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名词解释66529

合集下载

(整理)口腔重点名解

(整理)口腔重点名解

口腔重点名解1. 颌面部:颜面部的中1/3和下1/3两部分组成的区域。

临床上,常将颌面部分为面上,面中,面下三部分。

其划分以两眉弓中间连线为第一横线,以口裂平行线为第二横线。

2. 口腔:位于颌面部区域内,位于颜面部的下1/3,是指由牙,颌骨及唇,颊,舌,口底,颚,唾液腺等组织器官组成的功能性器官。

3. 舌的运动系由舌下神经(第ⅩⅡ对脑神经)所支配4. 口腔颌面部的组织器官具有摄食,咀嚼,感受味觉,吞咽,表情及辅助言语和呼吸等功能。

5. 口腔前庭:为牙列外围间隙,位于唇,颊与牙列牙龈及牙槽黏膜之间,因唇,颊软组织与牙列通常处于贴合状态而呈一个潜在腔隙,与牙列形态一致,呈马蹄形。

6. 腮腺导管口:腮腺导管开口于平对上颌第二磨牙牙冠的颌粘膜上,呈乳头状突起。

7. 颊脂垫尖:大张口时,平对上,下颌后牙(牙合)面的粘膜上有一个三角形隆起,称颊脂垫。

其尖部称为颊脂垫尖,为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进针点的重要标志。

8. 舌系带:舌腹部粘膜返折与舌下区粘膜相延续在中线形成的带状结构。

9. 牙(牙体)由牙冠,牙根,和牙颈组成。

10. 牙周组织结构:牙槽骨,牙周膜及牙龈,是牙的支持组织。

11. 牙的组织结构:由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三种钙化的硬组织和牙髓腔内的软组织牙髓组成。

12. 牙釉质:位于牙冠表面,乳白色有光泽,当牙釉质有严重磨耗时,则透露出牙本质呈淡黄色,为人体中最硬的一种组织无细胞。

13. 舌乳头分4种:丝状乳头,菌状乳头,轮廓乳头,叶状乳头14. 牙髓:位于髓腔内的疏松结缔组织,其四周为钙化的牙本质形成的腔壁所包围。

15. 舌有味觉功能,能协助相关组织器官完成语言咀嚼吞咽等功能。

16. 乳牙的标识与书写,为便于病历记录,常用罗马数字。

17. 恒牙的标识与书写,常用阿拉伯数字。

18. 混合牙列期:从萌出时间和次序来看,一般从6岁至12岁之间,口腔内乳牙逐渐脱落,恒牙相继萌出,恒牙与乳牙发生交替,此时口腔内既有乳牙又有恒牙,这种乳恒牙混合排列于牙弓上的时期。

口腔的名词解释

口腔的名词解释

口腔的名词解释口腔是我们身体一个重要的器官,它不仅起着摄取食物和进行消化的作用,还与语言表达和面部表情紧密相连。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与口腔有关的名词,但或许我们并不完全了解它们的意义和作用。

在本文中,我将为大家解释一些与口腔相关的名词,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有趣的知识。

1. 牙齿牙齿是口腔中最常见的器官之一。

人的牙齿通常分为门牙、犬牙和臼齿三种类型。

门牙位于口腔前部,形状较尖,主要用于咬碎食物。

犬牙位于门牙的两侧,形状稍微尖锐,主要用于撕咬食物。

臼齿位于口腔最后,形状较扁平,主要用于磨碎食物。

牙齿的主要组成成分是齿釉质、牙本质和牙骨质,它们共同构成了牙齿的硬质组织。

2. 牙釉质牙釉质是牙齿的最外层,也是最坚硬的组织之一。

它主要由钙磷盐和一些有机物质组成,具有很高的抗压和抗磨损性能。

牙釉质的颜色通常为白色或稍微发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它可能会变得暗黄或斑驳。

3. 牙本质牙本质位于牙釉质下方,是牙齿的中间层。

与牙釉质不同,牙本质的硬度相对较低,但比起牙髓和牙骨质来说,它仍然是相当坚硬的。

牙本质富含水分和微量的有机物质,起到保护内部牙齿组织的作用。

4. 牙髓牙髓位于牙齿的中央,是牙齿的软质组织。

它主要由血管、神经和结缔组织构成。

牙髓在牙齿感受到刺激时可以传递疼痛信号,并且参与了牙齿的代谢和修复过程。

5. 牙龈牙龈是包裹在牙齿周围的软组织。

它具有微妙的纹理和粉红色的外观,既保护了牙齿的根部,又与牙齿紧密相连。

牙龈的健康状况对于口腔卫生至关重要,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可能导致牙龈发炎和出血。

6. 牙菌斑牙菌斑是一种细菌聚集物,主要由细菌、食物残渣和唾液组成。

当我们进食后,食物残渣会停留在牙齿表面和牙龈之间形成牙菌斑。

如果不及时清除,牙菌斑中的细菌会分解食物残渣并产生酸性物质,从而引发蛀牙和牙龈疾病。

7. 口腔卫生口腔卫生是指保护口腔健康的一系列行为和习惯。

良好的口腔卫生包括刷牙、漱口、定期洗牙和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口腔医学名词解释

