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定理公式汇编

合集下载

初中数学定理公式定律大全

初中数学定理公式定律大全

初中数学定理公式定律大全1.代数定理-同号两数相乘为正,异号两数相乘为负。

-分配率:a×(b+c)=a×b+a×c。

-同底数幂相除,指数相减:(a^m)÷(a^n)=a^(m-n)。

-幂的乘法:(a^m)×(a^n)=a^(m+n)。

2.平方根公式-设a≥0,则√a×√a=a。

-若a≥0,则√(a^2)=a。

3.线性方程- 设a ≠ 0,方程 ax + b = 0 的解是 x = -b/a。

- 形如 ax + b = cx + d 的一次方程,有唯一解 x = (d - b)/(a -c)。

4.角度定理-外角和定理:一个三角形的外角等于它的两个不相邻内角的和。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一个三角形的内角之和等于180°。

-同位角定理:如果两条直线被一条截线分成两个内交角和两个外交角,则这两个内交角互为同位角,两个外交角互为同位角。

5.平行线和三角形定理-同位角、内错角定理:当两条直线被一条截线分成两个内交角和两个外交角时,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

-平行线截割定理:当两条平行线被一条截线截断时,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一个三角形的内角之和等于180°。

-等腰三角形定理:两边相等的三角形中,两个对应的内角也相等。

6.几何定理-直角三角形定理: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一些角是直角,则它是直角三角形。

-直角边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的平方等于各直角边的平方和。

-勾股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的平方等于两个直角边的平方和。

-相似三角形定理:如果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正方形的对角线垂直定理:正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

7.百分数与比例-百分数换分数:将百分数转化为分数,百分数除以100即可得到对应的分数。

-百分数的四则运算:百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先转化为分数进行计算,最后再转化为百分数。

-比例:设a:b=c:d,称a和b为比例的两个项,c和d为比例的两个对应项。

初中高中数学定理公式大全

初中高中数学定理公式大全

初中高中数学定理公式大全1.代数运算定理:-加法交换律:a+b=b+a-减法交换律:a-b≠b-a-乘法交换律:a×b=b×a-除法交换律:a÷b≠b÷a-分配律:a×(b+c)=a×b+a×c2. 平方差公式:(a + b)² = a² + 2ab + b²3. 平方和公式:(a - b)² = a² - 2ab + b²4. 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x = (-b ± √(b² - 4ac)) / (2a)5. 正弦定理:a/sinA = b/sinB = c/sinC6. 余弦定理:c² = a² + b² - 2abcosC7. 对数公式:loga(ab) = loga(a) + loga(b)8.指数公式:a^m×a^n=a^(m+n)9.相反数的求法:-(-a)=a10. 完全平方公式:(a + b)² = a² + 2ab + b²11. 二项式定理:(a + b)^n = C(n,0)a^n + C(n,1)a^(n-1)b + ... + C(n,n-1)ab^(n-1) + C(n,n)b^n12.绝对值公式:,a×b,=,a,×,b13.分式的乘法公式:(a/b)×(c/d)=(a×c)/(b×d)14.微积分的基本定理:积分与微分是互逆的15.等腰三角形的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相等,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边相等16.等边三角形的定理:等边三角形的三边相等,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是60度17.三角函数的和差化积公式:- 正弦的和差化积公式:sin(A ± B) = sinAcosB ± cosAsinB- 余弦的和差化积公式:cos(A ± B) = cosAcosB ∓ sinAsinB18.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a²+b²=c²19.等角三角函数的关系式:- 正弦和余弦的关系式:sin²θ + cos²θ = 1- 正切和余切的关系式:tanθ × cotθ = 120.对数函数的性质:-对数函数的底数必须大于0且不等于1- 对数函数的性质:loga(b × c) = loga(b) + loga(c)。

初中数学所有定理与公式

初中数学所有定理与公式

初中数学所有定理与公式初中数学中的定理与公式有很多,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定理和公式:一、整数与出列1.整数与负数相乘,结果为负数。

(定理)2.出列法则:同号相乘为正,异号相乘为负。

(公式)二、整式的加减与乘除1.加法交换律:a+b=b+a。

(定理)2.减法可加法运算:a-b=a+(-b)。

(公式)3.乘法交换律:a×b=b×a。

(定理)4.乘法分配律:a×(b+c)=a×b+a×c。

(定理)5.除法公式:a÷b=a×(1/b)。

(公式)6.乘幂公式:a^m×a^n=a^(m+n)。

(公式)三、因式分解与倍数与公约数1.因式分解:将一个多项式写成几个因式相乘的形式。

(规则)2.公约数:能同时整除两个或多个数的数。

(定义)3.最大公约数:一组数的公约数中最大的一个。

(定义)4.最小公倍数:一组数中能被所有数整除的最小整数。

(定义)四、平方根与勾股定理1.平方根的性质:如果a²=b,则√b=,a。

(定理)2.勾股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a²+b²=c²。

(定理)五、百分数及其应用1.百分比:以百为基数的计数单位。

(定义)2.百分数计算:a%=a/100。

(公式)3.利率计算: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公式)4.百分数的增减:数据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计算。

(公式)六、方程与不等式1. 一元一次方程:ax + b = 0,x = -b/a。

(定理)2. 一元二次方程求解公式:x = (-b ± √(b² - 4ac))/(2a)。

(公式)3.不等式的性质:同意负号,异号取反,非负数平方不小于0。

(定理)七、平行线与相交线1.平行线的性质: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外错角相等。

(定理)2.相交线的性质:同位角互补,内错角互补,外错角互补。

(定理)八、三角形与四边形1.三角形内角和为180°。

最新最全初中数学定理公式汇编

最新最全初中数学定理公式汇编

最新最全初中数学定理公式汇编初中数学是中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其中包含了许多定理和公式。

