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诗经国风的认识
诗经中风的含义
诗经中风的含义《国风》(又称风)是收集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周代民歌。
包括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十五个诸侯国的民间歌曲。
“国风”中的周代民歌以绚丽多彩的画面,反映了劳动人民真实的生活,表达了他们对受剥削、受压迫的处境的不平和争取美好生活的信念,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国风》以简朴的语言描摹事物,以朴素的生活画现反映社会现实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在“国风”中有很好的体现,并且成为它显著的艺术特点。
《国风》一共有15组、按地区划分,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桧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豳风”、“陈风”和“曹风”,共160篇,又被称为“十五国风”。
《国风》被普遍视为《诗经》中的文学精华部分,后人将其与屈原的《离骚》并称为“风骚”。
从风格上讲,《国风》带有浓烈的地方色彩;从内容上讲,《国风》大多数是民间诗歌,作者除少数是个别贵族外,大多是民间歌手。
扩展资料:形成过程国风是当时当地流行的歌曲,带有地方色彩。
从内容上说,大多数是民歌。
作者大多是民间歌手,但是也有个别是贵族。
社会学家认为,国风中情歌的主题,源于人们即兴创作的集会,在古代村里的节日中,青年男女在竞赛中轮流演唱,创作出歌谣。
国风就是这类民间歌谣的选集,并在宫廷中演唱,贵族其后也创作出内容风格都相似的诗篇赏析“国风”是《诗经》中的精华,是中国古代文艺宝库中璀璨的明珠。
在《七月》中,我们看到了奴隶们血泪斑斑的生活,在《伐檀》中更感悟了被剥削者阶级意识的觉醒,愤懑的奴隶已经向不劳而获的寄生虫、吸血鬼大胆地提出了正义的指问:“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守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獾兮?”有的诗中还描写劳动者对统治阶级直接展开斗争,以便取得生存的权利。
在这方面,《硕鼠》具有震颤人心的力量。
“国风”中有一些反映兵役、徭役给人民造成极大痛苦的思妇的诗,如《殷其雷》、《伯兮》、《君子于役》等就是这一类诗篇的代表作。
重读《诗经》,了解经典
重读《诗经》,了解经典1. 引言1.1 为什么重读《诗经》,了解经典重读《诗经》,了解经典,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文化的传承和人生智慧的探寻。
作为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价值,记录了周代至春秋时期的生活风貌与文化传统。
通过重新阅读《诗经》,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思想观念和宇宙观念,从而揭示出历史发展的脉络和因果关系。
《诗经》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对后世文化传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元素,不仅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还影响了道德伦理观念和审美情趣的塑造。
重读《诗经》,不仅可以领略其中的诗歌之美,更可以汲取其中的人生智慧,通过古代诗人们的感悟与表达,我们能够找到对当下生活的启迪和感悟。
重读《诗经》,了解经典,将带给我们全新的感悟和认识,让我们重新审视传统文化的珍贵价值和永恒魅力。
2. 正文2.1 《诗经》的历史价值《诗经》作为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
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道德观念和宗族制度,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古代社会生活的重要资料。
《诗经》中的内容涉及到了周代前期至春秋时期的诸多历史事件和人物,为我们研究古代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参考资料。
《诗经》中的诗歌形式和口语风格也反映了当时的语言演变和文学风格,对研究古代汉语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诗经》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也是我们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窗口。
通过阅读《诗经》,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中国人民的感情和思想,了解他们对生活、爱情、友情等方面的看法和态度。
《诗经》还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自然、宇宙、道德等方面的思考,展现了他们对人生和世界的理解和追求。
重读《诗经》,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代历史和文化,也可以启发我们对当代社会和生活的思考和认识。
2.2 《诗经》对文化传承的影响《诗经》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之一,对文化传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承载了古代华夏民族的文化记忆和精神追求。
谈谈诗经
学习《诗经》心得体会(10篇)
学习《诗经》心得体会(10篇)学习《诗经》心得体会(精选10篇)学习《诗经》心得体会篇1“于嗟如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每读到这里我不得不佩服古人对阶级社会婚姻生活的经典概括!看到这样的无奈使我陷入了沉思。
于是我的思想不自觉地在历史长河里流淌,采摘那一个个不同遭遇的生活片段:看着无边的桑树,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场面。
我看到《氓》里面的女主人公是多么辛勤的妇女,但她这样付出的结局却是其黄而陨,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于是为这位可怜而又坚强的女人感动着。
她在面对兄弟不知,咥其笑矣却能够勇敢地面对生活。
她的心也许看透了阶级社会丑恶的面孔,也许她的心理面有着强烈的反抗精神!白娘子为了报答许仙,她付出了很多很多,本来那么完美的婚姻却让法海来了搅和。
白娘子爱许仙如此的深,于是有了水漫金山的传说,于是有了白娘子被关在雷峰塔的传言。
看着平静的西湖水,一切都已灰飞烟灭,留下的只是可歌可泣的'反抗压迫的传说。
这个传说在告诉我们中华民族的妇女反对阶级压迫的精神,她们在向历史宣誓:女之耽兮,犹可脱也!也许是为了爱,也许是憎恶封建礼教的毒害,《诗经》超越了时代的界限,它所描述的一个个爱情故事似乎都在后代不断地发生着。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看到的是刘兰芝婀娜的身影,她努力地做好她的本分工作,换回的结果却是那深潭的一道道圆晕。
她的命是苦的,但她以死的方式在向世人警告:她也有爱,也有恨,也有强烈的反抗精神。
难道不是吗?她死后化为鸳鸯都在不日不夜地鸣叫着,那不是在控诉着对阶级社会的不满嘛,那不是一种强烈的反抗精神嘛!历史中的妇女们似乎都在重复《氓》中女主人公的不幸遭遇。
我心中的琴弦断了一根,但是不得不佩服中华民族妇女们不畏压迫、不畏朱颜瘦的精神。
我时常在想,即使她们的爱情化作冰冷的白雪结晶破碎,也会对生活充满着热烈的爱与追求。
因此有了秋瑾的《提芝龛记》:莫重男儿薄女儿,平台诗句赐峨眉。
吾侪得此添生色,始信英雄亦英雄。
国学《诗经》的个人观后感5篇