口腔医学名词解释

口腔医学名词解释口腔医学是医学的一个分支,专注于口腔和颌面部的健康,涵盖了口腔内部的各种组织结构和相关疾病。

以下是一些口腔医学中常见的名词解释:1.牙齿(Teeth):口腔中的坚硬组织,用于咀嚼食物。

口腔医生负责诊断和治疗各种与牙齿有关的问题,如蛀牙、龋齿和拔牙等。

2.牙龈(Gums):牙齿周围的软组织,也称为牙床。

口腔医生关注牙龈的健康,因为牙龈疾病如牙龈炎和牙周病可能会影响牙齿的稳固。

3.牙齿矫正(Orthodontics):口腔医学领域的分支,涉及矫正牙齿和颌面部不规则排列的问题。

矫正帮助改善咀嚼功能、外貌和口腔健康。

4.牙科医生(Dentist):执业牙医,负责诊断和治疗口腔问题,如蛀牙、龋齿、口腔感染和口腔疼痛。

口腔医生通常提供口腔保健、洗牙和修复牙齿的服务。

5.牙科医院(Dental Clinic):提供口腔医学服务的医疗机构,通常由牙科医生和口腔卫生师运营。

患者可以在牙科医院接受各种口腔健康服务。

6.牙科卫生师(Dental Hygienist):受过专门培训的专业人员,负责口腔卫生和预防工作,如洗牙、教育患者正确刷牙和使用牙线。

7.牙科手术(Oral Surgery):涉及口腔和颌面部手术的领域,包括拔牙、植入牙槽骨手术、颌面整形手术等。

8.牙科放射学(Dental Radiology):使用X射线和其他成像技术来诊断口腔疾病和问题的分支。

9.牙套(Braces):用于矫正牙齿排列问题的装置,通常由正畸专家设计和管理。

10.口腔癌(Oral Cancer):指口腔内部或颌面部组织发展的癌症。

早期发现和治疗口腔癌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在早期阶段得到有效治疗。

这些名词代表了口腔医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口腔医生和专家致力于保护和改善患者口腔和颌面部的健康。

口腔专业术语及名词解释

口腔专业术语及名词解释

精心整理口腔基础理论部分.口腔的一般结构及其功能。

口腔是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为消化管上部的扩张部分。

表面覆盖的粘膜,前是唇,上部是腭,下方是舌和舌下区,后方是舌腭弓,并与咽部连接,侧方是颊。

腔的重要组织包括牙齿、舌、唇、颊、颌骨,以及分泌唾液及粘液的腺体。

(1) 条系带,(2) 上食物分裂成碎块,并混以唾液使其成团,吞咽入胃进行消化。

唾液中含有淀粉酶,有助于淀粉的消化,使其转变成麦芽糖。

此外,体内有些金属、盐类及有机物。

也常借助唾液腺的分泌而排出体外。

口腔的感觉和语言功能有独特的发展,如舌尖和唇是粘膜感觉最灵敏的地方,舌和唇、颊部还能作随意的运动,在语言的发音上,起着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

.牙体组织的一般结构。

(1)牙体组织牙齿本身称为牙体,排列在口腔前庭和固有部交界的牙槽骨上。

牙齿覆盖釉质的部分叫牙冠,覆盖牙骨质的部分叫牙根,釉质与牙骨质交界处叫牙颈。

釉质和牙骨质的内层为牙本质,构成牙齿的主体,此三部分均为钙化的硬组织。

牙齿的中心为软组织牙髓,位于牙冠部的牙髓较大,叫冠髓,位于牙根部的牙髓较狭窄,叫根髓。

牙髓通过根尖孔与牙周组织相连。

(2)(1)(2)(3)靠(4)合面(或切缘)上、下牙齿相对咬合的面称合面;前牙不是一个面,而是互相对切的缘,称切缘。

牙冠的隆起和凹陷部分的名称;(1)牙尖后牙合面的尖形隆起称牙尖,以其所在部位命名。

如颊尖,舌尖等。

(2)嵴合面或其它各面细长的膨隆称为嵴,起于牙尖的顶点,斜向合面中央的称三角嵴。

上颌磨牙近中舌尖和远中颊尖的三角嵴相接,联成一条通过合面对角线的嵴,称斜嵴。

(3)舌面隆突前牙舌面近颈部1/3的釉质突起,称为舌面隆突。

(4)窝牙冠表面不规则的凹下部分称为窝。

如前牙的舌面窝;后牙合面的中央窝等。

(5)沟亦称发育沟或裂沟,为细长线形的凹陷,为牙齿发育时各发育叶相融合处。

(6)4(1)(2)(3)满状态。

(4)牙齿排列的对称性,合乎美观要求,牙齿的大小及形态左右相互对称,与面部五官的排列相适应一致。

口腔的名词解释医学专业术语

口腔的名词解释医学专业术语

口腔的名词解释医学专业术语口腔的意思口腔(oral cavity)是指口内的空腔,是消化道的起始部分,由两唇、两颊、硬腭、软腭等构成。

口腔内有牙齿、舌、唾腺等器官。

口腔的前壁为唇、侧壁为颊、顶为腭、口腔底为黏膜和肌等结构。

口腔借上、下牙弓分为前外侧部的口腔前庭(oral vestibule)和后内侧部的固有口腔(oral cavity proper);当上、下颌牙咬合时,口腔前庭与固有口腔之间可借第三磨牙后方的间隙相通。

