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 重点
新闻评论重点

1,新闻事实:那些对接受主体而言有价值的事件,或者指能受到大众重视或者为大众喜闻乐见,并能在实践中产生较大影响和作用的事件。
2.新闻评论:属于言论的范畴,是现代各种大众传播媒介普遍运用的、面向受众传播的对有关现实生活中典型的新闻事实和群众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所表达的意见性信息。
是言论的重要形式。
通过新闻媒体进行传播,追求意见表达与传播效率。
3.社论:社论是代表报社、刊物或通讯社编辑部就当前国内外时事或重大事件发表的权威而慎重的言论。
社论是报纸的灵魂和旗帜,是新闻评论中最重要的言论形式。
4.评论员文章:是介于社论和短评之间的一种评论形式,是中型的评论文章。
这类文章一般在1000字左右,往往就某一问题或选择一个重要的侧面发表意见,作更深一层的分析。
5.特约评论员文章:是评论员文章的一种特殊的形式,强调文章作者的身份。
这类评论对象大多是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专题性更突出。
6.短评:是一种短小精悍、运用灵活的评论形式,篇幅一般在600字左右,最长不超过1000字,在报纸上较为常见。
特点是内容单一、论题集中,分析扼要,开门见山、一事一议。
7.编者按:是对媒体所发表的新闻报道、文章进行简要的提示、评议、阐述或作补充说明的文字,正式表明编辑部的态度,一般采用于较为郑重的场合。
8,专栏评论:是在报纸相对固定的版面上特定的专门栏目中发表的评论。
12.:述评:是新闻与新闻评论的结合体,是以夹叙夹议方式传播新闻信息和思想观点的新闻体裁。
13.选题:即选择新闻评论所要评述的事物或要论述的问题,它规定着评论的对象与范围。
14.立意:是作者对所选的论题做出的判断,包括一篇评论的中心思想和基调。
15.结构:是谋篇布局见诸于文字的外在形式,指的是文章各个部分之间以及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的安排,它包括开头、结尾、段落:层次、过渡、照应等。
16.论点:是评论者要告知受众的见解,观点论断或主张。
17.论据:是用来阐述、支持论点的依据,也就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是形成判断、推理的依据。
新闻评论重点整理

新闻评论重点整理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媒体的发展,新闻评论成为人们了解时事并表达观点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将对新闻评论的重点进行整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新闻评论。
一、新闻评论的定义和作用新闻评论是基于对新闻事件的观察和理解,以个人或团体的立场观点,对其进行批判、评价、分析和评论的行为。
它的作用在于帮助读者深入了解新闻事件背后的意义,加深对事件的理解,引导公众讨论和思考该事件的影响,以及为新闻报道提供反馈和改进的建议。
二、新闻评论的分类1. 事件评论:针对具体事件进行评论,分析事件的背景、原因和影响;2. 政治评论:关注政治话题,对政府决策、政策实施等进行评价和分析;3. 社会评论:关注社会问题,如环境保护、教育改革、贫富差距等,对社会现象进行观察和评论;4. 经济评论:关注经济状况和经济政策,对经济领域的事件进行评价和解读;5. 文化评论:关注文化领域,如文学、音乐、电影等,评论相关作品的特点和影响。
三、新闻评论的要素1. 事实准确性:评论应基于准确的事实,避免歪曲和虚假信息;2. 独立立场:新闻评论应独立于新闻报道,表达个人或团体的观点和看法;3. 逻辑严密性:评论应具备合理的逻辑结构,观点清晰,论证有力;4. 多样性和包容性:评论应兼顾多方观点,提供不同角度的思考和分析;5. 关注公众利益:评论应关注社会公众的利益,反映社会民意,并提供合理化解方案。
四、新闻评论的重要性与意义1. 监督权威:新闻评论通过对政府、企业等权威机构的监督,促使其更加负责地行使权力;2. 促进公众参与:新闻评论鼓励公众参与社会事务,使舆论更加开放和多元化;3. 引导舆论方向:新闻评论可以引导公众对事件的关注和思考,推动社会进步和改革;4. 促进新闻质量:新闻评论对媒体的报道提出批评和建议,促进新闻质量的提升;5. 慰藉和宣泄情绪:新闻评论作为公众发泄情绪的渠道,能够满足人们对事件的表达和倾诉的需求。
总结起来,新闻评论在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新闻评论考试复习重点整理