国学《诗经》的个人观后感5篇《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有关国学经典《诗经》的个人观后感,希望能帮到各位.有关国学经典《诗经》的个人观后感1品读诗经,除了其诗歌字面上关乎体裁言语的一种欣赏,还有的就是对于其所要表达的含义的思考.诗经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本不朽的著作,我很难能够以学者专家的高度去评判它,毕竟对于这部传世的经典之作,那些所谓文人骚客的研究也已经够多也够完善的,而我只能以一位普通读者的眼光去看待,去讲述它所吸引我的地方,毕竟从一开始选择这一部书便是缘于自身对于古代文学的一种喜欢.就是古代诗歌,也正因为作为歌谣,为了获得声韵上的美感,《诗经》中才大量使用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诗歌的美感除了字面上的欣赏及意境的感受,很大部分都要通过喉咙来表达,欣赏也需要一种探索和实践.因为诗经一书本身就摘录了当时不同地区的民间歌谣,固有〝十五国风〞之称.也许各地方言的不同及文化的差异及其古今文化的改变,,有的诗歌读起来并没有那么流畅,甚至于有些绕口,一些陌生的字词难以理解或是表达.但这在思想内容的含义上却是不可忽视的,毕竟这反应了一个社会在那个时代形形色色的思想文化内涵.因此除了来自于民间各个地区〝风〞,还有作为当时王畿之乐,亦为典范的音乐的〝雅〞与表现当时特殊文化背景下一些关于宗庙祭祀的乐歌和史诗,我们称之为〝颂〞.正是这三种文化的合流,融汇成这一部记载了当时社会风土民生的〝史书〞.众所周知,《诗经》有〝六义〞,除了展示诗歌内容的〝风雅颂〞之外,〝赋.比.兴〞便是常用来表达作者思想本意的手法.正是这三种手法塑造了诗经的灵魂,同时也深深影响了两千五百年来中国文化的发展.它就如一位窈窕淑女,引得千百年来文人骚客之好逑,寤寐思服.有对于〝关关之鸠,在河之洲〞迷人景色的描写,也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中人物景致的刻画,甚至于〝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窈窕淑女,在水一方〞般深情直白的告白,简单的话语透露着古朴真挚的情感.被誉为中国招隐诗之祖的〝鹤鸣〞中〝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是人民对君王隐晦的讽喻进谏,对于国家的忧思,对于贤才的渴望.〝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中用灿烂盛开的桃花表达对新娘的美好祝愿.如《氓》用桑树从繁茂到凋落的变化来比喻爱情的盛衰.诗经中用比喻的地方很多,手法也富于变化.〝赋〞和〝比〞都是一切诗歌中最基本的表现手法,而〝兴〞则是《诗经》乃至中国诗歌中比较独特的手法.〝兴〞字的本义是〝起〞,因此又多称为〝起兴〞,对于诗歌中渲染气氛.创造意境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便是在不论用哪种方式都能表达出心中的那份情感.但从诗经中除了这份直白,尽管不变的是真挚而动人的情感,更多的却是一份克制,平和与淡淡的抒情.《诗经》也奠定了中国文学以抒情传统为主的发展方向.总而言之,《诗经》是中国诗歌,乃至整个中国文学一个光辉的起点.它从多方面表现了那个时代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反映了各个阶层人们的喜怒哀乐,语言大胆而清丽,以其清醒的现实性,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早期诗歌,开辟了中国诗歌的独特道路.虽然,由于特殊的社会生存条件,《诗经》作为中国现实主义文化的开端,虽然缺乏浪漫的幻想,缺乏飞扬的个性自由精神,但在那个古老的时代,它是无愧于人类文明的,值得我们骄傲的.诗经蕴藏了当时社会的多少悲欢离合,沉沦与得志,批判社会的黑暗与赞美生活的美好.诗经亦是〝思经〞,用诗意的话语来表达对于生活的思考.诗经,读得太过仓促,只读得一点皮毛,闲时多多品味几遍不定能寻得些许相同的感触,毕竟之于情感是千年不变的.有关国学经典《诗经》的个人观后感2倾听来自三千年前的远古呼唤,如同曼珠沙华,纵然无法摘取,诗经也一直存活于心.——题记踏上文化寻根之路,淌过三千年滚滚东逝的历史长河,溯流而上,用深邃的目光洞穿所有书页,屏气凝神,你听,那一声声一唤唤,古朴无邪,透过千年的尘烟,悠扬冗长,那是来自远古的呼唤,发自中华文化的最初源头——《诗经》孔子编纂《诗经》时曾感叹道: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一语道出了它的精髓.《诗经》语言温柔敦厚.含蓄真诚堪称中华文化之祖.它见证着中华民族孩童时咿呀学语,质朴真诚.天真无邪的美好时代.寻觅《诗经》的心灵动感,聆听数千年的深情歌唱,诗中一木一草都是先古人民的友好伴侣,歌中一词一句都唱出了人们最美好的向往.爱,是人类亘古不变的定律.诗经中坚贞不移的爱情凝固了守望爱情永恒的姿态——等待.它如同一朵永不凋零的奇葩,忽视了时间空间的界限,开遍了每一个芳草萋萋的角落.我清晰的记得那日你拉着我的手说〝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而今君子于役,不知其期.但这又怎能拆散我们,千山万水外,我候,为你归来.纵然等到白发萧然,我也不会改变翘首的姿态,期盼着你的凯旋,践行你当初的誓言.《诗经》以古朴的文字表达着人本初最真挚的感情.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乃敢与君绝.先秦人民对爱的姿态让人震撼.爱,就一个字.原来竟然可以爱得这样决绝.反观当下爱情泛滥.欲望靡乱,分手离婚有如家常便饭.不知是否我们该适当放慢高速的生活节奏,静静感悟诗经中爱的真谛,守候人心本初的那份最无邪的感情,回到最初的美好.爱,就不离不弃,静静等候,你的归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打开诗经的首页,那雎鸠关关的鸣蹄就迎面扑来.让人心神荡漾,顿时陷入飘杳朦胧含蓄的情感意境.河水悠悠流动,荇菜浮动摇曳,雎鸠关关,歌声婉转,悠哉悠哉,令人转辗反侧.〝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诗经中的表白含蓄委婉,从来不做作.但绝不是怯懦,面对真爱他们哪怕是用一片沙洲,一把水草,或是一弯清泉都要传达出内心最真实的感情.字字含蓄却句句真实的感情流露感动着你我在每一个怀梦的青葱岁月,原来爱人可以如此洒脱,被人爱可以如此真切.没有珠宝万千,广厦千万,只有这悠悠河水,纤纤水草见证了我们的爱情,可是这已经足够.爱你,只是一种感觉,当我爱上这种觉的时候,一切外在的光环都已经无所谓了.我无法拒绝你伸过来的手,因为你已经越过了我的额心河.逝去的岁月带不走缱绻的情怀,望着河水悠悠,渐行渐远.物欲横流的今天,有多少人能面对内心的呼唤和所爱的人长相厮守,又有多少人被爱上是因为纯爱情本身的驱使,而不是对物欲的追逐.当爱情可以用物质来衡量,贴上价格标签的时候,爱情还是爱情么?同样是千年前的〝桃之夭夭〞,千年后却是不一样的〝灼灼其华〞.是幸福抛弃了我们,还是我们离弃了幸福.之所以要文化寻根,弘扬社会主义文化,我想是因为我们怀念了.或许忙碌过后的一瞬间,那份曾被遗忘的美好会倏然浮上心头.我们会怀念诗中那一片月光,那一个人,怀念那一份纯纯因感动而生的思念.先秦的人民竟然可以用简单得近乎粗陋的只言片语风雅出感人至深的情怀和那洞彻世事的哲理.〝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的释然;〝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感伤;〝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睿智.透过千年的烟尘,歌关雎,唱蒹葭,出东门,上垄丘;一切无不令人心神向往.古人可以用飞鸟游鱼.芦苇野花.潮涨潮落.月盈月亏吟出真切的生活,表达出最本真的感情.原来爱情也可以如此纯真无邪,生活也可以这样恬静和谐,人与自然可以这样完美的和谐共生.而今身处钢筋水的丛林,灯红酒绿的喧嚣,如同机器一样忙于朝九晚五的奔波.欲望太多的现代人,到头来却忘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怀念古人,不知是因为他们太真诚,还是因为我们太复杂.对于《诗经》,也许最重要的并不是把它奉为经典而束之高阁,阅读《诗经》最本质的意义或许还是教会人们感悟古人之于生活那份简单而真诚的向往,用孩童般清纯无邪的心灵看待周遭一切,学习古人对追逐人性本初那份美好的执着不屈的精神吧.毕竟,离久了,易思念.《诗经》的吟唱渐行渐远,带走了时光深处的期盼流连.远远回望,透过冰冷的繁华《诗经》就像一座里程碑,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灵魂,放射出永恒的美好.踏着淙淙流水,听着那一声声来自远古的呼唤,似乎又回到了那些逝去的古老岁月: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有关国学经典《诗经》的个人观后感3〝诗经如彼岸花,即使无法摘取,也一直存活于心〞一直都很喜欢这句话,因为它不是从前那天真到可耻的誓言,而是我们心里曾响过的声音,我们在一起曾唱过的歌谣.唯美中带有一点凄凉,让人回味无穷!轻轻地翻开《诗经》那本冰封的古书里,蕴藏着厚重的感悟.静静地读着悠扬的诗词,饱含着的是哀婉与凄艳.细读这本书,你会发现,豪放是外骨,忧伤才是灵魂.思无邪只不过是在陶冶上次未完成的梦.每次读完这本书时,我总会做笔记,因为这本书浓缩了太多太多世人的智慧与思潮.每次读完这本书时,我总会悄然落泪,因为它给予我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人世间的悲欢离合,阴晴圆缺,让我懂得了真谛,学会了去面对,去等待.如果说诗三百是前人要我们明白得到,那么后人也应该懂得珍惜.这本书里记录着许许多多地寂寞和不舍之情,总演绎着悲剧,但它叙述的令人惊叹不已.也许是这样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瞧这动人的描写,清澈如泉水,艳的让我想起了一位绝代佳人--息妫.她被世人称之为〝桃花夫人〞,因为她长得犹如桃花般娇艳欲滴,静婉美约,容貌绝伦,可她的命运却不堪回首,他的艳美而亡三国,她的薄命如花,她的倾国容貌,都使后人无法忘记.可是,桃花夫人又何止息妫一个?红颜薄命的佳人数不胜数!再看看,诗经里的〝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很短的一首诗,但却情意深长,悼亡之音沸腾在诗中蔓延.这就是《邺风·绿衣》.起初还不能理解透彻思无邪这种一点点的玩世不恭,又有一点点的心花摇曳的感觉.我总说黛玉太悲切了,看人生如此的悲观绝决,现在才知道她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未有宝钗的任性激昂.思无邪,一本前人着传,后人追捧的书,其实它也有令人沉寂的地方.欲望总会占领人心的某些领域,但并非无法触碰.当我们静下心来,问问自己,来人世间为了什么,一切就会清楚了.经典之作,固然有经典之处,而《诗经》却恰恰写尽了人心所向,世间所恼.这是一本受益终身的良书,它沉浸在人类内心深处,并得到永恒!