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邑大学课程设计报告

合集下载

《C语言课程设计报告》

《C语言课程设计报告》

五邑大学课程设计报告课程名称: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设计课程编号:学时:16学时学分:1学分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姓名:学号:班级:班专业:通信工程(计算机通信网络)学院:计算机学院指导教师:张胜利课程设计递交时间:2014年4月18日《C语言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报告》学生成绩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目录1.课程设计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课程设计的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3.课程设计的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功能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技术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概要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邑大学物理实验报告最终版

五邑大学物理实验报告最终版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单位的 统一和计算公式的正确性,以避免误 差的传递和累积。
实验安全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避免触 碰光学元件和钠光灯,以免烫伤或损 坏仪器。
03 实验数据与结果
实验数据记录
01
02
03
原始数据
详细记录了实验过程中直 接观测或测量得到的数据, 包括电压、电流、时间、 温度等。
牛顿第二定律公式
$F = ma$,其中$F$为力,$m$为质量, $a$为加速度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结果比较
结果解释
将本次实验结果与理论值、前人研究或同 类实验进行比较,分析差异及可能原因。
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说明,阐述其物理意 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实验误差讨论
01
02
03
04
误差来源
分析了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 来源,如仪器误差、操作误差
、环境误差等。
误差估算
对各项误差进行了估算和量化 ,给出了误差范围或置信区间
相关物理公式及推导
光的干涉公式
$Delta L = mlambda$,其中$Delta L$ 为光程差,$m$为干涉级数,$lambda$
为光的波长
欧姆定律公式
$I = frac{U}{R}$,其中$I$为电流,$U$ 为电压,$R$为电阻
光的衍射公式
$asintheta = mlambda$,其中$a$为衍 射孔径,$theta$为衍射角,$m$为衍射 级数,$lambda$为光的波长
实验步骤与操作
制定详细的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指导学生 进行实验操作。
实验仪器与材料
准备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和材料,确保实 验的顺利进行。

五邑大学高频课程设计报告

五邑大学高频课程设计报告

摘要:调频发射机的制作是对高频电子线路理论知识的一次实践,同时也结合了低频电路知识的运用,能使我们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本次课程设计利用两个三极管9018元件,制作了一个简易的调频发射机,能实现发射一定功率并用收音机接收的信号。

在本发射机中,利用话筒或者耳机插座将话音转化为音频信号,音频信号经过放大后对载波进行调制,产生调频波,通过天线向外发射调频电磁波,用调频收音机便可以接收到清楚的话音。

关键词:调频发射机 高频电子线路 低频电路 三极管90181. 题目要求1)查阅调频发射机基本原理的资料;2)选择合理的方案,设计调频发射机电路;3)制作PCB 电路板(须标注学号),焊接元器件;4)用收音机完成作品调试;5)工作频率88~108MHz ,辐射距离大于3米,电源电压5~12V ;6)扩展功能:工作频率点可调节;7)撰写作品报告。

2.基本原理2.1.电路实现基本原理首先电容麦或者耳机插座将音频信号(调制信号)和高频载波调制为调频波,使高频载波的频率随音频信号发生变化,再对所产生的高频信号通过放大电路进行放大,最后信号进入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激励起振产生一功率足够大且固定频率的稳定信号,使信号输出到天线发送出去。

2.1.1.FM 调制原理假定调制信号为t U u m Ω=ΩΩcos ,高频载波电压为t U u c cm c ωcos =,根据频率调制的定义,调频时载波的瞬时频率)(t ω应随着Ωu 线性变化,此时调频波的瞬时角频率为t U K u K t m f c f c Ω=+=ΩΩcos )(ωωω (1)令 m f U K Ω=m △ω (2)则 t t m c Ω+=cos )(ωωω△ (3)式中,c ω是未调制时的载波角频率,称为调频波的中心角频率;m ω△是调频波瞬时角频率偏离中心频率c ω的最大值,称为调频波的最大角频偏;f K 是比例常数,单位是rad/s ,称为调制灵敏度,其数值取决于调频电路的参数。

五邑大学—EDA密码锁课程设计报告

五邑大学—EDA密码锁课程设计报告

五邑大学基于FPGA的数字系统设计报告题目:密码锁院系信息学院专业电子信息工学号13071814学生姓名江建钊指导教师赵顺喜一、设计的要求和意义1、实验目的:1)训练从概念到产品的设计全过程;2)综合运用各种设计方法。

2、实验原理和要求:图9-1 密码锁输入输出信号示意图图 9-1 k0~k9为数字键盘,用拨码开关实现(以为实验板上只有4个轻触开关),当按下ki=1时,代表一个对应i的BCD码。

setup为密码设置开关,用拨码开关实现,start_set为开始密码设置键,用轻触开关实现,当setup为高电平且start_set按下时为密码设置状态。

Start为开始密码输入键,用轻触开关实现,当setup为低电平且start按下时为密码输入状态。

Open为密码输入完成按键,当open按下,如果密码输入错误,输出信号lock=0,led1=0,led2=1(警示灯),spk=1(报警);如果密码输入正确,输出信号lock=1,led1=1,led2=0(警示灯),spk=0(报警)。

