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化学方程式》教学课件1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_PPT课件

【获奖课件ppt】人教版初中化学《化 学方程 式》_p pt课件 1-课件 分析下 载
【获奖课件ppt】人教版初中化学《化 学方程 式》_p pt课件 1-课件 分析下 载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正确解题步骤:
[解](1)设未知量(不要带单位) (2)正确写出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 (3)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化学 计量数的乘积、已知量、未知量(写在对 应化学式的正下方,先写相对分子质量, 再写质量;质量单位要写,且要统一。) (4)列出比例式,求解(对应成比例) (5)简明地写出答案
解: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 100
CaO+CO2↑ 56
x
11.2t
100 56 =
X 11.2t
解得x = 20t
答:需要碳酸钙20t。
【获奖课件ppt】人教版初中化学《化 学方程 式》_p pt课件 1-课件 分析下 载
【获奖课件ppt】人教版初中化学《化 学方程 式》_p pt课件 1-课件 分析下 载
比例式中已知量未带单位
【获奖课件ppt】人教版初中化学《化 学方程 式》_p pt课件 1-课件 分析下 载
【获奖课件ppt】人教版初中化学《化 学方程 式》_p pt课件 1-课件 分析下 载
反馈练习
例1: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可制得生石灰 (CaO)和二氧化碳,如果要制取11.2 t氧化钙,需要 碳酸钙多少吨?
分析:要想知道汽车能跑多远,就要弄清楚小桶中那18Kg的水能分 解产生多少Kg的氢气?
解:设小桶中18Kg的水分解 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
光能
2H2O
2H2↑+O2↑
36
4
18Kg
人教版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ppt

完善假设:
人教版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ppt( PPT优 秀课件 )
人教版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ppt( PPT优 秀课件 )
3.完成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氢氧化钠与硫酸 铜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验证假设,提出质量守恒定 律。
4.为什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 总和相等?用分子和原子的知识加以分析。
实验一定要用到什么仪器?___天__平___。 实验中需称量几次?___至__少__3_次___。 此实验是为了证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与 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的关系,因此你对设计的实验装 置有何要求? ___装__置__密__封__性__要__好___
人教版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ppt( PPT优 秀课件 )
人教版初中化学《Biblioteka 学方程式》ppt( PPT优 秀课件 )
人教版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ppt( PPT优 秀课件 )
生活中有这样的现象:如蜡烛燃烧后就没了;铁生锈后变 重了等等。那么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到底有没 有变化呢?
请提出你的猜想:__化__学__反__应__前__后__各__物__质__的__质__量__总__和__ _保__持__不__变____。
人教版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ppt( PPT优 秀课件 )
2.用分子和原子的知识解释化学反应的微观本质: _化__学__反__应__的__微__观__本__质__是__分__子__拆__分__成__原__子__,__原__子__重__新__组_____ _合__,__形__成__新__的__分__子____。
5.联系生活实际,利用质量守恒定律知识解释一些 现象。
人教版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ppt( PPT优 秀课件 )
人教版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ppt( PPT优 秀课件 )
人教版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ppt( PPT优 秀课件 )
人教版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ppt( PPT优 秀课件 )
3.完成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氢氧化钠与硫酸 铜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验证假设,提出质量守恒定 律。
4.为什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 总和相等?用分子和原子的知识加以分析。
实验一定要用到什么仪器?___天__平___。 实验中需称量几次?___至__少__3_次___。 此实验是为了证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与 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的关系,因此你对设计的实验装 置有何要求? ___装__置__密__封__性__要__好___
人教版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ppt( PPT优 秀课件 )
人教版初中化学《Biblioteka 学方程式》ppt( PPT优 秀课件 )
人教版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ppt( PPT优 秀课件 )
生活中有这样的现象:如蜡烛燃烧后就没了;铁生锈后变 重了等等。那么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到底有没 有变化呢?
请提出你的猜想:__化__学__反__应__前__后__各__物__质__的__质__量__总__和__ _保__持__不__变____。
人教版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ppt( PPT优 秀课件 )
2.用分子和原子的知识解释化学反应的微观本质: _化__学__反__应__的__微__观__本__质__是__分__子__拆__分__成__原__子__,__原__子__重__新__组_____ _合__,__形__成__新__的__分__子____。
5.联系生活实际,利用质量守恒定律知识解释一些 现象。
人教版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ppt( PPT优 秀课件 )
人教版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ppt( PPT优 秀课件 )
5.2.1 化学方程式 课件(共21张PPT)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Ca
OH
2
=CaCO3
+H2O
BUSINESS
感谢您的聆听
REPORT
第五单元 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
课题2 化学方程式
课程导入
硫的燃烧
图中所示是硫在氧气中燃烧,你能用文字 表达式表示此反应吗?