有关国学经典《诗经》的个人观后感4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关雎》是《诗经·国风·周南》中的第一首诗,也是我认识诗经的第一首诗.这首爱情诗写一个男子爱上了一个美丽善良的姑娘,思恋不已,却又追求不到.相思至极,便产生幻觉,仿佛已经同那姑娘结为夫妻,享受着快乐的生活.《诗经》是我国最早一部诗歌总集,以爱情诗为其最重要组成部分.《诗经》成书于春秋时期,距今约3000年了,它包括风.雅.颂三部分,共3_篇,其中爱情诗就有80篇左右.这些爱情诗从文学的角度反映了周代社会男女交往的清纯本色,表现出对人生命本体的尊崇和对个人的个体价值的强烈追求,为中国古代文化留下了深刻的情感烙印.《诗经》中的爱情诗不仅数量多,而且展示了完整爱情的过程,凡属恋爱婚姻生活里所有的忧喜得失,悲欢离合,都在这些诗里得到了生动的表现.在这里,既有初恋时的甜美羞涩和砰然心动,如:《诗经·陈风·宛丘》〝子之汤兮,宛丘之上兮.洵有情兮,而无望兮.坎其击鼓,宛丘之下.无冬无夏,值其鹭羽.坎其击缶,宛丘之道.无冬无夏,值其鹭翿.〞《宛丘》描写对一位跳舞女子的暗恋,但这样暗恋是一种无望的相思,不过这相思之中双含着一种理解,对女子无论冬夏的舞蹈的一份同情.暗恋是一种很特别的经历,暗恋就是单相思.古龙曾经说过:爱的本身没有错.无论如何,一个人爱上另一个人都不是错,只不过暗恋着一个人时,心里会有那么一丝丝的甜蜜,也还带着一丝丝的心酸.暗恋是一种特殊的初恋.当然,历经初恋,就有热恋时的激情澎湃和海誓山盟和沉迷于爱的忘乎所以.欢乐飞扬.〝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这是《诗经》里的《卫风·木瓜》.赠给我果子,我回赠你美玉,与原〝投桃报李〞不同,回报的东西价值要比受赠的东西大得多,这体现了一种人类的高尚情感(包括爱情,也包括友情).这种情感重的是心心相印,是精神上的契合,因而回赠的东西及其价值的高低在此实际上也只具有象征性的意义,表现的是对他人对自己情意的珍视,所以说〝匪报也〞.在古人眼中,玉石恒久长远,象征爱情,赠送玉石无疑是传达情人间的〝山盟海誓〞,正所谓情到深处无怨尤,爱到忘情近佛心,玉石此时代表着一种〝海枯石烂心不变〞的忠贞情意.恋爱中的人都有这样的感觉,即使每天朝朝暮暮,相依相守,仍觉得时间不够,恨不得片刻不能分离,然而,分离又偏偏不是我们能掌控的.由此,和情人分离时才会感到切肤的思念和牵挂.《诗经·陈风·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懮受兮,劳心慅兮.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正是表达了那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月下相思,沉迷其中.当然更有爱无所爱的无可奈何,恋爱过程的现实场景和具象细节等等.《诗经》中的爱情往往是简单的.真挚的.纯粹的,没有杂质,也没有功利成分.《诗经》中的恋爱男女不会去考虑什么地位.名分.金钱或者社会舆论的谴责,他们只是带着对爱情的憧憬和渴望去寻觅生命中的另一半,然后相互试探,得到了爱的回应之后,就有了幽期密约,有了铮铮誓言,从此夕阳下,他们如影相随,共同品味爱情的甜蜜.在《诗经》那个时代,礼教已经开始萌芽,婚姻大事已经不再是完全自由的了,现实开始给人们的感情增加束缚.虽然这些少男少女懂礼.知礼,但为了真爱,他们可以不顾〝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们要拒绝无理的要求,反抗强制的安排,甚至叛离家门,去追求真正的幸福!他们在《诗经》里悲叹着,反抗着,表现得刚强果断.可以说,《诗经》里的爱情诗,诗经上就是表现了一种对爱的追寻过程,从憧憬到初恋.从热恋到结婚.从分别到思念.从起风波到遭遗弃的婚姻生活的全过程,在《诗经》里的爱情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广泛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男女爱情生活的幸福快乐与挫折痛苦.这些诗都带着春秋时期我国早期社会先民们相对自由的生活痕迹,基本上比较完整地显现出了爱情生活的真实面目.《诗经》中这些来自远古的爱情歌唱,在今天仍放射出迷人的性情魅力,他们是一首首欢畅流动的乐曲,天真淳朴,烂漫自由,琅琅上口,传诵不衰!有关国学经典《诗经》的个人观后感5《诗经》我每一次品味,读过之后,颂过之后,咀嚼过之后,一次次发现它的美好永远是那样甘甜爽口仿佛是巍峨山泉圣水,《诗经》她恰如万年的酝酿,仍然有一种清澈凛冽透骨的美.常常被《诗经》表达的那种和谐,那种执著,那种崇高,那种圣洁诗歌文字里的纯净所感动吸引!如是带着新鲜.好奇的心情,我都会为书中氤氲着的灵秀之气所倾倒,漫步于《诗经》的海洋中,我所感受到的,是淡然,是恬静,是一种无法抗拒的飘逸之美;轻颂《诗经》,口中吟出的是一首首雅俗共赏的曲调,远离尘世喧嚣之后洗净铅华,如此的无与伦比.令人心醉.昨晚,我再次捧起《诗经》欲望总会占领人心的某些领域,毫放是外骨,忧伤才是灵魂,思无邪只不过是在陶冶上次未完成的梦,她能让你懂得如何把今后人生岁月完成的更完美……每次读后,我都要拿起笔做笔记,因为诗经这本书浓缩了太多太多世人的思潮与智慧.每次读后,我总会潸然落泪……轻轻咀嚼书中那不可言状的美好,那一句句一行行,都如同行云流水般浮现在我眼前,萦绕在我耳边.《诗经》中的诗歌没有刻意的雕凿,都只是用平实的笔写下一些平实的事与情感,然而却仿佛玉璞天成,真如宋玉所说:〝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以前老师说过《诗经》是各地民歌汇集而成,当时觉得实在是不可思议,这样如同仙露琼浆般的艺术品竟然都是古代先民即兴而作的民歌,可以想象我们的祖先是多么的伟大,多么的令人敬佩.我们应该感谢我们的祖先,是他们给我们留下了那么多传唱不息的歌声,是他们给我们开创了如此令人回味不尽的精神泉源,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珍爱祖先留下来的如此丰厚的精神财富呢?说《诗经》就定然不能不说《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相信这句是很多人第一次读到的也是最为人熟知的一句诗经经典了,在我们青涩的年华里,多少人曾经为这一句而迷醉沉吟,憧憬着那些与爱情有关的字句篇章.事实上,《关雎》还是《诗经》的第一篇,少时学《关雎》,记得老师只是不停地给大家讲解着其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如赋比兴之类云云,今时今日,那些修辞手法大部分都早已忘记,然而诵读诗文时抑扬顿挫的语调和同学们懵懵懂懂的笑声,我们永远无法忘怀.〝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每次读到这句,胸中都会涌起一股莫名的冲动,每个人都有过去,每个人都有故事,或许人生就是一场又一场物是人非的交替,生命就是一次又一次永无止境的轮回吧.诗句中,解甲退役的征夫在返乡途中踽踽独行,他遥望家乡,抚今追昔,思绪纷繁,百感交集.那些艰苦的军旅生活,激烈的战斗场面,无数次的登高望归情景,一幕幕在眼前重现.我们呢?我们经历过一些事,看过一张张面孔,一次次遇见,同时也一次次擦肩而过,虽与征夫殊途,实际上我们同归.在未来的日子里,或许我们仍然会继续这样的生活,但是只要自己觉得没有遗憾,生活应该都是完美的.静静地读着悠扬的诗词,饱含着的是哀婉与凄艳,〝考磐在涧,硕人之宽,独寐寤言,永矢勿谖〞,记得当初是因为看金庸先生的《倚天屠龙记》才得知有这么一句的,郭襄对多年前的杨过难以忘怀,心中早已是一滩死水,然而在少林寺与何足道萍水相逢时却因为这一句和那琴声而心中顿起涟漪,不能不说是诗文的魅力使她迷醉.〝考盘在陆,硕人之轴,独寐独宿,永矢勿告〞,她留下这样一句而去,剩下的只能是一段没有下文的露水情缘,然而这段我看很多遍还是无法完全明了个中真意,或许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懂得吧.当然,诗经中所有的不只是关于爱情关于生活的句子,还有对国家的忠志之誓和对人民的怜惜之词,〝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你听,这是战士上阵杀敌前发出的吼声;〝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你看,这是劳动人民对剥削压迫者的怒目睥睨.连在血流成河的战场上和挥汗如雨的伐木场上都能作出如此佳句,谁敢说生活中不能有艺术呢?今天我们过着一天天丰富多彩的日子,却在不停地喊着无聊乏味,只能从一些低俗且毫无意义的糟粕中咀嚼着那些被别人嚼过无数次的笑料,这也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我们只有认真探究生活的本质,才能获得生活的乐趣,不然就只能在一阵阵机械的笑声中糊涂地过完一生,而丝毫不明白自己究竟在乐呵些什么.记得去年在网上看见一个关于〝七月流火〞说法的笑话,说的是某位大学领导引用七月流火这句本是《诗经》中描写天气转凉的句子来描述当时极度炎热的天气,这件事一直为世人所笑话,但是也不能只是一味怪那位领导错用,我们应该反思,错用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我想,应该是遗忘,是忽视,对传统文化的漠然,对过去的抛弃,不只是这位领导,很多人,包括我们自己在内,都在一次次地犯着类似的错误,大家正在慢慢忘记我们的经典,抛弃我们祖先留下来的珍宝珠玑,我觉得这才是最可怕的.为了唤起大家对这块宝藏的重视,我觉得有必要再次介绍一下《诗经》,虽然在初中高中我们不止一次地学过.为保证无误,我在网上搜索了一通,结果如下:〝《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诗经》共分风.雅.颂三大部分.它们都得名于音乐.‘风’的意义就是声调.