临床上当病人牙关紧闭时,可借此通道置开口器或插管,注入药物或营养物质,同时防止舌的咬伤。

1.口内的空腔,由两唇、两颊、硬腭、软腭等构成。

口腔内有牙齿、舌、唾腺等器官。

叶圣陶《夜》:“阿弟走进屋内,向四下看了一周,便一屁股坐下来,张开口腔喘气。

”沙汀《闯关》四:“一个在高阳守城的敌人对着自己的口腔放了一枪!”2.方言。

说话的声音、语气等。

李劼人《死水微澜》第五部分六:“一个走掉了路的女娃子,听口腔,好象是北路人。

”高云览《小城春秋》第二十章:“‘喂!喂。

’耳机里忽然发声,听得出是剑平的口腔。

”1/ 8口腔疾病口臭病是指因机体失调导致口内出气臭秽的一种病症。

多表现为呼气时有明显臭味,刷牙漱口难以消除,含口香糖、使用清洁剂均难以掩盖,是一股发自内部的臭气。

一些患者会感觉自己口腔中有一种腥臭的气味,很不舒服,不愿咽下食物,有人甚至会引起恶心呕吐;当然也会引起邻近人的厌恶,当和人讲话时,总要用手捂住嘴巴,怕人嫌弃。

据国家有关权威部门统计,全国18岁以上国民,有56.3%的人群患有不同程度的口臭病症。

当一个人一开口便有异味时,在社交场合无疑是最尴尬的一族。

明知是社交大忌,依然无法摆脱,可谓文明社交生活最大的苦恼之一。

关心他(她)的亲朋好友可能会好意的主动建议他(她)使用中药牙膏,嚼茶叶等等,但是不幸的是多数人在使用了这些所谓的消除口臭的方法之后,口臭依然存在。

许多人以为或许是牙齿周围积存食物残垢的问题,而使用超声震动洁齿器清洗牙齿,但也多数无法见效。

口腔解剖名词解释

口腔解剖名词解释

1.牙冠:牙冠有解剖牙冠(anatomical crown)和临床牙冠(clinical crown)之分。

解剖牙冠系牙釉质覆盖的部分,牙冠与牙根以牙颈为界。

临床牙冠为牙体露于口腔的部分,牙冠与牙根以龈缘为界。

2.牙根:牙根亦分为解剖牙根(anatomical root)和临床牙根(clinical root)。

解剖牙根系牙骨质覆盖的部分,牙根与牙冠以牙颈为界;临床牙根为牙体在口腔内不能见到的部分,牙根与牙冠以牙龈为界。

3.牙颈:牙冠与牙根交界处为牙颈。

因其呈线形,故又称颈线或颈缘。

4.牙釉质:牙釉质(enamel)是构成牙冠表层的硬组织,也是牙体组织中高度钙化的最坚硬的组织,呈白色半透明状。

5.牙本质:牙本质(dentin)是构成牙体的主质,位于牙釉质与牙骨质的内层,不如牙釉质坚硬,在其内层有一容纳牙髓的腔,称为髓腔(pulp cavity)。

6.牙骨质:牙骨质(cementum)是构成牙根表面的硬组织,色泽较黄。

7.出龈:牙胚破酿而出的现象称出跟。

8.萌出:从牙冠出跟至达到咬合接触的全过程叫萌出。

9.中线:中线(median line)将颅面部平分为左右两等份的一条假想垂直线,该直线位于面部正中矢状面上,中线通过左右两龈之间、鼻尖和左右两中切牙的接触区。

中线将牙弓分成左右对称的两部分。

10.牙体长轴:牙体长轴(long axis)为经过牙冠与牙根中心的一条假想直线。

11. contact area:系相邻两牙邻面的接触部位,称接触区或接触处。

12. height of contour:牙体各轴面上最突出的部分,称为外形高点。

13. occlusal surface:上下颌后牙相对而发生咀嚼作用的一面称为胎面。

14. incisor ridge:前牙无胎面,有切咬功能的嵴,称为切嵴。

15.牙尖:牙冠上近似锥体形、突出成尖的部分称牙尖(dental cusp)。

位于尖牙的切端,前磨牙和磨牙的胎面上。

口腔名词解释

口腔名词解释

根管系统(root canal orifice):是髓腔除髓室以外的管道部分,包括根管,管间吻合,根管侧支、根尖分歧、根尖分叉及副根管,它们共同组成根管系统。

平齐末端:4岁以前,上下颌第二乳磨牙的远中面彼此相齐,成一垂直平面,称为平齐末端。

半月板(demilume):在混合性腺泡中,浆液性细胞呈新月形覆盖于腺泡的盲端表面,称为半月板。

绞釉(gnarled enamel):釉柱在近釉牙本质界内2/3弯曲,在牙切缘及牙尖处弯曲更为明显,称为绞釉。

下颌骨的外部斜嵴(the external oblique of the mandible):从颏结节经颏孔之下延向后上与下颌支前缘相连的骨嵴,称外斜线或外斜山嵴。

牙周潜力:在正常咀嚼运动中,咀嚼食物的力大约只为牙周组织所能承受的一半,而牙周组织中尚存有另一半的支持力。

介入放射学(interventional):在医学影像的监视和导引下,通过各种穿刺和导管技术,运用影响诊断学和临床诊疗学的基本原理,进行诊断和治疗各种系统疾病的一门学科。