下面是一份最新最全的初中数学定理公式汇编:1.二项式定理:(a+b)^n=C(n,0)a^nb^0+C(n,1)a^(n-1)b^1+...+C(n,r)a^(n-r)b^r+...+C(n,n)a^0b^n2. 一次函数公式:y = kx + b3.二次函数顶点公式:y=a(x-h)^2+k4.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S=底边长度×高5.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a^2+b^2=c^26.长方形面积公式:S=长×宽7. 直角三角形正弦定理:a/sinA = b/sinB = c/sinC8.圆的面积公式:S=πr^29. 两角和公式:sin(A ± B) = sinAcosB ± cosAsinB10.长方体体积公式:体积=长×宽×高11. 两角差公式:cos(A ± B) = cosAcosB ± sinAsinB12.三角形面积公式:S=1/2×底边长×高13.平行线性质:平行线两对应角相等,内错角相等14.同位角性质:同位角互为补角或同为对顶角15. 合并同类项公式:ax + bx = (a + b)x16. 分式运算公式:a/b + c/d = (ad + bc)/bd17.等腰三角形边长关系:a=c18.等腰三角形内角性质:底角相等,顶角互补19.对称性质:对称位置的线段、角、图形等相等20. 同余定理:如果a ≡ b (mod m) 且c ≡ d (mod m),则 a +c ≡ b +d (mod m) 和ac ≡ bd (mod m)21.等差数列通项公式:a_n=a_1+(n-1)d22.根号运算性质:√(a×b)=√a×√b23.正方形面积公式:S=a^224.正方体体积公式:体积=a^325.等差数列求和公式:S_n=(a_1+a_n)×n/226.圆锥体积公式:体积=1/3×π×r^2×h27.题意引导法则:结合问题的题意和已知条件进行推理、求解这是初中数学定理和公式的一部分,掌握并熟练应用这些定理和公式,对于学习和解题是非常有帮助的。

初中数学公式定理大全

初中数学公式定理大全

初中数学公式定理大全
一、比例
1、比例定义:两个量的比值称为比例。

2、反比例定理:如果两个数中,一个数的倒数与另一个数成正比,则称这两个数成反比。

3、比例的乘法定理:如果两个比例的乘积等于1,则称这两个比例互相等数。

4、比例的加法定理:若两个比例的和为1,则称这两个比例是相等数。

5、三比例定理:若有三个比例a:b:c,他们的和为1,那么
a+b:b+c:c+a=1
二、平行线定理
1、平行线定义:两条直线不相交,且均与同一平行线相平行,则称这两条直线相平行。

2、平行线分割叉定理:若有两条平行线与另一直线相交,则这两条射线所成的四边形的面积是相等的。

3、垂直平分线定理:若有一条直线与另一条直线相垂直,则这二条直线的中垂线所成的四边形的面积是相等的。

4、向量平分定理:若有两条向量,它们的和所成的新向量与该向量成反比,则称这两条向量相平分。

三、三角形定理
1、三角形定义:三点不共线时,连接这三点构成的图形称为三角形。

2、勾股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的平方等于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

3、相似三角形定理:若两个三角形的各边按比例相等,则称这两个
三角形是相似的。

4、三角形的中线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

初中数学定理、公式汇编

初中数学定理、公式汇编

初中数学定理、公式汇编第一篇数与代数第一节数与式一、实数1.实数的分类:整数(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和分数(包括:有限小数和无限环循小数)都是有理数.如:-3,,0.231,0.737373…,,等;无限不环循小数叫做无理数.如:π,,0.1010010001…(两个1之间依次多1个0)等.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2.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

实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3.绝对值:在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叫数a的绝对值,记作∣a∣。

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如:丨-_丨=;丨3.14-π丨=π-3.14.4.相反数:符号不同、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a的相反数是-a,0的相反数是0。

5.有效数字: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笫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最末一个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如:0.05972精确到0.001得0.060,结果有两个有效数字6,0.6.科学记数法:把一个数写成a×10n的形式(其中1≤a<10,n是整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如:407000=4.07×105,0.000043=4.3×10-5.7.大小比较: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8.数的乘方:求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乘方,乘方运算的结果叫幂。

9.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数a就叫做x的平方根(也叫做二次方根式)。

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只有一个平方根,它是0本身;负数没有平方根.10.开平方: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11.算术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正数x就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0的算术平方根是0.12.立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的立方等于a,即x3=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立方根(也叫做三次方根),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0的立方根是0.13.开立方:求一个数a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做开立方.14.平方根易错点:(1)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不分,如64的平方根为士8,易丢掉-8,而求为64的算术平方根;15.二次根式:(1)定义:式子叫做二次根式.16.二次根式的化简:17.最简二次根式应满足的条件:(1)被开方数的因式是整式或整数;(2)被开方数中不含有能开得尽的因数或因式.18.同类二次根式:几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以后,如果被开方数相同,这几个二次根式就叫做同类二次根式.19.二次根式的乘法、除法公式20..二次根式运算注意事项:(1)二次根式相加减,先把各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防止:①该化简的没化简;②不该合并的合并;③化简不正确;④合并出错.(2)二次根式的乘法除法常用乘法公式或除法公式来简化计算,运算结果一定写成最简二次根式或整式.21.有理数加法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22.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23.有理数乘法法则:两个有理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再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积仍为0.24.有理数除法法则:两个有理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非0的数都得0;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25.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二.代数式:(1)用运算符号把数和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

