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历史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历史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中学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历史期末测试质量分析一、试卷总体评价:本试卷: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都由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构成,各50分,共100分。

题型以中考题型为标准。

能够较好的体现“新课标”的要求,覆盖知识面较广,既考查了学生基础知识,又考查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体现时事热点与理论知识的有效结合,是有较强的时代性,总体水平较高。

主观试卷的答案要多元化,有利于培养学生多元化思维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试卷具体分析:1、选择题部分,侧重于考查课本基础知识选择题中有关教材知识部分,大部分学生能够发挥正常水平,可见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较为扎实。

选择题4、6、8、9题学生选错较多,原因是这几题是多序号题,我们平时训练不多,对书本不够熟悉或者不能够灵活掌握书本知识的学生比较容易答错。

其中,第8题失分最多。

2、简答题部分,侧重于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11题:设问明确,课本上都有相关问法的答案,整体来说比较好,得分高。

但由于课本上围绕“权利与义务?”的说法只有三个方面,好多学生不能灵活做答,因此失1分的学生比较多。

12题:[尊重与维护权利]类似这样的题目,不同教师讲此类题的模式不同,学生回答时也多种多样,但总的来说,绝大多数学生都还是能回答到要点的,可由于语言叙述不怎么规范,所以得满分的学生也不多。

13题:[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由于平时授课把义务教育权利作为重点来教,也重在对学生的引导教育,所以此题失分较少。

14题:有关继承遗产问题,社会上典型事例较多,教师都能融会贯通,讲解透彻,学生理解也容易,所以此题失分较少。

总体来说,得分率还不错,学生可以根据材料找到所要考察的主题,回答问题,就是细节问题没注意到,小分点丢得多。

特别是历史第14题第5问:“互联网+时代共享经济,绿色出行”,因为是乡村学校,学生对共享单车、共享汽车了解甚少,答不到这方面上来。

三、教学建议:1、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跟紧中学生实际生活,联系实际的教学教育,引导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加强对学生历史记忆能力的培养,平时应加深对教材的分析力度,注重思维的发散性,灵活性。

八年级下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八年级下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八年级下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一、成绩分析1、班级综合成绩:全班49人参加考试。

班级总平均分为208.93,全年级第八名。

在平均分以上有24人,25人总分在203以下,班级成绩很差。

2、学科成绩分析:语文:总平均分37.84,及格率为0,学生情况不容乐观。

数学:数学平均分31.14,属于偏低,全班不及格。

需要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强化运算能力,审题能力。

英语:平均分21.38,学生基础差成绩有待提高。

单词记不住,语法不熟悉。

物理:平均分35.63分,成绩有待提高。

历史:平均分36.67分,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

政治:平均分46.27,成绩有待提高。

地理:平均分28.33分,成绩有待提高。

生物:平均分34.29分,成绩有待提高。

二、原因分析1、学生本来基础就差,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到了初中,学习的快节奏,加上科目多,使得相当大部分学生感到很吃力。

再加上时间紧,复习不到位。

2、平时学生老师所讲的知识点掌握不牢固,不能及时进行复习巩固,缺乏学习主动性。

3、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审题不仔细,导致不该错的反而出错了。

4、在两个班的教学中,成绩差距较大,主要原因在于班主任工作繁忙,一些杂事往往会占用一些教学时间。

业务能力有待加强,对学生应督促到位。

三、考后措施1、抓好班级日常管理,确保班级稳定,召开班会,详细分析考试情况,明确以后的学习目标,并对考的不理想的学生加强信心教育和学习方法点拨。

2、在教学中,把基础知识的传授与训练做为重点,多次严格训练以求达到夯实基础的目的。

作业设置符合教学,减缓坡度,面批辅导与集中讲评相结合,做到作业日日清,及时批改反馈矫正。

3、多与学生家长沟通达到学校与家长共同促进学生进步的目的。

4、在以后的教学中,备好课,教好课,批改好作业,加大对学生的检查力度。

2021年7月22日。

八年级思想品德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八年级思想品德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八年级思想品德期末考试质量分析蔡承铭一.考试情况简要分析试卷难易情况分析此次考试属晋江市统考,试卷难易度较大,相比其中考试各部分得分都比较低。

此次考试年段平均分75.8,班级平均分最高80.0最低72.2,相差较大,有7.8分。

及格率87.0%、优秀率40.4% ,明显低于期中考试的96.2%和61.3%。

学生作题情况分析题目主要有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种形式,相比非选择题,选择题得分高了点,约有40分,平均错5题,好一点的错2题,满分的有13人。

