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可靠性试验论文
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毕业设计范文
![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毕业设计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fa20a64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a7.png)
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毕业设计范文【导语】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是汽车工程领域的核心专业,涉及汽车设计、制造、试验等多个环节。
为了帮助广大毕业生更好地完成毕业设计,本文将提供一份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毕业设计的范文,以供参考。
一、题目:基于某型新能源汽车的制造与试验技术研究二、摘要本文以某型新能源汽车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的研究,分析了新能源汽车在制造与试验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通过对制造过程的优化和试验技术的改进,提高了新能源汽车的性能和可靠性。
三、正文1.引言新能源汽车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然而,新能源汽车在制造与试验过程中仍存在诸多技术难题。
本文旨在通过对某型新能源汽车的制造与试验技术研究,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2.新能源汽车制造技术(1)车身制造技术本文针对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需求,研究了车身制造过程中的关键技术。
通过采用高强度钢、铝合金等轻质材料,以及激光焊接、热冲压等先进制造工艺,实现了车身轻量化和高强度。
(2)电池制造技术本文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制造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电池单体制造、电池模组制造和电池管理系统制造。
通过优化制造工艺,提高了电池的性能和寿命。
(3)电机及控制器制造技术本文对新能源汽车电机及控制器的制造技术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了永磁同步电机和感应电机的制造工艺。
通过对电机及控制器的设计和制造优化,提高了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性能和能效。
3.新能源汽车试验技术(1)动力性能试验本文对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性能试验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爬坡性能、加速性能和制动性能试验。
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评估了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性能。
(2)经济性能试验本文对新能源汽车的经济性能试验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续航里程、能耗和充电性能试验。
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评估了新能源汽车的经济性能。
(3)环境适应性试验本文对新能源汽车的环境适应性试验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高低温、湿度、盐雾等环境试验。
车辆可靠性方案报告
![车辆可靠性方案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5fe51c1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59.png)
车辆可靠性方案报告背景近年来,随着各个行业的迅速发展,交通工具的使用量也在迅速增长。
然而,由于交通工具的特殊性质,安全性和可靠性问题成为非常重要的关注点。
特别是在汽车产业,车辆的可靠性是决定其中一项重要指标,直接关系到消费者购车决策的成否。
因此,本文将探讨车辆可靠性的方案,并总结目前一些常用的可靠性测试手段。
方案强化设计车辆的可靠性最根本的还在于强化设计,提高汽车使用寿命。
其中,车身结构受力分析是重要的一环。
通过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可以模拟车辆在不同条件下的受力情况,检测构件的强度、刚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如果发现了弱点,即使是微小的裂纹,也应及时进行加强,防止隐患变成大问题。
故障预警系统故障预警系统是汽车可靠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数据采集及处理,对车辆各部分进行状态监测以及异常预警,从而有效地防止故障的发生。
如在发动机部分,可以通过传感器监测温度、压力等参数,在异常值出现时及时预警;在轮胎部分则可以通过轮胎压力监测系统,及时捕捉异常,避免因无法及时发现轮胎故障造成交通事故。
可靠性测试车辆可靠性测试是检验车辆是否达到可靠性标准的直接方法。
其中,道路试验是验证车辆可靠性的一个重要环节。
此外,新车投放市场前的整车可靠性试验,也是判断其可靠性的直观方式之一。
其中,可靠性指标包括:寿命、可靠度、故障率、维修率等。
除道路试验外,车辆的可靠性测试还包括环境试验、振动与冲击试验等,通过在不同的环境中模拟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情况,对车辆进行全方位的测试,从而充分检验其可靠性。
结论综上所述,车辆可靠性方案的实施必须从车辆的设计、测试以及后期维护等多个层面入手,不断加强对车辆的监测与维护,从而提高车辆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车辆厂商更应该加大投入,从建设自动化的检测线路、加强相关技术人员的培养与管理等方面入手,不断提高汽车的可靠性,为消费者提供更为优质的产品。
可靠性工程研究生论文
![可靠性工程研究生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925d4e9e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b2.png)
研究内容: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基于数据驱动的可靠性评估方法研究; 基于数据驱动的可靠性工程技术应用研究。
05
研究方法和技术细节
研究方法介绍
要点一
文献综述
对可靠性工程领域的已有研究进行全 面的回顾和评价,说明已有研究的不 足之处和研究空白。
要点二
研究问题定义
明确本研究的研究问题,并阐述研究 问题的背景、意义和重要性。
要点三
研究方法选择
说明本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并阐 述这些方法的原理、优缺点以及为何 选择这些方法。
数据采集和处理
01
数据采集
说明本研究所采集的数据类型、数据来源和数据收集过程,并对数据
进行初步筛选和预处理。
02
数据清洗
说明本研究所采用的数据清洗方法和技术,包括处理缺失值、异常值
过程
可靠性工程包括产品或系统的需求分析、设计、制造、试验、使用和维护等过程。在这些过程中,可靠性工程 师需要关注产品或系统的可靠性表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其可靠性水平。
可靠性模型与评估方法
可靠性模型
可靠性模型是描述产品或系统可靠性表现的工具。根 据不同的需求和应用场景,可以选择不同的可靠性模 型,如串联模型、并联模型、混联模型等。