点燃
硫+氧气
二氧化硫
用上述式子表示硫在氧气中 燃烧的缺点有哪些?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和”
“ 反 应 条 件 ”“ 生 成 ”
硫+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硫
反应物
生成物
用化学式来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组成,以及各物质 间的量的关系,可表达为:
点燃
S + O2 ══ SO2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作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读法 意义
点燃
读法(以S+O2====SO2为例)
表示反应物、 质 生成物和反应
2、如果反应物(或生成物)都是气体,化学方程式还能表示它们在反应
时的体积比,体积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如
通电
2H2O
2H2 ↑ + O2 ↑
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点燃 2H2 + O2
2H2O
1、宏观读法: 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
2、微观读法: 在点燃条件下,每2个氢气分子和1个氧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 3、质量读法: 在点燃条件下,每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
Cu+FeSO4=Fe+CuSO4
人教版化学化学方程式课件1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5.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课件 _3
1C6H6 + 15/2 O2=6CO2+3H2O
• 观察法实战
C6H6系数定为1,左侧碳原子个数为6,所以右侧
CO2的系数为6。 C2H2系数定为1,左侧氢原子个数为6,所以右侧 H2O的系数为3。 右侧氧原子个数为6x2+3=15,所以左侧O2的系数为 15/2。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5.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课件 _3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5.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课件 _3
作业2
• (三) 待定系数法
• (1)KMnO4 — K2MnO4 + MnO2 + O2↑ • (2)Al + CuSO4 — Al2(SO4)3 + Cu • (3) Al2O3 + H2SO4 #43; NaOH — Na2SO4 + Fe(OH)3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5.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课件 _3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5.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课件 _3
课后小结
• 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①写,②配, ③注,④等。
• 配平方法有:观察法、最小公倍数法、待 定化学计量数法(万能配平法)等。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5.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课件 _3
配平方法
• 方法2:观察法
• 找出组成复杂的物质的化学式,令它 的化学计量数为1,然后确定其他物 质的化学计量数(可以为1),最后 把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化为最简整数。
方程式的配平方法之二
配平方法2 ~观察法 1C2H2 + 5/2 O2=2CO2+1H2O C2H的2系系数数定为为2。1,左侧碳原子个数为2,所以右侧CO2 C2H的2系系数数定为为1。1,左侧氢原子个数为2,所以右侧H2O 右侧氧原子个数为2x2+1=5,所以左侧O2的系数为 5/2。
《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PPT课件(第1课时)

探究新知
当反应物没有气体参加,而生成物有气体时, 在生成气体的化学式右边要注“↑”号。
2KMnO4 K2MnO4+MnO2+O2
点燃
C + O2
CO2
探究新知
溶液中的反应,如果反应物没有固体,生成物中 有固体时,在生成固体的化学式右边要注“↓”号。
2NaOH + CuSO4 ═ Na2SO4 + Cu(OH)2 溶液 固体
探究新知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 可以用文字表示为
碳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探究新知
“和 ”
“反应条件 ”
“生成 ”
碳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反应物
生成物
探究新知
C OO
OCO
点燃
C + O2
CO2
12 : 16 ×2 : 12+16 ×2
12 : 32 :
44
探究新知
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点燃
C + O2
CO2
(1)宏观读法: 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
探究新知
点燃
C + O2
CO2
(2)数量读法:每12份质量的碳跟32份质量的氧
气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3)微观读法:每1个碳原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生
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
探究新知
2 H2Hale Waihona Puke 通电 2H2↑+ O2 ↑
归纳总结
小结:在化学式前添加适当的数字(化学计量数), 使等号两边各原子的总数都相等,这叫化学方程式 的配平。
探究新知
【活动与探究】: 配平的方法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方程式》ppt课件

夯实基础·逐点练
2.下图中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个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C ) A.S+O2=点==燃==SO2 B.2CO+O2=点==燃==2CO2 C.2H2+O2=点==燃==2H2O D.CH4+2O2=点==燃==CO2+2H2O
夯实基础·逐点练
3.关于化学方程式2CO+O2=点==燃==2CO2的读法或叙述正确 的是( C ) A.一氧化碳加氧气点燃等于二氧化碳 B.两份一氧化碳与一份氧气反应后生成两份二氧化碳 C.每56份质量的一氧化碳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 生成88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氧气、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28∶32∶44
整合方法·提升练
8.【2018·宁夏】根据化学方程式:2H2O==通=电==2H2↑+O2↑, 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①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②水是由氧气和氢气组成的
③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
④反应前后氧原子和氢原子的数目没有发生变化
⑤反应前后氧原子的质子数不变
⑥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⑧参加反应的水和生成氧气的微粒数目之比是2 : 1
A.①④⑤⑦⑧
B.②④⑤⑥⑦
C.①③④⑥⑧
D.③⑤⑥⑦⑧