古人所谓《秦风》.《魏风》.《郑风》,就如现在我们说陕西调.山西调.河南调.‘雅’是正的意思.周代人把正声叫做雅乐,犹如清代人把昆腔叫做雅部,带有一种尊崇的意味.大雅小雅可能是根据年代先后而分的.‘颂’是用于宗庙祭的乐歌.〞《诗经》像一盏清茶.一杯淡酒无声地滋润着我们干涸的心田,当你彷徨的时候,请你读一读《诗经》;当你无助的时候,也请你读一读《诗经》;当你无法找到自己人生坐标的时候,《诗经》可以让你安静下来,慢慢思考自己.生活.周围的一切.她就像一位老者,无所不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诗经》,她是一本让人受益终身的良书,这本书里记录着许许多寂寞和不舍之情,人世间的背欢离合,阴晴圆缺,让我们懂得了真谛,学会了怎样去面对,叩问自己的〝心〞,人来世间为了什么,一个人的命运如何,是由自己良心所控制的.诗经她能让人沉浸在人类内心深处,并得到永恒!真心希望我们中国人都能读诗经.传颂诗经,学习诗经这本代表了我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她可以充实我们的内心,我们才不会丢失自己的民族魂.我们只有了解自己的过去,才能继往开来展望明天,这一代.下一代.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才会有希望,我中华民族才能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如此纯真干净的《诗经》怎叫人不爱,她宛如是未经雕琢的璞玉,是生长在野外的山花,是初长成的少女,那么的自然.留下永恒的芬芳.有关国学经典《诗经》的个人观后感。
《诗经》基础知识:风、雅、颂、赋、比、兴
中国诗歌中比较独特的手法。
“兴”字的本义是“起”,因此又多称为“起兴”,对于诗歌中渲染气氛、创造意境起着重要的作用。
《诗经》中的“兴”,用朱熹的解释,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
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
有时一句诗中的句子看似比似兴时,可用是否用于句首或段首来判断是否是兴。
例卫风·氓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就是兴。
.大约最原始的“兴”,只是一种发端,同下文并无意义上的关系,表现出思绪无端地飘移联想。
就像秦风的《晨风》,开头“鴥彼晨风,郁彼北林”,与下文“未见君子,忧心钦钦”云云,很难发现彼此间的意义联系。
虽然就这实例而言,也有可能是因时代悬隔才不可理解,但这种情况一定是存在的。
就是在现代的歌谣中,仍可看到这样的“兴”。
“赋比兴”的观念在早在春秋时代就有,不断积累,先由《周礼·春官·大师》总结:“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
以六德为之本,以六律为之音”。
汉代《毛诗序》的作者,根据《周礼》的说法提出了“诗之六义”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进一步,“兴”又兼有了比喻、象征、烘托等较有实在意义的用法。
但正因为“兴”原本是思绪无端地飘移和联想而产生的,所以即使有了比较实在的意义,也不是那么固定僵板,而是虚灵微妙的。
如《关雎》开头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以兴起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但关雎和鸣,也可以比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的和谐恩爱,只是它的喻意不那么明白确定。
又如《桃夭》一诗,开头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写出了春天桃花开放时的美丽氛围,可以说是写实之笔,但也可以理解为对新娘美貌的暗喻,又可说这是在烘托结婚时的热烈气氛。
由于“兴”是这样一种微妙的、可以自由运用的手法,后代喜欢诗歌的含蓄委婉韵致的诗人,对此也就特别有兴趣,各自逞技弄巧,翻陈出新,不一而足,构成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特殊味道。
《诗经》读后感范文
《诗经》读后感范文
《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它记录了古代先民的生活、情感和思想,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阅读《诗经》时,我深深感受到了古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追求。
《诗经》中的诗歌,多以自然和人情为题材,表达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情的关怀。
诗中描绘了美丽的山川河流、清澈的泉水和蓝天白云,展现了古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古人对亲情、友情和爱情的珍视和珍惜,体现了古人对人情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在阅读《诗经》时,我不仅感受到了古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追求,也深刻体会到了古人对道德和伦理的关注和思考。
诗中反映了古人对正直、忠诚、勤劳和诚实的崇尚,体现了古人对美好品德的追求和推崇。
通过阅读《诗经》,我对中国古代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也更加珍视和热爱自己的文化传统。
我相信,《诗经》这部古代经典,将会继续激励着后人追求美好、追求真理,成为我们生活中的精神食粮和文化瑰宝。
对《诗经》的理解(通用20篇)
对《诗经》的理解对《诗经》的理解(通用20篇)诗歌是中华文明的隗宝,而作为第一部诗歌总集的《诗经》,它收集了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古代诗歌305首,反映了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也被称为《诗三百》。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对《诗经》的理解,欢迎大家分享。
对《诗经》的理解篇1马克思指出:“在不同的所有制形式上,在生存的社会条件下,耸立着由不同的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世界观构成的上层建筑。
”在《诗经》产生的年代,我们的先人在自然条件相当艰苦的黄河流域以宗法制度为核心建立起一个农业社会。
这个社会为了生存发展,需要强大的集体力量,需要内部秩序的稳定与和谐,而相应地需要抑制其社会成员的个性自由和与之相联系的浪漫幻想。
正是在这种“生存的社会条件下”,形成了《诗经》的思想和艺术特色。
并且,由于中国——尤其中原社会的基本特点维持甚久,作为中国文学重要起点、又被奉为儒家经典的《诗经》,其特色对于后代文学的影响,也就非常之深远。
《诗经》是以抒情诗为主流的。
除了《大雅》中的史诗和《小雅》、《国风》中的个别篇章外,《诗经》中几乎完全是抒情诗。
而且,从诗歌艺术的成熟程度来看,抒情诗所达到的水准,也明显高于叙事诗。
而与《诗经》大体属于同时代的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却完全是叙事诗。
正如荷马史诗奠定了西方文学以叙事传统为主的发展方向,《诗经》也奠定了中国文学以抒情传统为主的发展方向。
以后的中国诗歌,大都是抒情诗;而且,以抒情诗为主的诗歌,又成为中国文学的主要样式。
《诗经》里大量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加强了作品的形象性,获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所谓“赋”,用朱熹《诗集传》的解释,是“敷陈其事而直言之”。
这包括一般陈述和铺排陈述两种情况。
大体在《国风》中,除《七月》等个别例子,用铺排陈述的较少;大、卸雅》中,尤其是史诗,铺陈的场面较多。
汉代辞赋的基本特征就是大量铺陈。
虽然从《诗经》到汉赋还间隔许多环节,但说其原始的因素源于《诗经》,也未尝不可。
谈谈对诗经风雅颂的认识
谈谈对诗经风雅颂的认识
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后人称之为“国风”。
其中,风、雅、
颂是诗经的三大部分。
风是民歌,雅是贵族歌行,颂是宗庙乐章。
这三部分内容形式各异,但共同表达了中国古代社会的风俗、民族文化和历史背景。
风是诗经中最具代表性的部分,描绘了古代中国各个地方的风土人情。
风中记
录了农耕、狩猎、战争、婚姻等生活场景,展现了早期社会的生活状况和人民的思想感情。
风歌形式简练,内容真实生动,是了解古代社会的重要窗口。
雅是诗经中较为庄重和优美的部分。
雅以贵族生活为主题,包括宴会、舞蹈、
祭祀等场景。
雅歌在形式上要求严格,用词典雅,常常以寓意和隐喻表达思想情感。
雅歌体现了当时礼制和贵族的审美追求,展现了古代中国社会精英的风采和品味。
颂是诗经中最庄重、雄壮的部分,是歌颂宗庙和宗庙祭祀活动的乐章。
颂中涵
盖了对神灵的崇拜、赞颂国君的歌颂以及遥祭祖庙的内容。
颂中的音乐和歌词既庄重又庄严,向人们展示了古代中国的宗教信仰和君主制度。
诗经风雅颂不仅是古代诗歌的集大成者,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以其丰富的内容和精湛的艺术形式,深深影响了后世的文人雅士和诗歌创作。
诗经的音乐性、感染力和情感表达,一直被人们传颂至今。
