
从而导致一系列颈肩臂痛,手麻,头晕及肢无力,或拘挛等症状。
2.颈椎病的辨证分型特点依据病因病机,将本病分为肝肾亏虚型、风寒湿型和气虚血瘀型。
肝肾亏虚型病程较长,发病较缓,出现肢体沉重,肌肉萎缩,运动无力,持物及行走不稳,最后无力行走而瘫痪,兼有二便失禁(多见于脊髓型)。
风寒湿型发病较急,见于长期伏案低头工作患者,致颈肩臂疼痛、麻木、酸胀感为主要症状,并以夜间症状加重为特点(多见于神经根型)。
气虚血瘀型见于中老年人,其症状头痛头晕,头痛呈胀痛或跳痛,与眩晕同时出现,或交替发作,可合并有耳鸣,听力下降。
以转动头颈即发眩晕,甚至晕厥、跌倒为特点(多见于椎动脉型)。
3.颈椎病的治法方药特色治宜以补为主,以通为用。
补则滋补肝肾,益气养血。
通则风寒湿邪沉伏于经络者,以活血通络疏风散寒除湿为主。
颈病汤基础方,药用鹿角胶20g、黄芪30g、当归20g、川芎10g、羌活20g、姜黄15g、秦艽20g、桂枝15g、地龙15g、细辛5g、葛根20g。
每日1剂,水煎服。
方中鹿角胶、黄芪、当归、川芎以滋补肝肾,补气活血为主药;羌活、秦艽、姜黄、桂枝、茯苓祛风除湿、温经散寒为辅药;地龙、细辛通络止痛为佐药;葛根升阳发散而解项背之强急,又能引诸药上达于颈项为使药。
诸药合用,恰中病机。
4.强调功能锻炼①自我按摩患者双手半环抱于颈后,头后仰,沿颈棘突两侧上下进行对合捏挤项后软组织,使肌肉松弛缓解疼痛,从而达到自我康复目的。
②自我练功患者坐位,两肘屈曲,左手背反摸棘突,右手拇食中指用力拉对侧耳垂,使颈椎缓缓向左旋转至最大限度,然后还原,再使头颈转向对侧,方法同前,旋转力度由小到大,达到松解小关节之间粘连舒利筋骨之作用,恢复颈椎内外平衡。
中医说—颈椎病
中医说——颈椎病中医学将颈椎病分为落枕型、痹证型、痿证型、脊髓型和五官型。
但由于目前中医对颈椎病辨证缺乏统一认识,直接影响了中药治疗颈椎病的效果。
因此,中医治疗颈椎病应该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颈椎病隶属中医学“痹证”、“痿证”、“项强”、“眩晕”等范畴。
中医理论认为颈椎病的病因,无外乎外感风寒湿邪、慢性劳损、肝肾亏虚、气血不足、外伤、畸形等几个方面。
在内外致病因素的作用下,机体气血瘀滞,经络痹阻不畅,“不通则痛”,随之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
多数医家认为本病为“本虚标实”,肝肾亏虚,气血不足为本,风寒湿邪客居经脉,气血瘀滞为标。
一般认为肝肾亏虚、筋骨劳损,复加风寒湿邪侵袭,气血运行不畅,瘀血、痰浊痹阻经络产生痛、麻、酸、重是本病主要的病因病机;肾精亏虚,脊髓不充,骨骼退变,而发生骨赘,压迫刺激神经、血管、韧带等而发生颈僵痛诸症。
颈椎病治则治法1、落枕型落枕型颈椎病以颈部症状为主,相当于西医颈型颈椎病,临床上最为常见。
以颈部痛、胀及不适感为主,常在清晨醒后出现或起床时发觉抬头困难,患者常诉说头颈不知放在何种位置为好。
约半数以上病人颈部活动受限或强迫体位,个别病人上肢可有短暂的感觉异常。
活动时疼痛加剧,休息可以缓解。
X线平片表现为颈椎生理曲度明显改变,或椎间关节不稳,具有双边、双突、切凹征或骨质增生。
本型颈椎病目前有以下治疗方法。
(1)祛风散寒、活血化瘀本法在落枕型颈椎病治疗中应用甚广,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湿邪侵袭所致颈椎病,临床治疗本证大部分用桂枝加葛根汤加减,收效甚著。
用桂枝加葛根汤加味治疗颈型颈椎病180例,总有效率98.33%。
用桂枝加葛根汤加味配合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110例,总有效率98.2%。
