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有害生物控制整理.ppt

合集下载

林业有害生物.pptx

林业有害生物.pptx
一、捕杀法
概念:利用人工或各种器械,直接捕 捉或消灭害虫的方法。
(如剪病虫枝、摘除虫卵、虫蛹、用 布抹蚜虫等)
二、阻隔法
概念:人为设置各种障碍物以切断病 虫的侵染途径方法
(一)涂毒环、涂胶环 (对有上下树习性昆虫)豆油10 松
香10 黄蜡1 (二)挖障碍沟 不能迁飞昆虫、根部病害
(三)设障碍物 只能爬行上树产卵的昆虫 (四)纱网隔离40-60目 (小型昆虫、病毒) (五)土表覆盖薄膜或草 (阻隔病原物的传播 )
三、诱杀法
(一)灯光诱杀(诱集时间19时-21时、 虫情在雌成虫产卵前、防治设灯周围应 补以化学防治)
(二)食物诱杀
1、毒饵诱杀 利用害虫的趋化性 , 在其所喜欢的食物 中掺入适量毒剂来诱杀害虫的方法
3、饵木诱杀 (对天牛、小蠹虫利用价值不大木段诱 杀,产卵后剥皮处理或浸水、喷药)
4、植物诱杀 利用害虫喜食某种植物诱杀。
3、当危险性有害生物传入新区时,采取 紧急措施,就地及时肃清
(既不引祸入境,也不染灾于人)
二、森林植物检疫的措施和检疫对象
(一)森林植物检疫的措施
1、对内检疫: 由各省、市检疫机关,会同交通运输、 邮电供销等有关部门进行。
2、对外检疫: 是国家对港口、国际机场以及国际交通 要道,设立检疫机关对进出口的物品进 行检疫处理
17、青杨脊虎天牛 18、冠瘿病菌19、草 坪草褐斑病菌
广西的森林植物检疫对象在上述19种再 加上如下6种:
1、入侵红火蚁 2、桉树青枯病 3、萧氏 松茎象 4、肉桂枯枝病 5、双条杉天牛
6、加拿大一枝黄花
第三节栽培技术防治法 概念: 一、选育抗病虫品种 已培育出菊花、香石竹抗锈病的新品种 目前仍然是防治某些植物有害生物的重要 研究课题 二、育苗措施栽培措施 1、圃地的选择:生荒地

森林有害生物控制(1)

森林有害生物控制(1)

真菌的吸器
真菌的菌核 1. 菌核的外形 2. 菌核的剖面
真菌的厚壁孢子
假根
1
2
真菌的菌组织 1.拟薄壁组织 2.疏丝组织
(二)真菌的繁殖体
无性繁殖 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粉孢
子等 有性生殖 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担孢子 子实体
真菌无性繁殖的孢子类型 (一)游动孢子:1.游动孢子囊 2.孢子囊萌发 3.游动孢子 (二)孢囊孢子:4.孢囊梗和孢子囊 5. 孢子囊破裂释放孢囊孢子 (三)分生孢子:6.分生孢子 7. 分生孢子梗 8. 分生孢子萌发
药害
除草剂药害 除草剂药害
缺铁症
日灼
非 侵 染 形 病 害 症 状
-
落 叶 松 杨 锈 病
杨 树 枝 枯 病
第二章 植物的侵染性病原
第一节 植物病原真菌及其所致病害 一 真菌的基本形态 (一)真菌的营养体 菌丝体 菌丝形成的特殊结构:吸器、菌核、子座、
菌索
真菌的菌丝 1. 无隔菌丝 2. 有隔菌丝
菌丝体分隔或不分隔,无性繁殖产生孢囊 孢子,有性生殖产生接合孢子。
常引起种实霉烂。如毛霉属(Mucor)和 根霉属(Rhizopus).
匐枝根霉 1.孢囊梗、孢子囊、假根和匍匐枝 2.放大的孢子囊 3.原配子囊 4.原配子囊分化为配子囊和配囊柄 5.配子囊交配 6.交配后形成的接合孢子
(三)子囊菌亚门 (Ascomycotina)
第一章 林木病害的基本概念
一 . 林木病害 林木病害 病原(pathogeny)和诱因(predisposition) 侵染性病害(infectious disease)和非侵染性
病害(noninfectious disease) 感病植物(susceptible plant) 和寄主(host) 寄主、病原物和环境

