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探究四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合集下载

探究比热容

探究比热容
相等质量的水和煤油吸收相等的热量后,升高 的温度是不同的煤油的温度升高的比水快。 相等质量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 热量是不同的。水加热时间长,升高同样的温 度,水吸收的热量多.
分析得出结论
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 相同的 的热量是 。 相同质量的不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 收的热量是 。 不相同的
从比热容表可以看出,各种物质,水的比热容最大。 这就意味着,在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情况下,水的温度变化 要小些。 由于海水的比热容大,砂石比热容小,海水与砂石比较, 吸收或放出同样的热量,升高或降低的温度较小,白天在 受太阳照射条件相同时,海水的温度变化要小些,沿海地 区比内陆地区温升慢,夜晚放热,沿海地区温度降低也少。 所以一天之中,沿海地区温度变化小,内陆地区温度变化 大。同理,在一年之中夏季内陆比沿海炎热,冬季内陆比 沿海寒冷。
研究不同物质吸收热量的能力, 所要控制的因素:
1、质量相同 2、升高的温度相同 3、加热的热源要相同
信息快递:
如果加热方法完全相同, 就可以认为相同时间里 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
实验用到天平,便于取等质量的水和煤油。 用搅拌器搅拌杯中的水是为了使水温迅速均勻 分布。 电热器的发热部分一定要完全浸没在水中,并 且靠近烧杯的下端目的是使水形成对流,加热 快水温较均匀。 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吸收热量的多少
小结:
1.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一摄氏度,所吸 收的热量叫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2.单位:焦耳 / 千克摄氏度 3.物理意义:一千克的水温度升高一摄氏度所吸收的热量为4.2 10 3 焦耳 千克 摄氏度 1.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 2.数量级10 3 。 4.比热表: .同一物质的比热容不随质量、形状、温度而变化。 3 4.比热容与物态有关。 5.水的比热容较大。记住:C 4.2 10 3 焦耳 水 千克 摄氏度 1.用热水取暖。 5.应用:2.用水冷却汽车发动机。 3.用水保护秧苗不被冻坏。

13.2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13.2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0.29×103 0.88×103
0.84×103 0.46×103 0.39×103 0.14×103
说一说铜和酒精的热值 的物理意义。
分析比热表,可以找出哪些规律 ?
J/(kg ·℃)
水 酒精 煤油 蓖麻油 冰 空气 4.2×103 2.4×103 2.1×103 1.8×103 2.1×103 1.0×103 砂石 铝 干泥土 铁、钢 铜 水银 0.29×103 0.88×103 0.84×103 0.46×103 0.39×103 0.14×103
讨论 :
水的比热容大,在质量一定的条件 1、汽车发动机为何用水来冷却? 下水降低相同温度时, 放出的热量 2、冬天的散热器(俗称暖气片) 多,用热水水取暖效果好。 为何用热水供暖?
水稻育秧
水稻是喜温作物,在每年三四 月份育秧时,为了防止霜冻,傍晚 常常在秧田里灌一些水过夜,第二 天太阳升起后,再把秧田里的水放 掉,你能解释原因吗?
C 0℃的水变成4 ℃的水 D 将铁块锉成铁球
3、烧杯中装有酒精,现用去一半, 则剩余酒精的下列物理量中,发生改 变的是( )
A.质量 B.密度 密度、比热容的大小 C.比热容 D.沸点
A
取决于物质的种类
生活·物理·社会 水的比热容大,在质量一定的条 “水的比热容大”这一 件下水升高相同温度时,吸热多, 特点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 用水作冷却剂效果好。 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什么同一纬度的海滨城市和沙漠地区 的气温变化会如此大? 为什么海水和沙子在同一时刻的温度不 一样?
物体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 跟物体的质量有关,和升高的温度有 关 。还可能与什么有关?
设计实验
1、如何使水和沙子温度升高?
2、研究不同物质吸收热量的能力,所要 控制的因素: 质量相同 • • 升高的温度相同 • 加热的热源要相同 信息快递

《探究--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实验热量差异

《探究--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实验热量差异

《探究--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实验热量差异《探究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实验热量差异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会发现不同的物质在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时,它们的温度变化往往是不一样的。

比如,在同样的阳光照射下,沙滩会很快变热,而海水的温度升高却相对缓慢。

这背后隐藏着一个重要的物理概念——物质的比热容。

那什么是比热容呢?简单来说,比热容就是指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比热容,这也就导致了它们在热量传递过程中的表现有所差异。

为了更深入地探究物质的比热容,我们来进行一个比热实验。

实验中,我们选取常见的两种物质——水和铁,来比较它们在吸收相同热量时温度的变化情况。

首先,准备好两个相同规格的容器,一个装满水,另一个装有相同质量的铁。

同时,还需要两个相同功率的加热装置,以及精确的温度计来测量温度。

实验开始,同时打开两个加热装置,对水和铁进行加热。

在加热的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记录下水和铁的温度。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会发现,铁的温度上升得比水快得多。

这是因为铁的比热容比水小得多。

水的比热容约为 4200 焦耳/(千克·摄氏度),而铁的比热容大约只有 460 焦耳/(千克·摄氏度)。

这意味着,要使 1 千克的水温度升高 1℃,需要吸收 4200 焦耳的热量;而要使 1 千克的铁温度升高 1℃,只需要吸收 460 焦耳的热量。

当停止加热后,让水和铁自然冷却。

此时又会观察到,水的温度下降得比铁慢。

这同样是由于比热容的差异。

水能够储存更多的热量,所以在失去相同热量时,温度下降相对较慢。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清楚地看到了物质比热容不同所带来的热量差异。