用桂枝加葛根汤结合“米字操”治疗颈型颈椎病30例,通过与颈舒颗粒疗效比较显示,桂枝加葛根汤结合“米字操”在有效率及改善患者疼痛方面优于颈舒颗粒,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通过研究发现加味桂枝葛根汤较西药西乐葆及妙乐,疗效持久,不易复发,体现出治病求本的中医治疗思想。
中药治疗老年颈椎病
中药治疗老年颈椎病颈椎病息指颈部肌肉劳损,颈椎骨质增生,颈项韧带钙化,颈椎间盘萎缩、退化等改变,造成颈部的神经血管或脊髓发生相应的临床表现主要有颈项酸楚不适、僵硬疼痛、活动不利、局部至痛,颈、肩、上肢发麻疼痛,头晕目眩、偏头痛等等,随着年龄的增长,患颈椎病的老人越来越多,对颈椎病的治疗,多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手段,其中药物治疗主要用中药,现介绍两种常用药供老年朋友使用。
颈复康冲剂由黄芪、桃仁、穿山甲、威灵仙、川芎、丹参、王不留行等22味中药组成。
本剂能促进心血管功能,改善血液循环,使脑供血不足的症状得到改善。
用于治疗颈椎病有效。
本剂药性偏温,有阴虚火旺,肝阳上亢的高血压和胃肠实热的牙周炎等患者服用后可能引起复发,可同时加服牛黄清心丸,牛黄降压丸、知柏地黄丸及牛黄清胃丸等。
骨仙片本剂由熟地、女贞子、枸杞、乌豆、骨碎补、菟丝子、仙茅、防已、牛膝等组成,功能以补肾固本为主。
临床实验显示,有明显的消炎止痛和增加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治疗颈椎病有效率达90%以上,用法1日3次,每次服4~6片,30~50日为一疗程,少数病人服后可有口干、口苦、梦多,宜改在饭后以淡盐水送服。
感冒发热者忌用。
胡蜂醋洗液胡蜂醋是洛阳旺草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外用中药液,胡蜂醋以胡蜂,蜈蚣、全蝎、百花蛇、水蛭、五虫迅速打通经络,让受害处毛孔完全打开,通过消炎解毒止痛将风寒湿毒从骨骼中逼出并通过汗液、体液排出,快速消肿、痛、酸、麻等症状。
胡蜂醋中鸡血藤、藏红花、伸筋草、透骨草等能修骨平刺,发挥强效溶骨作用,将热蒸软化的骨刺快速溶解,骨质增生由大变小,层层剥落后经人体代谢排出,骨关节灵活自如。
胡蜂醋中海风藤、络石藤、桑寄生、狗脊全面营养骨髓,长效释放活骨营养,修复软骨损伤,改善微循环,再生骨骼周围血管神经,强化骨骼弹性和韧度,各种风湿骨病彻底根治不复发。
特点—强穿透力,迅速渗透滑膜、软骨层,透皮擦骨,骨外洗净风寒湿毒,骨内靶向修复骨组织损伤,复位变形,僵直,畸形的关节,祛风除湿,使其重新恢复活动功能。
中药治疗颈椎病五偏方
中药治疗颈椎病五偏方,颈椎病在中医被称为颈痹,它是中医风湿病的一种,早期可有生理曲度的改变,到疾病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可形成颈椎椎间盘突出、颈椎椎管狭窄、颈椎骨质增生,也就是所说的颈椎病。
下有五大治疗偏方,如颈椎病患者可不彷一试。
[方一] 全蝎10克,娱蚣2条,鹿衔草、川芎、当归、自然铜、乌梢蛇各15克。
将药加水煎者2次,取药汁混合,每日饮服2次。
本方出自《江西中医药》1990.21期,适用于颈椎病。
[方二] 苍术、炒白芍、茯苓各20克,川芎15克,橘梗、干姜、厚朴、甘草各10克。
制成合剂,每次30毫升,日3次,2周为1疗程。
本方出自《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6.9期,适用于颈椎病。
[方三] 白芍30克,木瓜13克,鸡血藤15克,葛根、甘草各10克。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本方出自《当代中国名医高效验方1000首》,对颈椎病有效。
[方四] 葛根25克,灵仙、鸡血藤各15克,白芍15--30克,甘草6克,炙蜈蚣2条(研水冲服)或全蝎8克。