I_setup为复位按键,用轻触开关实现,当I_setup按下,强制将输出信号清零。

3、设计任务与要求:1)设计符合上述功能的密码锁控制电路;2)可以用各种设计方法;3)进行仿真;4)把设计下载到实验箱并验证。

二、系统设计1、软件设计流程及描述:图9-1 程序设计流程图图9-1设计流程可以分为3部分:密码设置、密码输入、密码输入结果判断和复位。

它们都是并发执行的。

2、程序源代码module jjz1(lock,led1,spk,led2,setup,start,start_set,open,k,I_setup);input[9:0] k;input start,setup,start_set,open,I_setup;output reg lock,led1,spk,led2;reg in,in_set;reg[3:0] code,c,c1,c2,c3,out1,out2,out3;reg[2:0] state,state_set;//*****************密码设置**************//always @(setup)beginbegincase(k)10'b00_0000_0001:begin c<=4'h0;in_set<=1;end //密码按键扫描按键;10'b00_0000_0010:begin c<=4'h1;in_set<=1;end10'b00_0000_0100:begin c<=4'h2;in_set<=1;end10'b00_0000_1000:begin c<=4'h3;in_set<=1;end10'b00_0001_0000:begin c<=4'h4;in_set<=1;end10'b00_0010_0000:begin c<=4'h5;in_set<=1;end10'b00_0100_0000:begin c<=4'h6;in_set<=1;end10'b00_1000_0000:begin c<=4'h7;in_set<=1;end10'b01_0000_0000:begin c<=4'h8;in_set<=1;end10'b10_0000_0000:begin c<=4'h9;in_set<=1;enddefault: begin c<=4'ha;in_set<=0;endendcaseendendalways @( posedge start_set or posedge in_set)beginif(start_set ) //beginstate_set<=0;c1<=4'hb;c2<=4'hb;c3<=4'hb;endelsecase(state_set)0:begin c1<=c;state_set<=1;end1:begin c2<=c;state_set<=2;end2:begin c3<=c;state_set<=3;endendcaseend//***************************************////**************密码输入*****************//always @(!setup)begincase(k)10'b00_0000_0001:begin code<=4'h0;in<=1;end //按键扫描; 10'b00_0000_0010:begin code<=4'h1;in<=1;end10'b00_0000_0100:begin code<=4'h2;in<=1;end10'b00_0000_1000:begin code<=4'h3;in<=1;end10'b00_0001_0000:begin code<=4'h4;in<=1;end10'b00_0010_0000:begin code<=4'h5;in<=1;end10'b00_0100_0000:begin code<=4'h6;in<=1;end10'b00_1000_0000:begin code<=4'h7;in<=1;end10'b01_0000_0000:begin code<=4'h8;in<=1;end10'b10_0000_0000:begin code<=4'h9;in<=1;enddefault:begin code<=4'ha;in<=0;endendcaseendalways @(posedge start or posedge in)beginif(start)beginstate<=0;out1<=4'hb;out2<=4'hb;out3<=4'hb;endelsebegincase(state)0:begin out1<=code;state<=1;end1:begin out2<=code;state<=2;end2:begin out3<=code;state<=3;endendcaseendend//****************************************////*************密码输入结果判断和复位*********//always @(posedge I_setup or posedge open)beginif(I_setup)begin lock<=0;led1<=0;spk<=0;led2<=0;end // I_setup为高电平是复位;else //open高电平触发下面语句; beginif ((out1==c1)&&(out2==c2)&&(out3==c3)) //判断out1,out2,out3是否//与c1,c2,c3全相等?begin lock<=1;led1<=1;spk<=0;led2<=0;end //是则密码输入结果正确; elsebegin lock<=0;led1<=0;spk<=1;led2<=1;end //否则密码输入结果错误; endend//****************************************//endmodule3、仿真结果及分析1) 密码输入正确输出的仿真波形图图9-3密码输入正确及输出由图9-3可以看出K0~K9按键分别认为0~9。

五邑大学计组实验五 CPU与简单模型机设计实验

五邑大学计组实验五 CPU与简单模型机设计实验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学院:计算机学院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实验日期:指导老师:五邑大学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室实验五CPU与简单模型机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 掌握一个简单CPU 的组成原理。

