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MI解释

合集下载

CMMI名词解释

CMMI名词解释

CMMI: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CMMI-DEV: CMMI Development(CMMI-开发)ML: Maturity Level(成熟度等级)EPG: Engineer Process Group(工程过程组)ISO: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国际标准组织)PA: Process Area(过程域)REQM: Requirements Management(需求管理)PP: Project Planning(项目计划)PMC: Project Monitor and Control(计划监督和控制)SAM: Supplier Agreement Management(供应商合同管理)M&A: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度量和分析)PPQA: Product and Process Quality Assurance(产品和过程质量保证)CM: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配置管理)RD: Requirement Development (需求开发)TS: Technical Solution(技术解决方案)PI: Product Integration(产品集成)VER: Verification(验证)VAL: Validation(确认)OPF: Organization Process Focus(组织过程焦点)OPD: Organization Process Definition(组织过程定义)OT: Organizational Training(组织级培训)IPM: Integrated Project Training(集成项目管理)RSKM: Risk Management(风险管理)DAR: Decision Analysis and Resolution(决策分析与解决方案)。

CMMI总结

CMMI总结

CMMI总结1.CMMI 的全称为: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即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

2.目前公司使用的是CMMI-for-DEV V1.2,通过的是CMMI LEVEL 3认证。

3. CMMI将CMM的多个模型合并到一个框架中,包括SE /SW /SS /IPPD几个专业领域的过程模型。

CMMI提供了流程改进的指导,指导制定软件企业研发的的一系列流程,监督流程的执行,并据反馈的结果进行过程改进。

4.CMM共有五个等级,分别标志着软件企业能力成熟度的五个层次。

初始级Initial可重复级Managed(Basic Project Management)已定义级Defined (Process Standardization)量化管理级Quantitatively Managed (Quantitative Management)优化管理级Optimizing (Continuous Process Improvement)5.原则(1)、强调高层管理者的支持。

(2)、确定改进目标.一、I PD基本介绍1. IPD, 集成产品开发(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是一套产品开发的模式、理念与方法。

2. IPD作为先进的产品开发理念,其核心思想概括如下:a) 新产品开发是一项投资决策。

b) 基于市场的开发。

c) 跨部门、跨系统的协同。

d) 异步开发模式,也称并行工程。

e) 重用性。

f) 结构化的流程。

3. IPD框架上从以下三个大的方面来具体现IPD的核心思想.市场管理市场管理从客户、投资、市场等产品生存的外在客观环境因素来影响产品的特性和生命。

包括:a) 客户需求分析$-产品价格(Price);A-可获得性(Availability);P-包装(Packaging);P-性能(Performance);E-易用性(Easy to use);A-保证程度(Assurances);L-生命周期成本(Life cycle of cost);S-社会接受程度(Social acceptance)。

CMMI基础理论(全面介绍CMMI基础)

CMMI基础理论(全面介绍CMMI基础)

一:CMMI简介1.1 CMMI发展简史CMMI(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是用于产品开发(或服务)的过程改进成熟度模型。

CMMI的最佳实践覆盖了产品构思、交付和维护的整个生命周期。

1981年,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SEI),应美国联邦政府的要求开发的一种用于评价软件承包商能力并帮助其改善质量的方法。

Watts Humphrey将成熟框架带到了SEI并增加了成熟度等级的概念,将这些原理应用于软件开发,发展成为软件过程成熟度框架,它提供了一个评估软件开发过程的管理以及工程能力的标准。

1987年,基于Watts Humphery 等人的工作,SEI的Mark Pauk 等人建立了第一个CMM模型,即软件CMM。

1993年,SEI推出了CMM 1.1,这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CMM 版本。

十几年来CMM的改进工作一直不断地进行,相继有多个学科领域的CMM模型问世:SE-CMM, SW-CMM, IPD-CMM等。

美国国防采购与技术办公室领导了一个由政府、企业和SEI的代表组成的团队开始开发一个CMM模型的集成框架,即CMMI。

CMMI的基础源模型包括:软件CMM 2.0版本,EIA-731系统工程,以及IPD CMM (IPD) 0.98a版本。

2002年1月CMMI 1.1版本正式发布,并立即被广泛采用。

CMMI 1.2的三种模型·2·2006年8月,面向开发的CMMI(CMMI-DEV 1.2)版本正式发布。

为了适应更加广泛的应用,SEI 计划今后发布另外二种模型,分别是面向服务的CMMI(CMMI-SVC 1.2)版本和面向采购的CMMI(CMMI-ACQ 1.2)。

1.2 CMMI的过程域过程域(Process Area)是同属于某个领域而彼此相关的实践集合,当这些实践共同执行时,可以达到该领域过程改进的目标。

cmmi度量解释

cmmi度量解释

CMMI(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是一种软件过程改进的方法,它通过对软件开发过程进行评估和改进,提高软件开发团队的能力和效率。