本方每日1剂,水煎服,可随症加减。
本方出自《陕西中医》1987.8期,适用于颈椎病。
[方五] 白芍30克,甘草15克,酸枣仁、牡蛎各10克,威灵仙、元胡各12克。
将药加水煎煮2次,取药汁混合,每日分2次饮服。
颈椎病(项痹病)中医治疗
病变在颈5以上者可见颈肩痛和颈 枕痛及枕部感觉障碍等;在颈5以下者 可见颈僵,活动受限,有一侧或两侧颈、 肩、臂放射痛并伴有手指麻木,肢冷, 上肢发沉,无力、持物坠落等症状。椎 间孔挤压试验阳性,臂丛神经牵拉试验 阳性。
❖ 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头痛、头晕,有时伴 有恶心、呕吐;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瞳 孔扩大或缩小,心跳加速、心律不齐,心 前区痛和血压升高;头颈及上肢出现出汗 异常;耳鸣、听力下降,发音障碍
❖ 交感神经抑制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昏,眼 花,流泪,鼻塞,心动过缓,血压下降、 胃肠胀气
❖ X线、CT、MRI等检查结果与神经型颈 椎病相似
❖ 眩晕 本型的主要症状,可表现为旋转性、 浮动性或摇晃性。头部活动时可诱发或加 重。
❖头痛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侧支循环血 管代偿性扩张引起。主要表现为枕部、顶 枕部痛、也可放射到颞部。多为发作性胀 痛。
❖视觉障碍 为突发性弱视或失明、复视, 短期内自动恢复。是大脑后动脉及脑干内 3、❖ 根据测量C4,5椎管最小,C2 最大。C4前后径1.19cm,C2 位1.4cm。C5前后径.18cm。
❖ 颈脊柱屈伸时,颈椎管的长 度有所改变。
❖ 完全屈曲时,椎管的前缘可 被拉长1.5cm。其内的脊髓也 被牵长变细且紧张。后伸时 椎管变短,脊髓松弛而变粗23cm,易于受压。
脊髓
❖ 颈3-胸2为颈膨大,C6最粗。 ❖ 脊髓内出现病变时, 首先出现上肢症状, 然后出现下肢神经 功能障碍;
横突孔
❖ 颈椎的横突部有横突孔,其中有 颈动脉、静脉和交感神经通过。
❖ 椎动脉为两侧锁骨下动脉的分支, 一关般节由入颈颅腔6横,突在孔颅进内入合,成在椎寰基枕底 动脉至小脑及内耳。
颈椎病的中医治疗
颈椎病的中医治疗作者:欧阳军颈椎位于头部、胸部与上肢之间、又是脊柱椎骨中体积最小,但灵活性最大、活动频率最高、负重较大的节段,由于承受各种负荷、劳损,甚至外伤,所以极易发生退变。
大约30岁之后,颈椎间盘就开始逐渐退化,含水量减少,并伴随年龄增长而更为明显,且诱发或促使颈椎其它部位组织退变。
有统计表明50岁左右的人群中大约有25%的人患过或正患此病,60岁左右则达50%,70岁左右几乎为100%。
由此可见,此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中药内服法中医学将本病列为“筋痹”、“骨痹”范畴。
认为是由风、寒、湿邪侵袭,痹阻经络,使气血不活,经络不通,风湿痹阻所致。
究其本病症型大致可分以下几种:1、风湿痹阻型常见临床症状有:四肢麻木,屈伸不利,头痛身痛,项背强痛,得寒则甚,得暖则缓,疼痛游走不定,舌苔薄白,脉弦紧。
治宜温经活血,祛寒除湿,通络止痛。
方用:羌活10克、桂枝8克、寻骨风10克、木瓜12克、防风12克、当归15克、干姜6克;水煎服,一日一剂,连服七天为一疗程。
或用川桂枝8克、羌活10克、威灵仙10克、秦艽12克、川芎12克、当归尾15克、葛根12克、天麻12克、炮甲珠12克、炒神曲20克、赤芍8克,甘草5克;水煎服,一日一剂,连服七天为一疗程。
注意事项:本药饮用时宜较热,在饮用期间,注意随时加减衣被,避免着凉感冒。
2、气血瘀滞型常见临床症状有:头痛或后枕部疼痛,颈僵,转侧不利,一侧或两侧肩臂及手指酸胀痛麻;或头疼牵涉至上背痛,头昏目眩,肌肤冷湿,畏寒喜热,颈椎旁可触及软组织肿胀结节。
