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与公共卫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球化与公共卫生
作者:赵健美
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年第01期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1-0238-01
【摘要】近几十年来,全球化在发展世界经济合作的同时也给公共卫生带来了诸多不良影响,使公共卫生安全面临严峻的挑战,如传染性疾病的传播、世界食品安全卫生问题和非传染性疾病增多等问题。期间形成许多各国合作形式的世界卫生组织机构来应对当前局势,中国也积极加入到其中行列,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并深化国内公共卫生保障体系改革。
【关键词】全球化公共卫生安全慢性非传染疾病
全球化是国家之间的人和物的交流,如跨过企业、旅游业不断发展。全球化使国家之间联系无论是在深度还是广度上都越来越紧密,伴随产生的公共卫生安全问题也成为全球议题之一。在全球化时代 ,公共卫生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一公共卫生安全面临全球化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人口的快速流动使公共卫生安全面临严峻的挑战。尽管现在的抗菌药物和疫苗开发、公共卫生环境改善,但传染性疾病依然并将长期存在。事实上不仅有新的疫情不断爆发,如HIV/AIDS、SARS等,还有熟悉的疫情复发,如肺结核、霍乱等。迁移率加速致病菌的传播,而城市化作为全球化的一分严重影响农村的生存环境,增加疾病的蔓延速率。历史上,感染疾病例如瘟疫、天花和霍乱的蔓延是由贸易、军队活动相关的移民所引起的。现代交通运输更加发达,病原微生物的蔓延速度也更快。Grais 等人对这种改变做了一个假设研究:如果1968-1969年的香港流感菌株以2000容积率水平空气传播方式回归,那么将会形成更大规模的流行病,发病数量可能会高于报道数量的188%[3]。旅游和移民不是影响传染病传播的唯一因素,疾病的监控也是重要因素之一。疾病监控包括传染性疾病发现有滞后,国际健康保障药物在当前的经济体系下严重供给不足,尤其是传染病控制药物疫苗和抗生素。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CDs)如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持续稳定的增长,已经成为全球最大比率的疾病,甚至超过所有发展中国家的传染性疾病。城市化、跨国食品公司促进食品生产与销售是NCDs蔓延的重要原因之一[4]。国家通过税收、审核、广告宣传限制等措施促进公共卫生健康保障,但是全球化在提高烟草和酒精消费量的同时,以贸易和投资的形式侵蚀着政府政策干预。目前国家公共卫生政策重点偏向于全球化的传染性疾病、对于高发病率的NCDs也应有足够的重视。
二全球化公共卫生体系
解决全球化给公共卫生带来的挑战往往不是国家单靠自身能力就可以的,需要世界各个国家联合共同应对。20世纪中后期,宗教组织一方面加强自身的作用,又鼓励成员参与到全球的健康组织中去。二战之后,成立了许多国际公共卫生机构通过技术和资源合作的方式来满足健康和营养的需求,成立了最大的政府卫生组织机构——世界卫生组织(WHO),至2009年已达到293个成员国。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开展了大规模的公共健康项目,或者以教育、文化、环境改善为目的间接促进健康的双边项目。大学加强医学和公共卫生方面的研究,政府也增加这方面研究的投入,并将研究结果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公共卫生相关的非政府组织遍布世界各个国家,其数目已有数千个之多。跨国企业也参与其中,发起或加入到一些有影响力的项目中,如默克(Merck)等制药企业发起的的减少盘尾丝虫病和淋巴丝虫病所带来危害的计划。这些都成为全球化公共卫生体系的一部分。
三中国公共卫生安全保障
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并且存在明显的农村与城市之分,公共卫生安全是全民安全发展的重大挑战之一。二十世纪末乙肝病毒携带者数量居世界第一,肺结核患者居世界第二,农村医疗保障系统落后,医患关系紧张,总体健康问题严重。“非典”、禽流感、、汶川地震和甲型 H1N1 流感病毒、地沟油事件,暴露出国家安全保障体系的种种不足,同时提高了政府和公众对公共卫生安全的关注和投入。
中国作为发起成员国之一加入WHO国家级公共卫生联盟,打开卫生技术合作的窗口,在促进国际、国内卫生技术交流、人员培训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促进我国医学科学现代化,建立了一对生力军应对全球化公共卫生问题。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帮助下加强医疗卫生改革工作促进社会公平,保障农村和城市的医疗卫生。一般来说,公共卫生系统应该包括5个子系统:信息系统,公共卫生保健系统,医疗救治系统,应急管理系统,执法监督管理系统。在应对公共突发信息沟通方面,完善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网络直报系统,覆盖包括乡镇卫生院在内的全国所有卫生医疗机构,实现对传染病疫情、健康危害因素监测、死因监测等重要公共卫生数据的实时管理,传染病控制和应急反应能力明显提高。在国内科研方面政府加大在医疗卫生研究方面的投入,支持鼓励科研院校在公共卫生、医疗医药、应急领域研究项目开展;加强全民学习基础公共卫生知识,提高卫生素质,并培养专业的公共卫生领域相关人才。卫生监督、检验体系完善,运用先进科技监管公共卫生,健全法律系统保障监督管理的实施。
中国虽然在尽力几次公共卫生安全问题后,在应对该类问题上已经取得一些经验,拥有了较完善的公共卫生安全保障体系,但是频发的安全问题,愈来愈严峻的局势表面目前做得还远远不够,WHO发布的2000年度卫生报告中对中国国内的卫生费用分担的公平性评价排成员国中的第 188位[5]。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全球化是社会的必然发展方向,应对公共卫生安全问题,加强国家自身的体制改革,跟其他国家的多边合作也是必不可少。
参考文献
[1] Hawkes C. The role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the nutrition transition. Public Health Nutr[J]. 2005, 8:357–65.
[2]龚向前. 传染病全球化与全球卫生治理[J]. 国际观察, 2006, 13(3): 24 -29.
[3] Grais RF, Hugh EJ, Glass GE. Assessing the impact of airline travel on the geographic spread of pandemic in?uenza. Eur J Epidemiol[J] 2003, 18: 1065–72.
[4] Labonté R, Mohindra K, Schrecker T. The growing impact of globalization for health and public health practice. Annu Rev Public Health[J]. 2011, 21(32): 263-83.
[5]雷海潮. 卫生体系研究的里程碑–––纪念世界卫生组织 2000年报告发布十周年.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10, 11(3): 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