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嫁娶礼仪
关于嫁女的礼仪
关于嫁女的礼仪
嫁女礼仪是指在中华传统婚礼中,女方离开自己的娘家,嫁到男方的家庭时所进行的一系列仪式和习俗。
以下是一些关于嫁女礼仪的常见内容:
1. 准备嫁妆:女方在嫁前将自己的嫁妆准备好,嫁妆包括衣物、首饰、家具、锦绣等物品,具体内容因地区风俗而异。
2. 迎亲仪式:男方家庭会派出一支接亲队伍去迎接新娘,队伍通常由男方的父母、兄弟姐妹和亲戚组成。
3. 迎亲祭拜:新娘进入男方家门后,会先行祭拜祖先,以示尊重。
4. 丈母娘接见:女方进入男方家后,会由男方的母亲或长辈接见,接见过程中,女方必须示谦卑恭,表达对男方家庭的敬意。
5. 赞礼:女方家庭会为新娘垫付一筹礼金,作为嫁女的礼节。
男方则会以礼金回赠。
6. 三朝新娘:新娘需要在结婚当日三次向夫家的各位长辈行三叩礼,以示对家庭中各位长辈的敬意。
7. 新房入门:新娘进入新房后,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入门仪式,如踏入龙凤榻,接过三杯茶等。
8. 迎新娘宴:新娘进入新家后,男方家庭会举办一场迎新娘宴,邀请亲朋好友参加,以庆祝新娘的到来。
以上所提及的礼仪只是一些常见的内容,实际上,由于地域和家族的不同,嫁女礼仪可能会有所差异。
然而,无论具体细节如何,在整个嫁女仪式中,尊重和敬意是核心价值观,并且以和睦、喜庆的氛围为主导。
全国各地结婚习俗大全
全国各地结婚习俗大全1、★杭州婚礼习俗★2、★沈阳婚礼习俗★3、★石家庄婚礼习俗★4、★成都婚庆习俗★5、★济南婚庆习俗★6、★福建婚庆习俗★7、★烟台婚庆习俗★8、★聊城婚庆习俗★9、★江西婚庆习俗★10、★台湾婚庆习俗★11、★安徽婚庆习俗★12、★上海婚庆习俗★13、★北京婚庆习俗★14、★广东婚庆习俗★15、★温州婚庆习俗★16、★宁波婚庆习俗★17、★东北婚庆习俗★18、★湖南婚庆习俗★19、★河南婚庆习俗★20、★天津婚庆习俗★21、★山西婚庆习俗★23、★厦门婚庆习俗★24、★云南婚庆习俗★25、★海南婚庆习俗★26、★武汉婚庆习俗★一、说媒杭州民间婚礼,基本上沿袭南宋婚礼的习俗遗风。
旧时男女婚配封建色彩极浓,中等以上人家都要请媒婆说合,叫做“穿婚”。
男、女方问卜得吉“定帖”后,男家择日备礼邀女家,两亲相见,谓之“相亲”如女方中意,即以金钗插于冠髻中,名曰“插钗”若不如意,则送彩缎两匹,谓之“压惊”。
二、订婚正式结婚前的一种仪式,古称“缔姻” ,又称“传红”订婚这天,两家都挂灯结彩,厅上供和合二仙神马,燃点红烛,邀请亲友吃订婚酒。
三、行聘订婚后,男家要行聘,古称“纳征”,现在俗称“聘礼”“财礼”。
根据男家情况,以送金银、绸缎为主,女家受聘,亦必有答礼,称为“回盘”。
四、发奁结婚日期确定前一日要发奁,俗称“发嫁妆”。
旧时,富裕大户嫁妆甚厚,嫁妆先在家中布置陈列,何桌在先,何物在后,都有一定的格式。
到了男家必须照样陈列,最前面的嫁妆,必为子孙桶,桶内盛有红蛋、喜果各一包。
女家嫁妆无论如何丰富齐全,唯眠床必须男家准备女方家长必须在棉被内放一些花生 ,以讨生儿育女化生的吉利。
五、迎娶婚礼的正日,俗称“拜堂”。
早一日下午,花轿抬至男家大厅,晚间,百烛齐燃,灯火辉煌,称为“亮轿”。
女方早一日亦要备席请新娘,称为“辞家宴” ,俗称“别亲酒”。
古俗,婚礼系昏礼,须晚间举行。
杭俗大都在日间,拜堂之日,以巳午未三时为多,花轿从男家出发,到女家后停在厅上。
福建嫁女礼节
福建嫁女礼节
福建嫁女的礼节有8个,这8个礼节如下:
1.婚前要经过“三过门”,即三次拜访未来婆家,表示对家庭的尊重和感激。
2.新娘要穿上红色婚服,头戴花环,手持红色喜糖盒,由自己的父亲或兄弟领
着,从家门出发,走到婆家门口。
3.婆家要在门口设宴,迎接新娘的到来,同时要放烟花,以示热烈欢迎。
4.新娘要在婆家门口跨过门槛。
5.婚礼当天,新娘新郎要给男方女方的长辈行礼,长辈们会准备好红包,作为
回礼。
6.在福建地区,女孩子出嫁会准备两个红色的皮箱来装嫁妆,寓意着好事成双。
现代福建婚礼,女方准备嫁妆时,还需要准备一辆小轿车。
7.新郎带着迎亲队伍乘坐婚车去新娘家,新娘家要放烟花庆祝,随后新郎才可
以进门。
见到新娘时要送手捧花,相当于定情信物。
新娘出门不能回头,不然不吉利。
8.福建当地,喜酒要分别在新娘新郎家各办一次,结婚当天是在新郎方家办酒
席,而第二天要配新娘回家办第二次酒席。
在女方家办的酒席叫做回门酒,女方家的酒席结束后婚礼基本接近尾声了。
1/ 1。
全国各地结婚习俗大全
全国各地结婚习俗大全1、★杭州婚礼习俗★2、★沈阳婚礼习俗★3、★石家庄婚礼习俗★4、★成都婚庆习俗★5、★济南婚庆习俗★6、★福建婚庆习俗★7、★烟台婚庆习俗★8、★聊城婚庆习俗★9、★江西婚庆习俗★10、★台湾婚庆习俗★11、★安徽婚庆习俗★12、★上海婚庆习俗★13、★北京婚庆习俗★14、★广东婚庆习俗★15、★温州婚庆习俗★16、★宁波婚庆习俗★17、★东北婚庆习俗★18、★湖南婚庆习俗★19、★河南婚庆习俗★20、★天津婚庆习俗★21、★山西婚庆习俗★23、★厦门婚庆习俗★24、★云南婚庆习俗★25、★海南婚庆习俗★26、★武汉婚庆习俗★一、说媒杭州民间婚礼,基本上沿袭南宋婚礼的习俗遗风。
旧时男女婚配封建色彩极浓,中等以上人家都要请媒婆说合,叫做“穿婚”。
男、女方问卜得吉“定帖”后,男家择日备礼邀女家,两亲相见,谓之“相亲”如女方中意,即以金钗插于冠髻中,名曰“插钗”若不如意,则送彩缎两匹,谓之“压惊”。
二、订婚正式结婚前的一种仪式,古称“缔姻” ,又称“传红”订婚这天,两家都挂灯结彩,厅上供和合二仙神马,燃点红烛,邀请亲友吃订婚酒。
三、行聘订婚后,男家要行聘,古称“纳征”,现在俗称“聘礼”“财礼”。
根据男家情况,以送金银、绸缎为主,女家受聘,亦必有答礼,称为“回盘”。
四、发奁结婚日期确定前一日要发奁,俗称“发嫁妆”。
旧时,富裕大户嫁妆甚厚,嫁妆先在家中布置陈列,何桌在先,何物在后,都有一定的格式。
到了男家必须照样陈列,最前面的嫁妆,必为子孙桶,桶内盛有红蛋、喜果各一包。
