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老中医名录
30位当代国医大师

30位当代泰斗级老中医成“国医大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评选出首届“国医大师”。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第一次在全国评选国家级中医大师,他们将享受省部级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待遇。
获得首届“国医大师”称号的30名中医专家是:王玉川、王绵之、方和谦、邓铁涛、朱良春、任继学、苏荣扎布(蒙医)、李玉奇、李济仁、李振华、李辅仁、吴咸中、何任、张琪、张灿玾jiǎ、张学文、张镜人、陆广莘、周仲瑛、贺普仁、班秀文、徐景藩、郭子光、唐由之、程莘农、强巴赤列(藏医)、裘沛然、路志正、颜正华、颜德馨(按姓氏笔画)。
这30位首届“国医大师”,是从全国中医(包括民族医药)临床工作者中遴选出来的,均为省级名中医或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工作经历都在55年以上。
6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8人是“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北京10人、上海3人、江苏3人,广东、浙江、天津、山东、陕西、黑龙江、吉林、辽宁、安徽、河南、四川、广西、内蒙、西藏各1人。
1. 方和谦男,汉族,1923年12月出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主任医师、教授,1948年8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
擅治多种疑难杂症。
方和谦之父方伯屏师从御医赵云卿,为当年京城“十大名医”2. 王玉川男,汉族,1923年9月出生,北京中医药大学1主任医师、教授,1943年3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首都国医名师”。
15岁时从开药铺的父亲手中得到本《黄帝内经》,在江南奉贤出诊12年中几乎每天抚读,在江苏省中医学校进修破格留校,后调北京中医学院,创建内经教研室。
对五行、气血循环、运气学说提出独到见解。
3. 王绵之男,汉族,1923年10月出生,北京中医药大学2主任医师、教授,1942年1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全国500名老中医名单

全国500名老中医名单北京市〔44名〕马在山方和谦王嘉麟王应麟危北海许心如许彭龄刘琨陈文伯陈昭定陈彤云李贵李乾构张炳厚张淑文张士杰宋祚民郁仁存周耀庭周乃玉周德安柯微君贺普仁赵荣莱高忠英高益民钱英柴松岩屠金城黄丽娟温振英裴学义魏执真颜正华程士德孔光一聂惠民王琦刘燕池王洪图姜揖君郭志强商宪敏吕仁和天津市〔19名〕石学敏张大宁章臣桂韩景献张庚扬陈珍贵徐永庆张曾譻牟洪林李永成邓鹤鸣崔乃强丁素先田芬兰武成曹克光栗锦迁罗利毛舒和上海市〔24名〕张云鹏刘嘉湘蔡淦王翘楚严世芸夏翔叶景华彭培初陈湘君黄振翘唐汉钧施杞严隽陶秦亮甫蔡小荪王霞芳马绍尧邹菊生谢金龙陈立羽陆德铭曹玲仙石印玉柏连松重庆市〔15名〕罗本清郑新郭剑华戴裕光朱忠庆骆常义施锡璋王辉武高小珊刘兴文李配富刘静付灿鋆夏中和李寿彭河北省〔21名〕杨牧祥李士懋田淑霄邢月朋张士舜刘亚娴任琢珊诸云龙赵玉庸孙宝惠阮正帼李英杰陈益昀王敏淑姚希贤李佃贵崔金海吴以岭董燕平庞春景汪慰寒山西省〔14名〕李国章郭耀康侯振民贾六金吕景山柴瑞霭张玉芬王裕颐陈家礼白祯祥介霭尹翠梅高天爱单镇内蒙古自治区〔8名〕陈玉良张孝礼黄志刚赵宇明岳在文陈树廷那顺达来魏汉奇辽宁省〔17名〕李德新周学文马智田维柱贾玉海洪治平齐连仲黄恩申刘佩志王心毓迟云志白长川王道林曹茂森高举真杨宝余白凤鸣吉林省〔19名〕任继学刘柏龄杨宗孟王烈曲生金润泉范国梁于凯成陈向明张文泰李莹王钰于作盈南征纪青山杨世忠黄永生刘大同王耀廷黑龙江省〔21名〕张琪高奎滨吴秉纯郭文勤王铁良康广盛马宝璋李延王雪华李令根王秀霞孙申田董清平孙伟正高维滨王玉玺于忠学于万涛段富津卢芳高洪义山东省〔28名〕陈益昀隗继武王国才孟宪兰李鸿娟焦中华王林道胡殿宾邵念方吕景山丁书文姚开炳郑建堂吕兰凯孙敏张继东王法德朱惠芳王菊芬吕国清周翠英刘启廷谷越涛田文孙文学朱振铎李艳冬彭延宽江苏省〔27名〕夏桂成陆绵绵朱秉宜诸方受刘再朋龚丽娟徐景藩盛灿假设邹燕勤王德春杨桂云尤松鑫金妙文丁义江谢昌仁刘永年吴新欲王如侠周玉祥蔡景高汪达成朱良春邵荣世夏治平曾学文莫燕新龚正丰安徽省〔15名〕徐经世曹恩泽梁文珍周宜轩张道宗魏福良马骏张杰孔昭遐祝广庆赵荣胜窦金发张炳秀张克连李有伟浙江省〔22名〕汤金土连建伟徐志瑛盛玉凤鲁贤昌魏克民何嘉琳郁加凡张融碧鲍严钟洪善贻王晖蔡慎初金定国马大正盛燮荪胡斌钟坚柯干郑淳理黄志强冯昌汉江西省〔23名〕伍炳彩喻文球傅淑清幸良诠何晓晖许鸿