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国1卷高考历史题解析
2017年高考历史试题全国1卷附答案解析
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 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 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 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
2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 1 钱,这有利于减轻开平煤矿 的负担,自然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但这与加强管理无关,故 A 项正确,排除 B; 当时的中国不实现民族独立,不可能摆脱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排除 C;仅凭减少开平所产 之煤出口税不足以保证煤矿业稳健发展,因为洋务运动最终走向失败,排除 D。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 起·洋务运动。 29.1904 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 9 个省份留日学生共 计 1 883 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 78%,直隶亦有 172 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 仅有 351 人。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 A.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 B.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 C.清政府鼓励留学生的政策发生变化 D.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 【答案】A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 起·近代中国的开放 30.陕甘宁边区政府在一份文件中讲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 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依据……现在则工人、 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这一精神的贯彻 A.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B.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C.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D.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陕甘宁边区为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共中央所在地和抗 日根据地,再根据“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 都是平等的有权利”可知,这一文件的颁布有利于团结全民族一切力量抗战,故 B 项正确。 土地革命发生在 1927—1937 年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国民革命发生在 1924—1927 年国共第一 次合作时期,都属于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而不是民族战争时期,排除 A、C;当时的首要任务
2017年历史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上海
2018年上海历史试题解读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md6EhTkT8Z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选择题<共75分)
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
1.在古代世界的文明成果中,被视为王权象征和灵魂安息之所的建筑是
A.长城 B.二里头宫殿 C.金字塔
D.帕特农神庙md6EhTkT8Z
【解读】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二里头宫殿是中国最古老、也是最早的帝王宫殿,宫殿遗址向人们展示了昔日奴隶制夏王朝的繁华;帕特农神庙是伯利克里执政时期为了歌颂雅典战胜波斯侵略者的胜利而建,显示雅典人对其城邦的保护神——雅典娜女神的尊崇。金字塔是埃及国王法老灵魂安息之所,同时也是法老王权的象征。md6EhTkT8Z
【答案】C
2.《左传》曰:“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下列成语中的“鼎”与材料中的“鼎”含义相同的是md6EhTkT8Z
A.人声鼎沸 B.鼎鼎有名 C.三足鼎立
D.问鼎中原
【解读】材料反映了从夏到西周“鼎”的迁移,“鼎”被赋予权力的象征,夏、商、周三代以九鼎为传国重器,为得天下者所据有。问鼎中原比喻企图夺取天下,“鼎”被赋予国家权力的象征,符合题意。md6EhTkT8Z
2017年全国一卷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7年全国一卷高考历史试题
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25.表1
表1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26.表2
表2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
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
27.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
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28.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1钱。这一举措
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
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
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
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
29.1904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 883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351人。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
高考历史论述题历年41题总结全国新课标1卷
出生,代表作《牡丹亭》表现男女主人公冲 士比亚出生,代表作《哈姆雷
破礼教束缚,追求爱情自由。
特》。
朱子学在日本为官方推崇,成为显学。茶叶 英国入侵印度,英属东印度公
大量输往欧洲。宋应星《天工开物》刊刻。 司在印度开展殖民活动。英国
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郑成功收复台湾。 早期移民乘“”五月花号”到
——据李亚凡编《世达界北美历。史年表》等
参2考0X答X 案: 示4例1.〔一1:2分信阅息读:材汉料代,完的成州下列集要中求于. 黄河中下游地区,唐代的道南北分 布历大史体地平图衡包.含说了明政:治汉、唐经济间、南文方化社等会多经种济信息有.了很大发展. 示例二:信息:汉代州名与唐代道名有很大不同.说明:唐代"道" 的划分更注重山川地理形势.
比较图9、图10,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 说明.
20XX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建要求议. :增加"淞沪会战"一目.
材料
理由:淞沪会战是抗战初期中,中日双方的重大战
下 第面 二是 十章1960全年国我抗国日中战学争历的史开教始科书役中",抗中日国战军争"队内容顽的强目抵录摘抗编日. 军侵略,粉碎了日军三个
材料
人民订立契约建立国家,他们是国家的主人,人民主权不可转 让,也不可代表,议员不能是人民的代表,只能充当人民的"办事 员".英国人"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的期间,才是自由的;议员 一旦选出之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了".人民主权不可 分割,否则主权者将被"弄成是一个支离破碎拼凑起来的怪物".