CMMI共有5个级别,代表软件团队能力成熟度的5个等级,数字越大,成熟度越高,高成熟度等级表示有比较强的软件过程管理能力。

在CMMI中,度量与分析(Measurement and Analysis)是一个重要的过程域。

度量目标是从来源于项目、组织级或业务目标的信息需要导出的。

在这个过程域中,术语“目标”在没有“度量”限定的情况下使用时,它表示项目、组织级或业务目标。

度量与分析活动集成到项目过程中支持以下的活动:
1.客观的计划与估算。

2.对照建立的计划与目标跟踪实际的进展与绩效。

3.识别并解决过程相关的问题。

4.为将来把度量纳入其它过程提供基础。

为了实现度量能力所需的员工可以属于也可以不属于单独的组织层面的项目。

度量活动最初的关注点在项目级。

然而,度量能力可能证明对组织与企业层面的信息需要也是有用的。

为了支持这个能力,度量活动应该支持多级别的信息需要,包括业务、组织级单位与项目,以随着组织成熟度的提高将返工减到最少。

项目可以在其特定的存储库中保存项目特定的数据与结果,但是当数据将要被广泛使用或被分析以支持确定数据趋势或基准时,数据可存放在组织的度量库中。

为有效管理项目质量与成本,对供方提供的产品组件进行度量与分析极为重要。

对供方协议的细致管理可深入了解支持供方绩效分析的数据。

CMMI基础知识

CMMI基础知识

级别 1
名称 初始级
特性 特定目标都能满足,基本活动都得到执行
2
受管理级
已管理的过程除了得执行外,还需要得到计划,并且按照组织方针来进行实 施,相关的人员得到与执行有关的培训,为了过程的执行分配了相关的资源, 生成的工作产品收到控制。利益相关的方面都参与了过程的执行,并且进行了 相关的评审以及过程符合度的验证。管理层关心过程的制度化状况和过程的其 他目标,例如成本、日程和质量目标

改进过程 技术
人,技术,改进过程这三个是开发产品的重要 因素,其中,人为常数,而技术,难提高,很 难说我们公司可以,而别人不可以! 过程改进,怎样将现有的如何资源利用才能 发挥到最佳状态。
CMMI实施一般遵循IDEAL方法论,即启动(I)->诊 断(D)->建立(E)->行动(A)->学习(L)
相关的名称和术语定义
干系人(Stakeholder) 项目经理(Project manager) 高级经理(Senior manager) 组织(Organization) 企业(enterprise) 开发(Develop) 项目(Project) 项目开发计划(project development plan) 目标(goal) 实践(practice) 工程过程组EPG(Engineering Process Group) 管理指导组MSG(Management Steering Group) 过程改进PI(Process Improvement)
CMMI历史简介
2006 年8 月发表CMMI v1.2版,這个版本应用群 集(constellations)概念,以一组核心组件的集合, 提供高度共通內容给特定应用用模式,將最佳执 行方法扩展至新領域 2011 年11 月发表CMMI v1.3版

第1章 CMMI 敏捷 简介

第1章 CMMI 敏捷 简介
结束
1.4 敏捷开发简介
敏捷开发(agile development)概念从2004年初开始广 为流行,敏捷开发以用户的需求进化为核心,采用迭代、 循序渐进的方法进行软件开发。
在敏捷开发中,软件项目在构建初期被切分成多个子 项目,各个子项目的成果都经过测试,具备可视、可集 7 成和可运行使用的特征。换言之,就是把一个大项目分 为多个相互联系、但也可独立运行的小项目,并分别完 成,在此过程中软件一直处于可使用状态。;
1.3 CMMI简介
CMMI全称是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即软 件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是1994年由美国国防部与卡内基-梅 隆大学下的软件工程研究中心以及美国国防工业协会共同开 发和研制的一套标准;
CMMI的目的是帮助软件企业对软件工程过程进行管理和改 进,增强开发与改进能力,从而能按时地、不超预算地开发 7出高质量的软件。
CMMI的主要优点:CMMI被认为是一种最成熟、最有 效地提高软件工程化水平的方法和标准,用来评估和改 进过程;通过遵循CMMI的标准,可以将软件开发从一个 相对来说随意、不成熟的过程变成非常成熟的、有规律 的、可管理的过程。
7 CMMI的主要缺点:CMMI要求的每个过程都十分复杂, 严格遵循的话,可能耗费时间过长;不少企业的CMMI认 证流于形式,评估完成后就只留下一大堆文档,而没有 真正使用。而且,CMM/CMMI只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 而没有具体地告诉如何做。比如说,它要求必须改进需 求管理,那么到底该如何做需求管理?CMMI没有提供答 案。
CMMI(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是一个适用于产品开发和服 务的、关于的、模型。它涵盖了整个的产品生命周期从概念 阶段直至交付与维护阶段、所有开发与维护活动。