5.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即2Mg+O2==点=燃== 2MgO。该反应中镁、氧气、氧化镁的质量比为( B )来自A.24: 32 : 40
B.48 : 32 : 80
C.2 : 1 : 2
D.24 : 32 : 56
整合方法·提升练
6.【2018·北海】关于化学方程式4P+5O2==点=燃==2P2O5的理 解,正确的是( D ) A.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保持不变 B.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五氧化二磷 C.每四份质量的磷和五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 D.在点燃的条件下,磷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5单元 化学方程式【全单元】》精品PPT优质课件

(2) H2 + O2
H2O
点燃
(3)2H2 + O2
2H2O
导入新课
认知与了解
学习目标
1.了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2.掌握化学方程式书写的步骤。(重点) 3.能正确书写并配平简单的化学方程式。(难点)
讲授新课
一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观察与思考
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1)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2)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讲授新课
实验与探究
讲授新课
实验与探究
方案二: 【实验原理】 铁+硫酸铜 【实验步骤】
铜+硫酸亚铁
在锥形瓶中倒入适量的CuSO4溶液,塞好 橡皮塞,几根铁钉(用砂纸打磨光亮),将
其放入天平上称量,记录数据m1;将铁丝 伸入CuSO4溶液中,过一会,观察现象? 再将其放在天平上称量,记录数据m2。
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
观察与思考
水通电分解的微观展示
讲授新课
交流与讨论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 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 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生成物)的过程,由分子构 成的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变化过程可表为:
分子 分解为 原子 重组 新分子
讲授新课
交流与讨论 化学反应前后
宏观
微观
元素种类 元素质量
说出该方程式所表达的含义
点燃
S+O2
SO2
(1)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2)每32份质量的硫与32份质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64
份质量的二氧化硫; (3)该反应中微粒的个数比为1∶1∶1。
导入新课
观察与思考
判断下列方程式的正误,并说明原因。
《化学方程式》PPT优质课件

③表示各物质之间粒子个数比
即化学式前面的系数比(计量数)
请写出4P + 5O2 点燃 2P2O5 表示的意义
(1)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2)参加反应的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的分子个数比 是4:5:2; (3)每124份质量的磷与160份质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 应,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
4.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点燃
C + O2
CO2
③读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各粒子个数比
每1个碳原子与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 1个二氧化碳分子
粒子个数比即化学式前 面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氧化铜与氢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 CuO+H2 △ Cu+H2O
宏观:氧化铜和氢气加热生成铜和水
微观:一个氧化铜分子和一个氢分子加热生成一个铜原子和 一个水分子
2.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
“与”“反应条件”
C + O2 点燃 CO2
反应物 “生成”生成物
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表示反应物、 生成物和反应 条件
表示各物质之 间的质量比
表示参加反应 的各粒子的相 对数量
3.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
①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
②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的质量比
即化学式的相对分子质量×前面的系数所得的值之比 C + O2 点燃 CO2 12 : 16×2 : 12+16×2 12 : 32 : 44
1.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语言表达
2.碳+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文字表达式
3.C+O2点燃 CO2
化学方程式
反应条件
反应物
生成物
碳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5.1.2化学方程 式(共1 5张PPT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5.1.2化学方程 式(共1 5张PPT )
(3)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各粒子个数比 (微观意义)(粒子个数比即化学式前面 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表示每1个碳原子与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 1个二氧化碳分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5.1.2化学方程 式(共1 5张PPT )
D 、 2分子氢气与1分子氧气反应,生成2分子 水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5.1.2化学方程 式(共1 5张PPT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5.1.2化学方程 式(共1 5张PPT )
4Al+3O2 点燃 2Al2O3
反应中铝,氧气,三氧化二铝的质量比
是 (D )
A、 27:32:102 B 、 27:16:43 C、 4:3:2 D 、 9:8:17
有人说他能点石(主要成分CaCO3)成金 (Au),他的说法是否有科学道理?
二.化学方程式
• 1、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 应的式子。
讨论: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5.1.2化学方程式(共15张PPT)
2、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
1、表明 反应物
2、表明 反应条件
点燃
C + O2
CO2
4、表示各物质之 间粒子个数比
(2)反应A+B=C+D中,已知2克 A和5克B参加了反应,生成了4
克C,则有____克D3生成。
A+B = C+D
2 g 5g 4g
2、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组成元素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能否根据这一事实,推断出酒精中肯定会 有什么元素?可能会有什么元素?