三年高考(2017-2019)历史真题分项版解析——专题0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解析版)
专题0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考点一: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Ⅰ,24,4分)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
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
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
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商代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11代出现12位王,平均每代有王,从而可以推导出周代的王基本是代际相传,其王位继承方式已经不是兄终弟及,故答案为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夏王朝建立后,“传贤”变为“传子”,禅让制瓦解,排除A项;材料中并没有明确证据证明商代诸王和西周诸王的寿命有明显差别,排除C项;西周实行宗法制,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血缘纽带关系是强化而非弱化,排除D项。
2.(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Ⅲ,24,4分)“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
A.宗法制
B.禅让制
C.郡县制
D.察举制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的纽带是血缘关系。根据材料“教民亲爱,莫善于孝”可知突出的是血缘关系,A选项符合题意。禅让制属于原始社会推举首领的制度,与材料无关,B选项排除。郡县制属于中央集权强化的产物,与材料无关,C选项排除。察举制属于汉代的选官制度,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
1.(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Ⅱ,24,4分)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2017年全国高考1卷文综历史试题以及答案
由 扫描全能王 扫描创建
由 扫描全能王 扫描创建
由 扫描全能王 扫描创建
由 扫描全能王 扫描创建
由 扫描全能王 扫描创建
由 扫描全能王 扫描创建
由 扫描全能王 扫描创建
由 扫描全能王 扫描创建
由 扫描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王 扫描创建
由 扫描全能王 扫描创建
由 扫描全能王 扫描创建
由 扫描全能王 扫描创建
2017年全国一卷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7 年全国一卷高考历史试题
24 .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25 .表1
表1 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26 .表2
表2 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 .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
B .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
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D .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
27.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
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
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28.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
口税,每吨税金达1 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 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1 钱。
这一举措
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
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
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
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
29.1904 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 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 883 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 ,直隶亦有172 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351 人。影响留日学
【名师评高考】2017年高考全国Ⅰ卷文综历史试题点评
【名师评高考】2017年高考全国Ⅰ卷文综历史试题点评
【命题特点】
2017年全国卷1高考文综历史试卷,“以稳为主”试卷结构平稳,同时题目平和、无偏怪题,难度控制理想。
1.体现新课标理念,实现平稳过渡。试卷紧扣高考考试大纲,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等能力。
2.关注主干知识。试卷中没有偏题、怪题出现,学生审题和做答一般没有陌生感。
3.关注现实,联系实际,紧跟时代主流,所考知识点不仅都是课本重点,也不回避当前的热点问题。
【命题趋势】
1. 立足考纲,注重基础,突出主干知识,不回避核心考点。
2017年全国卷1文综历史试题,基本符合考纲要求,未超出考试说明内容,主体鲜明,重点突出。如本次试卷考察的分封制、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洋务运动、抗日战争、工业革命以及世界现代经济等都属于主干知识。
2. 注重情境化命题方式,体现新课标重视探究过程和方法的理念。
2017年全国卷1文综历史试题仍然凸显情境化命题的特点,通过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景,来考查新问题,这种命题方式有利于考查
学生提取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有利于增加试题的区分度。如第33题英国国民总收入变化表格题和第34题苏联漫画题,不仅增加了试题的新颖性,而且提升了试题的难度,颇有可圈可点之处。
3. 体现能力立意的指导思想,突出学生综合能力考查。
2017年全国卷1文综历史试题,仍然以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考核目标及要求为命题指导思想,使试题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例如第42题以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为背景材料,要求学生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这道题实际上加强了学科内纵向和横向知识的考查,最大限度地考量学生综合分析比较的能力,突出试题的选拔性。