CMMI是什么

CMMI是什么

CMMI是什么?1.CMMI技术概要(1)CMM(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for software,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式)是美国国防部在1984年因当时该机构软件标案委外承作时,无法评估软件公司对软件标案的承接及执行能力,故委托美国卡内基美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的软件工程学院(Software Engineering Institute,SEI)所进行的一项研究成果,试图于软件产业建立一套工程制度,使个人及组织在软件发展上能有持续改善的依据,其目的是用来评估及改善软件发展公司的软件开发过程及软件开发能力,并且协助软件开发者持续改善软件流程成熟架构及软件品质,进而提升软件开发项目及软件发展公司的软件开发管理能力,达成软件发展的功能正确、缩短开发时程、降低成本及确保品质等目标。

CMM目前已成为许多大型软件业者于改善组织内部软件工程所采行的软件评估标准,CMM亦陆续应用系统工程及软件采购方面,成为国际间认同且广泛通用的一种软件生产程序标准。

其认证共分为五级(第一级:初始(Initial)、第二级:可重覆(Repeatable)、第三级:已定义(Defined)、第四级:已管理(Managed)、第五级:最佳化(Optimizing))。

由于CMM应用日渐广泛,陆续发展出不同的CMM模式,包括:软件能力成熟度(Software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SW-CMM)、系统工程能力成熟度模式(Systems Engineering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SE-CMM)、整合产品发展能力成熟度模式(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IPD-CMM)、人力资源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式(People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P-CMM)等应用模式;且SEI于2000年12月公布能力成熟度整合模式(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Integrated,CMMI),更进一步将能力成熟度模式整合,逐渐取代现行的CMM标准。

CMMI全面解析

CMMI全面解析

CMMI全面解析CMMI是英文Capac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ed的简称。

中文的译意是能力成熟度集成模型。

CMMI是CMM模型的最新版本。

早期的能力成熟度模型是一种单一的模型其英文缩写为CMM,较多地用于软件工程。

随着应用的推广与模型本身的发展,改方法演绎成为一种被广泛应用的综合性模型,因此改名为CMMI模型。

早期的CMM是美国国防部出资,委托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院开发出来的工程实施与管理方法。

目前国内有一种片面地认识,既CMMI是应用于软件业项目管理方法;实际上,CMMI在软件与系统集成外的领域,如科研,工程,甚至于日常的管理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

美国波音公司的120个项目的实施情况表明,由CMMI等级1与等级2提升到等级三,波音的项目估算误差由-120降到-20。

CMMI实际上是一种管理流程的标准化。

遵循该模型的标准,就能够在管理上迈出一大步。

相对于ISO9000的标准, CMMI有五个不同的标准。

而每一个标准对企业的管理力度都有着不同的要求。

企业可以改进管理模式,不断地提高自己的CMMI等级,从而达到提升管理水平的目的。

CMMI虽然源于美国,但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接受。

在日本,欧洲,台湾,印度等地都有很多企业在推广与应用CMMI模型。

尤其在印度CMMI的应用甚至超过了美国。

据SEI统计,世界软件企业评估达到5级的共有25个,印度占了其中的16个。

这也是印度软件也得以迅速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

有专家预测在未来的几年内,CMMI将成为ISO9000之后的又一个国际上普遍接受的标准。

在这里我想提一个题外话。

据说我们国家标准局正在制定一个类似于CMMI的国内标准。

我认为这完全没有必要。

CMMI的真正意义在于它能够帮助我们提高项目管理的水平,而不是标准化。

如果我们不能够真正地掌握其管理内涵,而去设立自己的标准,则会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cmmi中的治理意思

cmmi中的治理意思

cmmi中的治理意思(原创实用版)目录一、CMMI 概述二、CMMI 中的治理概念三、CMMI 的五个成熟度级别四、CMMI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应用五、CMMI 对于软件企业的意义正文一、CMMI 概述CMMI,全称为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即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

它是在 CMM(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For Software,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一种评估或者认证制度。

CMMI 主要用于指导软件开发过程的改进和进行软件开发能力的评估,由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Software Engineering Institute,SEI)组织全世界的软件过程改进和软件开发管理方面的专家历时四年而开发出来的,并在全世界推广实施的一种软件能力成熟度评估标准。

二、CMMI 中的治理概念在 CMMI 中,治理是一个关键的概念。

治理指的是对组织的各个方面进行统一管理,以便实现组织的目标。

它包括了制定政策、规定流程、分配资源和评估效果等。

在 CMMI 中,治理被认为是软件开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能够帮助企业提高软件开发效率和质量,降低风险,提高客户满意度。

