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线路实验总结报告
电子线路实习报告(精选4篇)

电子线路实习报告(精选4篇)电子线路篇1:通过一个星期的电工实习,使我对电器元件及电路的连接与调试有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打好了日后学习电工技术课的基础。
同时实习使我获得了自动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实际连接技能,培养了我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了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独立工作的能力。
最主要的是培养了我与其他同学的团队合作、共同探讨、共同前进的精神。
具体如下:1.熟悉手工常用工具的使用及其维护与修理。
2.基本掌握电路的连接方法,能够独立的完成简单电路的连接。
3.熟悉控制电路板设计的步骤和方法及工艺流程,能够根据电路原理图、电器元器件实物,设计并制作控制电路板。
4.熟悉常用电器元件的类别、型号、规格、性能及其使用范围。
5.能够正确识别和选用常用的电器元件,并且能够熟练使用数字万用表。
6.了解电器元件的连接、调试与维修方法。
实习内容:1.观看关于实习的录像,从总体把握实习,明确实习的目的和意义;讲解电器元件的类别、型号、使用范围和方法以及如何正确选择元器件2.讲解控制电路的设计要求、方法和设计原理 ;3.分发与清点工具;讲解如何使用工具测试元器件;讲解线路连接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4.组装、连接、调试自动控制电路;试车、答辩及评分5.拆解自动控制电路、收拾桌面、地面,打扫卫生6.书写实习报告实习心得与体会:对交流接触器的认识交流接触器广泛用作电力的开断和控制电路。
它利用主接点来开闭电路,用辅助接点来执行控制指令。
主接点一般只有常开接点,而辅助接点具有两对常开和常闭功能的接点,小型的接触器也经常作为中间继电器配合主电路使用。
交流接触器的接点,由银钨合金制成,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耐高温烧蚀性。
它的动作动力来源于交流电磁铁,电磁铁由两个“山”字形的幼硅钢片叠成,其中一个固定,在上面套上线圈,工作电压有多种供选择。
为了使磁力稳定,铁芯的吸合面,加上短路环。
交流接触器在失电后,依靠弹簧复位。
另一半是活动铁芯,构造和固定铁芯一样,用以带动主接点和辅助接点的开断。
电子线路实习报告的结论

结论:通过本次电子线路实习,我对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习过程中,我不仅学会了如何使用各种电子仪器和设备,还掌握了一些电子电路的设计和调试技巧。
这次实习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宝贵的学习经历,对我今后的学术和职业生涯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我认识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之间的重要性。
在实习之前,我曾认为电子技术只是简单的电路连接和元件焊接。
然而,在实习过程中,我发现电子线路的设计和调试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
只有对电子元件的工作原理和电路特性有深入了解,才能在实际操作中游刃有余。
因此,我将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并在实践中不断巩固和提高。
其次,我学会了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常常需要分组进行项目设计,这就要求团队成员之间相互配合、共同进步。
通过与队友的合作,我学会了如何分工、协调和交流,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此外,在遇到问题时,我们还要与指导老师进行沟通,寻求解决方案。
这使我更加注重表达能力,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此外,我认识到创新和实践是科技进步的动力。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掌握已有的电子技术,还要不断探索新的领域。
在项目设计中,我发现一些创新的设计思路可以大大提高电路的性能和实用性。
因此,我将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勇于尝试新的事物,为电子技术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我明白了电子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电子技术无处不在,从手机、电脑到智能家居、无人驾驶汽车,无不体现了电子技术的的身影。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更加关注电子技术的发展动态,紧跟时代步伐,为我国电子产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总之,本次电子线路实习使我受益匪浅。
通过实习,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技能,还培养了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不断努力,充分发挥所学知识,为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创新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相信,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我将成为一名优秀的电子技术专业人才。
电子线路cad实训总结(8篇)

电子线路cad实训总结(8篇)电子线路cad实训总结篇1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路设计中的很多工作都可以交给计算机来完成,这就大大减轻了设计人员的手工劳动,并且保证了设计的规范性。
因此,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
而这一潮流来自于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died Design,CAD)。
(1)电子线路CAD是使用计算机来完成电子线路的设计过程,包括电路原理的编辑、电路功能仿真、工作环境模拟、印制板设计(包括自动布局、自动布线)与检测(包括布线、布局规则的检测和信号完整性分析)等。
Protel 99SE中共有十个小项目。
完成Protel 99SE安装,了解了系统的基本功能后,用户可以对Protel 99SE的系统环境进行设置,以适应自己的操作习惯。
在计算机上,利用电子线路Protel 99SE软件进行电路设计的过程大致如下:(2)电子线路原理图的设计。
原理图编辑是电路CAD设计的前提,因此原理图编辑(Schematic Edit)是电路CAD软件必备的功能。
(3)原理图元件库文件的设计。
它包括创建原理图元件库文件和创建复合元件库。
(4)电子线路PCB电路板的设计。