2024版《林业有害生物防治》ppt课件

2024版《林业有害生物防治》ppt课件

针对性解决方案设计
加强科研力度 完善监测预警体系 推广社会化防治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基因编辑、生物防治等前沿技术,研发高效、环保的防治方 法。
利用遥感、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建立全面覆盖、实时更新的林业 有害生物监测预警系统。
鼓励企业、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形 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良好格局。
成功案例分享及经验借鉴
案例一
01
某地区松材线虫病防治
背景
02
松材线虫病是一种极具破坏性的林业有害生物,对松树资源造
成严重威胁。
防治措施
03
通过强化疫情监测、实施疫木清理、加强检疫封锁和开展综合
防治等措施,成功控制了松材线虫病的传播和危害。
成功案例分享及经验借鉴
• 经验借鉴:加强疫情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并控制有害生物;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注重生态和生物防治手段的运用。
林业有害生物种类繁多
包括昆虫、病原菌、杂草等多种类型,对林 木生长和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
监测预警体系不完善
缺乏全面、准确的林业有害生物监测数据, 难以及时发现和预警潜在威胁。
防治技术落后
传统防治方法效果有限,且易对环境造成二 次污染,难以满足现代林业发展需求。
社会认知度不足
公众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重要性认识不足, 缺乏参与和支持。
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完善
建立预警信息发布平台
构建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实现预警信息快速、准确发布。
完善预警指标体系
研究制定科学、实用的预警指标,提高预警准确性。
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
建立林业、气象、农业等部门间信息共享机制,提高预警信息发布效率。
扩大预警信息覆盖范围
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扩大预警信息覆盖范围,提高公众知晓率。

《森林有害生物控制》PPT课件

《森林有害生物控制》PPT课件

14
土壤
土壤温湿度对昆虫的影响
– 越冬 – 土栖(金龟子)
土壤理化性质对昆虫的影响
– 土壤成分、土粒的大小、土壤的紧密度、透气性、 团粒结构、含盐量(东亚飞蝗)、pH值(金针虫 喜栖息于pH值为4~5.2的土壤中 )、有机质含量
土壤有机质与昆虫
– 施用未腐熟的厩肥常常导致地下害虫发生
编辑ppt
dxF 松毛虫黑卵蜂等寄生
未受精 降温,鸟类捕食
越冬死亡 松毛虫绒茧蜂寄生,鸟类捕食,细菌病
寄生蝇寄生 性比
鸟类捕食及成虫死亡
dx 1170.48 196.63 687.46 139.93 1054.50 379.08 14.40 46.60 3689.08
期望卵量:74.52/2×208=7750 实际卵量:(74.52-46.60)/2×208=2904 种群趋势:期望值I=7750/编3辑7p1pt7=2.09
针叶林 针阔混交 常绿阔