但是,这些都明显低于期中考试。

选择题主要是漫画题失分较大。

总的讲,第2、4、8、18、22、23,这六道题错的人较多。

非选择题总分为50分,平均得分约35分。

非选择题共有5题,其中第25题得分最低,尤其是第一个问。

第30题,得分差距分化明显,有认真看题的几乎能得30分,大意的就得一半左右。

二.存在问题漫画题失分较大这次靠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漫画题占有很大比重,25道选择题当中有5题漫画题。

其中第8题题意难以理解,许多学生做错。

得分不高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平时较少接触漫画题,期末考试心理比较紧张,反而选错。

知识点区分不清第29题考察的是课本第四单元第3节“放眼世界”的内容,而许多同学判断错误,答了第三单元第1节“理解与宽容”的内容,其结果当然就是大量失分。

材料导向作用差此次考试平均分低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进修学校所发的材料与期末考试完全脱节。

学生带来八张材料,其结果就是什么都没有。

这对于好学生来讲,只要有书他能够变通,可是对于差生来讲,他就没办法了。

最主要的就是影响学生的考试自信心,什么都是陌生的,他当然就会怕。

而且,这样的材料和试卷的关系对于今后的教学工作也有不好的影响,学生对材料的收集整理就不那么重视。

三.解决办法理解重点知识这次考试对于期末复习有认真听课的学生来讲一点都不难,大部分的知识点刚复习。

今后,要把重点放在知识点复习、把握上面而非整理材料、对答案,讲卷子。

八年级社会与思品期末检测质量分析报告(王志学)

八年级社会与思品期末检测质量分析报告(王志学)

期末检测质量分析报告学校永兴中学年级八年级学科社会与思品教师王志学一、试题分析(可以通过备课组讨论完成)1.试卷评价:考试范围:《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全册及2015年9月-2016年12月的国内外时事资料。

试卷结构:全卷满分为100分,其中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各50分。

二大题型(选择、非选择题)。

选择题思品20分、社会20分,非选择题思品30分、社会30分。

试题评价:难度适中稍难,比往年有所提升。

知识考查面较广,重视书本基础知识的考查。

能力考查侧重于审题、分析和概述能力,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

2.社会试题评价: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涉及的知识面较广,重视知识的识记和灵活应用,重视对史料的阅读、分析及理解能力分考查,要求学生掌握论从史出和史论结合的能力。

3.思品试题评价:突出正确价值观导向,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学以致用,用教材观点评价社会现象、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试题整体贴近学生生活,材料题设问方向性较明确。

以知识为载体,注重能力考查。

历史与社会平均分:1.7本题属于读图题,满分为2分。

要求学生从刻有任命的陶片(图5)瓶画--点票(图6)及其相关的文字说明,判定这是雅典的哪一项政治制度?参考答案为:雅典城邦民主制度(或以“陶片放逐法”作答)学生以“陶片放逐法”作答占多数,其次是“民主制度”。

得分率较高,属于容易题。

【11题-2】平均分:2.7满分为6分本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说明唐、宋两朝的举措及其影响?在回答唐朝的具体措施时,没有写出制度的名称,而是描述每个部门的名称;在回答宋朝的具体措施和影响时,学生的语言表述不准确,过于口语化;在回答宋朝的措施带来的影响时,大部分的学生回答了“积贫积弱”,还有很多学生没有根据材料回答题目,完全照搬课本知识或者笔记。

使得得分率不高。

【11题-3】平均分:1.23满分为2分本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概况古代中国与古代雅典政治制度的不同特点。

本题属于容易题。

(完整)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完整)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永嘉县教育局碧莲学区碧连学区2008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期末考试采用县教研室统一命题、开卷笔答形式。

全卷满分为100分。

开卷考试,学生可携带《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课本以及学生认为需要带的相关学习资料。

今年是巽宅学区和碧连学区合并为碧莲学区后期末考试的第一次统考,为了总结本次考试经验,发现和研究教学及考试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我学区初中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学科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我们根据抽样共105份试卷的统计结果,并结合评卷现场各题评卷小组的信息汇总,对本考试作如下分析:一、试卷结构分析1、考试范围:(1)、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全册。

(2)、粤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全册。

(3)、2008年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

2、考试要求:社会政治考试注重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考查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特别是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历史与社会》的考查突出综合性和人文性,《思想品德》的考查突出思想性和教育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3、试卷结构:试卷结构分布表二、试卷特点分析本期末试卷在命题中达到了三个具体要求,即依据课标进行命题;强调能力立意、突出应用性;体现综合性、人文性、开放性和时代性。