新闻评论【绪论+第一章】1新闻评论的新态势有哪些?(1)报纸:由评论专栏向言论版的扩张,中媒竞争逐渐进入“观点时代”,致使言论版竞争更火热,国内都市报(含晚报)都开设了时评版;(2)网络评论的兴起,有力拓展;(3)评论作者的“四位一体”格局:本报评论员的职业写作、写手的准职业化写作、有感而发的公民发言、专业话题的学者发言;(4)评论生态出现多样性:评论形式、规格、结构、比重呈多样化,时评化特点与日俱增;(5)未来新闻评论前景——网络评论情绪化、通俗化,报刊评论专业化趋向、电视评论正本清源。
2新闻评论的特点有哪些?(1)论题的新闻性a现有新闻再评论,评论以新闻为依托,新闻要具有时效性和新闻价值。
b针对现实工作和实际生活中的某一个迫切问题,某一类思想倾向而写的。
特性①强烈的时效性:新事件、新现象、新话题。
②直接的现实针对性:有的放矢、工作的薄弱环节,不良社会风气,错误思想言行,认识的盲区与误区,忽视的精神与行为,思想的疑虑与偏见等。
③评论对象的特定性:特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具体事物,要求切合实际、具体事物具体分析。
④对新闻事实的依托性:常以新闻由头挑开话题,以当前的事实为依据展开论述。
(2)论理的思想性包含三层意思:新闻评论贵在说理,说什么样的理,怎样说理。
①就实论虚:摆事实,讲道理。
②价值观念:从政治、思想、道德伦理的角度思考问题。
③政治色彩:在一定的世界观指导下体现出一定的政治立场。
(3)论说的公众性新闻评论从内容到形式,从论题到论理,从语言到文风都要面向最大多数的公众,具有广泛的公众性、公益性。
评论主要面向广大受众,抓住他们密切相关的问题发言,关注公众问题构建公民社会。
公众性:①论题来自公众,与公众切身利益相关;②评论的立论客观、公允、为民代言,真正成为受众利益的代表者,正群舆论的传播者和引导者;③评论的论述方式和语言表达上也应当以符合广大民众的特点和需要,尽量照顾他们的兴趣和爱好,为他们所喜闻乐见;④评论的公众性还表现为群众对于新闻评论的积极参与。
新闻学《新闻评论》课程考试大纲(重点内容)

《新闻评论》课程考试大纲本次考试为闭卷考试,题型与分值分布如下:1、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题,总分10分主要考察对知识点的了解与识记2、判断题,每题1分,共10题,总分10分主要考察对知识点的了解与识记3、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5题,总分20分主要考察对学术概念的理解与掌握4、论述题,每题10分,共2题,总分20分主要考察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5、写作题,本大题40分,主要考察对常见新闻评论形式写作要领的综合运用考核知识点范围如下:第1-3章了解与识记1、新闻评论的定义P182、报刊新闻评论常用字体;正楷字体P193、新闻评论的三个根本特征:论题具有强烈的新闻性,论理具有鲜明的思想性,论说具有广泛的公众性P314、新闻评论是媒体的旗帜与灵魂P415、新闻媒体引导舆论的两种基本手段:新闻报道手段,评论手段P41理解与掌握1、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比较P22-232、舆论的定义P413、新闻评论的具体作用P43-46第4-8章了解与识记1、我国民主革命时期的报刊言论的三个阶段:以政论为主的报纸评论的兴起(1874-1894);从政论向评论的演变(1894-1914);新闻评论进入了新的时期(1914-1949)2、无产阶级新闻评论的开端:1984年,马克思写下《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一文P623、新闻评论的党性原则内容: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坚持党的立场,从党和人民利益出发观察和处理问题,自觉维护党的利益,同损害党的言论和行为作斗争。
P704、坚持新闻评论党性原则必须把握的三个方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贯彻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方针5、宣传工作的三条基本原则:讲事实、讲真话、讲道理P73:6、新闻评论工作者的基本素养:除了具备新闻工作者的基本修养外,还应该有更高的要求,新闻评论工作者既是媒体的代言人,又是编辑部的参谋员,是业务上的多面手。
P89理解与掌握:党报评论应对新媒体冲击的主要方略:P80-86第9-12章了解与识记1、新闻评论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P1072、论点有两种,总论点和分论点,它们之间的主要关系类型;主从关系、递进关系、因果关系P1123、严密的论证是使新闻评论具有战斗力和说服力的保证;P1184、选题与命题的区别:选题是确定评论什么问题,命题是拟定评论的题目P1225、好的论题应具备的条件;新闻评论是否有价值一个重要标志要看它的论题是不是触及现实,时效性和针对性强不强。
新闻评论重点