27条初中数学公式定理集锦

27条初中数学公式定理集锦

一、有理数1、相反数与绝对值(1)数a的相反数是-a。

若a、b互为相反数,则a+b=0;反之,若a+b=0,则a、b互为相反数.a(a>0),(2)绝对值计算∣a∣= 0(a=0),-a(a<0),a(a≧0),a(a>0),或∣a∣=或∣a∣=-a(a<0),-a(a≦0)2、两个有理数大小的比较(1)在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2)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3)两个负数比较,绝对值大的负数反而小.3、有理数的运算4、有理数运算律5、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作a ×10n的形式,其中a 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10,即1 ≤| a| <10,n 是正整数.二、整式的加减1、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合并同类项时,将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的和作为系数,字母与字母的指数不变.2、去括号法则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不改变;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 3、整式的加减法则整式的加减实质就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若有括号,就要先去掉括号,然后再合并同类项,直到结果中没有同类项为止.三、一元一次方程1、等式的基本性质(1)如果a=b ,那么a+c=b+c ,a-c=b-c(2)如果a=b ,那么ac=bc ;如果a=b ,那么a c =bc (c ≠0)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四、几何图形初步1、直线、线段公理(1)直线公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线段公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角五、相交线与平行线1.相交线与垂线2.平行线3.命题、定理、证明六、实数1、平方根和立方根2、实数的性质(1)数a的相反数是-a,这里a表示任意一个实数.(2)一个正实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实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七、平面直角坐标系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点P(a,b)①点在第一象限,则a>0,b>0; ②点在第二象限,则a<0,b>0;○3点在第三象限,则a<0,b<0; ④点在第四象限,则a>0,b<0 角平分线上点的特点 P(a,b)①在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a=b ; ②在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a=-b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称点的坐标特点 P(a,b) ①关于x 轴对称,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即(a,-b );○2关于y 轴对称,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纵坐标相同,即(-a ,b ); ○3关于坐标原点对称,横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即(-a,-b ) 与坐标轴平行的直线上的点的坐标特点○1与x 轴平行的直线上的所有点的纵坐标相同; ○2与y 轴平行的直线上的所有点的横坐标相同 八、二元一次方程组a 1x+b 1y=c 1, 对于二元一次方程组a 2x+b 2y=c 2.(1) 当a 1a 2 ≠b 1b 2(a 2,b 2≠0)时,方程组有唯一解.(2) 当a 1a 2 =b 1b 2 =c 1c 2 (a 2,b 2,c 2≠0)时,方程组有无数组解.(3) 当a 1a 2 =b 1b 2 ≠c 1c 2(a2,b2,c2≠0)时,方程组无解.九、不等式与不等式组1.不等式性质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同时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同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即如果a>b ,那么a ±m>b ±m.性质2: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即如果a>b 且m>0,那么am>bm 或a m >bm.性质3: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即如果a>b 且m<0,那么am<bm 或a m <bm.2.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不等式组(a<b )数轴表示解集口诀x>a ,x>bx>b同大取大x<a ,x<bx<a同小取小ababa ba b十、三角形1、三角形的分类2、三角形三边关系三角形中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中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3、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4、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性质;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判定: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5、三角形的外角性质(1)三角形的外角和为360°.(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和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6、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1)n边形的内角和是(n-2)×180°.(2)n边形的外角和为360°.十一、全等三角形1.全等三角形角形的判定2.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1)性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判定: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十二、轴对称1.轴对称和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2.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十三、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1.幂的有关法则2.乘法公式3.因式分解十四、分式1.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即 A B =A ·M B ·M ,A B = A ÷M B ÷M (其中M 是不等于0的整式) 2.分式的运算法则(1) 乘法法则:分式乘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积的分母.即b a ·d c =bdac .(2) 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 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即b a ÷d c =b a ·c d =bcad.(3) 乘方法则: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为正整数).(4) 加减法法则:①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即a c ±b c =a ±bc:②异分母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分式,再加减.即a b ±d c =ac bc ±bd bc =ac ±bdbc.十五、二次根式十六、勾股定理1.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是a ,b,斜边长为c,那么a 2+b 2=c 2.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满足a 2+b 2=c 2,那么 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十七、平行四边形1.几种特殊四边形常用的判定方法2.中位线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半.十八、一次函数1.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2.—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Oxy OxyOxyOxy Oxy Oxy十九、数据的分析1. 平均数(1) 平均数: 对于n 个数n 个数的平均数. (2) 加权平均数:若n 则x 1w 1+x 2w 2+…+x n w nw 1+w 2+…+w n叫做这n 个数的加权平均数 2. 数据的波动程度(1) 极差: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2) 方差:一组数据中各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的差的平方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方差,通常用s 2来表示,计算公式x 1-⎺x )2+(x 2-⎺x )2+…+(x n -⎺x )2]. (3) 标准差:样本方差的算术平方根表示样本的标准差,它也描述了数据对平均数的离散程度.公式:. 二十、一元二次方程1.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2. —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ax 2+bx+c=0(a ≠0) 的判别式△= b 2-4ac .(1) △>0,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a ≠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 △=0,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a ≠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3) △<0,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a ≠0) 没有实数根.3.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a ≠0)的两根为x 1,x 2, 则有二十—、二次函数2. 二次函斂y=a(x-h)+k(a ≠0)的性质3. 二次函数y=ax +bx+c 的性质(1) a 的符号:由抛物线的开口方向确定 ○1开口向上○2开口向下。

初中数学重要公式定理定律

初中数学重要公式定理定律

初中数学重要公式定理定律1. 一次函数的公式:y = kx + b,其中k是斜率,b是y轴截距。

2. 二次函数的公式:y = ax² + bx + c,其中a≠0,a、b、c是实数。

3. 三角函数的正弦定理:在任意三角形ABC中,有a/sinA =b/sinB = c/sinC,其中a、b、c分别是三角形的边长,A、B、C分别是对应的角度。

4. 三角函数的余弦定理:在任意三角形ABC中,有c² = a² + b² - 2abcosC,其中a、b、c分别是三角形的边长,C是夹角。

5. 三角函数的正切定理:在任意三角形ABC中,有tanA = a/b,tanB = b/a,tanC = c/b,其中a、b、c分别是三角形的边长,A、B、C 分别是对应的角度。

6. 对数的性质:logAB = logA + logB,log(A/B) = logA - logB,log(A^m) = m·logA,其中A、B为正实数,m是实数。

7. 平方差公式:(a + b)² = a² + 2ab + b²,(a - b)² = a² - 2ab + b²。

8.平方根性质:√(a·b)=√a·√b,√(a/b)=√a/√b,其中a、b都是非负实数。

9.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如果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度相等,那么它们对应边长之比相等。

10.二项式定理:(a+b)ⁿ=C(n,0)·aⁿ+C(n,1)·aⁿ⁻¹·b+C(n,2)·aⁿ⁻²·b²+...+C(n,n-1)·a·bⁿ⁻¹+C(n,n)·bⁿ,其中C(n,k)为组合数。

11. 最大公约数性质:如果a能整除b且a能整除c,那么a能整除b和c的最大公约数gcd(b, c)。

初中数学公式定理大全

初中数学公式定理大全

初中数学公式定理大全1.代数公式- 两个数的乘积等于它们的积:ab = ba- 两个数乘积的倒数等于它们的倒数的乘积:(ab)^-1 = a^-1 * b^-1- 两个数的平方和等于它们的平方和的两倍加上它们的积:(a + b)^2 = a^2 + 2ab + b^2- 两个数的平方差等于它们的平方差的两倍减去它们的积:(a -b)^2 = a^2 - 2ab + b^22.平面几何定理- 锐角三角形的三条边的平方之和等于两倍的三个角的余弦值之和:a^2 + b^2 + c^2 = 2(abcosC + bccosA + cacosB)-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度:A+B+C=180度-等腰三角形底角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等于顶角的一半:A=B/2 -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a/b=c/d3.空间几何定理-空间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的平方等于两个直角边的平方的和:c^2=a^2+b^2-空间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空间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度:A+B+C=180度-垂直平分线定理:平面内相交的两条直线的垂直平分线互相垂直4.数列与数学归纳法-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 = a1 + (n - 1)d-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Sn = (n/2)(a1 + an)-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an = a1 * r^(n - 1)-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当r不等于1时):Sn=a1*(1-r^n)/(1-r) -数学归纳法:若数学命题在数的一部分上成立且下一部分数的成立是依赖于上一部分数的成立,则该数学命题在全体正整数上成立5.概率-事件的概率:P(A)=n(A)/n(S),其中n(A)表示事件A中的有利结果数,n(S)表示样本空间中的总结果数-互斥事件的概率和:P(A+B)=P(A)+P(B),其中A和B是互斥事件- 事件的相对频率概率:P(A) = lim(n(A) / n),其中n表示试验次数6.函数-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y = kx + b,其中k表示斜率,b表示截距-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y = ax^2 + bx + c,其中a表示二次项系数,b表示一次项系数,c表示常数项这只是初中数学常用的一些公式和定理的简要介绍,数学含有广泛且深奥的知识。