三、CMMI 的五个成熟度级别CMMI 将软件过程的成熟度分为五个等级,分别是初始级、已管理级、已定义级、量化管理级、优化管理级。

这五个级别反映了软件开发过程的成熟程度,从毫无序的混乱状态到高度成熟的量化管理状态。

每个级别都有具体的评估标准和要求,企业需要按照这些要求进行改进,以提高软件开发能力。

四、CMMI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应用CMMI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应用是多方面的。

首先,它可以帮助企业评估现有的软件开发过程,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地方。

其次,它可以提供一套成熟的软件开发流程,帮助企业优化软件开发过程。

最后,它可以帮助企业提高软件开发人员的技能和素质,提高软件开发效率和质量。

CMMI各种缩写及内容

CMMI各种缩写及内容

CMMI主要内容有:1.CM:(Configuration Management)软件配置管理。

建立和维护在项目的整个软件生存周期中软件项目产品的完整性。

2.DAR:(Decision Analysis and Resolution)。

应用正式的评估过程依据指标评估候选方案,在此基础上进行决策。

3.IPM:(Integrated Project Management)集成项目管理。

根据从组织标准过程剪裁而来的集成的、定义的过程对项目和利益相关者的介入进行管理。

4.Life Cycle:(Software Life Cycle Model)项目管理的生命周期。

关注的是项目的过程管理。

5.MA:(Measurement & Analysis)。

开发并持续发展度量能力以满足项目管理的信息需求。

6.Milestone Review:(Milestone Review)阶段评审。

在阶段结束时评审项目的状态并确定项目是否应该进入下一阶段。

7.OPD:(Organizational Process Definition)组织级过程定义。

建立和维护有用的组织过程资产。

8.OPF:(Organizational Process Focus)组织级过程焦点。

在理解现有过程强项和弱项的基础上计划和实施组织过程改善。

9.OT:(Organizational Training)培训管理。

增加开发人员的技能和知识,使他们能有效地执行他们的任务。

10. PI:(Product Integration)产品集成。

从产品部件组装产品,确保集成产品功能正确并交付产品。

11.PMC:(Project Monitoring and Control)项目监督与控制。

通过项目的跟踪与监控活动,及时反映项目的进度、费用、风险、规模、关键计算机资源及工作量等情况,通过对跟踪结果的分析,依据跟踪与监控策略采取有效的行动,使项目组能在既定的时间、费用、质量要求等情况下完成项目。

CMMI简介

CMMI简介

TomFShao
EPG
高层
项目组向高层汇报项 项目组向高层汇报过 目执行的状态。 项目执行的状态。 高层审查项目组执行 的效果。
标准过程
标准过程裁剪
项目组
PPQA指导目组开展 质量保证活动。 PPQA对项目执行的 过程和工作产品进行 客观的评价。
PPQA
16
标准过程的裁剪
裁剪
TomFShao
裁剪是为了满足的特定目标,制作、调整或改变过程的定义。即 项目组通过对组织已定义过程的裁剪,来建立一套项目的已定义 过程,以符合项目的目标、限制及环境。
SEI对过程改进有一个简单描述,把过程改进当作公司的一个项目来考虑,制定一个 包含制定过程和制度化这些过程(the bigger task)活动的综合计划,并实施。 下面是一个没有被制度化的场景,SEI对这个场景的描述是“奇迹是如何发生的”: 过程已经被定义出来了,并装订成书。 过程的部署就是按照书的介绍来执行。 过程改进的团队宣布改进成功。(这里就是奇迹发生的开始) 过程在执行中往往被忽视或者遭到抵制。 组织内部开始博弈。 组织最终放弃了这本书,并开始尝试其他的方法。 15
TomFShao
过程不可预测,也很少能 被控制及对项目起作用。 过程符合项目的特征,且 能够对项目起作用。 过程符合组织的特征,且 具有可预见性。 过程是被度量的和控制的。 专注于持续的过程改进
11
影响质量的要素
影响质量的要素
TomFShao
SEI在协助企业开发和维护产品及服务品质的时候发现,影响成本、 进度和质量的要素主要是过程、人、技术。
TomFShao
成熟度等级
成 熟 度 等 级 二 成 熟 度 等 级 三 成 熟 度 等 级 四 成 熟 度 等 级 五

CMMI的含义及重点

CMMI的含义及重点

CMMI的含义及重点什么是CMMICMMI 的全称为: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即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