照黄调钧李宗俊谢强胡杰峰傅细芳张春馀欧阳枝磊聂小圃李远实曾广琥陈瑞春皮持衡彭太平赵纪生贺支支郭飞蔡国珍福建省〔15名〕曾章超吕绍光林瑞珍林禾禧张永树丁秀贝张泽民陈长华卢太坤吴熙唐江山陈炳焜周来兴杜建陈扬荣河南省〔25名〕黄明志吕靖中张东岳王旭袁海波郑绍周毛德西李鲤王自平郑建民门成福侯士良孙六合张天健毛天东祝庆堂张世峰杨之藻关思友贾太谊石景亮郑启仲赵金普周世印邱保国湖北省〔18名〕梅国强邱幸凡毛维伦姜惠中熊昌源李家康吴寿善王胜利邵朝弟涂晋文陈如泉管竟环张介眉叶世登万远铁杜家经彭艮亭黄祥武湖南省〔23名〕谭新华王行宽黄保民刘绍贵李传课贺执茂欧阳恒孙达武谢剑南张崇泉李家邦孙广生欧正武杨永华李世文许雪君秦昌国钱平张邦福程志强刘松林董克礼孙之镐广东省〔38名〕陈福如骆继杰孙外主夏洪生何世东刘石坚黎家玉沈英森陈渭良钟广玲王伯章邱健行彭胜权陈纪藩刘伟胜禤国维王士贞李丽芸靳瑞丘和明许鑫梅赵立诚邓晋丰余绍源黄春林邓铁涛周岱翰陈全新刘庆思崔学教陈基长陈镜合欧阳惠卿梁冰蔡炳勤罗笑容张梅芳林应强海南省〔5名〕辜孔进罗凌介林举深林天东陆志沈广西自治区〔8名〕李锡光朱少廷陈慧侬荣远明周培郁徐富业李廷冠韦立富四川省〔24名〕张之文郭子光钟以泽邓亚平旦科陈学忠张世明杨礼淑孙同郊刘金龙杨宣舒忠登郎加胡国栋陈天然李培郭志雄陈福安热巴王晓东王明杰刁本恕牟希瑾邵章祥张玉龙云南省〔13名〕李永康罗铨刘以敏刘复兴赵淳龙祖宏熊辅信管遵惠钟传华张沛霖段其昌林艳芳向·初称江楚贵州省〔9名〕沈冯君邱德文刘尚义李声岳袁金声张国伦吕明庄付汝林徐学义西藏自治区〔14名〕强巴赤列班登旦增阿旺平措洛桑英尼加央伦珠郎嘉向巴格来明久多吉白玛仁增巴珠塔青洛桑罗布米玛强巴卓嘎甘肃省〔15名〕宋贵杰王自立裴正学图布旦郭宪章曹玉山王惠兰刘国安王道坤韩芳林赵建雄吴立文张士卿王新舜谢君国陕西省〔13名〕杨震黄保中姚树锦周志杰韩增成冬生张瑞霞谢远明米烈汉闫晓萍杨培君张振中李宝华青海省(9名〕陆长清郭焕章贾鸿魁邓尔禄桑杰尼玛久美尕玛格排朋毛宁夏自治区〔5名〕李遇春李淑英张任城卢化平张镇新疆自治区区〔9名〕金洪元沈宝藩乐德行火树华巴克?玉素甫阿布迪哈力克?斯马义如克亚?沙的克王继先刘继祖卫生部直属单位〔8名〕郭赛珊袁兆庄米逸颖李辅仁晁恩祥史载祥李佩文许润三中国中医研究院〔18名〕路志正谢海洲李荣耀薛伯寿安效先周乐年周绍华蔡连香胡荫奇孙树椿王今觉唐由之李传杰陈可冀马继兴沈绍功李维贤李书良学习文档仅供参考。
部分名老中医名单

部分名老中医名单古代中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长期的实践总结和经验积累,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治疗方法。
其中一些中医名家,凭借着卓越的医疗技术和对人体健康的深入理解,为中国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
以下是一些有代表性的名老中医名单。
1. 华佗:被誉为“药王”,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中医名家之一。
他以医术高超和治疗疑难杂症的能力而闻名,被后人尊为“神医”。
华佗思路独特,他的临床经验被总结为华佗医系,对后世中医医术产生了重要影响。
2. 张仲景:他是东汉末年的中医学家,被誉为“伤寒杂病论”的作者。
张仲景融合了古代医家的经验,整理归纳出了适用于处理不同疾病的方剂。
他的医学著作对中国乃至世界的中医药学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3. 李时中:李时中是近代乃至现代中国最著名的中医名家之一,他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专攻老年病和风湿病。
李时中的临床经验丰富,他提出了一系列治疗老年病的方法,包括中药治疗和针灸疗法等,为中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4. 钟南山:虽然钟南山是一位呼吸病专家,但他也是中医药研究的积极倡导者之一。
钟南山认为中医药学有助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和康复,他经常强调中医中药的重要性,为推广中医药学做出了努力。
5. 王清任:王清任是20世纪对中医药学贡献巨大的一位专家。
他在中医药学研究和教育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并致力于将中医药学与现代医学融合。
他的贡献受到广泛认可,对中医药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6. 陈嘉庚:陈嘉庚是一位中医学家、教育家和慈善家。
他在20世纪中叶创办了广东省中医学院,并提出了“中西医结合”的理念。
他深信中医和现代医学相辅相成,对推动中医药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7. 翁心存:翁心存是著名的中医药学家和临床医师。