诗经风雅颂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是文学艺术的珍品,也是了解古代中国社会生活和思想的重要参考。
通过对诗经风雅颂的研究和欣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
诗经中的古代诗歌鉴赏
诗经中的古代诗歌鉴赏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自古以来备受人们的推崇和喜爱。
作为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记录了西周至春秋时期的各类古代诗歌,反映了当时社会、历史和文化的状况。
本文将以《诗经》为切入点,对其中的古代诗歌进行鉴赏和探讨。
一、《卫风》——真实记录生活的诗歌《卫风》是《诗经》中的一个篇目,它以写实的方式描绘了古代人们的生活场景和情感体验,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直观的了解古代社会的窗口。
比如《丘中有麻》这首诗,它以描写麻田中的景象为主题,向读者展示了古代农耕社会的生产场景。
诗中描述了农民们勤劳劳作的情景,以及他们期望丰收的心情。
诗人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古人生活的热闹与真实。
另一首著名的《采薇》则以描绘女子采摘薇草的形象,表达了女子思念自己心上人的情感,呈现了充满柔美与怀念的意境。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文字描写和巧妙的抒情手法,使读者感受到了古代女性的感情世界。
二、《国风》——表达国家和民族情感的诗歌《国风》是《诗经》中表达国家和民族情感的一部分,代表了古代诗歌的高度。
其中的《秦风·蒹葭》以蒹葭这种植物为象征,以诗人对大国衰败的忧虑为背景,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深思。
诗中的“蒹葭苍苍”一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悲凉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国家富强繁荣的期望。
《国风·周南·桃夭》则是一首表达爱情和闺怨的诗歌。
诗中以桃花为象征,描述了恋人之间的深情和相思之苦。
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抒情描写,这首诗唤起了读者对古人爱情和相思的共鸣。
三、《周南》——婉约风格的代表作《周南》是《诗经》中的一部分,也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
它主要描写了爱情和婚姻的主题,以婉约细腻的表达方式成为了中国古代婉转诗意的代表。
例如《关雎》一首,以描述男女离别的情景为主题,通过婉约的语言和抒情的笔墨,表现了古人对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这首诗结构独特,语言简练,富有音韵美感,给人以优美动听的感觉。
读诗经的心得体会(精选8篇)
读诗经的心得体会(精选8篇)读诗经的心得体会篇1《诗经》是民歌,之所以现在这样高高在上,让人觉得高不可攀,除了语言和社会变迁之外,还有诗歌本身发展的因素。
每每想读诗经,但每每我又止步于它枯涩难懂的文字。
这个国庆节,我开始阅读《诗经》。
人与书的邂逅,大抵总是这样,凉爽的天气,泡一杯清茶,轻轻念出书中的句子。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于是这枯涩的文字和着杯中迷蒙的水雾,莫名便叫人心安。
这卷叫做《诗经》的古书,其实却不是诗,而是歌。
千年前那些人们,哼过吟过唱过的民歌,犹如带着晨露的桃花,无比质朴却又凄美高雅。
一伸手,便一束在手,衬着你明艳的脸庞,盈盈地笑。
孔子亦被这句子打动过吧——“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也许是古代社会没有当今世界纷乱复杂,也许是古人心中有一丝的纯美,仿佛什么也无须遮掩,没有粉饰,没有忸怩,没有故作姿态……那些四字的句子,是一颗颗袒荡于天地之间的赤子之心,可以帮助你寻回那个还没有受到任何污染和伤害的最初的自己,在自然中纯洁、甜美地微笑着。
读着这些深涩难懂的文字,可以自由自在地听从自己的心灵随着那些句子浮想联翩。
恍惚间,我觉得自己连这身体,都被这清新之风浸润得轻灵起来,或许连《牡丹亭》里的杜丽娘听了“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般清雅温润的言语,也会步出闺阁羞怯张望,看看那园子里的妩媚春光。
这样的一卷书,念着念着,仿佛回到儿时心境,内心有如头顶湛蓝的天空,广阔辽远,深邃不可触摸。
此时人不再徘徊纠缠于俗事之中,时光可以这样从纸页间流过,就很幸福。
遇见《诗经》,是这秋天里最美的邂逅。
因为无论是唐诗的华丽,还是宋词的精致,在我看来都抵不过《关睢》《蒹葭》《子衿》给我的震撼。
那种质朴,那种清新,那种深沉,直抵心间,无可比拟。
遇见《诗经》,是这十月天里,最美的邂逅。
诗是对生活的歌唱、吟咏,在创作与歌咏间享受了美感,升华了人性,使人得到了自由。
读诗经的心得体会篇2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对诗经国风的认识
对诗经国风的认识《国风》是收集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周代民歌。
下面给大家整理了对诗经国风的认识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对诗经国风的认识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一部现实主义的诗歌总集,它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年即公元前1100-600年左右的诗歌305首,其中6首为笙诗,只有题目,没有诗,故又称“诗三百”。
只有题目共四五百年间的民间歌谣(风)、士大夫作品(雅),以及祭神的颂辞(颂)。
按用途和音乐分“风、雅、颂”三部分,其中的风是指各地方的民间歌谣,其中的雅大部分是贵族的宫廷正乐,其中的颂是周天子和诸侯用以祭祀宗庙的舞乐。
《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其中直陈其事叫赋;譬喻叫比;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物叫兴。
《诗经》表现手法上分为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六义”。
《诗经》多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诗的内容包括:风:《风》又称《国风》,一共有15组,「风」本是乐曲的统称。
15组国风并不是15个国家的乐曲,而是十几个地区的乐曲。
国风有十五国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桧》、《齐》、《魏》、《唐》、《秦》、《豳》、《陈》、《曹》的乐歌,共160篇。
国风是当时当地流行的歌曲,带有地方色彩。
从内容上说,大多数是民间诗歌。
作者大多是民间歌手,但是也有个别贵族。
《风》在此可以指民间诗歌。
雅:《雅》的认识有各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是指周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雅」有「正」的意思,把这种音乐看作「正声」,意在表明和其他地方音乐的区别。
也有人说「雅」与「夏」相通,夏是周朝直接统治地区的称呼。
还有观点认为,《雅》是指人人能懂的典雅音乐。
《雅》共105篇,分为《大雅》31篇和《小雅》74篇。
《小雅》为宴请宾客之音乐。
《大雅》则是国君接受臣下朝拜,陈述劝戒的音乐。
多数是朝廷官吏及公卿大夫的作品,有一小部分是民间诗歌。
其内容几乎都是关於政治方面的,有赞颂好人好政的,有讽刺弊政的。
浅析《诗经
浅析《诗经·国风》的主题思想【摘要】《诗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全世界第一部诗歌总集。
我常常把它看作是一种圣洁的神圣之物,《诗经》,它让我领略了文学之华美,爱情之纯洁,劳动人民的智慧……《诗经〃国风》是《诗经》的最重要的部分,思想内容广阔,成就也最高,同时也是全书中写得最为精彩的部分,主要反映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社会生活。
在我临毕业之前,通过我的论文,写出我对《诗经》的认识和感受。
只要本着对中国文学的热爱,善于、敢于对中国文学作品做出自己的研究与认识,在语文的教学中一定能感染我的学生,让中国优秀的文学艺术得以发扬光大!【关键词】《诗经》《国风》主题思想“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是我进入中学后接触的第一首《诗经》的诗,在我最早学习它的时候,总觉得是那样的神秘,那样对我有吸引力,总觉得它是那样的神奇,那样的美……教我们的语文老师是一个非常有学问的人,他精彩的讲解,让我至今记忆犹新,也是在他的教育与感染之下,我对中国古代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对《诗经》,我总是那么神往,我常常把它看作是一种圣洁的神圣之物,如天山雪莲般不可企及,也如莲花般“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随着我渐渐的成长,也渐渐地走近了《诗经》,它让我领略了文学之华美,爱情之纯洁,劳动人民的智慧……一、《诗经》概说《诗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全世界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