一定有的元素: C,H
可能有的元素:O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5.1.2化学方程 成物
3、化学方程式的意义(读法)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5.1.2化学方程式(共15张PPT)
(1) 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宏观意义) 表示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 二氧化碳 (2)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各物质的 质量比(宏观意义) 表示每12份质量的碳与32份质量的氧气 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5.1.2化学方程 式(共1 5张PPT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5.1.2化学方程 式(共1 5张PPT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5.1.2化学方程 式(共1 5张PPT )
考考你
化学方程式2H2+O2 点燃 A、 氢气加氧气等于水
2H2O表示( C )
B、 氢气跟氧气混合可生成水
C、 在点燃条件下,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 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36份的水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5.1.2化学方程 式(共1 5张PPT )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你能说!
点燃
4P + 5O2
2P2O5
4×31 5×32 2×142
1、表示磷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 五氧化二磷。
2、表示每124份质量的磷与160份质量的氧气 完全反应, 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
3、表示每4个磷原子和5个氧分子反应,生成 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5.1.2化学方程 式(共1 5张PPT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5.1.2化学方程 式(共1 5张PPT )
复习回顾 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 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的 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试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 释质量守恒的原因。
思考:质量守恒的原因
水电解微观示意图
氧原子
氢原子
原子的种类 不变 ,原子的数目 不变 。 原子的质量 不变。
一、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 、解释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及用 质量差确定某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1)在A+B=2C 的反应中,足量B与 W克A完全反应后,生成12克C,则参加 反应的B的质量是__(__1_2_-W__)____ 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5.1.2化学方程 式(共1 5张PPT )
(3)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各粒子个数比 (微观意义)(粒子个数比即化学式前面 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表示每1个碳原子与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 1个二氧化碳分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5.1.2化学方程 式(共1 5张PPT )
D 、 2分子氢气与1分子氧气反应,生成2分子 水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5.1.2化学方程 式(共1 5张PPT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5.1.2化学方程 式(共1 5张PPT )
4Al+3O2 点燃 2Al2O3
反应中铝,氧气,三氧化二铝的质量比
是 (D )
A、 27:32:102 B 、 27:16:43 C、 4:3:2 D 、 9:8:17
有人说他能点石(主要成分CaCO3)成金 (Au),他的说法是否有科学道理?
二.化学方程式
• 1、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 应的式子。
讨论: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5.1.2化学方程式(共15张PPT)
2、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
1、表明 反应物
2、表明 反应条件
点燃
C + O2
CO2
4、表示各物质之 间粒子个数比
(2)反应A+B=C+D中,已知2克 A和5克B参加了反应,生成了4
克C,则有____克D3生成。
A+B = C+D
2 g 5g 4g
2、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组成元素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能否根据这一事实,推断出酒精中肯定会 有什么元素?可能会有什么元素?
一定有的元素: C,H
可能有的元素:O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5.1.2化学方程 成物
3、化学方程式的意义(读法)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5.1.2化学方程式(共15张PPT)
(1) 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宏观意义) 表示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 二氧化碳 (2)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各物质的 质量比(宏观意义) 表示每12份质量的碳与32份质量的氧气 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5.1.2化学方程 式(共1 5张PPT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5.1.2化学方程 式(共1 5张PPT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5.1.2化学方程 式(共1 5张PPT )
考考你
化学方程式2H2+O2 点燃 A、 氢气加氧气等于水
2H2O表示( C )
B、 氢气跟氧气混合可生成水
C、 在点燃条件下,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 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36份的水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5.1.2化学方程 式(共1 5张PPT )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你能说!
点燃
4P + 5O2
2P2O5
4×31 5×32 2×142
1、表示磷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 五氧化二磷。
2、表示每124份质量的磷与160份质量的氧气 完全反应, 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
3、表示每4个磷原子和5个氧分子反应,生成 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5.1.2化学方程 式(共1 5张PPT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5.1.2化学方程 式(共1 5张PPT )
复习回顾 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 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的 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试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 释质量守恒的原因。
思考:质量守恒的原因
水电解微观示意图
氧原子
氢原子
原子的种类 不变 ,原子的数目 不变 。 原子的质量 不变。
一、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 、解释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及用 质量差确定某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1)在A+B=2C 的反应中,足量B与 W克A完全反应后,生成12克C,则参加 反应的B的质量是__(__1_2_-W__)____ 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