比热容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重要的应用。

比如,在汽车发动机的冷却系统中,通常会选择比热容较大的水作为冷却液。

因为水能够吸收大量的热量而自身温度上升相对较小,可以有效地防止发动机过热。

在气候方面,海洋和陆地的比热容差异也对气候产生了显著影响。

比热容的实验报告

比热容的实验报告

比热容的实验报告比热容的实验报告引言:比热容是物质吸热或放热的能力的度量,是研究物质热性质的重要参数之一。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物质的温度变化和吸热量,计算出物质的比热容,并探讨其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规律。

实验材料和方法:实验所用材料包括热水浴、烧杯、温度计和待测物质。

首先,将热水浴加热至一定温度,然后将烧杯放入热水浴中,使其与水浴内的温度达到平衡。

接下来,测量烧杯内水的初始温度,并将待测物质加入烧杯中。

记录下物质加入后的最终温度,并计算出物质吸收的热量。

实验结果和分析:通过实验测量,我们得到了不同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比热容。

以水为例,我们发现在相同的温度下,水的比热容要远大于其他物质。

这是因为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强,需要吸收更多的热量才能使温度上升。

相比之下,其他物质的比热容较小,说明它们在吸热过程中相对容易升温。

进一步分析实验结果,我们发现物质的比热容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例如,物质的物态、纯度、结构等都会对比热容产生影响。

以水为例,水在固态、液态和气态下的比热容是不同的。

这是因为在不同的物态下,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同,导致吸热能力的差异。

另外,纯度也会对比热容产生一定影响。

纯度较高的物质通常比热容较大,因为杂质的存在会降低物质的吸热能力。

此外,物质的分子结构也会对比热容产生影响。

分子结构较复杂的物质通常比热容较大,因为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更加复杂,需要吸收更多的热量才能使温度上升。

实验的局限性: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一些局限性。

首先,实验中使用的温度计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这会对实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其次,实验中的待测物质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溶解度、反应速率等。

这些因素可能会导致实验结果不够准确。

此外,实验中的时间和温度控制也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这也会对实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测量了不同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比热容,并探讨了其变化规律。

我们发现比热容受到物质的物态、纯度和分子结构等因素的影响。

比热容教案(精选3篇)

比热容教案(精选3篇)

比热容教案(精选3篇)比热容教案1复习提问:1、什么叫热量?2、1千克的水温度升高1℃吸收多少热量?讲授:提出问题:所有的物质,在质量相等、温度升高的度数也相等时,吸收的热量是不是一样多呢?实验探究:物质的比热容1、猜想: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加热,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需要的热量谁多?2、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根据所要研究的问题,我们要在什么条件下比较水和炼油吸收热量的多少?(引导学生讨论:在水和煤油的质量相同、升高的温度相同的条件下研究水和煤油吸收热量的多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在这样的条件下研究水和煤油吸收热量的多少,需要测出哪些量?用什么时候样的器材?怎样测量?记录哪些数据?(进行实验前要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记录表格:液体名称液体质量m/g液体初温t1/℃液体末温t2/℃升高的温度t1-t2/℃通电时间t/min3、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按照设计方案,分组实验,小组成员合作,注意操作规范。

设计记录表格,准确记录数据。

4分析与论证做好两种物质的数据对比,学会分析数据,探究结论,先小组交流意见,再师生共同交流,最后确定实验结论。

5、评估交流实验的得与失,操作是否规范,实验误差的原因,结论是否恰当,描述是否准确等等。

比热容通过实验知道,不同物质吸热能力不同,如何描述这一不同需要引入物理量——比热容。

引导学生归纳,得出比热容的概念比热容教案2一、教材与学情分析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热传递、热量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从而提出了比热容的概念,它是__的重点知识。

本节教材是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常识出发提出问题,经过探究活动得出结论,并应用探究所得解决实际问题,新教材更为关注的是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实验探究。

本课时教学内容主要是比热容的概念的建立,这是下节课进行热量计算的基础。

从学生角度看,学生已基本掌握探究的模式程序,基本掌握了控制变量、转换、比值定义等方法的运用,本节的探究活动教材采用的是一种开放式的探究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切实体验物质的热属性,以加深学生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

探究物质比热容课程标准

探究物质比热容课程标准

探究物质比热容课程标准物质比热容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物质在单位质量下吸收或释放热量的能力。

在《探究物质比热容课程标准》这篇文档中,我们将深入探讨物质比热容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1.物质比热容的概念物质比热容指的是单位质量物质在温度变化时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常用符号表示为C,单位是焦耳/千克·摄氏度(J/kg·℃)。

比热容是一个物质特性的重要指标,既与物质的质量有关,也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值不同,这是由于物质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成分的差异导致的。

2.物质比热容的计算方法物质比热容的计算可以通过测量物质在温度变化过程中吸收或释放的热量来实现。

常用的实验方法包括热量平衡法和加热法。

在热量平衡法中,可以利用热量守恒定律,通过测量热源和被加热物质的温度变化来计算物质的比热容。

在加热法中,通常通过给定一定的热量,观察物质温度的变化,进而计算比热容。

3.物质比热容的实际应用物质比热容在工程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在热学中,物质比热容是热力学计算和热传导过程模拟的重要参数。

在工程中,了解物质的比热容可以帮助我们设计和优化能量转换设备,例如锅炉、冷却系统等。

其次,物质比热容也在材料科学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分析物质的比热容,我们可以了解材料的热稳定性、热导率以及热膨胀性等重要特性。

综上所述,《探究物质比热容课程标准》一文中,我们深入探究了物质比热容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物质比热容是一个重要的物理概念,它在热学、材料科学以及工程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深入了解和研究物质比热容,我们能更好地理解热学原理,推动科学进步和工程发展。

实验探究四 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实验探究四   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实验探究四探究物质的比热容★猜想与假设一、1、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Q吸(放)=C比m△t;2、比热容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3、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二、有关实验及注意事项参阅实验报告册及教材内容探究物质的比热容习题(一)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杯煤油用去一半,它的比热容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B.吸收热量多的物质,比热容一定大C.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一定多D.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吸收了相同的热量,煤油升高的温度大于水升高的温度【解析】选D。