他致力于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和实践,并提出了一系列灵活而科学的治疗方法,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翁心存的研究成果为中医药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8. 邓铁涛:邓铁涛是一位享誉国内外的中医专家,擅长中医内科和中医妇科。
全国名中医名单和擅长领域

全国名中医名单和擅长领域摘要:一、引言二、全国名中医名单1.姓名及擅长领域2.地域分布三、擅长领域分析1.内科2.外科3.妇产科4.儿科5.针灸科6.骨伤科四、启示与建议1.寻医问诊的选择2.关注中医养生保健五、结语正文:一、引言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了全国名中医名单,这些名中医在各自的领域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特的诊疗方法。
为了让广大患者更好地了解这些中医专家,我们将他们的名单和擅长领域进行了梳理。
本文旨在为大家提供一个便捷的查询平台,以便大家在寻医问诊时能够更加明确自己的需求。
二、全国名中医名单1.姓名及擅长领域在全国名中医名单中,涵盖了众多知名中医专家。
他们分别擅长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针灸科、骨伤科等不同领域。
以下为部分名中医的姓名及擅长领域:姓名1:张某某,擅长领域:内科、肾病科姓名2:李某某,擅长领域:外科、肛肠科姓名3:王某某,擅长领域:妇产科、不孕不育科姓名4:赵某某,擅长领域:儿科、呼吸科姓名5:刘某某,擅长领域:针灸科、神经科姓名6:陈某某,擅长领域:骨伤科、创伤科2.地域分布全国名中医的地域分布较为广泛,涵盖了全国各地。
其中,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名中医数量较多,这些地区的中医医疗机构和研究机构也较为集中。
三、擅长领域分析在全国名中医中,各个领域的专家都有所体现。
以下为各个领域的简要分析:1.内科:内科名中医在心血管疾病、肾病、肝病、脾胃病等方面具有较高的诊疗水平。
他们运用中医理论,结合现代医学成果,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
2.外科:外科名中医擅长治疗肛肠病、疮疡病、乳腺病等。
他们运用中医微创技术,降低了手术风险,提高了病患的生活质量。
3.妇产科:妇产科名中医在治疗不孕不育、妇科肿瘤、产后病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
他们注重调整女性生理机能,提高受孕几率。
4.儿科:儿科名中医在治疗呼吸道疾病、消化不良、生长发育迟缓等方面具有较高的诊疗水平。
他们运用中医治疗手段,减轻了儿童服药的负担。
中国60名国医大师名单以及基本情况汇总

中国60名国医大师名单以及基本情况首届“国医大师”名单及基本情况(按姓氏笔画排名,名字不变颜色的为已辞世)2008年10月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启动了首届“国医大师”的评选活动。
2009年5月发布了《关于表彰首届“国医大师”的决定》,表彰了首批30位国医大师。
1.王玉川,男,汉族,1923年9月出生,北京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1943年3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首都国医名师”。
2.2王绵之,男,汉族,1923年10月出生,北京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1942年1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3.方和谦,男,汉族,1923年12月出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主任医师、教授,1948年8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
4.邓铁涛,男,汉族,1916年11月出生,广州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1938年9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广东省名老中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5.朱良春,男,汉族,1917年8月出生,南通市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1939年1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江苏省名中医。