叶林


双纹螟 Herculia nanalis


桃蛀螟 Dichocrocis


punctiferalis
编辑ppt

42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ecological system):某一地区内生
物和环境的总和。
组成
– 无机成分:光照、空气、水分、化学物质等; – 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多个层次)、分解
正常的代谢过程要求一定温度。 昆虫是变温动物。 多数昆虫生存温度是-10~45℃,适宜温
度是8~40℃
编辑ppt
8
温区的划分
编辑ppt
9
有效积温法则
生物在发育期内要求摄取的有效温度 (发育起点以上的温度)的总和称为有 效积温。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PPT课件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PPT课件
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 一个基因可能关系到一种生物的兴衰,一个物种可能影响
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一个生态系统可能改变一个地区的
面貌。在人类还没有来得及开发应用的众多物种便如此大
量和快速的灭绝了,从此,我们不知道,而且将来永远也
不可能知道这些已经灭绝物种的宝贵价值,全球生物多样
性正在迅速丧失,这不仅意味着我们正失去大量以后可资
编辑ppt
14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
(五)、《生物多样性公约》的保护措施
➢ 制定国家的保护生物多样性计划 ➢ 对生物多样性的组成进行调查、监测及编目。 ➢ 迁地保护及就地保护。 ➢ 关于遗传资源的获取:要保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 技术转让:发达国家要以优惠条件、非商业条件转让给
发展中国家。 ➢ 关于财务机制:发达国家要提供援助;保护生物多样性
编辑ppt
77~120亿? 5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
堪忧的现状!
人口增长:
生物资源不合理利用
自然环境遭破坏:
生物多样性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 度被减少或丧失。
编辑ppt
6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
全球环境面临威胁和挑战
乱伐森林
森林火灾
大气污染
赤潮
编辑ppt
7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
每天损失耕地40公顷、损失森林21公顷、11公顷良田 被沙漠化、向江河湖海排放污水85万吨;
利用的资源;更重要的是,那将最终导致我们人类自己,
也像其他生物一样,从这个编辑星pp球t 上消失!
10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
一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价值
(一)、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复合体以及与此

森林有害生物控制专题——林业有PPT课件可编辑全文

森林有害生物控制专题——林业有PPT课件可编辑全文

第15页/共92页
返回
松突圆蚧
第16页/共92页
第17页/共92页
第18页/共92页
松突圆蚧
第19页/共92页
返回
杨干象
第20页/共92页
第21页/共92页
第22页/共92页
杨干象
是危害杨属、柳、复叶槭等植物的幼苗及人工
林的主要枝干害虫。
主要以幼虫在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环绕枝干蛀 成椭圆形蛀道进行危害。幼树表面呈红褐色,微 下凹成水渍状斑。并有褐色丝状排泄物。 蛀孔的 树皮常横裂呈刀砍状。树木受害后轻者造成枝干 干枯,折断,重者导致整株树木死亡。
薇甘菊靠种子借风力在短距离内传播, 在水边、山边的生长速度极快,缠绕在林 木上可至其干枯而死。
香蕉、荔枝、龙眼等被薇甘菊大片覆盖, 难以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生存环境遭到 了极大的破坏,也危及到小动物、红树林 和鸟类生存,控制不利将对植物生长及各 类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带来毁灭性灾难。
第65页/共92页
国家禁止进境的二类植物检疫对象,2001年3月 26日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联合发出公告暂停从有椰心叶甲发生的国家及地区 进口棕榈科植物种苗。
第14页/共92页
广东省2000年发现椰心叶甲,目前该虫在 我国南方几个省市的棕榈科植物上大面积发 生。珠海市2002年发现椰心叶甲,主要危害 大王椰子和海南椰子,受害严重并已造成损 失的椰树达10万株,最多的一株树上有7000 -8000头椰心叶甲为害。
返回
第41页/共92页
枣大球蚧
第42页/共92页
第43页/共92页
枣大球蚧
传播途径:1龄若虫爬行或借助风力扩散,调运 带虫苗木、带皮原木、植物。
危害巴旦杏、枣属、核桃属、苹果属的植物,查 苗木、接穗。

森林有害生物控制

森林有害生物控制

欢迎阅读森林有害生物控制这学期主要学习了林木叶部和干部病毒防治,苗木猝倒病防治,林木食叶害虫、钻蛀性和果实种子害虫防治以及森林鼠兔害和生态调控理论的内容。

林木叶部病害是一类最普遍的病害,它的种类远远超过其它器官的病害,这和叶部转主寄主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喷药保护叶片不受侵害,常可取得显着的防治效果。