可靠性工程研究生论文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可靠性工程基本概念与理论 • 可靠性工程在各领域的应用实践 • 研究生论文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研究方法和技术细节 • 研究结果与讨论 • 结论与未来工作展望
01
引言
可靠性工程的重要性
由于现代工程系统日益复杂,可靠 性成为关键的性能指标之一,涉及 众多领域,如航天、医疗和制造业 等。
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论文
![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303e82b2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06.png)
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论文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汽车检测技术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
汽车检测技术涉及到的范畴非常广泛,不仅包括车辆的整体性能检测,还包括车辆的安全性能检测、环保性能检测等等。
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对于保证车辆的质量和安全,加强道路交通安全,促进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历程、技术创新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历程汽车检测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源于汽车制造业发展的需要和人们对汽车安全和质量的关注。
随着汽车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汽车制造企业越来越关注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因此汽车检测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优化。
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对于汽车安全和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汽车检测技术迅速发展。
这些检测技术主要包括燃油消耗率检测、废气排放检测、碰撞安全性检测等。
2000年以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汽车检测技术得以大幅提升。
汽车生产企业可以通过计算机和检测仪器对汽车进行精细的检测和调整,提高了汽车生产效率和汽车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如今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以及技术的进步,汽车检测技术也不断进步发展,新技术不断出现,例如:智能驾驶、新能源、车联网等,这些新技术也对汽车检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汽车检测技术的技术创新1. 智能诊断技术随着车辆的制造工艺不断进步,车辆数据采集和处理也越来越普及,通过采集车辆数据,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计算和分析,可以帮助诊断车辆故障并提出解决方案。
这样的智能诊断技术有利于提高汽车制造的自动化水平和生产效率。
2. 智能驾驶技术智能驾驶技术不仅可以实现自动行驶,还可以帮助车辆实现自动泊车、换道、超车等操作。
智能驾驶技术的应用能够大幅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提高驾驶者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3. 新能源汽车电池检测技术新能源汽车的能源存储设备——电池,其稳定性、可靠性和寿命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
目前的电池容量和寿命的测试主要是基于试验台上的实验室测试,这些测试无法反映出电池在实际使用中的情况。
汽车发动机毕业论文
![汽车发动机毕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442c028f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8d.png)
汽车发动机毕业论文
汽车发动机是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发动机的性能对汽车的性能和可靠性有着重要影响。
本篇论文将从发动机的燃烧原理、发展历程以及发动机性能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来介绍汽车发动机的燃烧原理。
汽车发动机一般采用内燃机原理,利用燃料的燃烧释放能量,推动活塞做功。
内燃机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两种,它们的燃料和着火方式不同。
汽油机燃烧过程是通过火花塞点燃混合气体,而柴油机通过高温高压使空气压缩至可燃温度自燃。
燃烧过程会引起气体的膨胀,推动活塞做功,最终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汽车发动机的发展历程。
汽车发动机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19世纪末20世纪初,内燃机逐渐取代了蒸汽机成为汽车的动力源。
发动机的技术不断创新,从单缸到多缸、从机械燃油喷射到电子控制燃油喷射,发动机的效率和性能不断提高。
如今,已经有了高性能、低排放的发动机,满足了人们对汽车性能和环保的需求。
最后,我们来谈谈发动机性能。
汽车发动机的性能包括动力性能和经济性能。
动力性能主要包括功率和扭矩。
发动机功率决定了汽车的最高速度和加速性能,而扭矩则决定了汽车的爬坡能力和行驶稳定性。
经济性能则主要包括燃油消耗和排放。
现代发动机通过提高燃烧效率,减少能量损失和尾气排放,实现了更低的燃油消耗和更少的污染物排放。
综上所述,汽车发动机是汽车的核心部件,其性能对整车性能
和可靠性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不断创新和技术进步,发动机的性能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为人们提供了更好的驾驶体验和环境保护。
汽车方面的毕业论文范文
![汽车方面的毕业论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b1a0559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c1.png)
汽车方面的毕业论文题目:智能汽车自动驾驶系统的安全性分析摘要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汽车自动驾驶系统正逐步成为未来交通的核心技术。
本文全面分析了智能汽车自动驾驶系统的安全性问题,揭示了传感器故障、算法缺陷、通信中断及定位误差等关键挑战。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系列提升策略与技术,包括采用高可靠性和高精度的传感器技术、优化算法模型和人工智能技术、增强通信技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以及提升定位精度等。
通过文献综述、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本文证实了这些策略与技术在提高智能汽车自动驾驶系统安全性方面的有效性。
实验结果显示,优化后的传感器和定位技术显著提升了系统对环境信息的感知和定位精度,而先进的算法模型和通信技术则增强了系统的决策和通信稳定性。