PCB(Printed Circle Board ,印制电路板)设计是电子产品由原理设计转换为产品的一个重要过程,为实现电路原理图所描述的电路,设计者需要设计满足原理图要求的PCB。
(5)PCB元件封装库设计。
为了方便用户处理设计中的PCB元件封装,Protel 99SE提供了PCB元件封装编辑器,用户可以在该编辑器中对PCB元件封装库进行编辑操作,包括复制PCB元件封装,删除PCB元件封装、新建自定义的PCB元件封装以及修改PCB元件封装等。
Protel 99SE是ProklTechnology公司开发的基于Windows环境下的电路板设计软件。
该软件功能强大,人机界面友好,易学易用,仍然是大中专院校电学专业必学课程,同时也是业界人士首选的电路板设计工具。
电子实训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我校组织了为期两周的电子实训课程。
通过本次实训,我对电子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下是对本次实训的总结报告。
二、实训目的与意义1. 实训目的本次电子实训旨在使学生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2. 实训意义(1)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实训过程中,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提出新的设计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增强团队协作精神:实训过程中,学生需要与同学共同完成任务,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三、实训内容1. 电子元件识别与检测实训内容:认识电子元件,掌握电子元件的检测方法。
实训目的:使学生熟悉电子元件的种类、外形、功能及检测方法。
2. 常用电路的组装与调试实训内容:组装简单的电子电路,如电阻分压电路、放大电路等,并进行调试。
实训目的:使学生掌握电路组装、调试的基本技能。
3. 电子产品的设计与制作实训内容: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电子产品,如收音机、简易电源等。
实训目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4. 电子电路故障排查与维修实训内容:对已组装的电子电路进行故障排查与维修。
实训目的:使学生掌握电子电路故障排查与维修的基本方法。
四、实训过程1. 第一周(1)进行电子元件识别与检测实训,掌握电子元件的种类、外形、功能及检测方法。
(2)学习常用电路的组装与调试,掌握电路组装、调试的基本技能。
2. 第二周(1)进行电子产品的设计与制作,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制作一个简单的电子产品。
(2)对已组装的电子电路进行故障排查与维修,掌握电子电路故障排查与维修的基本方法。
五、实训成果与体会1. 成果(1)掌握了电子元件的种类、外形、功能及检测方法。
电路课实验报告总结(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电路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对电路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实验报告总结了我在电路课中所完成的几个实验,包括基本放大电路、差分放大电路、稳压电路等,并对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及心得体会进行了总结。
二、实验内容及过程1. 基本放大电路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放大电路直流工作点的调整与测量方法,研究交流放大器的工作情况,加深对其工作原理的理解。
(2)实验过程:搭建基本放大电路,调整电路参数,测量静态工作点,分析电路性能。
(3)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掌握了放大电路直流工作点的调整方法,分析了电路的增益、带宽、输入输出阻抗等性能指标。
2. 差分放大电路实验(1)实验目的:提高对差分放大电路性能及特点的理解,学习其性能指标测试方法。
(2)实验过程:搭建差分放大电路,调整电路参数,测量差模电压放大倍数、共模电压放大倍数、共模抑制比等性能指标。
(3)实验结果:通过实验,了解了差分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掌握了性能指标测试方法,分析了电路的共模抑制能力、温度稳定性等特性。
3. 稳压电路实验(1)实验目的:学习稳压电路的设计原理,提高对稳压电路性能指标的理解。
(2)实验过程:搭建稳压电路,调整电路参数,测量输出电压、输出电流、纹波电压等性能指标。
(3)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掌握了稳压电路的设计方法,分析了电路的稳压精度、负载调节范围、温度稳定性等特性。
三、实验心得体会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电路课实验使我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重要性。
只有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中,才能更好地理解电路原理,提高动手能力。
2.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验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通过查阅资料、分析电路原理,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使我更加自信地面对实际问题。
3. 团队合作:实验过程中,与同学互相帮助、共同讨论,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这种团队合作精神将使我受益匪浅。
电子线路实验报告

电子线路实验报告引言电子线路实验是电子工程领域非常重要的一项实践活动,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分析,可以加深对电子线路原理的理解。
本次实验以电子线路相关的基本原理为基础,探讨了电路的电流、电压以及电阻等重要概念,并利用示波器等仪器进行实时观测和测量。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搭建、测量和分析电子线路,加深对电路基本原理的理解,并掌握使用常见仪器进行有效观测和测量的方法。
实验设备与材料1. 示波器2. 电源3. 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件4. 电路板、导线和接线柱等实验器材实验过程与结果1. 单电池串联电路实验首先,我们搭建了一个简单的单电池串联电路。
通过接线柱和导线将电池与电阻连接起来,并利用示波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
实验结果显示,随着电阻值的增加,电路中的电流减小,而电压保持不变。
这说明在串联电路中,电流经过每个电阻时都会减小,但电压保持一致。
2. 并联电阻电路实验接下来,我们搭建了一个并联电阻电路。