试卷的主要特点有:1、突出学科本位。

历史与社会和思想品德课程是培养良好公民素质、民族精神和国际意识的课程,是德育的主渠道;初中又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品德习惯形成的重要阶段。

因此,本学科的期末考试试卷在立意、选材、设问以及形式上都把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作为自己主要功能。

2、结合生活实际。

试卷通过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或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思考和解决生活问题和社会问题,在认识、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自己。

例如思想品德部分的第15题,以小玲面临的烦恼为背景材料,通过漫画和设问引导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身边存在的“成长的烦恼”以及如何正确处理竞争和合作关系等实际问题。

(全面)初二历史期末考试质量分析及反思

(全面)初二历史期末考试质量分析及反思

全面)初二历史期末考试质量分析及反思1.考试质量分析1.1 各项指标对比在本次初二历史期末考试中,我们对以下几个指标进行了分析,以评估考试质量:平均分:本次考试全体学生的平均得分为X分,相比上次考试X分有所提高。

及格率:通过本次考试的学生比例为X%,相比上次考试X%有所提高。

高分率:取得90分以上成绩的学生比例为X%,相比上次考试X%有所提高。

低分率:取得60分以下成绩的学生比例为X%,相比上次考试X%有所降低。

1.2 强项与弱项分析根据题目和学生的表现,我们对本次考试的强项和弱项进行了分析:强项:学生在xxx方面表现出色,在xxx题型上得分普遍较高。

弱项:学生在xxx方面存在较大的困难,在xxx题型上得分相对较低。

2.反思与建议考试结束后,我们对本次考试进行了反思,总结出以下几点建议:2.1 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确保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针对学生在弱项上的不足,加强练习和辅导,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注重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度。

2.2 考试评价方式的优化在出题过程中,注重题目的合理性和难度适中,确保能够全面考察学生的历史知识和能力。

加强评分标准的明确性和公正性,避免评分主观性对学生成绩的影响。

2.3 学生个人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和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学习问题,给予个性化的学习建议和指导。

3.下一步工作计划基于对本次考试的分析和反思,我们制定了以下下一步工作计划:教师将根据反思结果,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案,提升教学质量。

学校将组织学生进行补习和辅导,帮助他们弥补知识和能力上的不足。

学生将积极参与教师和家长的指导,调整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结语本次初二历史期末考试的质量分析和反思,对我们今后的教学和学习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我们将以这次反思为契机,持续改进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完整)初二政治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完整)初二政治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完整)初二政治期末考试质量分析初二政治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概述本文对初二政治期末考试的质量进行分析,从考试难度、命题质量、学生成绩等方面进行评估。

考试难度分析初二政治期末考试的难度主要取决于试题的设计和内容的选择。

试题应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进行合理设置,既要考察学生的基本知识掌握,又要提升其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根据考试结果和学生反馈,本次考试的难度整体适中。

命题质量评估命题质量是评估考试的重要指标之一。

好的命题需要考虑到学科知识的全面性和题目的对照度,以及考生理解和解答题目的难易程度。

本次期末考试的命题质量相对较好,试题涵盖了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考生在答题过程中需要一定的分析和推理能力,能够有效检验学生对政治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学生成绩分析初二政治期末考试学生成绩的分布情况可以反映考试的整体水平。

根据统计数据,本次考试成绩分布合理,呈现正态分布,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达到及格线及以上的水平。

然而,还有一部分学生在考试中表现较差,需要进一步关注其研究情况,分析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措施。

改进建议针对本次初二政治期末考试的分析结果,提出以下改进建议:1. 进一步提高试题的命题质量,注重把握难度适中、考点全面的原则。

2. 加强对学生的复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政治知识。

3. 定期组织模拟考试,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和考试策略。

4. 针对成绩较差的学生,制定个性化的辅导计划,帮助其提升研究成绩。

通过对初二政治期末考试的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估,可以发现优点和不足之处,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和改进方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业提升。

以上是对初二政治期末考试质量的分析,提供了相应的评估结果和改进建议,希望能对教学工作和学生学习有所帮助。

八级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八级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八级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作者:————————————————————————————————日期: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永嘉县教育局碧莲学区碧连学区2008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期末考试采用县教研室统一命题、开卷笔答形式。

全卷满分为100分。

开卷考试,学生可携带《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课本以及学生认为需要带的相关学习资料。

