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课外文言文练习(廉洁篇)
[全]人教九年级语文上课外文言文专练含答案
人教九年级语文上课外文言文专练含答案班级姓名得分(一)马援志坚(9分)马援少时,以家用不足辞其兄况,欲就边郡田牧。
况曰:“汝大才当晚成良工不示人以朴且从所好。
”遂之北地田牧。
常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后有畜数千头,谷数万斛,既而叹曰:“凡殖财产,贵其能赈施也,否则守钱虏耳!”乃尽散于亲旧。
闻隗嚣好士,往从之。
嚣甚敬重,与决筹策。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以家用不足辞其兄况/蒙辞以军中多务B.遂之北地田牧/能以径寸之木C.穷当益坚/益慕圣贤之道D.闻隗嚣好士,往从之/客从外来,与坐谈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3分)汝大才当晚成良工不示人以朴且从所好。
3.结合选文,说说隗嚣为什么敬重马援。
(3分)。
(二)德秀敬老(9分)元德秀,字紫芝,河南人。
少孤,事母孝举进士不忍去左右自负母入京师。
既擢第母亡,庐墓侧,食不盐酪,藉无茵席。
初,兄子襁褓丧亲,无资得乳媪,德秀自喂养之,数日汤流,能食乃止。
所得俸禄,悉衣食人之孤遗者。
岁饥,日或不烧火做饭,陶然弹琴以自娱。
天宝十三载卒,家惟枕履箪瓢而已。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能食乃止/乃不知有汉B.日或不烧火做饭/一食或尽粟一石C.悉衣食人之孤遗者/送杜少府之任蜀州D.陶然弹琴以自娱/虽奔御风不以疾也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3分)事母孝举进士不忍去左右自负母入京师。
3. 我们应该从元德秀身上学习哪些优秀品质? (3分)。
(三)王生好学(9分)王生好学而不得法。
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识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识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①走。
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
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其善学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学期语文期末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专项复习(七) 课外文言文阅读(一)天镜园天镜园浴凫堂①,高槐深竹,樾②暗千层,坐对兰荡③,一泓漾之,水木明瑟④,鱼鸟藻荇类若乘空。
余读书其中,扑面临头,受用一绿,幽窗开卷,字俱碧鲜。
每岁春老,破塘⑤笋必道此。
轻舠飞出,牙人⑥择顶大笋一株掷水面,呼园人曰:“捞笋!”鼓枻⑦飞去。
园丁划小舟拾之,形如象牙,白如雪,嫩如花藕,甜如蔗霜。
煮食之,无可名言,但有惭愧。
(选自张岱《陶庵梦忆》) 【注释】①浴凫堂:天镜园中一个堂名。
②樾(yuè):树荫。
③兰荡:湖名。
④明瑟:明净新鲜。
⑤破塘:绍兴地名,以产笋著称。
⑥牙人:商人。
⑦枻(yì):船桨。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字俱.碧鲜俱:都(2)每岁.春老岁:年飞出轻舠:小船(3)轻舠..(4)无可名.言名:说出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A.无可名.言名.之者谁B.鱼鸟藻荇类若.乘空猛浪若.奔C.一.泓漾之而或长烟一.空D.破塘笋必道.此道.不通,度已失期(解析:A.说出/命名;B.好像;C.数字“一”/全;D.经过/道路。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形如象牙,白如雪,嫩如花藕,甜如蔗霜。
(这笋)形状像象牙,像雪一样白,像花藕一样鲜嫩,像蔗糖一样甜。
4.选文描写了哪两个生活场面?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作者在文中描写了读书堂中、仆人捞笋两个场面。
流露出作者对天镜园的喜爱,以及沉醉于美景的愉悦之情。
附参考译文:天镜园的浴凫堂,(有)高耸的槐树,茂密的竹子,树荫层层叠叠,面对着兰荡湖闲坐,(只见)一泓(湖水)微波荡漾,水清木秀,游鱼飞鸟,还有那水中的藻荇,都像是浮在空中一样。
我在里边读书,绿色满头满脑地向我扑来,在幽静的窗边打开书本,好像每个字都是碧绿新鲜的。
每年春末,(载着)破塘笋(的小船)必定经过这里。
轻舟飞出,商人就选择最大的一株笋抛掷到水面上,并向园中人叫道:“捞笋!”然后划桨飞一样离开。
园丁划着小舟把笋拾起来。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题15篇(含答案、译文)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题一、曾巩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
生而警敏,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
