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知识点完整版
毛概知识点
毛概知识点第一章(四个)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1.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实质: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1.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途径: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相结合。
1.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预期目标: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本土化)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时代化)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优秀文化之中(民族化)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与实践基础2.1理论成果:1.毛泽东思想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2.2毛泽东思想:时代背景:20世纪上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饿十月革命1917、巴黎和会、五四运动)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与建设2.3邓小平理论:时代背景:20世纪70年代以来,时代主题逐步由战争与革命转向和平与发展实践基础: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2.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代背景: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巨大变化实践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2.5科学发展观:时代背景:根本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没有变实践基础:(现实基础)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重要借鉴: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3.1内容: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需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2相互关系:“三个代表”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完整版)大学毛概总结知识点
第一章: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1)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就是把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作风。
3、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群众路线4、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5、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1)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3)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1)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3)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7、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科学发展,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8、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1)同XXX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2)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3)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第二章1、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P48党的十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章》明确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根本前提:一切从实际出发(2)根本途径:理论联系实际(3)实质和核心:实事求是(4)根本目的和验证条件: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毛概知识点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第二节毛泽东思想⒈时代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战争与革命成为时代主题。
⒉1945年党的七大,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⒊主要内容⑴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⑵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⑶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⑷政策和策略的理论⑸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⑹党的建设理论⒋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⑴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⑵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⑶独立自主,就是把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方针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
⒌历史地位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⑵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⑶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⒈形成和发展⑴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
⑵1997年,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⑶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
⑷十八大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⑸党的十七大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⒉主要内容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⑶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理论⑷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⑸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⑼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理论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理论⒊“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⒋历史地位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⑵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根本指针第四节思想路线与理论精髓⒈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毛概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1938年、毛泽东、党的六届六中全会、《论新阶段》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为全党的共识的标志:延安整风3、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一步理论阐述:刘少奇、党的七大、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4、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1)毛泽东思想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5、三个代表: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1)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2)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3)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1)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创造性地运用它们分析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实际,做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概括;2)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植根于人民的政治立场,贯彻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对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进行了理论上的总结和升华;3)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穿心的巨大勇气。
8、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1、精髓:实事求是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1)为了统一全党思想并为制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奠定思想基础,在延安整风期间,毛泽东从思想路线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坚持实事求是的重要性;2)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了确立。
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材料题)确立:1)邓小平首先抓住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这一关键环节,大力提倡实事求是,批评“两个凡是”;2)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组织路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发展:1)邓小平。
毛概40条知识点总结
毛概40条知识点总结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1、时代背景:20 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3、思想理论条件: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思想理论条件。
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2、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3、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城市小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的可靠同盟者;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
六、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
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
八、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九、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十、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十一、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及其内容依据: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的压迫,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中国革命的敌人虽然建立了庞大的反革命军队,并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而农村则是其统治的薄弱环节。
毛概知识点总结
毛概知识点总结一、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1.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革命的性质与任务- 革命的动力与领导权- 革命的道路与策略2.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社会主义改造的总路线-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原则-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3. 持久战理论和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抗日战争的战略意义- 人民战争的基本原则- 持久战的战略思想4. 矛盾分析方法论-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 邓小平理论-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发展战略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 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必须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3. 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发展是硬道理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要求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国家权力机关的构成- 代表的产生和职责- 法律的制定和监督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各民主党派的作用和职责- 政治协商的形式和内容3.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自治地方的设立和自治权- 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原则- 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4.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的设立 - 自治的原则和范围- 基层民主的实践和完善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2. 文化自信与文化创新-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 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3. 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 网络空间的清朗行动- 网络信息的传播秩序- 网络文明的建设与引导五、中国特色大国外交1. 和平发展道路- 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2. “一带一路”倡议- 促进国际经济合作-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增强互联互通与互利共赢3. 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建设- 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和全球治理- 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六、全面从严治党1. 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政治建设是根本性建设- 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 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2.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 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1. 中国梦的内涵与意义- 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 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2. 实现中国梦的战略部署- 经济建设是中心- 政治建设是保障- 文化建设是灵魂- 社会建设是条件- 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八、结语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科学理论体系。