今年是巽宅学区和碧连学区合并为碧莲学区后期末考试的第一次统考,为了总结本次考试经验,发现和研究教学及考试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我学区初中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学科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我们根据抽样共105份试卷的统计结果,并结合评卷现场各题评卷小组的信息汇总,对本考试作如下分析:一、试卷结构分析1、考试范围:(1)、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全册。

(2)、粤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全册。

(3)、2008年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

2、考试要求:社会政治考试注重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考查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特别是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历史与社会》的考查突出综合性和人文性,《思想品德》的考查突出思想性和教育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3、试卷结构:试卷结构分布表考试内容分布《历史与社会》《思想政治》(含时政)50%50%试题类型分布选择题24小题非选择题6题48分52分二、试卷特点分析本期末试卷在命题中达到了三个具体要求,即依据课标进行命题;强调能力立意、突出应用性;体现综合性、人文性、开放性和时代性。

试卷的主要特点有:1、突出学科本位。

历史与社会和思想品德课程是培养良好公民素质、民族精神和国际意识的课程,是德育的主渠道;初中又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品德习惯形成的重要阶段。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五篇范文)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五篇范文)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五篇范文)第一篇: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一、试卷的总体分析、本次期末考试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选择题20个,每个3分,共60分;非选择题3个题型,1个填空题,每题1分,共计5分,都是时事政治内容;2个解答题,其中行为要求题2个,两个小题,分值为4分和8分;实践与探究题1个,两个小题,分值为5分和10分。

非选择题分值共40分,总分100分。

考试形式:闭卷,运用答题卡答卷。

考试时间60分钟。

2、考查内容紧密联系学生实际,符合八年级学生身心发展要求。

通过选取现实生活中的素材,选取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调动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及日常关注的知识来回答问题,题型活而不乱,综合性较强,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归纳能力、分析能力、阅读材料的能力、开放性思维的能力。

试卷还对时政知识加以考查,突出了思想品德的学科特点。

二、试卷成绩分析我校八年级学生共有学生34人,全员参加考试,参考率100%,总分2225.98分,人均分65.47分,最高分84分,最低分36分,优秀率8.82%,及格率73.52%。

总体成绩比上学期期末考试要低,跟往年成绩相当。

三、答题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分析、重大时政知识积累欠缺。

选择题中的前4道题取材于社会热点新闻,但是学生对热点新闻关注不够,答题情况不尽人意,说明学生对时事政治不够关心,还需要培养学生关心时政新闻的习惯。

2、选择题的做法技巧还需继续琢磨。

选择题错误率较高,主要原因在于对选项的理解不够透彻,只要一句话判断错误,就会影响答题。

还有学生只看选项,不看题干,而且凭感觉答题,不联系材料。

3、学生运用课本主干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高。

即学生不能根据材料从课本中提取出有效知识,也不会把课本知识和材料有机结台起来,要么只看到材料而忽视了课本知识,要么只单纯回答了课本知识而没有结合材料。

期末考试反思初二期末考试政治试卷质量分析

期末考试反思初二期末考试政治试卷质量分析

期末考试反思初二期末考试政治试卷质量分析第一篇:期末考试反思初二期末考试政治试卷质量分析本次初二政治期末考试试卷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新课程的理念,试卷结构简约活泼,试题灵活开放,可以说是比较成功的一份试卷。

一、试卷结构和难度1、考试方式:开卷考试,考试时间为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2、考试内容: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6-10课内容。

3、题型比例:单项选择题45分,简答分题15分,辨析题12分,材料分析题28分4、难易比较:基础题占40%,中等题占40%,难度较大题占20%左右。

难度系数0.65。

二、试卷具体特点:1、依“标”扣“本”,注重双基。

命题面向全体学生,无偏题、怪题和过难题,进一步减低了难度,符合目前新课改的精神。

2、突出能力,特别是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试卷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察,进一步减少了纯知识和机械记忆类的试题,加大了对学生能力的考察。

3、突出实践性和开放性。

试题注重与学生生活体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创设活动平台,让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谈如何做,体现了实践探究性。

在材料分析题中特别注意到了2009年所发生的一些时事事件,不仅考察了学生要关注社会,同时也强调了学生要体验生活,学校与社会所要教给学生的应该更多的是一种自我学习自我进步自我调整的技能。

而不是坐以待教。

三、考情统计分析:本次期末考试,平均分74.9分,及格率86.9%,优良率42.9%,低分率1.0%。

最高分100分。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基础知识薄弱。

许多学生考前忽视对基础知识的复习,该记住的东西没有复习到。

一些学生不能能认真阅读教材,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出现了不作答或张冠李戴的现象。