甫冠,名闻四方。
欧阳修见其文,奇之。
中嘉祐二年进士第,出通判越州。
岁饥,度常平①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
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
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
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
曲堤周氏子高横纵,贼良民,力能动权豪,州县吏莫敢诘,巩取置于法。
章邱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椎剽夺囚,无不如志。
巩属民为保伍,使几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
自是外户不闭。
徙洪州。
会江西岁大疫,巩命县镇悉储药待求,军民不能自养者,来食息官舍,资其食饮衣衾之具,分医视诊。
巩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抚四弟、九妹于委废单弱之中,宦学婚嫁,一出其力。
(节选自《宋史》)【注释】常平:官仓名。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4分)(1)甫冠.,名闻四方(2)讽.富人自实粟(3)欧阳修见其文,奇.之(4)力能动.权豪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6分)(1)岁饥,度常平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
(2)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
(3)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
3.曾巩以“仁”为怀,有君子之风,请概括出表现他“仁”的事例。
(4分)二、是仪是仪,字子羽,北海营陵人也。
孙权承摄①大业,优文②征仪。
吕蒙图袭关羽,权以问仪,仪善其计,劝权听之。
从讨羽,拜忠义校尉。
既定荆州,都武昌,拜裨将军,后封都亭侯,守侍中。
欲复授兵,仪自以为非才,固辞不受。
黄武③中,遣仪之皖④就将军刘邵,欲诱致曹休。
休到,大破之,迁偏将军。
大驾东迁,使仪辅太子。
后从太子还建业。
典校郎吕壹诬白故江夏大守刁嘉谤讪国政,权怒,收嘉系狱,悉验问。
时同坐人皆怖畏壹,并言闻之,仪独云无闻。
于是见穷诘累日,诏旨转厉,群臣为之屏息。
仪对曰:“今刀锯已在臣颈,臣何敢为嘉隐讳,自取夷灭,为不忠之鬼!”仪据实答问,辞不倾移。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附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一、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曹公有马鞍在库,为鼠所伤,库吏惧,欲自缚请死,冲谓曰:“待三日。
”冲乃以刀穿其单衣,若鼠啮者入见谬①为愁状。
公问之,对曰:“俗言鼠啮衣不吉,今儿衣见啮,是以忧。
”公曰:“妄言耳,无苦。
”俄而库吏以啮鞍白②,公笑曰:“儿衣在侧且啮,况鞍悬柱乎。
”竟不问。
(节选自冯梦龙《智囊》,有删改)【注释】①谬:装作。
②白:禀告,报告。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为.鼠所伤____________(2)竟.不问______________2. 请用“/”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断两处)若鼠啮者入见谬为愁状3. 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曹冲是个怎样的人。
二、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魏将吴起为西河守,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
卧不设席,行不乘骑,亲裹赢粮①,与士卒分劳苦。
卒有病疽②者,起为吮之。
卒母闻而哭之。
或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也?”母曰:“非然也。
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③,遂死于敌。
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
是以哭之。
”文侯以吴起用兵廉平,得士卒心,使守西河,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
(节选自刘基《百战奇略》,有删改)【注释】①赢粮:余粮。
②疽(jū):毒疮。
③旋踵:掉转脚跟。
指退缩。
4. 对文中画线句的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 子/ 卒也/ 而将军自吮其疽/ 何哭也?1B. 子卒也而将军/ 自吮其疽/ 何哭也?C. 子/ 卒也/ 而将军自吮/ 其疽何哭也?D. 子卒也/ 而将军自吮/ 其疽何哭也?5.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文侯以吴起用兵廉平,得士卒心,使守西河。