6.任继学,男,汉族,1926年1月出生,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1945 年4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吉林省名老中医。
7.苏荣扎布,男,蒙古族,1929年12月出生,内蒙古医学院主任医师、教授,1949年5月起从事蒙医临床工作,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自治区名蒙医。
8.李玉奇,男,汉族,1917年8月出生,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1939 年3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第五批国家级名老中医名单

第五批国家级名老中医名单北京市47人王文友王庆国王应麟王彦恒王春生王禹堂王莒生王素梅王焕禄高利王融冰韦企平田金洲刘大新刘景源吕培文闫慧敏张志真张淑文钱英李文泉李曰庆李世增李乾构李萍萍杜怀棠周乃玉周德安孟宪坤庞鹤郁仁存金世元金伯华金哲姜良铎柯微君徐荣谦高才达高益民尉中民黄丽娟鲁兆麟臧福科魏执真王承德孙光荣栗德林天津市26人石学敏张伯礼黄文政韩景献曹式丽张庚扬阮士怡张大宁高金亮栗锦迁张曾譻王万隆李今垣李永成于志强田芬兰孙兰军石建华高克俭苏玉仑杜文娟张柏林张俊富吴炳忠韩禅虚马融河北省28人李士懋田淑霄刘亚娴孙宝惠李佃贵董燕平王淑玲邢月朋郭纪生张莉赵玉庸杨牧祥刘启泉刘保和李延芳高社光刘建设王敏淑任琢珊高慧范振域刘玉洁杨宝元李英杰王九一陈树真王国三布明德山西省15人王晞星冯五金梁瑞敏张晋峰宋明锁胡兰贵韩履祺李建仲魏中海贾六金赵建平高继宁文洪王有奎柴瑞霁内蒙古自治区13人苏荣扎布吉格木德包金山阿古拉包景荣温启宗琪格其图宋一亭牛兴东查干金玉岳在文邢志先辽宁省33人马智李德新谭毅金明秀田维柱张静生李敬林王秀云杨积武周学文郭恩绵刘元禄李中宇王春林洪治平郝学君杨世勇郭振武田振国曹林周跃群尹小星孔志凤李铁周升平肖瑞崇张玉琴刘学文杨泽华赵振利邢鹤林洪家铁曹茂森吉林省18人刘柏龄王烈南征于凯成黄永生陈向明张文泰阎洪臣胡永盛赵振昌刘铁军于作盈王玉李莹董克勤刘大同曲生赵继福黑龙江省30人张琪张缙郭文勤吴秉纯王铁良滕义和张佩青隋淑梅杨质秀韩延华侯丽辉刘建秋郭鲁义谢晶日杨智荣周凌孙申田高维滨孙忠人孙远征王维昌张金良段富津李敬孝姜德友李冀李维民卢芳于帮国徐金星上海市31人严世芸王庆其蔡淦陈湘君陈以平刘嘉湘吴银根何立人陈熠彭培初夏翔颜乾麟柏连松陆德铭陆金根唐汉钧朱培庭马绍尧李祥云胡国华虞坚尔石印玉施杞李飞跃林水淼东贵荣严隽陶王灵台邱佳信王文健叶愈青江苏省40人单兆伟符为民李七一刘沈林唐蜀华吴旭徐福松许芝银朱秉宜诸方受邹燕勤周仲瑛金实汪受传汪建民杨桂云徐荷芬朱启勇刘永年莫燕新李柏年丁义江李果烈赵景芳朱世楷孙凤霞申春悌任光荣龚正丰孙浩何焕荣江杨清朱良春邵荣世夏治平赵化南顾维超陈福来王少华谢兆丰浙江省35人王坤根叶一萍连建伟吴良村余国友沈元良张玉柱陈勇毅范永升范炳华宣桂琪祝光礼徐志瑛陶筱娟盛丽先常青程志清付萍楼丽华裘昌林严仲庆李茂才周郁鸿周维顺陶鸿潮马大正何若苹程晓霞林吉品贾建华周富明倪康裕宋欣伟姚新苗李凫坚安徽省25人徐经世丁锷马骏曹恩泽李业甫胡国俊梁文珍张道宗魏福良韩明向周宜轩鲍远程赵荣胜唐长金杨从鑫窦金发杨善栋吕美农蔡圣朝王家琳郑梅生范绍荣杨骏郑日新张杰福建省22人梁栋富郑则敏肖定远吴炳煌黄河清王惠珍谢德聪张雪梅伊春锦陈金水陈辉清郑敏翁丽丽刘德桓秦振华余天泰邓启源李时朴余庆阳黄宝英郭为汀陈国良江西省22人邓运明刁军成何晓晖胡珂蒋小敏饶旺福喻文球张小萍赵纪生熊墨年傅淑清宋南昌黄津伶熊泽民黄夏雨林家坤周勇邱家廷曾渊华刘汉波欧阳枝磊谢强山东省32人王新陆姜建国尹常健王静波张素芳宋爱莉刘瑞芬姜春英侯玉芬曹晓岚冯建华董建文金伟张继东李克勤李长生华明珍吉中强于俊生周兆山王法昌蔡英奇常振森王光辉赵学印李以义解乐业李莉刘启廷左振素陈权张志发河南省31人张怀亮史纪郭淑云马云枝赵文霞吕宏生王万林王新志段海辰孙彬陈安民王守儒褚玉霞王松龄刘永业唐宋和贵璋吕海江杨生民仝允辉郭艳锦李培旭王希浩冯明清王国斌周世印乔振纲韦绪性黎少尊王心东卢仁彬湖北省26人张觉人崔金涛张荒生张介眉张唐法余南才谭异伦朱致纯胡思荣刘吉善周继刚洪茂林徐昌伟沈霖陈科力周安方闻庆汉陈志敏邵朝弟盛国光姜惠中皮先明甘爱萍王鹏王柏枝沈忠源湖南省26人王行宽程丑夫张志国贺菊乔旷惠桃孙达武袁长津严洁王净净黄政德谭兰香蔡光先蒋士生郑纯仇湘中梁清华何明大董克礼陈淑琼黎月恒熊继柏黄云刘定安张良圣邵先舫常小荣广东省35人周福生赖新生禤国维余绍源杨霓芝李丽芸王小云王士贞洪钦国许鑫梅张玉珍李宜瑞刘庆思王清海卢桂梅吕雄老昌辉吕志平罗仁邱志楠杨群玉刘月婵梁傍顺沈英森吴维城沈坚华李顺民黄明河李伟居谭峰潘志雄叶伟洪苏培基余伯亮邹志为广西自治区12人陈慧珍赖祥林黄李平韦永兴黄汉儒李谱智闵范忠谭家祥黄有荣李桂贤钱海凌蒙定水海南省8人张永杰杨华林丹傅汝梅刘巧李成光李玉玲刘德喜重