(完整版)初中数学公式大全(整理打印版)

(完整版)初中数学公式大全(整理打印版)

初中数学公式大全a b a b= ⎩⎨- a (a < 0)初中数学定理、公式汇编一、数与代数1. 数与式(1) 实数 实数的性质:1 ①实数 a 的相反数是—a ,实数 a 的倒数是 (a≠0);a②实数 a 的绝对值:⎧a (a > 0)⎪a ⎨0(a = 0)⎪- a (a < 0) ③正数大于 0,负数小于 0,两个负实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二次根式:①积与商的方根的运算性质:= ⋅ (a≥0,b≥0);= (a≥0,b >0);②二次根式的性质:= a = ⎧a (a ≥ 0) ⎩ (2)整式与分式①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即a m ⋅ a n = a m +n (m 、n 为正整数);②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即a m ÷ a n = a m -n (a≠0,m 、n 为正整数,m>n );③幂的乘方法则: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即(ab )n = a n b n (n 为正整数);④零指数: a 0 = 1 (a≠0);ab a b a 2- b + b 2- 4ac ± ⑤负整数指数: a -n = 1a n(a≠0,n 为正整数);⑥平方差公式: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即(a + b )(a - b ) = a 2 - b 2 ;⑦完全平方公式: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 它们的积的 2 倍,即(a ± b )2 = a 2 ± 2ab + b 2 ;分式①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整a 式,分式的值不变,即b = a ⨯ m ; a b ⨯ m b ac ac= a ÷ m b ÷ m,其中 m 是不等于零的代数式;②分式的乘法法则: ⋅ = ;b d bda c a d ad③分式的除法法则: ÷b d = ⋅ = bc (c ≠ 0) ; bc ④分式的乘方法则: ( a b )n = a b na b(n 为正整数);a ± b⑤同分母分式加减法则: ± = ;c c ca d ⑥异分母分式加减法则: cb 2. 方程与不等式= ab ± cd ;bc①一元二次方程 ax 2 + bx + c = 0 (a≠0)的求根公式:x = (b 2 2a - 4ac ≥ 0)②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 = b 2 - 4ac 叫做一元二次方程ax 2 + bx + c = 0 (a≠0)的根的判别式: ∆ > 0 ⇔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 = 0 ⇔ 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 < 0 ⇔ 方程没有实数根;③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设 x 1 、 x 2是方程 ax 2 + bx + c = 0nb c (a≠0)的两个根,那么 x 1 + x 2 = - a, x 1 x 2 = a;不等式的基本性质:①不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②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③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3. 函数一次函数的图象:函数 y=kx+b(k 、b 是常数,k≠0)的图象是过点(0,b )且 与直线 y=kx 平行的一条直线;一次函数的性质:设 y=kx+b (k≠0),则当 k>0 时,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当 k<0, 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函数 y = kx 的图象是过原点及点(1,k )的一条直线。

初中数学定理、公式汇编

初中数学定理、公式汇编

初中数学定理、公式汇编一、数与代数 1. 数与式(1) 实数实数的性质:①实数a 的相反数是—a ,实数a 的倒数是a1(a ≠0); ②实数a 的绝对值:⎪⎩⎪⎨⎧<-=>=)0()0(0)0(a a a a a a③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两个负实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二次根式:①积与商的方根的运算性质:b a ab ⋅=(a ≥0,b ≥0);b ab a =(a ≥0,b >0); ②二次根式的性质:⎩⎨⎧<-≥==)0()0(2a a a a a a (2)整式与分式①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即nm nmaa a +=⋅(m 、n 为正整数); ②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即nm nma a a -=÷(a ≠0,m 、n 为正整数,m>n );③幂的乘方法则: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即nn n b a ab =)((n 为正整数); ④零指数:10=a (a ≠0); ⑤负整数指数:nna a1=-(a ≠0,n 为正整数); ⑥平方差公式: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即22))((b a b a b a -=-+; ⑦完全平方公式: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它们的积的2倍,即2222)(b ab a b a +±=±;分式 :①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即m b m a b a ⨯⨯=;mb ma b a ÷÷=,其中m 是不等于零的代数式; ②分式的乘法法则:bd ac d c b a =⋅; ③分式的除法法则:)0(≠=⋅=÷c bc adc d b a d c b a ; ④分式的乘方法则:n nn ba b a =)((n 为正整数);⑤同分母分式加减法则:c b a c b c a ±=±;⑥异分母分式加减法则:bccdab b d c a ±=±; 2. 方程与不等式①一元二次方程02=++c bx ax (a ≠0)的求根公式:)04(2422≥--+-=ac b aac b b x②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ac b 42-=∆叫做一元二次方程02=++c bx ax (a ≠0)的根的判别式:⇔>∆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0方程没有实数根;③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设1x 、2x 是方程02=++c bx ax (a ≠0)的两个根,那么1x +2x =ab -,1x 2x =a c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①不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②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③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3. 函数一次函数的图象:函数y=kx+b(k 、b 是常数,k ≠0)的图象是过点(0,b )且与直线y=kx 平行的一条直线;一次函数的性质:设y=kx+b (k ≠0),则当k>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k<0, 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函数kx y =的图象是过原点及点(1,k )的一条直线。

(完整版)初中数学公式定理大全

(完整版)初中数学公式定理大全

一、锐角三角函数:初中数学公式定理大全sin A =∠A 的对边cos A =∠A 的邻边① ∠A 是 Rt △ABC 的任一锐角,则∠A 的正弦:tan A = ∠A 的对边斜边 ,∠A 的余弦: 斜 边 ,∠A 的正切:∠A 的邻边; 并且 sin 2A +cos 2A =1. 0<sin A <1,0<cos A <1,tan A >0. ∠A 越大,∠A 的正弦和正切值越大,余弦值反而越小.② 余角公式:sin(90º-A )=cos A ,cos(90º-A )=sin A .铅垂高度=ℎ ℎ③ 斜坡的坡度:i =水平宽度 ④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l .设坡角为 α,则 i =tan α=l . l二、二次函数: y = ) 1.定义:一般地,如果 ,那么 y 叫做 x 的二次函数. 2. 抛物线的三要素: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①a 的符号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当a > 0时,开口向上;当a < 0时,开口向下;|a |相等,抛物线的开口大小、形状相同。