女家嫁妆无论如何丰富齐全,唯眠床必须男家准备女方家长必须在棉被内放一些花生 ,以讨生儿育女化生的吉利。
五、迎娶婚礼的正日,俗称“拜堂”。
早一日下午,花轿抬至男家大厅,晚间,百烛齐燃,灯火辉煌,称为“亮轿”。
女方早一日亦要备席请新娘,称为“辞家宴” ,俗称“别亲酒”。
古俗,婚礼系昏礼,须晚间举行。
杭俗大都在日间,拜堂之日,以巳午未三时为多,花轿从男家出发,到女家后停在厅上。
结婚风俗礼仪(最新6篇)
结婚风俗礼仪(最新6篇)结婚风俗流程篇一订婚:首先男方需要准备如下:1、聘金:根据地域差异1万、6万6、8万8、十万零一(寓意十万里挑一)、百万不等。
(据了解,唐山聘金一般为3万—8万,山西聘金一般为6万—10万,河北聘金一般为1万—3万,天津聘金一般为5万—10万)2、金饰(戒指、手镯、项链等),俗称“三金”3、订婚戒指(钻戒一只)3、礼饼4、十全十美,双份。
(囍盆、牙膏、牙刷、牙杯、针线、顶针、镜子、皂盒、梳子、手绢)5、酒水牲礼(酒一瓶、洗手鸡一只)。
女方需要准备如下:1、抬礼品礼:给帮女方抬男方行聘礼品者的红包礼。
2、甜茶。
3、甜汤圆、点心。
4、招待男方宾客的酒席。
5、回赠男方的礼品。
订婚程序:通常来说,订婚着重女方的礼俗,结婚着重男方的礼俗,不过现代大多由男女双方协商合意即可。
以下为一般礼俗,可视实际需要或地方习俗,酌情增加或省略。
1、订婚当天,男方将「行聘礼品」以二、六或十二个红大盒装盛。
2、男方亲友将甜茶喝完,并将红包置入杯中。
3、准新娘出堂收茶杯(过程和敬茶同)。
4、奉茶完毕,接着进行「戴订婚戒指」(或手指);将金、铜戒指以红线相系,取夫妇同体同心之意或以钻戒代替。
5、女方准备高椅、矮椅各一张6、准新娘入座,脸朝客厅大门,向外而坐,两脚踏在矮椅上。
7、准新郎站在在准新娘在右边,面对准新娘。
8、准新娘伸出右手,准新郎右手拿戒指。
宴请注意事项:举行完以上订婚流程后,女方家亲男方家以及女方诸位亲戚吃宴席,准新郎挨个拜见女方亲人,并接纳亲人给准新郎准备的见面礼金。
转天,准新娘要由伯母或者姑姑陪同,拜见男方亲友,吃宴席,并收见面礼。
(此时,男方注意要准备红包给女方的陪同每人一个。
)结婚风俗流程篇二1、祭祖:男方在出门迎娶新娘之前,先祭拜祖先。
2、出发:迎亲车队以双数为佳。
3、燃炮:迎亲礼车行列在途中,应一路燃放鞭炮以示庆贺。
4、等待:新郎礼车至女方家时,会有一男童侍持茶盘等候新郎,新郎下车后,应赏男孩红包答礼,再进入女方家。
各地婚嫁习俗
上海:定亲———排定“八字”,准备彩礼 嫁娶———唱“哭嫁歌”,中途颠轿 纳彩———金芽玉尘,早生贵子 迎妆———送“子孙桶”,忌讳送钟 拜堂———吉时成亲;吃暖房———宾客敬酒 吵新房———嬉耍新娘;回门———三天后回娘家北京:新郎虚箭射新娘同房先要吃饺子 按照传统的方式北京地区人士说亲时,要先托媒人往女家问名,将男女生年属相相合,只要双方生肖并无相冲,即可合婚。
婚约确定后,男家便要择吉日,带备红柬(婚书)举行订婚礼,男家要给女家送上衣物,首饰,洋酒及果饼等礼物,叫" 过礼" ,但这只是" 小定礼" ,婚期前一个月,得送" 大定礼" ,一般是吃的,穿的,及洋酒及活鹅,样样俱全。
至吉日临近,男家还要给女家送上" 催妆" 礼,计有猪羊肉,干面,年糕等。
其中" 肉" 是要女家割离骨肉,让女儿出嫁,年糕则是女儿出嫁后步步登高之意。
女家在男家" 催妆" 后,便要立即将嫁妆送往男家,以装设新房。
新娘到达男家进门前,新郎会手持弓箭,于新娘脚下虚晃三下,借以驱除邪妖,之后新娘跨过火盆,方可进门。
然后,新郎新娘双双拜天地,入新房" 坐帐" ,并一起吃" 子孙饽饽" (饺子)及长寿面,并饮交杯酒等。
婚后第三天,新姑爷陪伴新媳妇回门,叩拜岳父母。
贵州侗族:踩脚后跟试情意和火把迎亲 “踩脚后跟”是贵州东南一带侗族青年交往的一种活动。
侗族小伙子若是看上了哪位姑娘,他就会在赶场的时候,悄悄地跟在对方身后,故意踩一下对方的脚后跟。
对方被踩了,回过头来觉得这个小伙子自己中意,便会跟着对方走,一直走出场外,两人悄悄细谈。
如果自己不中意,就假装不知道,不去理睬。
踩的人发现对方不跟出来,也就作罢,再进场另觅对象。
“踩脚后跟”是贵州东南一带侗族青年交往的一种活动。
中 国各地区独特的婚丧嫁娶风俗
中国各地区独特的婚丧嫁娶风俗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不同地区有着各自独特的婚丧嫁娶风俗,这些风俗反映了当地的历史、文化、宗教和生活方式。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各地,领略这些丰富多彩的风俗。
在东北地区,婚礼通常热闹非凡。
迎亲队伍会敲锣打鼓,新郎要历经各种有趣的考验才能见到新娘。
比如,伴郎们可能需要完成一些体力挑战或者智力游戏。
而在婚宴上,必不可少的是东北特色的菜肴,如猪肉炖粉条、小鸡炖蘑菇等,亲朋好友们欢聚一堂,共同庆祝新人的美好时刻。
在华北地区,以北京为例,传统的婚礼有着严格的流程和规矩。
新娘在出门前要蒙上红盖头,由娘家兄弟背出门,上轿时还要放鞭炮。
到了婆家,新人要跨过火盆,象征着今后的生活红红火火。
而在丧礼方面,讲究停灵守孝,亲朋好友前来吊唁时,家属要跪地答谢。
华东地区的江浙一带,婚礼注重细节和礼仪。
新娘会穿上精美的旗袍或汉服,佩戴各种金银首饰。
在迎亲过程中,还有“拦门”的习俗,女方亲友会出题刁难新郎,只有回答满意才能进门接走新娘。
丧礼上则会请和尚或道士念经超度,以祈求逝者安息。
华南地区的广东,婚礼有着独特的“过大礼”环节,男方要准备丰富的礼品送到女方家。
在婚宴上,少不了美味的海鲜和精致的点心。
而在丧礼方面,有守夜和出殡时舞狮的习俗,以驱邪镇宅。
西南地区的四川,婚礼充满了麻辣的味道。
迎亲时会有热闹的“坝坝宴”,大家围坐在一起品尝美食。
新娘出门时会哭嫁,表达对娘家的不舍。
丧礼上,会有唱丧歌的传统,以寄托对逝者的哀思。
西北地区的陕西,传统婚礼中,新郎要骑着高头大马去迎亲,新娘则乘坐花轿。
婚宴上,少不了羊肉泡馍等特色美食。
在丧礼上,会有吹唢呐的传统,声音高亢悲切。