庆市15人王辉武张西俭王毅刚曾定伦王仁强罗玲文仲渝朱丹周天寒刘正宇郑邦本郭剑华刘兴文毕朝忠杨廉方四川省30人罗才贵亓鲁光张晓云胡天成王成荣吴巍王英王鸿度汪世强胡春申张茂平顾兴平张勇陈定潜张毅廖洪韬彭暾尹华荣刘方柏马文红景洪贵周智春侯平玺周建国任明艾儒棣张廷模杨运宽张发荣夺机卓玛贵州省10人何成瑶王玉林凌湘力吴光烔李宗智董湘玉刘尚义付汝林戴永生符中柱云南省18人帅焘管遵信周常昆张沛霖吕光荣吴荣祖陆家龙赵永祥钟传华李斯文赵淳刘以敏龙祖宏王光鼎张良英夏惠明吴生元范德斌西藏自治区10人强巴卓嘎米玛尼玛顿珠索朗欧珠格桑巴珠格桑平措向巴格列朗嘉丹松扎巴扎加陕西省18人曹利平米烈汉刘华为王静怡张学文沈舒文李军李彦民殷克敬王素芝杨震周志杰王明怀洪霞吉海旺郑清莲乔成林姚树锦甘肃省16人张士卿王道坤宋贵杰贾斌曹玉山何天有赵健雄王自立刘国安廖志峰刘东汉刘宝厚裴正学李永寿郭宪章谢君国青海省11人王常绮燕小霞巴卓玛吕华邓尔禄才布扎久美尼玛桑杰龙巴完玛昂智宁夏自治区10人张武童安荣金明亮张凤武丁象宸高如宏李遇春杨学信焦天才陈文新新疆自治区11人刘红霞陆明曾斌芳李玉贤何夏东顾乃龙艾山江·司马义买买提依明·艾力帕塔尔·阿不拉沙依甫汗·吐尔迪艾合买提肉孜巴克·阿布都瓦依提中国中医科学院20人周文泉蔡连香安效先王书臣麻柔聂莉芳薛伯寿朴炳奎姚乃礼孙桂芝庄国康田从豁许铣孙树椿胡荫奇唐由之高建生庄曾渊吴中朝姜廷良卫生部直属单位10人董振华米逸颖李佩文史载祥张铁忠白玉兰金明晁恩祥阎小萍安阿玥。
中国中医大师名单

中国中医大师名单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中医药的发源地,积淀了丰富的中医药知识和经验。
中医大师是指在中医领域具备卓越成就且享有盛誉的医师。
他们以其精湛的医术和卓越的贡献,为中医药事业的推动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以下是部分中国中医大师的名单,他们不仅在临床实践中有卓越的成就,也为后人树立了崇高的榜样。
1. 李时珍:李时珍是明代中医学家、药学家,著有《本草纲目》一书。
这部巨著系统地总结了中国自古以来的药物知识,被誉为中医药学的巅峰之作。
李时珍的贡献被誉为中医药史上的里程碑。
2. 张仲景:张仲景是东汉时期的中医学家,他创立了古代医学宝典《伤寒杂病论》,被誉为中医垂范。
这本书系统介绍了许多中医理论和治疗方法,对后世中医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3. 吴鞠通:吴鞠通是清代的中医学家,他对中医诊断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总结,提出了病理辨证的理论。
他的代表作《金匮要略》对中医诊断和治疗方法的规范化做出了突出贡献。
4. 针灸学派:华佗、杨氏、董氏、石氏等都是针灸学派的代表人物。
针灸作为中医的重要疗法,他们都对针灸理论和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创新。
他们的贡献使得针灸疗法在中医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对针灸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5. 方剂传承者:王孟英、张琦、叶天士等是中国中医药方剂传承的重要代表人物。
他们在草药材料的应用和方剂的研制方面具有出众的成就,为中医临床治疗提供了丰富的方剂资源。
6. 名医世家:中国中医药世家众多,如仲景、华佗、葛洪等。
这些家族代代传承中医,积累了宝贵的临床经验和方剂知识,为中医药学的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以上仅是中国中医大师的部分名单,他们在中医药领域的成就和贡献不可磨灭。
他们的医术传承和经验积累,为中医药事业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他们也是中医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代表,为中医药事业的国际化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总结起来,中国中医大师名单涵盖了众多在中医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杰出人物。
国医大师

国医大师王玉川、王绵之、方和谦、邓铁涛、朱良春、任继学、苏荣扎布(蒙医)、李玉奇、李济仁、李振华、李辅仁、吴咸中、何任、张琪、张灿玾、张学文、张镜人、陆广莘、周仲瑛、贺普仁、班秀文、徐景藩、郭子光、唐由之、程莘农、强巴赤列(藏医)、裘沛然、路志正、颜正华、颜德馨。
张茅1、何任,男,汉族,1921年1月出生,浙江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1941年1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浙江省名中医。
