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山型金矿床成矿规律研究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造山型金矿床成矿规律研究综述
摘要:新矿床的发现往往可以带出大批相似矿床,从而建立新的矿床模型,为今后的找矿工作指导。造山型金矿是变质地体中受构造控制的脉状后生金矿床,增生造山作用会从时间与空间上对其产生影响。造山型金矿的概念包括石英脉型、构造蚀变岩型、韧性剪切带型等金矿床,通常在地壳绿片岩相环境中比较多见。对造山型金矿床的矿床时间分布规律、矿床空间分布规律、成矿物质来源规律和矿床共生规律的研究既是我们今后进行成矿分析的向导(基础),又是成矿分析的结晶,它对预测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矿床模型造山型金矿床成矿规律指导作用
一、造山型金矿的定义与矿床地质特征
造山型金矿是各个时代的地体中受构造控制的脉状后生金矿床,与增生造山作用有关的金矿床。金矿床一般呈脉状或似层状产出,主要产于石英脉或者蚀变岩中,或作为交代体产于脉体与剪切带周围的蚀变岩中,或者作为两种类型的结合体。造山型金矿的概念包括石英脉型、构造蚀变岩型、韧性剪切带型等金矿床,通常在地壳绿片岩相环境中比较多见。造山型金矿矿床地质特征表现如下:增生型造山作用会对成矿产生影响;通常重要超岩石圈构造附近比较多;造山作用在多个外来地体不断拼贴增生的造山带可持续较不时间,且成矿时间范围相对较大,不过与赋矿地体的峰期变质作用相比相对滞后或同步;在一些复杂的、大型地质构造单元中,矿床分布比较多;通常产于绿片岩相变质地体;受构造控制影响,矿床产于超岩石圈断裂带的二级或更次级的断层羽中,赋矿构造表现为高角度斜向走滑带、逆掩推覆带等;绿片岩相域的蚀变矿物组合主要为石英、云母、绿泥石以及黄铁矿;成矿流体多为富碳水溶液,盐度较低;在韧-脆生剪切带内,流体压力逐渐由超静岩下降至低于静岩;尽管矿区范围内有成矿元素分带性,不过单个矿床或矿脉系统有较大的垂直延伸,且不存在垂向分带现象,有明显的侧向分带[1]。
二、典型矿床实例综合分析
以柴北缘一东昆仑地区的造山型金矿床为例。
造山型金矿都产于汇聚板片的边缘、靠近深断裂的部位,与晚加里东或晚华
力西一印支造山过程有关。严格受构造控制是本区造山型金矿非常重要的特点。大型剪切带通常是区域控矿构造或矿田构造[2]。硅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是最常见的热液蚀变,其它如碳酸盐化、绿泥石化等程度不等地发育于不同矿床中。矿体的规模、形态、产状严格受构造控制。根据矿石类型,可将本区造山型金矿细分为破碎带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两个亚类型。柴北缘一东昆仑地区的造山型金
矿的成矿流体属于中等温度、低盐度的H
2O-NaCl-CO
2
±CH
4
±N
2
体系。详细的野外
和显微镜下观测发现,控矿构造曾经历过多期次的活动[3],金的成矿主要有两期:晚加里东期和晚华力西一印支期[4]。柴北缘一东昆仑的造山带特点,决定了这里的造山型金矿与环太平洋地区其它显生宙造山型金矿有较大的差别。柴北缘一东昆仑地区的造山型金矿在空间上严格受三级构造系统的控制,这三级构造系统是:深断裂或碰撞带(第一级)、大型剪切带(第二级)、褶皱和断裂一裂隙系统(第三级),通常低级构造系统是高级构造系统的派生或配套构造。总体上,所有金矿都沿深断裂或碰撞带的近侧分布(即分布于三级构造带或板片的边部),一条大型剪切带通常控制了两个(或以上)矿床和多个矿点的展布,而矿床和矿体则定位于大型剪切带内或旁侧的褶皱及断裂。柴北缘一东昆仑地区的造山型金矿的成矿流体
属于中等温度、低盐度的H
2O-NaCl-CO
2
±CH
4
±N
2
体系。其晚加里东期成矿流体中