《诗经》主要收集了自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年间的作品,最后编成书大约在公元前六世纪,诗经在先秦时期是音乐作品。
现存305篇,故俗称“诗三百”。
就其内容和写作形式分为《风》、《雅》、《颂》三种。
相传《诗经》是经孔子删订而编撰而成的,“秦火”○1之后,《诗经》只能保存在民间。
关于《诗经》中作品的收集与成书,相传有三个来源:一是“采诗”,据说是各个国家派出“采诗官”到民间去收集各国各地的民歌;二是“献诗”,公卿大夫至于列士们把他们写的诗献出来;三是“留诗”,是朝廷乐官保留的仪式用乐,如祭祀诗,燕飨○2诗等。
试述《诗经·国风》的艺术特色论文.doc
试述《诗经·国风》的艺术特色论文《诗经·国风》的艺术特色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诗经·国风》的艺术特色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国风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摘要:《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对后世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但是作为一部乐歌总集,不同的人写作水平有所参差,因此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也不尽一致,艺术成就的高低也各不相同。
《颂》和《雅》中的一些庙堂和宫廷乐歌略显呆板枯涩。
相对而言,《国风》中包含的诸多优秀诗篇,则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因此,研究探讨《国风》艺术特色,无论对今天的文学创作还是对继承我国优秀文化遗产,都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深远的历史作用。
关键词:创作策略形式语言表现手法《诗经》作为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中国诗歌的源头,它囊括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也有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但是作为一部乐歌总集,《诗经》依风、雅、颂分类编排,思想内容广阔,涉及周民族的史诗、赞颂、怨刺、婚恋、农事和征役等等,内容丰富。
这些篇章是由不同的撰写而成的,由于的水平也有所参差,因此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也不尽一致,艺术成就的高低也各不相同。
比如,《颂》和《雅》中的一些庙堂和宫廷乐歌,就显得要呆板枯涩些。
通过比较,《国风》中就有很多篇章是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真实再现了当时劳动人民的生活遭遇,表达了他们对剥削阶级强烈的不满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具有浓厚的民歌特色和鲜明的艺术特色。
概括而言,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创作策略上。
《国风》显著的艺术特色之一就是采用了现实主义的创作策略,它给予后世诗歌极大的影响。
这种现实主义的创作策略,不仅仅表现在他们真实地描摹事物、反映社会生活,也体现在他们善于真率地表达思想感情。
比如,《国风》里被誉为我国最早的现实主义诗篇的《七月》,全诗基本上是按季节的先后,逐年逐月地来写男女奴隶们的劳动和生活的。
诗经中的风的特点
诗经中的风的特点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包括了许多反映周代风俗文化及风土民情的诗歌,被誉为中国文学的瑰宝。
其中有一篇篇名为《风》的诗篇,描绘了古代社会的生活场景,展现出了风的特点。
那么,诗经中的风的特点又是什么呢?诗经中的风具有自然与生命力量。
在《风》这一篇中,诗人们通过风的形象来赞美君王的德行,表现出风在古代社会中具有神圣的力量。
风在古代被认为是自然界中的一种重要元素,它能够吹拂大地,给予万物生命力,代表着自然的律动和生机盎然的景象。
诗经中的风常常被描绘为神灵般的存在,给人以强大和神秘的感觉。
诗经中的风表现出了变幻多样的特点。
古人认为风是一种无常而能够影响人类生活的自然现象,所以在诗经中,风往往被描述为多变的、难以捉摸的存在。
有时候风会轻柔地拂过大地,给人们带来清新的感觉;有时候风会狂暴地呼啸而过,给人们带来灾难性的影响。
风的变幻多样性在诗经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使人们对风产生了敬畏和神秘感。
诗经中的风具有神秘、变幻多样、抒情等特点,通过对风的描绘和赞美,体现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也折射出了古代人们对生活的憧憬和追求。
风是古代诗人们写作中常用的意象之一,体现了古代文学向来尊崇自然,尊崇生命的价值观。
风这一自然元素不仅在诗经中得到了高度赞美和歌颂,也成为了古代文学创作的灵感源泉,为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2000字】第二篇示例:《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记录了我国古代先民的智慧和生活,其中的“风”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篇章之一。
风是《诗经》的一种体裁,它具有独特的特点,反映了古代中国人的风土民俗和社会风貌。
风的内容多样丰富。
《诗经》中的风包含了很多不同的主题,涵盖了政治、军事、爱情、家庭等各个方面。
它既有描述朝廷政治的《周南》、《豳风》,也有描写民间生活的《鄘风》、《衡风》,更有表现爱情美好的《邶风》、《邗风》等等。
这些不同主题的风相互独立,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诗经》的独特风貌。
国风是什么意思
国风是什么意思《国风》是《诗经》的一部分。
大抵是周初至春秋间各诸侯国民间诗歌。
国风是《诗经》中的精华,是华夏民族文艺宝库中璀璨的明珠。
国风中的周代民歌以绚丽多彩的画面,反映了劳动人民真实的生活,表达了他们对受剥削、受压迫的处境的不平和争取美好生活的信念,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国风》大部分作品是劳动人民的集体创作,是《诗经》中的精华。
其主要内容:①表达人民反抗剥削压迫的愿望和对劳役、兵役的痛苦与反感。
例如《豳风·七月》描述了被剥削、压榨,终年辛勤劳动和痛苦和生活。
《魏风·伐檀》揭示当时社会不合理现象,对不劳而食者提出了质问和抗议。
《魏风·硕鼠》反映了劳动人民对剥削阶级的反抗和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唐风·鸨羽》写出了久困王事,在沉重的徭役压榨下人民痛苦的呼号。
《豳风·东山》描述战后农村的破败景象,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不幸和痛苦,表达了人民对和平与劳动生活的渴望。
而《王风·君子于役》则从征夫家属的角度,表示了对兵役、徭役的愤怒与不满。
②对劳动的讴歌。
如《周南·芣苢》是妇女们三三两两去采集车前子时边采边唱的歌,表达了妇女劳动时欢快之情。
《魏风·十亩之间》唱出了采桑姑娘在劳动中的欢乐和劳动后愉悦的心情。
③表现爱国主义情操和对统治阶级丑恶行径的揭露。
如《秦风·无衣》反映战士们在国难当头为保卫家园,慷慨从军,团结御侮,同仇敌忾的豪情。
《墉风·载驰》表达了许穆夫人为拯救祖国于危亡之中而奔走的崇高爱国精神。
《陈风·株林》还揭露了陈灵公的荒淫无耻,《墉风·相鼠》则对统治者进行了无情的鞭笞。
④表达爱情的恋歌和反映妇女婚姻与命运的诗篇。
如《周南·关雎》写了一个青年男子大胆、率真地表露对一位美丽姑娘的相思之情。
《召南·摽有梅》写一个女子惟恐青春易逝而急于求偶的热切心情,大胆泼辣,真挚动人。
总结概括诗经的思想内容
总结概括诗经的思想内容《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珍珠,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对周代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为后世保存了古代文化的珍贵见证。
《诗经》共收录了305篇,大致可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每篇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古代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和情感,展现了丰富多样的人生境遇和情感体验。
这些诗歌以其浓缩的语言,深刻地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人们的思想观念以及社会关系的秩序。
首先,诗经的主题之一是君臣之道。
《诗经》中多篇歌颂了贤明的君主和其治国的智慧,如《周南·关雎》描绘了君王和贵族间的和乐,体现了尊王攘夷、倡导和谐的思想。