少数民族地区的婚丧嫁娶风俗更是各具特色。
蒙古族的婚礼,新郎要骑马绕新娘家的蒙古包三圈,以示诚意。
葬礼上,会有天葬等独特的方式。
藏族的婚礼,新人要在佛前许下誓言,接受祝福。
丧礼上,会有喇嘛念经超度,为逝者指引往生之路。
壮族的婚礼,对歌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男女双方通过歌声表达爱意。
结婚的礼仪 15
结婚的礼仪结婚的礼仪1旧时结婚叫办红喜事,槽门、大门上常有“仪成六礼”之类的联语。
六礼即周朝定制的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婚姻礼节。
长沙婚俗,在这些古礼的基础上,衍生出繁复的程序。
一般先由男方家长托亲友或媒人提亲,即纳采古礼。
也有以渔利为目的的媒婆,为凑合婚事,而掩盖真象的。
故双方家长或亲属须到对方明察暗访“查根脉”,谓察亲。
如双方认为对方根正苗好,门当户对,则男方将生庚(年、月、日、时),用干支八字表示,请媒人转交对方,叫“发八字”。
女方经“算命”认为相合,亦将姑娘生庚回给男方,叫“回八字”。
若男方认为双方八字相克或女方八字不好,须在7日内退还,所谓“男八字满天飞,女八字一七归”。
此乃合庚,即“问名传庚”古礼。
有的人家收下对方生庚后,先置于神宪上,若3天内有丢鸡失狗物损碗破现象,即以为八字相冲,必退庚。
著3天内家事顺遂,则为上吉。
合庚顺利,互赠信物,男方馈以服饰布料及少量财礼,外加一双未来新郎的鞋样,意为“谐”。
女方则报以笔砚文具,并按鞋样做一双布鞋和袜底。
双方将写有“天作之合”的庚书互换为据,这一过程叫定庚或订庚,即“纳吉行聘”古礼。
定庚后,男方须给女方准备一定数量的聘金和其它财物作为聘礼,也叫大聘、彩礼、鸡鹅礼或过门礼(有的女方索要高额彩礼,实为买卖婚姻性质)。
女方则备嫁妆,此即纳征(亦名纳币)古礼。
接着由男方送期单,即选两个吉日催新娘过门(也叫上门)谓之报日,俗名看日子,即“请期预报”古礼。
女方择定其中一个日子作为婚期。
婚前一两天,男方将聘礼、喜看等送往女家,叫“过礼”。
女方将嫁妆用条盒(条箱)拾至男家,陈设洞房,叫铺房。
也有由男方接亲时抬嫁妆条盒的。
新娘出嫁前一日,请已婚妇女用麻线将脸上汗毛绞掉,将鬓角之绒发和眉毛修整成形,鬓角整齐,眉毛细弯,叫开容也称开面。
成婚之日,男方用4人或8人抬的花轿接亲,或称取亲,导以旌旗、铜锣,后有挑牲笼的,笼内鸡、鹅成双。
鸡鹅成双源于“奠雁”古礼:先秦时新婿到岳家需献双雁作见面礼,取雁不失节,不失时,长幼行止有序之品性,意不再偶也。
中国传统嫁娶“六礼”
中国传统嫁娶“六礼”
婚嫁“六礼”是指中国传统嫁娶的礼仪,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
“纳采”俗称议婚或说媒,请媒人到女方说媒,了解女方的心意,看看这门亲事有没有成功的希望。
媒人到女方家提亲时,通常以活雁作礼,象征忠贞不二。
“问名”,俗称“合八字”,先由媒人送女方的八字庚帖到男方家,上面写着女方的出生年、月、日、时,男方必需放在祖先案上观查几天,如果家中这几天都平安无事,就再将男方的八字送到女方家。
女方接受了男方八字之后的三天内,每天早晚要在家中神佛前烧香拜拜。
在这几日内,男女双方的家中,如果有任何一方发生被偷盗、物品损毁、或家人生病等不祥之事,那么婚事就不成了。
“纳吉”又称“小定”或“文定”,也就是订婚。
问名后如果卜得吉兆,男方就请媒人到女方家致赠礼物,并通知女家决定这门亲事,同时男方选定吉日到女方家,送给新娘枚金戒子。
“纳徵”俗称大聘或完聘,男方选定吉日到女方家举行订婚大礼。
纳
徵通常在婚礼前十日至一个月内进行,除了要准备聘金外,还要有六件或十二件礼,聘礼名称都有吉祥的涵意,数量为双数,取成双成对的意思。
“请期”俗称择日,由男家选定婚期大喜之日,并请求女方家的同意。
“亲迎”正式举行婚礼。
把新人的八字都写在红纸上,请择日师择定黄道吉日,并由媒人奉送双方同意后,举行迎亲仪式。
中国各地婚嫁习俗
中国各地婚嫁习俗中国式个文化大国,自古注重礼仪,对于结婚的习俗更是多不胜数。
想了解这些结婚习俗吗?以下是为你整理的中国各地婚嫁习俗,希望能帮到你。
中国各地婚嫁习俗北京的婚嫁习俗:第一步:聘礼男女双方家长说媒、相亲、订婚后男方往女家送彩礼,表明聘定女方为妻。
聘礼的一部分是具有象征意义的物品。
(下聘礼要送女方茶叶、点心盒、酒、女方衣服钱)第二步:陪嫁女方在收到男方送来的聘礼后,在出嫁前某天下午将娘家陪送的嫁妆送往男家。
有的人家陪嫁有相应还礼之意,原则上以男方聘礼增一倍还礼。
(不过现在一般都是男方准备新房,女方的陪嫁一般都是新房的家具电器,实用性强)第三步:娶亲吉期一到,喜轿执事上门,娘家忙着打发上轿,夫家忙着迎娶进门,排场大又隆重,礼数也多。
现代婚礼虽然没有古代的那些讲究,而且也轿子换成了汽车,也有了专门的司仪和婚庆公司来办理婚礼,但是整个娶亲和婚礼的仪式还是一直被沿用了下来了!第四步:洞房坐帐新人拜过天地后,上炕抓盖头,夫妇才算正式见了面。
拜堂后要“闹新房”。
新婚夫妇进行同吃子孙饽饽啊、喝交杯酒、撒床、上头等一些仪式。
其中贯穿着祝愿新人称心如意,家道兴旺发达的主题。
(闹新房、喝交杯酒这些习俗现在也变得越来越明面了,不用到洞房里闹,婚宴的时候闹得是最热闹的了!)第五步:回门洞房花烛夜后,第二天一早,新婚夫妻要一同祭拜神、佛和宗亲三代,并拜见父母等长辈,定名分,认大小。
婚礼举行后的第三天,通常新娘要回娘家与父兄亲友行回见礼。
这就是所谓“回门”,也叫“回酒”。
一般是一大早娘家便派人赶着马车来接新妇,新妇临行前,向公婆叩头,然后与新郎坐马车到娘家会亲。
到娘家后,新婚夫妇要向家堂中的神、佛及宗亲牌位行礼,然后给女方父母及长辈们行叩首礼。
见完礼后,便摆开宴席,请新婚夫妇喝酒。
饭后,新郎独自回家,新娘则要到晚上才能回来。
(虽然现在这年代已经很少有媒人拉红线,也没有太多繁杂的讲究,但是精简了的传统还是被流传了下来。
中国婚礼的风俗
中国婚礼的风俗古时对婚嫁风俗十分注重,繁复的六礼仪式,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及迎亲按全部都有特定的流程仪式,一丝不苟。