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涩。
治宜益气养血,醒脑宁神,活血通络。
方用:当归尾15克、红花8克、赤芍8克、黄芪15克、防风10克、细辛3克、杜仲12克;水煎服,一日一剂,连服七天为一个疗程。
或用天麻10克、炙黄芪12克、炙甘草6克、潞党参12克、炒白术10克、熟地15克、砂仁8克、当归12克、白芍10克、鸡血藤15克;水煎服,一日一剂,连服七天为一个疗程。
颈椎病中医骨伤治疗知识分享
颈椎病中医骨伤治疗知识分享说起颈椎病,很多人都以为是发生在老年人身上的骨科疾病,似乎和年轻人不相干。
但是,随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节奏都在不断加快,颈椎病也随之成了一种职业病。
如果你是程序猿、司机、长时间伏案的办公白领、教育人员、麻将爱好者、学生......那么你可能需要来检测一下自己的颈椎健康了。
今天我们从中医角度来深入了解这个令人倍感烦恼的病痛——颈椎病。
一、什么是颈椎病?颈椎病是颈椎的退行性病变,包括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
本病可分为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混合型颈椎病。
最典型的症状是疼痛及麻木,部分病人还可伴有头晕、眼花甚至摔倒等。
当患有颈椎病时,神经根受到刺激或压迫后会有以下症状:颈部、肩部、胸部疼痛或麻木。
如不及时治疗,颈椎病将进一步加重,会有持续性或阵发性并向肩部、上肢、胳膊及手指放射传导,可伴有针刺样(针刺痛)或过电样串麻感、麻痛、酸痛、胀痛和蚁爬麻感,当颈部活动或咳嗽、打喷嚏或用力稍大时疼痛及串麻感可加重。
由于颈椎病会压迫神经血管,使血液不能很好的输送到头部,会令头皮胀痛。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头顶痛还和心血管疾病有关系,这一点不可忽视。
颈椎病加重时也可能有上肢肌肉萎缩、发沉、酸痛无力、动作不灵活等现象,在夜间颈肩部及上肢可能痛得更厉害,导致翻来覆去睡不着。
由于颈脊髓受到刺激压迫后,使脊髓供血不足,可促使多个部位(肩膀、胳膊、手臂、手指、腰部、臀部、腿部和足部)发麻。
更严重的话,会继续向下向腰部蔓延,表现为腰部酸痛、腰无力、腰膝酸软等。
二、如何从中医角度治疗颈椎病?中医理论认为“肝主筋、肾主骨”,人体由于肝肾亏虚、气滞血瘀才导致颈椎病的发生,因此应采用益气活血、疏肝益肾、祛风通络等方法治疗颈椎病。
中医临床分型及治疗主要是针灸治疗上主要配以大椎、天柱、后溪、颈椎夹脊等穴共凑疏筋活络之功。
(1)风寒痹阻型症状表现为上肢麻木酸痛,颈肩部僵硬活动不便,并伴有畏风寒症状,脉弦紧、舌苔薄呈淡红色。
颈椎病简介及中药治疗
5.71% 壮骨伸筋治疗组
90%
无效 总有效率
10% 布洛芬对照组
P>0.05
壮骨伸筋胶囊治疗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良好,与强止痛剂布洛芬相当 对治疗组抽样化验15例,各项指标均正常,说明本药安全无毒副作用
壮骨伸筋胶囊治疗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李熔 中医正骨,2005,17(8):58
治疗颈椎病疗效优于颈复康
-5
3.53 0.85
麻木
2.84 0.47
活动受限
治疗前积分 治疗后积分
观察组内各症状治疗前后积分值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 ),说明壮骨伸筋胶囊对肝 肾两虚、寒湿阻络型的颈椎病中疼痛,麻木、活动受限等主要症状都有较好的疗效。结果也 提示壮骨伸筋教囊对改善疼痛症状明显优于麻木和活动受限症状。
