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恋爱观对人生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恋爱观对人生的影响

大学生正确的感情观

一、感情的本质和特征

1、恋爱概述

(1)人类性心理发展的阶段性

人类个体性心理的发展。儿童性心理的发展;青少年性心理的发展:疏远异性期(10――11、12岁)、接近异性期(13――15、16岁)、两性初恋期(17、18――20岁)。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埃里克逊关于自我发展的八个阶段理论:婴儿期、童年期、学前期、学龄初期、青春期、成年早期(18――30岁,这是建立家庭生活的阶段,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成年期、成熟期。

(2)恋爱的概念

黄希庭认为,“男女双方培育感情的过程,称为恋爱。处于恋爱状态的男女会产生个性强烈的互相倾慕”。

康德认为,性冲动是具有周期性的;所谓恋爱就是咱们借助了想象的力量,把它从周期性里解放出来,而成为一种有延续性的东西。

夏威夷大学曾文星教授认为,“恋爱”乃是指两个人之间发生强烈且浓厚的情感,是一种情感与人际关联状态;通常是个短暂时刻的心理现象。对恋爱的明白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恋爱的基本动力是人的性欲望

第二,恋爱的本质是满足男女双方心理需要

第三,环境因素的影响是导致恋爱的外部条件

因此,恋爱是一种异性之间在生理、心理和环境影响的交互作用下,互相倾慕和培植感情的过程。

(3)何谓恋爱观

人们关于恋爱问题的基本看法和根本观点就是恋爱观。

感情是人生的重要资料,但又不是人生的全部。正确地认识感情的本质特征,认识感情在人生中的位置,是建立正确恋爱观的基础,也是青年大学生谨慎驾驶感情之舟的前提。

2、感情的本质

感情是一对男女基于必须的客观物质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构成对对方的最真挚的仰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我终身伴侣的最强烈的、稳定的、专一的感情。感情的本质,是人的社会属性与人的自然属性相结合的异性间的崇高感情。

不一样的感情观。感情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人生课题。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有许多不朽的文艺作品都是描述感情的,我国的《诗经》、希腊的史诗、罗马的神话甚至基督教的《圣经》,都有动人的感情故事。许多哲学家、心理学家也对感情有自我独特的见解。英国

哲学家休谟认为,感情是由“美貌”、“性欲”和“好感”这三种印象或情感结合而发生的。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感情里确实有一种高尚的品质,正因她不止停留在性欲上,而是显出一种本身丰富的高尚优美的心灵,要求以生动活泼、勇敢和牺牲的精神和另一个人到达统一。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性本能是一切本能中最基本的资料,感情但是是性本能的一种表达或升华。所有这些对感情的明白,离科学地揭示感情的本质都还有较大的差距。唯心主义者常常把感情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属性分开。柏拉图式的爱,即精神恋爱。柏拉图赞美精神的爱,鄙视世俗的爱欲,把人们引向抽象的感情,片面强调爱的因素。泛性论者用性本能来定义感情。像弗洛伊德、叔本华等,只强调性的因素。(企业口号大全) 马克思主义的感情观认为,男女之间建立于性爱基础上的情感因此成为感情,是由人的社会属性决定的,因此男女之间真挚的感情,不仅仅是自然生理需求的冲动和相互需要,更是志趣的相投和心灵的相通,而这一切,都是以必须的社会历史条件为背景的,受制于特定的社会关联、经济地位和文化背景,等等。因此从本质上讲,感情是一对男女基于必须的客观物质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构成对对方的最真挚的仰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我终身伴侣的最强烈的、稳定的、专一的感情。感情的本质,是人的社会属性与人的自然属性相结合的异性间的崇高感情。如果说,好感不一样于感情,就在于它还缺乏对感情的社会性认识的话,那么友谊之区别于感情,常缺乏相互间生物性方面的吸引。志同道合能结成高尚的异性友谊。

由此说来,感情有着丰富的资料,她通常是由四个要素构成的:一是性欲,这是感情的生理基础和自然前提;二是情感,这是感情的中心环节,表现为灵与肉融为一体的强烈感情;三是理想,这是感情的社会基础,也是感情的理性向导;四是义务,这是感情的社会要求,表现为自觉的道德职责感。上述四要素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否则就是残缺的或被扭曲的感情了。