6. 吴起何以能够在诸侯之战中胜率这么高?三、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管仲得其所欲齐桓公因鲍叔之荐,使人请管仲于鲁①。
施伯②曰:“是固将用之也,夷吾③用于齐,则鲁危矣,不如杀而以尸授之。
”鲁君欲杀仲,使人曰:“寡君欲亲以为戮如得尸犹未得也。
课外文言文
初三语文课外文言文训练一、汉明帝尊师上自为太子,受《尚书》于桓荣,及即帝位,犹尊荣以师礼。
尝幸太常府,令荣坐东面,设几杖,会百官及荣门生数百人,上亲自执业③;诸生或避位发难④,上谦曰:“太师在是。
”既罢,悉以太官供具赐太常家。
荣每疾病,帝辄遣使者存问,太官、太医相望于道。
及笃,上疏谢恩,让还爵士⑤。
帝幸其家问起居⑥,入街,下车,拥经而前,抚荣垂涕,赐以床茵、帷帐、刀剑、衣被,良久乃去。
自是诸侯、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
荣卒,帝亲自变服临丧送葬,赐冢茔于首山之阳。
子郁当嗣⑦,让其兄子泛;帝不许,郁乃受封,而悉以租入与之。
帝以郁为侍中。
【注】①上:汉明帝刘庄。
②幸:驾幸,到。
③执业:听讲。
④避位发难:离开座位向皇帝提出疑难问题。
⑤爵士:爵位和封地。
⑥起居:此为病情。
⑦嗣:继承爵位。
1.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太师在是.( ) ②悉.以太官供具赐太常家( ) ③拥经而前.( ) ④抚荣垂涕.( )2.翻译句子荣每疾病,帝辄遣使者存问。
译文:3.读了本文,然后结合《送东阳马生序》一文,谈谈你得到的启示。
二、东坡诗文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
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
一日与棐①论文及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③也!”崇宁、大观②间,海外诗④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公者。
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
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⑤,而人或谓之不韵⑥。
【注释】 ①棐:欧阳修的儿子欧阳棐。
②更不道著我:再也不谈论我,不传诵我的名声了。
③崇宁、大观:宋徽宗年号。
④海外诗:指东坡被贬海南时所作的诗。
⑤气索:气短 ⑥不韵:不雅。
1、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正确停顿。
落 笔 辄 为 人 所 传 诵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①前后类.如此( ) ②是.时朝廷虽尝禁止( ) ③往往以多相夸.( ) ④而人或谓.之不韵( )3、翻译下列句子。
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以舌代耕贾逵年五岁,明惠.过人。
其姊韩瑶之妇,嫁瑶无嗣①,而归居焉,亦以贞明见称。
闻邻中读书,旦夕抱逵隔篱而听之。
逵静听不言,姊以为喜。
至年十岁,乃暗诵《六经》。
姊谓逵曰:“吾家贫困,未尝..有教者入门,汝安.知天下有《三坟》《五典》而诵无遗句耶?”逵曰:“忆昔姊抱逵于篱间,听邻家读书,今万不遗一。
”乃剥庭中桑皮以为牒②,或题于扉屏③,且诵且记,期年,经文通遍。
于闾里④每有观者,称云振古无伦。
门徒来学,不远万里,或襁负子孙,舍于门侧,皆口授经文。
赠献者积粟.盈仓。
或云:“贾逵非力耕所得,诵经吞倦,世所谓舌耕⑤也。
”注释:①无嗣:无子。
嗣,子孙后代。
①牒:供写字用的竹片或木片。
①扉屏:门扇屏风。
①闾里:里巷。
①舌耕:以舌代耕,旧时指靠教书为生。
1.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明惠.过人(惠:贤惠)B.未尝..有教者入门(未尝:从来没有)C.汝安.知天下有《三坟》《五典》而诵无遗句耶?(安:怎么)D.赠献者积粟.盈仓(粟:粮食)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闻邻中读书,日夕抱逵隔篱而听之。
(2)门徒来学,不远万里,或襁负子孙,舍于门侧,皆口授经文。
3.贾逵能学有所成,你从中获得什么启示?(二)阅读下面文言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小者最胜王黄门①兄弟三人俱.诣谢公②,子猷、子重多论.俗事,子敬寒温③而已。
既出,坐客问谢公:“向三贤孰.愈?”谢公曰:“小者最胜。
”客曰:“何以知之?”谢公曰:“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④。
推此知.之。
”(选自《世说新语·品藻第九》)【注释】①王黄门:王徽之,字子猷,官至黄门侍郎;王操之,字子重;王献之,字子敬;三人都是王羲之的儿子。
子敬最小。
①谢公:即谢安。
东晋著名政治家。
①寒温:寒喧。
①“吉人”句:语出《周易》。
吉人,善良的人,贤明的人。
躁人,急躁的人。
4.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兄弟三人俱.诣谢公俱:一起B.多论.俗事论:议论C.向三贤孰.愈孰:哪个D.推此知.之知:知识5.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分类精编 拒腐清廉篇