(2) 在掌握部件单元电路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其构造一台基本模型计算机。

(3) 为其定义五条机器指令,编写相应的微程序,并上机调试掌握整机概念。

二、实验设备PC机一台,TD-CMA 实验系统一套。

三、实验原理本实验要实现一个简单的 CPU,并且在此CPU 的基础上,继续构建一个简单的模型计算机。

CPU 由运算器(ALU)、微程序控制器(MC)、通用寄存器(R0),指令寄存器(IR)、程序计数器(PC)和地址寄存器(AR)组成,如图5-1-1 所示。

这个CPU 在写入相应的微指令后,就具备了执行机器指令的功能,但是机器指令一般存放在主存当中,CPU 必须和主存挂接后,才有实际的意义,所以还需要在该CPU 的基础上增加一个主存和基本的输入输出部件,以构成一个简单的模型计算机。

除了程序计数器(PC),其余部件在前面的实验中都已用到,在此不再讨论。

系统的程序计数器(PC)和地址寄存器(AR)集成在一片CPLD 芯片中。

CLR 连接至CON 单元的总清端CLR,按下CLR 按钮,将使PC 清零,LDPC 和T3 相与后作为计数器的计数时钟,当LOAD为低时,计数时钟到来后将CPU 内总线上的数据打入PC。

本模型机和前面微程序控制器实验相比,新增加一条跳转指令JMP,共有五条指令:IN (输入)、ADD(二进制加法)、OUT(输出)、JMP(无条件转移),HLT(停机),其指令格式如下(高4位为操作码):助记符机器指令码说明IN 0010 0000 IN R0ADD 0000 0000 R0 + R0 R0OUT 0011 0000 R0 OUTJMP addr 1110 0000 ******** addr PCHLT 0101 0000 停机其中JMP 为双字节指令,其余均为单字节指令,********为addr 对应的二进制地址码。

五邑大学现代交换技术实验报告

五邑大学现代交换技术实验报告

实验一 信号音及铃流发生实验一、实验目的1、 了解电话通信中常用的几种音信号和铃流信号的电路组成与产生方法。

2、 熟悉这些音信号在传送控制过程中的技术要求和实现方法。

二、实验仪器仪表1、程控交换系统实验箱一台2、电话机一台3、示波器一台4、万用表一台三、系统电路组成及原理1、 交换网络系统主要完成信号音和话音信号的交换功能,由空分交换网络和时分交换网络组成,由CPU 中央处理器控制电路控制。

用户模块2用户模块1用户模块4用户模块3交换网络模拟中继模块局方中继续模块数字中继续模块中央处理器显示电路键盘输入电路信号音及DTMF电路直流电源电路图2 实验系统原理、结构图(一) 控制电路图4 实验系统传送信号流程图图5 450Hz拨号音电路原理图表1 回铃音断续时间CCITT可接受(秒)CCITT建议(秒)续断周期0.67~2.53.0~6.03.67~8.50.67~1.53.0~5.03.67~6.5表2 忙音信号的断续周期CCITT可接受(秒)CCITT建议(秒)续0.1~0.66 0.12~0.66断0.12~0.8 0.12~0.66周期0.3~1.1 0.3~1.1比率0.17~1.5(1.0最佳)图6 25Hz铃流电路原理图四、实验内容1、用示波器测量拨号音,忙音,空号音,拥塞音,回铃音及铃流信号的各测量点电压或波形,即测量点BHYING,MYING,KHYING,YSYING,HLYING,ZLYING。

2、熟悉各种信号音五、实验步骤1、使实验箱上电且正常工作;2、用户1、用户3接上电话单机,用户1呼叫用户3,在呼叫过程中观察信号的波形。

(1) 用户1摘机后听到拨号音,拨号音的波形为连续的450Hz的正弦波信号。

(2) 用户1拨完被叫电话号码后听到回铃音时,用双踪示波器观察回铃音的波形。

可观察到回铃音波形为1秒通,4秒断的断续信号。

(3) 用户3振铃时,用双踪示波器观察ZLYING的波形,即当用户3振铃时,ZLYING为方波;不振铃时,ZLYING无波形。

五邑大学课程设计报告

五邑大学课程设计报告

五邑大学课程设计报告课程类别:本科课程名称: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设计课程代号: 0800090指导教师:胡丹通讯录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姓名:学号:院系:专业:目录1 课程设计内容 (3)2 课程设计要求 (3)2.1 功能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技术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概要设计 (3)3.1 功能模块图 (3)3.2 功能模块描述 (4)4 详细设计 (7)4.1 功能流程图 (7)4.2 重点设计 (7)5 测试与调试 (7)6 心得体会 (7)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通讯录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1课程设计内容设计并实现通讯录管理系统,具备以下功能模块:(1)添加联系人(2)编辑联系人(3)查找联系人(4)删除联系人(5)查看全部联系人(6)退出通讯录2课程设计要求2.1功能要求1)添加2)编辑3)查找4)删除5)查看6)退出2.2技术要求1)语法无错误,能正常使用通讯录2)程序无bug3)利用指针3概要设计3.1 功能模块图3.2 功能模块描述1)添加联系人主要是完成信息的添加2)编辑联系人主要是完成信息的编辑,重写3)信息查找4)删除联系人6)保存并退出4详细设计4.1 功能流程图4.2 重点设计重点设计的是更改模块,因为要向通讯录重新写入数据,重新录入号码,QQ.地址,性别。