不过每个地方又会有些特别的传统风俗,下面接亲网小编就来带大家看看全国各地婚嫁习俗汇总。
一、北京婚礼习俗1.男女双方认可这门亲事后,先是“小定”礼,“小定”礼的多少由男方的财力决定。
在婚礼的日子选定之后,就是“大定”,“大定”除“龙凤帖”之外,以前男方还要送上衣料首饰、酒肉、面食和水果等四包礼物。
龙凤贴,就是很多地方所说的“生辰八字”或婚书。
用印有龙凤图案的红纸,写上姓名、门弟和生辰八字等,换贴后,就表示婚姻关系即成立。
2.新娘到达新郎门前后,新郎会手持弓箭,于新娘脚下虚晃三下,借以驱除邪妖,现在会用弓箭的除了中式婚礼,已经很少了。
之后新娘再跨过门前的火盆,才能进门。
3.新郎新娘进门后,向父母敬茶。
新人新房"坐帐",并一起吃"子孙饽饽"(也就是饺子)及长寿面,喝交杯酒等。
4.结婚后第三天,新郎陪伴新媳妇儿回门,叩拜岳父母。
二、上海婚礼习俗1.新娘出门前,都要先在娘家吃一碗以莲子、百合煮成的甜粥或者糖水,代表女家希望女儿出嫁后能过甜蜜无忧生活。
2.在送嫁的过程中,女家一位属全福之人(即父母双全,与丈夫和睦而有子女者)的女性长辈,或女司仪撑起红伞伴着新娘走,按以前的话是:保护新娘不受妖邪入侵。
3.新娘出门前要多带备一双全新的绣花鞋,待新娘登上轿子后,便要立即更换新鞋,表示新娘离家嫁作人妇,便不会带任何属于女家的东西到夫家,寓意将以后的生活交托于丈夫手上。
三、广东婚礼习俗1.定亲也会很隆重,婚礼前,男方就要到女方家送迎亲的聘礼。
广州的风俗是要送鸡(意味着有生气)、椰子(有爷有子,天伦之福)、礼饼(送给女方的亲戚),而且还要送礼金。
2.男方送聘礼叫“过大礼”,女方也需要“回礼”。
其中一些重要的礼品,尽量要亲自找来,比如:龙凤饼一对、唐饼数个(约八个)、龙凤烛一对、对联一幅及生果等。
结婚风俗礼仪
结婚风俗礼仪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中,我们总要写作各种各样的文档,优美的文章总会让人眼前一亮,能写出一篇好的文档,不仅仅是个人能力的体现,还有可能会得到领导的赏识,甚至升职都有可能,可问题是很多人可能不那么擅长于写作或者表达,那怎么办?那我们就走捷径,通过学习、借鉴别人写得好的文笔,学以致用,我相信你自己自也可以写出优秀的文档,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结婚风俗礼仪,一起来看看吧!1.送聘礼:婚礼前,男方就要到女方家送迎亲的聘礼。
广州的风俗是要送鸡(意味着有生气)、椰子(有爷有子,天伦之福)、礼饼(送给女方的亲戚),而且还要送礼金,意味着男方家有钱,会让女子嫁过去享福。
2.安床:在结婚前一晚上,女方会找一个有福气的男人(家庭美满,父母健在,有儿子)来安新房的新床,并且把花生、红枣、核桃等意味着早生贵子等好意头的食品放在床头。
3.嫁妆:新娘会在出嫁前,把娘家准备的嫁妆装在一只红皮箱里,等到第二天带到婆家去。
4.上头:结婚前晚,会选择一个吉时去拜神,拜天地,祈求幸福,并且会通知男方在同一时间拜。
5.梳头:新娘会请一个有福气的长辈来给自己梳头。
6.吃汤圆:意味着可以圆满成婚,圆满幸福。
婚礼当天的礼仪:1.迎亲:婚礼上午,男方的接亲队伍就要来女方家接亲了。
现今,接新娘是整个婚礼的一大高潮。
第一关便是“入门”。
若要顺利接得美人归,必须经过一连串智力及体能测试,必要时还加上歌情话,但最重要的还是丰厚的“开门利市”,众姊妹满意后才开门。
新郎应以花球迎娶新娘(新娘不可自制花球)。
2.找红鞋:新郎会在接新娘的房间里找给新娘穿的红鞋子,给新娘穿上后才能把新娘带走。
入门:到达男家后,新娘由大妗搀扶下踏入男方家门。
在大门坎外会预先放一个燃木炭的火盆(铜盆或铁盆均可),新娘需从火盆中跨过,这叫「过火盆」,取其发旺、赶邪之意。
接下来是拜堂仪式,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是拜天地,第二是拜祖先,第三是参拜家翁家姑。
拜过天地及向祖先神位行跪拜礼后,一对新人便会向新郎父母叩拜,新娘并向家翁、家姑奉上香茶,之后再按家中各人辈份和长幼逐一向长辈敬茶,至于跪下与否,则视乎敬、受双方的喜好。
各地婚礼风俗
所谓各处乡村各处例,中国不同省份及籍贯的人士在举行婚礼仪式时,也别有其独特的嫁娶习俗。
随着社会的变迁,虽然部分有趣味的传统礼仪已因文明发展或简化婚礼而被省略,但大致上还是参照旧制办理。
六祀仪式:“说亲,送定,报日子和送聘金,盘嫁妆,接亲与送亲,拜堂与吃面碗鸡”。
和古之"六礼"大同小异。
婚礼仪式中,仍有闹房,圆房等旧俗。
假若你的另一半与你拥有不同籍贯,也可借此机会,一窥他家乡一些特殊、有趣的嫁娶仪式。
先以酒店婚礼举行流程来看,以我们浙江为例例举一下:宁波:新人要在酒店门口等客人,新人倒酒时会有人出节目,会有人敲竹杠,宴后每人有糖和烟温州:新人不必在门口等,酒席上可以出节目,不可以敲竹杠,宴后每人一百元义乌:新人要在酒店门口等,酒席上不可以出节目,不可以敲竹杠,宴后有糖无烟杭州:新人要在酒店门口等,酒席上可以出节目,不可以敲竹杠,宴后一人两包糖无烟南方各地基本比较注重传统。
繁复的六礼仪式,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及迎亲也按足传统办事。
若提亲,订下婚约以至婚礼期间都由媒人促成,那么婚后要给媒人送上媒人利是作为答谢。
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年男女结婚已不按这一套,而时兴旅游结婚或新婚舞会。
上海:新娘出门前,要先在娘家吃一碗以莲子、百合煮成的甜羹(糖水),代表女家希望女儿婚后幸福。
送嫁时,女家一位属全福之人(即父母双全,与丈夫和睦而有子女者)的女性长辈,或女司仪撑起红伞伴着新娘走。
女司仪要多备带一双新鞋,上轿后立即为新娘更换,表示新娘不带任何属于女家的东西到夫家,寓意将以后的生活交托于丈夫。
如果女家无设宴款待亲友,或邀请时有所遗漏,事后要向这些亲友派喜糖,以示正式通知各人女儿已出嫁。