新媒体评论重点1、新闻评论是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有普遍意义的社会现象、民众密切关注的社会话题进行意见表达的一种方式。
新闻评论与语新闻报道的区别:2、新闻评论的特性(1)强烈的新闻性时新性(时间新鲜、内容新鲜)(2)鲜明的政治性或思想性部分新闻评论带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新闻评论是一种发议论讲道理的文体,要求有逻辑性的说理,如此方可能有说服和认同(3)广泛的公众性表达要接近广大公众评论成为公民意见表达的常用方式之一3、新闻评论的功能作用(1)舆论引导,释疑解惑以舆论引领方向:引领社会舆论的方向为群众释疑解惑,引导受众思想——解除思想疑惑:引导人们认识事物(2)针砭时弊,舆论监督(3)意见表达与意见交流——政府意见,媒介意见,公众意见,个人意见的交流4、社论与评论员文章(1)我国社论的前身——政论文A、王韬:中国第一位报刊政论家B、梁启超的政论文被称为“时务文体”,风行天下(2)我国社论的成熟——以《大公报》社论为代表《大公报》主笔张季鸾的“社评”,标志着近代新闻评论(报章体)的结束和现代新闻评论——当今我们熟知的新闻评论的开始5、社论的定义与特点(1)社论的意义社论(在广播、电视中称为“本台评论”)是代表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大众传播媒介编辑部发言的权威性言论。
6、评论员文章(1)评论员文章的定义与规格(2)介于社论(本台评论)和短评之间的中型评论文体,在内容和写作特点上与社论没有严格的界限,常常以配合或结合新闻报道的形式发表或播出。
7、小言论(1)小言论的由来A、五四运动后,很多报刊开设短论专栏B、邹韬奋确立“小言论”文体:在《生活》周刊上开设“小言论”专栏,成为其王牌栏目之一。
(2)专栏小言论的成熟以人民日报《今日谈》为代表(3)小言论的特点微型化、即兴式、群言性、生动性8、新闻评述:是新闻领域中一种边缘体裁,融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于一体,兼有两者特点和优势。
又称述评或记者述评9、杂文瞿秋白:杂文就是“文艺性的政论文”鲁迅的开拓使杂文成为独立文体60年代邓拓的杂文名噪一时10、网络评论频道:网络媒体中专门用来传播各类评论信息的分支结构。
新闻评论重点整理

新闻评论重点整理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新闻评论》重点整理一、名词解释(20分)概念性名词1.新闻评论:作者就具有典型意义的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发表议论,表明自己立场的一切新闻作品表现形式的总称。
2.选题:新闻评论要予以探讨、研究、解决的问题。
3.结构:文章内部的组织安排形式。
4.述评:又叫记者述评,集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于一体的一种边缘体裁。
5.评论员文章:根据评论重要性和规模性分出的介于社论和短评之间的中型评论文章,是新闻评论的一种重要形态。
6.短评:根据重要程度和规格来划分的一种新闻评论体裁,短小精悍,内容单一,形式灵活。
是新闻评论的一种,规格比社论、评论员文章要小,但同具影响力。
7.编者按:媒体对所发表的新闻报道、理论文章及其他形式的文稿的简要评论,是编者对新闻稿件的评介或说明性文字。
是新闻评论的一种,具权威性。
8.社论:代表媒体表明对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现象的立场与观点,是报社的旗帜、媒体的灵魂,是新闻评论的一种。
9.新闻评论学:运用各学科的综合知识和原理研究新闻评论的运用、写作方法、写作规律和表现形态的应用性极强的学科。
10.舆论:社会公众的意见,表示多数人对某种事态的共同意见或趋向一致的看法。
11.舆论监督:社会环境、民意民心的监测站,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权力。
12.主题/命题:议论的题目,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对选题的深化和具体化。
17.立意:一篇作品所确立的文意。
它包括全文的思想内容,作者的构思设想和写作意图及动机等,其概念的内涵要比主题宽泛的多。
18.立论:就某个问题提出自己的论点、见解。
19.论点:作者所持的观点。
20.联想思维:从一个基点出发,全方位、多角度对问题进行广度的认识。
横向思维:根据事物的逻辑关系,由此及彼地展开联想,打开思路。
逆向思维:从事物的相反方向去思考,提出与一般人及常理不同的看法。
(完整版)新闻评论教程重点丁法章