2、政治术语表达不规范、不准确。

答题存在口语化。

3、审题不认真。

如简答题第一题要求学生用所观察漫画说出所表达的意思,但是有一部分学生却不知题意或是分析析问题不全面,回答仅仅是看到了表面的意思,没有体会到考题所想要考的真正目的。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分析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分析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分析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分析林显华我市进行了八年级期末考试,是对本学期的一次重要的全面的教学质量检测,对八年级教育教学及课程改革是一次大检阅,本次历史考试试卷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并且考查的知识面广,试题难易适中,题型灵活多样,综合性较强,是一套质量较高的试题,能考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并对今后的教学具有一定的引导性。

一、试题分析本次八年级期末考试试卷满分100分,历史与社会和思想品德各50分,Ⅰ卷(选择题)20小题,计40分;Ⅱ卷(非选择题)6大题,计60分。

历史与社会和思想品德各一半,1—10题为选择题,占分20%,注重历史知识的识记和理解。

11、12、13题为非选择题,占分30%。

试题特点:1、试题灵活。

例如本套试题能过图片、形象的比喻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等方式来对学生的双基进行考查,具有一定的知识性和趣味性。

2、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重视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考查。

3、史料丰富,以教材为主。

既加深了考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更有助于对教材重新认识和把握。

如历史与社会12题(1)考察的主要是学生对朝代更替顺序的掌握,朝代①指的是西晋,基本上学生都能回答的出来,朝代②指的是北魏,大概一半的学生回答出来了,其他的大部分写了北朝。

(2)考察的是学生对历史时期不同特征的比较,大部分学生都能回答出来政治上统一与政权分立的不同特征,但是对于经济上与民族上极少有学生回答出来。

(3)考察的是学生对朝代的相近之处的比较,这题大部分学生都能回答出来2点或3点(秦、隋存在时间都很短、都是结束分裂局面后大一统的王朝、都因暴政而亡、都因农民起义而亡、都有伟大的工程如秦长城和隋大运河等等)又如历史与社会13题(1)、(2)任选一题作答,考察的是学生对史料的分析能力以及历史评价能力。

大部分学生都能从材料一北宋王朝收支情况及材料二巨大的军费支出分析出三冗问题导致了宋朝的积贫,其中一部分学生又能联系到所学知识,通过分析宋与辽、西夏的关系得出宋对外政策的妥协软弱导致宋朝的积弱,另一部分并不能联系所学知识回答,所以导致失分。

八年级思想品德上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八年级思想品德上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八年级思想品德上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一、试卷总体评价八年级思想品德试卷满分100分,充分体现了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的改革方向。

试题注重基础,突出能力,渗透德育,坚持以课程标准为准绳,以学科为重点,以能力培养为导向,降低难度,淡化难度,与时俱进,巧设题型,突出实践,稳中求进。

从开放试题的内容来看,试题侧重于热点、实践和学习参与。

分析解释题一般以学生的思想行为背景为基础,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侧重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从开卷考试考查的题型来看,以主观题为主,一般是解释题、分析题、讨论题。

主要目的是考察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1.试卷内容体现了开卷的要求,对各个层次的考查(如背记、理解、综合运用等)非常明显。

).2.难度适中,区分度适当。

3、重点突出,涵盖知识点多,知识面广。

4.题型多样,包括客观选择、主观感知、理解和练习。

二、试卷的亮点与特点1.试卷的设计符合思想品德课的特点,突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突破了应试教育的封闭式考试模式,有利于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开卷考试的命题贴近学生生活,既用丰富的素材启发学生的思考,又涉及孝道、大众文化、偶像崇拜与偶像崇拜、违法犯罪、克服挫折等几大问题。

比如第24项,以现实生活中的琐事为典型材料,主要考察不良行为、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的关系,其目的就是通过这样的类似问题让学生真正明白一个道理:从不良行为到严重不良行为,从一般违法行为到刑事犯罪,只有一步之遥。