厦门:一般仍照旧俗择定佳期,由双方长辈主办婚事。
佳期前一天,女方将“嫁妆”送达男方,布置好洞房;佳期当天凌晨,新郎到新娘家迎娶,晚上再设宴请客。
席散以后,宾客朋友不论辈份大小,都可前往“闹洞房”。
婚后三天,新郎要陪同新娘回娘家,娘家则备酒筵接待,女方亲友应邀作陪。
婚丧嫁娶风俗大全
婚丧嫁娶风俗大全篇一:中国婚丧嫁娶习俗中国婚丧嫁娶一般人家婚礼第二步定婚家里人互相了解没意见后,由介绍人同两家商定地点男家或女家;或城镇市上饭馆举行定婚礼仪,男家购置定婚衣物,礼品,并负责办宴席,女家通知至亲届时到场。
定婚这天,气氛既严肃又热烈,双方儿女参加接待。
席间给双方父母及介绍人敬礼,双方父母及至亲,给儿女赠物或赠钱。
第三步:迎亲结婚日,女家准备的陪嫁被褥、衣物,由男方派人一早抬回。
新郎骑自行车或乘汽车、拖拉机、迎亲同伴8至12人内必须有迎姑2人,车上披红戴花,贴双喜字,一路鞭炮齐鸣,或播放录音,浩浩荡荡来到女家。
女家设小宴招待。
宴毕,新郎向女家长辈行鞠躬礼,到内室向新娘行鞠躬礼,请新娘登喜车起程。
新娘怀抱梳妆镜,胸前披戴红花。
由送姑工人扶持,迎姑伴随,伺新郎登车上路。
女家六亲陪送,一路过村放炮。
第四步:结婚典礼到男家后,播放乐曲迎新娘下车。
迎姑搀扶新娘;同其他相迎的中年妇女,簇拥新娘进入新房,上床,朝喜字而坐。
新郎请宾客人席,招待女家及其他宾客。
同时,举行结婚典礼,司仪人“唱礼”。
新郎新娘向男方长辈、至亲行礼时,长辈赠红包封钱。
新人人洞房后,举行晚宴,酒菜八道,饭菜八道。
宴间,新郎向各席宾客行鞠躬礼“谢席”。
娘家六亲饭毕,婆母陪同到新房内稍坐,就定回归日子;然后辞别返回,是夜,新郎向同辈人再开宴席在洞房里划拳行令,嬉笑闹房。
次日,娘家来亲人接新娘回门。
第三日送回。
一场结婚礼,男方开支少则千元,多至万元。
少数民族的婚礼水族婚俗礼仪水族婚俗保留较浓的传统色彩,讲究明媒正娶。
婚前,男女青年可以利用节日及赶集时的对歌活动交游相恋。
即使自由恋爱定的情,也得明媒正娶,否则不合礼俗,要受歧视。
青年男女相爱之后,先托人告诉双方家长。
若家长表示愿意,男方才请媒人去女家送礼定亲,并择定吉日,派人抬着猪仔去女家”吃小酒”。
正式迎亲时,再抬大猪到女家”吃大酒”。
酒宴上要唱敬酒歌,女主人每唱一首歌,客人就得干一杯酒,以喝醉来表现主人的盛情。
各地婚礼风俗
各地婚礼风俗婚礼是人们生活中的一项重要仪式,不同地区的婚礼风俗也有所不同。
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传统和习俗,反映了当地人民的文化和价值观念。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全球各地的婚礼风俗,带您领略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婚礼庆典。
一、中国婚礼风俗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婚礼在中国人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般来说,中国的婚礼需要经过几个主要环节。
首先是订亲,男方会派人去女方家中提亲,确定婚礼的各种细节。
接下来是婚礼仪式,一般在早上进行。
新娘在婚礼当天会进行盖头,换上红色嫁衣,并进行传统的敬天地、敬祖先的仪式。
之后是婚宴,宴请亲友和嘉宾共同庆贺。
中国的婚礼还有一些特色的风俗,比如“拜堂”和“喜帖”。
总的来说,中国的婚礼强调传统家庭的团结和祝福。
二、印度婚礼风俗印度是多民族社会,拥有丰富多样的婚礼习俗。
印度婚礼通常是属于一个庞大的家庭庆典,持续数天甚至数周。
整个过程充满了色彩斑斓的仪式和独特的传统。
印度婚礼一般会进行一系列的仪式和神圣的宗教活动,以祈求新婚夫妇的幸福和吉祥。
其中最重要的是“哈蒂耶”,即新娘的披盖纱仪式,象征着她要进入新的生活。
婚礼现场还会摆放各种各样的鲜花和装饰品,以营造浪漫神圣的氛围。
印度婚礼还有许多有趣的传统,值得一提的是新郎会骑着一匹象,护送新娘到男方家中。
三、西方婚礼风俗西方婚礼风俗也有其独特的特点。
一般来说,西方婚礼注重仪式的庄重和浪漫。
新娘通常会穿上白色的婚纱,象征纯洁和神圣。
新郎则会穿上西装,并佩戴领结。
西方婚礼一般在教堂或礼堂举行,主持人会宣读誓词并证婚。
而且,西方婚礼上经常会有花童、伴娘和伴郎参与,他们扮演着重要的配角。
婚后,新人会举行晚宴,与亲朋好友分享他们的幸福时刻。
西方婚礼还有一些特殊的习俗,比如抛撒喜糖、举行舞会和切割婚礼蛋糕等。
四、非洲婚礼风俗非洲是拥有众多部落的大陆,每个部落都有独特的文化和婚礼风俗。
非洲的婚礼通常充满了音乐和舞蹈。
婚礼之前,新郎会支付“彩礼”给新娘的家人,象征他的诚意和财富。
北方结婚风俗礼仪
北方结婚风俗礼仪结婚风俗1、择正日结婚当天被叫做“正日子”,一般由新郎家选择;“待客日”则由新娘家定,一般比正日子早三四天。
女方家长也要大摆宴席,招待来宾。
新人还需给来宾敬酒。
一般新郎与新娘要等到结婚当天才可以见面。
2、迎亲结婚当天迎亲越早越好,有“抢头”一说。
新郎来接亲的人必须是单数,娶回老婆就凑成了双数,人数最好是控制在十几人。
新娘在娘家要坐在新被子上,俗称“坐福”,接新娘子的时候,女方娘家人会来堵门,一是图个热闹,再者也是急下新郎。
出门前一对新人要吃长寿面和荷包蛋,而且要互喂。
还有抓钱币,最后是集体照相、合影。
3、送亲北方人送亲很有讲究,女儿出家门前父母是会躲起来的,但新娘的哥哥或者弟弟必须要去,并且要牵着“马儿”走一段路,这叫送姐姐或者妹妹。
不管多么喜庆的事,新娘子也得哭,这会让娘家人富裕,叫做“洒金豆子”。
4、结婚新娘必须给男方父母改口叫爸妈,当然改口费是有大红包的,一般是封1001元,寓意“千里挑一”,主持完婚礼后就是闹洞房了。
俗话说“新婚三天无大小”,人们也喜欢热闹。
酒席上新人要轮番敬酒。
5、回门结婚三天后新郎陪新娘回娘家,丈母娘家会请家中叔叔辈和兄弟辈的陪客,对于新郎来说,一辈子也就这一天有资格坐在主宾席上,一般讲究天黑才准备动身回家,在以前抬头看不到屋顶的房梁才吉利。