加强管理,促进苗木及林木生长健壮,可提高抗病力,特别是对于一些弱寄生菌引起的病害,如松落针病等,是一项很重要的林业技术防病措施。

林业干部病害防治分为松瘤锈病、松疱锈病与板栗疫病等。

松瘤锈病是松树枝干上的病害云南西北部个别林分发病率达30%,典型症状是枝干上形成近球形的木瘤,春季瘤表层溢出黄色蜜滴干涸后形成黄色斑痕,次年再在瘤的表面形成浅黄色疱状的锈孢子器。

早春松树上产生性孢子变成锈孢子然后随风传播接着栎类叶片上产生夏孢子变成冬孢子然后萌发担孢子最后松树上会产生性孢子器,这就是一个循环。

松有酒糟味。

后期失水,干缩凹陷,感病树皮纵向开裂。

春季产生橙黄色瘤状子座,遇水挤出橙黄色卷曲状分生孢子角。

秋后子座变为酱红色,其中子囊壳进行越冬,木质部和皮层间可见羽毛状扇形菌丝层。

此病由风雨昆虫自然传播,远距离传播主要是调运带病苗木,接穗,原木、栗实。

苗木猝倒病是根部病害,由于发病时期不同,病苗可出现不同的症状:种芽腐烂、苗木猝倒、苗木立枯。

幼苗出土两个月以后,茎部木质化病菌从根部皮层或侧根侵入,使之发生腐烂,苗木直立枯死,也称苗木根腐。

此病有非侵染性和侵染性两类,前者因地表温度过高,灼伤幼苗根茎部位造成。

一般以侵染性病因为主,常见的病原菌有三种。

防治方法应采取以育苗技术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做好苗圃地的选择,推广生荒地育苗。

结合整地,每亩施生石灰20~25kg。

在柴草方便的地方,实行“三烧三挖”。

?(()等。

的物理装置、化学毒剂或人工处理来防治害虫和害鼠的一类方法,通常包括灯光诱杀、食饵诱杀和潜所诱杀。

阻隔法是根据有害生物的侵染和扩散行为,设置物理性障碍,阻止有害生物的危害或扩散的措施,常用方法有套袋、涂胶、刷白和填塞等。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基本知识PPT学习教案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基本知识PPT学习教案
(2)植物性农药:这类农药是用天然植物加工制成的,所含的 有效成分是天然有机化合物,如除虫菊。
(3)微生物农药:这类农药是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制造而成 的。如苏云金杆菌、农抗120等。
(4)有机合成农药:即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农药。这类农药 的特点是药效高,见效快,用量少,用途广
第1页/共17页
3、农药的剂型
甲胺磷甲拌磷3911水胺硫磷甲基硫环磷甲基对硫磷甲基1605化乐果速扑杀涕灭威呋喃丹三氯杀螨醇灭多威汞化合物狄氏剂异狄氏剂六六六滴滴涕氯丹七氯六氯笨三环锡普特丹二溴乙烷氟乙酰胺敌蚜胺氟乙酸钠三溴氯丙烷常见的符号有ai有效成分tc原药ec乳油sc悬浮剂cs悬浮剂sl水溶剂sp可湿性粉剂sg可湿性粒剂tb片剂wp可湿性粉剂br丸剂wg水分散粒剂ol油剂op粉剂g颗粒剂ed静电喷雾剂ul超低量液剂su起低量悬浮剂ds种粉剂fs拌种用悬浮剂ps农药包衣的种子ae气雾剂cr毒饵母粉或母液fu发烟剂rp毒饵ab毒谷gb粒状毒饵c箱pkt袋包wt重量mp熔点bp沸点ulv超低量喷雾jh昆虫保幼激素ppm百万分之一的浓度ppb十亿分之一的浓度ppt兆分之一的浓度ph溶液的酸碱度指标
第7页/共17页
使用农药时常见的符 常见的符号有AI(有效成分)、TC(原药)、EC(乳油)、SC(悬浮剂)、CS(微囊悬浮 号 剂)、SL(水溶剂)、SP(可湿性粉剂)、SG(可湿性粒剂)、TB(片剂)、WP(可湿性
粉剂)、BR(丸剂)、WG(水分散粒剂)、OL(油剂)、OP(粉剂)、G(颗粒剂)、 ED(静电喷雾剂)、UL(超低量液剂)、SU(起低量悬浮剂)、DS(拌种粉剂)、FS(拌 种用悬浮剂)、PS(农药包衣的种子)、AE(气雾剂)、CR(毒饵母粉或母液)、FU(发 烟剂)、RP(毒饵)、AB(毒谷)、GB(粒状毒饵)、C/S(箱)、PKT(袋、包)、WT (重量)、M.P(熔点)、b.p(沸点)、ULV(超低量喷雾)、J.H(昆虫保幼激素)、PPm(百万分 之一的浓度)、PPb(十亿分之一的浓度)、PPt(一兆分之一的浓度)、PH(溶液的酸碱度指 标)。