CMMI是CMM模型的最新版本。

早期的CMMI(CMMI-SE/SW/IPPD)1.02版本是应用于软件业项目的管理方法,SEI在部分国家和地区开始推广和试用。

随着应用的推广与模型本身的发展,演绎成为一种被广泛应用的综合性模型。

CMMI的五个台阶台阶一:CMMI一级,完成级。

在完成级水平上,企业对项目的目标与要做的努力很清晰,项目的目标得以实现。

但是由于任务的完成带有很大的偶然性,企业无法保证在实施同类项目的时候仍然能够完成任务。

企业在一级上的项目实施对实施人员有很大的依赖性。

台阶二:CMMI二级,管理级。

在管理级水平上,企业在项目实施上能够遵守既定的计划与流程,有资源准备,权责到人,对相关的项目实施人员有相应的培训,对整个流程有监测与控制,并与上级单位对项目与流程进行审查。

企业在二级水平上体现了对项目的一系列的管理程序。

这一系列的管理手段排除了企业在一级时完成任务的随机性,保证了企业的所有项目实施都会得到成功。

台阶三:CMMI三级,定义级。

在定义级水平上,企业不仅能够对项目的实施有一整套的管理措施,并保障项目的完成;而且,企业能够根据自身的特殊情况以及自己的标准流程,将这套管理体系与流程予以制度化这样,企业不仅能够在同类的项目上生到成功的实施,在不同类的项目上一样能够得到成功的实施。

科学的管理成为企业的一种文化,企业的组织财富。

台阶四:CMMI四级,量化管理级。

在量化管理级水平上,企业的项目管理不仅形成了一种制度,而且要实现数字化的管理。

对管理流程要做到量化与数字化。

通过量化技术来实现流程的稳定性,实现管理的精度,降低项目实施在质量上的波动。

台阶五:CMMI五级,优化级。

在优化级水平上,企业的项目管理达到了最高的境界。

企业不仅能够通过信息手段与数字化手段来实现对项目的管理,而且能够充分利用信息资料,对企业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次品予以预防。

CMMI基础知识总结分享

CMMI基础知识总结分享

CMMI基础知识总结分享CMMI(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是一种用于评估组织软件开发和维护过程的成熟度的方法。

它由Carnegie Mellon大学的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SEI)开发,并成为许多组织提高其软件开发和维护能力的行业标准。

以下是CMMI的基础知识总结。

1.CMMI模型结构:CMMI主要由过程关键实践(PA)和相关实践(GP)组成。

过程关键实践是为了达到特定目标而必须执行的活动,而相关实践是为了支持过程关键实践而建议执行的活动。

2.成熟度级别:CMMI定义了5个成熟度级别,从初始级别(级别1)到优化级别(级别5)。

每个级别都有一组特定的目标和实践,组织必须满足这些目标和实践才能达到相应的成熟度级别。

3.过程区域:CMMI将软件开发和维护过程分为22个过程区域,如需求管理、项目计划、配置管理等。

每个过程区域都具有一组特定的目标和实践,它们描述了组织在该领域中应该执行的活动。

4.模型应用:CMMI可以被用于评估组织的软件开发和维护能力,帮助组织识别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并提供改进的建议。

它还可以用作组织内部的自我评估工具,帮助组织提高其软件开发和维护过程的效率和质量。

5.模型级别:CMMI定义了5个模型级别,分别是初始级别、可管理级别、已定义级别、已量化级别和优化级别。

这些级别反映了组织软件开发和维护过程的成熟度水平。

6.持续改进:CMMI强调持续改进的重要性,组织应该通过不断监控和改进其软件开发和维护过程来提高其能力。

持续改进的目标是提高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和风险。

7.收益和挑战:通过实施CMMI,组织可以获得优势,包括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错误和缺陷、提高客户满意度等。

然而,实施CMMI也面临一些挑战,如改变组织文化、开发人员培训和付出的时间和资源投入等。

8.与其他模型的比较:CMMI与其他成熟度模型如ISO9000和SPICE 有一些相似之处,但CMMI更侧重于软件开发和维护过程的成熟度评估和改进。

CMMI 介绍

CMMI 介绍

CMMI 介绍一、CMMI 概述CMMI 是Capac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ed 的简称,即集成的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MM 是CMMI 的早期版本,它主要用于软件工程,而CMMI 是一种综合性模型,它是工程实施和管理方法,它在软件与系统集成以外的如科研、工程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CMMI 是一个由理论和经验部分组成的模型。

它有连续式和阶段式两种表述方式,其中连续式主要用于衡量一个企业的项目能力,而阶段式主要用来衡量一个企业的成熟度。

在连续式表述下,企业在接受评估时可以选择自己希望评估的项目来进行评估,所以评估通过率相对比较大,但它反映的那个相对比较窄,因为它仅仅反映该企业的该项目或类似项目达到了对应的等级。