本题考查比热容的理解。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它的质量和体积、温度等无关,故选项A是错的。

从比热容的定义可知,比较两种物质比热容,应当在质量及升高的温度相同的条件下,比较它们吸热的多少,吸热多的比热容大,反之则小,故B缺少条件,不正确。

温度高的物体不发生温度或状态变化,是不会放出或吸收热量的,故C也不正确。

由于水的比热容大,当质量相同的水、煤油吸收相同热量时,煤油升高的温度高。

【方法归纳】(1)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有关,而与物质的质量、升高的温度、吸收热量的多少无关。

(2)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物质的比热容、质量、温度的变化都有关。

2.(2013·宜昌中考)炎热的盛夏,人站在水中时感觉凉爽,而当人站在沙土上时却感到烫脚,这主要是因为水和沙具有不同的( )A.热量B.质量C.比热容D.密度【解析】选C。

本题主要考查了比热容的知识。

在自然界中,水的比热容最大,因此对气温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土在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由于水的比热容远远大于沙土的比热容,所以水升温慢,沙土升温快。

故选C。

3.(2014·开封十七中月考)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了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

根据图线可知(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C.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D.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温度升高比乙液体温度升高得多【解析】选A。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说课稿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说课稿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说课稿各位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实验探究:物质的比热容》,根据新课标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过渡句)想要上好一节课,就要对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有充分的了解,基于此,我将对教材与学生情况进行分析。

一、教材分析本节选自沪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十三章第2节,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物质升高相同温度能量变化情况得出物质具有不同的吸放热能力,也就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理解比热容物理意义,然后总结出热量的计算公式,并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本节课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初中物理的一个难点。

本节课的学习有助于提升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过渡句)分析完教材我再来说一说我所面对的学生:二、学情分析而我所面对的学生是九年级的学生,他们正处于逻辑思维发展的过渡期,已经能够独立思考一些问题,但是比热容这一概念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针对这一特点,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常识引入课题,并突出物理教学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特点,进行实验探究,体现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认识规律。

让学生能够真正掌握本节课知识。

(过渡句)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生特点的分析,结合新课标的理念,我将从三维角度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比热容的物理意义、计算公式;能用比热容的意义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物质升高相同温度能量变化情况得出比热容这一特性的过程,增强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生活中的物理,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

(过渡句)确立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也就显而易见了。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比热容的定义、公式及应用;【难点】利用比热容的内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过渡句)为了更高的突破重点,解决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将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五、教学方法讲授法、探究实验法、问答法、小组讨论法。

《探究--物质的比热容》物质比热科学实验

《探究--物质的比热容》物质比热科学实验

《探究--物质的比热容》物质比热科学实验《探究物质的比热容》物质比热科学实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会发现不同的物质在吸收或放出相同热量时,温度的变化往往是不一样的。

比如,在炎热的夏天,我们去海边游泳时,会感觉海水比沙滩要凉爽得多;而在寒冷的冬天,同样的环境下,海水却比沙滩温暖。

这其中就隐藏着一个重要的物理概念——物质的比热容。

什么是比热容呢?简单来说,比热容就是指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它反映了物质储存和释放热量的能力。

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比热容,这也就导致了它们在相同的热环境下,温度变化的差异。

为了更深入地探究物质的比热容,让我们一起来进行一个简单的科学实验。

实验目的:探究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大小。

实验器材: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温度计、相同规格的两个烧杯、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天平、秒表。

实验步骤:1、首先,用天平分别称出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将它们分别倒入两个相同规格的烧杯中。

2、把两个烧杯放在石棉网上,用铁架台固定好温度计,使温度计的玻璃泡分别浸没在水和食用油中,但不要接触到烧杯的底部和侧壁。

3、点燃酒精灯,同时开始用秒表计时,观察并记录水和食用油在相同时间内温度的变化。

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温度计的读数要准确,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柱上表面相平。

2、加热过程中,要均匀加热,以保证水和食用油能够吸收相同的热量。

3、实验时间要足够长,以便能够明显观察到温度的变化。

通过实验,我们会发现,在相同的加热时间内,食用油的温度升高得比水快得多。

这就说明了水的比热容比食用油大。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这是因为水是由水分子组成的,水分子之间存在着较强的氢键作用。

当吸收热量时,这些氢键需要吸收一部分能量来打破,因此水升高温度所需的热量就更多,比热容也就更大。

而食用油的分子结构相对简单,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较弱,所以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温度升高得更快,比热容较小。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教案板书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教案板书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教案板书12.3物质的比热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2、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3、能根据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

过程与方法:根据科学探究的猜想与假设,制定探究计划,设计实验方案,在此过程中有控制变量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科学探究中能积极与他人交流探究结论,能对数据进行初步评价。

【教学重点】1、探究物质比热容2、物体温度改变时吸收或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Q=cm?t。

【教学难点】1、制定探究物质比热容的实验计划,设计实验、分析、评估实验结果;2、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和简单应用。

【教学准备】1、组织学生复习热量的概念、预习本节内容;2、准备好所需器材:(每实验小组)烧杯2只、温度计2支、搅拌器2个、电加热器2副、盖板2块、水、煤油、停钟(或记时秒表)1块。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讲授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什么叫热量?1千克的水温度升高1℃需吸收多少热量?2、将一壶水烧开与烧开半壶水相比,谁要的时间长?谁吸收的热量多?3、将一壶水烧成开水与将一壶水烧成温水相比,谁的时间长?谁吸收的热量多?由此可见,水在升高温度时吸收的热量和水的质量有关,也和温度升高的程度有关,水的质量越大,温度升高的度数越多,吸收的热量也就越多。

将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需要的热量一样多吗?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得学习物质的比热容。