毛概知识点完整版
毛概知识点完整版毛概知识点参考版(仅供参考)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
(1)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就是把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什么是毛泽东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3、毛泽东思想何时、在党的第几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1945年党的七大会议上毛泽东思想正式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4、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什么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上述各个理论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什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6、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指针7、实事求是的含义“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容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的行动的向导。
8、党的思想路线党的十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章》明确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根本前提:一切从实际出发(2)根本途径:理论联系实际(3)实质和核心:实事求是(4)根本目的和验证条件: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9、怎样理解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首先,实事求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其次,实事求是体现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最后,实事求是是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话两大理论成果的方法论原则。
大学毛概全本详细知识点
第一章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形态:毛泽东思想。
2、1938年,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延安)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4、改革开放以来,取得成绩的根本原因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多选)5、毛泽东思想——七大(写进党章、确立为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十五大,三个代表——十六大,科学发展观——十七大。
6、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7、1982年,在十二大,邓小平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命题。
8、1997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并郑重地写入党章,翌年又载入宪法。
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括为三句话: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0、党在21世纪三大历史任务: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11、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于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12、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单选、多选)13、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和意义?(重要)(p36)内容: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意义:a、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b、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c、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毛概知识点总结(考试必备)
第一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一、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与产生条件1.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1) 毛泽东思想科学涵义的提出“毛泽东思想”概念表述的演变过程王稼祥首次使用(1943),刘少奇正式阐述(1945),中共十六大科学表述(2002),十一届六中全会完整概括(1981),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作了比较完整的概括。
决议指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和十六大《党章》对毛泽东思想所作的科学界定,概括性地从三个方面揭示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
第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这主要说明了毛泽东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关系,揭示了毛泽东思想的直接理论来源和最突出的特征。
毛泽东思想正是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提出来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基础。
第二,“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这主要说明了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原则在毛泽东思想中的体现,说明只有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真理才属于毛泽东思想。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是毛泽东思想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第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这主要说明了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毛泽东个人的作用与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之间的关系,说明了毛泽东思想并不仅仅是毛泽东个人的思想,而且是代表了党和人民的科学认识。
《决议》指出:“我党许多卓越领导人对它的形成和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毛泽东同志的科学著作是它的集中概括。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的历史活动。
毛泽东思想是对这种历史活动的科学总结,因而凝聚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集体智慧。
毛概知识点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重点】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1、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2、提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原因:1)毛泽东提出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源于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经验。
2)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
3)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1.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2.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经验提升为理论3.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第二节:毛泽东思想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1.“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1,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2,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3。
进一步阐述:★1主要说明了毛泽东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关系: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渊源于马克思列宁主义,二者是一脉相承的;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创造性发展。
★2主要说明了毛泽东思想作为科学理论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关系:一方面,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是毛泽东思想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另一方面,毛泽东思想是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
★3说明了其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毛泽东个人的作用与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之间的关系:毛泽东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毛泽东思想“主要是毛泽东同志的思想”。
党的其他许多领导人都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毛泽东思想”概念表述的过程:王稼祥首次使用(1943)刘少奇正式阐述(1945)中共十二大科学表述(1982)十一届六中全会新的概括(1981)3、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1)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毛概知识点完整版
毛概知识点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1.李大钊等党的早期领导人,曾经提出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努力研究和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思想2.1935年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实际领导地位,这是党的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了《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4.实现马克思中国化,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客观需要5.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就必须结合中国的实际,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理论,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6.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第一,紧密联系中国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问题第二,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第三,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优秀文化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及其关系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及中国特色理论体系关系: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第一,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毛泽东思想包括:新民主主义正确思想、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思想其重要思想成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关于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关系、关于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坚持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第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第二节毛泽东思想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时代背景: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战争和革命成为时代主题国际环境:冷战两大阵营激烈对抗国内环境:恢复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实践基础: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1945年党的七大2.毛泽东思想主要内容a.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反应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客观规律的完备的理论形态,是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的主要标志)、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政策和战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理论、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理论、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b.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内容:如何开展人民革命战争、应当实行什么样的战略战术、如何巩固国防、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原则:党指挥枪、三大纪律八项注意c.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解放思想,群众路线,独立自主3.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b.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c.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4.两个错误倾向:一、凡是毛泽东做出的一切决策、指示都必须坚决维护、始终遵循二、借口毛泽东晚年犯了严重错误,全面否定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及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价值及指导作用5.《历史决议》指出:毛泽东功远远大于过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毛概考点罗列
毛泽东思想考点整理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认识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辩证关系、矛盾普遍性、矛盾特殊性、矛盾性质、事物的发展规律、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
2.实践论: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实践的基本特征和作用、实践的观念和目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要求。
3.阶级斗争学说的基本原理:阶级、阶级斗争、革命和建设。
4.社会主义道路和建设道路的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和确定、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主要特点、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