2012年中考课外文言文分类精编【拒腐清廉篇】杨震拒礼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也。
震少好学,明经博览,无不穷究。
诸儒为之语曰:“关西孔子杨伯起。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
”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何谓无知!”密愧而出。
后转涿郡太守。
性公廉,不受私谒。
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2012年四川省凉山州】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
(1)举.茂才( ) (2)以此遗.之(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1)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2)暮夜无知者。
3.利用文中具体事例,对杨震这一人物作简要评析。
【中考资讯】《四知》2010年广东省梅州市中考语文试题《杨震拒礼》1.(1)推举(推荐)。
(2)遗:留下、传下。
2.(1) 我了解你,你却不了解我,为什么呢?(2)晚上了没有人知道这件事的。
3.杨震”少好学,明经博览,无不穷究”,表明他是个博学多才的人;王密趁夜送金子给杨震,他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何谓无知”拒绝了,这表明杨震是个廉洁奉公的人。
《杨震拒礼》译文: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
杨震从小好学,博通经术。
众儒生说:“真是关西的孔子杨伯起啊。
”大将军邓骘听说杨震贤明就派人征召他,推举他为秀才,多次升迁,官至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当他赴郡途中,路上经过昌邑,他从前举荐的荆州秀才王密担任昌邑县令,前来拜见(杨震),到了夜里,王密怀揣十斤银子来送给杨震。
杨震说:“我了解你,你不了解我,为什么呢?”王密说:“夜里没有人知道。
”杨震说:“上天知道,神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
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拿着银子)羞愧地出去了。
后来杨震调动到涿郡任太守。
他本性公正廉洁,不肯接受私下的拜见。
古代关于廉洁的文言文
古代关于廉洁的文言文1. 原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怪,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2. 解析- 作者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以莲喻人,表达了君子应在污浊的世间保持自身廉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
1. 原文(节选)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
吾性不喜华靡,自为乳儿,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辄羞赧弃去之。
二十忝科名,闻喜宴独不戴花。
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
”乃簪一花。
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
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
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
应之曰:“孔子称‘与其不逊也宁固。
’又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又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
嘻,异哉!”2. 解析- 司马光在文中叙述了自己以俭素为美的品德,他以家族清白的传承开篇,讲述自己从小就不喜华靡。
他认为节俭是一种美德,批判了当时社会上以奢靡为荣的风气,倡导人们应保持廉洁俭朴的生活作风。
1. 原文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贫,与母湛氏同居。
同郡范逵素知名,举孝廉,投侃宿。
于时冰雪积日,侃室如悬磬,而逵马仆甚多。
侃母湛氏语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
”湛氏头发委地,下为二髲,卖得数斛米,斫诸屋柱,悉割半为薪,锉诸荐以为马草。
日夕,遂设精食,从者皆无所乏。
逵既叹其才辩,又深愧其厚意。
明旦去,侃追送不已,且百里许。
逵曰:“路已远,君宜还。
”侃犹不返。
逵曰:“卿可去矣。
至洛阳,当相为美谈。
”侃乃返。
逵及洛,遂称之于羊晫、顾荣诸人,大获美誉。