通过接线柱和导线将电阻与电池连接在一起,并使用示波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实验结果显示,在并联电路中,电压保持一致,而电流随着电阻值的减小而增加。
这表明在并联电路中,电流分流,通过每个电阻的电流总和等于输入电流。
3. 电容充放电实验接着,我们进行了电容充放电实验。
通过将电容器连接到电源和电阻上,观察电容器充电和放电的过程,并利用示波器测量电容器上的电压变化。
实验结果显示,电容器充电时电压逐渐增加,放电时电压逐渐降低。
同时,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呈现出指数性质,即初始快速增长或减小,然后逐渐趋于稳定。
4. 交流电路实验最后,我们进行了交流电路实验。
通过接线柱和导线将交流电源与电容、电感等元件连接在一起,并利用示波器观察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变化。
实验结果显示,在交流电路中,电压和电流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且相位差可以通过调整电路中的元件实现。
我们观察到不同频率下电路的响应变化,从而进一步理解了交流信号的特性。
电路实验的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电路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的电路搭建与测量,加深对电路基本原理的理解,提高电路分析和故障排除能力,培养严谨的实验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实验内容1. 基本电路元件的识别与测量2. 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分析与搭建3. 电阻、电容、电感元件的特性研究4. 交流电路的分析与测量5. 电路故障诊断与排除三、实验过程1. 实验器材准备本次实验所使用的器材包括:数字多用表、万用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电阻、电容、电感、导线、开关等。
2. 实验步骤(1)认识常用电子器件通过观察实物,了解电阻、电容、电感等电子器件的形状、颜色、标识等信息,掌握其基本特性。
(2)搭建基本电路根据实验要求,连接电路,包括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等。
(3)测量电路参数使用数字多用表、万用表等仪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电流、电阻等参数。
(4)分析实验结果根据测量数据,分析电路的特性和故障原因,提出解决方案。
(5)电路故障诊断与排除通过观察电路现象,分析故障原因,排除电路故障。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基本电路元件的识别与测量通过实验,掌握了电阻、电容、电感等电子器件的识别方法,并能够准确测量其参数。
2. 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分析与搭建通过实验,学会了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分析方法,能够根据电路要求搭建相应的电路。
3. 电阻、电容、电感元件的特性研究通过实验,了解了电阻、电容、电感元件的特性,如电容的充放电、电感的自感等。
4. 交流电路的分析与测量通过实验,掌握了交流电路的分析方法,能够根据电路要求搭建交流电路,并测量其参数。
5. 电路故障诊断与排除通过实验,学会了电路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方法,提高了故障排除能力。
五、实验心得体会1. 严谨的实验态度在实验过程中,始终保持严谨的态度,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团队合作精神在实验过程中,与团队成员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实验任务,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
3. 电路分析能力通过实验,提高了电路分析能力,能够根据电路要求搭建相应的电路,并分析其特性。
电子线路实训总结报告

一、前言电子线路实训是电子类专业学生掌握电子技术基本技能的重要环节,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电子线路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报告将对本次电子线路实训进行总结,分析实训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为今后类似实训提供参考。
二、实训目的1. 熟悉常用电子元器件的性能、参数及识别方法。
2. 掌握电子线路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如焊接、测量、调试等。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4. 巩固和深化电子线路理论知识。
三、实训内容1. 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测试(1)认识常用电子元器件,如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
(2)学习电阻、电容的识别方法,包括色环电阻、电容的单位识别等。
(3)测试电子元器件的参数,如电阻的阻值、电容的容量等。
2. 基本电路实验(1)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实验,学习电路的连接方法及电路参数的测量。
(2)放大电路实验,学习放大电路的原理、设计方法及调试技巧。
(3)滤波电路实验,学习滤波电路的设计原理及滤波效果分析。
3. 电子线路CAD实训(1)学习电子线路CAD软件的基本操作,如原理图绘制、PCB设计等。
(2)绘制电子线路原理图,完成电路设计。
(3)进行PCB设计,包括元件布局、布线等。
4. 综合实训(1)设计并搭建一个简单的电子电路,如振荡器、稳压电源等。
(2)进行电路调试,优化电路性能。
(3)撰写实训报告,总结实训过程及收获。
四、实训收获1. 熟练掌握了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测试方法。
2. 掌握了电子线路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如焊接、测量、调试等。
3. 学会了电子线路CAD软件的基本操作,能够独立完成电路设计。
4. 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5. 巩固和深化了电子线路理论知识。
五、实训不足1. 在实验过程中,对部分实验原理理解不够透彻,导致实验结果与预期不符。
2. 实验操作技能有待提高,如焊接过程中出现虚焊现象。
3. 在综合实训环节,设计电路时缺乏创新意识,未能充分发挥个人潜能。
电路实验报告及总结(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搭建和测试电路,加深对基本电路理论的理解,掌握电路分析和实验操作技能,包括电路元件的识别、电路连接、电路参数测量以及电路故障排查等。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涉及的基本电路包括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元件的串联、并联和组合电路,以及基本的放大电路、滤波电路和振荡电路。