颈椎病治疗的优效选择 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治疗用药
“国医大师”刘柏龄经典名方 补肾壮骨 消除炎症反应 强效镇痛 改善症状
1 2 3 4
2020/8/8
目录
产品简介 机制研究 临床应用 推荐处方
产品简介
国医名方 补肾壮骨
国医名方
研发人:国医大师 刘柏龄 教授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荣 获“二十世纪中国接骨学最高成就 奖”(吴阶平副委员长颁发,全国九 名获奖专家之一)。是全国华佗金像 奖获得者,全国杰出科技人才,当代 华佗医学教育家,跨世纪骨伤医学杰 出人才,世纪骨伤优秀杰出人才, 2006年获“全国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 贡献奖”,同年获“国医楷模”荣誉 称号,2007年6月获“全国首届中医 骨伤名师”荣誉称号,2014年获第二 届国医大师称号
壮骨伸筋胶囊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康复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黎品基 广西中医药2011,8(34):17
颈椎病的中医药诊疗规范
颈椎病的中医药诊疗标准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其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变所致脊髓、神经、血管病变而表现的相应病症和体征,本病40岁以上多见,男性多于女性。
属中医“项痹病〞。
一、诊断本病参照199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并结合科室临床研究进行诊断。
〔一〕诊断依据1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
或有颈椎先天性畸形、颈椎退行性病变。
2多发于40岁以上中年人,长期低头工作者,往往呈慢性发病。
3颈、肩背疼痛,头痛头晕,颈部板硬,上肢麻木。
4颈部活动功能受限,病变颈椎棘突间隙、关节突关节及患侧肩胛骨内上角常有压痛,可摸到条索壮硬结,可有上肢肌力减弱和肌肉萎缩,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压头试验阳性。
5X线正位摄片显示:钩椎关节增生,张口位可有齿状突偏歪,侧位摄片显示颈椎曲度变直,椎间隙变窄,椎体后缘有骨质增生,韧带钙化,斜位摄片可见椎间孔变小。
CT及磁共振检查对定性定位诊断有意义。
〔二〕中医证候分类1寒湿阻络:头痛或后枕部疼痛,颈僵、转侧不利,一侧或两侧肩臂及手指酸胀痛麻,或头痛牵涉至上背痛,肌肤冷湿,畏寒喜热,颈椎旁可触及软组织肿胀结节。
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
2血瘀症:颈项痛如锥刺,痛势缠绵不绣,按之尤甚,痛有定处,夜间加重,伴上肢麻木,头晕、舌体有少许瘀点,舌边有齿痕,苔白腻或白滑,脉弦或弦滑。
3肝肾缺乏:头晕、眩晕,视物模糊或视物目痛,身软乏力,纳差,颈部酸痛,或双肩疼痛。
舌淡红或淡胖,边有齿痕。
苔薄白而润,脉沉细无力。
4痰湿阻窍:眩晕,昏厥头重如裹,肢体麻木不仁,纳呆泛呕,舌质暗红,苔厚腻,脉弦滑。
〔三〕病理分型1神经根型:颈痛伴上肢放射痛,颈后伸时加重,受压神经根皮肤节段分布区感觉减弱,腱反射异常,肌萎缩,肌力减退,颈活动受限,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压头试验阳性。