二、探究物质的比热容(一)实验探究:物质的比热容1、猜想:将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加热,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需要的热量谁多?2、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根据所要研究的问题,我们要在什么条件下比较水和炼油吸收热量的多少?(引导学生讨论:在水和煤油的质量相同、升高的温度相同的条件下研究水和煤油吸收热量的多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在这样的条件下研究水和煤油吸收热量的多少,需要测出哪些量?用什么时候样的器材?怎样测量?记录哪些数据?(进行实验前要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记录表格:液体名称液体质量m/g 液体初温t1/℃液体末温t2/℃升高的温度t1- t2/℃通电时间t/min3、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按照设计方案,分组实验,小组成员合作,注意操作规范。

高中物理实验测量物体的比热容

高中物理实验测量物体的比热容

高中物理实验测量物体的比热容物体的比热容是指在单位质量下,物体升高1摄氏度所需的热量。

测量物体的比热容是物理实验中常见的一个实验内容。

下面将介绍一种常用的测量物体比热容的实验方法。

实验目的:测量物体的比热容。

实验器材:烧杯、实验室温度计、热电偶、电流表、交流电源、计时器等。

实验材料:蒸馏水、铜块(或铝块)。

实验原理:物体的比热容实验一般采用水热法来测量。

根据热平衡定律,物体和水达到相同的温度时,两者所吸收的热量相等,即:mcpΔθ = m'cwΔθ其中,m和c分别为物体的质量和比热容,Δθ为物体升高的温度,m'和cw分别为水的质量和比热容。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将热电偶固定在铜块(或铝块)的中央位置。

2. 将烧杯中注入适量的蒸馏水。

3. 将烧杯放置在加热器上,接通交流电源,通过电流表和计时器记录加热时间。

4. 开始记录热电偶和温度计所测量到的温度值,同时记录电流表读数。

5. 当热电偶所测量到的温度值升高一定温度时,立即关闭加热器并停止计时器。

6.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物体的比热容。

实验数据处理:1.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水的比热容cw,其中m'为水的质量。

2.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铜块(或铝块)的比热容c,其中m为铜块(或铝块)的质量。

3. 根据测得的物体质量和比热容,计算物体的比热容。

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触电或烫伤等意外事故的发生。

2. 测量水的质量时要使用天平进行准确测量。

3. 测量温度时要保持温度计与热电偶的触点稳定,避免误差。

4. 为了提高实验精度,可以多次重复实验并取平均值。

5. 实验完成后要及时清理实验器材,保持实验环境整洁。

通过以上实验步骤和数据处理,我们可以准确测量物体的比热容。

在实际应用中,物体的比热容是一个重要的物理参数,对于理解物质的热性质以及热传导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工程和科研领域,准确测量物体的比热容对于热工学和热力学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九年级物理九年级物理物质的比热容

九年级物理九年级物理物质的比热容
步骤 1. 准备实验器材,测量并记 录水和煤油的质量。 2. 将水和煤油分别倒入两个 烧杯中,用温度计测量并记 录初始温度。
实验器材和步骤
3. 将两个烧杯放在石棉网上,用 酒精灯加热,并使用搅拌器均匀 加热。 4. 加热一段时间后,分别记录水 和煤油的最终温度。 5. 根据公式计算水和煤油吸收的 热量,从而得出比热容。
比热容的定义
公式:C = Q/mΔt,其中C表示比热容,Q表示热 量,m表示质量,Δt表示温度变化。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表示单位质量的物质升 高或降低1摄氏度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比热容的物理意义
不同物质由于分子结构、原子间相互 作用等不同,具有不同的比热容。 比热容反映了物质在温度变化时吸收 或释放能量的能力,比热容越大,表 示物质吸收或释放能量的能力越强。
目的
通过实验探究物质的比热容,理解其物理意义和影响因素。
原理
比热容是描述物质吸热或放热能力的物理量,与物质的种类、 质量和温度变化有关。通过测量物质在等质量、等温度升高条 件下吸收的热量,可以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实验器材和 步骤
器材:烧杯、温度计、天平、 酒精灯、水、煤油、石棉网、 搅拌器等。
实验器材和 步骤
热水瓶的保温原理 是利用了比热容较 大的物质,如玻璃 或陶瓷,来减缓热 量的散失。
空调和暖气的制热原理
当空调或暖气开启时,内部的加热元件将电能 转化为热能,加热比热容较大的物质,如水或 空气,使其吸收热量并升温。然后通过循环系 统将热量释放到室内,达到制热的目的。
空调和暖气的制热原理是利用了比热容较大的 物质,如水或空气,来吸收和释放热量。
计算热量
使用公式 Q = cmΔt 来计算热量。其中,Q是热量,c 是比热容,m是质量,Δt是温度变化。 公式应用 在计算热量时,需要注意单位的一致性,以及理解公式 中各物理量的含义和影响。 常见问题

上海科技版物理九年级上10第十三章第二节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教学详案

上海科技版物理九年级上10第十三章第二节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教学详案

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第二节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教学反思设计说明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热传递、热量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从而提出了比热容的概念,它是本章的重点知识。

本节教材是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常识出发提出问题,经过探究活动得出结论,并应用探究所得解决实际问题。

新教材更为关注的是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实验探究。

本课时教学内容主要是比热容的概念的建立,这是下节课进行热量计算的基础。

从学生角度看,初中学生已基本掌握探究的模式程序,基本掌握了控制变量、转换、比值定义等方法的运用,本节的探究活动教材采用的是一种开放式的探究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切实体验物质的热属性,以加深学生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基本属性,是反映物质的吸、放热性能的物理量,知道比热容的单位J/(kg·℃)及其读法、含义。

2.会用比热容的概念解释有关的简单现象,知道水的比热容较大。

3.会计算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升高的温度不同这一特点,会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和进行实验。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联系实际,分析与比热容有关的问题,让学生感受物理无处不在,体会物理知识的魅力,养成探索、思考物质世界奥秘的兴趣和好奇心,逐步帮助学生建立对物理和科学的感情。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实验探究物质的吸、放热性能。