然而,自动驾驶技术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仍需持续关注,未来研究应聚焦于传感器技术、算法模型、通信技术以及评估体系的进一步优化和创新。
关键词:智能汽车自动驾驶系统;安全性分析;传感器技术;算法模型;通信技术;定位技术;实验验证目录摘要 (1)第一章引言 (3)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4)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5)第二章智能汽车自动驾驶系统概述 (7)2.1 系统基本原理 (7)2.2 系统组成部分 (7)2.3 系统主要功能 (8)第三章智能汽车自动驾驶系统安全性问题 (10)3.1 系统安全性问题分析 (10)3.2 安全性问题产生原因 (11)第四章安全性提升策略与技术 (13)4.1 提升策略 (13)4.2 关键技术 (14)第五章实验与分析 (15)5.1 实验设计 (15)5.2 实验结果 (16)5.3 结果分析 (17)第六章结论与展望 (18)6.1 研究结论 (18)6.2 研究展望 (19)第一章引言1.1 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已全方位地融入我们的生活,尤其智能汽车自动驾驶系统更是现阶段汽车行业的研究焦点。
襄樊汽车试验场轻型汽车耐久性试验的研究
![襄樊汽车试验场轻型汽车耐久性试验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d339ad50c22590102029d4c.png)
也是保证汽车产品开发的重要基础
科学的耐久性
试验规范是保证汽车耐久性试验质量的前提条件
它不仅直接关系到试验合理
1
上海交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绪
论
性
准确性和产品开发速度 还是提高产品竞争力的重要保证
1
3
1.2 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汽车耐久性试验的执行依据是试验规范 订了一部分整车 水平偏低 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 求 直到现在
道路相对襄樊 十堰等地区实际使用道路的强化系数 1 系数 2 故障统计法 从整车的角度出发 基于对汽车发生的故障进行的统计 测定计算法 从零部件的角度出发 基于疲劳累积损伤理论估算强化
分析估算强化系数 本文对用上述两种方法得到的襄樊汽车试验场道路强化系数进行了对比分 析 同时分析了 Ford 汽车公司对襄樊汽车试验场道路强化系数的估算 确定了襄樊汽车试验场耐久性行驶试验规范的原则 在此研
上海交通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襄樊汽车试验场轻型汽车耐久性试验的研究 姓名:蔡桃庭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车辆工程 指导教师:张建武;卢冶 20051201
襄樊汽车试验场轻型汽车耐久性试验的研究
摘
要
汽车可靠性的耐久性试验及其研究对企业的产品质量和发展来 说是至关重要的 世界上各大汽车制造企业都将汽车试验场的耐久 并制订了比较完整 耐久性试验相
到目前为止
我国汽车行业已制 但还很不完善
总成或零部件的可靠性和耐久性试验规范
国内各企业在产品开发中主要注重国家的要 相应的可靠 如果企业只
我国一直对汽车新产品定型进行可靠性行驶检验 一般偏于保守
性试验规范制订时考虑照顾各方面的水平和要求 按照现行可靠性试验规范的思路来进行耐久性试验 下对车辆产品的要求
汽车技术论文 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
![汽车技术论文 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b593f27e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44.png)
汽车技术论文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引言汽车作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其技术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和交通环境的质量。
因此,汽车综合性能检测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旨在介绍国内外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先进技术,以及我国汽车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1 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概况1.1 国外发展概况国外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比较早,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汽车检测制度和标准。
先进的技术包括虚拟仪器检测技术、基于GPS技术的车辆检测和汽车四轮定位检测技术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也为汽车制造商提供了更好的技术支持。
1.2 国内发展概况我国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相比国外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虽然在汽车检测设备和技术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存在诸如检测制度和标准不够完善、检测设备管理不规范、检测方法陈旧等问题。
因此,我国汽车综合性能检测技术需要进一步发展,以满足汽车行业的需求。
2 汽车检测前沿技术的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汽车检测技术也在不断更新换代。
虚拟仪器检测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检测技术,通过虚拟仪器软件对汽车进行检测,可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基于GPS 技术的车辆检测技术可以实现对汽车行驶状态的监测和评估,从而更好地了解汽车的技术状况。
汽车四轮定位检测技术可以检测汽车的悬挂系统、转向系统和制动系统等,对汽车的安全性能评估非常重要。
结论我国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为了满足汽车行业的需求,我们需要在检测制度和标准化、检测设备管理网络化、检测设备智能化、更新检测方法、检测人员专业化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发展。
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国外先进技术的发展,不断引进和吸收先进技术,提高我国汽车检测技术的水平。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的汽车检测技术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在70年代,汽车检测设备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出现了现代综合性能检测技术和设备,如汽车检测诊断、控制自动化、数据采集自动化、检测结果直接打印等功能。
汽车可靠性实验报告
![汽车可靠性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2b18a5d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59.png)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对汽车的整体可靠性进行评估。
实验内容主要包括汽车的动力系统、制动系统、转向系统、悬挂系统、电气系统等方面的可靠性测试。