颈椎X线示:椎体增生,钩椎关节增生明显,椎间隙变窄,椎间孔变小。
CT可见椎体后赘生物及神经根管变窄。
2 椎动脉型:头痛、眩晕、耳鸣、耳聋,视物不清,有体位性猝倒,颈椎侧弯后伸时,病症加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壮骨伸筋胶囊和索密痛均有显著的镇痛作用P<0.01
壮骨伸筋胶囊治疗颈肩腰痛的实验研究 赵文海,黄铁银 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5,21(1):46
改善肾虚
壮骨伸筋胶囊对肾虚模型小鼠肾上腺重量系数的影响
14
12
10.3
肾上腺重量系数
10
7.4
9.6
8.99
8.6
8
8
6
4
2
0 对照组
模型组 六味地黄丸 高剂量组 中剂量组 低剂量组
颈椎病简介及中药治疗颈椎病
颈椎病简介
1、概念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症,是由于颈椎椎间盘、颈椎 骨关节及其相关的肌肉、韧带、筋膜等所发生的退行性改变 及其继发改变,刺激或压迫了周围的脊髓、神经、血管等组 织,由此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结合症候群。
颈椎病简介
2、颈椎病的中医认识
颈椎病,中医根据症状可将其分属 “痹症”、 “眩 晕”、“痿证”等范畴。
2020/8/8
显著抗炎—抑制TNF-α释放
研究表明,壮骨伸筋胶囊能抑制TNF-α的释放,具有抗炎活性。
不同给药浓度对TNF-α的抑制率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00%
43.65%
0.00%
7.61%
14.06% 15.02% 16.52%
英利昔单抗 50μg/mL 壮骨高剂量 0.75mg/mL 壮骨中剂量0.5mg/mL 壮骨低剂量0.25mg/mL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00白组 塞来昔布组 壮骨1
27.00% 15.40%
壮骨2
壮骨3
7.20% 壮骨4
酶空白组 0.48U/ul 塞来昔布 1mg/ml 壮骨1 10mg/mL 壮骨2 5mg/mL 壮骨3 2mg/mL 壮骨4 1mg/mL
在病因学上通常认为是外伤、风寒湿邪侵袭、气血不 和、经络不通等所致,头晕、目眩、耳鸣则与痰浊、肝风、 虚损有关。
中医有机地联系脏腑、经络、气血等整体进行辨证施 治,将颈椎病分为风寒湿痹、经络受阻、肝肾不足、气血虚 弱、痰湿困阻及外伤等型。
颈椎病简介
3、发病率
颈椎病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显著提高。40~50岁的发病 率为20%,60岁以上者达50%,而70岁以上则更高。 目前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
壮骨伸筋胶囊对肾虚证动物模型小鼠肾上腺重量减轻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雷公藤多甙、甲睾酮和壮骨伸筋胶囊对大鼠睾丸一氧化氮合酶的作用 任亚萍,孙莉 中华男科学杂志,2005,5(11):343
改善性功能
90
80
70
60
50
40
34.5637.22
30
20
10
0
雷公藤
睾丸间质细胞NOS阳性细胞数目
79.45 49.33
近年来有调查显示我国青 少年颈椎病的发病率呈逐 年上升的趋势。
颈椎病简介
4、发病因素
年龄因素 慢性劳损 外伤 咽喉部炎症 发育性椎管狭窄 代谢因素 精神因素
颈椎病简介
颈型(骨关节软组织型)-颈部僵硬不适、疼痛
神经根型 -上肢疼痛麻木 发病率60%