的含碳流体包裹体高CO
2和CH
4
,而晚华力西一印支期成矿流体中的含碳流体包裹
体以CO
2为主,几乎不含CH
4
。这一差别H
2
O-NaCl-CO
2
±CH
4
±N
2
体系的不混溶结果,
控制不混溶的因素是热动力学条件。与碰撞有关的热事件(包括造山花岗岩侵位)以及逐步升高的地热增温率,驱动被加热的建造水和大气降水流体沿碰撞带和大型剪切带长距离地迁移、活动,并淋取围岩的成矿元素,形成含金流体。流体进人矿床或矿体构造后,由于构造性质转换,物理化学条件亦随之改变,含金流体沉淀,形成金矿体。因此,造山型金矿是造山作用的产物,后者为前者提供空间,热动力条件[5]。
以滇西大坪金矿床为例。
大坪金矿床被视为哀牢山造山带南段最典型的造山型金矿,但其诸多地质特征明显不同于国外典型造山型金矿床,而呈现出与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的一致性。区域上,脉型金铜铅银矿床的产出与中酸性侵入岩及中基性火山岩密切相关。大坪金矿床形成于主要赋矿的桃家寨闪长岩侵位之后的新生代构造/岩浆热事件中,金矿床是区域尺度伸展和转换拉伸应力体制的产物;成矿作用过程中,研究
区构造动力体制发生了转换,主成矿期容矿断裂带显示为张剪性正断层性。矿脉多,且近平行成带产出;矿石的充填型结构构造和矿物共生组合指示矿脉形成温度低"深度浅;矿化/蚀变样式以及蛋白石和氧化矿的出现表明成矿体系处于开放的氧化环境,成矿后保存良好。大坪金矿床这种特殊的地质特征可能与其复杂的区域构造背景及成矿演化过程密切相关,金矿床虽然具有造山型金矿的基本特征,但在成矿作用晚期,矿床浅部叠加了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铜铅银成矿作用[6]。以青海北祁连松树南沟造山型金矿床为例。
北祁连早古生代大洋盆地演化至晚奥陶世,有强烈的中基性火山喷发(溢)活动,形成富含金等成矿元素的细碧岩、细碧玢岩等火山沉积岩系。加里东及其以后的造山活动,特别是晚华力西—印支期(275~161Ma)陆内碰撞造山活动对矿床的形成意义重大。晚华力西—印支期陆内碰撞造山活动阶段,沿坂山深大断裂带旁侧形成规模较大的北西向韧性剪切带,其中的中基性火山岩发生强烈的动力变质,使中基性火山岩中的成矿元素活化,并产生变质热液成矿流体;与此同时,地壳深部岩石重熔形成小规模的中酸性岩浆侵入活动,并从途经围岩中萃取丰富的成矿物质形成岩浆热液成矿流体;变质水、岩浆水与成矿物质组成的混合型成矿流体运移至近地表,在动力变质岩及其围岩的张性裂隙或微裂隙发育部位富集成矿,形成斑岩型金(铜)矿体(西矿段)、韧性剪切带型金矿体、构造热液脉(含金多金属石英方解石脉)型金矿体(东矿段),构成造山型金矿床的矿化组合系列[7]。松树南沟金矿床的最终形成与晚华力西—印支期陆内碰撞造山产生的大规模剪切构造—流体活动有关,可归类为造山型金矿床。
三、造山型金矿成矿规律
综合这些典型造山带金矿床,可分别从时空物三方面来总结其成矿规律。
造山型金矿床在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在早前寒武纪出现2个峰期,分别在2. 8-2.55 Ga和 2.1-1.8 Ga,与 Kenorland超大陆和哥伦比超大陆的拼贴过程密切相关; 随后在 1.8-0.6 Ga 间缺失造山型金矿床; 60-50Ma造山型金矿床呈连续分布。
造山型金矿床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570Ma 至今,造山型金成矿作用相对连续。古生代造山型金矿床主要分布在冈瓦那(Gondwana) 超大陆活动大陆边缘和古特提斯洋盆周缘,如Tasman造山系统内的澳大利亚东南部的Bendigo-bal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