…5测试与调试见第3点。

已将调试内容写入。

在这里不再赘余6心得体会通过这个通讯录程序,我把书上面的一些语法又回顾了一编。

让知识更加深入,同时自己也让自己学到一些生活中的道理,学会解决问题。

五邑大学测试技术课程实验报告(优异版)

五邑大学测试技术课程实验报告(优异版)

测试技术实验指导老师:樊可清课程实验一:自行车冲撞受力分析1、实验目的测试一辆自行车,遭遇正面冲撞车架1分析三个梁的变形方式,即,弯曲的方向;2分析三个梁所受冲击作用的方式,弯曲变形及拉(压)变形的比例;。

将测试过程、测试数据处理结果与理论分析的结论进行对比,加深同学们对实际结构受力作用及其实验分析方法的理解。

通过实验,使同学们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思考机械设计中实际载荷与强度设计之间关系、直观地看到理论与实际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2、实验内容(1).实验对象是一辆通用自行车,在其主梁等关键部位粘贴应变片,然后,用足够长的导线接好应变采集系统,准备测试正面冲撞过程关键部位的受力大小。

(2).运用学过的力学知识分析测试结果,说明自行车冲撞情况下的受力性质。

3、任务流程(1).准备一辆自行车,分析自行车受到正面冲撞时车架上受力最大的部位,即,危险部位的位置以及危险应力的作用方向。

画简图进行分析,并写出分析依据和给论。

(2).制定并撰写实验方案,内容包括:(a).测试系统组成与设计:包括测试哪些物理量、采用什么方法、达到什么目的。

例如:应变片粘贴部位和接线方法、测量冲撞力大小的传感器及其固定方法。

以及,所需仪器及连接方法,用简图示意和文字说明的方法,逐条详细描述清楚;(b).实验过程设计:即,如何加载、如何记录,如有必要也用简图加文字说明的方法描述;(c).列出所需器材清单、时间计划清单、实施操作流程清单;(d).将以上内容整理成实验任务书,提交指导教师审核。

审核后若需修改,则修改后继续提交,直至任务书获得批准。

(3).组织实施实验(a).根据任务书中设计的测试系统方案,完成传感器安装、粘贴、接线等工作,等待指导教师检查认可后,进行加电、调零等工作;(b).根据任务书中设计或规划的实验流程进行实验,并记录相应的数据,完成实验。

4、数据分析与整理(1).用适当软件(Matlab)回放、显示数据波形,分析并从中读出所需的特征点数值,例如最大值等;(2).统计处理,针对同一工况下的多次实验所得到的数据,计算平均值、最大值、均方差等。

脉搏测量仪报告

脉搏测量仪报告

脉搏测量仪报告五⾢⼤学电⼦系统设计开题报告题⽬:脉搏测量仪五⾢⼤学教务处制2011年8⽉⼀、课题来源、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平及研究意义、⽬的。

1.课题来源便携式⼼率测试仪2.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平在先进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医疗仪器的相关技术⽇新⽉异,全球医疗仪器的发展朝微⼩化迈进。

便携式、低功耗的⼼率计会越来越受到⼈们的青睐。

长期以来,各种静态的、动态的、随⾝携带的、远程遥控的⼼率计已经相继问世。

由于⼼率和⼼率变异是临床⼼⾎管疾病诊断所需要的重要⽣理参数,有关⼼率和⼼率计的研究⼀直以来成为医学、电⼦学、⼯程技术领域科研的⼯作者们的涉⾜焦点。

在国外到06年底,已经开始研究可佩戴式⼼率计。

植⼊⼈体式⼼率计。

国内的⼼率计产品由于受相关科学⽔平及⽣产设备的限制,功能和集成度不及国外。

脉搏测量仪的发展主要向以下⼏个趋势发展:(1)⾃动测量脉搏并且对所得到的脉搏进⾏⾃动分析。

⽬前很多脉搏测量仪都具有检测⾎氧等其他功能,但是对于这些信号的分析和诊断还需要⼀些有经验的医⽣观察,进⾏分析以后才能确认结果,浪费⼤量的⼈⼒,且认为引⼊的误差较⼤。

因此,未来脉搏⾃动监测的内容将更加详细,⾃动分析诊断的功能也将更加强⼤。

(2)数字化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应⽤。

随着数字科学技术的发展,脉搏测量仪的集成度将更⾼,更便于携带。

数字信号处理的运⽤将使⼲扰更⼩,测量更加准确。

(3)多功能化越来越明显。

⽬前的脉搏测量仪,⼀般都有测试⾎氧、⼼电图等功能,单纯的脉搏测量仪已经很少见到。

随着电⼦技术的发展,脉搏测量仪必将实现更多的功能。

设计中使⽤到的系统利⽤压电陶瓷⽚将脉搏转化为电压信号,经过信号调理后利⽤AT89S51单⽚机进⾏信号采集和处理,在短时间内,测量⼈体⼀分钟的脉搏数,并将⼼率进⾏实时显⽰,便于携带。