如果经常犯小错误,有不良行为,不及时改正,很有可能会一步步走向犯罪的深渊。

同时,这个命题也突出了整个教材中最重要、最实用、最有教育意义的四个基础知识点:(1)是预防违法犯罪的重要途径就是要做到防微杜渐,要从克服小缺点、小错误、坏习气、坏作风开始,防患于未然,将违法犯罪消灭在萌芽之中;(2)增强法律意识,改正因年龄小而犯罪就不会被判刑,只要不犯大错误,犯点小错误没关系的错误思想;(3)如果成长中有了过错,一定要正视并勇于改正;(4)违法犯罪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八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八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八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一、考试基本情况本次期末考试,八年级1班58人参加考试,及格的只有8人,最高分69分,最低分7分,平均分46.27分;八年级2班59人参加考试,及格只有9人,最高分76分,最低分6分,平均分46.58分;八年级3班63人参加考试,及格22人,最高分74分,最低分0分,平均分52.87分;八年级4班58人参加考试,及格11人,最高分71分,最低分18分,平均分48.2分;八年级5班63人参加考试,14人及格,最高分72分,最低分12分,平均分48.84分;八年级6班55人参加考试,14人及格,最高分75分,最低分9分,平均分50分。

总体出现:各班都是高分率低,低分率高的情况。

二、情况分析试卷共26题。

20个选择题总为60分,4个简答题总24分,2个材料分析题16分,选择题得分率较高,其余的都做得参差不齐,得分率较低。

三、原因分析1、知识掌握不牢固,模棱两可,导致失分。

2、概念混淆,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导致失分。

3、不能以理解记忆的方式来进行复习,这也是导致失分的一个因素。

4、失分最多的题是简答题和材料分析题,学生不能正确理解题意,有的甚至都还没有看完直接是不做。

这种情况也导致失分严重。

5、审题不仔细,不认真。

有些学生拿到题,特别是选择题,随便读下题再看下选项,根本没有进行审题就把答案选出来。

如有些题是选择错误答案,同学们硬是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写上去。

这种也是经常失分的原因。

6、新课虽已上完但是还没有来得及复习,大多数同学已经把这些知识遗忘了。

这也是失分的原因。

四、采取措施1、平时作业加强训练,让学生学会仔细审题。

2、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有效学习,注重理解能力的培养。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4、复习备课更要细致,严控课堂,对基础知识点讲解更加细致且不要高估学生的实际能力。

5、督促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力求做到灵活掌握所学知识。

6、做好最后的复习,争取取得良好的成绩。

八年级思想品德期末考试卷质量分析

八年级思想品德期末考试卷质量分析

八年级思想品德期末考试卷质量分析胡营中学本期,我校八年级思想品德期末考试已经结束,现将本期八年级思想品德期考试卷质量分析如下:一、试卷的结构及比例分析(一)本试卷的亮点:1、注重考查“双基”。

试卷能较好体现“新课标”要求,考查知识覆盖面广,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

2、关注学生发展,体现德育回归生活的课程改革理念和思想教育价值的命题立意,实现了时代性、人文性、教育性的完美统一。

3、以实际案例形式巧妙创设试题情境,既立足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又提高了审题的要求,拓宽了解题的思路,增加了考试的区分度。

4、体现知行统一。

试卷通过选取现实生活中的素材,选取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关注学生的成长经验,引导学生在运用知识中得到教育,起到德育知行统一的作用,有利于避免教学考试“两张皮”现象。

(二)存在的不足:1、个别试题的答案有些问题,选择题的第一题的答案就值得商榷。

2、主观试卷的答案比较单一,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

二、学生试卷分析八年级四个班总参考人数为197人,最高分50分,最低分8分,人平均分为71.24,优秀人数为89人,优秀率为45.18%,及格人数为147人,及格率为74.62%。

三、答题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的分析通过抽查部分学生的试卷和与评卷教师的交谈,我们发现学生在答题上主要存在这样一些问题:①基础知识不扎实,基本观点理解不到位,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没有理顺;②审题能力不强,缺乏足够的解题技巧和方法;③思维不活跃,对知识的宏观把握不够,知识重组、应用能力差;④答题语言不规范,文字表述能力差,字迹马虎、潦草;四、今后的教学建议1、强化新课改理念,改变课堂教学方式课堂教学要与时俱进,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改变过去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永嘉县教育局碧莲学区碧连学区2008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期末考试采用县教研室统一命题、开卷笔答形式。

全卷满分为100分。

开卷考试,学生可携带《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课本以及学生认为需要带的相关学习资料。

今年是巽宅学区和碧连学区合并为碧莲学区后期末考试的第一次统考,为了总结本次考试经验,发现和研究教学及考试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我学区初中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学科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我们根据抽样共105份试卷的统计结果,并结合评卷现场各题评卷小组的信息汇总,对本考试作如下分析:一、试卷结构分析1、考试范围:(1)、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全册。

(2)、粤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全册。

(3)、2008年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

2、考试要求:社会政治考试注重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考查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特别是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历史与社会》的考查突出综合性和人文性,《思想品德》的考查突出思想性和教育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3、试卷结构:试卷结构分布表二、试卷特点分析本期末试卷在命题中达到了三个具体要求,即依据课标进行命题;强调能力立意、突出应用性;体现综合性、人文性、开放性和时代性。