2. 解析- 这篇文章体现了陶侃母亲湛氏的廉洁智慧。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三)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2分)刘宣苦读成才景泰间,吉安刘公宣代戍于京师龙驤卫,为卫使畜马,昼夜读书厩中,使初不知也。
公偶与塾师论《春秋》,师惊异之,以语使,使乃优遇之。
未几,发解及第取解时,刘文恭公铉主试,讶其文,谓必山林老儒之作,及启封乃公也,人始识公,而文恭知人之益著。
(焦竤《玉堂丛语》)【注释】①刘公宣:即刘宣。
②卫使:人名。
③发解及第(刘宣参加科举考试)发榜考中解元。
④刘文恭公铉:即刘铉,下文中的“文恭”也同。
10.解释加点字(4分)(1)为卫使畜马为()(2)而文恭知人之益著益()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师惊异之,以语使,使乃优遇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12.“谓必山林老儒之作”一句中“必”字用得好,请简析。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13.一介马夫竟然成为进士,请你说说刘宣成功的主客观原因。
(3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0.(1)替(2)更加(由于版本原因原文应为“而文恭知人之名益著”,此处加大了答题难度)11.老师对他的能力感到惊异,把(这件事)告诉了卫使,卫使便对他加以优待12.“必”翻译做“一定”,表示肯定的推测体现出了刘文恭非常确定刘宣所做文章出自山林老儒之手,侧面体现出了刘宣所著文章的老练及其卓绝的文采。
2020湖南省长沙市中考语文文言文分类训练二廉洁和正直
2020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语文文言文分类训练(二)——廉洁与正直第1篇恶圆①家有乳母为圆转之器,以悦婴儿,婴儿喜之,母聚孩孺助婴儿之乐。
友人公植者,闻有戏儿之器,元子②③④,宁方为污辱,不,不圆请见之。
及见之,趋焚之。
责元子曰:“吾闻古之恶圆之士歌曰:宁方为皂为卿圆为显荣。
次山奈何任造圆转之器,恣令悦媚婴儿?少喜之,长必好之。
教儿学图且陷不义,躬自戏圆又失方正。
嗟!嗟!次山入门爱婴儿之乐圆,出门当爱小人之趋圆,吾安知次山异日不言圆,行圆,以终身乎?吾岂次山之友也!”⑤⑥非圆不吾自婴儿戏圆,公植尚辱我,言绝忽乎。
吾与汝圆以应物圆以趋时非圆不预谓曰:元子召季川“为,公植其操矛戟刑我乎!”(作者:元结选自《唐文粹》,有删改)【注释】①元子:元结,字次山,唐代古文运动的先驱之一。
②皂:皂隶,泛指从事低贱行业的人。
③圆:圆滑。
④卿:公卿,泛指高官。
⑤季川:元结的堂弟。
⑥预:参与。
【阅读训练】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A.闻有戏儿之器/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唐唯不辱使命》) ..B.及见之/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C.公植尚辱我,言绝忽乎/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D.以悦婴儿/何以战(《曹刿论战》) ..2.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选出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吾与汝圆以应物圆以趋时/非圆不预/非圆不为B.吾与汝圆以/应物圆以趋时/非圆不预/非圆不为C.吾与汝圆以应物/圆以趋时非/圆不预/非圆不为D.吾与汝圆以应物/圆以趋时非圆/不预/非圆不为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吾安知次山异日不言圆,行圆,以终身乎(1).(2)公植其操矛戟刑我乎!4. 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元子家里有位乳母,制作了一个圆转玩具来引逗婴儿高兴,婴儿不感兴趣。
B.母亲就让乳母召集一些幼童陪伴婴儿一同玩乐。
C.朋友公植,听说有引逗婴儿的玩具,便请求看看。
等看到圆转玩具,就生气了。
九年级上课外文言文练习(廉洁篇)
九年级上课外文言文练习(廉洁篇)第一篇:九年级上课外文言文练习(廉洁篇)九年级上课外文言文练习(廉洁篇)吕蒙正拒玩物吕蒙正为相,有以古鉴献者,云:“能照二百里。
”公曰:“吾面不过碟子大,安能照二百里为?(语气助词,表疑问)?”又有以古砚求售者,云:“一呵即润,无烦注水也。
”公曰:“就使一日能呵一担水,亦止值十文钱而已亦止值十文钱而已。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有以古鉴献者()(2)安能照二百里为()(3)一呵即润()(4)亦止值十文钱而已。
()2、翻译句子。
(1)又有以古砚求售者。
(2)就使一日能呵一担水,亦止值十文钱而已。
3、吕蒙正拒绝玩物表现出怎样的品质?李恂不受馈李恂字叔英,安定临泾人也。
拜衮州刺史,以清约率下,常席羊皮,服布被。
迁张掖太守,有威重名。
时大将军窦宪将兵屯威武,天下州郡远近莫不修礼遗,恂奉公不阿,为宪所奏免。
后征拜谒者,使持节领西域副校尉。