翼下颌皱襞(Pterygomandibular):伸延于上颌结节后内方与磨牙后垫后方之间的黏膜皱襞,其深面为翼下颌韧带所衬托。

牙列(dentition):牙按照一定的顺序、方向和位置排列成弓形。

牙颈部burnout征象:有时因投照技术问题而造成牙颈部近中或远中呈低密度影像,位于牙釉质和牙槽嵴。

放射性核素显像(radionuclide imaging):一种以脏器和病变聚集放射性显像剂量为基础的显像方法。

外胚间叶(ectomesenchyme):位于神经管与表面外胚层之间的神经嵴细胞。

天疱疮细胞(tzanck cell):上皮细胞没有细胞间桥,细胞肿胀呈圆形,核染色深,常有胞浆晕环绕着核周围,这种游离为单个或数个成团的细胞称之为天疱疮细胞。

纵曲线(sagital curve of occlusion):接连下颌切牙的切缘,尖牙的牙尖、前磨牙的颊尖以及磨牙的近、远中颊尖的连线。

口腔专业术语及名词解释

口腔专业术语及名词解释

口腔基础理论部分1.口腔的一般结构及其功能。

口腔是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为消化管上部的扩张部分。

表面覆盖的粘膜,前方是唇,上部是腭,下方是舌和舌下区,后方是舌腭弓,并与咽部连接,侧方是颊。

口腔的重要组织包括牙齿、舌、唇、颊、颌骨,以及分泌唾液及粘液的腺体。

口腔以牙列为界,分为口腔前庭和固有口腔两个部分:(1)口腔前庭口腔前庭部为牙列与唇颊之间的潜在空隙。

其上、下界为唇和颊粘膜移行至牙龈的转折处,前面为唇沟,两侧为颊沟,统称为前庭沟。

将唇外翻时,可见上下唇正中线处各有一条系带,由唇内侧延至牙龈,称为上下唇系带。

在颊部软组织处位于上下双尖牙区颊皱襞,亦各有1条系带,为颊系带。

在颊粘膜上,相当于上颌第2磨牙处,可见一突起的肉阜,为腮腺导管的开口部。

(2)固有口腔固有口腔是构成口腔的主体部分。

前方及两侧以牙列为界,上以硬、软腭为顶,下为口底,向后延伸至两侧舌腭弓和咽腭弓所组成的咽门,中间则为舌组织所充满。

口腔的主要功能是咀嚼、消化、味觉、感觉,以及语言表达;有时还可以代替鼻腔维持呼吸。

食物进入口腔后,首先需要经过牙齿的咀嚼,将食物分裂成碎块,并混以唾液使其成团,吞咽入胃进行消化。

唾液中含有淀粉酶,有助于淀粉的消化,使其转变成麦芽糖。

此外,体内有些金属、盐类及有机物。

也常借助唾液腺的分泌而排出体外。

口腔的感觉和语言功能有独特的发展,如舌尖和唇是粘膜感觉最灵敏的地方,舌和唇、颊部还能作随意的运动,在语言的发音上,起着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

2.牙体组织的一般结构。

(1)牙体组织牙齿本身称为牙体,排列在口腔前庭和固有部交界的牙槽骨上。

牙齿覆盖釉质的部分叫牙冠,覆盖牙骨质的部分叫牙根,釉质与牙骨质交界处叫牙颈。

釉质和牙骨质的内层为牙本质,构成牙齿的主体,此三部分均为钙化的硬组织。

牙齿的中心为软组织牙髓,位于牙冠部的牙髓较大,叫冠髓,位于牙根部的牙髓较狭窄,叫根髓。

牙髓通过根尖孔与牙周组织相连。

(2)牙齿还按其形态可分为切牙、单尖牙、双尖牙和磨牙。

口腔学里的名词解释

口腔学里的名词解释

口腔学里的名词解释口腔学是一门研究口腔和相关疾病的学科,它涵盖了广泛的知识领域。

在口腔学中,有许多专业术语和名词需要加以解释,以便更好地理解口腔健康和疾病的相关概念。

以下将对一些常见的口腔学名词进行解释,并探讨其在口腔健康中的作用。

1. 牙釉质(enamel):牙釉质是牙齿最外层的硬组织,具有白色透明的外观。

它是由无生命的矿物质构成,主要由羟基磷灰石和碳酸钙组成。

牙釉质是口腔中最强硬的组织,能够保护牙齿内部的更敏感的组织。

2. 牙本质(dentin):牙本质是位于牙釉质下的组织,占据了牙齿的大部分体积。

与牙釉质相比,牙本质相对柔软,富含微观通道和细胞。

当牙釉质受损时,牙本质的暴露将导致牙齿敏感。

3. 牙骨质(cementum):牙骨质主要存在于牙根表面,它是一种黄色透明的组织。

牙骨质与牙龈组织之间的接触帮助稳定牙齿,并为牙齿提供支持。

与牙釉质和牙本质不同,牙骨质是一种生命活性组织。

4. 牙髓(pulp):牙髓是牙齿中间的软组织,包含了血管、神经和结缔组织。

牙髓的主要功能是为牙齿提供营养和感受痛觉。

当牙釉质和牙本质受损时,牙髓可能受到感染,引发牙齿疼痛和炎症。

5. 牙周组织(periodontal tissues):牙周组织包括牙龈、牙槽骨、牙周膜和牙骨质等。

它们共同支持和固定牙齿,帮助保持牙齿的稳固。

牙周疾病是指牙周组织受损的情况,包括牙龈炎和牙周炎等。

6. 牙垢(dental plaque):牙垢是一种黏性的细菌聚集物,主要由食物残渣、唾液和细菌组成。

它会附着在牙齿表面、牙菌斑的形成是牙齿蛀牙和牙周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7. 牙龈炎(gingivitis):牙龈炎是指牙龈组织发炎的一种疾病。

它通常由牙菌斑引起,最常见的症状是牙龈发红、肿胀和出血。

如果不及时治疗,牙龈炎可能会发展成更严重的牙周炎。

8. 牙周炎(periodontitis):牙周炎是指牙周组织发炎和受损的一种慢性感染性疾病。

除了牙龈炎的症状外,牙周炎还可以导致牙齿松动、牙齿脱落和骨质吸收等严重后果。

口腔名词解释

口腔名词解释

1.牙内吸收:由于牙龈受到不良刺激后,牙龈组织发生肉芽性变,其内产生破骨细胞而引起髓室内牙本质吸收,患牙髓腔扩大,呈圆形或卵圆形或不规则形密度减低的投射影2.根尖周囊肿:常为根尖周肉芽肿转变而来。