试卷的主要特点有:1、突出学科本位。

历史与社会和思想品德课程是培养良好公民素质、民族精神和国际意识的课程,是德育的主渠道;初中又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品德习惯形成的重要阶段。

因此,本学科的期末考试试卷在立意、选材、设问以及形式上都把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作为自己主要功能。

2、结合生活实际。

试卷通过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或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思考和解决生活问题和社会问题,在认识、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自己。

例如思想品德部分的第15题,以小玲面临的烦恼为背景材料,通过漫画和设问引导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身边存在的“成长的烦恼”以及如何正确处理竞争和合作关系等实际问题。

3、关注社会热点紧密结合时政热点、焦点是社会政治课的内在要求,也是本学科期末考试的重要特点和永恒的主题。

今年涉及的社会热点有奥运会、神七问天、毒奶粉事件以及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等社会热点,在本试卷都有一一体现,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解答,鼓励学生有主见地认识、思考各种社会问题,突出了社会、思想政治课的时代特点,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关注社会发展,从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4、立足文本选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深度解读文本,从文本出发、适当拓展,有效回归,注重三维目标的达成。

本次期末考试的很多题目选自教材或教师教学过程中必做的教学情景的创设和问题的设计。

5、题目开放灵活新课程不仅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评价领域同样也需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为此,在试题编制中应考虑到试题的开放性,让学生在对知识的灵活掌握中,增长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试题的设问和答案要求上,要学生留有更多的张扬个性,自由发挥的空间,培养创新性思维,避免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等弊端的影响。

如历史与社会部分的第15题第(3)问,学生答题的空间很广,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回答,答案是多元的,只要言之有理都给分。

三、数据统计分析1、试卷难度值分析从表1看,我学区各校成绩平均分来看,各校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不及格考生还占较大的比例。

因此,如何提高农村薄弱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后20%学生的转化工作,是我们亟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从表2可见,客观题答题情况总体还较理想,抽样平均分为39.72,难度值为0.83。

难度值较低为为历史与社会部分的第1、2、3、9题,思想品德部分的第4、8、9、10题,难度值最高的为思想品德部分的第2、7题,特别是第2题,难度值仅为0.37,有34人(将近30%)把“中国神七太空行走第一人”选择为“D、杨利伟”,说明平时教师对时政教育不够重视、学生也不够关心时事新闻。

容易题,难度值为1.0~0.8总共为17题,占70.8%;稍难题,难度值为0.79~0.5总共为6题,占25%;较难题,难度值为0.49~0.3共1题,占4.2%。

从表3可见,主观题难度较大,抽样平均分为27.61,难度值为0.53。

难度值较高为历史与社会部分的第15题,思想品德部分的第13、15题;难度值较低为历史与社会部分的第13、14题。

主观题难度值在0.79~0.5之间属于稍难题的分值占55.8%,主观题难度值在0.49~0.3之间属于较难题的分值占44.2%。

我们分析,大部分学生由于基础知识不扎实,审题、答题能力不强,或由于审题、答题不够认真,结果导致失分;还有开卷考试后,一些学生不注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注意提高思维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而认为只要在书上找到答案就行,学习不求甚解,结果造成基础知识和基本的学科能力的缺失。

2、样本考生成绩分布分析从抽样的整卷来看,平均分为68.25,难度值为0.68,及格率71.3%,优秀率26.9%(这都与学区总成绩统计的几个指标相接近,样本可信度应该比较高)。

容易题占34%,稍难题占41%,较难题占25%。

客观题得分48分有9人,30分以下15人,最低16分;主观题最高得分49分,最低得分为1分,32分以下71人,占总数的61.7%。

总成绩最高97分,最低16分,49分以下的比例偏高,两极分化较为严重。

四、典型错误分析(具体试题见试卷)从样本试卷的情况分析来看,文科基础(文字理解和表达)差、基础知识和技能不扎实、照抄教科书、考试态度差是失分主要原因。

其中“优生”不得高分主要原因是①粗心大意,②不求创新,③开卷考试、等级制评价改革后降低学科学习的投入;“差生”超低分的主要原因多数是态度差,没有认真阅卷,想当然地随意答卷甚至主观题空白不答。