达到了⽅便、快速、准确测量⼼率的⽬的。

这样的脉搏测量系统性能良好,结构简单,性价⽐⾼,输出显⽰稳定,⽐较适应⼤众化,适合家庭进⾏⾃我检查以及医院护⼠进⾏每⽇的临床记录。

五邑大学 脉搏心率测试仪报告两篇

五邑大学  脉搏心率测试仪报告两篇

五邑大学电子系统设计报告题目:脉搏心率测试仪测试与制作院系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陈鹏报告日期2012年12月电子系统设计报告脉搏测试仪是用来测量一个人脉搏跳动次数的电子仪器,也是心电图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在现代医学上具有重要的作用。

随着心脏的搏动,人体组织半透明度随之改变:当血液送到人体组织时,组织的半透明度减小;当血液流回心脏,组织则半透明度增大。

在人体组织较薄的手指尖通过红外对管来获得采集信号。

一、课程设计实验目的:1.通过对电子技术的综合运用,使学到的理论知识相互融泄贯通,在认识上产生一个飞跃。

初步掌握一般电子电路设计的方法,使学生得到一些工程设计的初步训练,并为以后的毕业设计奠定良好基础。

2.培养同学自学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设计中遇到的问题,通过独立思考、查找工具书、参考文献、寻求正确答案;对实验中碰到的一些问题,能通过观察、分析、判断、改正、再实验、再分析等基本方法去解决3.熟练掌握几种常用的单元元件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4.学会电路的实验调试和整机指标测试方法,使学生巩固和加深对电子系统设计的理论知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课程实验设计方案:把转换为电信号的脉搏信号,在单位时间60s内进行记数,并用数字显示其记数值,从而直接得到每分钟的脉搏数。

三、设计要求及技术指标它的基本功能是:用传感器将脉搏的跳动转换为电信号,并加以放大,整形和滤波。

在短时间内(60s)测出每分钟的脉搏数。

它的作用可以在60S内测量脉搏数,并且显示其数字。

正常人脉搏为60-80次每分钟,婴儿为90-100次每分钟,老人为100-150次每分钟。

要求:1、实现在30~60内秒测量1分钟的脉搏数,并且显示其数字。

正常人脉搏数为60~80次/min,小孩为90~100次/min,老人为100~150次/min.。

2、用传感器将脉搏的跳动转换为电压信号,并加以放大整形和滤波。

五邑大学课程设计及其说明书

五邑大学课程设计及其说明书

五邑大学课程设计及其说明书姓名:罗碧班别:121003学号:3212003567第一章招标公告(未进行资格预审)五邑大学北区教学主楼工程施工招标公告1.招标条件五邑大学北区教学主楼项目施工招标公告项目,已由江门市发展和改革局批准建设,批准文号为【2011】239号,现决定对该工程进行公开招标,选定承包人2.本次招标项目的概况和招标范围本工程建筑面积48000平方米,采用22层框架剪力墙结构,楼高90米;建设地点为五邑大学北区伍舜德楼后面,投资额12000万元,其中建安费约9000万元;工程质量要求标准采用一次性通过验收;要求工期:450(日历天)。