此外,《大雅·维天之命》中提到了君主贵在天命,一方面强调了尊王攘夷的理念,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天命观念在古代社会的重要性。
其次,诗经关注了情感与婚姻。
《诗经》中的《国风》篇章多是对男女感情的描绘,如《国风·周南·关雎》、《国风·周南·关雎》等,展现了爱情、相思和婚姻的复杂情感。
这些诗歌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抒情的语言,表达出古代人们对爱情和婚姻的思考和追求。
第三,《诗经》对于家庭伦理和家族道德的关注也十分突出。
《诗经》中记载了许多歌颂亲情和父子之间关系的诗歌,如《国风·邶风·静女》、《国风·周南·东篱》等。
这些诗歌表达了对家庭的依恋与尊敬,对父母的孝道与教导的推崇。
另外,《诗经》也关注了自然与人的关系。
有许多诗歌中描绘了自然景观与人类活动的融合,如《国风·唐风·秋风辞》等。
这些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与人生活的联系,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体现了中国古代的生态观。
此外,《诗经》还关注了社会伦理和人际关系。
《国风·周南·桃夭》、《国风·魏风·先风》等篇章打动人心地表达了对友情、乡愁的描绘,展现了友谊和亲情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历史各时代的人们对《诗经》的认识
中国历史各时代的人们对《诗经》的认识绪论:《》的性质在探讨“《诗经》与爱情”这一话题之前,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诗经》的性质,以及中国历史各时代的人们对《诗经》的认识。
1、五经之首,之源说到《诗经》的性质,窃以为八个字足以括:“五经之首,文学之源”。
先说“《五经》之首”。
我们讲传统文化,一般都会提到“四书五经”。
但“四书”和“五经”这两个念不是同时提出的,“五经”的念比“四书”要早很多。
“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称。
宋代以前没有“四书”之说。
《孟子》一书,从战国到唐,一直没有什么地位。
直到“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力捧《孟子》,它的地位才得以抬高,随后得到宋儒的重视。
“四书”的念宋代才有,跟朱熹有很大的关系。
宋代的朱子把《大学》《中庸》两篇从《礼记》里独立出来,并做了章句,又给《论语》《孟子》做了集注,这四本书合到一块,就叫《四书章句集注》。
朱熹的学说,在南宋时期曾一度被打压,直到南宋晚年,地位才高起来,到元明清,地位越来越高,“四书”也作为科举考试的必读书了。
在宋代以前,主要讲“五经”。
先秦就有“五经”的念。
“五经”包括《诗》《书》《礼》《易》《春秋》。
《诗》即《诗经》。
《书》即《尚书》。
《礼》有不同的说法,因为“礼”有“三礼”——《仪礼》、《周礼》、《礼记》。
我个人认为“五经”之“礼”,应该指《仪礼》。
《仪礼》的年代早,而且汉代经学博士里头,《仪礼》也更早立在学官。
《周官》,也就是《周礼》。
《周礼》发现的晚,到西汉景帝、武帝的时候,河间献王才把这个《周官》弄出来,经过西汉末年刘的吹捧,《周礼》才有一定的地位。
《礼记》是汉代人整理的东西。
《易》指《周易》。
《春秋》是一部鲁国的编年史,相传乃孔子所编定。
“五经”的排序方法也是不一样的。
通行的说法——《诗》、《书》、《礼》、《易》、《春秋》,是今文经学家的排序方法。
汉代有“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
什么叫“今文经学”,什么叫“古文经学”,说来话长,我们不多讲。
诗经的别称
诗经的别称《诗经》,又称《诗三百》,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别称很多,下面我将逐一介绍。
一、《国风》《国风》是《诗经》中一部分的别称,与《雅》、《颂》合称为《诗三部》,也是《诗经》中较为重要的部分之一。
《国风》是《诗经》中描写各国各地风土人情的部分,共收录风格清新、朴素的160篇歌谣。
它们反映了周代各国民族的生活方式和习俗,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情况,对研究古代社会文化历史有着重要的价值。
二、《周颂》《周颂》又称“大雅”,是《诗经》中描写周朝社会制度、封建礼仪的歌谣,共收录31篇。
这些歌颂周武王、周武丁等周王室在启发民智、促进国家繁荣方面所作出的贡献,反映出周朝封建制度的正统地位。
这些歌谣的风格雄浑壮观,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三、《小雅》《小雅》又称“小序”或“小颂”,是《诗经》中一部分,共收录25篇,它是比较古老的音乐形式,是黄帝、尧、舜等上古圣君治国的歌颂。
《小雅》的文学风格婉转柔情、含蓄隽永,旋律优美,表现出深深的历史底蕴和民族文化的精髓。
四、《商颂》《商颂》,又称“商曲”,是《诗经》中的一部分,共收录94篇歌谣,反映的是商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现实,以及人民生活的情况。
这些民歌多为调侃、鼓励、讥讽和悲愤的职场歌曲,抒发了民众对统治者的怨愤情绪,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学价值。
五、《雅》《雅》又称“小雅”、“小序”、“颂序”,是《诗经》中贵族阶层写的歌谣,主要体现贵族的生活习惯、美德风范、礼仪国规等方面,其总篇目共有105篇。
这些歌谣的语言雍容华贵,风格典雅庄重,反映出周朝贵族阶层的优越地位和生活方式,同时也具有很高的文学和艺术价值。
六、《颂》《颂》是《诗经》中的一部分,共收录了14篇,反映的是周王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风貌,以及各个领域的成就和人民对君主的感恩之情。
这些歌颂歌颂周武王、周武丁等皇帝在治理国家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和功绩,讴歌了周朝的正统性和文化成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诗经国风的认识《国风》是收集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周代民歌。
下面给大家整理了对诗经国风的认识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对诗经国风的认识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一部现实主义的诗歌总集,它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年即公元前1100-600年左右的诗歌305首,其中6首为笙诗,只有题目,没有诗,故又称“诗三百”。
只有题目共四五百年间的民间歌谣(风)、士大夫作品(雅),以及祭神的颂辞(颂)。
按用途和音乐分“风、雅、颂”三部分,其中的风是指各地方的民间歌谣,其中的雅大部分是贵族的宫廷正乐,其中的颂是周天子和诸侯用以祭祀宗庙的舞乐。
《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其中直陈其事叫赋;譬喻叫比;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物叫兴。
《诗经》表现手法上分为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六义”。
《诗经》多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诗的内容包括:风:《风》又称《国风》,一共有15组,「风」本是乐曲的统称。
15组国风并不是15个国家的乐曲,而是十几个地区的乐曲。
国风有十五国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桧》、《齐》、《魏》、《唐》、《秦》、《豳》、《陈》、《曹》的乐歌,共160篇。
国风是当时当地流行的歌曲,带有地方色彩。
从内容上说,大多数是民间诗歌。
作者大多是民间歌手,但是也有个别贵族。
《风》在此可以指民间诗歌。
雅:《雅》的认识有各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是指周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雅」有「正」的意思,把这种音乐看作「正声」,意在表明和其他地方音乐的区别。
也有人说「雅」与「夏」相通,夏是周朝直接统治地区的称呼。
还有观点认为,《雅》是指人人能懂的典雅音乐。
《雅》共105篇,分为《大雅》31篇和《小雅》74篇。
《小雅》为宴请宾客之音乐。
《大雅》则是国君接受臣下朝拜,陈述劝戒的音乐。
多数是朝廷官吏及公卿大夫的作品,有一小部分是民间诗歌。
其内容几乎都是关於政治方面的,有赞颂好人好政的,有讽刺弊政的。
只有几首表达个人感情的诗。
但是没有情诗。
「雅」在此可以指贵族官吏诗歌。
颂:《颂》是贵族在家庙中祭祀鬼神、赞美治者功德的乐曲,在演奏时要配以舞蹈。
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
其中《周颂》31篇,一般认为其中大部分都是西周前期时的作品、多作於周昭王、周穆王以前;《鲁颂》4篇,认为可能是鲁僖公时的作品;《商颂》5篇,自古以来一直相传是春秋时期宋国大夫正考父所作,不过,目前学界则倾向於认为是商朝所留下的祭祖诗歌。
「颂」在此可以指宗庙祭祀诗歌。