通过实验,了解汽车各系统的性能,分析影响汽车可靠性的因素,为提高汽车质量提供依据。
二、实验方法1. 实验设备(1)汽车动力系统测试设备:发动机功率测试仪、油耗仪等。
(2)汽车制动系统测试设备:制动性能测试仪、制动鼓磨损测试仪等。
(3)汽车转向系统测试设备:转向角度测试仪、转向力矩测试仪等。
(4)汽车悬挂系统测试设备:悬挂刚度测试仪、悬挂行程测试仪等。
(5)汽车电气系统测试设备:电气负荷测试仪、电压测试仪等。
2. 实验步骤(1)动力系统可靠性测试① 测试发动机功率,了解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② 测试发动机油耗,分析发动机燃油经济性。
(2)制动系统可靠性测试① 测试制动性能,包括制动距离、制动减速度等。
② 测试制动鼓磨损情况,了解制动系统的磨损规律。
(3)转向系统可靠性测试① 测试转向角度,了解转向系统的精度。
② 测试转向力矩,分析转向系统的稳定性。
(4)悬挂系统可靠性测试① 测试悬挂刚度,了解悬挂系统的抗扭性能。
② 测试悬挂行程,分析悬挂系统的适应性。
(5)电气系统可靠性测试① 测试电气负荷,了解电气系统的负荷能力。
② 测试电压,分析电气系统的稳定性。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动力系统可靠性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发动机功率和油耗均符合设计要求,说明动力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2. 制动系统可靠性分析制动性能测试结果显示,制动距离和制动减速度均达到设计要求,制动鼓磨损情况良好,说明制动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3. 转向系统可靠性分析转向角度测试结果显示,转向系统精度较高,转向力矩稳定,说明转向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4. 悬挂系统可靠性分析悬挂刚度测试结果显示,悬挂系统具有良好的抗扭性能,悬挂行程测试结果显示,悬挂系统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说明悬挂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汽车方面的毕业论文范文
![汽车方面的毕业论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a110876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da.png)
汽车方面的毕业论文题目:基于大数据的汽车故障预测与诊断系统研究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和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基于大数据的汽车故障预测与诊断系统已成为提高汽车行业安全性与可靠性的关键环节。
本研究通过精心搭建全面的数据采集平台,成功实现了对汽车运行状况的实时监测和数据收集。
在数据预处理和特征提取过程中,我们运用先进的数据清洗和特征选择算法,极大地提高了数据质量和模型预测能力。
基于这些优质数据,我们成功构建了高效的机器学习模型,从而实现了对汽车故障的精确预测。
此外,我们设计的故障诊断系统还集成了故障识别、定位和分析功能,能够为用户提供直观的故障诊断结果和维修建议。
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构建的预测模型在准确率、召回率和F1 值等指标上均表现优异,该系统在实际应用中也表现出了良好的稳定性和实用性。
本研究不仅解决了传统故障诊断方法中存在的效率低、准确性不足等问题,还为汽车行业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未来,我们将继续优化数据采集体系,提升数据质量与多样性;深入研究特征工程技术,挖掘更有价值的特征信息;创新模型与算法,提升预测性能与实时性;拓展系统功能,提升用户体验与服务质量。
通过这些努力,我们期待能够进一步推动基于大数据的汽车故障预测与诊断技术的发展,为汽车行业的安全与可靠性保障作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大数据;汽车故障预测;故障诊断;机器学习;实时监控;数据采集;特征提取;系统设计目录摘要 (1)第一章引言 (3)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3)1.3 研究目标与方法 (4)第二章相关理论与技术 (6)2.1 大数据理论概述 (6)2.2 机器学习算法原理 (7)2.3 汽车故障预测与诊断技术 (8)第三章大数据驱动的汽车故障预测模型 (10)3.1 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10)3.2 特征提取与选择 (10)3.3 模型构建与训练 (11)第四章汽车故障诊断系统设计 (13)4.1 系统架构设计 (13)4.2 故障诊断模块设计 (14)4.3 用户界面设计 (15)第五章实验验证与分析 (16)5.1 实验数据与环境 (16)5.2 实验过程与结果 (16)第六章结论与展望 (18)6.1 研究结论 (18)6.2 未来工作展望 (18)第一章引言1.1 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和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汽车故障预测与诊断的重要性也越发凸显。
汽车变速器的可靠性分析
![汽车变速器的可靠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d3f5fec7e21af45b307a8f8.png)
2019年第3期近些年来电子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在汽车变速器中汽车自动变速技术也越来越成熟,为汽车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条件支持。
面对汽车自动变速器的普及,我们在汽车自动变速器的使用和保养方面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这种现状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我们要全面学习和研究汽车自动变速器的可靠性,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汽车变速器的保养维护工作,进一步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
1汽车变速器的组成市面上的汽车自动变速器的形状以及内部结构包括厂牌型号并不是完全相同的,有些甚至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不同品牌、不同形状的变速器在组成上是基本相同的,都是通过两部分即由液力变矩器和齿轮式自动变速器组合起来的,加之我们常见的组成部分,包括液力变矩器、行星齿轮机构等。
依据汽车自动变速器组成部分的功能,我们也可以将变速器分成液力变矩器、变速齿轮机构、供油系统、自动换挡控制系统和换挡操纵机构等五大部分,这五个部分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在汽车变速器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2汽车变速器的工作原理汽车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在于驾驶员在驾驶车辆时往往能够通过油门来控制汽车的速度,也间接地指挥自动换挡系统,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对离合器的分离与结合,这种做法是传统变速器难以达到的。
而自动换挡系统的控制方式在于它可以帮助驾驶员通过机械的方式完成相关流程的自由转换,实现对油压的控制,并快速地将油压加到换挡阀的两端,进而有效地控制换挡阀,完成自动变速。