3、感情的特征

作为人与人之间特定的社会关联,感情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

第一,感情具有自主性和互爱性。感情是一种复杂、圣洁、崇高的感情活动,她是由两颗心灵弹拨出来的和弦,彼此互相倾慕,情投意合。真正的感情是不可强求的,只能以当事人双方的互爱为前提,当事人既是爱者又是被爱者。在感情发展中,男女双方务必始终处于平等互爱的地位。单恋虽然也是一种强烈的情感,但它却不是互爱好处上的感情,它只能从内部消耗一个人的精神力量,从而造成心灵创伤,因而是不可取的。

第二,感情具有专一性和排他性。感情是两颗心相撞发出的共鸣,男女一旦相爱,就会要求相互忠贞,并且排斥任何第三者亲近双方中的一方。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以前很形象地说过:感情之酒甜而苦,两人喝是甘露,三人喝是酸醋,随便喝要中毒。这话是很有道理的。

第三,感情具有持久性和阶段性。感情是一棵苍松而不是一枝昙花,感情所包含的感情因素和义务因素,不仅仅存在于婚前的整个恋爱过程之中,而且延续到婚后的夫妻生活和家庭生活。感情的持久性表此刻感情的不断深化、充实和提高上,恰如莎士比亚所说:真正的爱,非环境所能改变;真正的爱,非时刻所能磨灭;真正的爱,给咱们带来欢乐和性命。事

实上,感情的持久性正是建立和持续婚姻关联的基础。真正的感情不会随着年岁的增长而减弱,但人生的不一样年龄阶段,感情的表现会有所不一样,具有阶段性。

第四,感情具有社会性和道德性。感情虽然是男女之间相互爱慕的私情,但具有丰富的社会资料。感情的内涵、本质以及追求感情的方式,必然要受到各种社会关联及社会因素的影响。感情的道德性是指感情中蕴涵着对对方的强烈的义务感和职责心。

4、感情的发展过程

尽管有多种多样的个人恋爱方式,但就感情萌发的心理条件来讲,真挚的感情往往经历了一个由好感到钟情,由友谊到感情的发展过程。

由好感到钟情,是恋爱过程中的两个心

感情无疑是大学生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而大学生恋爱早已不再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了,它是那样的具有魅力,拨动同学们的心弦,令人寻觅和向往。然而,恋爱问题恰恰又是莘莘学子们最感困惑的问题之一,严重影响到他们的领悟、生活乃至人格的健康发展。因此,关注大学生恋爱心理,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恋爱行为,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资料。

当前大学生谈恋爱现象比较普遍,而且是呈有增无减之势。他们的社会职责感,他们的道德观念他们的恋爱态度,他们对恋爱与领悟关联的处理等都是不成熟的。当前高校大学生恋爱能够用"三化"来概括:

1.普及化当前,在大学生里,有人形容有一股"恋爱热",也有人说是一股"恋爱风",这都不为过。调查状况证明,大学生中已谈恋爱的人数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高年级学生高达50~60%,而赞成谈恋爱的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95%。

2.低龄化大学生谈恋爱历来有之,但过去多是高年纪学生,是所谓"学业、感情双丰收"的时期,而此刻很多低年级的学生学业未成,却恋爱先行,他们有的刚进大学校门就走进了恋爱圈。据不完全统计,五年之前一年纪学生恋爱人数只有5%,而此刻已达15%左右。

3.公开化过去,大学生谈恋爱很讲究东方民族的含蓄和深沉,恋爱处于"地下活动"状态,常常鲜为人知,而此刻大学生谈恋爱,不仅仅不怕别人知道,而且有故意让人知道的心态。时下,只要你步入大学校园,便能目睹成双成对的青年情侣在公开场合卿卿我我,旁若无人。

而当前大学生们通常反映出的恋爱心理特征是:

1。性爱的好奇心理――由生理发育成熟导致的性冲动与性亲近要求的产生而构成。

2。急于求成的占有心理――与高校聚集着才华、风度、美貌于一身的特殊人群氛围直接相关。有些男大学生固执地认为:毕业后还没有男兄弟姐妹的女孩都是别人挑剩下的。

3。依靠心理――由独生子女的孤独感和习惯了他人的呵护与关爱所致,属于“情感寄托型”的恋爱动机,缺乏独立意识和自立潜质,易受挫。

4。补偿心理――由功利型的恋爱动机所引发,即期望在所爱的人那儿获得社会地位、经济等方面的补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