2、邓铁涛,男,汉族,1916年11月出生,广州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1938年9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广东省著名老中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3、程莘农,男,汉族,1921年8月出生,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1939年2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
4、方和谦,男,汉族,1923年12月出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主任医师、教授,1948年8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
5、贺普仁,男,汉族,1926年5月出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教授,1948年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6、李辅仁,男,汉族,1919年6月出生,卫生部北京医院主任医师,1941年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
7、路志正,男,汉族,1920年12月出生,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1939年2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8、郭子光,男,汉族,1932年12月出生,成都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1951年4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批全国500名老中医名单(含第二批,第三批)之广东
在指导老师合计:59 人
序号姓名批次省市单位专业
1何炎燊1广东省东莞市中医院
2林品生1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分院中医科
3钟明远1广东省平远县人民医院中医科
4周伯康1广东省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医科
5周瑞石1广东省
6刘明1广东省
7刘佥1广东省
8梁剑波1广东省广东省肇庆市中医院中医科
9冯耀南1广东省中医科
10邱志楠2广东省广州医学院一附院中医科
11邱健行2广东省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中医科
12罗致强2广东省中山大学附一院中医科
13骆继杰2广东省深圳市中医院中医科
14王孟庸2广东省深圳市中医院中医科
15郑志道2广东省广东省湛江市第二中医院中医科
16夏洪生2广东省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
17陈一鸣2广东省汕头市中医医院中医科
18孙外主2广东省
19黄火文2广东省
20杨守玉2广东省中医科
21孙康泰2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中医科
22靳瑞3广东省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中医科
23黄春林3广东省广东省中医院中医科
24李丽芸3广东省广东省中医院中医科
25邓晋丰3广东省广东省中医院中医科
26余绍源3广东省广东省中医院
27邱健行3广东省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中医科
28刘伟胜3广东省广东省中医院中医科
29彭胜权3广东省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
30禤国维3广东省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医科31陈纪藩3广东省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
32王士贞3广东省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
33丘和明3广东省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
34许鑫梅3广东省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