2017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历史41题——图片式
三、图片式:
例1(2013全国卷一)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比较图9、图10,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答案:示例一:信息:汉代的州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唐代的道南北分布大体平衡。
说明:汉唐间南方社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
示例二:信息:汉代州名与唐代道名有很大不同。
说明:唐代“道”的划分更注重山川地理形势。
示例三:信息:汉代北方地区的州比唐代北方地区的道密集;唐代北方地区的道比汉代北方地区的州少。说明:中央集权程度加深;地方控制力减弱;唐代裁撤合并行政区域,减少了行政支出,缓解经济负担。
示例四:信息:吐蕃、南诏不见于汉代说明:从汉至唐边疆民族地区有所发展;与中原联系加深;密切中央王朝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关系;唐代少数民族政策效果明显;促进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缓和民族矛盾。
示例五:信息:汉代交州与唐代岭南道所辖变化不大说明:这一地区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示例六:信息:州、道开始都是监察区,后来演变成行政区。说明:中央集权促成地方行政制度变迁(地方与中央关系不断调整,机构设置随形势而变化)。
例2(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Ⅱ)阅读材料
材料一:太和殿,清朝皇帝治国理政的场所
材料二:白金汉宫(左)和唐宁街10号(右),自18世纪中期至今分别为英国王宫和首相官邸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建筑和政治关系的角度进行中英比较。(12分)
参考答案:(1)提取信息准确,中英比较符合史实。(8分)示例:太和殿高大雄伟,象征皇权至上。白金汉宫工整威严,显示君主立宪制下的国王享有尊贵地位;唐宁街10号平实素朴,却是英国行政中枢,体现民主政治风格。(2)概括综合。(4分)示例:历史上的一些建筑可视为物化的政治制度、直观的权力结构和有形的政治文化。
高中高考全国卷历史真题及含答案解析
2017 高考历史全国 2 卷
一、选择题(每题 4 分,共 48 分)
24.图 5 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表示图。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应了
A.地区地点影响商贸发展
B.争霸战争促使经济交往
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情况
D.城市规模扩大推进商业繁华
25.《史记》《汉书》均为私人撰著。魏晋此后,朝廷使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
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身参加,这反应出官修史册
A. 记录的真切性
B.评论历史的公正性
C.修撰的政治性 D.解说历史的客观性
26.北朝时,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讽南方人的品茶风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商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接踵。所在
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
A.国家一致使南茶开始北运C. 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涨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
27.明初朱元璋禁止宦官念书识字 , 但后期宦官念书识字渐渐制度化 , 士医生甚至有针对性
的编纂合适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能够推知 , 明朝中后期
A.中枢决议过程发生异变 B. 皇帝权益日趋衰败
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D. 宦官掌握决议权益
28.1879 年以前 , 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均”派播各省, 其实不讨取原价分文” : 今后造船所用资料费由用船一方拨付, 采纳”协造”方式生产 . 这类变化反响了
A. 军用工业由官版专为商办
B. “协造”意在缓解经费压力
C.军用工业市场化趋向显然
D. 近代轮船制造业走出窘境
29.1913 年,《申报》刊登的“艾罗补脑汁”广告称:“欲图一国之进步,当先使一国
2017年高考新课标卷文综历史答案解析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卷)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解析
打字:余世友、杨伟平、黄金重、史玲玲、韦钧苑、朱凤龙、刘广华、刘广华、魏忠仁
整理:龙辉校对:张庆君
解析人:云南昆明李怀平
24.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
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
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解析】:此题只要读懂材料即可做对。从“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并把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等信息,即可得出答案为C。
【答案】:C
25.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
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映出当时
A.对僧人爱憎交加的社会心态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
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浓厚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解析】:此题关键要注意“宋代”这一历史时期。宋代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市民队伍壮大,适应市民文化生活需要的话本、风俗画等出现和增多。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明显与封建传统道德相违背,但其故事确在宋代杭州流传,反应的只能是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故答案为D。
【答案】:D
26.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据此可知
2017年高考真题 历史(山东卷)(含解析版)
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Ⅰ)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4分)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2.(4分)读表:
