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三步法解答高考历史全国卷第40题(第二次修改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三步法解答高考历史全国卷第40题
——以2017年全国Ⅱ卷41题为例
在近年来的高考历史全国卷主观题中,第40题(2017年第41题)因其命题风格稳定、材料选择新颖、水平考察多变,充分体现了全国卷高考历史试题“求新、求变”的命题原则而深受命题者的欢迎。命题的变化必然会带来应对策略的变化尤其是解题方法的更新,“从长远来看,历史答卷要表述成文,考生不但要表现明确的结论,而且要表现清晰的思维过程将是今后历史主观题命题的重要趋向,也是在高中阶段必须增强培养的重要水平”。[1]传统的题海训练注重单纯的量的积累,不能促使学生产生质的变化,已经不能适合历史新高考的需要,加之政史地三科合堂考试,对学生答题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探寻第40题的新解法成为当前高三历史教师组织复习的当务之急。作者在对近3年高考历史全国卷第40题细致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总结出一套以“定向阅读、综合分析、术语做答”为核心的三步解题法,用于高三历史的课堂教学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以2017年高考历史全国2卷第41题为例与老师们探讨。
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雍正时期,各地奏请开矿,清廷经常以“开矿聚集亡命,为地方隐忧”为由,下达“严行封禁”“永远封禁”等命令;对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则由朝廷和地方官府严加控制。
1872年,李鸿章在一份奏折中指出,上海各工厂“日需外洋煤铁”极多,“可忧尤甚”,他建议清政府“设法劝导官督商办,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准洋人代办......于富国强兵之计殊相关系”。清政府采纳李鸿章建议,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
——摘编自载逸主编《简明清史》等
材料二
新中国“一五”计划指出:“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它的勘查进度,资源供应的保证水准,是合理的分布生产力、建立新工业基地、准确地规定工业建设计划的先决条件。”为此国家要求“有计划地展开全国矿业的普查工作”,“增强对某些从前没有发现或很少发现的和当前特别缺乏的资源(例如石油)以及在地区上不平衡的资源的普查工作和勘探工作”。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和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与雍正年间与19世纪70年代矿业政策的差异及原因。(1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和所学知识,说明与清代矿业政策相比,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矿业政策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10分)
第一步:定向阅读。准确答题的前提是对材料的合理解读和有效信息的提取。定向阅读是根据设问定向句读材料,明确材料的主旨并从中提前有效信息的阅读。与其它阅读不同,它是对材料实行宏观理解上的微观阅读。这里的定向是指阅读基点定向于试题设问的方式、内容、要求与材料的结合点。定向阅读分为定性初读和定量精读两个层次,有助于提升阅读的针对性。
1.定性初读。定性初读是从整体的材料和设问出发,用较少的时间浏览材料全文,在宏观理解的基础上把握材料的主旨。初读两段材料的内容、出处和两个问题可知,本题材料的主旨是考察清政府和一五计划两个不同时期矿业政策及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同时还考察学生实行史料比较等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分析历史事物的水平。
2.定量精读。定量精读是指在把握材料主旨的基础上逐句阅读材料内容,提取与定向相关的信息,包括材料中与定向相关的显性信息以及与所学知识有联系的隐性信息。通过定量精读实现试题考察知识与课堂所学知识、试题考察水平与课堂养成水平的双结合。
材料一:
句①雍正时期,各地奏请开矿,清廷经常以“开矿聚集亡命,为地方隐忧”为由,下达“严行封禁”“永远封禁”等命令;对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则由朝廷和地方官府严加控制。显性信息:清朝雍正时期,政府增强对矿产控制,禁止民间开矿。隐性信息:清政府的经济政策受到中国传统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主要涉及的自我储备知识有重农抑商政策等。
句②1872年,李鸿章在一份奏折中指出,上海各工厂“日需外洋煤铁”极多,“可忧尤甚”,他建议清政府“设法劝导官督商办,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准洋人代办......于富国强兵之计殊相关系”。显性信息:以李鸿章为代表的部分官员的思想发生改变,对开矿从实行“严行封禁”“永远封禁”变成提倡“官督商办”。隐性信息:西方列强的入侵在带给清政府经济危害的同时,也引发国人对西方列强的抵制和产生向西方学习的思想。主要涉及的自我储备知识有洋务运动等。
句③清政府采纳李鸿章建议,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显性信息:清政府试行“官督商办”开矿。隐性信息:清政府的传统经济政策出现变化。
材料二:
句①新中国“一五”计划指出:“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它的勘查进度,资源供应的保证水准,是合理的分布生产力、建立新工业基地、准确地规定工业建设计划的先决条件。”显性信息:新中国重视矿产资源的勘查。隐性信息:将矿产资源普查纳入“一五计划”,新中国将重工业确立为当时发展经济的重心。主要涉及的储备知识有一五计划的背景、内容和影响等。
句②为此国家要求“有计划地展开全国矿业的普查工作”,“增强对某些从前没有发现或很少发现的和当前特别缺乏的资源(例如石油)以及在地区上不平衡的资源的普查工作和勘探工作”。显性信息:国家对矿业资源普查有相对应计划,同时增强对稀缺资源的普查力度。隐性信息:国家对矿业普查的重视突出了国家迫切发展重工业的需要。
获取和解读信息,是历史高考的重要考向之一。它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材料提供的有效信息。定向阅读有助于明确阅读的指向,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尽量确保材料信息提取的完整性和高效性。
第二步:综合分析。历史是记载和解释人类活动进程的一门学科,历史的问题在于持续发现真的过去,对历史事物的理解必须将其置放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中,包括当时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社会主流思想、历史文化传统、地区间的横向交往和纵向联系等。综合分析就是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史学思想的指导下,使用计量史学、比较史学等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从上述因素中探寻同一历史事件在不同历史环境中具有的共性特征,并让这些共性特征与所分析的历史事件发生综合作用,进而找出这些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特点和意义。分析的内容和采用的分析方法要根据试题考察的要求有所区分。本题综合分析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