3汽车变速器的可靠性3.1手动变速器在我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变速器就是手动变速器,这种手动变速器的换档操作完全根据驾驶者的意志来实现,其结构简单故障率相对较低。
与其他变速器相比,手动变速器齿轮箱体积更小。
现如今广大汽车使用者对燃油的经济性要求较高,希望能够在较小的油耗下完成汽车的驱动和使用,因此汽车制造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提高了汽车后桥及变速器与传动功率的密度,减小了齿轮箱内的润滑油容量,提高了齿轮的温度和负荷,有效降低了油耗。
汽车安全性论文范例整理(精心编辑5篇)
![汽车安全性论文范例整理(精心编辑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c2cf51bbb4cf7ec4afed0fa.png)
汽车安全性论文范例整理(精心编辑5篇)汽车安全行驶问题是社会生活中一个日渐突出的问题,对汽车安全性能进行定期检测成为保证交通安全的必要手段,而制动性能又是汽车安全性能中一个重要因素,所以,研制高精度、高自动化程度的汽车制动性能测控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以下五篇汽车安全论文对你有所帮助。
第一篇(1)题目:浅谈汽车安全性能检测技术【摘要】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汽车产量和保有量将不断提高,汽车作为不可替代的重要交通工具。
随之而来的就是汽车的维修与日常维护成为关注的焦点了,本文阐述了汽车的维修理论,汽车性能等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汽车检测性能维修故障在现代社会汽车已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交通工具。
汽车在为人们造福的同时,也出现噪声和交通安全等一系列问题。
汽车本身随着行驶里程的增加和使用时间的延续其技术状况将不断恶化。
汽车安全性能检测就是在汽车使用、维护和修理中对汽车的技术状况进行测试和检验的一门技术。
汽车检测已成为交通行业管理部门的重要技术手段,也是车辆管理部门车辆安全性能检测和汽车维修行业进出厂检验及汽车故障诊断的重要科学手段。
汽车检测技术的广泛运用对保证车辆的安全性、可靠性、动力性、经济性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 控制系统的检测与维修技术(一)检测技术1 可根据红外光电开关信号判断受检车的位置利用数字系统指挥驾驶员进行加速、刹车、开灯、鸣笛等操作检测数据及是否合格在显示屏上随时报告。
2 利用遥控器接收驾驶员发出的条件完备信号、控制检测进程。
3 四轮定位检测系统。
电喷发动机主要依靠进口,在汽车检测设备智能化方面加快发展速度,已实现了计算机管理系统检测(二)常见故障与原因1 制动跑偏与侧滑。
1.1 现象:汽车行车制动时,车辆行驶方向发生偏斜;汽车车辆出现扎头或甩尾现象。
1.2 原因:汽车在制动过程中,由于左右车轮制动力不等,车辆不能维持原来的行驶方向,造成自行向左或向右偏驶,甚至失去控制。
汽车跑偏都是因车轮制动器。
制动系统整车可靠性验证方法优化
![制动系统整车可靠性验证方法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4daf95cf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b8.png)
制动系统整车可靠性验证方法优化发布时间:2021-05-07T10:40:31.857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29卷第3期作者:张鹏[导读] 制动系统是汽车主动安全系统中最终要的保障张鹏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101300摘要制动系统是汽车主动安全系统中最终要的保障,其可靠性直接影响车辆行驶安全,某车型在试验开发过程中,制动系统满足整车可靠性要求,但从售后市场反馈与试验结果存在较大差异。
主要原因包括结构强度验证不充分,导致结构上出现故障;零部件环境适应性试验条件不充分,导致极限低温条件下材料耐久性差,试验工况中对于制动摩擦片的温度、海拔原因等考虑不充分。
通过对用户的使用工况进行调查和采集,与试验过程中的使用工况对比,建立有效的试验方案。
关键词:制动系统;用户调查;可靠性试验。
绪论汽车制动系统是汽车安全的重要保障,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要频繁进行制动操作,由于制动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交通和人身安全,日常使用中,除了正常的维护、保养,制动系统必须时刻保持着它的性能。
我国地形辽阔,气候丰富,这也给汽车设计带来极大的挑战,由于设计能力和制造工艺的不断提高,汽车厂商也在不断追求汽车的性能,汽车动力性越来越好,操控越来越灵活,对制动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某车型在设计开发过程中,对制动系统进行了严格的整车可靠性试验,但从售后数据中,仍未达到设计要求。
本论文以此车型为例,通过采集开发试验和用户工况下的制动系统使用情况,分析制动系统寿命,优化开发试验方案。
1 制动系统可靠性概述1.1可靠性目标把制动系统分解成各个零部件,制动系统中零部件的可靠性如下:易损件:包括制动液、制动盘、制动片,对于这些样件厂家规定了保养规范,制动液因具有较强的吸水性,一般保养周期为24个月,制动盘、制动片需定期检查,根据其厚度情况判断是否需要更换,制动盘、制动片寿命不低于30000km。
重要件:除易损件定期保养外,在使用过程中如出现故障,会直接导致制动系统失效,影响行车安全,如制动管路漏油、制动主缸损坏、制动轮缸损坏、真空助力器失效等等,系统验证/确认试验在60000公里时和给定置信度C50,可靠度不低于R98。
可靠性论文
![可靠性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160d2c164431b90d6c85c71a.png)
可靠性理论简介及其在客车设计方面的应用可靠性理论及应用是以产品的寿命特征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的边缘性学科,它涉及到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管理科学的许多领域,其推广和应用已给企业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产品的可靠性已成为衡量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近年来,世界各发达国家已把可靠性技术和全面质量管理紧密地结合起来,有力地提高了产品可靠性水平。
本文首先简单介绍可靠性理论的历史和发展以及现状,再结合我国客车设计生产方面介绍可靠性理论的具体应用。
一.可靠性的发展概况可靠性工程的诞生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当时,由于战争的需要,迫切要求对飞机、火箭及电子设备的可靠性进行研究。
最早提出可靠性理论的是德国的科学技术人员,德国在V—1火箭的研制中,提出了火箭系统的可靠性等于所有元器件可靠度乘积的理论,即把小样本问题转化为大样本问题进行研究。
到了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国为了发展军事的需要,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对可靠性进行研究。
美国先后成立了“电子设备可靠性专门委员会”、“电子设备可靠性顾问委员会”(AGUE)等研究可靠性问题的专门机构o 1957年6月4日,美国的“电子设备可靠性顾问委员会”发布了《军用电子设备可靠性报告》。
这就是著名的“AGUE”报告。
这一报告提出了可靠性是可建立的可分配的及可验证的,从而为可靠性学科的发展提出了初步框架。
“AGUE"报告是美国可靠性工程学发展的奠基性文件。
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为了保证人造地球卫星发射与飞行的可靠性,开始了可靠性的研究工作。
同时,为了解决作战对导弹可靠性的要求,一些国家也先后开展了对可靠性的研究与应用。