北方订婚流程1、双方父母沟通订婚事宜现代订婚程序,没有传统习俗的那些繁琐,且一般不会采用“相亲”这种方法选人。
不过虽然现在是自由恋爱的时代,但在结婚这等终身大事面前,还是需要征求父母长辈的意见与建议,因此在订婚之前需要与双方父母长辈沟通订婚事宜。
特别是在思想相对传统的家庭,或者是大家族,订婚是整个家族的大事,必须要跟长辈商议的。
2、讨论聘礼聘礼,大部分地方有订婚金饰的说法,如四金或者是五金,这是男方需要提供给女方的订婚礼,包括:金项链、金耳环、金手链等,很多人会说金戒指,其实现代很多订婚已经不需要金戒指了,很大一部分用的都是钻戒。
婚嫁的礼仪3篇
婚嫁的礼仪3篇婚嫁的礼仪1婚前礼是在婚姻筹划、准备阶段所举行的一些仪节。
在古代封建社会,婚姻取决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纳采是男方向女方正式求婚的第一步。
在双方约定进行“纳采”礼的这一天,男家派出的媒使手捧一只活雁作为贽见礼物,最初用活雁作为贽礼,即取雁为候鸟,秋南飞而春北归,来去有时,从无失信来作为男女双方信守不渝的象征;又取雁飞成行,止成列,以明嫁娶必须长幼有序,不能逾越的意思。
催妆是男家派人携礼催请女家及早为新娘置妆的仪节。
宋代,亲迎前三日,男家送催妆花髻、销金盖头、花扇等物至女家,女家则答以金银双胜御、罗花璞头、**、靴等物。
送妆是亲迎前数日,女家派人将嫁妆送至男家的仪节。
嫁妆往往用箱笼装着,也有人家为炫耀陪嫁,将嫁妆用方桌一一铺开,排成一个纵队浩浩荡荡地送至男家。
铺房是女家派人至男家铺设新房的仪节,有时和送妆同时进行。
宋代,亲迎前一日,女家派人至新房铺设帐幔、被褥及其它房内器皿,并且备礼前来暖房。
然后以**妇人或从嫁女使看守房中,不许外人进入,以待新人。
铺房人必须是福寿双全、家境富裕的“好命婆”,以取吉祥。
现代有些地方还流行此俗。
亲迎是新郎亲往女家迎娶新娘的仪节,也是古今婚礼中最为繁缛隆重的仪节花轿在迎归男家的路上,前呼后拥,好不气派:最前面的是开道的,紧随的是执事的、掌灯的、吹鼓奏乐的,然后才是新娘的花轿。
沿路吹吹打打,呈现出一派喜庆景象。
花轿迎至男家,邻人乡亲还要索取吉利钱,谓之“拦门”:送亲者以铜钱向空中扬撒,儿童争着去抢,叫做“撒满天星”,另有一个手执花斗,将所盛之谷物、豆子以及金钱、果子等物望门而撒——据说是用以禳避**新妇进门的煞神——称为“撒谷豆”。
下轿了,但双脚不能履地,只能履青布条、毡席或麻袋。
后来也有使女家亲戚中力气较大者抱新娘下轿登床的,演变至今,已成为娘家小舅子抱新娘上轿、下轿的了。
拜堂是新娘过门后拜见天神地祗、男家祖宗、公婆亲戚及夫婿的`仪节。
合酒古往今来,酒筵几乎是每对新婚夫妇行婚礼时必不可少的仪式,流传到今天,“吃喜酒”已成为民间行婚礼的简称。
民间嫁娶风俗
民间嫁娶风俗1、解放前,男女青年的婚姻一般都禀承“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要请人排八字、算命占卜等,带有强烈的封建色彩。
但一些婚嫁习俗仍沿袭了下来,并有着浓厚的地方文化底蕴.旧时,乡间男女一般在20岁左右开始择偶,央人作伐。
男女青年和双方家庭一经同意,即择日订亲.男方托介绍人送礼金或饰服作聘礼至女方,叫“押日",并宴请至亲好友,“老沙”一带称“小婚”,亦即订婚,双方婚事才算确定。
结婚,男方须备彩礼,选日子,由介绍人去女方商定完婚日期,男女双方到政府部门登记领取结婚证.男方办喜酒,新郎由介绍人陪同上岳家迎娶,然后回家恭候新娘,妇方随之“起妆”。
妆奁多为家具、被褥、家用电器等。
新娘于下午盛装出嫁,告别父母亲人,在介绍人前导和同村几个少女陪同下乘坐自行车或汽车于华灯初上时至夫家。
男方在门口放爆竹欢迎。
婚礼开始,入席宴饮,新娘参见公婆及长辈.宴后,亲朋参观新房,说笑取乐,称“闹新房”.婚后三日,新妇偕夫回娘家谢亲,俗叫“回门”,当天返回。
满月后,回娘家探亲。
“老沙”还有“会亲"旧习,即男方于婚后数日,邀请新妇的长辈及兄弟姐妹等亲属来家聚宴,作为来往走动的开始。
随着新风尚的逐渐兴起,旧时的习俗日渐淡化,男女青年自找对象,或托人介绍,经自由恋爱,双方同意,并征询父母意见后,即可商谈婚事。
一般由男方送礼下聘,约定婚期。
婚期通常选在“五一”、国庆、元旦、春节等节日。
婚前,备新房,添置家具,领取结婚证。
婚日,男女方都以香烟、糖果款待来客,办几桌酒筵欢宴亲戚朋友,以示喜庆。
婚事简朴、热闹,少数旅行结婚的,就更简便.但乡间不少地方在筹办婚事时仍保留着“押日”“回门”“会亲”等风俗。
2、新中国成立前,新乡有早婚习俗,男子婚龄一般在15至20岁,女子婚龄一般在15至18岁。
男女婚姻须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门当户对。
嫁娶过程中有许多繁文缛礼。
议婚:初议婚,家长先托媒人,经媒人往来通话,了解对方属相,按阴阳学的迷信说法看双方属相的冲合.犯冲的属相有鸡与狗、龙与虎等,最合的属相为龙与兔,称之为“龙缠兔辈辈富”。
中国传统嫁娶礼仪
中国传统嫁娶礼仪1.收礼之礼接受来宾礼金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礼节,一般由新娘双手接收,道谢之后交由身旁的伴娘保管,再和来宾来个礼貌的合影作纪念。
千万不要出现手拿红包和来宾入镜头的尴尬画面,伴娘用来装红包的手袋也要大方得体才行。
2.待人之礼摄影师、摄像师、化妆师、司仪……婚礼当天有许多婚庆专业人员在现场为新人服务,最好事先为他们安排好相应的席位,或者购买好食品请他们提前就餐,体现对他们服务的尊重的同时,您也能得到更好的回报。
3.上门赠礼新人双方正式确定结婚意愿之后,一定会按照惯例拜访双方父母。
这时候备上精心挑选的礼物,既关乎面子,又表示诚意。
保养品、首饰、洋酒……都是不错的选择,最妥当的选择是能根据父母喜好购买。
4.迎亲之礼婚礼当天上午,新郎要带着伴郎们一起到新娘家中接亲,此时免不了被新娘的姐妹们一阵“拷问刁难”,巧妙回答问题之余,发红包是免不了的,但这个环节只是习俗,只是为了讨个好彩头,无须花费太多。