本次的招标范围为施工设计图纸中工程。

政府主管部门已经批准兴建,现场地势平坦,施工条件良好;施工图设计已完成,施工现场已具备施工条件。

3.投标人资格要求投标人申请须是具备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具有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含一级)以上资质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4.招标文件的获取投标申请人办理报名及获取文件的时间为2015年7月7日至2015年7月26日,每天上午9时至12时,下午3时至6时(公休日、节假日除外)在江门市建筑工程交易中心三楼,持单位介绍信购买招标文件,招标文件每套售价为500元,售后不退还5.投标文件的递交投标文件递交的截止时间为2015年7月26日9时45分以前送至江门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处,逾期送达的或不符合要求的资格预审申请书将被拒绝6.发售公告的媒介本次招标公告同时在中国建设招标网、江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广东建筑工程信息网及各大媒体上发布7.联系方式招标人:五邑大学地址:蓬江区东城村22号邮编:529020 联系人:罗小姐电话:150········传真:***电子邮件:wyu***@网址:***开户银行:中国建设银行账号:*********2015年7月7日第二章投标人须知投标人须知前附表1.1.总则1.1项目概况1.1.1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本招标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现对本标施工段进行招标1.1.2本招标项目招标人:见投标人须知前附表1.1.3本标段招标代理机构,见投标人须知前附表1.1.4本招标项目名称,见投标人须知前附表1.1.5本标段建设地点:见投标人须知前附表1.2资金来源和落实情况1.2.1本招标项目的资金来源:见投标人须知前附表1.2.2本招标项目的出资比例:见投标人须知前附表1.2.3本招标项目的资金落实情况,见投标人须知前附表1.3招标范围、计划工期和质量要求1.3.1本次招标范围:见投标人须知前附表1.3.2本标段的计划工期,见投标人须知前附表1.3.3本标段的质量要求,见投币人须知前附表1.4投标人资格要求(适用于已进行资格预审的)投标人应是受到招标人发出投标邀请书的单位1.4投标人资格要求(适用于未进行资格预审的)1.4.1投标人应具备承担本标段施工的资质条件、能力和信誉资质条件:见投标人须知前附表财务要求,见投标人须知前附表业绩要求,见投标人须知前附表信誉要求,见投标人须知前附表项目经理资格,见投标人须知前附表其他要求,见投标人须知前附表1.4.2投标人须知前附表规定接受联合体投标的,除应符合本章第1.4.1项和投标制须知前附表的要求之外,还应遵守以下规定(1)联合体各方应按照招标文件提供的格式签订联合体协议书,明确联合体牵头人和各方权利义务(2)由同一专业的的单位组成的联合体,按照资质等级较低的单位确定资质等级(3)联合体各方不得再以自己的名义单独或参加其他联合体在同一标段中投标1.4.3投标人不得存在下列情况之一1)为招标人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附属机构(单位)2)为本标段前期准备提供设计或咨询服务的,但设计施工总承包的除外;3)为本标段的监理人4)为本标段的代建人5)为本标段提供招标代理服务的6)为本标段的代理人或代建人或招标代理机构同为一个法定代表人的;7)与本标段的代理人或代建人或招标代理机构相互任职或工作的8)被责令停业的9)被暂停或取消资格的10)财产被接管或冻结的11)在最近三年内有骗取中标或有严重违约或重大工程质量问题的1.5费用承担投标人准备和参加投标活动发生的费用自理1.6保密参与招标投标活动的各方应对招标文件和投标文件的商业和技术等秘密保密,违者应对由此造成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1.7语言文字除专用术语外,与招标投标有关的语言均使用中文,必要时专用术语应附有中文注释1.8计量单位所有计量均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1.9踏勘现场1.9.1投标人须知前附表规定组织踏勘现场的,招标人应按投标人须知前附表的规定的时间、地点组织踏勘现场1.9.2投标人踏勘现场的费用自理1.9.3除招标人的原因外,投标人自行负责在踏勘现场中所发生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1.9.4招标人在踏勘现场中介绍的工程场地和相关的周边环境状况,供投标人在编制投标文件时思考,招标人不对投标人据此作出的判断和决策负责10.投标预备会1.10.1投标人须知前附表规定召开投标预备会的,招标人按投标人须知前附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召开投标预备会,澄清投标人提出的问题1.10.2投标人应在投标须知前附表中规定的时间前,以书面形式将提出的问题送达招标人,以便招标人在会议期间澄清1.10.3投标预备会后,招标人在投标人须知前附表规定的时间,将对投标人所提出的问题的澄清,以书面方式通知所有购买招标文件的投标人,该澄清内容作为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1.11分包投标人拟在中标后将中标项目的部分非主体、非关键性工作进行分包的,应符合投标人须知前附表规定的分包内容、分包金额和接受分包的第三人资质要求的限制条件1.12偏离投标人须知前附表允许投标文件偏离招标文件某些要求的,偏离应符合招标文件规定的偏离范围和幅度2.招标文件2.1招标文件的组成1)本招标文件包括2)招标公告3)投标人须知4)评标办法5)合同条款及格式6)工程量清单7)图纸8)技术标准和要求9)投标文件格式10)投标人须知前附表规定的其他材料根据本章第1.10款、第22款和第23款对招标文件所作的澄清、修改,构成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2.2招标文件的澄清2.2.1投标人应仔细阅读和检查招标文件的全部内容。

网络课程设计报告(五邑大学)

网络课程设计报告(五邑大学)

《网络工程设计》课程报告项目名称:旅游景区自动票务系统设计方案组长:组员:专业:通信工程(计算机通信网络)指导教师:完成时间:2014.12.1第2章项目分析 (5)2.1 需求分析 (5)2.2 网络设计原则 (5)2.3 安全目标 (6)第3章系统总体设计原则 (8)3.1 网络模型设计 (8)3.1.1 核心层(Core Layer) (8)3.1.2 汇聚层(Distribution Layer) (9)3.1.3 接入层(Access Layer) (9)3.2 网络模型选择 (9)第4章网络详细设计方案 (10)4.1 旅游区网络拓扑图 (10)4.2 IP地址规划 (10)4.3 VLAN规划 (11)第5章网络安全设计 (12)5.1 VLAN技术 (12)5.2 AAA技术 (13)5.3 防火墙技术 (13)5.4 安装杀毒软件 (13)5.5 其它安全措施 (14)第6章网络拓扑结构图 (15)6.1 星型拓扑...............................................................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 总线型拓扑...........................................................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 树型拓扑............................................................... 错误!未定义书签。