肉芽肿由于某些原因,营养原因受到限制,其病变中心发生变性.坏死.液化形成囊肿。

以病原牙根尖为中心,形成形状较为规则.大小不等的圆形或卵圆形骨质破坏低密度病变区,边缘清晰锐利3.致密性骨炎:根尖周组织受到轻微缓慢持续性低毒性因素刺激产生的一种骨质增生的防御性反应;患牙根尖区骨小梁增多增粗,骨质密度增高,骨髓腔变窄甚至消失。

与正常骨组织无明显界限4.幼稚发育不全:牙发育期间,由于全身或局部的原因使牙釉质发育收到障碍而造成釉质机制不能形成或以形成机制不能及时矿化,只是形成永久性釉质缺损。

X线片上显示牙冠部密度减低,牙冠磨耗变短小,与临牙接触点消失5.婴幼儿颌骨骨髓炎:婴幼儿颌骨骨髓炎少见,是一种非牙源性化脓性炎症,在抗生素应用之前死亡率高达80% ,病原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而肺炎双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较为少见.病变早期,X线表现无异常。

晚期病变颌骨破坏较为广泛,表现为不规则骨质密度减低并有死骨形成及牙胚移位.缺失,死骨脱落而导致颌骨畸形6.Garre骨髓炎:是一种少见的,非化脓性骨髓炎,其特点是骨膜形成骨,不形成脓肿,无骨坏死发生。

好发于儿童和年轻成人.特点为致密性骨硬化伴骨膜新骨形成.7.Le FortIII型骨折:骨折线通过鼻背.眶部.经颧骨上方达翼突.常伴有颅脑损伤及颅底骨折。

还可致颅颌面骨分离8.Albright综合症:多骨性者同时合并有皮肤淡咖啡样色素沉着及内分泌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受累颌骨膨隆.变形.面不对称.牙移位或松动等.影像学表现为毛玻璃状9.涎石病:涎腺导管或腺体内形成涎石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症。

涎石病以颌下腺最多见,阳性涎石用X线平片即可检出.阳性涎石呈单个或多个圆孔,卵圆形或柱状高密度影像。

口腔专业术语及名词解释

口腔专业术语及名词解释

口腔基础理论部分1.口腔的一般结构及其功能。

口腔是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为消化管上部的扩张部分。

表面覆盖的粘膜,前方是唇,上部是腭,下方是舌和舌下区,后方是舌腭弓,并与咽部连接,侧方是颊。

口腔的重要组织包括牙齿、舌、唇、颊、颌骨,以及分泌唾液及粘液的腺体。

口腔以牙列为界,分为口腔前庭和固有口腔两个部分:(1)口腔前庭口腔前庭部为牙列与唇颊之间的潜在空隙。

其上、下界为唇和颊粘膜移行至牙龈的转折处,前面为唇沟,两侧为颊沟,统称为前庭沟。

将唇外翻时,可见上下唇正中线处各有一条系带,由唇内侧延至牙龈,称为上下唇系带。

在颊部软组织处位于上下双尖牙区颊皱襞,亦各有1条系带,为颊系带。

在颊粘膜上,相当于上颌第2磨牙处,可见一突起的肉阜,为腮腺导管的开口部。

(2)固有口腔固有口腔是构成口腔的主体部分。

前方及两侧以牙列为界,上以硬、软腭为顶,下为口底,向后延伸至两侧舌腭弓和咽腭弓所组成的咽门,中间则为舌组织所充满。

口腔的主要功能是咀嚼、消化、味觉、感觉,以及语言表达;有时还可以代替鼻腔维持呼吸。

食物进入口腔后,首先需要经过牙齿的咀嚼,将食物分裂成碎块,并混以唾液使其成团,吞咽入胃进行消化。

唾液中含有淀粉酶,有助于淀粉的消化,使其转变成麦芽糖。

此外,体内有些金属、盐类及有机物。

也常借助唾液腺的分泌而排出体外。

口腔的感觉和语言功能有独特的发展,如舌尖和唇是粘膜感觉最灵敏的地方,舌和唇、颊部还能作随意的运动,在语言的发音上,起着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