通过这些基本电路的学习和实验,可以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数字万用表2. 示波器3. 信号发生器4. 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元件5. 电路板6. 连接线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 基本元件识别与测量- 识别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元件的规格和参数。
- 使用数字万用表测量电阻、电容、电感的实际值。
2. 串联电路- 搭建一个简单的串联电路,包括电阻、电容和电感。
- 使用示波器观察电路的输出波形,分析电路的频率响应。
3. 并联电路- 搭建一个简单的并联电路,包括电阻、电容和电感。
- 使用示波器观察电路的输出波形,分析电路的频率响应。
4. 放大电路- 搭建一个简单的共射极放大电路,使用三极管作为放大元件。
- 调整电路参数,观察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关系,分析电路的放大倍数和频率响应。
5. 滤波电路- 搭建一个简单的低通滤波电路,使用RC网络。
- 调整电路参数,观察滤波效果,分析电路的截止频率和滤波特性。
6. 振荡电路- 搭建一个简单的RC振荡电路,使用运算放大器作为振荡元件。
- 调整电路参数,观察振荡波形,分析电路的振荡频率和稳定性。
五、实验数据与分析1. 基本元件测量- 电阻、电容、电感的实际值与标称值对比,分析误差来源。
2. 串联电路- 通过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分析电路的频率响应,与理论值对比。
3. 并联电路- 通过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分析电路的频率响应,与理论值对比。
4. 放大电路- 通过示波器观察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关系,分析电路的放大倍数和频率响应。
5. 滤波电路- 通过示波器观察滤波效果,分析电路的截止频率和滤波特性。
电子线路的实验报告

电子线路的实验报告电子线路的实验报告引言:电子线路是现代科技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贯穿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通过实验学习电子线路的原理和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电子技术的工作原理,提高我们的实践能力。
本实验报告将介绍我在电子线路实验中的观察和发现,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
实验一:串联电路的特性在本实验中,我们构建了一个简单的串联电路,通过测量电流和电压的变化,来观察串联电路的特性。
首先,我们使用万用表测量了电源电压和电阻的阻值。
然后,我们将电阻串联连接,再次测量了电流和电压。
我们发现,电流在串联电路中保持不变,而电压则分配到每个电阻上。
这说明串联电路中电流是相同的,而电压则按照电阻的大小进行分配。
实验二:并联电路的特性在本实验中,我们构建了一个并联电路,通过测量电流和电压的变化,来观察并联电路的特性。
同样地,我们首先测量了电源电压和电阻的阻值。
然后,我们将电阻并联连接,再次测量了电流和电压。
我们发现,电流在并联电路中分配到每个电阻上,而电压保持不变。
这说明并联电路中电流按照电阻的大小进行分配,而电压是相同的。
实验三:电容器的充放电特性在本实验中,我们研究了电容器的充放电特性。
首先,我们将一个电容器连接到一个电源,通过示波器观察电容器的充电过程。
我们发现,电容器的电压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加,直到达到电源电压。
然后,我们断开电源,通过示波器观察电容器的放电过程。
我们发现,电容器的电压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减少,直到降为零。
这说明电容器能够存储和释放电荷。
实验四:二极管的整流特性在本实验中,我们研究了二极管的整流特性。
我们首先将一个二极管连接到一个交流电源,并通过示波器观察电压的变化。
我们发现,二极管只允许电流在一个方向上通过,从而将交流信号转化为直流信号。
这说明二极管具有整流功能,可以用于转换电流的方向。
实验五: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在本实验中,我们构建了一个放大电路,通过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来研究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电子线路实验报告

电子线路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 掌握电子线路基本元件的基本特性和工作原理。
2. 了解电子线路的电流、电压、电阻等基本概念。
3. 学会使用仪器测量电子线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实验仪器和材料:
1. 万用电表
2. 电源
3. 电阻器
4. 导线
5. 电路板
6. 开关
7. 灯泡
实验步骤:
1. 将电源连接好,确保电源开关关闭。
2. 在电路板上布置一个简单的电路,包括电源、电阻器、灯泡和开关。
确保电路连接正确。
3. 打开电源开关,调节电源的电压为适当的值。
4. 使用万用电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5. 记录测量结果,并计算电路中的电阻值。
6. 关闭电源开关,拆除电路。
实验结果分析:
1. 测量得到的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应当符合欧姆定律,即电压等于电流乘以电阻。
可以通过计算来验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 如果实验中的测量结果与理论计算有差别,需要检查实验中的操作是否正确,例如电路连接是否正确,电压是否调节正确等。
实验总结:
通过这次实验,我学到了电子线路的基本概念和测量方法。
实验中我能够正确地布置和连接电路,并使用万用电表测量电流和电压。
在实验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操作上的问题,并及时进行了调整。
这次实验对于我理解电子线路的工作原理和技术应用有很大的帮助,并培养了我的实验操作技巧。
电子线路实验实训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电子线路的基本原理和组成,掌握电子线路的基本实验方法和技能。
2. 通过实验,加深对电子线路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验内容1. 基本电子元件测试2. 模拟电路基本电路分析3. 数字电路基本电路分析4. 电路仿真与测试5. 电子线路设计三、实验过程1. 基本电子元件测试(1)测试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电子元件的参数,包括阻值、电容值、电感值等。