6.4 环型拓扑............................................................... 错误!未定义书签。

6.5 网状拓扑............................................................... 错误!未定义书签。

8路移位型彩灯 五邑大学课程设计

8路移位型彩灯 五邑大学课程设计

五邑大学综合电子课程设计报告题目:8路移位型彩灯设计院系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学号ﻩ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杨敏8路移位型彩灯设计一、课程设计的目的1.培养学生根据需要选学参考书,查阅手册,图表和文献资料的自学能力,通过独立思考﹑深入钻研有关问题,学会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2. 利用所学过的知识,通过设计计算﹑元件选取﹑电路板制作调试等环节,初步掌握工程设计的技能。

3.掌握常用仪表的正确使用方法,学会简单电路的实验调试和整机指标测试方法,使学生巩固和加深对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理论知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4.了解与课程有关的电子电路以及元器件工程技术规范,能按课程设计任务书的技术要求,编写设计说明,能正确反映设计和实验成果,能正确绘制电路图。

5.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科学态度,使学生逐步建立正确的生产观点,经济观点和全局观点。

二、总方案设计1.原理图图表2-1 原理图电路总体可视为5个模块,分别是稳压模块,时钟信号模块,逻辑控制模块,花型演示模块与复位电路模块。

稳压模块由把变压器输出的6V、50Hz的交流电通过整流和线性稳压,变成系统所需要5V直流电源,为整个电路提供动力。

时钟信号模块由NE555构成的多谐振荡器,输出自动产生的矩形波,为系统提供时钟信号。

逻辑控制模块主要有一片74LS161和74LS04组成,通过控制两片74LS194的S1、S0和SR、SL对花型演示模块起花型的控制作用。

花型演示模块由两片74LS194和八个LED灯组成,是花型演示的最后部分。

复位模块对电路起复位作用,控制着74LS191 74LS161的清零端。

2.PCB原理图图表 2-2 PCB原理图大小6cm*7cm 3条飞线三、具体电路的设计1.稳压模块。

图表3-1.1稳压电路上图中的四个二极管组成了全部桥式整流电路。

设VDD与SGND之间的交流电压为U2。

U2为正半周时,对D1、D3加正向电压,Dl,D3导通;对D2、D4加反向电压,D2、D4截止。

五邑大学控制系统综合设计论文基于PID做的加热炉温度控制器作者范雪交是本人

五邑大学控制系统综合设计论文基于PID做的加热炉温度控制器作者范雪交是本人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五邑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控制系统综合设计课程名称:基于PID的加热炉串级控制系统专业:交通工程姓名:范雪交学号: AP0904306指导教师:梁淑芬二○一二年十二月一.摘要简单控制系统由于其自身设备投资少,维护、投运简单,因此,成为了生产过程自动控制中最简单、最基本、应用最广的一种形式。

但是,针对不同的生产过程为满足其生产过程的生产工艺、生产参数的不同要求,简单控制系统已不能满足生产要求,所以相继出现了各种复杂控制系统,而在这其中串级控制系统逐渐成为一种应用最广泛的控制系统。

串级控制系统是在简单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为双闭环或多闭环控制系统。

串级控制系统可以有效改善和提高控制品质。

而在串级控制系统应用最为广泛的调节器为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即PID控制器,PID控制器是根据PID控制原理对整个控制系统进行偏差调节,从而使被控变量的实际值与工艺要求的预定值一致。

本设计是通过加热炉两种控制方案的对比并利用MATLAB中的Simulink进行系统仿真,采用衰减曲线法进行参数的整定,通过比较两种方案,最终说明加热炉串级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在实际控制中的优越性。

二.设计内容:1.1.加热炉单回路温度控制系统结构图图1加热炉单回路温度控制系统结构图1.2. 加热炉温度单回路控制系统结构框图. 加热炉温度串级控制系统结构图. 加热炉温度串级控制系统结构框图图3加热炉温度串级控制系统结构图PID 调节器 PID 调节器调节装置夹套加热炉出口温度温度反馈温度反馈+ - +++ -++ 干扰干扰PID 调节器调节装置夹套加热炉出口温度温度反馈1()t+- + + +干扰 干扰 图4加热炉温度串级控制系统结构框图图1 加热炉温度单回路控制系统结构框图+3. 任务与设计要求1、加热炉温度单回路反馈控制系统。

2、以加热炉温度为主变量,夹套温度为副变量,构成加热炉出口温度与夹套温度的串级控制系统。

五邑大学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五邑大学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2012~2013年度第2学期设计题目:模型机的设计与实现院系:计算机学院学号:姓名:指导教师:成绩评定:完成日期:2013年3月15日1.课程设计的目的通过课程设计更清楚地理解下列基本概念:1.1.计算机的硬件基本组成;1.2.计算机中机器指令的设计;1.3.计算机中机器指令的执行过程;1.4.微程序控制器的工作原理;1.5.微指令的格式设计原理;在此基础上设计可以运行一些基本机器指令的微程序的设计。