1961年,原苏联发射第一艘有人驾驶的宇宙飞船时,宇航员对宇宙飞船安全飞行和安全返回地面的可靠性提出了0.999的概率的要求,可靠性研究人员把宇宙飞船系统的可靠性转化为各元器件的可靠性进行研究,取得了成功,满足了宇航员对宇宙飞船系统提出的可靠性要求。
汽车零部件可靠性测评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汽车零部件可靠性测评技术的发展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82e821e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24.png)
10.16638/ki.1671-7988.2021.012.035汽车零部件可靠性测评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宁世儒,张冠勇,庞方超(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天津300300)摘要:随着汽车零部件可靠性验证已成为产品开发过程中越来越重要的一个环节,并占用了整车研发过程中的大量时间,因此迫切需要研发出更为高效的汽车零部件可靠性测评技术。
文章从编辑道路载荷谱、搭建疲劳耐久性台架试验以及虚拟仿真试验技术三个方面着手进行汽车零部件可靠性测评技术研究及应用现状阐述,并对未来车辆可靠性测评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为实现汽车零部件产品开发流程的最优化,降低研发费用以及增强产品竞争力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可靠性强化试验技术;道路载荷谱;可靠性台架试验;虚拟仿真试验技术中图分类号:U4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988(2021)12-113-04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Reliability StrengtheningTest Technology for Auto PartsNING Shiru, ZHANG Guanyong, PANG Fangchao( China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Automotive Inspection Center (Tianjin) Co., Ltd., Tianjin 300300 )Abstract: As the reliability verification of auto parts has become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 development and takes up a lot of time in the vehicle parts development process,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to develop more efficient reliability evaluation technologies for auto parts. This paper starts to conduct auto parts reliability evaluation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status elaboration from three aspects: editing the road load spectrum, building reliability bench test and virtual simulation test technology, and looks forward to the future vehicle reliability evaluation technology, and provides important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realizing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auto parts products, reducing R&D costs and enhancing product competitiveness.Keywords: Reliability enhancement test technology; Road load spectrum; Reliability bench test; Virtual simulation test technologyCLC NO.: U467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671-7988(2021)12-113-04前言近年来,国内汽车市场结束了连续29年的增长奇迹,市场对于汽车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提出越来越高的标准和要求[1-2]。
汽车可靠性论文
![汽车可靠性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59930cfdfad6195f302ba642.png)
汽车可靠性工程基础课程论文学院:机汽学院学号:2014123341班级:车辆1411姓名:梅洪崑汽车可靠性使用方法摘要汽车可靠性试验技术的发展是汽车生产发展的需要,汽车产品的可靠性已倍受用户关注。
随着我国工业技术的迅速发展可靠性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尤其是电子工业部门,可靠性问题已成为产品研制、设计、生产、使用过程中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之一。
同样现代汽车设计也离不开汽车可靠性试验,如何正确的选择一种试验方法会将它们化繁为简,更加省时省力。
可靠性试验方法可用于实验室试验,也可用于现场使用试验。
同时也适用于研制、试生产、正规生产、现场使用的各个不同阶段然而,就产品的可靠性试验而言,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的可靠性试验应该与实际环境条件下的使用可靠性试验建立起关系。
关键词:汽车;可靠性;试验方法绪论汽车可靠性试验是一项即费钱又费时的工作。
因此,研究和选择正确而又恰当的试验方法,不仅有利于保证和提高产品的可靠性,而且能够大大地节省时间、人力和费用。
所以,汽车可靠性试验是汽车可靠性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如何根据产品对象和试验目的正确和设汽试,是问题的关键。
因此对汽车可靠性实验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 汽车可靠性及其试验的基本定义1.1 可靠性定义一般所说的“可靠性” 指的是“可信赖的” 或“可信任的” 根据国家标准的规定,产品的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功能的能力。
在《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中是指:结构在规定时间内,在规定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能力。
对产品而言,可靠性越高就越好。
可靠性高的产品,可以长时间正常工作(这正是所有消费者需要得到的)。
从专业术语上来说,就是产品的可靠性越高,产品可以无故障工作的时间就越长。
1.2 可靠性特征量为了评价零部件、机器、系统等的可靠性,必须对可靠性制定一些行之有效的指标,并加以数量化为衡量可靠性的尺度,表示产品总体可靠性水平高低的各种可靠性指标称为可靠性评价尺度,也称为特征量。
可靠性论文
![可靠性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4ee7a6d6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23.png)
可靠性论文第一篇:可靠性论文机械可靠性设计1.机械可靠性技术的发展历程可靠性技术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在结构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始于20世纪柏年代。