②平行于 y 轴(或重合)的直线记作x = ℎ,特别地,y 轴记作直线x = 0。

y = ax 2 + bx + c = a(x + b )2 + 4ac ‒ b2(‒ b , 4ac ‒ b 2) x = ‒ b(1)公式法:2a4a,∴顶点是 2a4a,对称轴是直线2a(2)配方法:运用配方的方法,将抛物线的解析式化为y = a (x ‒ ℎ)2+ k 的形式,得到顶点为(h,k),对称轴是直线x = ℎ(3)运用抛物线的对称性:由于抛物线是以对称轴为轴的轴对称图形,对称轴与抛物线的交点是顶点。

(x ,y ) (x ,y ) x = x 1 + x 2 若已知抛物线上两点 1 、 2 (及 y 值相同),则对称轴方程可以表示为:2 4.抛物线y = ax 2 + bx + c 中,a ,b ,c 的作用(1)a 决定开口方向及开口大小,这与y = ax 2中的a 完全一样. b a y = ax 2 + bx + c x =‒ bb = 0 (2) 和 共同决定抛物线对称轴的位置.由于抛物线 的对称轴是直线 2a ,故:① 时,对b > 0a b< 0 a称轴为 y 轴;②a (即 、b 同号)时,对称轴在 y 轴左侧;③a (即 、b 异号)时,对称轴在 y 轴右侧.(3)c 的大小决定抛物线y = ax 2+ bx + c 与 y 轴交点的位置. 当x = 0时,y=c ,∴抛物线y = ax 2+ bx + c 与 y 轴有且只有一个交点(0,c )① c = 0,抛物线经过原点; ②c > 0,与 y 轴交于正半轴;③c < 0,与 y 轴交于负半轴b < 0α以上三点中,当结论和条件互换时,仍成立。

初中数学必背公式及定理

初中数学必背公式及定理

初中数学必背公式及定理初中数学中,有很多重要的公式和定理需要掌握。

下面是一些必备的公式和定理:一、基础运算法则:1.加法交换律:a+b=b+a2.减法的定义:a-b=a+(-b)3.减法与加法的关系:a-b=a+(-b)=a+(-1)×b4.乘法交换律:a×b=b×a5.乘法结合律:(a×b)×c=a×(b×c)6.乘法分配律:a×(b+c)=a×b+a×c二、整数运算公式:1.同号相乘,异号相反:正×正=正,负×负=正,正×负=负,负×正=负2.乘方运算:a^m×a^n=a^(m+n),(a^m)^n=a^(m×n)3.含有分数运算:a/b×c/d=(a×c)/(b×d),a/b÷c/d=(a×d)/(b×c)4.分数乘方运算:(a/b)^n=a^n/b^n,a^(1/n)=b,则a=b^n5.注意计算顺序: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三、平方与立方公式:1. (a+b)² = a² + 2ab + b²2. (a-b)² = a² - 2ab + b²3.a²-b²=(a+b)(a-b)4. (a+b)³ = a³ + 3a²b + 3ab² + b³5. (a-b)³ = a³ - 3a²b + 3ab² - b³四、勾股定理:1.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平方等于两直角边平方和:c²=a²+b²五、等腰三角形定理:1.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边相等:AB=AC2.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B=∠C3.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底角和为180°:∠A+∠B+∠C=180°六、平行线定理:1.同位角相等:如果两条直线被一条直线截断,同位角相等2.内错角相等:平行线被截断时,内错角相等3.顶角、底角和补角的关系:顶角与底角之和为补角4.平行线间的平行线相等:若有两条直线分别与另外两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平行。

七八年级数学定理概念公式总集

七八年级数学定理概念公式总集

一、数学定理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的平方和。

2. 皮亚诺小定理:若p是质数,a是整数且a与p互素,则a^(p-1)≡1(mod p)。

3. 欧拉定理:若a与n互素,则a^φ(n) ≡ 1 (mod n),其中φ(n)表示小于n且与n互素的数的个数。

4. 费马定理:若p是质数,a是整数且a与p互素,则a^(p-1) ≡1 (mod p)。

5. 泰勒展开定理:当函数f(x)在x=a处具有n阶导数时,可以将其在x=a处展开为Taylor级数。

6. 插值定理:设f(x)在[a,b]上有n+1阶连续导数,则对于[a,b]上任意n+1个互异的点x0,x1,…,xn,则存在一点ξ属于[a,b],使得f(x)可以通过这n+1个点的线性组合唯一确定。

7.中值定理:如果函数f(x)在区间[a,b]上连续,在(a,b)内可导且f(a)=f(b),则在(a,b)内,至少存在一点c,使得f'(c)=0。

8.泰勒中值定理:当函数f(x)在闭区间[a,b]上的n+1阶导数存在且连续时,在(a,b)内至少存在一个点ξ,使得f(x)在点x的泰勒展开式与f(x)在点ξ的泰勒展开式的误差项成正比,即f(x)-T(x)=f^(n+1)(ξ)(x-ξ)^(n+1)/(n+1!)。

9.柯西定理:设f(x)和g(x)在区间[a,b]上连续,在(a,b)内可导,且g'(x)≠0,则在(a,b)内至少存在一点c,使得[f(b)-f(a)]/[g(b)-g(a)]=f'(c)/g'(c)。

10. 韦达定理:设多项式f(x) = a_nx^n + a_(n-1)x^(n-1) + … + a_1x + a_0,其中a_n ≠ 0,则f(x)可以被(x-r1)(x-r2)…(x-rn)整除,其中r1,r2,…,rn为f(x)的根。

二、数学概念1. 原始根:设p是一个素数,若存在一个整数g使得(x^(p-1)) mod p = 1,且对于任意整数a,若a^(p-1)= 1 (mod p),则a ≡ g^k (mod p)。