森林有害生物控制(3)共48页

森林有害生物控制(3)共48页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森林有害生物控制(3)
61、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 有所亏 。 62、奇文共欣赞,疑义相与析。
63、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 深巷中 ,鸡鸣 桑树颠 。 64、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65、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阿卜·日·法拉兹

第四章森林植物叶部主要有害生物及控制技术

第四章森林植物叶部主要有害生物及控制技术

【识别特征】 图示
【生活习性】广西柳州 1年发生4代,以预蛹在 茧内越冬。结茧于针叶 丛间或枝杈处。成虫产 卵于针叶组织中,每雌 产卵90粒左右。幼虫具 群集性,一般以在树的 向阳面为多,1龄幼虫 仅能在当年生针叶上取 食,2龄幼虫可以取食 老叶。
【控制技术】 (1)根据幼虫的群集性 进行人工捕捉。(2)幼虫期可喷30%乙 酰甲胺磷乳油1500倍液毒杀。成虫大发 生时可喷施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毒 杀。(3)保护利用天敌,幼虫天敌较多, 有寄生蝇,寄生率高达36%;另有3种姬 蜂,还有白僵菌寄生。故黑松叶蜂发生 数少,即使大发生后,虫口亦很快下降。
【控制技术】 (1)雨后湿度较大时喷撒白僵菌粉剂杀 成虫和幼虫。(2)用80%敌敌畏或90% 敌百虫500-800倍液喷杀。(3)用杀虫 净与柴油混合液(1:2)进行超低容量喷 雾,但宜在成虫期使用,以免影响开花 结实。(4)猎蝽和蚂蚁能捕食其幼虫和成 虫,要注意保护天敌。(5)人工挖蛹
叶蜂类 以浙江黑松叶蜂为例 【分布与危害】分布于浙江,江西、广西 等地。危害五针松、湿地松、晚松、黑 松、马尾松等松树。幼虫咀食针叶,危 害严重时,仅留基部, 松针参差不齐, 影响松树生长发育,翌年萌芽短小,树 势衰弱。
叶甲类
八角叶甲为例
【分布与危害】广西各地八角种植区均有发生。幼虫和 成虫食害八角叶片和嫩梢。严重时叶片被吃光,造成 果实歉收,甚至植株枯死。 【识别特征】 见图
【生活习性】一年发生1代,以卵在当年生的 小枝桠间或叶腋内越冬。3月中旬至4月中旬为 幼虫为害期,在深土中营造土室化蛹,5月中 旬至8月中旬为成虫为害期。卵期246-254天, 幼虫共3龄,历期27-38天,预蛹期10-12天, 蛹期8-16天,成虫期50-65天。成虫飞翔力 不强,有假死性,遇惊扰时即坠落,稍后又起 飞。卵一般以30-35粒聚集成块,外覆有一层 灰褐色胶粘物。初孵幼虫常群集于嫩梢上取食, 老熟幼虫受触动即卷缩假死。稍停又爬行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阶段性
初始阶段 是害虫种群处于增殖最有利的状态的 初始期。食料充足(质和量),物理环境因素 适宜,天敌跟随现象尚不明显,具备了充分发 挥其增殖潜能的良好基础。但种群仍处于潜在 的增殖初期,林木受害不明显,只有专门的调 查观察才能发现这种迹象。