2.牙体组织的一般结构。

(1)牙体组织牙齿本身称为牙体,排列在口腔前庭和固有部交界的牙槽骨上。

牙齿覆盖釉质的部分叫牙冠,覆盖牙骨质的部分叫牙根,釉质与牙骨质交界处叫牙颈。

釉质和牙骨质的内层为牙本质,构成牙齿的主体,此三部分均为钙化的硬组织。

牙齿的中心为软组织牙髓,位于牙冠部的牙髓较大,叫冠髓,位于牙根部的牙髓较狭窄,叫根髓。

牙髓通过根尖孔与牙周组织相连。

(2)牙齿还按其形态可分为切牙、单尖牙、双尖牙和磨牙。

口腔重点名词解释大全

口腔重点名词解释大全

口腔重点名词解释大全1. 牙齿 (Tooth):口腔中主要的器官,用于咀嚼食物和帮助发音。

2. 牙釉质 (Enamel):覆盖在牙齿表面的最外层,是人体最坚硬的物质之一,保护牙齿不受细菌和酸性物质的侵蚀。

3. 牙本质 (Dentin):牙齿内部的组织,比牙釉质稍软,是牙齿的主要组成部分。

4. 牙髓 (Pulp):位于牙齿中部,含有血管、神经和结缔组织,负责供给牙齿所需的营养物质。

5. 牙根 (Tooth root):牙齿的隐藏部分,嵌入牙槽骨中,并通过牙槽骨与下颌骨连接。

6. 牙龈 (Gingiva):充血的粉红色组织,覆盖在牙齿周围,保护牙齿,并提供给牙齿所需的血液供应。

7. 牙周组织 (Periodontal tissue):包括牙龈、牙根膜、牙槽骨和牙周韧带,支持牙齿的存在,并帮助吸收咀嚼过程中所受的压力。

8. 牙周炎 (Gingivitis):牙龈的炎症,常由细菌引起,常见症状包括牙龈出血、肿胀和发红。

9. 牙周病 (Periodontal disease):慢性牙周组织感染,包括牙龈炎和牙周炎,如果不治疗,可能导致牙齿松动甚至脱落。

10. 牙周袋 (Periodontal pocket):形成在牙齿和牙龈之间的深度凹陷,是牙周组织疾病的典型症状。

11. 龋齿 (Dental caries):牙齿表面的细菌感染,释放酸性物质,导致牙釉质溶解并形成蛀牙。

12. 骨质吸收 (Bone resorption):骨骼中骨细胞吸收骨组织的过程,可能导致牙槽骨萎缩,并最终导致牙齿松动。

13. 牙位 (Malocclusion):牙齿的不正常排列,如龅牙、牙齿过高或过低等,14. 隐形矫正 (Invisible aligners):通过透明的塑料矫正器来纠正牙齿畸形,无需传统的金属矫正器。

15. 牙髓炎 (Pulpitis):由感染或刺激引起的牙齿髓腔的炎症,常表现为牙痛、敏感和肿胀。

16. 牙冠 (Dental crown):位于牙齿部分,覆盖在牙釉质外面的保护膜,也可以是嵌体修复的一部分。

口腔名词解释

口腔名词解释

口腔名词解释口腔是指人类口腔咽喉的总称,包括口腔、咽部、喉部等器官。

口腔是人体的入口,与呼吸、咀嚼、吞咽、发音等功能密切相关。

下面是对一些口腔常见的名词进行解释:1. 牙齿:牙齿位于口腔内,主要用于咀嚼食物,保护口腔组织和帮助发音。

根据位置和形状,牙齿可以分为前牙、犬牙和后牙,根据使用功能可以分为切割牙、磨碎牙和咬合牙。

2. 牙釉质:牙釉质是覆盖在牙齿表面的坚硬组织,是人体中最坚硬的组织之一,能保护牙齿免受外界刺激和细菌侵蚀。

3. 牙本质:牙本质是覆盖在牙髓组织下的硬组织,比牙釉质软,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减轻咀嚼时对牙齿的冲击力。

4. 牙髓:牙髓是位于牙本质内部的柔软组织,含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末梢,起到感觉和营养供应的作用。

5. 牙周组织:牙周组织包括牙龈、牙槽骨、牙骨膜和牙周韧带等,固定和支撑着牙齿。

6. 牙龈:牙龈是覆盖在牙齿颈部和牙槽骨上的粉红色软组织,能保护口腔组织、阻止细菌侵入。

7. 龈下:龈下是指牙龈与牙齿之间的缝隙,如果口腔卫生不良,细菌容易在龈下滋生,引发龈炎和牙周病等疾病。

8. 龈血:龈血是牙龈出血的现象,常见于牙龈炎、牙周病等疾病,也可以是刷牙过于用力引起的。

9. 口腔黏膜:口腔黏膜是覆盖在口腔内各个部位的薄而富有弹性的粘膜组织,具有保护口腔组织、润滑、吸收和分泌的功能。

10. 口腔溃疡:口腔溃疡是口腔黏膜表面长出的溃疡病变,常见于口腔黏膜受到刺激、免疫系统异常等原因引起。

11. 口咽:口咽是连接口腔和食道的部分,除了食物通过外,还是咳嗽和吞咽的通道。

12. 咽炎:咽炎是指咽部黏膜发生的炎症,常见症状包括喉咙痛、咽喉干燥、咳嗽等。

13. 喉:喉位于口腔和气管之间,是呼吸和发声的重要器官,包括声带、会厌等结构。

14. 喉炎:喉炎是指喉部黏膜发生的炎症,常见症状包括声音嘶哑、喉咙痛、呼吸困难等。

以上是对口腔部分常见名词的解释,口腔健康对于整体健康非常重要,应该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定期检查牙齿、定期洗牙等,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

口腔医学名词解释大全

口腔医学名词解释大全

口腔医学名词解释大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口腔医学名词解释,仅供参考:
1.口腔医学:研究口腔及其相关结构、疾病和
保健的医学专科。

2.口腔检查:对口腔进行的系统性检查,包括
口腔内部、牙齿、牙龈、舌头、唾液腺等的检查。

3.龋齿:牙齿表面的细菌性疾病,导致牙齿逐
渐被腐蚀。

4.牙髓炎:牙齿内部的牙髓组织发炎,引起疼
痛和敏感。

5.牙周炎:牙龈和牙周组织的炎症,可导致牙
齿松动和脱落。

6.牙龈炎:牙龈的炎症,表现为牙龈红肿、出
血等症状。

7.口腔颌面外科:涉及口腔、面部和颈部的手
术学科,包括拔牙、种植牙、颌面创伤修复等。

8.口腔修复学:研究和治疗牙齿缺失、缺损和
畸形的学科,包括假牙修复、牙冠修复等。

9.口腔正畸学:通过矫正器等方法调整牙齿和
颌骨的位置,纠正错颌畸形。

10.口腔预防医学:专注于预防口腔疾病的学科,包括口腔卫生教育、定期口腔检查等。

11.种植牙:将人工牙根植入牙槽骨,以替代缺失的牙齿。

12.根管治疗:治疗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的方法,
包括去除感染的牙髓组织并填充根管。