就诗歌的性质来说,《雅》、《颂》基本上是为特定的目的而写作、在特定场合中使用的乐歌,《国风》大多是民歌。
只是《小雅》的一部分,与《国风》类似。
但必须指出:我们在这里说的“民歌”,只是一种泛指;其特点恰与上述《雅》、《颂》的特点相反,是由无名作者创作、在社会中流传的普通抒情歌曲。
大多数民歌作者的身份不易探究清楚。
假如以诗中自述者的身份作为作者的身份,则既包括劳动者、士兵,也包括相当一部分属于“士”和“君子”阶层的人物。
“士”在当时属于贵族最低的一级,“君子”则是对贵族的泛称。
此外仍有许多无法确定身份的人物。
所以只能大致地说,这种民歌是社会性的群众性的作品。
由于诗歌的性质不同,其描述的内容也相应有所不同。
编集关于《诗经》的编集,汉代有三种说法:①行人采诗说。
《汉书;艺文志》载:“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诗经》305 篇的韵部系统和用韵规律和诗歌形式基本上是一致的,而它包括的时间长、地域广,在古代交通不便、语言互异的情况下,如果不是经过有目的的采集和整理,要产生这样一部诗歌总集是不可想象的。
因而采诗说是可信的。
②孔子删诗说。
《史记;孔子世家》载:“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
”唐代孔颖达、宋代朱熹、明代朱彝尊、清代魏源等对此说均持怀疑态度。
《诗经》大约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此时孔子尚未出生;公元前544年吴公子季札至鲁国观乐,鲁乐工为他所奏的风诗次序与今本《诗经》基本相同,说明那时已有了一部《诗》,此时孔子年仅8 岁。
因此近代学者一般认为删诗说不可信。
但根据《论语》中孔子所说:“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可知孔子确曾为《诗》正过乐。
只不过至春秋后期新声兴起,古乐失传,《诗三百》便只有歌诗流传下来,成为今之所见的诗歌总集。
③献诗说。
在周代的时候公卿列士献诗、陈诗,以颂美或讽刺,是有史籍考正的。
当时因为天子为了“听政”和“考其俗尚之美恶”,而命诸侯百官献诗。
《国语;周语》:“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师箴,瞍赋,曚诵。
”这主要是为了反映民情,考察政治得失,最终用来维持自己的统治,这也正是《汉书;文艺志》里说:“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还有朱熹在《诗集传》也说过:“诗”是“诸侯采之贡于天子”。
而且在《汉书;食货志》、《礼记;王制》、《晋语六》也有类似的记载。
体例分类《诗经》所录,均为曾经入乐的歌词。
《诗经》的体例是按照音乐性质的不同来划分的,分为风、雅、颂三类。
①风。
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多为民间的歌谣。
《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
共160篇。
大部分是民歌。
②雅。
即朝廷之乐,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大部分为贵族的作品,即所谓正声雅乐。
《雅》诗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
除《小雅》中有少量民歌外,大部分是贵族文人的作品。
③颂。
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和史诗,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
《颂》诗又分为《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
全部是贵族文人的作品。
从时间上看,《周颂》和《大雅》的大部分当产生在西周初期;《大雅》的小部分和《小雅》的大部分当产生在西周后期至东迁时; 《国风》的大部分和《鲁颂》、《商颂》当产生于春秋时期。
从思想性和艺术价值上看,三颂不如二雅,二雅不如十五国风。
艺术成就及其影响《周礼;春官;大师》云:“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
”六诗在《毛诗序》中又作六义。
其中,风、雅、颂,是指体例分类来说的;赋、比、兴,是就表现手法而言。
关于赋、比、兴,宋代朱熹在《诗集传》中做了比较确切的解释:“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例如《豳风;七月》、《卫风;氓》都是赋体:前者铺叙了奴隶春耕、采桑、纺织、田猎、造酒、贮藏和准备过冬等一年四季的全部劳动生活,表现了阶级的对立和奴隶们的悲愤之情;后者倒叙了弃妇与氓由恋爱到结婚直至被氓遗弃的悲惨遭遇,表现了弃妇的哀怨和决绝。
又如《魏风;硕鼠》、《邶风;新台》都是比体:前者把剥削者比作贪婪的大老鼠;后者把淫乱无耻的卫宣公比作大癞蛤蟆;二者都寄寓了极大的讽刺之意。
另如《周南;关雎》、《魏风;伐檀》都是兴体:前者以贞鸟雎鸠的“关关”叫声起兴,联想起人的男女之情;后者以奴隶们的“坎坎”伐木声起兴,联想到奴隶主阶级的不劳而获。
在《诗经》中,赋、比、兴手法常常是交替使用的,有“赋而比也”,有“比而兴也”,还有“兴而比也”。
如《卫风;氓》是赋体,但诗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吁嗟鸠兮,无食桑葚”又显然是“兴而比也”。
另如《卫风;硕人》,用铺陈的手法描写庄姜美貌,但其中“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齿如瓠犀,螓首蛾眉”传神地表现出庄姜的天生丽质,这显然又是“赋而比也”。
赋、比、兴手法的成功运用,是构成《诗经》民歌浓厚风土气息的重要原因。
《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
由于其内容丰富、思想和艺术上的高度成就,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它开创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诗经》的影响还越出中国的国界而走向全世界。
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很早就传入汉文版《诗经》。
从18世纪开始,又出现了法文、德文、英文、俄文等译本。
《诗经》中的乐歌,原来的主要用途,一是作为各种典礼仪的一部分,二是娱乐,三是表达对于社会和政治问题的看法。
诗经;国风赏析“国风”是《诗经》中的精华,是中国古代文艺宝库中璀璨的明珠。
“国风”中的周代民歌以绚丽多彩的画面,反映了劳动人民真实的生活,表达了他们对受剥削、受压迫的处境的不平和争取美好生活的信念,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在《七月》中,我们看到了奴隶们血泪斑斑的生活,在《伐檀》中更感悟了被剥削者阶级意识的觉醒,愤懑的奴隶已经向不劳而获的寄生虫、吸血鬼大胆地提出了正义的指问:“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守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獾兮?”有的诗中还描写劳动者对统治阶级直接展开斗争,以便取得生存的权利。
在这方面,《硕鼠》具有震颤人心的力量。
“国风”中有一些反映兵役、徭役给人民造成极大痛苦的思妇的诗,如《殷其雷》、《伯兮》、《君子于役》等就是这一类诗篇的代表作。
“国风”中还有数量不少的爱情诗。
反映不合理的婚姻给妇女造成极大的痛苦,表达青年男女对美满婚姻的向往和追求,是这类爱情诗的重要主题。
《氓》、《谷风》等篇为我们展示的正是这种生活画面。
而《柏舟》还具有鲜明而强烈的反抗意识。
基调健康、乐观的恋歌(如《静女》、《木瓜》等),更给爱情诗增添了一种和谐、喜悦的情愫。
所有这些都是劳动人民思想情感的真实表达。
“国风”中还有不少民歌对统治阶级的荒淫无耻,予以有力的讽刺和鞭笞,如《新台》、《南山》、《株林》等都是这方面的名篇。
以简朴的语言描摹事物,以朴素的生活画现反映社会现实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在“国风”中有很好的体现,并且成为它显著的艺术特点。
在形象塑造上,“国风”也具有现实主义艺术特色。
作者们能通过抒情主人公的内心倾诉,表现他们的欢乐与悲哀,刻画主人公的行动及其性格特征。
“国风”在形式上多数是四言一句,隔句用韵,但也不是千篇一律。
它常冲破四言的规定,而杂用二言、三言、五言、七言或八言的句子,如《伐檀》就是一首杂言诗。
这些随着情感的波动而富于变化的诗句,读起来节奏分明,极富音乐性,“国风”的语言准确、优美,富于形象性。
精确恰当地使用双声、叠韵、叠字,更增加了艺术魅力。
赋、比、兴的艺术手法为“国风”大大增强了表现力。
雅诗和颂诗都是统治阶级在特定场合所用的乐歌。
它们在思想内容上无法与具有现实主义精神和人民性的“国风”相比,但由于它们或多或少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某些方面,因此,也还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认识价值。
《诗经》是我国文学光辉的起点,是我国文学发达很早的标志,它所表现的“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对后世文学影响最大。
《诗经》在我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极高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