增殖阶段 是种群达到猖獗数量的前期。继上述 有利的条件,种群数量显著增多,且继续上升, 林木已显现被害征兆(但仍易被忽视)且有局 部严重受害现象,害虫已开始向四周扩散,受 害面积扩大,天敌也相应增多。
后一类群则被称为“次期性害虫”。
食叶害虫特点
食叶害虫分布广, 大多数营裸露生活方式, 幼虫有迁移能力, 成虫飞行能力强, 繁殖率大, 成虫期多数不需补充营养, 其危害能引起树木枯死或生长衰弱,造成次
期性蛀干害虫(小蠹虫、天牛等)寄居的有 利条件。
食叶害虫发生的阶段性
食叶害虫在两次猖獗之间,经常处于很低的 种群数量水平,在达到猖獗阶段以前,种群 出现几年不明显的增殖,而当猖獗阶段,在1 年内害虫幼虫的种群可能增加5~20倍或更多, 这一阶段在正常情况下可以延续1~7年,时 间的长短取决于食叶害虫的种类,以及害虫、 天敌、寄主和物理环境之间的复杂的相互作 用。当条件不利于高存活率而致害虫种群水 平迅速下降时,衰退阶段就会到来,通常将 上述过程归纳为4个阶段。
每一大发生过程,通常1年1代的其持续期约7年;2年 1代的可长达14年;而1年2代则约为3年半。
上述持续的时间并非适用于所有的食叶害虫,且并不 是可以依此推算的通用模式,因为害虫种群数量的增 殖和衰退,往往会随时间的推移及各种生态因子的变 动而出现较大的变化,上述现象的出现,表明是有规 律可循的,并可借以预测其发展趋势的可能性。
同一时期,甚至同一卵块孵出的幼虫,常在2~6龄期间 (一般在4~5龄),出现一部分幼虫从某一虫龄开始 食量减退,发育停滞,而以该龄幼虫越冬;而同期的 其它幼虫则继续正常发育而多完成1代。引发这种世 代分化现象的原因是复杂的。除了松毛虫的内禀机制 外,如光照、温度、食物等因素都可能成为诱因。发 育停滞的幼虫增多,将影响来年及以后种群数量的变 动,在监测虫情时应该予以注意。
森林有害生物控制
温俊宝 资源与环境学院森林保护学科
第7章 食叶害虫
第1节 概论
食叶害虫是针、阔叶树最常见和最重要害虫类 群之一
– 鳞翅目(枯叶蛾、毒蛾、尺蛾等十余个科) – 膜翅目(叶蜂、切叶蜂、切叶蚁—后两类极少) – 鞘翅目(叶甲、象甲、金龟子) – 直翅目(蝗虫类) – 竹节虫目(竹节虫) – 双翅目(潜叶蝇)
赤松毛虫D. spectabilis Butler
分布于辽宁、河北、北京、山东及江苏等省市,主 要危害赤松,并危害油松及日本黑松。
一、主要种类及其地理分布与寄主
油松毛虫D. tabulaeformis Tsai et Liu
除了北京、河北、辽宁等地,查明还分布于内蒙古、 甘肃、陕西、山东、山西、河南、湖北、贵州及 四川省,主要危害油松,还危害马尾松、黑松、 华山松及白皮松。
那种以歼灭大量害虫种群作为解除灾害的所谓救急措 施,不能认为是害虫综合防治的规范性方法。
第2节 松毛虫类(鳞翅目:枯叶蛾科)
松毛虫是我国针叶树最主要的食叶害虫 历史最早记载见明嘉靖9年(1530)在浙江及万历17年
(1599)江苏常熟县志关于松毛虫成灾纪实。 50年代以前,松毛虫猖獗成灾,基本上处于自生自灭
防治的适宜阶段
由于食叶害虫的突发性很强,一旦虫灾已经形成,再 采取应急的防治措施,即使局面得到控制,往往也会 因此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及对生态条件的不良影响, 同时已大量伴随增殖或集聚的天敌被杀死而强烈削弱 其调节作用。