5.拜谢之礼婚礼当天,新郎到新娘家迎亲,需要向新娘父母行拜谢之礼;而后新人一起到新郎家中,同样要向新郎父母行拜谢之礼。
一般流程为,新人向父母奉茶、鞠躬道谢,其后新人要吃一些加入花生、莲子、蜜枣等带有好寓意食品的甜羹等。
6.长辈敬礼婚礼中,新人常会邀请亲戚朋友中的长辈作为婚礼的证婚人或嘉宾。
如果只是口头邀请难免有失礼数,邀请长辈到外小聚,送上精心准备的礼物,一方面体现诚意,一方面也可以让对方更了解你们“两个人”。
7.问候之礼如果您婚礼结束后不是立即赶赴蜜月,就一定要注意在婚礼后第二天感谢一些重要人物咯:向双方父母打电话或是登门请安,向前一天辛苦的伴郎伴娘们表示感谢,对前来证婚的长辈也要表示感谢。
8.蜜月回礼蜜月之行,可不是购物之行,只需要购买些当地的特色礼物赠送给父母和比较亲密的朋友就可以了。
以表明蜜月的甜蜜和他们在你们心中特殊的地位。
赠送的方式也不用太正式,轻松而开心最重要。
9.朋友回礼相信您邀请来做婚礼后援团的朋友应该都是死党,彼此之前的交情可不是金钱可以衡量的,细心的新人一定会从朋友的立场出发来送礼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地嫁娶礼仪篇一:嫁娶礼仪农村婚礼民国时期大多沿袭旧俗,迎亲前女方索礼,如“谢娘篮”、“请坐礼”、“抢舅礼’’等,甚至女方父母有索“肚子痛钱”的。
俗称“发轿还要银百元,媒人随轿送五盘”。
男方娶亲要挑选已婚青壮年人抬轿或摇船,如花轿迎娶,轿前要由父母双全的两童男提灯。
迎娶或派人或新郎亲迎,必须见门作揖,女方才将一道道门打开。
女方上轿前,先隔门槛由女方亲戚传递嫁妆,男方候接,嫁妆一般少于男方礼金。
然海盐澉浦一带,历来讲究嫁妆的丰盛,称女儿为“赔钱货”。
嫁妆中马桶必备,俗称“子孙桶”,红漆,内放一包花生,两个染红的半熟鸡蛋。
当新娘上轿时,轿前铺芦席(或米袋),新娘踏着上轿,意为不带走娘家的泥土,也有舅父或兄弟抱上轿的。
新娘上轿必须哭,称“哭发哭发”。
一般新娘是小声哭泣,母亲是大声哭泣。
新娘上轿后,先由母亲喂饭,然后由兄弟扶轿杆,起轿旋三转,才于鼓乐声中抬往男家。
乘船迎娶时,有的地方船上置两根带泥的青竹。
新娘上船后,急速行驶,竹篙撑岸,以不沾水为吉。
船出港后,本村青年往往先在船必经的桥上讨喜钱,称“拦水港”,不满足要求则阻挠不放行。
至至男家门前时,依次铺五只麻袋,传代”。
男家门前时,依次铺五只麻袋,喜娘扶新娘踏麻袋进门,传递麻袋铺路,称“传代。
传代五子登科”。
天地、父母及互拜之后,吃寿面吃寿面”,用五只袋,兆“五子登科。
新郎新娘拜天地、祖先、父母及互拜之后,“吃寿面,五子登科父母朝南坐(如有一亡故,也要虚设盅筷),父母朝南坐如有一亡故,也要虚设盅筷,新郎新娘跪着敬酒。
礼毕,新郎持红绸带如有一亡故牵着新娘,由两青壮年持一对花烛导入洞房。
牵着新娘,由两青壮年持一对花烛导入洞房。
洞房坐床男东女西,传说新娘坐床面积多,兆婚后怕老婆;新郎坐得多,则兆婚后妻子伯丈夫,故互不谦让,紧靠而坐。
坐床后,新郎用秤杆寓称心如意或甘蔗(寓节节高,老来甜挑起新娘盖头的红纱巾。
新郎用秤杆(寓称心如意新郎用秤杆寓称心如意)或甘蔗寓节节高老来甜)挑起新娘盖头的红纱巾喜娘将枣子、喜娘将枣子、花生、糖果等向新房床帐内四处抛撤,称“撤帐”,也有的撒到新房四角撤,和客人面前。
海盐一带有《撤帐歌》:“撤帐东来撤过东,夫妻双方多和睦,撤帐南和客人面前来撒过南,人丁兴旺子孙多……”。
平湖农村,旧时有吃“小夜饭”的习俗,即婚礼结束,长辈从新娘的箱子里取出两碗合在一起的冷饭,上放几根咸菜,让新郎新娘并肩坐,各自把咸菜冷饭吃完。
古代婚嫁7步曲~~~06-07-1622:59发表于:《简单爱工作室》分类:未分类婚礼嫁娶,古今中外都被认为是人生中最大的礼仪。
和其他习俗相比,婚嫁礼仪随世情而多变。
从一定的程度反映出了人类当时文明教化的程度。
古代的婚姻中间有许多繁琐的程序,尽管如此人们却也都认认真真,绝不马虎,目的只有二个:一是使婚姻得到社会的确认,二是为新婚夫妇清除邪恶,祈求美满幸福的生活。
时下有一部分年轻人在结婚的时候,为了使自己的婚礼与众不同,又有一部分开始走向了传统。
在这里我将我国古代的婚嫁礼仪与大家做一下介绍,以作为大家的参考。
一:说媒“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
在传统的婚姻中,男女双方必须经过媒人的说合才能喜结连理。
媒人可以主动的揽活,为男女双方牵线搭桥,也可以是受人之托,成人之美。
还有一句话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二:批八字与推生肖古人十分讲究婚配,若男家要娶媳妇,先向女家取得女子的八字古人十分讲究婚配先向女家取得女子的八字,然后便交给算命先生推算,,看与儿子合不合,俗称“夹吾夹”。
如果女命克夫或与儿如果女命克夫或与儿子的八字相冲,两家便不能结成姻亲了也可以将写有女子生辰八字的帖子两家便不能结成姻亲了。
也可以将写有女子生辰八字的帖子置于男方家的神前暨祖先案上,卜吉。
三日内,如家中平安无事置于男方家的神前暨祖先案上如家中平安无事,男女双方能成为亲家。
关于推生肖,,民间有许多俗谣,相合的有:青兔黄狗古来有青兔黄狗古来有,红马黄羊寿命长,黑鼠黄牛两兴旺黑鼠黄牛两兴旺,青牛黑猪喜洋洋,龙鸡更久长…………蛇盘兔,必定富等等。
不合拍的有不合拍的有:白马怕青牛,羊鼠一担挑,蛇虎如刀挫蛇虎如刀挫,龙兔怕交流,金鸡怕玉犬,猪猴不到头等等猪猴不到头等等。
三:定聘定即定议,聘又称小聘聘又称小聘,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的定婚礼。
定聘时必须用一种大定聘时必须用一种大帖,故乡人称定定日为回大帖或者是压大帖帖之外又有聘书,俗称婚书。
故乡人称定定日为回大帖或者是压大帖。
帖之外又有聘书聘书一般都由男家备办。
定聘之前一切礼金都已定列成礼单聘书一般都由男家备办定聘之前一切礼金都已定列成礼单。
男家只纳礼金的一小半,俗称上半礼俗称上半礼。