《新闻评论教程》丁法章著上.新闻评论学的一般原理第一.绪论第一.新闻评论学的界说新闻评论学的定义:新闻评论学是应用新闻学中的一个分支,是以纸质媒体、电子媒体和网络媒体新闻评论的原理、原则、方法以及历史沿革作为研究对象,以熟练掌握新闻评论运做规律、发挥评论最大效用为主旨的一门科学.新闻评论学研究的范围:新闻评论的特点、种类、地位和作用,新闻评论运做规律,和这种新闻体裁发展和演变的历史。
学习和研究新闻评论学的意.一. 由新闻评论在媒体上的地位所决定新闻评论由于它的独特功能,是作为新闻传播的灵魂和旗帜而存在的,它是直接影响社会舆论的最权威、最有力的传播形式,在整个信息传输中,总是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
具体的:第一,新闻评论是判定一家新闻媒体政治面貌的旗帜,加强新闻评论是提高媒体思想性的基本一环,新闻评论质量的高低是衡量每体工作水准的重要依据之一。
第二,就报纸而言,新闻评论往往是整个报纸宣传的纲,抓好评论这一环,旧可以把全部报道工作贯穿起来,所以加强评论工作和提高评论质量,是显示这张报纸工作水平的重要方面。
二、由当前新闻传播业的急迫需要所决定广播电视评论、网络评论异军突起,评论工作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报纸新闻报道易于趋同,新闻评论正好可以大显身手,张扬报纸的个性,显示报纸的水平,吸引更多的读者。
三、由做一个称职的完备的新闻工作者的要求所决..评论素养:应当具有灵敏的职业嗅觉,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对周围的一切,对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情况有充分的了解,有自己的判断和估价,有发言的主动权..具有高评论素养的优秀记者对社会政治和全局情况留心观察,缜密思考,保持高度的政治敏感,蕴涵丰富的思想积累,因而写出的新闻报道比一般记者高出一筹;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和迷离混沌的生活事件中,捕捉事物的本质,理出报道的主线。
其结果不仅能够地心应手地采写好新闻报道,而且可以根据需要配发多种形式的评论。
第三.学习评论写作应有的态.一. 打破“评论神秘”的观念,树立苦战能过关的志..二、克服“评论无学”的思想,认清评论与政治及理论的关..三、改变“眼高手低”的状况,做评论园地里坚持练笔的耕耘者第二. 新闻评论的特点第一.新闻评论的定..新闻评论的定义:新闻评论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最新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发议论、讲道理,有着鲜明针对性和引导性的一种新闻文体,是现代新闻传播工具经常采用的社论、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和述评等的总称,属于论说文的范畴...新闻报道是基础和主体,它的主要人是报道新闻事实、传递新闻信息,用事实来反映现实生活,以一种无形的意见来启迪受众。
新闻评论重点