2.比热容的概念。

教学难点1.理应用比热容解释相关物理问题。

2.了解不同物质吸、放热性能上的不同。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交流和讨论法。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小功率电热器2个(同规格)、一杯水、一杯煤油、500mL 烧杯2只、搅拌器2只、温度计2支、秒表、托盘天平和砝码等。

授课时数2课时第1课时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明朗的天,碧蓝的海,人们漫步海滨,感受到海风迎面吹拂,会觉得十分舒畅。

研究物质比热容的比热容测定实验

研究物质比热容的比热容测定实验

研究物质比热容的比热容测定实验引言物质的比热容是指单位质量的物质在温度变化时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它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对于研究物质的热性质、传热现象以及工程应用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比热容测定实验的相关定律、实验准备及过程,并探讨该实验的应用和其他专业性角度。

正文一、热传导定律比热容测定实验基于热传导定律,即热量会从高温物体传导到低温物体,直到达到热平衡。

这一定律是基于能量守恒定律和热力学定律推导出来的,可以用数学公式表达为:Q = mcΔT其中:Q表示热量,m表示物质的质量,c表示物质的比热容,ΔT表示温度变化。

二、实验准备在进行比热容测定实验前,我们需要准备以下实验设备和材料:1. 热量测量装置:例如热容器、热量计等。

2. 温度测量仪器:例如温度计、热电偶等。

3. 比热实验样品:可以具体选择不同物质的固态、液态或气态样品,如水、金属块等。

三、实验过程1. 保持实验环境的恒定性在进行比热容测定实验前,首先要保持实验环境的恒定性,例如室温和湿度等。

这是为了避免外界环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 准备实验样品将所选的实验样品准备好,通常使用质量较稳定的样品,如均质金属块、纯净水等。

3. 测量物质的质量称量物质的质量m,并记录下来。

4. 监测环境温度使用温度计等仪器监测环境温度,并记录下来。

这是为了确定实验开始时的环境温度。

5. 记录初始温度将温度计等仪器浸入实验样品中,记录下样品的初始温度Ti。

6. 提供一定的热量为了提供一定的热量,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加热。

例如,可以通过加热器将实验样品加热至一定温度。

7. 监测温度的变化监测实验样品的温度变化,可以使用温度计、热电偶等仪器进行实时测量,并记录下每个时间间隔的温度值,直至实验结束。

8. 计算热平衡状态在实验过程中,当实验样品的温度变化达到平衡状态时,可以停止加热,记录下此时的温度值,记为热平衡温度Te。

9. 计算比热容根据热传导定律的公式Q = mcΔT,根据实测的温度变化值计算出比热容c。

《探究—物质的比热容》说课稿(全国实验说课大赛获奖案例)

《探究—物质的比热容》说课稿(全国实验说课大赛获奖案例)

《探究—物质的比热容》说课稿一、使用教材北师大出版社初中物理教材九年级全一册第十章第三节二、实验器材定值电阻丝、双层玻璃杯、固定好接线柱的隔热杯盖、数字温度计、计时器、学生电源、电子秤、水、色拉油、烧杯、导线三、实验创新要点1.研究思路的改进本节课在教材中的设计是探究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种类是否有关,不能为比热容的定义奠定实验基础,也无法类比密度的定义。

改进实验的目的是想为比热容的定义提供实验支持,能够类比密度的定义,使学生体会建立比热容概念的必要性,比热容定义的合理性,利于完善学生的物质观。

2.实验器材的改进要想定量的进行探究,如何测量液体吸收的热量就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原来的实验器材不太容易测量,因为如果使用加热棒,很容易接触烧杯底,会导致散热比较严重,而且加热棒的功率较大,学生操作不太安全。

如果是用酒精灯加热,酒精灯单位时间内放出的热量和杯中液体吸收的热量都不太稳定,也不能准确的测出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改进的器材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呢?使用定值电阻丝来加热,这样的好处一是功率比较小,学生可以操作,因此可以进行学生实验,二是电阻丝在液体中的位置也方便固定,最重要的一点是电阻丝的发热功率稳定,方便利用加热时间和电阻丝的功率,计算电阻丝放出的热量,也就近似等于液体吸收的热量。

为了使热量测量更加准确,在散热方面也要进行改进,采用双层玻璃杯和隔热材料切割成的杯盖,来减少热量的散失。

为了使温度的测量更准确,还将液体温度计换成了数字温度计。

(如图1所示)图 1四、实验设计思路为了对比得出不同物质的吸热特性,分别对水和色拉油进行了探究,分别探究它们吸收的热量与升高的温度和水的质量之间的关系。

以探究水吸收的热量Q和升高的温度Δt的关系为例来说明设计实验的思路,设计思路如图2所示。

图 2在设计实验过程中思考四个问题:一是如何改变变化的温度Δt,二是如何测量Δt,三是如何控制质量m,四是如何测量水吸收的热量Q。

研究物质的比热容+精品教案

研究物质的比热容+精品教案

教学方案比值反映了物质本身的特性,即密度:=根据刚才得到的四个结论:同种物质:①m相同,Δt相同,Q吸相等;②m相同,Q吸与Δt成正比;③Δt相同,Q吸与m成正比。

由以上①②③得到:同种物质,Q吸与m和Δt的乘积成正比,且比值是一定的。

不同种物质:④m相同的不同物质,Δt相同,Q吸一般不相等。

由④可以得到:不同种物质,Q吸与m和Δt的乘积的比值不同。

这两条再与上面密度的定义方法进行类比,就可以得到比热容的定义。

【ppt 16】【板书】2.比热容在数值上等于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用符号c表示。

3. 计算式:①吸收热量时:c=或c=记录。

明确比热容的定义、计算式、符号、单位。

②放出热量时:c=或c=4.表达式中,c的单位是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J/(kg·℃),Q吸、Q放的单位是J,m的单位是kg,t1、t2的单位是℃。