(2)分析元件参数对电路性能的影响。
2. 模拟电路基本电路分析(1)搭建模拟电路,如放大器、滤波器等。
(2)测量电路的性能参数,如增益、带宽等。
(3)分析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3. 数字电路基本电路分析(1)搭建数字电路,如逻辑门、触发器等。
(2)分析电路的逻辑功能,如与、或、非等。
(3)测试电路的输出波形,验证电路的正确性。
4. 电路仿真与测试(1)利用仿真软件对电路进行仿真,观察电路的性能和波形。
(2)分析仿真结果,优化电路设计。
5. 电子线路设计(1)根据实际需求,设计一个电子线路。
(2)绘制电路原理图和PCB板图。
(3)制作PCB板,焊接元器件。
(4)测试电路性能,验证设计是否满足要求。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基本电子元件测试通过测试,掌握了电子元件的参数和特性,为后续实验奠定了基础。
2. 模拟电路基本电路分析通过搭建和测试放大器、滤波器等电路,了解了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3. 数字电路基本电路分析通过搭建和测试逻辑门、触发器等电路,掌握了数字电路的基本逻辑功能。
4. 电路仿真与测试通过仿真软件对电路进行仿真,分析了电路的性能和波形,优化了电路设计。
5. 电子线路设计设计了一个满足实际需求的电子线路,并通过测试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
五、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加深了对电子线路基本原理和组成的学习,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 学会了电子线路的实验方法和技能,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基础。
电子线路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常用电子元器件及其性能参数。
2. 掌握电子线路的基本连接方法和调试方法。
3. 培养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4. 学习使用电子仪器,如示波器、信号发生器、万用表等。
二、实验仪器与设备1. 电子元器件: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集成电路等。
2. 电子线路实验箱:包含电源、信号发生器、示波器、万用表等。
3. 示波器:用于观察电路输出波形。
4. 信号发生器:用于提供实验所需的信号。
5. 万用表:用于测量电路中的电压、电流、电阻等参数。
三、实验内容与过程1. 电阻串联与并联电路的测量(1)目的:验证电阻串联与并联电路的规律。
(2)步骤:① 按照电路图连接电阻串联与并联电路。
② 使用万用表测量各电阻的阻值。
③ 比较串联电路中电阻的总阻值与实际测量值。
④ 比较并联电路中电阻的总阻值与实际测量值。
(3)结果与分析:串联电路中电阻的总阻值等于各电阻阻值之和;并联电路中电阻的总阻值等于各电阻阻值的倒数之和的倒数。
2. 二极管电路的测量(1)目的:验证二极管单向导电性。
(2)步骤:① 按照电路图连接二极管电路。
② 使用示波器观察二极管导通和截止时的波形。
③ 使用万用表测量二极管导通和截止时的正向电压和反向电压。
(3)结果与分析:二极管导通时,正向电压较小;截止时,反向电压较大。
3. 三极管放大电路的测量(1)目的:验证三极管放大电路的性能。
(2)步骤:① 按照电路图连接三极管放大电路。
② 使用示波器观察放大电路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
③ 使用万用表测量放大电路的电压增益。
(3)结果与分析:放大电路的电压增益大于1。
4. 集成电路应用电路的测量(1)目的:验证集成电路应用电路的功能。
(2)步骤:① 按照电路图连接集成电路应用电路。
② 使用示波器观察电路的输出波形。
③ 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的输出电压和电流。
(3)结果与分析:集成电路应用电路能够实现预期的功能。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电子线路的基本连接方法和调试方法。
电子线路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使用。
2. 掌握电子线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包括直流工作点分析、交流小信号分析等。
3. 熟悉电子线路实验仪器的操作方法,如示波器、信号发生器、万用表等。
4. 通过实验,验证电子线路的基本理论,提高动手能力。
二、实验原理电子线路是指由电子元件组成的电路,其主要功能是实现信号的传输、处理和转换。
本实验以共射放大电路为例,介绍电子线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实验箱:包括共射放大电路实验板、示波器、信号发生器、万用表等。
2. 电子元器件:包括晶体管、电阻、电容、电感等。
四、实验内容与过程1. 实验内容(1)共射放大电路的搭建与测试(2)直流工作点分析(3)交流小信号分析2. 实验过程(1)共射放大电路的搭建与测试首先,根据实验电路图,在实验板上连接共射放大电路。
然后,用示波器观察放大电路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并用万用表测量晶体管的直流工作点。
(2)直流工作点分析根据晶体管的直流工作点公式,计算晶体管的静态电流和电压。
然后,用示波器观察晶体管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分析放大电路的增益。
(3)交流小信号分析根据放大电路的交流小信号模型,分析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电压增益等参数。
然后,用示波器观察放大电路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验证分析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共射放大电路的搭建与测试根据实验数据,共射放大电路的输入信号为0.5V,输出信号为4V,放大倍数为8倍。
2. 直流工作点分析根据晶体管的直流工作点公式,计算晶体管的静态电流为10mA,静态电压为5V。
3. 交流小信号分析根据放大电路的交流小信号模型,计算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为10kΩ,输出电阻为1kΩ,电压增益为80。
六、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共射放大电路的基本搭建方法,熟悉了电子线路实验仪器的操作方法。
2. 通过实验,验证了电子线路的基本理论,提高了动手能力。
3. 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如电路搭建过程中元件焊接不良、实验数据误差较大等,这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实验中加以改进。
电子线路实习个人报告