因此研究了解害虫种群动态,将害虫种群控制在初始 的低水平阶段(初始阶段、增殖阶段),以充分发挥 森林生态系统的自控潜能,使害虫种群保持在相对稳 定的状态,是应遵循的最基本原则。
绿针叶树如云杉属、铁杉在仲夏以前针叶被食光会导 致树木死亡;仲夏以后,因为下一年的叶芽已全部形 成,即使当年针叶被食尽也不会死亡,但如果连续2 年严重受害则难免死亡;
落叶松等落叶针叶树则有较大的耐害性。
初期性害虫与次期性害虫
食叶害虫往往危害健康木,树木严重受 害后,由于生理衰退,易引起小蠹、天 牛、树蜂等一些以衰弱木为攻击对象的 钻蛀性害虫及病菌的侵染而导致死亡, 因此食叶害虫常被称作“初期性害虫”,
一些种类能使林木遭受重大损害,甚至是毁 灭性的灾害,如松毛虫、舞毒蛾等。
征状和危害
食叶害虫危害的征状常较易于发现和识别
– 如整个叶片被食尽、留下残叶、叶柄或叶脉等, 严重受害时整株光秃;
– 潜叶种类使被害叶显现各种潜痕、污斑或枯黄, – 一些种类卷叶、缀叶或褶叶危害,使树叶形成各
种形式的卷曲或缀合,叶一般不枯黄; – 袋蛾、鞘蛾等则终生负载所营造的各种形式的袋
主要分布于云南高海拔山地,湖北、江西、浙江、 福建、广东、贵州及四川等省有分布。主要危害 云南松和思茅松,还危害侧柏、圆柏、柳杉等。 在云南经常呈现周期性大发生。
思茅松毛虫D. kikuchii Matsumura
分布广泛,除云南外,河南、安徽、浙江、江西、 福建、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等省市也 有分布。危害云南松、思茅松、云南油杉、马尾 松、黄山松和华山松。在云南常和云南松毛虫混 同发生。
衰退阶段 是上一阶段的必然结果。由于种群数 量得到调整,天敌也随之它迁,或伴随衰退 的害虫种群而数量大减,预示一次大发生过 程的基本结束。
周期性
上述阶段性发生过程,往往“重复”出现而呈现一定的 周期性。
这种周期性出现的间隔期及每一“重复”持续的时间, 因虫种及当时的有关环境因素而异,据报道初始阶段 往往历时1年;增殖阶段1~3年;猖獗阶段1~2年;衰 退阶段1~2年。
– 严重失叶(75%以上)连续2年,可能使树木增加 对次期害虫或病害的敏感性,甚至引起死亡。
食叶害虫危害指标
生长在贫瘠立地的树木,虫害影响更为严重,异常气 象条件如干旱或水涝等,都会增加因失叶带来的不利 影响。
阔叶树由于能较多地供应所积累的养料,或生长第2 茬叶子,其耐害性较针叶树强,因而失叶时间是关键。 – 在展叶的早期及中期受害,要比晚期严重; – 同一年份,由于两种害虫在早期和晚期严重地危 害,可能使树木死亡。
幼虫除摄食时直接损害松针外,且因造成断针、残梗而增加针 叶损失。
幼虫排粪量也随龄期而增加,马尾松毛虫虽然异龄幼虫排粪总 重量差异明显,但各龄幼虫一昼夜排出粪粒的数量却大致相当, 约70粒左右。此一数据对估测高大松树上松毛虫幼虫的种群数 量有参考价值。
2 生活习性
③幼虫的虫龄及世代分化 虫龄较多,有随体型增大而 增多的趋势,最少6龄,最多达8、9龄。雌虫较雄虫 多l龄,成熟也较晚,因此食物的丰歉对雌虫存活及繁 殖量的影响很大。在种群密度大、食料缺乏情况下, 常被迫提前化蛹或大量死亡,导致种群急剧消退。
