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九单元知识点.doc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26 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过渡的含义:①所有制结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私有制经济占优势地位向单一公有制过
渡②社会形态: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召开: 1949 年 9 月 21 日,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
内容:①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等重要文件。它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②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为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
高岗为副主席。
③大会一致决定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国名;确定了首都、国旗、纪年、代国歌等。
2、开国大典:1949 年 10 月 1 日下午 3 时,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开国大典。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
各族人民的历史,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②中华民族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
4、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政权的措施
土地改革、“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抗美援朝
5、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方针
外交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包括:“一边倒”“另起炉灶”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6、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
①与苏联等十个人民民主国家建交
②1954 年 4 月参加日内日瓦会议
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 1955 年 4 月参加万隆会议
7、 1953 年,中国共产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
内容: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8、社会主义工业化——一五计划(1953-1957)
经过有计划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
9、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
①概况: 1956 年底,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②意义:标志着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初步建立。
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召开: 1954 年 9 月,在北京召开。
内容:①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11、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体系构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
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2、毛泽东思想不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也是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
想。
第 27 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1、中共八大
①召开时间:1956 年。
②主要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
之间的矛盾。
③主要任务: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④意义:中共八大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2、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①内容: 1958 年,中共中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的总路线,在全国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②影响: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加上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以及当时的自然灾害等因素1959—1961 年,我国
经济发生了严重困难。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经验教训:
①要充分认识国情;
②生产关系的变革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③国民经济发展要有计划、按比例进行,不要急于求成;
④要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实际的关系。
3、文化大革命原因、性质、启示
原因:①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现实危险;
②他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想通过发动“文化大革命”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性质:“文化大革命”不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而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教训启示:必须正确认识国内主要矛盾,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贯彻“依法治国”方略;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4、 20 世纪 70 年代,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
①与中国建交国家的数量不断增加
② 1971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③1972 年,中日正式建交。
④ 1979 年,中美建交。
5、纵观 20 世纪 50- 70 年代我国的经济建设历程,可以从中得出哪些经验和教训?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
②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③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民主与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