13.口腔X光检查:使用X射线技术对口腔进行影像学检查。

14.口腔外科:涉及口腔和颌面区域的手术,如拔牙、肿瘤切除等。

15.颞下颌关节紊乱病:颞下颌关节的功能障碍和疼痛疾病。

这只是一部分常见的口腔医学名词解释,口腔医学领域还有许多其他的专业术语和概念。

口腔科学名词解释【完整版】

口腔科学名词解释【完整版】

口腔科学名词解释【完整版】1. 牙釉质(Enamel)牙釉质是位于牙齿表面的坚硬组织,主要由钙磷矿物质组成。

它是牙齿最外层的保护层,起到防止牙齿受损和腐蚀的作用。

2. 牙本质(Dentin)牙本质是牙齿内部的硬组织,位于牙釉质的下方。

它比牙釉质稍微柔软,也含有大量的钙磷矿物质。

牙本质可以保护牙髓,同时也是牙齿的主要支撑组织。

3. 牙髓(Pulp)牙髓是位于牙齿中心的柔软组织,主要由血管、神经和结缔组织组成。

牙髓在发育过程中起到营养和感知刺激的作用。

当牙齿受损或蛀牙发生时,牙髓可能会受到感染,引起牙痛和炎症。

4. 牙周组织(Periodontal Tissues)牙周组织是支持牙齿的组织,包括牙龈、牙槽骨、根膜和牙周韧带。

牙周组织的健康对于保持牙齿的稳定和功能至关重要。

牙周疾病是指影响牙周组织的疾病,包括牙周炎和牙周病。

5. 牙龈(Gingiva)牙龈是位于牙齿颈部周围的软组织,通常呈粉红色。

它紧密贴附在牙颈和牙槽骨上,起到保护牙齿根部和支撑牙齿的作用。

牙龈炎是指牙龈发炎和肿胀的疾病。

6. 牙缝(Interdental Space)牙缝是相邻牙齿间的空隙,通常是由于牙齿的排列方式而形成。

牙缝容易积聚食物残渣和细菌,如果不进行清洁和预防,可能会导致蛀牙和牙龈炎等问题。

7. 蛀牙(Cavity)蛀牙是牙齿表面发生脱矿作用,并形成的黑色、棕色或白色斑点。

蛀牙通常是由于牙齿长期暴露于含糖食物而引起的细菌产生的酸腐蚀作用。

如果不及时治疗,蛀牙可能会扩大并导致牙髓感染。

8. 牙龈炎(Gingivitis)牙龈炎是指牙龈组织的炎症,通常由于牙菌斑(牙齿表面的细菌聚集体)的堆积而引起。

牙龈炎的典型症状包括牙龈红肿、出血和牙龈退缩。

如果不及时治疗,牙龈炎可能会演变为牙周炎。

9. 牙周炎(Periodontitis)牙周炎是指影响牙周组织的慢性炎症疾病,通常是由未治疗的牙龈炎演变而来。

牙周炎会导致牙槽骨吸收和牙齿松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口腔前庭沟2腮腺导管口3翼下颌皱襞4颊脂垫尖5切牙乳头6腭大孔7舌系带8舌下肉阜9舌系带过短10眶下孔11腮腺导管的体表投影12龋病13四环素牙14楔状缺损15牙本质过敏症16急性根尖周炎17盖髓术18根管治疗术19妊娠期龈炎20牙龈瘤21牙周炎22天疱疮23口腔白斑24局部麻醉25表面麻醉26浸润麻醉27阻滞麻醉28危险三角29颌面部间隙感染30颌骨骨髓炎31疖32痈33颌间固定法34肌筋膜疼痛功能紊乱综合症35炎性疾病36骨关节病37颞下颌关节脱位38颞下颌关节强直:39涎石病40舍格伦综合症41静止龋42急性龋43猛性龋44慢性龋45继发龋
1口腔前庭沟:又称唇颊龈沟,呈马蹄形.为口腔前庭的上下界.为唇.颊粘膜移行于牙槽粘膜的沟槽,前庭沟粘膜下组织松软,是口腔局部麻醉常用的穿刺及手术切口部位.
2腮腺导管口:腮腺导管开口于平对上颌第二磨牙牙冠的颊粘膜上,呈乳头状突起.临床通过此口注入造影剂或药液
3翼下颌皱襞:伸延于上颌结节后内方与磨牙后垫后方之间的粘膜皱襞,其深面为翼下颌韧带,是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的重要标志,翼下颌间隙及咽旁间隙内口切口的标志.
4颊脂垫尖:大张口时,平对上下颌后牙颌面的颊粘膜上有一个三角形隆突起,称颊脂垫.尖部为颊脂垫尖.是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进针点的重要参考标志.
5切牙乳头(腭乳头):为一个粘膜隆起,位于腭中缝前端,左右上颌中切牙间之腭侧,是鼻腭神经局部麻醉的表面标志.
6腭大孔:在硬腭后缘前0.5厘米,从腭中缝至第二磨牙侧缘的外中1/3交界左右格一骨孔称腭大孔或腭后孔,腭前神经血管通过此孔向前分布于尖牙后的黏骨膜及腭侧牙龈.
7舌系带:舌腹部黏膜返折与舌下区的黏膜相延续在中线形成的带状结构.舌系带两侧各有一条平行于舌侧缘的黏膜皱襞,其边缘形成许多锯齿状小突起,称伞襞.
8舌下肉阜:为舌系带移行为口底黏膜的两侧的一对丘形隆起.其顶部有下颌下腺导管和舌下腺大管的共同开口,课经此管行下颌下腺造影术.口底的黏膜自舌下肉阜向两侧的后外方延伸成一对皱襞,称舌下襞
9舌系带过短:当舌不能伸出口外,并向上卷起时,舌尖不能低及硬腭前份,或舌前伸时舌尖部形成沟状切记,为舌系带过短10眶下孔:在眶下缘中点下方约0.5cm,其体表投影在自鼻尖至眼外眦连线的中点,是眶下神经阻滞麻醉的进针部位.
11腮腺导管的体表投影:为耳垂至鼻翼与口角间中点连线的中1/3段.颊部手术时了解腮腺导管的体表投影,将有助于避免腮腺导管的损
12龋病:是牙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疾病.口腔中的主要致龋菌是变形链球菌.其临床特征为:牙体硬组织在颜色、形态、质地等方
13四环素牙:在牙的发育矿化期,服用四环素类药物被结合到牙组织内使牙着色.