的状态,从50年代初期即开始对这类害虫进行了较有 计划的调查研究,并积极开展防治活动。 但由于纯松林(包括落叶松)的面积甚广,成灾的松 毛虫种类多,加之松林的经营管理、防治策略及措施 等方面仍存在问题,以及地形复杂,不时出现的有利 于松毛虫猖獗的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松毛虫的猖 獗成灾仍然此起彼伏,每年约以3000~4000万亩松林受 害的规模,造成巨大损失。 陈昌洁主编 1990 松毛虫综合管理 北京:中国林业出 版社
二、生活史及习性
1发生世代
– 落叶松毛虫 1年1代或2年1代(跨3年)。 – 赤松毛虫 1年1代,辽宁有1年2代。 – 油松毛虫 1年1代为主,四川l年2~3代,2代为主。 – 马尾松毛虫 1年2~3代,少数地区1年4代,温度
高的地区年发生世代多,幼虫越冬现象不明显。 – 云南松毛虫 1年1~2代,云南1年2代,幼虫和卵同
囊; – 天幕毛虫等则结成大的丝幕更惹人注目; – 被害树地面往往满布残叶、虫粪,树间挂有虫茧、
丝迹等也属常见的现象。
食叶害虫危害指标
林木受害,与树木种类、树龄、立地、生长状 态、受害季节与次数,以及气象条件、次期 害虫及病害侵染等有关。
– 一般情况下失叶达30%对树木并不产生大的不利 影响。
– 中等程度甚至严重失叶(50%~70%以上)连续2年 或多年,径生长将减少70%~100%;如某害虫随即 消退,在消退后的第二年树木会恢复到失叶前的 水平。
– 已孵化的卵壳有明显的被幼虫啃食后的孵化孔, 或仅剩下残片。
– 卵的孵化多集中在午前,以早晨为多,最早可在 凌晨3时孵化,盛期随虫种而异。
– 卵的孵化率一般可达90%以上。
2 生活习性
幼虫 虫龄及各龄历期,食性、取食量,结茧及越 冬场所等等,随虫种而不同。
①1~4龄幼虫 初孵幼虫啃食卵壳,有利于缺食时间短 期存活。初孵幼虫也有群栖性,2龄前明显,3龄以 后则开始分散。幼龄幼虫仅啃食针叶边缘,致使被害 松针逐渐枯黄卷曲,很易被发现,可作为调查幼虫虫 口密度的指标,也是及时采取“点治”的有利时机。 1~2龄幼虫活跃,受惊扰后纷纷吐丝坠落,有利于踏 查虫情。由于4龄以前食量小,且存活率低,一般不 主动扩散,但可随风飘移到附近树上。死亡率甚高, 幼龄幼虫平均可达75%以上,甚至95%以上,但足 以猖獗成灾。
一、主要种类及其地理分布与寄主
中国松毛虫种类最多,广义的有7属82种(亚 种)。典型的松毛虫属Dendrolimus Germer仅 包括27种,其中危害最烈的6种。
落叶松毛虫Dendrolimus saperans (Butler)
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内蒙古、新疆北部部分地区。 主要危害落叶松,还取食红松、云杉、黑松、樟 子松及油松。
2 生活习性
②5龄以上幼虫 进入壮龄阶段,随着龄期增长,取食量也随之显 著增加。
– 马尾松毛虫越冬代幼虫一生食叶长达2900cm以上,约折合成200 根松针。
– 油松毛虫一生取食3370cm以上,相当于380多根松针。 – 云南松毛虫的食叶量最大,最高日取食量可达1000cm以上,以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