初中数学公式大全

初中数学公式大全

初中数学定理公式汇编1. 数与式(1) 实数 实数的性质:①实数a 的相反数是—a ,实数a 的倒数是a1(a ≠0); ②实数a 的绝对值:⎪⎩⎪⎨⎧<-=>=)0()0(0)0(a a a a a a③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两个负实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例1求下列各数的相反数及绝对值: (1)3 -64; (2)3-π. 分析:(1)题根据3-a=-3a(a >0),求一个负数的立方根,可以先求出这个负数的绝对值的立方根,再取它的相反数.(2)题中先判断3与π的大小,再求3-π的绝对值.解 (1)因为3-64=-3 64=-4,所以3 -64的相反数是4,|3 -64|=4. (2)3-π的相反数是-(3-π)=π-3.因为π>3所以3-π<0,因此|3-π|-(3-π)=-3+π=π-3. 例2已知一个数的绝对值是3,求这个数.解:设这个数为a ,根据题意,有|a |=3.因为|3|=3,|-3|=3,所以a=±3,即绝对值是3的数为±3. 例3求下列各式中的实数x(1)|x |=3 64 125; (2)|x |=|-π|; (3)求满足|x |<421的整式x. 分析:根据实数的绝对值的意义求x. 解(1)3 64 125=45.这是因为|45|=45,|-45|=45,所以绝对值为3 64 125的数为±45. (2)|π|=|-π|=π.因为|π|=π,|-π|=π.所以绝对值等于|-π|的数是±π. (3)因为|x |<421的整数x 的几何意义是,在数轴上到原点的距离小于412的点所表示的所在整数,如图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已知条件|x |<412,所以满足|x |<412的整数x 为-4,-3,-2,-1,0,1,2,3,4. 2.二次根式:①积与商的方根的运算性质:b a ab ⋅=(a ≥0,b ≥0);ba ba =(a ≥0,b >0);例1 化简:aa 1-. 分析:善于挖掘题目中的隐藏条件往往是解题的关键. 此题中,由被开方数a1-0≥, 及分母a 不为零,可得0<a .法一:把根号外的因式移到根号内.aa 1-=a a 1)(---=)1()(2a a ---=a --.法二:aa 1-=2a a a -=2)(a a a --=a a a --=a -- 例2判断下列各式是否成立: 1、9494--=--; 2、323)2(2-=⨯-;3、1581722=-;4、b a b a +=+22.分析:1题不成立,∵4-,9-无意义,该题的错误在于对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的条件不理解,正确解法为:329494==--. 2题不成立,该式左边是非负数,右边是负数,该题的错误在于对2a 化简的条件理解不透,正确解法为:32323)2(22=⨯=⨯-.3题成立,∵15925)817)(817(81722=⨯=-+=-.4题不成立,因为只存在积(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不存在和(差)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所以被开方数是和(差)的形式,不能直接开方. 在化简二次根式时,被开方数如果能分解因式化为积的形式,才能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 此题中22b a +不能再化简. 例3要使ab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b a ,应满足( ).A 、b a ,均为非负数.B 、0>ab .C 、0,0==b a .D 、0≥ab .分析:ab 的被开方数为ab 这个整体,所以0≥ab ,答案为D. 0≥ab 又可以分为三种情况:0,0>>b a 或0,0==b a 或0,0<<b a ②二次根式的性质:⎩⎨⎧<-≥==)0()0(2a a a a a a 例1比较大小:112,53.分析:要比较两个二次根式的大小,就要把它们化为系数(或被开方数)相同的形式,再比较被开方数(或系数)的大小.解:112=114⨯=44,53=59⨯=45.∵44<45, ∴112<53.例2把下列各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19600224750325121003234a b a b a b ca b ≥≥≥≥分析:依据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进行化简, (1)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 (2)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

(完整版)初中数学公式大全(整理打印版)

(完整版)初中数学公式大全(整理打印版)

初中数学公式大全初中数学定理、公式汇编一、数与代数1. 数与式(1) 实数实数的性质:①实数a 的相反数是—a ,实数a 的倒数是a1(a ≠0); ②实数a 的绝对值: ⎪⎩⎪⎨⎧<-=>=)0()0(0)0(a a a a a a③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两个负实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二次根式:①积与商的方根的运算性质:b a ab ⋅=(a ≥0,b ≥0);b a b a =(a ≥0,b >0);②二次根式的性质:⎩⎨⎧<-≥==)0()0(2a a a a a a (2)整式与分式①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即n m n m a a a +=⋅(m 、n 为正整数);②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即nm n m a a a -=÷(a ≠0,m 、n 为正整数,m>n );③幂的乘方法则: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即n n n b a ab =)((n 为正整数);④零指数:10=a (a ≠0);⑤负整数指数:n n aa 1=-(a ≠0,n 为正整数); ⑥平方差公式: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即22))((b a b a b a -=-+;⑦完全平方公式: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它们的积的2倍,即2222)(b ab a b a +±=±;分式①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即m b m a b a ⨯⨯=;mb m a b a ÷÷=,其中m 是不等于零的代数式; ②分式的乘法法则:bdac d c b a =⋅; ③分式的除法法则:)0(≠=⋅=÷c bcad c d b a d c b a ; ④分式的乘方法则:n nn ba b a =)((n 为正整数); ⑤同分母分式加减法则:cb ac b c a ±=±; ⑥异分母分式加减法则:bccd ab b d c a ±=±; 2. 方程与不等式 ①一元二次方程02=++c bx ax (a ≠0)的求根公式:)04(2422≥--+-=ac b aac b b x ②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ac b 42-=∆叫做一元二次方程02=++c bx ax (a ≠0)的根的判别式:⇔>∆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0方程没有实数根;③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设1x 、2x 是方程02=++c bx ax (a ≠0)的两个根,那么1x +2x =a b -,1x 2x =ac ;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①不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②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③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3. 函数一次函数的图象:函数y=kx+b(k 、b 是常数,k ≠0)的图象是过点(0,b )且与直线y=kx 平行的一条直线;一次函数的性质:设y=kx+b (k ≠0),则当k>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k<0, 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函数kx y =的图象是过原点及点(1,k )的一条直线。

初中数学常见的146条定理和公式

初中数学常见的146条定理和公式

初中数学常见的146条定理和公式
1、几何定理:
(1)直角三角形斜边长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长的乘积:a2=b2+c2(2)梯形面积=底边*高/2
(3)三角形面积=底边*高/2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的平方
(5)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6)圆形的面积=πr2
(7)椭圆的面积=πa*b
(8)任意多边形的面积=1/2*a*h
(9)平行四边形面积=对边乘积/2
(10)三角形的周长=a+b+c
(11)正多边形的周长=边数×边长
(12)圆的周长=2πr
(13)椭圆的周长=2π(a+b)/2
(14)正方体的表面积=6a2
(15)正方体的体积=a3
(16)长方体的表面积=2(a+b)h
(17)长方体的体积=a*b*h
(18)圆柱的表面积=2πr(r+h)
(19)圆柱的体积=πr2h
(20)圆锥的表面积=πrl+πr2
(21)圆锥的体积=πr2h/3
(22)球的表面积=4πr2
(23)球的体积=4/3πr3
2、数列定理:
(1)等差数列之和Sn=n(a1+an)/2
(2)等比数列之和Sn=a1(1-qn)/(1-q)
(3)调和数列之和Sn=n2/2(a1+an)
(4)加绝对值的调和数列之和Σ,a,=n(2a1+n-1da/2 ) 3、代数定理:
(1)多项式乘积与乘积分配律:(a+b)(c+d)=ac+ad+bc+bd (2)二次多项式求根公式:X1,2=[-b±√(b2-4ac)]/2a。