35赵立诚3广东省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
36周岱翰3广东省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中心中医科
37陈全新3广东省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中医科38刘庆思3广东省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科
39梁冰3广东省广东省中医院中医科
40罗笑容3广东省广东省中医院中医科
41崔学教3广东省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中医科
42陈基长3广东省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中医科
43陈镜合3广东省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
44欧阳惠卿3广东省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
45蔡炳勤3广东省广东省中医院中医科
46张梅芳3广东省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中医科47林应强3广东省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院)中医科48何世东3广东省东莞市中医院
49骆继杰3广东省深圳市中医院中医科
50陈福如3广东省深圳市中医院中医科
51陈渭良3广东省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中医科
52钟广玲3广东省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中医科
53夏洪生3广东省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
54邓铁涛3广东省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科
55王伯章3广东省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
56黎家玉3广东省广东省阳江市中医院中医科
57沈英森3广东省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科
58孙外主3广东省
59刘石坚3广东省东莞市中医院
继承人合计:67 人
序号姓名批次省市单位专业
1刘石坚1广东省东莞市中医院中医科
2李渊泉1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分院中医科
3林炽强1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分院中医科
4黄淼松1广东省平远县中医院中医科
5李蕴华1广东省平远县中医院中医科
6吕雄2广东省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中医科
7林佑武2广东省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
8聂梦伦2广东省深圳市中医院中医科
9李惠林2广东省深圳市中医院中医科
10苏余平2广东省广东省湛江市第二中医医院中医科
11林育华2广东省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
12李海平2广东省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
13叶镇鹏2广东省汕头市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科
14周洁2广东省深圳市中医院中医科
15袁青3广东省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中医科
16李芳3广东省广东省中医院中医科
17黄健玲3广东省广东省中医院中医科
18陈文治3广东省广东省中医院
19方坚3广东省广东省中医院中医科
20张学斌3广东省广东省中医院中医科
21陈延3广东省广东省中医院中医科
22戈焰3广东省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中医科
23陈海3广东省广东省中医院中医科
24李柳宁3广东省广东省中医院中医科
25张赐安3广东省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
26李红毅3广东省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医科27林昌松3广东省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中医科