二、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与党的基本路线1.党的奋斗目标: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党的基本路线: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断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总方针,深入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个全面发展的战略布局。
三、党的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工程:党的建设的基本内容、性质和历史任务。
2.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党的纪律、党的作风、干部队伍建设。
3.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意义、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性、措施和成效。
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发展阶段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基本要求和主要任务。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的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和这一阶段的重大历史任务。
3.面临的主要矛盾和战略任务。
五、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基本方略: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人为本。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现实基础:中国发展社会主义的根本依据、中国的基本国情、人民的根本利益。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科学指导:坚持被中国人民认可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路线。
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1.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党的执政能力、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毛概知识点章节整理2022
毛概知识点章节整理2022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1.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唯物史观–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和原理–社会实践的观点和方法–实践与意识的关系2.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则–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经济原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政治原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文化原理3.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起源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二、社会主义基本理论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和特征–社会主义社会的制度和阶级矛盾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和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和战略布局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特征4.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形式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性质和类型–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发展过程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三、共产主义理论1.共产主义的本质和目标–共产主义的理论基础–共产主义的历史前提和条件2.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共产主义社会的社会形态–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3.共产主义实现过程的基本阶段–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基本形式–共产主义社会的全面发展阶段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背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容2.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和基本纲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纲领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3.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方针和政策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成立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进程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路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布局五、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1.科学社会主义的当代价值–科学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远大目标–科学社会主义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指导意义2.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基本特点–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与科技进步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时代发展性3.马克思主义的学科体系与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的构成和特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4.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的基本内涵–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的思想渊源–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的主要内容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使命和基本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使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要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以上是关于毛概知识点的章节整理,希望能为大家对毛概知识的学习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毛概知识点重点归纳
毛概知识点重点归纳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1. 历史背景-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2. 主要内容-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理论- 持久战理论- 人民战争理论- 矛盾分析方法3. 实践应用- 土地改革- 三大改造- 大跃进- 文化大革命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 邓小平理论-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一国两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3. 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依法治国-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革命和建设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统一战线政策- 土地改革2.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社会主义改造- 经济建设的成就与问题- 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与创新1. 改革开放- 经济体制改革- 政治体制改革- 文化体制改革2. 现代化建设- 经济现代化- 政治现代化- 社会现代化- 生态文明建设3. 国际地位的提升-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一带一路”倡议-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五、理论的现实意义与未来发展1. 理论的现实意义- 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2. 未来发展展望-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推动全面深化改革- 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以上内容是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点知识点的一个归纳。
每个部分都可以进一步扩展和深入研究,以满足学术研究或教学的需要。
请注意,这个归纳是为了提供一个清晰的框架,具体的理论内容和分析需要根据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官方文件进行更新和完善。
2023年版毛概知识点归纳
2023年版毛概知识点归纳2023年版毛概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中国革命的起点
1. 辛亥革命前夕的中国社会状况与内忧外患
2. 辛亥革命的发起、条件及目标
3. 辛亥革命后中国的政治改革与国民革命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定义和目的
2. 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的提出及解决方案
3. 对资本主义发展的理解和作用
第三章革命的新道路
1.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2. 中国共产党的三大法宝——独立自主的自力更生、群众路线和党的建设
3. 红军的创建、经验总结及其在革命中的作用
第四章革命的胜利
1. 抗日战争前中国的国情和抗战形势
2. 孙中山、毛泽东等先烈革命遗产的传承和发扬
3. 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局面与对未来的思考
第五章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1. 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特征和任务
2.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及其实践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改变和面临的挑战
第六章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及其背景和目标
2. “一带一路”倡议背后的战略意义和全球影响
3.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和确定目标
结语
从中国革命的起点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毛泽东思想凝结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心血和智慧。
这些知识点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理解中国现实和历史,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毛概知识点整理
三大基本问题:①邓小平理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②三个代表:建设什么样的党。
③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主义)。
不同点:①领导不同。
②前途不一样。
1949~1952为过渡时期。
1956年,完成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业的三大改造,正式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年毛泽东提出《论十大关系》,1957年提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
五位一体: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生态。
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两层含义:①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②: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个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这个主要矛盾,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决定了我们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表述,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现阶段,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由于剥削阶级已经消灭,阶级斗争虽然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但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阶级斗争。
二是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低,文化水平也落后于发达国家,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再加上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还比较低。
所以为了摆脱贫穷和落后,尤其要把经济建设(即发展生产力)作为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中心。
其它工作都要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争取加快发展速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这个基本纲领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
毛概全部重要知识点
第一章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飞跃,两大理论成果及它们回答的基本问题:第一次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解决了中国的革命和建设问题;第二次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相结合,产生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邓小平理论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决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点的问题。
3.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党的十七大对改革开放3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做出最新概括,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4.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特别是对第一要义与核心的理解):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范畴之一,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社会生产力。
在社会主义国家,只有紧紧抓住和不断推动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人民的愿望,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把握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关键。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核心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