初中数学146个常见定理和公式大全

初中数学146个常见定理和公式大全

初中数学146个常见定理和公式大全1.定理1: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两点A(x1,y1)和B(x2,y2)之间的距离公式为d=√[(x2-x1)²+(y2-y1)²]。

2.定理2:两点之间的中点公式两点A(x1,y1)和B(x2,y2)的中点公式为M[(x1+x2)/2,(y1+y2)/2]。

3.定理3: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公式平行于x轴的直线l1和l2之间的距离公式为d=,y1-y2;平行于y 轴的直线l1和l2之间的距离公式为d=,x1-x24.定理4: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的平方和,即a²+b²=c²。

5.定理5: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若三边长度满足a²+b²=c²,则该三边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

6.定理6:正方形的性质正方形每条边的长都相等,且每个角的大小为90°。

7.定理7:矩形的性质矩形相对的边相等,且每个角的大小为90°。

8.定理8: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相对的边平行且相等,相邻角互补(和为180°)。

9.定理9: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即∠A+∠B+∠C=180°。

10.定理10: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边相等,两底角也相等。

11.定理11: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三边相等,且每个角的大小为60°。

12.定理12:圆的周长公式圆的周长公式为C=2πr,其中r为圆的半径。

13.定理13:圆的面积公式圆的面积公式为A=πr²,其中r为圆的半径。

14.定理14:同心圆的面积公式半径分别为r1和r2的两个同心圆的面积之比为(r1/r2)²。

15.定理15:棱台的体积公式棱台的体积公式为V=(1/3)Ah,其中A为底面积,h为高。

16.定理1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为A = bh,其中b为底边长,h为高。

初一到初三数学必记重要公式定理汇总(大全)

初一到初三数学必记重要公式定理汇总(大全)

初中数学定理公式大全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4、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5、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6、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7、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8、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9、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0、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1、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4、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5、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16、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17、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18、推论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19、推论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0、推论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2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22、边角边公理(SAS)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3、角边角公理(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4、推论(AAS)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5、边边边公理(SSS)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6、斜边、直角边公理(HL)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7、定理1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8、定理2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29、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30、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31、推论1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3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33、推论3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34、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35、推论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6、推论2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7、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38、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39、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40、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41、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42、定理1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43、定理2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44、定理3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45、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46、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48、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4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5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51、推论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5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5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54、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55、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56、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7、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8、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9、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60、矩形性质定理1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61、矩形性质定理2矩形的对角线相等62、矩形判定定理1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63、矩形判定定理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64、菱形性质定理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65、菱形性质定理2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66、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67、菱形判定定理1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68、菱形判定定理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69、正方形性质定理1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70、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71、定理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72、定理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73、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74、等腰梯形性质定理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75、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76、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7、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8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79、推论1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80、推论2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81、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82、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L=(a+b)÷2S=L×h83、(1)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a:b=c:d,那么ad=bc如果ad=bc,那么a:b=c:d84、(2)合比性质:如果a/b=c/d,那么(a±b)/b=(c±d)/d85、(3)等比性质:如果a/b=c/d=…=m/n(b+d+…+n≠0),那么(a+c+…+m)/(b+d+…+n)=a/b86、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7、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8、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89、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90、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91、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92、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93、判定定理2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94、判定定理3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95、定理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96、性质定理1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97、性质定理2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98、性质定理3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99、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100、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101、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102、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3、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4、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105、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106、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07、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108、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离相等的一条直线109、定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完整版)初中数学公式大全(整理打印版),推荐文档

(完整版)初中数学公式大全(整理打印版),推荐文档

初中数学公式大全初中数学定理、公式汇编一、数与代数1.数与式(1)实数实数的性质:①实数a 的相反数是—a ,实数a 的倒数是(a≠0);a1②实数a 的绝对值:⎪⎩⎪⎨⎧<-=>=)0()0(0)0(a a a a a a ③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两个负实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二次根式:①积与商的方根的运算性质:(a≥0,b≥0);b a ab ⋅=(a≥0,b >0);ba ba =②二次根式的性质:⎩⎨⎧<-≥==)0()0(2a a a a a a (2)整式与分式①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即(m 、n 为正整数);n m n m a a a +=⋅②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即(a≠0,m 、n 为正整数,m>n );n m n m a a a -=÷③幂的乘方法则: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即(n 为正nnnb a ab =)(整数);④零指数:(a≠0);10=a⑤负整数指数:(a≠0,n 为正整数);n naa1=-⑥平方差公式: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即;22))((b a b a b a -=-+⑦完全平方公式: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它们的积的2倍,即;2222)(b ab a b a +±=±分式①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即;,其中m 是不等于零的代数式;m b m a b a ⨯⨯=m b m a b a ÷÷=②分式的乘法法则:;bdacd c b a =⋅③分式的除法法则:;)0(≠=⋅=÷c bcadc d b a d c b a ④分式的乘方法则:(n 为正整数);n nn ba b a =)(⑤同分母分式加减法则:;c ba cbc a ±=±⑥异分母分式加减法则:;bccdab b d c a ±=±2.方程与不等式①一元二次方程(a≠0)的求根公式:02=++c bx ax )04(2422≥--+-=ac b aac b b x ②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叫做一元二次方程ac b 42-=∆(a≠0)的根的判别式:02=++c bx ax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0方程没有实数根;⇔<∆0③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设、是方程1x 2x 02=++c bx ax(a≠0)的两个根,那么+=,=;1x 2x a b -1x 2x ac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①不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②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③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3.函数一次函数的图象:函数y=kx+b(k 、b 是常数,k≠0)的图象是过点(0,b )且与直线y=kx 平行的一条直线;一次函数的性质:设y=kx+b (k≠0),则当k>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k<0, 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函数的图象是过原点及点(1,k )的一条直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定理 公式汇编一、数与代数 1. 数与式(1) 实数 实数的性质:①实数a 的相反数是—a ,实数a 的倒数是a1(a ≠0); ②实数a 的绝对值:⎪⎩⎪⎨⎧<-=>=)0()0(0)0(a a a a a a③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两个负实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二次根式:①积与商的方根的运算性质: b a ab ⋅=(a ≥0,b ≥0); bab a =(a ≥0,b >0); ②二次根式的性质:⎩⎨⎧<-≥==)0()0(2a a a a a a (2)整式与分式①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即nm n m a a a +=⋅(m 、n为正整数);②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即nm n m a a a -=÷(a ≠0,m 、n 为正整数,m>n );③幂的乘方法则: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即nn n b a ab =)((n 为正整数); ④零指数:10=a (a ≠0); ⑤负整数指数:nna a1=-(a ≠0,n 为正整数); ⑥平方差公式: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即22))((b a b a b a -=-+;⑦完全平方公式: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它们的积的2倍,即2222)(b ab a b a +±=±;分式①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即m b m a b a ⨯⨯=;mb m a b a ÷÷=,其中m 是不等于零的代数式; ②分式的乘法法则:bdacd c b a =⋅;③分式的除法法则:)0(≠=⋅=÷c bcadc d b a d c b a ; ④分式的乘方法则:n nn b a b a =)((n 为正整数);⑤同分母分式加减法则:c ba cbc a ±=±; ⑥异分母分式加减法则:bccdab b d c a ±=±;2. 方程与不等式①一元二次方程02=++c bx ax (a ≠0)的求根公式:)04(2422≥--+-=ac b aac b b x②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ac b 42-=∆叫做一元二次方程02=++c bx ax (a ≠0)的根的判别式:⇔>∆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0方程没有实数根;③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设1x 、2x 是方程02=++c bx ax (a ≠0)的两个根,那么1x +2x =ab -,1x 2x =a c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①不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②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③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3. 函数一次函数的图象:函数y=kx+b(k 、b 是常数,k ≠0)的图象是过点(0,b )且与直线y=kx 平行的一条直线;一次函数的性质:设y=kx+b (k ≠0),则当k>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k<0, 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函数kx y =的图象是过原点及点(1,k )的一条直线。