西域殷富,多珍宝,诸国侍子及督使贾胡数遗恂奴婢、宛马、金银、香譏(毡子一类的东西)之属,一无所受。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以清约率下()(2)时大将军窦宪将兵屯威武()(3)数遗恂奴婢()(4)一无所受()2、翻译句子。
(1)以清约率下。
(2)恂奉公不阿,为宪所奏免。
3从李恂的作为中,你受到什么启发?甄彬得金不昧齐有甄彬者,有器业(高尚的品质和出色的才能)。
尝以一束苎(zhù,即苎麻,多年生草本植物),于荆州长沙某肆质钱。
后赎苎,于束中得金五两,彬遽送还某肆。
道人大惊曰:“近有人以金质钱,时遽未之录,不记录。
尔乃能见归,恐古今未之有也。
”辄以金之半酬,往复十余,彬毅然不受。
因咏曰:“五月披羊裘负薪,岂拾遗者也?”彬后为郫令,将行,辞太祖。
时同列五人,上诫之以廉。
至于彬,独曰:“卿昔有还金之美,故不复以诫也。
”(选自《谈薮》)1、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
(1)辄以金之半酬(2)彬毅然不受2、解释句子中加粗的词语。
[中考语文课外名著目]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拒腐清廉(1)
[中考语文课外名著目]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拒腐清廉(1)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拒腐清廉《评判员》一剧中,卓文君父亲非常贪财,收受贿赂,卓文君不仅没有半点优越感,反而一心想和父亲保持距离,他希望自己能够拥有一种拒腐清廉的品质。
这个品质不仅在《评判员》中得到体现,在中国古代的许多文献中也经常被提到。
一、什么是拒腐清廉?拒腐清廉是指拒绝接受贿赂、贪污,以及保持纯洁的品德,不做出受贿的行为。
在古代中国,这种品德一直被重视,被视为一种美德,古代的士人就常常在自己的文化生活中自觉培养这种品质。
二、为什么要拒腐清廉?拒腐清廉不仅是个人品德的表现,也是社会道德伦理的体现。
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胸怀无私,守护道义,那么这个国家就会变得安定、和谐。
而如果有人接受贿赂,那么他就会失去公正性,公正性的缺失就会降低人民对国家的信任度。
三、如何拒腐清廉?首先,要自觉培养一个良好的道德品质,要树立纯洁的思想,不接受贿赂、不贪污,这是拒腐清廉的基础。
其次,要有纪律意识,遵守法律规定,不走私有关行业。
最后,有勇气发现并揭露贪污行为,以维护公共利益,守护社会道义。
四、拒腐清廉的重要性拒腐清廉的重要性是无法否认的。
在现代社会中,一直存在着贪污腐败现象,这让人感到悲观。
唯有拥有拒腐清廉的品质,才能让我们面对严峻的现实,扭转不健康的发展趋势。
这种品质不仅是个人的美德,也是社会进步的源泉。
五、结语拒腐清廉是一种高尚品质,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努力追求的。
它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许多响亮的篇章,也成为了我们时代的底色,值得我们每个人静思和践行。
只有通过拒腐清廉的行为,我们才能真正走向成熟、进步和发展。
初中课外文言文分类专练廉洁与正直
【精练】初中课外文言文分类专练:廉洁与正直第1篇恶圆元子①家有乳母为圆转之器,以悦婴儿,婴儿喜之,母聚孩孺助婴儿之乐。
友人公植者,闻有戏儿之器,请见之。
及见之,趋焚之。
责元子曰:“吾闻古之恶圆之士歌曰:宁方为皂②,不圆③为卿④,宁方为污辱,不圆为显荣。
次山奈何任造圆转之器,恣令悦媚婴儿?少喜之,长必好之。
教儿学图且陷不义,躬自戏圆又失方正。
嗟!嗟!次山入门爱婴儿之乐圆,出门当爱小人之趋圆,吾安知次山异日不言圆,行圆,以终身乎?吾岂次山之友也!”元子召季川⑤谓曰:“吾自婴儿戏圆,公植尚辱我,言绝忽乎。
吾与汝圆以应物圆以趋时非圆不预⑥非圆不为,公植其操矛戟刑我乎!”(作者:元结选自《唐文粹》,有删改)【注释】①元子:元结,字次山,唐代古文运动的先驱之一。
②皂:皂隶,泛指从事低贱行业的人。
③圆:圆滑。
④卿:公卿,泛指高官。
⑤季川:元结的堂弟。
⑥预:参与。
【阅读训练】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A.闻有戏儿之器/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唐唯不辱使命》)B.及见之/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C.公植尚辱我,言绝忽乎/来此绝境(《桃花源记》)D.以悦婴儿/何以战(《曹刿论战》)2.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选出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吾与汝圆以应物圆以趋时/非圆不预/非圆不为B.吾与汝圆以/应物圆以趋时/非圆不预/非圆不为C.吾与汝圆以应物/圆以趋时非/圆不预/非圆不为D.吾与汝圆以应物/圆以趋时非圆/不预/非圆不为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吾安知次山异日不言圆,行圆,以终身乎?(2)公植其操矛戟刑我乎!4. 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元子家里有位乳母,制作了一个圆转玩具来引逗婴儿高兴,婴儿不感兴趣。
B.母亲就让乳母召集一些幼童陪伴婴儿一同玩乐。