电子线路实习个人报告一、实习背景在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课程安排中,电子线路实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实习,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电子线路的原理和实践操作,提高实际动手能力。
本次实习的内容是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音频放大电路。
二、实习目的通过本次实习,我有以下几个目标:1.了解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以及如何设计一个简单的放大电路。
2.学会使用电子线路设计软件进行电路原理图和PCB布局设计。
3.熟悉电路板制作的流程,包括电路图绘制、印制板制作和焊接等。
4.培养实际操作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习过程1.理论部分在开始实习之前,我首先阅读了有关放大电路的相关书籍和资料,了解了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分类和常用的放大电路结构。
我也学习了一些放大电路的设计方法和技巧,以便能够更好地进行电路设计和优化。
2.软件设计接下来,我使用了电子线路设计软件进行了电路原理图设计。
我首先根据放大电路的要求,选择了适合的操作放大电路结构,并进行了元器件的选择和连接。
然后,我使用软件进行了电路的仿真分析,以确保电路设计的可行性和稳定性。
3.PCB设计在完成电路原理图设计之后,我使用了PCB设计软件进行了PCB布局设计。
我布置了电路板上的元器件位置,进行了设计规则检查,并进行了连线和引脚布局。
通过软件提供的3D仿真功能,我可以更好地了解电路板在物理上的排布和布线效果。
4.电路板制作经过电路原理图和PCB布局设计之后,我开始了电路板制作的流程。
我首先打印了电路原理图和PCB布局图,然后使用紫外线制板机将图纸曝光在光敏感覆铜板上。
然后,我将覆铜板进行腐蚀处理,将不需要的铜蚀刻掉。
接着,我使用钻床将孔位打开,以供元器件焊接。
5.焊接和调试在进行焊接之前,我首先对电路板上的焊点进行了视觉检查,确保没有明显的问题。
然后,我开始焊接元器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布线和连接。
完成焊接之后,我使用万用表进行了连通性测试,以确认电路板焊接的正确性。
最后,我将电路板连接到测试设备上,进行了放大电路的调试和测试。
电子路线毕业实习报告5篇

电子路线毕业实习报告5篇电子路线毕业实习报告1一、实习目的使我们对电气元件及电工技术有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对电工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做进一步的理解。
同时,通过实习获得实际生产知识和安装技能,继电器控制线路及其元件的工作原理等电工技术知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独立工作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共同探讨,共同前进的精神。
二、实习内容电动机的传动和点动控制电路(1)目的要求a.了解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并掌握其接线方法;b.了解电动机的传动和点动控制。
(2)线路图:原理:km1回路为点动控制电路,按下绿色按钮。
km1线圈通电,松开绿色按钮,km1线圈断电;km2回路为传动控制电路,按下黑色按钮,km2通电并自锁,km2线圈通电,松开黑色按钮,km2线圈不会断电,停止时按红色按钮。
(3)步骤:a.按图接好导线;b.检查线路,确认无误后通电;c.按下后再松开绿色按钮,观察km1的现象,按下后再松开黑色按钮,观察km2的现象,最后按下红色按钮,记录实验现象;d.切断电源,拆除导线。
电动机的顺序控制电路(1)目的要求a.了解继电器的顺序控制原理,掌握其接线方法;b.加深对继电器工作原理的理解。
(2)线路图:原理:需要km2线圈通电时,必须先按下绿色按钮,km1通电并自锁,串联在km2线圈回路的km1也通电并自锁,再按下黑色按钮,km2通电并自锁,km2线圈带电,保证km2带电前必须先让km1带电,停止时按红色按钮。
(3)步骤:a按图接好电路;b.检查电路,确认无误后通电;c.先按下绿色按钮,再按下黑色按钮,观察现象;按下红色按钮,再直接按黑色按钮,观察并记录现象;d.切断电源,拆除导线。
电动机的逆反转控制电路(1)目的要求a.了解继电器的逆反转控制控制原理,掌握其接线方法;b.通过操作加深对继电器工作原理的理解;c.能够组织复杂的接线。
(2)接线图:原理:需要km1带电时,按下绿色按钮,km1通电并自锁,km1线圈带电,串联在km2线圈回路的km1常闭触点断开,保证km1与km2线圈不同时带电。
电子线路实习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电子线路实习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电子线路基本原理和电路分析方法的理解,提高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验,掌握以下内容:1. 常用电子元件的识别与使用;2. 电路原理图与实际电路之间的转换;3. 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4. 电路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
二、实验内容1. 基础实验:电路元件识别与测试(1)实验目的:掌握常用电子元件的识别与测试方法。
(2)实验内容:识别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等常用电子元件,并使用万用表测试其参数。
(3)实验步骤:a. 准备实验器材:万用表、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等。
b. 识别电子元件:根据元件的外观、颜色、符号等特征,识别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等常用电子元件。
c. 测试元件参数: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的正向电阻、反向电阻等参数。
2. 基础实验:电路原理图与实际电路转换(1)实验目的:掌握电路原理图与实际电路之间的转换方法。
(2)实验内容:将给定的电路原理图转换为实际电路,并进行组装。
(3)实验步骤:a. 分析电路原理图:了解电路的结构、元件参数、连接方式等。
b. 转换电路原理图:根据电路原理图,选择合适的电子元件,绘制实际电路图。
c. 组装实际电路:按照实际电路图,将电子元件焊接在电路板上,连接好导线。
3. 基础实验:常用电子测量仪器使用(1)实验目的:掌握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
(2)实验内容:使用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万用表等仪器,对电路进行测量。
(3)实验步骤:a. 了解仪器原理:了解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万用表等仪器的原理和功能。
b. 操作仪器:按照仪器说明书,学习仪器的操作方法。