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3.(4分)读表:
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
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4.(4分)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
这一变化反映了()
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5.(4分)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1钱。这一举措()
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
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
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
2017年高考真题全国1卷历史(附答案解析)
朱子学在日本为官推崇,成为显
英国入侵印度,英属东
学。茶叶大量输往欧洲。宋应星《天工 印度公司在印度开展殖民
开物》刊刻。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活动。英国早期移民乘“五
郑成功收复台湾。
月花号”到达北美。
——据李亚凡编《世界历史年表》等 表为 14—17 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 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记述
出处
“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绩。”
《旧唐书·高祖本纪》
“薛举寇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不利而旋。”
《旧唐书·太宗本纪》
“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唐朝将领)及薛举战于泾州,败绩。”
《新唐书·高祖本纪》
“薛举寇泾州,太宗为西讨元帅,进位雍州牧。七月,太宗有疾,诸将为举所败。” 《新唐书·太宗本纪》
1.C
参考答案
【解析】
【详解】
西周初期分封制,周天子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同、异姓贵族,让他们去建立诸
侯国,姬姓诸侯国是主体,题干三例都是姬姓诸侯国。受封到各地建国的贵族会带去官吏、
军队和少量的周民,也会把周文化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各地,所以分封制也起到了促进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
流作用,故选 C。君主专制是从秦朝开始、直至清朝这一历史阶段政治体制的一个主要特征,
2017年高考文综历史真题及答案全国卷1
绝密★启用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题卷共15页,46题(含选考题)。全卷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时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帝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反映的是分封制。分封制扩大了周朝的统治疆域,有利于中原文化的传播,因此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故A项正确。分封制是关于中央与对方的关系,而且周朝时统治集团没有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制度是在秦统一后正式确立的,排除B;分封制下地方诸侯有相对
全国高考l历史2017真题
全国高考l历史2017真题
全国高考l历史2017真题
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那么全国卷1高考历史卷考查了什么内容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全国高考l历史2017真题,仅供大家参考!
全国高考l历史2017真题选择题部分
13.《尚书·酒诰》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
A.兼爱尚贤
B.主权在民
C.以民为本
D.道法自然
【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思想(民本思想)
【解析】兼爱尚贤是墨家的思想,而材料体现的是儒家思想,故A项错误;主权在民,强调
的是民主思想,而题干强调的是民本思想,故B项错误;依据题干材料‚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可知,人不仅要用水察看自己,而且应该以民间的反映当作镜子照照自己的作为,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故C项正确;道法自然,是道家的思想,而材料体现的是儒家思想,故D项错误。
【答案】C
14.唐宋时期,地方官任职避亲、避籍渐成定制。该制度旨在( )
A.瓦解宗法体系
C.健全地方行政机构 B.防止地方势力膨胀
D.完善地方监察制度
【考点】汉到元政治臸度的演变——唐宋时期地方官吏任免臸度【解析】宗法体系在中国古代一直存在,而且占有重要地位,且与题干材料不符,故A项错
误;依据材料‚避亲‛,可知,‚避亲‛就是防止形成家族势力,进而造成地方割据,因此是为了防止地方势力膨胀,故B项正确;题干材料中并没有涉及地方机构的设臵问题,故C项
错误。
【答案】B
15.“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会合结束了中国的闭关自守,使它越来越多地介入世界事务,乃至
2017年高考文综历史真题及标准答案全国卷1
绝密★启用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题卷共15页,46题(含选考题)。全卷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ﻩ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时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帝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ﻩ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反映的是分封制。分封制扩大了周朝的统治疆域,有利于中原文化的传播,因此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故A项正确。分封制是关于中央与对方的关系,而且周朝时统治集团没有实现权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全国1卷高考历史题解析
平定一中苏双银
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爽于燕,都(今北京)。分封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解析】本试题依托经典史料,呈现出分封制的时空特征,考察学生对分封制认识,从选项内容设置看,试题采取了比较思维选项设置,学生所需要基本知识是分封制政治实质(D分封制把王畿之外土地分封给贵族,实现王权通过各层贵族对地方统治,其中君主贵族实行分权体制,确定了分封下贵族政治)和对文化交流与文化认同的影响(A是间接影响),以及中央集权的基本特征(BC属于中央集权下政治特点),以点带线考察内容主题是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和历史发展的趋势。涉及两大政治制度即分封制与郡县制特征的比较。
25.表1