而用阶段式来进行评估时,需由评估师自己来挑选内部的任何项目或其中的某一部分来进行评估。

阶段式的CMMI 有5个等级:第一级(初始级):在该等级下,项目的目标虽然得以实现,但它的实现带有很多的偶然性和风险性,该级对人员的依赖性比较大,性能依赖个人的能力,且随个人固有的性能、知识和动机的不同而变化。

第二级(已管理级):在该等级下,意味着组织要确保策划、文档化、执行、监督和控制项目级的过程,并且需要为过程建立明确的目标,并能实现成本、进度和质量目标等。

在这种情况下,组织已经营造了一个稳定的、受控的开发环境,项目已经在受控制的状态下运行。

该级包括如下7个过程域:需求管理(ReqM )、项目策划(PP )、项目监督与控制(PMC )、供方协定管理(SAM )、测量与分析(MA )、过程和产品质量保证(PPQA )和配置管理(CM )。

第三级(已定义级):在等级三下,项目执行过程是通过裁剪组织的标准过程集合和组织过程财富产生的“已定义过程”,并具备与该过程相适应的运行环境。

该级报刊如下11个过程域:需求开发(RD )、技术解决(TS )、产品集成(PI )、验证(Ver )、确认(Val )、组织过程聚焦(OPF )、组织过程定义(OPD )、组织培训(OT )、集成项目管理(IPM )、风险管理(RSKM )和决策分析和决定。

cmmi 高项知识点

cmmi 高项知识点

cmmi 高项知识点CMMI(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是一种软件工程和组织发展的模型框架,旨在帮助组织改进其软件开发和维护过程。

CMMI高级知识点是指在CMMI模型中的关键概念和实践,本文将介绍CMMI高级知识点的相关内容。

一、CMMI模型概述CMMI模型是由美国软件工程协会(SEI)开发的一种过程改进模型,它提供了一种结构化的方法来评估和改进组织的软件工程能力。

CMMI模型分为5个等级,分别为初始级、可管理级、定义级、量化管理级和优化级,每个等级都有一定的目标和要求。

二、CMMI高级知识点1. 过程区域CMMI模型将软件工程过程划分为22个过程区域,包括需求管理、项目计划、项目监控与控制、配置管理等。

每个过程区域都有一套特定的目标和实践,用于帮助组织建立和改进相关的软件工程过程。

2. 目标与实践CMMI模型中的每个过程区域都有一组目标和实践,目标描述了该过程区域的期望结果,实践则是为实现这些目标所需的具体行动。

例如,在需求管理过程区域中,目标是确保需求的正确性和一致性,实践包括建立需求管理计划、识别和建立需求基线等。

3. 成熟度级别CMMI模型将组织的软件工程能力分为5个成熟度级别,每个级别都有一组特定的目标和要求。

成熟度级别描述了组织在软件工程领域的成熟度水平,从初始级到优化级,代表了组织从过程无序到过程持续优化的不同阶段。

4. 过程改进CMMI模型强调持续的过程改进,组织应该通过评估和改进自身的软件工程过程来提高其能力。

过程改进包括制定改进计划、执行改进活动、评估改进效果等。

CMMI模型提供了一套评估方法和改进指南,帮助组织实施有效的过程改进。

5. 代表性实践CMMI模型中的每个过程区域都有一组代表性实践,这些实践是在实践过程改进的过程中总结和提炼出来的。

代表性实践是成功实施该过程区域所需的关键活动和技术,组织可以参考这些实践来改进自身的软件工程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MMI解释CMM I 的全称为: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即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

CMMI是CMM模型的最新版本。

早期的CMMI(CMMI-SE/SW/IPPD)1.02版本是应用于软件业项目的管理方法,SEI在部分国家和地区开始推广和试用。

随着应用的推广与模型本身的发展,演绎成为一种被广泛应用的综合性模型。

自从1994 年SEI 正式发布软件CMM 以来,相继又开发出了系统工程、软件采购、人力资源管理以及集成产品和过程开发方面的多个能力成熟度模型。

虽然这些模型在许多组织都得到了良好的应用,但对于一些大型软件企业来说,可能会出现需要同时采用多种模型来改进自己多方面过程能力的情况。

这时他们就会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主要问题体现在:不能集中其不同过程改进的能力以取得更大成绩;要进行一些重复的培训、评估和改进活动,因而增加了许多成本;遇到不同模型中有一些对相同事物说法不一致,或活动不协调,甚至相抵触。

于是,希望整合不同CMM 模型的需求产生了。

1997 年,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开发了FAA-iCMMSM(联邦航空管理局的集成CMM),该模型集成了适用于系统工程的SE-CMM、软件获取的SA-CMM 和软件的SW-CMM 三个模型中的所有原则、概念和实践。