(一)客观题部分客观题部分只选择难度值低于0.8的题目来分析错误表现及其原因,其中历史与社会部分第4、5、10题失分原因主要在于学生和教师对于文本知识的忽视导致基础知识不牢固;教师在教学过程没有很好的对知识进行对比归纳,学生缺乏对知识的归纳整合能力。

思想品德部分第1、2题失分在于教师对时政教育不够重视、学生不关心时事新闻(第2题的难度值仅为0.37!);第5、7题失分原因只要在于教师对于文本的解读把握不透彻,学生缺乏理解分析能力。

(二)主观题部分1、历史与社会部分第13题:本题通过三则材料分析,让考生写出世界三大宗教以及它们的创始人,试题突出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比较分析能力的考查。

本题的难度值为0.71,造成学生失分主要原因为:1)基础知识不扎实,不能从书上找到知识点;2)读题理解能力弱、分析比较能力欠缺,如把材料一和材料三所表示的宗教混淆了。

第14题:本题是一题有关京杭大运河的读图填空、开放题,试题突出对学生读图能力和历史分析方法、历史观的考查。

本题第1、2问(都是填空题)难度值分别为0.79、0.81,造成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有:1)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没有认真读图、识图,如“京杭大运河以长安为中心”,把“河段①、②、③”写成“黄河、淮水、长江”等等;2)平时没有良好的读图习惯,不会从地图中获取信息,如把“河段③(实为邗沟)”答成“江南河”、“河流C(实为长江)”答成“浙江”等等。

本题第3问难度值为0.47,本题无论从考核的知识点还是试题呈现方式都无障碍,所以这样的得分率令人意外,造成学生失分的只要原因有:1)基础知识欠缺,答非所答,或照抄书本;2)缺乏从不同角度对同一历史事件进行分析的历史分析方法,很多学生只回答开凿京杭大运河的积极影响,而没有写出负面影响。

第15题:本题要求学生对历史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分析,考查学生对历史问题综合分析的能力和古为今用的实践能力。

本题第1问难度值为0.30,令人大跌眼镜,失分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审题不清,没有抓住关键词:把“使秦国强盛起来的改革是什么”答成了“秦始皇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

本题第2问难度值为0.46,造成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有:1)学生审题不清,没有抓住关键词:不少学生也答成了“秦始皇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

2)综合分析能力欠缺、知识遗漏:大都学生只写出一项或几项措施,不能回答全面。

本题第3问难度值为0.35,造成学生失分的只要原因有:知识缺乏,表达能力欠佳,语言逻辑混淆,不知所云;或没有结合答题要求,回答内容空泛,不具体;或答不切题,离题太远,也说明了应试技巧上还有欠缺。

2、思想品德部分第13题:本题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分析能力,难度值为0.49,造成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有:学生方面的社会体验感悟比较少,没有很好的观察社会感悟生活;教师在教学时理论联系实际不够落实到位。

第14题:本题以中国改革开发三十周年和面临的问题为材料设置问题,与社会热点结合密切,具有很强的时政性。

不仅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本题第1问难度值为0.42,造成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有:1)审题不清,把“改革开发30年取得哪些日新月异的变化”答成“神州升天、奥运会、嫦娥奔月”;2)综合分析能力欠缺、知识遗漏:大都学生只写出一项变化,不能回答全面。

本题第2、3问难度值分别为0.50、0.63,造成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有:综合分析能力欠缺、知识遗漏:只写出其中一项,不能回答全面;或举一些具体的数据,没有归纳;或不能从所给的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来抓住问题的关键。

本题第4问难度值为0.40,造成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有:知识缺乏,表达能力欠佳,语言逻辑混淆,不知所云;或答不切题,离题太远,也说明了应试技巧上还有欠缺。

第15题:本题以小玲面临的烦恼为背景材料设问,与学生生活相联系,具有很强的现实性,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本题第1问难度值为0.65,造成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有:1)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欠缺,词不达意。

2)理解能力欠缺:把材料和漫画的意思理解成“小玲成绩太好,它们怕跟不上她、怕丢面,所以不理她”。

本题第2、3问难度值分别为0.40、0.38,造成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有:1)综合分析能力欠缺、知识遗漏:只写出其中一项,不能回答全面;2)审题和知识迁移能力欠佳,文字表达能力有待提高;本题来之教材,说明教师在教学时没有深挖文本,有效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五、教学建议1、立足课本,依标施教从样本试卷难度值统计和失分原因分析看,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是失分的重要原因,教师没有很好立足教材解读教材依标施教是教学方面的重要原因。

很多选择题就是课本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出卷教师预设的难度值应该是最低的,属于“送分”题目,却让许多学生拿不到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