定聘时也可以以金戒指为定聘礼的。
定聘的那一天男女两家皆设宴席定聘时也可以以金戒指为定聘礼的那一天男女两家皆设宴席,宴请亲朋好友,参加者只凑热闹参加者只凑热闹,并不送礼。
四:送礼送礼大约在婚娶前二十日或一两个月内进行,送礼最重要的是送礼金。
由于定聘时已拿上半礼,这时全部纳完俗称下半礼。
其他的礼物列成礼单,夹在礼书之内。
礼单上面必须有布帛、绸缎、纱罗之类,这些布料是为新婚缝制衣服的。
女家也要回些礼物,缮好礼书交来人带回。
送礼之后,距婚期已经不是太远了。
五:迎亲迎娶的当日,男家鸣炮奏乐,发轿迎亲。
媒人先导,接着新郎、伴娘、花轿、乐队、盒队,浩浩荡荡、鱼贯而至。
花轿一到,女家奏乐鸣炮相迎。
迎亲的队伍进入女家堂屋后,花轿落地,新郎叩拜岳父岳母大人。
并在媒人的引导下向新娘的祖宗牌位和长辈们行过礼后,伴娘就挽着新娘上花轿了。
上轿时,新娘一般要“哭嫁”,表示对父母的依恋。
娶亲的归路,必须走另一条路,也叫不走回头路。
六:拜堂迎娶之日,新郎新娘举行拜堂仪式。
傧相二人分别以“引赞”和“通赞”的身份出现。
拜堂意识程序如下:引赞:新郎伫立于轿前。
通赞:启轿,新人起。
引赞:新郎搭躬(拱手延请新娘)引赞:新郎新娘直花堂前。
引赞:新郎新娘就位。
通赞:新郎新娘进香。
引赞:跪,献香。
通赞:跪,叩首,再叩首,三叩首,然后就是电视剧里面常见的三拜: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最后才进洞房。
七:闹洞房闹洞房主要是由于古代婚姻都是父母亲包办的婚姻,男女双方在结婚前都没有任何的接触,有的连个面都没有见过,更谈不上了解和熟悉了。
现在一下子成为了夫妻,肯定十分的陌生,有了这么一个闹洞房的过程,就可以改变那种出现冷漠的气氛,使新人尽可能的减少生涩之感,尽快地使小夫妻进入亲热的状态。
所以至今,民间还流传着越闹越喜,不闹不发,越闹越发以及新婚三日无大小的说法。
细数古时婚庆礼仪文章作者:中仪策划部来源:时间:20XX-6-279:27:41字体:迎娶队伍回到男家以后,鼓乐大作,鞭炮连声,男方亲友、邻里一拥而出,迎接新娘。
晋东南沁县一带,新娘花轿讲究落在一床红被上,新娘索取“下轿钱”后,由一“全福人”相搀,踩着红毡进门。
婆婆随后用笤帚在轿内象征性地扫三下,并取土一把,拿回家放在新房炕角席子下。
这叫“扫轿土”大约是和“不带娘家,土”的习俗针锋相对,你怕带来娘家的土,影响娘家种庄稼;我偏要想方设法扫一些,以有利于自家的农事。
山西有些地方在新娘出轿后,要把谷草秆、麸皮、瓜子、花生、核桃、栗子等物大把大把地往新娘身上撒,同时念诵赞辞。
这一习俗叫“撒草”或“撒喜果”,起源甚为古老,相传早在汉代即已流行。
早先叫做“撒谷豆”,意在压避青羊、乌鸡、青牛三煞神。
后来逐渐演化,从赶煞神转为求吉利,晋南一带尚保留古意,翼城叫做“打五鬼”,浮山则叫做“摔新人”。
新娘未出轿之前,雁北平鲁一带要由婆婆为她搽点粉,名为“添胭粉”.随后新郎手捧古书——《春秋》或《礼记》,和引亲先生到轿前迎接新娘。
新娘头蒙红盖头、又叫“遮头红”,手捧内盛米、谷等物的“宝壶”,由引亲先生抛撒五谷开路,与新郎脚踩红毡,步入院中。
晋南闻喜等地则由新郎手端搽油盘进轿,掀起新娘盖头,给额上点一点胭脂,名为“搽油”。
然后由女方的“送姑”、即女送客和男方的“捏姑”、即女伴客,左右掖扶新娘下轿,脚踩红布或花布进院,名为“铺踩布”。
翼城、曲沃一带负责“添胭粉”的是女方的伴娘,搽好脂粉后,新娘怀抱柳斗、桃技、历书、秤或辐条、铜镜、铜锁、箭等镇物,由“扶女嫂”左右搀出。
随即以红绫一条,让新郎、新娘各执一端,男先女后踩着红毡相随人院,名为“牵红”。
有的地方由司仪迎轿唱喜歌,祝愿夫妻美满幸福篇二:各地婚嫁习俗上海:定亲———排定“八字”,准备彩礼??嫁娶———唱“哭嫁歌”,中途颠轿??纳彩———金芽玉尘,早生贵子??迎妆———送“子孙桶”,忌讳送钟??拜堂———吉时成亲;吃暖房———宾客敬酒??吵新房———嬉耍新娘;回门———三天后回娘家??北京:新郎虚箭射新娘同房先要吃饺子??按照传统的方式北京地区人士说亲时,要先托媒人往女家问名,将男女生年属相相合,只要双方生肖并无相冲,即可合婚。
??婚约确定后,男家便要择吉日,带备红柬(婚书)举行订婚礼,男家要给女家送上衣物,首饰,洋酒及果饼等礼物,叫”过礼”,但这只是”小定礼”,婚期前一个月,得送”大定礼”,一般是吃的,穿的,及洋酒及活鹅,样样俱全。
??至吉日临近,男家还要给女家送上”催妆”礼,计有猪羊肉,干面,年糕等。
其中”肉”是要女家割离骨肉,让女儿出嫁,年糕则是女儿出嫁后步步登高之意。
??女家在男家”催妆”后,便要立即将嫁妆送往男家,以装设新房。
??新娘到达男家进门前,新郎会手持弓箭,于新娘脚下虚晃三下,借以驱除邪妖,之后新娘跨过火盆,方可进门。
??然后,新郎新娘双双拜天地,入新房”坐帐”,并一起吃”子孙饽饽”(饺子)及长寿面,并饮交杯酒等。
??婚后第三天,新姑爷陪伴新媳妇回门,叩拜岳父母。
??贵州侗族:踩脚后跟试情意和火把迎亲??“踩脚后跟”是贵州东南一带侗族青年交往的一种活动。
侗族小伙子若是看上了哪位姑娘,他就会在赶场的时候,悄悄地跟在对方身后,故意踩一下对方的脚后跟。
对方被踩了,回过头来觉得这个小伙子自己中意,便会跟着对方走,一直走出场外,两人悄悄细谈。
如果自己不中意,就假装不知道,不去理睬。
踩的人发现对方不跟出来,也就作罢,再进场另觅对象。
??“踩脚后跟”是贵州东南一带侗族青年交往的一种活动。
侗族小伙子若是看上了哪位姑娘,他就会在赶场的时候,悄悄地跟在对方身后,故意踩一下对方的脚后跟。
对方被踩了,回过头来觉得这个小伙子自己中意,便会跟着对方走,一直走出场外,两人悄悄细谈。
如果自己不中意,就假装不知道,不去理睬。
踩的人发现对方不跟出来,也就作罢,再进场另觅对象。
??天津婚俗????天津的婚俗在外地人看来是颇觉热闹有趣的。
新婚之家大门两旁的红双喜字,嫁女之家贴的单喜字,向人们宣告了新婚的喜讯。
这红纸金色喜字把婚事的红火喜庆气氛,把人们的欢乐心态都浓缩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