C.朋友公植,听说有引逗婴儿的玩具,便请求看看。
等看到圆转玩具,就生气了。
D.公植认为婴儿从小就喜欢圆,长大可能也会爱好圆。
初中中考语文课外古文学习练习
贿赂事裴佶①尝②话:少时姑父为朝官,有雅望。
佶至宅看其姑,会其朝退,深叹曰:“崔昭何人,众口称美,此必贿赂者也。
这样安得不乱?”言未竟,阍者③报寿州崔使君候谒。
姑父怒呵阍者,将鞭之。
许久,束带强出。
须臾,命茶甚急,又命酒馔④,又令秣⑤马饭仆。
姑曰:“前何倨尔后何恭也?”及入门,有得色,揖佶曰:“且憩学院中。
”佶未下阶出怀中一纸乃昭赠官絁⑥千匹。
(选自《唐国史补》)【说明】①裴佶(j)í:人名。
②常:通“尝”,以前。
③阍(hūn)者:看门人。
④馔(zhuàn):食品,多指美食。
⑤秣(mò):喂牲畜。
⑥絁(shī):粗绸子。
8.以下加点文言实词解说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会其朝退(适逢,正追上)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B.这样安得不乱(怎么)窥谷忘反(通“返”)C.束带强出(牵强)皆朝于xx(xx)D.又令秣马、饭仆(吃饭款待)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快)9.以下加点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同样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佶至宅看其姑门人弟子填其室B.将鞭之公将鼓之C.前何倨尔后xx也面山而居D.乃昭赠官絁千匹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1/1110.以下表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2分)A.文中崔昭是一个靠贿赂赢得“众口称美”的朝廷官员。
B.裴佶姑父“呵阍者”“许久,束带强出”,表示他是一个素有xx、为官廉洁的人。
C.这则小故事揭穿了封建政界的腐败与黑暗。
D.文章塑造崔昭这一人物形象运用了侧面描绘的方法。
1/9《精骑集》序xx予少时念书,一见辄能诵,暗疏之,亦不甚失。
然负此自放,喜从风趣①饮者游,旬朔之间②,把卷无几天。
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来,颇发奋自惩艾③,悔前所为;而聪慧衰耗,殆不如曩④时十一二。
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⑤,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
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
比读《齐史》,见孙搴⑥答邢词曰:“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
廉洁的文言文
廉洁的文言文01《墨梅》【元】王冕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清廉故事】王冕是元代诗人,他从一个替别人放牛的牧童,靠着在牛背上勤奋学习,终于成为了一代著名的诗人和画家。
《墨梅》这首诗就是他为自己所画的梅花图而题咏的一首七言绝句。
为了画得一手好梅花,自己也是天天苦练,池水都被洗黑了,池边的梅树吸吮了池中的墨水,竟然能够朵朵花开淡墨痕。
画家王冕并不以鲜艳的颜色争姿斗妍,而只希望给人间留下梅花那极其可贵的清气。
这首诗将咏梅花和抒发诗人自己的情怀,十分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梅花就是我,我就是梅花。
对于作者来说,人和梅花合二为一了,梅花和作者的情操、理想互为表里,融为一体,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和纯洁的操守。
02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廉洁故事】这是一首送别诗。
作于天宝元年(742),王昌龄当时受人诬陷被贬为江宁丞。
辛渐是他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
王昌龄在芙蓉楼送别辛渐,托他给洛阳的亲友捎个口信。
陆机《汉高祖功臣颂》“心若怀冰”,用“冰”来比拟“心”的纯洁;鲍照《代白头吟》“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用“玉壶冰”比喻清白;唐人进一步用“冰壶”比拟做官廉洁。
自开元宰相姚崇作《冰壶诫》以来,盛唐诗人如王维、崔颢、李白等都曾以冰壶自励,推崇光明磊落、表里澄澈的品格。
王昌龄托辛渐给洛阳亲友带去的口信不是通常的平安竹报,而是传达自己依然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信念,大有深意。
王昌龄曾因不拘小节,被贬谪到岭南和龙标,当时正处于众口交毁的恶劣环境之中。
诗人在这里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正是基于他与洛阳亲友之间的真正了解和相互信任,这绝不是洗刷馋名的表白,而是蔑视谤议的自誉,用以表明坚守清廉的心迹。
03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为官清廉文言文阅读