【ppt 17】【板书】例如:水的比热容为 4.2×103J/(kg·℃)它表示的物理意义:质量为 1 kg 的水,温度每升高(或降低)1 ℃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 4.2×103 J。

5.比热容是反映物质自身性质的物理量。

不同的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

【ppt 17】教师讲解: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的大小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物质的状态有关。

【ppt 18】教师给出生活中常见物质的比热容(表格)从表中可以看出,水的比热容最大。

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也可能是相同记录。

查看表格并听讲、回答问题。

知道不同物质、不同状态其比热容不同,知道水的比热容最大。

生物体造成严重损害。

【ppt 23、24】题1、2。

【ppt 25】进行小结。

【ppt 26】知识拓展:城市热岛与人工湖【ppt 27】布置作业。

阅读题目,给出答案听讲。

阅读、听讲并思考。

拓展延伸:知道可以通过建造人工湖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板书设计12.3 研究物质的比热容1.比热容的物理意义:反映了不同物质的吸、放热性能。

12.3 研究物质的比热容 教案

12.3 研究物质的比热容 教案

12.3 研究物质的比热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基本属性,是反映物质的吸、放热性能的物理量,知道比热容的单位J/(kg·℃)及其读法。

2、会用比热容的概念解释有关的简单现象。

知道水的比热容较大。

◆过程与方法3、通过实验探究,认识不同物质吸(放)热性能不同这一特性,会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和进行实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物理无处不在,体会物理知识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不同实验和引出比热容概念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用具】两个相同的酒精灯、两个相同的烧杯、托盘天平、两个温度计、秒表、水和油、铁架台等【教学过程设计】【板书设计】研究物质的比热容1、质量1、物质吸收的热量2、升高温度(加热时间) 3、物质种类(水、油)转换法2、比热容:表示物质的吸、放热性能(物质属性)(C)单位:J/(kg·℃),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

C= 4.2×103 J/(kg·℃)水【教学设计亮点】1、研究比热容实验是教学的难点,在引入上从生活体验入手,用餐巾纸和普通试卷纸来比较吸水能力,同时引导在作对比时要控制质量相同。

再次用微课视频播放海边沙子和水在同一阳光照射下,温度不同的体验引入课题:不同物质的吸热能不同吗?结合生活体验是本节课的亮点之一。

2、在教学过程中为了突破本节课的难点,用了小组实验和小组合作学习也是本节课的最大亮点,在实验中充分体会到原来不同的物质吸热能力是不同的。

同时锻练了学生的实验操作流程,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并探究实验中得到学习的成就感。

3、设计实验方案是难点,本节从前面已学的知识和烧水经验知道,水吸收的热量与质量和升高温度有关,在运用控制变量法时,使学生容易想到要控制质量和升高温度相同。

层层推进,深入浅出是本节课的难点突破,也是亮点。

2022年沪科版物理九年级《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教案

2022年沪科版物理九年级《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教案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热量概念,知道物体吸收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热量的单位。

(2)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知道比热容的单位,会查比热容表,会用公式进行计算热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猜想物体吸收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方案,然后进行实验,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归纳,经历比热容概念的建立过程。

(2)通过运用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理解一些简单现象,认识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猜想物体吸收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方案,然后进行实验,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归纳,经历比热容概念的建立过程,激发探究热情。

(2)通过比热容的运用,感受物理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教学重点探究计划的制定与实验的实施,对实验结果的交流讨论。

四、教学难点热源及加热时间的控制,对实验数据的分析。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思考】(1)烧开一壶水与烧开半壶水需要的热量一样多吗?(2)把一壶水烧开与烧成温水需要的热量一样多吗?【思考】为什么海水和沙子在同一时刻的温度不一样?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说出猜想并说出猜想的依据。

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积极发言。

(二)讲授新课1.实验探究与学生共同设计实验方案:选用实验器材、测量什么物理量、记录那些数据、怎样分析实验数据以及实验步骤。

并演示实验①提出问题:水和煤油,问:如果它们质量相同,升高相同的温度,两者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

由此提出怎样的研究课题,由学生总结。

②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讨论:选择哪两种物质加热进行对比,加热液体好还是固体好;如何控制变量;测量那些物理量;用什么器材。

方案一: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

方案二: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不同。

实验器材:两只相同的酒精灯,相同的烧杯两只,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温度计两支,搅拌器两支,铁架台两个,秒表,火柴。

比热容比实验报告

比热容比实验报告

比热容比实验报告比热容比实验报告引言:比热容比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物质在吸热或放热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情况。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不同物质的比热容比,探究不同物质对热量的吸收和释放能力的差异。

实验目的:1. 测量不同物质的比热容比,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

2. 探究物质的比热容比与其内部结构和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

实验器材:1. 热容器:一个带有绝热层的容器,用于保持温度稳定。

2. 温度计:用于测量物质的温度变化。

3. 不同物质的样品:例如水、铁、铝等。

4. 热源:例如燃烧炉或电炉。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热容器放在实验台上,确保其绝热层没有破损。

2. 样品准备:准备不同物质的样品,并确保它们的质量相对较小,以便于加热和测量。

3. 实验组装:将样品放入热容器中,并使用夹子或支架固定。

4. 加热过程:将热源接入热容器,并将温度计插入样品中。

5. 记录数据:开始加热后,每隔一段时间记录一次样品的温度,并绘制温度-时间曲线。

6. 实验结束:当样品温度趋于稳定时,停止加热,并记录最终温度。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不同物质在加热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曲线。

以水、铁和铝为例,我们可以看到它们的温度变化曲线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在加热过程中,水的温度变化较为平缓,表现出较高的比热容比。

这是因为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强,需要较多的热量来克服分子间的吸引力。

相比之下,铁和铝的温度变化较为迅速,表明它们的比热容比较低。

这是因为金属元素的结构较为紧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小,因此吸收的热量较少。

讨论与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不同物质的比热容比存在差异,这与物质的内部结构和化学性质有关。