c. 测量电路参数:使用示波器测量电路的电压、电流、波形等参数;使用函数信号发生器产生不同频率、幅值的信号;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的电阻、电容、电感等参数。
4. 综合实验:电路故障诊断与排除(1)实验目的:掌握电路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
电子实验报告结论(3篇)

第1篇实验名称:XXX电子电路实验实验日期:XXXX年XX月XX日实验地点:XXX实验室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搭建XXX电子电路,验证电路原理,掌握电路元件的特性和应用,提高学生对电子电路设计和调试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本次实验所涉及的XXX电子电路,其基本原理为XXX。
具体来说,电路通过XXX元件实现XXX功能,其工作过程如下:1. XXX元件的输入信号经过XXX处理,转换为XXX信号;2. XXX信号通过XXX元件,进行XXX操作;3. 处理后的信号通过XXX元件输出,实现XXX功能。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 搭建实验电路:根据实验原理图,将电路元件按照要求连接起来,确保电路连接正确无误。
2. 测试电路性能:使用示波器、万用表等仪器对电路进行测试,观察电路输出信号是否符合预期。
3. 分析实验数据: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找出电路性能的优缺点。
4. 调试电路:根据实验结果,对电路进行调试,优化电路性能。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电路性能测试结果:实验结果显示,电路输出信号稳定,符合预期。
通过示波器观察,信号波形清晰,无明显失真。
2. 电路性能分析:a. 电路整体性能良好,达到了实验目的;b. 电路元件选择合理,性能稳定;c. 电路布局合理,布线清晰,便于维护;d. 电路调试过程中,发现XXX元件存在一定程度的干扰,需进一步优化。
五、实验结论1. 通过本次实验,成功搭建了XXX电子电路,验证了电路原理,掌握了电路元件的特性和应用。
2. 实验结果表明,所搭建的电路性能稳定,输出信号符合预期。
但在调试过程中,发现部分元件存在干扰,需进一步优化。
3. 本次实验提高了学生对电子电路设计和调试的能力,为后续深入学习电子电路技术奠定了基础。
4. 针对实验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以下改进措施:a. 优化电路布局,降低元件干扰;b. 选用更高性能的元件,提高电路整体性能;c. 加强对电路原理的理解,提高电路设计水平。
电子线路实验总结报告

电子线路基础实验总结报告总结一——实验原理篇基础实验1、认识常用电子器件(1)电阻色环识别:色环标示主要应用圆柱型的电阻器上,如:碳膜电阻、金属膜电阻、金属氧化膜电阻、保险丝电阻、绕线电阻。
在早期,一般当电阻的表面不足以用数字表示法时,就会用色环标示法来表示电阻的阻值、公差、规格。
主要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的每一条色环都是等距,自成一组,容易和第二部分的色环区分。
四个色环电阻的识别:第一、二环分别代表两位有效数的阻值;第三环代表倍率;第四环代表误差。
五个色环电阻的识别:第一、二、三环分别代表三位有效数的阻值;第四环代表倍率;第五环代表误差。
如果第五条色环为黑色,一般用来表示为绕线电阻器,第五条色环如为白色,一般用来表示为保险丝电阻器。
如果电阻体只有中间一条黑色的色环,则代表此电阻为零欧姆电阻。
颜色对照表:(2)电容:电容可分为电解电容和无极电容两种。
在本实验课中,最需注意的参数是耐压值,也即额定电压值。
电容大小识别:在电容上标注的数字如果带有小数点,则单位是uf。
(例如:0.01即代表0.01uf)。
反之如果没有小数点,则字母p的位置代表小数点,单位是pf(例如:1p5即代表1.5pf)。
(3)晶体二极管:在本实验课中,应用晶体二极管的单向导通性,即当二极管正极与电源正极连接、负极与电源负极相连时,二极管能通,反之二极管不能通。
由此得到控制电流的特点。
(4)三极管:三极管主要分为PNP型与NPN型。
两种型号的检测方法:在万用表的检测口上接入三极管,PNP型的三极管示数均小于0.9,NPN型三极管示数均为1。
三极管基极、集电极、发射极的判断:如果是NPN型,使红表笔接基极,黑表笔接其他两脚,示数较大的是发射极,较小的是集电极。
如果是PNP型,则用黑表笔接基极,红表笔接其他两脚,示数较大的是发射极,较小的是集电极。
两种型号的三极管结构示意图:(a)为NPN型,(b)为PNP型。
(5)LED的识别和使用:在本实验中,仅需要主要LED的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线路基础实验总结报告总结一——实验原理篇基础实验1、认识常用电子器件(1)电阻色环识别:色环标示主要应用圆柱型的电阻器上,如:碳膜电阻、金属膜电阻、金属氧化膜电阻、保险丝电阻、绕线电阻。
在早期,一般当电阻的表面不足以用数字表示法时,就会用色环标示法来表示电阻的阻值、公差、规格。
主要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的每一条色环都是等距,自成一组,容易和第二部分的色环区分。
四个色环电阻的识别:第一、二环分别代表两位有效数的阻值;第三环代表倍率;第四环代表误差。
五个色环电阻的识别:第一、二、三环分别代表三位有效数的阻值;第四环代表倍率;第五环代表误差。
如果第五条色环为黑色,一般用来表示为绕线电阻器,第五条色环如为白色,一般用来表示为保险丝电阻器。
如果电阻体只有中间一条黑色的色环,则代表此电阻为零欧姆电阻。
颜色对照表:(2)电容:电容可分为电解电容和无极电容两种。
在本实验课中,最需注意的参数是耐压值,也即额定电压值。
电容大小识别:在电容上标注的数字如果带有小数点,则单位是uf。
(例如:0.01即代表0.01uf)。
反之如果没有小数点,则字母p的位置代表小数点,单位是pf(例如:1p5即代表1.5pf)。
(3)晶体二极管:在本实验课中,应用晶体二极管的单向导通性,即当二极管正极与电源正极连接、负极与电源负极相连时,二极管能通,反之二极管不能通。
由此得到控制电流的特点。
(4)三极管:三极管主要分为PNP型与NPN型。
两种型号的检测方法:在万用表的检测口上接入三极管,PNP型的三极管示数均小于0.9,NPN型三极管示数均为1。
三极管基极、集电极、发射极的判断:如果是NPN型,使红表笔接基极,黑表笔接其他两脚,示数较大的是发射极,较小的是集电极。
如果是PNP型,则用黑表笔接基极,红表笔接其他两脚,示数较大的是发射极,较小的是集电极。
两种型号的三极管结构示意图:(a)为NPN型,(b)为PNP型。
(5)LED的识别和使用:在本实验中,仅需要主要LED的极性。
长脚一端为负极,断脚一端为正极。
2、常用测量仪器的使用包括面包板、数字万用表、电源、数字示波器、信号发生器、毫伏表的使用。
由于在课程实验中已经掌握这些仪器的使用方法,在此就不再赘述。
组装实验3、红、绿发光二极管闪光器本实验通过将LM324运算放大器的一个放大器接成方波振荡器。
它能够使每个LED每秒闪光一次。
两个发光二级管的串接电阻不同,是由于他们所需的正向电压各不相同。
实验中可以稍微增大R6的阻值,以便控制红色发光二极管的闪光亮度与频率。
实验电压为6V。
实验用具:一片LM324、LED、电阻若干。
实验原理图:LM324集成运算放大器工作原理:LM324 是四运放集成电路,它采用14脚双列直插塑料封装,外形如图所示。
它的内部包含四组形式完全相同的运算放大器, 除电源共用外,四组运放相互独立。