椎动脉型 -头昏、眩晕 、恶心、呕吐 交感神经型 -表现形式复杂多样 脊髓型 -下肢无力,步态笨拙 (踩棉花感) 混合型-同时有以上两种以上表现者
• 补肾阴 • 兴肾阳
• 解痉止痛 • 消食理气 • 防补而腻膈
君
熟地黄 淫羊藿
使
洋金花 生山楂
• 补骨镇痛 • 补肾益精 • 行气活血
臣
肉苁蓉 骨碎补 鹿衔草 延胡索
鸡血藤
佐
威灵仙 炙狗骨 人参 白茯苓
• 舒筋络 • 止痹痛 • 补气健脾 • 安神益智
阻滞肿瘤相细关胞作用周机期制研究
显著抗炎 强效镇痛 改善肾虚体征 安全无毒副作用
颈椎病治疗的优效选择 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治疗用药
“国医大师”刘柏龄经典名方 补肾壮骨 消除炎症反应 强效镇痛 改善症状
1 2 3 4
2020/8/8
目录
产品简介 机制研究 临床应用 推荐处方
产品简介
国医名方 补肾壮骨
国医名方
研发人:国医大师 刘柏龄 教授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荣 获“二十世纪中国接骨学最高成就 奖”(吴阶平副委员长颁发,全国九 名获奖专家之一)。是全国华佗金像 奖获得者,全国杰出科技人才,当代 华佗医学教育家,跨世纪骨伤医学杰 出人才,世纪骨伤优秀杰出人才, 2006年获“全国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 贡献奖”,同年获“国医楷模”荣誉 称号,2007年6月获“全国首届中医 骨伤名师”荣誉称号,2014年获第二 届国医大师称号
上市审评人——王和鸣 孙树椿
➢组方经典 治肾亦即治骨 ➢疗效确切 补益肝肾,强筋壮骨,活络止痛 ➢名家之作 “国医大师”刘柏龄经典之作 ➢无明显不良反应
壮骨伸筋胶囊简明资料
【成份】 淫羊藿、熟地黄、鹿衔草、骨碎补(炙)、肉苁蓉、鸡血藤、红参、狗骨、茯苓、威灵 仙、豨莶草、葛根、醋延胡索、山楂、洋金花。 【功能主治】补益肝肾,强筋壮骨,活络止痛。用于肝肾两虚、寒湿阻络所致的神经根型颈椎 病,症见肩臂疼痛、麻木、活动障碍。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忌】青光眼和孕妇禁服。 【注意事项】本品含洋金花,不宜超量服用;高血压、心脏病慎用;青光眼和孕妇禁服。 【药理毒理】 药理作用:动物实验提示本品有抗炎作用,尚有一定的镇痛作用。
TNF-α是重要的炎症因子,能促进炎性介质产生增加,介导关节局部炎症反应,加重病人的临床症状。
壮骨伸筋胶囊(中间体)对炎性细胞因子TNF-α释放作用的研究 北大世佳 2014
显著抗炎—抑制COX-2活性
研究表明,壮骨伸筋胶囊能抑制COX-2活性,显著抵抗诱导性炎症
不同浓度药物对COX-2的抑制作用
69.7866.44
52.56 47.44
53.13 46.74
甲睾酮
壮骨伸筋 nNOS eNOS
吐温对照组
蒸馏水对照组
eNOS nNOS:睾 丸生精的重要 因子
雷公藤多甙通过对eNOS和nNOS的抑制而减少NO产生,进而影响生精;壮骨伸筋胶囊通过对 eNOS和nNOS的促进而增加NO的合成,使其在增强性功能的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COX-2在诱导下作为病理性酶引起炎症、疼痛、发热和异常调节
壮骨伸筋胶囊(中间体)体外抑制COX-2活性研究 北大世佳 2014
显著的镇痛作用——醋酸扭体反应
壮骨伸筋胶囊对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
70
54.1
60
50
31.7
32.3
28.83
40
30
18.3
20
10
0 高剂量组 中剂量组 低剂量组 索密痛组 空白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