该模型被认为是第一个集成化的模型。

CMMI 与CMM 最大的不同点在于:CMMISM-SE/SW/IPPD/SS 1.1 版本有四个集成成分,即:系统工程(SE)和软件工程(SW)是基本的科目,对于有些组织还可以应用集成产品和过程开发方面(IPPD)的内容,如果涉及到供应商外包管理可以相应的应用SS(Supplier Sourcing)部分。

CMMI 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大家很熟悉的,和软件CMM 一样的阶段式表现方法,另一种是连续式的表现方法。

这两种表现方法的区别是:阶段式表现方法仍然把CMMI 中的若干个过程区域分成了5 个成熟度级别,帮助实施CMMI 的组织建议一条比较容易实现的过程改进发展道路。

而连续式表现方法则通过将CMMI 中过程区域分为四大类:过程管理、项目管理、工程以及支持。

对于每个大类中的过程区域,又进一步分为基本的和高级的。

这样,在按照连续式表示方法实施CMMI的时候,一个组织可以把项目管理或者其他某类的实践一直做到最好,而其他方面的过程区域可以完全不必考虑。

CMMI各个进程的关键元素CMMI自出道以来,它所达到的目标就没有变过,第一个是质量,第二个是时间表,第三就是要用最低的成本。

不过特别强调的是,CMMI不是传统的、仅局限于软件开发的生命周期,它应该被运用于更广泛的一个范畴——工程设计的生命周期。

TSP的建立,也是为了支持CMMI的这样一个系统。

那么CMMI究竟是什么呢?它并不是一个过程,也不是告诉你怎么去做一件事情。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什么是CMMI,它就是各个进程的一个关键的元素,在很多领域里面一个集成的点。

它是这样的一个基本架构,能够用来度量你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能够找出这样的一些机会,继续改进的机会,包括在商业目标、策略还有降低项目的风险等方面。

一、CMMI的起源随着人们对CMM研究的不断深入,其他学科也结合本系统的特点,陆续推出了自己的CMM模型。

例如,人力资源能力成熟度模型、系统工程能力成熟度模型等等:(1)SW-CMM (Software CMM) 软件CMM(2)SE-CMM (System Engineering CMM) 系统工程CMM(3)SA-CMM (Software Acquisition CMM) 软件采购CMM(4)IPT-CMM (Integrated Product Team CMM) 集成产品群组CMM(5)P-CMM (People CMM) 人力资源能力成熟度模型为了以示区别,国内外很多资料把CMM叫做SW-CMM。

按照SEI原来的计划,CMM 的改进版本2.0应该在1997年11月完成,然后在取得版本2.0得实践反馈意见之后,在1999年完成准CMM2.0版本。

但是,美国国防部办公室要求SEI推迟发布CMM2.0版本,而要先完成一个更为紧迫的项目CMMI。

CMMI(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即能力成熟度集成模型,这也是美国国防部的一个设想,他们想把现在所有的以及将被发展出来的各种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到一个框架中去。

这个框架有两个功能,第一,软件采购方法的改革;第二,建立一种从集成产品与过程发展的角度出发、包含健全的系统开发原则的过程改进。

就软件而言,CMMI是SW-CMM的修订本。

它兼收了SW-CMM 2.0版C稿草案和SPA中更合理、更科学和更周密的优点。

SEI在发表CMMI-SE/SW 1.0版时,宣布大约用两年的时间完成从CMM到CMMI 的过渡。

CMMI项目更为工业界和政府部门提供了一个集成的产品集,其主要目的是消除不同模型之间的不一致和重复,降低基于模型改善的成本。

CMMI将以更加系统和一致的框架来指导组织改善软件过程,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开发、获取和维护能力。

二、实施CMMI的意义很多人认为,实施CMMI的意义在于项目工程走向世界,可以在西方国家接到订单。

实际上,这只是我国企业实施CMMI的意义的很小一部分。

更为重要的意义则是,CMMI的实施能够提高我国企业的管理水平。

降低企业的工程成本。

事实表明,企业实施CMMI技术的投入都会得到丰厚的回报。

据SEI统计,用于软件项目上的CMMI的投资,其回报率在5:1到8:1之间。

由此可见,为什么这么多的企业纷纷实施CMMI项目管理技术。

近年来,很多软件企业纷纷实施CMMI管理模式,这一方面反映了我国企业在进入WTO 后的危机意识,以及与世界接轨的迫切愿望。

另一方面则反映出我国软件企业在改进管理方法上所作的努力。

但是CMMI到底能够为我们做什么呢?实际上这个问题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

对采购部门的人员来说,掌握了CMMI技术可以有目的地考察项目实施人员或公司的实施能力,从而保证所采购的项目能够顺利完成。

对于项目经理来说,掌握CMMI 技术能够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从而能够使项目高质量,低成本,按期限地完成。