可靠性技术最早应用在二战末期德国V一Ⅱ火箭的诱导装置上。
德国火箭研究机构参加人之一R.Lusser首先提出了利用概率乘积法则,把一个系统的可靠度看成该系统的子系统可靠度的乘积。
自从1946年Freuenthal在国际上发表“结构的安全度”一文以来,可靠性问题扦始引起学术界和工程界的普遍关注与重视。
从已有的资料了解到国内外机械产品可靠性研究状况如下:美国的可靠性研究起步较早,在机械产品可靠性理论方面,一亚利桑那大学D.Kececioglu教授为首。
主要研究机械零件的可靠性概率设计方法。
在机械故障预防和检测方面,以机械故障预防小组(MFPG)为代表对设计、诊断、监测、故障等进行研究,在可靠性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并且编制了一些可靠性设计手册和指南、可靠性数据手册。
日本的可靠性设计是从美国引进的,以民用产品为主,强调实用化,日本科技联盟是其全国可靠性技术的推广机构。
在可靠性工程应用方面,比较重视可靠性试验、故障诊断和寿命预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以及产品失效分析、现场使用数据的收集和反馈。
原苏联对机械可靠性的研究十分重视,并有其独到之处。
其可靠性技术应用主要靠国家标准推动,发布了一系列可靠性标准。
他们认为可靠性技术的主要内容是预测,即在产品设计和样机试验阶段,预测和评估在规定的条件下的使用可靠性,研究各项指标随时间变化的过程。
他们认为可靠性研究的方向主要有两个:一是可靠性数学统计方法和使用信息的统计处理技术,以及保证复杂系统可靠性的技术。
二是适于机械制造行业,包括无力故障学机械零件的耐磨、耐热、耐蚀等设计方法以及保证可靠性的工艺的方法研究。
英国国家可靠性分析中心(NCRS)成立了机械可靠性研究小组,汇编出版了《机械系统可靠性》一书。
从失效模式、使用环境、故障性质、筛选效果、实验难度、维修方式和数据积累等7个方面阐明了机械可靠性应用的重点,提出了几种机械系统可靠性的评估方法,并强调重视数据积累。
汽车行驶可靠性外文文献
![汽车行驶可靠性外文文献](https://img.taocdn.com/s3/m/a813c407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c9.png)
汽车行驶可靠性外文文献可靠性在汽车行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研究可靠性在汽车行驶中的目的就是为了确保汽车的安全和可持续性发展。
汽车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其行驶可靠性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行车舒适性。
一辆可靠性高的汽车不仅能够稳定地行驶在道路上,还能够减少故障的发生,降低事故的风险。
因此,研究汽车行驶可靠性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介绍可靠性在汽车行驶中的重要性,并阐述研究的目的。
通过对现有的外文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和总结,探讨汽车行驶可靠性的关键因素,为汽车制造商和相关研究机构提供参考,以提升汽车的行驶可靠性。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会对汽车行驶可靠性的概念进行界定,并探讨影响汽车行驶可靠性的因素,如零部件设计、材料选择、工艺技术、维护保养等。
通过深入研究这些因素,我们将能够更好地理解汽车行驶可靠性的本质和实现方式。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汽车行驶可靠性的提升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建议,以满足人们对安全可靠的汽车出行的需求。
汽车可靠性是指汽车在特定的使用条件下,保持正常运行并完成预定任务的能力。
它涉及到汽车的各个方面,包括发动机、电气系统、传动系统等。
汽车的可靠性对行驶过程至关重要。
如果汽车存在可靠性问题,可能导致行驶中的故障和事故。
因此,汽车制造商和消费者都非常关注汽车的可靠性。
汽车的可靠性不仅与汽车本身的设计和制造质量有关,还与汽车的维护、保养和使用方式有关。
定期的维护和保养可以提高汽车的可靠性,减少故障的发生率。
此外,汽车的可靠性也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例如,恶劣的天气条件可能会增加汽车发生故障的风险。
总之,确保汽车的可靠性对于安全和顺畅的行驶非常重要。
汽车制造商和消费者应该共同努力,提高汽车的可靠性,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保持汽车的可靠性。
在分析影响汽车可靠性的各种因素时,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零部件质量:汽车的可靠性受到零部件质量的直接影响。
如果零部件存在设计缺陷或制造质量不合格,可能会导致汽车故障率提高,降低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可靠性试验一、概述汽车可靠性是汽车产品质量好坏的重要评价指标,也是使用者关心的首要问题。
为了提高汽车的可靠性水平,检验现有汽车产品的可靠性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汽车可靠性试验就是完成这一使命的有效途径。
1、汽车可靠性的定义GB3187中,将可靠性定义为“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可靠性水平是用可靠度来度量的,而可靠度是指“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
”所谓汽车可靠性就是汽车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里程(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可靠性包括4个主要因素,即对象、规定条件、规定时间和规定功能功能。
对象是指所研究的系统或总或,汽车可靠性的对象即汽车,规定条件是指汽车的使用条件,如道路、载荷、气象、环境及汽车的使用方法、维修方法、存放条件和驾驶员的技术水平等。
规定时间是指某一特定使用时间,如可靠性行驶试验里程、保用期、第一次大修里程及报废期等。
规定功能是指汽车的运输(客、货运).代步功能。
汽车是一个复杂的可维修系统,一旦出了故障可通过维修使其恢复功能,故维修性能的优劣也同样影响着汽车是否处于完好状态。
因此,汽车可靠性除了包含通常所说的狭义可靠性外,还包含维修性即广义可靠性。
汽车维修性是指在规定条件下使用的汽车产品在规定时间内,按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维修时,保持和恢复到能完戒规定功能的能力。
【5】汽车可靠性是一种工程技术,它包含设计、试验和验证等。
汽车可靠性必须从设计阶段开始考虑,并且贯穿于设计、研制、制造、调试、运输、存放、使用、维修直到报废全过程。
汽车可靠性水平主要取决于从零部件到系统的可靠性设计。
【4】【6】2、汽车可靠性试验为了提高域保证汽车产品的可靠性及评价、验证汽车产品的可靠性而进行的关于汽车产品故障及其影响的各种试验,统称为汽车可靠性试验。
可靠性试验是取得可靠性数据的最主要方法,因而是进行可靠性设计和分析的基础。
通过可靠性试验可以发现产品设计和研制阶段所存在的问题,明确是否需要修改设计,同时可以对改进后的产品可靠性指标进行评定和验证。
【1】【2】由于汽车可靠性试验往往是具有破坏性或严重损耗的试验,试验周期长、费用高,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针对试验对象及其处在产品寿命期阶段,研究和采用正确而又恰当的试验方法不仅有利于保证和提离产品的可靠往,而且能够大大的节省时间、人力和费用。
二、汽车可靠性试验目的进行汽车可靠性试验,一般有以下四个目的:1)、可靠性鉴定(验证性):鉴定汽车新产品或改进设计后的产品的可靠性指标是否达到设计标准,试验结果可作为能否定型的依据。
2)、可靠性考核(验证性):确定稳定生产的汽车产品可靠性指标是否达到规定的目标值是为判断产品是否合格。