2. 比热容比高的物质在吸热或放热过程中温度变化较为缓慢,而比热容比低的物质则相反。

3. 比热容比可以用来描述物质对热量的吸收和释放能力,对于热力学研究和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本实验还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我们只选取了少数几种物质进行测量,因此得出的结论可能不具有普遍性。

化学实验探究物质的比热容与温度变化的关系

化学实验探究物质的比热容与温度变化的关系

化学实验探究物质的比热容与温度变化的关系在化学实验中,我们经常需要研究物质的特性和性质。

其中一个重要的特性就是比热容。

比热容是指单位质量物质在温度变化过程中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了解物质的比热容与温度变化的关系对于我们在实验室中的工作和研究至关重要。

实验室中,我们常常使用容器装载待测物质,利用加热或冷却的方法来控制物质的温度。

这个过程中,需要测量物质吸收或释放的热量,并记录温度的变化。

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推断出物质的比热容以及其与温度变化之间的关系。

实验步骤:步骤一:实验准备准备一定质量的待测物质和一个恒温水槽。

在恒温水槽中设置一个温度计,以测量水槽内水的温度变化。

同时,准备一台电磁加热器,并将其连接到恒温水槽上。

步骤二:测量待测物质的质量使用天平准确测量待测物质的质量,并记录下来。

步骤三:测量水槽内水的初始温度使用温度计测量恒温水槽中水的初始温度,并记录下来。

步骤四:加热待测物质将待测物质放置在恒温水槽中,然后打开电磁加热器,开始加热过程。

在加热过程中,使用温度计不断测量并记录水的温度变化。

步骤五:测量水槽内水的最终温度待测物质完全加热后,关闭电磁加热器,并使用温度计测量恒温水槽中水的最终温度,并记录下来。

步骤六:数据分析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待测物质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根据热量和温度变化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得出物质的比热容。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以上实验步骤,我们可以得到待测物质的比热容和其与温度变化的关系。

比热容的数值代表了单位质量物质在温度变化过程中吸收或释放的热量的大小。

实验结果可以告诉我们不同物质的比热容是否相同,以及温度变化对比热容的影响。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物质进行测试,以比较它们的比热容。

实验结果可能显示不同物质的比热容有所不同,这是因为不同物质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不同。

此外,在测量过程中我们还可以观察到不同物质在温度变化下的反应速率和状态变化。

一些物质可能会发生物理变化,如融化或凝固,而一些物质可能会发生化学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探究四探究物质的比热容★猜想与假设一、1、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Q吸(放)=C比m△t ;2、比热容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3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二、有关实验及注意事项参阅实验报告册及教材内容探究物质的比热容习题(一)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一杯煤油用去一半, 它的比热容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B. 吸收热量多的物质, 比热容一定大C. 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一定多D. 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 吸收了相同的热量,煤油升高的温度大于水升高的温度【解析】选D。

本题考查比热容的理解。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与它的质量和体积、温度等无关,故选项A是错的。

从比热容的定义可知, 比较两种物质比热容,应当在质量及升高的温度相同的条件下,比较它们吸热的多少, 吸热多的比热容大, 反之则小, 故 B 缺少条件, 不正确。

温度高的物体不发生温度或状态变化, 是不会放出或吸收热量的,故C也不正确。

由于水的比热容大,当质量相同的水、煤油吸收相同热量时, 煤油升高的温度高。

【方法归纳】(1)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与物质的种类有关,而与物质的质量、升高的温度、吸收热量的多少无关。

(2) 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物质的比热容、质量、温度的变化都有关。

2. (2013 ·宜昌中考)炎热的盛夏,人站在水中时感觉凉爽,而当人站在沙土上时却感到烫脚, 这主要是因为水和沙具有不同的( )A. 热量B. 质量C.比热容D.密度【解析】选C。

本题主要考查了比热容的知识。

在自然界中, 水的比热容最大,因此对气温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土在吸收相同的热量后, 由于水的比热容远远大于沙土的比热容,所以水升温慢, 沙土升温快。

故选C。

3. (2014 ·开封十七中月考)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了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 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 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

根据图线可知(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B. 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 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C. 加热时间相同, 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D. 加热时间相同, 甲液体温度升高比乙液体温度升高得多【解析】选A。

本题考查对图像的认识。

根据图像可知: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升高相同的温度, 甲的加热时间更长, 吸收的热量更多, 说明甲的比热容大, 所以A对,B 错。

同一热源加热,相同的时间内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就是相同的,所以C是错误的;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加热相同的时间,乙的温度升高值更大,所以D是错误的。

【易错警示】分析比热容图像时常见失误(1) 不明确横轴和纵轴的含义。

(2) 不会作辅助线(控制变量)分析、总结物理规律。

(3) 认为质量相同的两种不同的物质,比热容越大,温度变化越大。

4. 如图, 生活中常用水作为取暖用的液体, 因为水的大, 与其他液体相比降低相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

【解析】本题考查比热容的应用。

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所以降低相同的温度, 水放出的热量多。

答案:比热容多5. 在“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 的实验中,可以通过控制水和煤油的质量相同、吸收的热量相同,比较它们的多少, 从而比较它们的吸热能力;实验中,用间接反映吸收的热量。

【解析】本题考查比热容的实验探究。

水和煤油的质量相同, 吸收的热量相同, 可以根据公式c= 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大小,Δt 越小,比热容越大,说明吸热能力越强;实验中, 用同一热源给物体加热,其吸热的多少是通过加热时间反映出来的,加热时间越长, 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

答案:升高温度加热时间6. (2013 ·临沂中考)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 晓雯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A. 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 分别装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B.用两支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初温;C.在烧杯中,分别放入功率相同的电热器, 加热相同时间;D. 用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末温。