一、新闻评论中的叙事性因素与新闻报道中叙事性因素相比,有什么不同?1它们是为作者表达自己的观点服务的,本身并没有独立的作用2新闻评论中的叙事性因素,不一定都具有新闻性3新闻评论的叙事性因素之间应具有认识上的相关性,其相关性体现为都是观点服务4新闻评论中的叙事因素是为表达观点服务的,不要求完整全面5新闻评论中的叙事语言,不要求像新闻报道那样的客观中立。
二、论据的来源?1直接来源①本人的亲身观察和发现2间接来源公开普遍容易获得的;人们普遍接受的常识;专业知识转为国民知识三、论据的要求?1没有争议2与论点和评论对象相关3接近(准确性)4新鲜(相对于事实论据在评论中使用频度和读者熟悉的程度而言的)四、叙事的策论有什么?实际写作时,根据不同情况,做不同的策略选择。
开头即可以陈诉事实也可以先表达观点。
五、在新闻评论涉及的事实材料中,“油头”徐论据这两种内容在性质上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与论据一样,“由头”本身一般具有无争议性,不需要作者在文中做出判断,从这一点上来看,它是可以作为论据的。
但在实际的评论写作中,“由头”往往仅仅起到一个引起话题的作用,作者离开了这个起点就不再回来了。
他更多地要依靠其他的事实材料来进行论证。
六、一个刚刚发生的新闻事实,在评论中作为论据和作为评论的对象,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在哪里?二者的区别在于:作为论据的新闻事实本身已不具有多少认识价值,它可能是以前频繁出现过的,人们已经熟悉了并且在评判上没有什么争议的事实;而在一篇评论中作为“对象”的新闻事实,可能是较新出现的,人们对它还没有形成稳定的共识七、论证对于当代新闻的意义?1观点传播格局看①论证是消除质疑的方法②多元价值、多元利益的社会:逐渐开放的言论空间2从评论议题的时代特征看:公共性、平等性、交流说服性八、掌握新闻评论中运用的逻辑方法有一个基本的着眼点?1首先辩识论证中什么是前提,什么是结论2辩识前提与结论的关系特征九、下面的论证,才用了哪种逻辑推理方法?(人总是要死的,第一段运用的是归谬法。
[30篇新闻热点评论]热点新闻评论3篇
![[30篇新闻热点评论]热点新闻评论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c4e85bd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dd.png)
[30篇新闻热点评论]热点新闻评论3篇热点新闻评论篇(1):新闻评论俗话说得好“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关注新闻就是让我用一双‘慧眼’来洞察世界,也丰富了我的知识。
最近我关注到一条国际新闻;泰国‘红衫军’向泰国军队示威,并将中心示威地区划为‘实时战区’。
因此,泰国炮火声不断响起,造成216人伤亡。
泰国总统阿披实为此解释是,泰国政府将采取行动总结‘红衫军’集会。
他还呼吁政府社会各界对军方造成的不便给予理解。
‘红衫军’表示坚决与泰国政府斗争到底,直至现任总统解散国会下议院并辞职。
国际社会密切关注泰国,希望示威者和泰国政府尽量避免进一步暴力行为,敦促各方尽快对话,握手言和。
我想,都是同胞,何必自相残杀呢?冤家路窄,退一步海阔天空。
如果泰国继续暴乱,那么泰国的百姓过不了安宁的生活,听到枪声就会惊慌失措;而且,这样也会影响泰国的经济发展,人们都不去泰国游玩,泰国的经济也会逐渐衰落了。
希望泰国停止暴乱,使泰国人民都能过上安静,幸福的生活。
热点新闻评论篇(2):2022陕西高考满分作文--《致老陈的一封信:不被理解的爱》老陈:您好!看到有关你的新闻后深有感触。
很惭愧,像你父亲一样,我以前开车时也有接听和拨打电话的陋习,受你爱父之心和此举的感动,以后一定会改掉。
想起前几天,我的孩子批评我吃饭时还在刷手机,内心也无比温暖。
谨以此信向你表达支持与敬意。
你的行为赢得了多数人的支持,也有少数人质疑和反对——你要宽容这种七嘴八舌的杂音,这就是舆论,当有关你的新闻变成一个大众传播事件后,很多评论就跟你、跟事件本身无关了,你不要被这些争议所干扰,不要被“举报父亲”这个渲染性标签压得喘不过气来,坚信自己是以这种父亲能接受的方式表达对父亲的爱。
我知道,你这样做,绝不是“吾爱吾父,吾更爱原则”——而就是纯粹的爱父亲,以这种让父亲记忆深刻的方式改掉陋习。
这种爱,只要父亲能够理解就足够了,无须别人的理解。
之所以有一些争议和质疑,是因为他们没有站在一个爱父亲的女儿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没有将心比心,没有同情的理解,而是一个凑热闹的看客和冰冷的旁观者。
新闻评论重点