为官清廉文言文阅读【篇一:为官清廉文言文阅读】小编今天推荐的是文言文《崔光》阅读答案。
语文阅读在平时测试、期末考试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多做一些阅读练习,不仅能熟能生巧,轻松应对考试,最重要的,对于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帮助。
这篇文言文《崔光》阅读答案,以供同学们练习、反思和感悟!崔光后魏自太和迁都之后,国家殷富,库藏盈溢,钱绢露积于廊庑问,不可校数。
太后赐百官负绢,任意自量,朝臣莫不称力而去。
唯章武侯王融与陈留侯李常崇绢过任,蹶倒伤踝。
太后即不与之,令其空出,时人笑焉。
侍中崔光止取两匹。
太后问曰:侍中何少? 对曰:臣有两手唯堪两匹所获多矣。
朝贵服其清廉。
【注】①露积:堆积后不加覆盖。
廊庑:走廊、廊房。
③称力:量力。
④过任:力不胜任。
19.用 / 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2分)臣有两手唯堪两匹所获多矣。
2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3分)(1)库藏盈溢( ▲) (2)太后赐百官负绢(▲)(3)侍中崔光止取两匹(▲)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3分)太后即不与之,令其空出,时人笑焉。
▲22.面对太后的赏赐,百官有哪三种不同的表现?(3分)▲文言文《崔光》阅读答案由小编整理,仅供参考:19. 臣有两手/唯堪两匹/所获多矣。
评分标准:共2分,每处1分。
20.(1)满,充满 (2)背 (3)只评分标准:共3分,每小题1分。
21.太后就不赏赐他们了,让他们空着手出去,当时的人都笑话他们。
评分标准:共3分,意思对即可,时人译成在场的人也可。
22.朝臣 (莫不)称力而去,王融、李崇负绢过任,(蹶倒伤踝) ,崔光止取两匹。
评分标准:共3分,每种1分,未点出人物不扣分;用自己的语言回答,意思对也可。
这篇文言文《崔光》阅读答案是由小编为您收集整理,希望通过这些阅读练习和答案,能帮助同学们把握语文阅读的特点,进而提高阅读、鉴赏、写作能力以及语文综合素养。
祝同学们学习进步!【篇二:为官清廉文言文阅读】山西的王述最初比较穷,求了个宛陵县县令的官做,(在位)收受贿赂一千余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上课外文言文练习
(廉洁篇)
吕蒙正拒玩物
吕蒙正为相,有以古鉴献者,云:“能照二百里。
”公曰:“吾面不过碟子大,安能照二百里为?(语气助词,表疑问)?”
又有以古砚求售者,云:“一呵即润,无烦注水也。
”公曰:“就使一日能呵一担水,亦止值十文钱而已亦止值十文钱而已。
”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有以古鉴献者()(2)安能照二百里为()
(3)一呵即润()(4)亦止值十文钱而已。
()2、翻译句子。
(1)又有以古砚求售者。
(2)就使一日能呵一担水,亦止值十文钱而已。
3、吕蒙正拒绝玩物表现出怎样的品质?
李恂不受馈
李恂字叔英,安定临泾人也。
拜衮州刺史,以清约率下,常席羊皮,服布被。
迁张掖太守,有威重名。
时大将军窦宪将兵屯威武,天下州郡远近莫不修礼遗,恂奉公不阿,为宪所奏免。
后征拜谒者,使持节领西域副校尉。
西域殷富,多珍宝,诸国侍子及督使贾胡数遗恂奴婢、宛马、金银、香譏(毡子一类的东西)之属,一无所受。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以清约率下()(2)时大将军窦宪将兵屯威武()(3)数遗恂奴婢()(4)一无所受()
2、翻译句子。
(1)以清约率下。
(2)恂奉公不阿,为宪所奏免。
3从李恂的作为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甄彬得金不昧
齐有甄彬者,有器业(高尚的品质和出色的才能)。
尝以一束苎(zhù,即苎麻,多年生草本植物),于荆州长沙某肆质钱。
后赎苎,于束中得金五两,彬遽送还某肆。
道人大惊曰:“近有人以金质钱,时遽未之录,不记录。
尔乃能见归,恐古今未之有也。
”辄以金之半酬,往复十余,彬毅然不受。
因咏曰:“五月披羊裘负薪,岂拾遗者也?”彬后为郫令,将行,辞太祖。
时同列五人,上诫之以廉。
至于彬,独曰:“卿昔有还金之美,故不复以诫也。
”(选自《谈薮》)
1、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
(1)辄以金之半酬(2)彬毅然不受
2、解释句子中加粗的词语。
(1)于荆州长沙某肆质钱()(2)彬遽送还某肆。
()
(3)辄以金之半酬()(4)彬毅然不受()
(5)辞太祖()(6)时同列五人()
3、翻译句子。
上诫之以廉。
4、文中通过哪三件事情表现甄彬的优秀品德?请概括。
参考答案:
吕蒙正拒玩物
1、镜子哪能就只
2、又有个拿着古砚央求出售的人。
这块古砚就是一天能哈一担水,也不过只值十文钱罢了。
3、防止玩物丧志,能够廉洁自律。
李恂不受馈
1、因为驻扎赠给接受
2、D
3、(1)因为他清廉俭约堪称下属表率。
(2李恂廉洁奉公不趋炎附势,就被窦宪上奏罢免了官。
4、为人处世应当廉洁奉公,不趋炎附势,总会有慧眼识明珠。
甄彬得金不昧
1、(1)辄以金之半/酬(2)彬/毅然不受
2、店铺立刻答谢坚决的样子告别排列
3、皇上告诫他们要廉洁
4、得金不昧,主动送还;谢绝酬谢;深得太祖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