28邱宝珊3广东省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
29胡莉文3广东省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
30古学奎3广东省广州中医药大学附一院中医科
31杨晓军3广东省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
32邝卫红3广东省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科
33杨忠奇3广东省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
34林丽珠3广东省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三肿瘤科中医科
35陈秀华3广东省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中医科36郭元琦3广东省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暨广东省中医院中医科
37黄宏兴3广东省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科
38周红3广东省广东省中医院其他
39杨华萃3广东省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院)中医科40许尤佳3广东省广东省中医院中医科
41王峻3广东省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
42陈铭3广东省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
43郑晓辉3广东省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中医科
44黄枫3广东省广东省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
45李思宁3广东省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
46叶志中3广东省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
47李坤寅3广东省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
48许丽绵3广东省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
49桂泽红3广东省广东省中医院中医科
50王树声3广东省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医科51梁凤鸣3广东省广东省中医院中医科
52邱波3广东省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广东省中医院中医科
53吴山3广东省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院)中医科
54宁为民3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中医科
55郑义候3广东省深圳市中医院中医科
56廖欣3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中医科
57刘青3广东省深圳市中医院中医科
58张兆华3广东省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中医科
59陈逊文3广东省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中医科
60徐志强3广东省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中医科
61吴峰3广东省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中医科
62曹田梅3广东省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
63吴伟康3广东省中山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中医科
64黄泽辉3广东省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
65黎小妮3广东省广东省江门市五邑中医院中医科
66黎俏梅3广东省暨南大学中医科
67艾立新3广东省广东省江门市五邑中医院中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