第一章新闻评论概说第一节新闻评论的基本概念一、新闻评论的定义新闻评论是针对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或公众广泛关注的社会话题,发表议论、做出分析、讲明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体或节目类型。
它包括社论(本台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语、专栏评论、述评、杂文等基本体裁,以及广播评论、电视评论、网络评论的各种独特样式,是报刊、通讯社、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传播媒介以传播意见性信息为主要内容及目的的各类评论文章或节目形式的总称。
二、新闻评论的类别媒介类型评论体裁或类型报刊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语,专栏评论(小言论、时评等),述评,杂文广播口播评论(本台评论、本台评论员文章、本台短评、编前编后话、述评);谈话类、评论员(或主持人)评论、音响评论(也称录音评论,指兼用论述语言和音响表现内容的广播评论形式)电视口播评论(本台评论、编前话、编后话等),主持人(评论员)评论,谈话类评论,电视述评网络网站时评,个人专栏评论,网络论坛评论,网民自发言论(博客、微博等)媒体评论:编辑部评论:社论(本台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辑、记者评论:编者按语、述评、主持人评论个人评论:专栏评论(小言论、时评等)、杂文常规评论: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语、小言论等边缘评论:述评、杂文第二节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比较一、反映内容新闻报道向受众传播新的信息,提供新闻事件的事实真相,力求反映客观事实,用事实说话(客观性信息)新闻评论则以新闻提供的事实为出发点,深入挖掘事实表象所掩盖的本质所在,然后进行分析说理,由点到面,由表及里,深刻揭示事实所蕴涵的意义,直接阐明作者对事实或问题的评价和看法,反映传播的意图。
(主观性信息)二、写作目的新闻报道是以传播新闻信息为主,由此在社会上形成舆论。
它在满足受众欲知未知目的的同时,发挥宣传政策、表彰先进、传播知识、激浊扬清等作用。
新闻评论则旨在使新闻内在的思想得以引申、提高与升华,直接阐明主张与思想观点,摆事实是它论证的手段,讲道理为其根本目的。
新闻评论重点

新闻评论重点(自我总结版)(总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一、名词解释4*5分=20分(新闻评论章不考!)名词解释:1、新闻评论的定义:新闻评论是指在各类大众传播媒介上针对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发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体或节目形态。
2、新闻评论的分类:社论:新闻评论的一种,是最为重要的新闻评论和舆论工具,是报纸编辑部就重大问题发表的评论。
代表报纸编辑部和同级党委就国内外当前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分析评论,及时表明党的立场和态度,阅释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注重政策性、思想性、指导性,文风庄重、严谨、朴实、鲜明。
评论员文章:论述内容的广泛性和重要性,介于社论和短评之间。
它大多根据党的方针政策,旧当前政治生活和实际工作中的某一个方面进行比较集中、深入的分析。
短评:短评是一种短小精悍、运用灵活的评论形式。
根据党的方针政策,就现实生活和实际工作的某一个方面,代表编辑部发言,或抓住新闻报道中最新鲜、最有特色,或者编辑认为最值得突出的东西,加以强调和发挥。
编者按:编者按是对媒体所发表的新闻报道、文章进行简要的提示、评议,阐述或作补充说明的文字,正式表明编辑部的态度,一般采用于比较郑重场合和必要之处。
3、新闻评论的结构:构成一篇新闻评论的各要素的组织方式。
结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内容三要素:理、事、情4、新闻评论的选题,就是选择新闻评论所要评述的事物或要论述的问题,它规定着评论的对象与范围。
5、、新闻评论的价值6、新闻评论的论证方法:(1)因果论证:是依据客观事物之间存在的因果联系进行推理的一种论证方式。
在新闻评论中,从目前的结局,追溯到这个结局形成的根源,或者从已知的原因出发,推导出它的结果。
即因果论证。
常用“究其原因”。
因果联系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有因必然产生果;二是在时间上,因在先,果在后。
新闻评论重点