14楔状缺损:牙唇,颊侧颈部硬组织发生缓慢消耗所致的缺损,常呈楔形
15牙本质过敏症:牙受到外界刺激时,如温度、化学物质、机械作用等,引起的一种酸痛症状.主要表现为刺激痛.特点为:发展迅速、疼痛尖锐、时间短暂.
16急性根尖周炎:是从根尖部牙周膜出现浆液性炎症到根尖周组织形成化脓性炎症的一系列反应过程,可发展为牙槽骨的局限性骨髓炎,严重时还将发生颌骨骨髓炎.
17盖髓术:在接近牙髓的牙本质表面或已暴露的牙髓从创面上,覆盖具有使牙髓病变恢复效应的制剂,以保护牙髓,消除病变.
18根管治疗术:是治疗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的一种方法,通过清除根管内的炎症牙髓和坏死物质,并进行适当消毒,充填根管,以去除根管内容物对根尖周围组织的不良刺激,促进根尖周病变的愈合.
19妊娠期龈炎:指妇女在妊娠期间,原有的牙龈慢性炎症加重,牙龈肿胀或形成龈瘤样的改变,分娩后病损课自行减轻或消退
20牙龈瘤:是一种炎症反应性瘤样增生物,多发于牙龈乳头,也可发生与龈缘,非真性肿瘤.
21牙周炎:是由牙菌斑中的微生物所引起的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疾病,最后可导致牙松动拔出,是丧失牙的首位因素.
22天疱疮: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皮肤黏膜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典型表现为出现不易愈合的大疱性损害
23口腔白斑: 是口腔黏膜上以白色为主的损害,不具有其他任何可定义的损害特征,一些口腔白斑可转化为癌.
24局部麻醉:是指用药物暂时阻断机体某一部分的感觉神经传导,使该部分的痛觉消失,以便在完全无痛的情况下进行手术
25表面麻醉:是将麻醉剂涂布或喷射于手术区表面,麻醉剂被吸收而使末梢神经麻痹,以达到痛觉消失的效果
26浸润麻醉:将局麻药注射于组织内,以阻断用药部位神经末梢的传导,产生镇痛的麻醉效果.
27阻滞麻醉:将局麻药注射于神经干或主要分支周围,以阻断神经末梢传入的刺激,使该神经分布区域产生麻醉效果
28危险三角:从鼻根到两侧口角连线形成的三角区内,一旦发生感染,可循此途径引起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脑膜炎和脑水肿等并发症.
29颌面部间隙感染:亦称颌周蜂窝织炎,是颌面和口咽区潜在间隙中化脓性炎症的总称.间隙感染的弥散期称蜂窝织炎,化脓局限期称脓肿.
30颌骨骨髓炎:指各种致病因子入侵颌骨引起整个骨组织包括骨膜骨皮质骨髓及其中的血管神经的炎症,又称“骨槽风”或“穿腮
31疖:单个毛囊和皮脂腺发生浅组织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32痈:感染在多个毛囊和皮脂腺内引起较深层组织的化脓性炎症
33颌间固定法:颌间固定是以为骨折的颌骨作为基础来固定骨折的颌骨,使咬合关系恢复正常,也是最常用的颌骨骨折外固定方法之一.适用于单纯下颌骨骨折,单纯上颌骨骨折,也适用于上下颌骨联合骨折和骨折段成角小于30`的髁突和颈部骨折
34肌筋膜疼痛功能紊乱综合症:指原发性咀嚼肌疼痛,以面部及筋膜扳机点疼痛为主要特征,并有肌肉压痛,颞下颌关节运动受限等症状
35炎性疾病:是指颞下颌关节滑膜以及关节囊内出现炎症反应,包括急慢性滑膜炎,关节囊炎,通常伴有颞下颌关节盘移位,骨关节病以及关节炎等
36骨关节病:指颞下颌关节组织发生磨损与变质并在关节表面形成新骨的非炎症性病变,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37颞下颌关节脱位:指大张口时,髁突与关节窝,关节结节或关节盘之间完全分离,不能自行恢复到正常位置.
38颞下颌关节强直:因关节及关节周围组织器质性病变造成开口困难或完全不能开口者成为颞下颌关节强直.
39涎石病:在腺体或导管内发生钙化性团块而引起的一些列病变,85%左右发生于下颌下腺
40舍格伦综合症: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表现为外分泌腺的进行性破坏,导致黏膜及结膜干燥,并伴有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面均变化.
41静止龋:是一种特殊的慢性龋表现,在龋病发展过程中,由于病变环境的改变,牙体隐蔽部位外露或开放,原有致病条件发生了变化,龋损不再继续发展而维持原状,如牙邻面龋,由于相邻牙被拔除,龋损表面容易清洁,龋病进程自行停止.
42急性龋:又称湿性龋,多见于儿童或青少年,龋损呈浅棕色,质地湿软,病变进展较快.
43猛性龋:又称放射性龋,常见于颌面及颈部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多数牙在短期内同时患龋,病程发展很快.
44慢性龋:又称干性龋,临床多见龋损呈黑褐色,质地较干硬,病变进程缓慢.
45继发龋:龋病治疗后,由于填充物边缘或窝洞周围牙体组织破裂,形成菌斑滞留区,或修复材料与牙体组织不密合,形成微渗漏,都可能产生龋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