3)、可靠性测定(探究性):测定未知可靠性水平的汽车的可靠性,如分析进口车样车的可靠性。
4)、可靠性研制(探究性):新产品研制过程中,一边测定可靠性,一边进行改进,使样车的可靠性水平逐步增长直至达到设计要求,评价设计质量,反馈到设计中去,以利于改进设计。
三、可靠性试验任务汽车可靠性试验的主要任务是应用可靠性理论与试验结果对汽车产品的可靠性进行规划、分析、评审、技术改进设计、经验积累和管理等。
基本内容分为可靠性分析与预测、可靠性试验和可靠性管理等部分。
例如,对产品结构可靠性和性能可靠性进行全面分析,将概率统计的基本理论应用到设计中去,将载荷、应力、尺寸、材料的机械性能视为具有一定分散程度的随机变量,用可靠度来衡量安全可靠的程度,通过实物与模拟试验进行分析计算。
应用虚拟试验场VPG(Virtual proving ground)软件进行汽车可靠性试验的计算机仿真,结合材料学理论,可以进行汽车寿命分析和预估,为汽车报废年限提供依据;结合优化设计,可以进行汽车以及相关产品的优化设计和优化评估,为汽车产品的定型提供服务。
在产品研发早期采用VPG,能够显著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提高整车质量【3】。
又例如,建立汽车可靠性试验数据库,收集整车及零部件可靠性试验结果,开发和利用数据分析处理软件,对可靠性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揭示汽车的故障规律和影响其质量的薄弱环节,为提高汽车可靠性提供依据。
【7】四、汽车可靠性试验条件和内容汽车可靠性试验的试验条件在GB/T12534—90“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通则”【8】和GB/T12678—90“汽车可靠性型式试验方法”【9】中作了明确规定,其内容有:1)、装载质量2)、轮胎气压3)、燃料、润滑油(脂)和制动液4)、气象条件5)、试验道路五、汽车可靠性试验项目及测量参数汽车可靠性试验包括测试车辆构件可靠性和整车可靠性。
车辆构件不仅需要保证在最差的工况下车辆构件不发生断裂,且能满足一般的工程要求【11】,还应保证其具有预定的寿命,及在寿命期内可靠工作。
对车辆构件,特别是承载构件,可用强化系数【12】对其确定一个可靠性评价目标。
强化系数即指相同的失效形式下,汽车在用户路面行驶的里程数与在试验场强化路面行驶的里程数之比。
汽车可靠性试验中,试验项目有行驶工况统计、故障统计以及可靠性数据统计计算【13】【14】【15】。
工况统计中,试验员依据试验驾驶员填写的行车记录单(试验员每天都应检查行车记录单,确认当日发生的确实情况),定期统计各种试验道路情况:实际行驶里程、平均技术车速、燃油消耗量、机油消耗量、变速器各档位使用次数及里程或时间的占有比例、制动次数和时间等。
故障统计中,当日班发生的故障应详细的填写在行车记录单上,故障描述要真实、详尽,并记录发生故障时间、里程、故障发生的现象及故障排除措施等,以备试验员能够将故障清楚地、真实地反映在试验报告上。
故障统计表中还应填写故障种类:本质故障或误用故障。
可靠性数据统计计算中,应根据故障统计表和QC/T900—1997“汽车整车产品质量评定方法”附录G,分别计算出平均首次故障里程、平均故障间隔里程、当量故障率、有效度、维修时间、维修费用。
特殊的气候对汽车的性能与可靠性都有影响。
【16】一般环境下可靠的汽车产品,在特殊气候下不一定可靠,因此要对汽车进行特殊环境下的可靠性试验。
在我国,特殊的气候条件主要有严寒地区、高原地区和湿热地区。
严寒地区,受低温和冰雪的影响,试验需要对汽车冷启动,制动性,冷却液、润滑液、燃油的冻结,非金属零件的硬化失效,采暖除霜装置的性能,特殊维修性等问题进行检测。
高原地区,受低气压、低温、长坡和辐射的影响,试验需要对汽车冷却系有无沸腾,供油系有无气阻,动力性有无下降,起动性能等问题进行检测。
湿热地区,受到高温、高湿度、高辐射(阳光)、雨水、烟雾和霉菌等的影响,试验需要对汽车冷却系有无沸腾,供油系有无气阻,金属零件有无腐蚀,非金属零件有无老化、变质、发霉,电器件有无故障等进行检测。
在实验汽车可靠性行驶试验项目全部结束之后,为了检查。
各总成内部结构有无异常现象,需要进行接替检查。
拆检应按预定的计划进行,要边拆检边记录(或摄影),同时应按相应试验规程的规定对主要总成(发动机、离合器、变速器、转向器、驱动桥等)进行部分或全部拆检。
对拆检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分析、判明原因,并记录拆检的详细情况然后确定主要零件磨损程度。
六、汽车可靠性试验技术和方法汽车的可靠性试验方法有常规可靠性试验、快速可靠性试验、极限条件可靠性试验和特殊环境可靠性试验四种【5】【13】。
常规可靠性试验是在公路上或使汽车以类似或接近汽车实际使用条件进行的试验;这种试验结果最接近实际使用情况,但试验周期长。
快速可靠性试验又分为强化试验、载荷谱浓缩试验以及强化与载荷谱浓缩相结合的试验。
强化试验是在不改变故障机理的条件下,用加大应力(对产品功能有影响的各种外界因素)的方法进行的试验。
载荷谱浓缩试验将对汽车寿命产生影响的主要条件集中实施,并删除对寿命极小的小载荷,使得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相当于常规可靠性试验在较长时间内得到的试验结果。
将强化试验和载荷浓缩谱试验相结合,就把两项可靠性试验方法的有点集于一身,故其周期比两者的周期均短得多。
极限条件可靠性试验是对汽车施加在实际使用条件中可能遇到的少量的极限载荷所进行的试验,如发动机超转速运转、冲击沙坑等。
它是为确定产品能承受多大应力(载荷)而进行的试验。
特殊环境可靠性试验是为评定汽车产品在各种恶劣环境条件下的性能及其稳定性而进行的试验,如高原试验、寒冷冰雪试验、盐雾试验及暴晒试验等。
对汽车各部件的可靠性试验方法虽有不同,但也有许多相同的地方,汽车整车可靠性试验亦是如此。
下面以汽车发动机可靠性试验为例,可归纳出汽车可靠性试验的大致方法。
GB/T19055—2003“汽车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方法”【10】8工作程序中对试验方法作了明确规定:1)、试前精密测量;2)、磨合;3)、性能初试;4)、可靠性试验;5)、性能复试;6)、拆检;7)、试后紧密测量。
参考文献:【1】马扎根,徐燕萍。
展望上海大众试车场在汽车开发中的意义和作用【J】。
上海汽车。
2010(1)22-25【2】王秉刚。
汽车可靠性工程方法【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1【3】李文亮,周炜,郭志平等。
汽车可靠性道路试验仿真研究【C】。
2007.中国汽车安全技术国际研讨会。
2007;219-226【4】丁洪春。
经济有效的汽车可靠性试验方法探究【J】中国水运。
2008.8(4)。
195-196 【5】刘裕源,霍树君。
汽车可靠性试验(一)【J】。
汽车技术。
2000(2)【6】刘裕源,霍树君。
汽车可靠性试验(二)【J】。
汽车技术。
2000(3)【7】陈乾。
汽车可靠性试验的影响因素及改进措施初探【J】。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09(22)【8】GB/T12534-1990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通则【S】【9】GB/T12678-1990汽车可靠性行驶试验方法【S】【10】GB/T19055-2003汽车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方法【S】【11】ENSOR D F。
关联用户用途的试车技术【J】。
中国机械工程。
1998.9(11)24—26 【12】郭虎,陈文华,樊晓燕等。
汽车试验场可靠性试验强化系数的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04.40(90)。
73-76【13】刘玉灿。
浅谈提高汽车可靠性的试验方法【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1(5)【14】刘裕源,霍树君。
汽车可靠性试验(五)【J】。
汽车技术。
2000(6)【15】刘裕源,霍树君。
汽车可靠性试验(六)【J】。
汽车技术。
2000(7)【16】胡晓峰。
汽车可靠性试验规程浅谈【J】。
陕北汽车。
2011(5)THANKS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