对于企业老总来说,CMMI还能够引入科学的管理理念,提升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在美国,很多企业通过CMMI评估,一方面为了满足承包国防工程或一些大企业的工程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提高企业自身的管理能力。

美国政府的工程项目,绝大多数都要求承包商有一定的CMMI级别作为参加投标的资格。

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开始要求其工程承包商具有一定的CMMI级别。

级别高的企业在赢得项目的竞标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因此,如果没有CMMI的等级评估,企业就会失去很多商机。

三、CMMI的两种实施方法CMMI有两种不同的实施方法,不同的实施方法,其级别表示不同的内容。

CMMI的一实施方法为连续式,主要是衡量一个企业的项目能力。

企业在接受评估时可以选择自己希望评估的项目来进行评估。

因为是企业自己挑选项目,其评估通过的可能性就较大一点。

但是,它反映的内容也比较窄一点。

它仅仅表示企业在该项目或类似项目的实施能力达到了某一等级。

而另一种实施方法为阶段性。

它主要是衡量一个企业的成熟度,亦即是企业在项目实施上的综合实力。

企业在进行评估时,一定要由评估师来挑选企业内部的任何项目,甚至于任何项目的任何部分。

一般地讲,一个企业要想在阶段性评估中得到三级,其企业内部的大部分项目要达到三级,小部分项目可以在二级,但绝不能够有一级。

阶段性实施方法的难度要大一些。

虽然,CMMI的表述方式不同,但其实质内容是完全一样的。

是同一种方法的两种不同的表述方式。

企业在准备评估时要做的准备工作也是完全一样的。

这些工作对企业的管理上的帮助也是一样的。

因此,不管企业需要做什么样的评估,企业所获取的实惠应该是差别不大。

具体要做连续性评估,还是做阶段性评估则要看企业对等级评估证书的具体要求。

四、CMMI可以帮助我们做什么近年来,很多软件企业纷纷实施CMMI管理模式,不少企业如:东软,托普,华为等企业通过了三级或四级评估。

这一方面反映了我国企业在进入WTO后的危机意识,以及与世界接轨的迫切愿望。

另一方面则反映出我国软件企业在改进管理方法上所作的努力。

但是CMMI到底能够为我们做什么呢?实际上这个问题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

对采购部门的人员来说,掌握了CMMI技术可以有目的地考察项目实施人员或公司的实施能力,从而保证所采购的项目能够顺利完成。

对于项目经理来说,掌握CMMI技术能够提高自己的项目管理能力,从而能够使项目高质量,低成本,按期限地完成。

对于企业老总来说,CMMI 技术不仅能够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还能够引入科学的管理理念,提升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在美国,很多企业通过CMMI评估一方面为了满足承包国防工程或一些大企业的工程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提高企业自身的管理能力。

美国政府的工程项目,绝大多数都要求承包商具有一定的CMMI级别作为参加投标的资格。

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业开始要求其工程承包商具有一定的CMMI级别。

级别高的企业在赢得项目的竞标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因此,如果没有CMMI的等级评估,企业就会失去很多商机。

另一方面,企业通过CMMI评估也是为了提升企业内部的管理水平,降低企业的工程成本。

企业在实施CMMI技术的投入都会得到丰厚的回报。

据SEI统计,用于软件项目上的CMMI的投资,其回报率在5:1到8:1之间。

由此可见,为什么这么多的企业纷纷实施CMMI项目管理技术。

五、CMMI的基本表述如果一家企业对外宣称自己通过了CMMI三级评估,外行的人会觉得还不错,因为三级比二级要高。

内行的人则要问通过了三级什么?因为,CMMI有两种不同的表述方式,不同的表述方式,其级别表示不同的内容。

CMMI的一种表述方式为连续表述,主要是衡量一个企业的项目能力。

企业在接受评估时可以选择自己希望评估的项目来进行评估。

因为是企业自己挑选项目,其评估通过的可能性就较大一点。

但是,它反映的内容也比较窄一点。

它仅仅表示企业在该项目或类似项目的实施能力达到了某一等级。

而另一种表述方式为阶段性。

它主要是衡量一个企业的成熟度,也即是企业在项目实施上的综合实力。

企业在进行评估时,一定要由评估师来挑选企业内部的任何项目,甚至于任何项目的任何部分。

一般地讲,一个企业要想在阶段性评估中得到三级,其企业内部的大部分项目要达到三级,小部分项目可以在二级,但绝不能够有一级。

阶段性表述的难度要大一些。

虽然,CMMI的表述方式不同,但其实质内容是完全一样的。

是同一种方法的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

企业在准备评估时要做的准备工作也是完全一样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