2.课程设计的内容根据所提供的模型机的硬件,设计6条或6条以上机器指令,编写相应的机器指令的格式并改写原来指令的微程序,使其可以运行所有的机器指令。

新增加的机器指令的功能是:加指令:ADD R1, R0: (R1)OR(R0)→(R0)非指令:NOT R0: (R0)NOT→(R0)其中RS,RD可以是R0 、R1、R2、R3中的任何一个。

并使用实验室提供的组成原理实验箱上设计一段可以执行这N条机器指令的微程序,并设计一段用所设计的机器指令编写的具有一定实用功能的机器指令程序,在实验箱上运行以检验所设计的微程序的正确性。

3.设计的方法及过程微程序流程图:NOPPC->ARPC加1MEM->IRP<1>R0->A R1->B A加B->R0R0取反->RO 010330ADD300405 010128 IN->R001R0->OUT01NOP01PC->ARPC加1MEM->PC01IN32OUT33HLT35JMP3C1DNOT系统设计的微指令表:地址十六进制表示高五位S3-S0 A字段B字段C字段UA5-UA000 00 00 01 00000 0000 000 000 000 00000101 00 6D 43 00000 0000 110 110 101 00001103 10 70 70 00010 0000 111 000 001 11000004 00 24 05 00000 0000 010 010 000 00010105 04 B2 01 00000 1001 011 001 000 000001 1D 10 51 41 00010 0000 101 000 101 000001 30 00 16 04 00000 0000 001 011 000 00010032 18 30 01 00011 0000 011 000 000 00000133 28 04 01 00101 0000 000 010 000 000001 35 00 00 35 00000 0000 000 000 000 110101 3C 00 6D 5D 00000 0000 110 110 101 011101 3B 00 16 28 00000 0000 001 011 000 101000 28 02 32 01 00000 0100 011 001 000 000000机器指令代码:地址内容助记符说明00000000 00100000 START:IN R0 从IN单元读入数据送R0 00000001 00100001 START:IN R1 从IN单元读入数据送R1 00000010 00000100 ADD R1,R0 R0与R1相加,结果送R0 00000011 00110000 OUT R0 R0的值送OUT单元显示00000100 10110000 NOT R0 对R0取反,结果送R0 00000101 00110000 OUT RO R0的值送OUT单元显示00000110 11000000 JMP START 跳转至00H地址00000111 0000000000001000 01010000 HLT 停机实际运行结果:输入值OUT单元首先显示数值(十六进制)(即两数相加之和)OUT单元最后显示数值(十六进制)(即相加之和取反)R0 0000000103 FCR1 00000010R0 0100000184 7BR1 010000114.心得体会在此次课程设计过程中锻炼到的就是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在上学期所学的知识下,进行进一步综合及加深理解,当时所学的计算机组成基本原理的理论知识应用与实践中,通过实际的操作对计算机各部件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的理解,了解了微程序计算机中指令和微指令的编码方法和指令在计算机中的运行,进一步激发了对计算机的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邑大学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类别:本科
课程名称: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设计
课程代号:
指导教师:胡丹
通讯录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姓名:
学号:
院系:
专业:
目录
1 课程设计内容 (3)
2 课程设计要求 (3)
2.1 功能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技术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概要设计 (3)
3.1 功能模块图 (3)
3.2 功能模块描述 (4)
4 详细设计 (7)
4.1 功能流程图 (7)
4.2 重点设计 (7)
5 测试与调试 (7)
6 心得体会 (7)
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通讯录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1课程设计内容
设计并实现通讯录管理系统,具备以下功能模块:
(1)添加联系人
(2)编辑联系人
(3)查找联系人
(4)删除联系人
(5)查看全部联系人
(6)退出通讯录
2课程设计要求
2.1功能要求
1)添加
2)编辑
3)查找
4)删除
5)查看
6)退出
2.2技术要求
1)语法无错误,能正常使用通讯录
2)程序无bug
3)利用指针
3概要设计
3.1 功能模块图
3.2 功能模块描述
1)添加联系人主要是完成信息的添加
2)编辑联系人主要是完成信息的编辑,重写
3)信息查找
4)删除联系人
5)查看全部联系人6)保存并退出
4详细设计
4.1 功能流程图
4.2 重点设计
重点设计的是更改模块,因为要向通讯录重新写入数据,重新录入号码,QQ.地址,性别。


5测试与调试
见第3点。

已将调试内容写入。

在这里不再赘余
6心得体会
通过这个通讯录程序,我把书上面的一些语法又回顾了一编。

让知识更加深入,同时自己也让自己学到一些生活中的道理,学会解决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