表1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解析】本题采用了大事年表形式,呈现出历史事实演变中的基本过程,表格主题“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与图表信息结合时空域特征明确。学生思考重心放在与四个选项的逻辑推论上,A是本主题的背景,B不符合主题领域特征(中央对地方管理),D信息提炼与图表信息相悖。因此正确答案是C。本题学生应具有的基本史实是汉武帝中央集权的措施。
26.表2
表2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
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
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
【解析】本题是史料辨析题,主题明确“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设问明确要求是“不同历史叙述——能够认定的历史事实”要求学生在不同历史叙述中找出共性的历史结论。强调历史叙述具有主观性,历史事实和历史结论具有客观性,史料真伪辨析是历史实证的前提,是历史学习和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的基本能力。
27.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
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解析】本题涉及历史现象的时间是“明前中期——明后期”,核心主题是“朝廷对饮食器皿等级管制从严格到松弛”问项是“这一变化反映了”,解题关键在“这一变化”本质是饮食器皿上变化反映的是社会习俗的变迁。思维转化为学生熟悉思维即“决定社会习俗变迁的原因是什么,社会习俗变迁产生的影响是什么”的思路上来,用唯物史观分析,社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A不符合这一理论认识,C项说法绝对化没有适当反映出伦理瓦解的程度性排除。D项是材料信息的一种表象之一,失之于信息片面。正确选项是B项。符合唯物史观认识论。
28.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1钱。这一举措
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
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
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
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
【解析】本试题提供信息丰富,主题是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的艰难。本题可以看到中国近代是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的近代化,受到列强排挤和压制,立意在于反思中国近代化进程,民族经济发展一定是以民族政治独立为前提的,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经济现代化发展。考察国家政策的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BC不符合材料主题排除,D项放在洋务运动特定时空中思考,没有政治独立,中国重工业无从发展是历史事实。因此排除。正确选项是A。此试题平实的如同一个模拟题,不符合高考选拔功能。A项答案仅仅是就试题论试题而已。
29.1904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883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351人,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
A.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
B.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
C.清政府鼓励留学生的政策发生变化
D.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
【解析】本试题的时空范围分别是1904年和南北方,主题是留学生南北方地域分布的不平衡性,问原因,这是一个典型的因果判断。采用唯物史观分析,留学生分布地域不平衡反映的是教育水平高下的地域不平衡问题,教育属于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此试题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是新瓶装旧酒的考法。
30.陕甘宁边区在一份文件中讲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依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权利。”这一精神的贯彻
A.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B.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C.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D.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
【解析】陕甘宁边区,指明了试题时间空间范围,即抗日战争时期,在西北抗战大后方,主题是抗战时期中共政策变化,问项不确定性是在考察学生逻辑思维推论能力。是历史解释能力的考察。认知背景是学生应该具有的基本把握历史阶段性特征基本知识和能力。基本知识是土地革命是1927-1936年,民族战争是抗日战争1931-1945年,国民革命史1924-1927年,反抗国民党是在1945-1949年。正确选项是B。此试题区分度低。
31.1990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
A.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
B.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
C.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
D.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
【解析】材料信息的时间是1990年,信息内容核心是“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问项为“该报告主旨是”,是问改报告的“主要意义、或者是说目的”。A项只反映了材料中片面信息即肯定罗斯福新政中国家干预经济发展模式。B项与材料中主题信息不相符,是中国主动改革开放的原因。结合学生应有的基本知识是1990年中央政府决定开发开放浦东,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项是对西方罗斯福新政实质的认识,不符合问项。正确答案选C项。
具有培养学生应有全球视野。世界文明历史国际意识和文明成果的借鉴。
32.在公元前9至前8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A.宗教信仰意识淡薄 B.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
C.理性占据主导地位
D.神话的影响随民主进程而削弱
【解析】学生基本知识是古代雅典人文主义时间是公元前5世纪,材料核心信息神与人形象与性情相似,时间是雅典人文主义思想诞生前,因此正确答案是B。
优秀文化是根植于传统文化,并对传统文化扬弃和发展的结果。培养学生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