毛概(全书知识点概括)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1、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中全会上作的命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2、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要中国化?①源于对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经验的总结②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③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思考题2)①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②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③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或者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不断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名族特色、时代特色。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新时期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归结起来就是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第二节毛泽东思想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思考题3)1、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毛概知识点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1.李大钊等党的早期领导人,曾经提出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努力研究和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思想2.1935年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实际领导地位,这是党的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了《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4.实现马克思中国化,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客观需要5.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就必须结合中国的实际,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理论,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6.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第一,紧密联系中国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问题第二,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第三,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优秀文化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及其关系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及中国特色理论体系关系: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第一,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毛泽东思想包括:新民主主义正确思想、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思想其重要思想成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关于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关系、关于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坚持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第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第二节毛泽东思想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时代背景: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战争和革命成为时代主题国际环境:冷战两大阵营激烈对抗国内环境:恢复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实践基础: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1945年党的七大2.毛泽东思想主要内容a.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反应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客观规律的完备的理论形态,是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的主要标志)、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政策和战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理论、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理论、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b.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内容:如何开展人民革命战争、应当实行什么样的战略战术、如何巩固国防、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原则:党指挥枪、三大纪律八项注意c.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解放思想,群众路线,独立自主3.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b.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c.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4.两个错误倾向:一、凡是毛泽东做出的一切决策、指示都必须坚决维护、始终遵循二、借口毛泽东晚年犯了严重错误,全面否定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及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价值及指导作用5.《历史决议》指出:毛泽东功远远大于过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 邓小平理论1997年,十五大正式使用这个概念,并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回答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发展社会主义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 科学发展观。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理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理论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基本问题展开5.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6.最新成果:四个全面第四节思想路线与理论精髓。
1.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
2.党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3.十一届四中全会,弘扬与时俱进精神4.党的十六大,强调科学发展观、强调求真务实。
5.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1.近代中国国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第二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1.1948年,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上讲话》,完整表述了总路线内容: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首要对象:帝国主义。
3.中国革命(两个敌人):对外推翻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革命(主要任务)对内推翻封建地主压迫的民主革命4.不同时期革命对象有所不同国民大革命时期,北洋军阀。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新军阀。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
解放战争时期,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动力:无产阶级(最基本的动力)、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贫雇农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中农是可靠的同盟军,城市小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的可靠同盟者(其两重性决定了它不可能充当革命的主要力量,更不可能充当革命的领导力量)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质:党领导下的农民革命7.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质:党领导下的农民战争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9.领导权归无产阶级10.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领导权归属11.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是通过与资产阶级斗争而(夺取)的12.实现领导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率领被领导者向着共同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二,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对被领导者给予政治教育1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性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14.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同一革命的领导力量是中国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
二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
15.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1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一,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二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三文化纲领: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经过长期武装斗争,先占乡村后夺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
(1938年11月,毛泽东《战争和战略问题》)2.道路形成必然性:国情3.道路内容: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根本在于处理好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一统一战线,二武装斗争,三党的建设。
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先后经历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社会。
2.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五种经济成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3.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被概括为: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主体(一化)两翼(三改)4.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无论是资本主义工商业,还是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所有制,都具有私有制的性质5.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一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党和政府采取了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
二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三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6.1956年底,一化三改基本完成,剥削制度结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初步建立7.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颁布。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1.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
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三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2.《论十大关系》,标志着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3.《论十大关系》的报告确定了一个基本方针: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4.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5.以往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对抗和冲突,而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基本适应,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基本适应条件下的矛盾。
6.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7.社会矛盾包括: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8.人民内部矛盾包括工人阶级内部的矛盾,农民阶级内部的矛盾,知识分子内部的矛盾,工农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工人农民同知识分子之间的矛盾,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同民族资本资产阶级的矛盾。
也包括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的矛盾,民主同集中的矛盾,领导同被领导之间的矛盾。
9.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矛盾10.对于你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要用专政和民主的方法对待11.关于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目的和意义一、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界开战。
二、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
三、巩固我们的新制度,建设我们的新国家。
12.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
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13.陈云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一、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是工商业的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济是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的补充。
二、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所有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
三、在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里,国家市场是主体,一定范围内的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是国家市场的补充14.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