(1) 步骤A存在的错误是, 应改为。

(2) 步骤C, 加热相同时间是为了使水和煤油。

(3) 步骤B和D是为了得出水和煤油。

【解析】本题考查比热容的探究实验。

(1) 实验中应当控制两种液体的质量相同, 所以 A 步骤中的错误是取两种液体的体积相同;(2) 步骤C中使用相同的加热器给两种液体加热相同的时间,目的是使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3)步骤B和D 分别测水和煤油的初温和末温, 目的是计算它们升高的温度并进行比较。

答案:(1) 装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装入等质量的水和煤油(2) 吸收的热量相同(3) 升高的温度【试题备选】 1.(2012 ·东营中考)已知铁的比热容小于铝的比热容, 质量相同的铁块和铝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后, 温度升高得多;若它们降低相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多。

解析】本题考查比热容的理解。

由于铁的比热容小于铝的比热容, 根据公式Q=cmΔt, 当质量相同的铁块和铝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后, 铁块温度升高得多;若它们降低相同的温度, 铝块放出的热量多。

答案:铁块铝块2. (2014 ·平南县六陈中学期末) 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吸热本领的大小, 小文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 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 实验数据记录如表:质量/g升温10℃ 所需时间/s升温20℃ 所需时间/s升温30℃ 所需时间/s 沙子306489124水3096163220(1) 在此实验中用表示水和沙子吸热的多少;(2) 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等的水和沙子, 升高相同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或“小于” ) 沙子吸收的热量;(3) 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 质量相等的水和沙子, ( 选填“水”或“沙子” ) 升高的温度更高。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

(1) 本实验采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 加热时间越长, 沙子和水吸收的热量越多, 因此实验中用酒精灯加热时间表示水和沙子吸热的多少。

(2) 由表中数据可知, 水吸收的热量大于沙子吸收的热量。

(3) 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 根据吸收热量的计算公式Q=cmΔt, 水和沙子的质量相等,又因为水的比热容大于沙子的比热容, 故沙子升高的温度更高。

答案:(1) 酒精灯加热时间(2)大于(3) 沙子3. (2014 ·湖北武汉联考) 为了探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小明做了如下实验:用 4 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水和煤油, 用同样的电加热器加热水和煤油, 得到如下实验数据:(1) 比较记录次实验可得出:同种物质, 升高相同的温度, 质量大的吸收的热量多。

(2) 比较记录 1 和3, 结论是。

(3) 比较记录 3 和4, 结论是。

(4) 综合上述结论, 进行概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的多少与有关。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比热容的实验探究。

(1) 实验 1 烧杯中液体的质量是200 g, 升高10℃用的时间是12分钟,实验2烧杯中液体的质量是100 g, 升高10℃用的时间是 6 分钟, 而每分钟吸收的热量是相等的, 故说明:物体吸热的多少与质量有关,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质量大的吸收的热量多。

(2) 实验1烧杯中液体的质量是200 g, 升高10℃用的时间是12 分钟,实验 3 烧杯中液体的质量是200 g, 升高10℃用的时间是6分钟,而每分钟吸收的热量是相等的,说明: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也不相同。

(3) 实验 3 烧杯中液体的质量是200 g, 升高10℃用的时间是 6 分钟, 实验 4 烧杯中液体的质量是200 g, 升高5℃用的时间是3分钟,而每分钟吸收的热量是相等的,说明: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升高的温度越高吸收的热量也越多。

(4) 综合上述结论,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质量、物质的种类、温度的变化量都有关系。

答案:(1)1 、2(2) 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 升高相同的温度, 吸收的热量不同(3) 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 升高的温度越高, 吸收的热量越多(4) 物质的种类、物质的质量、温度的变化量【方法归纳】叙述结论时,一定要注意强调前提条件:(1) 在“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条件下, 表述“吸收的热量与升高温度的关系” ;(2) 在“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条件下, 表述“吸收的热量与质量的关系” ;(3) 在“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 条件下,表述“吸收的热量与物质种类是否有关”。

4. 小王同学做“比较两种材料保温性能” 的实验, 他取①和②两种保温材料, 两支相同的温度计, 两个相同的大玻璃烧杯, 钟表和初温相同、质量相等的热开水,以及细线、硬纸片、剪刀等, 做两个外形相同的保温装置,其中一个如图甲所示。

然后在相同环境的房间里同时开始做实验。

他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绘得图乙所示的“水温与时间关系”图像。

实验过程中室温保持不变, 请你回答:(1) ①和②哪种材料的保温性能好?答:(选填“①”或“②” ) 。

(2) 对于同一保温材料内的水, 在第10 min 到第20 min 时间内放出的热量(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第20 min 到第30 min 时间内放出的热量。

(3)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 ①保温材料内的水放出的热量( 选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 ) ②保温材料内的水放出的热量。

【解析】(1)初温相同、质量相等的热开水,在相同时间内,由图乙可看出,①降温慢,故①保温性能好。

(2) 对于同一保温材料内的水,温度越高,降温越快。

在第10 min 到第20 min 时间内放出的热量大于第20 min 到第30 min 时间内放出的热量。

(3)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 初温相同、质量相等的热开水, ①和②都降低到20℃, 由Q=cmΔt 可知, 放出热量相等。

答案:(1) ① (2)大于(3)等于【一点通】找找你容易错在哪里小”或“不变” ) 。

【学生自答】4.2 ×103J/(kg ·℃) 变小【教师点评】①水的比热容回答正确。

②比热容的含义理解错误: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只跟物质的种类和所处的状态有关, 与物体质量大小、是否吸热、温度变化无关。

【正确答案】4.2 ×103J/(kg ·℃) 不变探究物质的比热容习题(二)1.由Q吸=cm(t-t 0)可得c= , 关于同一物质的比热容c,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 则比热容增大一倍B. 若质量增大一倍, 则比热容减至一半C. 若加热前后的温度增大一倍, 则比热容增大一倍D. 无论质量多大, 比热容都一样解析】选D。

本题考查比热容的理解。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跟温度的变化、质量大小和吸热多少无关,故选项A、B、C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