每一组运算放大器可用图1所示的符号来表示,它有5个引出脚,其中“+”、“-”为两个信号输入端,“V+”、“V-”为正、负电源端,“Vo”为输出端。
两个信号输入端中,Vi-(-)为反相输入端,表示运放输出端Vo的信号与该输入端的位相反;Vi+(+)为同相输入端,表示运放输出端Vo的信号与该输入端的相位相同。
LM324的引脚排列见图2由于LM324四运放电路具有电源电压范围宽,静态功耗小,可单电源使用,价格低廉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在各种电路中。
4、汽车应急闪光灯本实验用两只反馈的双晶体管放大器产生周期为60MS的重复脉冲,它向低电压灯泡提供高达几安培的电流,是灯泡以极高亮度闪烁。
实验原理图:本实验主要练习三极管的原理与应用,在此对三极管在本实验中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加以简要阐述。
三极管就是一个电流放大器件,有输入电流才会有输出电流。
且有输入电流后输出电流可以按不同放大倍数进行放大输出,不同型号三极管放大倍数不同。
那么输入电流和输出电流的关系会出现以下三种情况,也同时对应着三极管的三种状态。
1、无输入电流自然也无输出电流此时三极管理解为截止状态2、有输入电流时,输出电流按一定倍数放大输出此时三极管理解为放大状态3、有输入电流时、输出电流小于或等于输入电流此时三极管理解为饱和状态三极管的三个电极为,基极、发射极、集电极,任意一个电极都可作为公共极,因此可以组成三种放大电路,共射极放大电路、共基极放大电路、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在本实验中主要应用其放大电路,在短时间内三极管为LED闪光灯提供较大电流使LED 闪光灯能以及高亮的闪烁。
5、双音门铃两级时间延时电路分别对单独的两个饮品发射器进行选通,从而产生两种不同的铃声。
当按下门铃开关时,每个音频发生器依次工作,每种声音的持续时间决定于各个时间控制电位器。
此电路用9V直流电压供电。
实验用具:CD4011、CD4050、扬声器、三极管、电位器、电阻等。
实验原理图:门铃电路工作原理简述:当按下门铃开关时,开关处于闭合状态,电源开始为电容C1充电,并且电信号经过CD4050的3号管脚后,由2管脚输出,使信号由输出阻抗高输出驱动能力弱的信号变成输出阻抗较低且输出驱动能力较强的信号。
同时电源经过电阻向电容C2充电,此时由电容的充放电时间不同,产生了高频振荡,起到了振荡器的作用。
然后振荡电流流入图2电路,通过芯片CD4011的与非门和扬声器前的三极管控制,给扬声器在很短的时间内输入了较大的电流,使扬声器发出高音。
同理,电路会使另一个扬声器在短时间内产生一次低音。
两次发声构成了悦耳的双音门铃。
当松开门铃开关的时候,断开了电源电压,电容器放电,芯片CD4050的3脚与5脚电位降低,电路停止震荡,扬声器也不会再发出声音。
到此时为止,电路完成一次双音振荡。
CD4050集成电路工作原理:CD4050是非反相六缓冲器,具有仅用一电源电压(VCC)进行逻辑电平转换的特征。
用作逻辑电平转换时,输入高电平电压(VIH)超过电源电压VCC。
该器件主要用作COS/MOS到DTL/TTL的转换器,能直接驱动两个DTL/TTL负载。
CD4049可替换CD4010,因为CD4050仅需要一电源电压,可取代CD4050用于反相器、电源驱动器或逻辑电平转换器。
CD4050与CD4010引出端排列一致,16引出端是空脚,与内部电路无连接。
若使用时不要求高的漏电流或电压转换,使用CD4049六反相器。
简而言之:CD4050可以做阻抗变换使用,把输出阻抗高输出驱动能力弱的信号变成输出阻抗较低且输出驱动能力较强的信号。
6、数码显示秒计数器用计数器CD4518组成一个六十进制的计数器,同时用两位数码管和译码器74LS48构成两位数码显示。
实验原理图:秒计数器工作原理简述:1、频率源:由外接频率源为CD4518芯片提供信号,由CD4518产生1HZ的方波信号作为秒脉冲信号。
2、计数器:秒脉冲信号经过二级计数器,分别得到秒(个位),秒(十位)。
其秒计数器为60进制。
它由一级十进制计数器和一级六进制数计数器连接构成,采用两片规模集成电路CD4518串接组成。
如实验原理图所示。
①号芯片是十进制计数器,Qd1作为十进制的进位信号,CD4518是十进制异步计数器,用反馈归零方法实现十进制计数,②号芯片和与非门组成六进制计数。
秒(个位)计数器用时钟上升沿触发,信号由CP1输入,此时EN端为高电平端为高电平端为高电平端为高电平(1),秒(十位)用时钟下降沿触发,信号由EN2输入,此时CP端为低电平端(0),同时复位端Cr也保持低电平(0)。
通过秒(十位)的Qd2和Qb2相与置于个位和十位的CR清零端,6进制将秒十位的Qc2和Qb2经过一个与门,输入芯片CD4518的清零端就行。
由此实现个位为“9”进到十位,十位和个位出现“59”归为“00”实现六十进制。
3、译码器:译码是将给定的代码进行翻译。
计数器采用的码制不同,译码电路也不同。
74LS48驱动器是与8421BCD编码计数器配合用的七段译码驱动器。
74LS48配有灯测试LT、动态灭灯输入RBI、灭灯输入/动态灭灯输出BI/RBO,当LT=“0”时,74LS48输出全“1”。
74LS48的输入端和计数器对应的输出端、74LS48的输出端和七段显示器的对应段相连。
4、显示器:本系统用七段发光二极管来显示译码器输出的数字,显示器有两种:共阳极或共阴极显示器。
74LS48译码器对应的显示器是共阴极显示器。
CD4518计数器原理简介:CD4518是一个双BCD同步加计数器,由两个相同的同步4级计数器组成。
CD4518引脚功能(管脚功能)如下:1CP、2CP:时钟输入端。
1CR、2CR:清除端。
1EN、2EN:计数允许控制端。
1Q0~1Q3:计数器输出端。
2Q0~2Q3:计数器输出端。
Vdd:正电源。
Vss:地。
CD4518控制功能:CD4518有两个时钟输入端CP和EN,若用时钟上升沿触发,信号由CP 输入,此时EN端为高电平(1),若用时钟下降沿触发,信号由EN输入,此时CP端为低吨平(0),同时复位端Cr也保持低电平(0),只有满足了这些条件时,电路才会处于计数状态.否则没办法工作。
译码器74LS48工作原理简介:74LS48芯片是一种常用的七段数码管译码器驱动器,除了有实现7段显示译码器基本功能的输入(DCBA)和输出(Ya~Yg)端外,7448还引入了灯测试输入端(LT)和动态灭零输入端(RBI),以及既有输入功能又有输出功能的消隐输入/动态灭零输出(BI/RBO)端。
其真值表如下:7、音响报时电路由信号源引入的50HZ和100HZ的信号。
即该计数器每运行到51秒时,便自动发出鸣叫声,每隔一秒鸣叫一次,其报时信号的频率模仿电台的报时频率,前四响是低音,后一响为高音,共鸣叫五次,最后一响为60秒。
音响持续1秒。
在100HZ音响结束时刻秒清零。
实验原理图:音响报时电路工作原理简述:报时电路由100HZ、50HZ两种频率通过与非门的输出接入报时音响电路的S端。
首先,秒计数器的十位信号由Qc2和Qa2接入芯片③,当Qc2和Qa2 同为高电位的时候,即十位的数值为“5”。
此时与非门1 输出为“0”,继而与非门2 输出“1”。
使得芯片③能够输出“0”。
反之,如果秒十位不为“5”,③输出“1”,继而⑤输出“0”使得音响不满足报时条件。
秒个位信号由Qd1和Qa1分别接入⑧和⑥号芯片。
当个位数字为偶数时,7号芯片输出低点位,音响不能报时,反之当个位数字为基数时,音响可以报时。
个位输入信号通过与非门⑧的转换,使得⑤号与⑥号芯片一个输出,另一个关闭。
当个位数字小于9时,⑤号开启,输出50HZ低频电流,使得音响发出低音,当个位数字为9时,⑥号开启,输出100HZ 高频电流,使得音响发出高音。
CD4012与非门简介:CD4012为4输入正向逻辑与非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