正比例函数的性质:设)0(≠=k kx y ,则: ①当k>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②当k<0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函数xky =(k ≠0)是双曲线;反比例函数性质:设xky =(k ≠0),如果k>0,则当x>0时或x<0时,y 分别随x 的增大而减小;如果k<0,则当x>0时或x<0时,y 分别随x 的增大而增大;二次函数的图象:函数)0(2≠++=a c bx ax y 的图象是对称轴平行于y 轴的抛物线; ①开口方向: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 ②对称轴:直线ab x 2-=; ③顶点坐标()44,22ab ac a b --; ④增减性:当a>0时,如果a b x 2-≤,则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如果a bx 2->,则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a<0时,如果a b x 2-≤,则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如果abx 2->,则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二、空间与图形 1. 图形的认识 (1)角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角的内部到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平分线上。

(2)相交线与平行线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垂线的性质:①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②直线外一点有与直线上各点连结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线段垂直平分线定义:过线段的中点并且垂直于线段的直线叫做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平行线的判定:①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②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③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平行线的特征: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③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

(3)三角形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及推论: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三角形的外角和定理: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的和;三角形的外角和定理推理: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内心); 三角形的三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外心);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两边中点的连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①边角边公理(SAS ) ②角边角公理(ASA ) ③角角边定理(AAS ) ④边边边公理(SSS )⑤斜边、直角边公理(HL )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①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②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三线合一)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①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为余角;②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③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勾股定理); ④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直角三角形的判定:①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②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有下面关系222c b a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4)四边形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n 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80)2(n (n ≥3,n 是正整数);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①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②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③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①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②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④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矩形的性质:(除具有平行四边形所有性质外) ①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②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矩形的判定:①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②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菱形的特征:(除具有平行四边形所有性质外 ①菱形的四边相等;②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菱形的判定: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正方形的特征:①正方形的四边相等;②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③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平分,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正方形的判定:①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②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等腰梯形的特征:①等腰梯形同一底边上的两个内角相等 ②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等腰梯形的判定:①同一底边上的两个内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②两条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平面图形的镶嵌:任意一个三角形、四边形或正六边形可以镶嵌平面; (5)圆点与圆的位置关系(设圆的半径为r ,点P 到圆心O 的距离为d ): ①点P 在圆上,则d=r ,反之也成立; ②点P 在圆内,则d<r ,反之也成立; ③点P 在圆外,则d>r ,反之也成立;圆心角、弦和弧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同圆或等圆中,圆心角、弦和弧三者之间只要有一组相等,可以得到另外两组也相等;圆的确定:不在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 垂径定理(及垂径定理的推论):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平行弦夹等弧: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 圆心角定理:圆心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对弧的度数;圆心角、弧、弦、弦心距之间的关系定理及推论: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推论: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条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分别相等;圆周角定理:圆周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对的弧的度数的一半;圆周角定理的推论: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反过来,︒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切线的性质定理: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这一点到两切点的线段相等,它与圆心的连线平分两切线的夹角; 弧长计算公式:180Rn l π=(R 为圆的半径,n 是弧所对的圆心角的度数,l 为弧长) 扇形面积:2360R n S π=扇形或lR S 21=扇形(R 为半径,n 是扇形所对的圆心角的度数,l 为扇形的弧长)弓形面积∆±=S S S 扇形弓形(6)尺规作图(基本作图、利用基本图形作三角形和圆)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已知角的平分线;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7)视图与投影画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的三视图(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 基本几何体的展开图(除球外)、根据展开图判断和设别立体模型; 2.图形与变换 图形的轴对称轴对称的基本性质: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平分;等腰三角形、矩形、菱形、等腰梯形、正多边形、圆是轴对称图形; 图形的平移图形平移的基本性质:对应点的连线平行且相等; 图形的旋转图形旋转的基本性质: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连线所成的角彼此相等;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多边形(边数是偶数)、圆是中心对称图形; 图形的相似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d c b a =,则bc ad =,如果bc ad =,则)0,0(≠≠=d b dcb a 相似三角形的设别方法:①两组角对应相等;②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对应相等;③三边对应成比例相似三角形的性质:①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②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③相似三角形的周长之比等于相似比;④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相似多边形的性质:①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②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边成比例; ③相似多边形的面积之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图形的位似与图形相似的关系:两个图形相似不一定是位似图形,两个位似图形一定是相似图形;Rt △ABC 中,∠C=︒90,SinA=斜边的对边A ∠,cosA=斜边的邻边A ∠, tanA=的邻边的对边A A ∠∠,CotA=的对边的邻边A A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三、概率与统计 1.统计数据收集方法、数据的表示方法(统计表和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 (1)总体与样本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其中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从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中个体数目叫做样本的容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