《新闻评论》重点整理一、名词解释(20分)概念性名词1.新闻评论:作者就具有典型意义的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发表议论,表明自己立场的一切新闻作品表现形式的总称。
2.选题:新闻评论要予以探讨、研究、解决的问题。
3.结构:文章内部的组织安排形式。
4.述评:又叫记者述评,集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于一体的一种边缘体裁。
5.评论员文章:根据评论重要性和规模性分出的介于社论和短评之间的中型评论文章,是新闻评论的一种重要形态。
6.短评:根据重要程度和规格来划分的一种新闻评论体裁,短小精悍,内容单一,形式灵活。
是新闻评论的一种,规格比社论、评论员文章要小,但同具影响力。
7.编者按:媒体对所发表的新闻报道、理论文章及其他形式的文稿的简要评论,是编者对新闻稿件的评介或说明性文字。
是新闻评论的一种,具权威性。
8.社论:代表媒体表明对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现象的立场与观点,是报社的旗帜、媒体的灵魂,是新闻评论的一种。
9.新闻评论学:运用各学科的综合知识和原理研究新闻评论的运用、写作方法、写作规律和表现形态的应用性极强的学科。
10.舆论:社会公众的意见,表示多数人对某种事态的共同意见或趋向一致的看法。
11.舆论监督:社会环境、民意民心的监测站,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权力。
12.主题/命题:议论的题目,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对选题的深化和具体化。
17.立意:一篇作品所确立的文意。
它包括全文的思想内容,作者的构思设想和写作意图及动机等,其概念的内涵要比主题宽泛的多。
18.立论:就某个问题提出自己的论点、见解。
19.论点:作者所持的观点。
20.联想思维:从一个基点出发,全方位、多角度对问题进行广度的认识。
横向思维:根据事物的逻辑关系,由此及彼地展开联想,打开思路。
逆向思维:从事物的相反方向去思考,提出与一般人及常理不同的看法。
纵向思维:推进式思维,论证时不断提出为什么、是什么,不断深入、探索。
21.纵向结构:按事件时间顺序或事物内在逻辑顺序来表现文章的写作思路,安排层次。
新闻评论复习要点(1)

新闻评论复习要点(1)《新闻评论》复习1.新闻评论的概念:是针对近期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现实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直接发表评论、推理和表达意见的一种文体。
它是一种政治新闻体裁,是新闻宣传的重要手段。
2、新闻评论属于议论文的范畴。
3、新闻评论最早出现于报刊。
4.新闻评论是新闻学的一个分支。
新闻评论是新闻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研究新闻评论的应用和写作规律是一门科学,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实践性。
5、新闻评论的意义: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是新闻宣传工作中两种最基本的形式。
新闻报道新闻评论是新闻宣传的主体和基础,新闻评论是新闻宣传的旗帜和灵魂。
6.新闻评论的特点1)新闻性:新闻评论的首要特征是它的的新闻性,这是由新闻传播工具的性质所决定的,这也是新闻评论和一般议论文的一个重要区别。
2)政治性:新闻评论的政治性,也是决定于新闻传播工具的性质。
3)群众性:新闻评论的群众性首先体现在其内容上,是群众最关心、最感兴趣的内容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又是能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和呼声的。
4)其次是论述方式要考虑读者的特点,照顾他们的兴趣爱好和接受能力,为他们所喜闻乐再见第三,要吸引群众参与新闻评论的撰写。
7.新闻评论的功能1)引导:新闻评论运用马克思的立场、观点、方法,对当前的形势,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通过对重要新闻事实的分析,可以旗帜鲜明地褒扬先进,批判时代弊病,帮助群众认清客观事物的发展方向,区分先进与落后、对与错,明确赞成与反对的内容。
2)释疑:新闻评论主要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具体分析,这是群众最关心、最焦虑的莫衷一是的问题,做出明确的、实事求是的回答,为他们释疑解惑。
3)立场声明:作为一种直接的表达方式,新闻评论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代表编辑部的重要事件或问题表明态度。
对于国内外的重大问题或对外关系中的问题,全国性的新闻媒介还可以通过发表评论的方式,表明党和政府的立场和态度。
4)深化:新闻评论通过对事实的分析和思想的提炼升华,挖掘其普遍的社会意义,从全局的高度说明问题,虚实结合。
新闻评论重点

新闻评论重点第一章新闻评论的基本知识1、新闻评论的定义: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最新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就事论理,就实论虚,有着鲜明针对性和指导性的一种新闻文体,属于论说文范畴。
2、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比较:1)反映内容不同:A、新闻报道:已经或正在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 B、新闻评论:对客观事实进行分析议论的基础上得出的意见和观点2)写作目的不同:A、新闻报道终点:还原事实【满足公众对事实性信息的知晓权】B、还原事实:新闻评论的起点;评价事实【满足公众对意见性信息的知晓权以及话语权】3)表达方式不同:A、新闻报道:“用事实说话”,一般不直接发表议论B、新闻评论:“直抒胸臆”,但不排除对事实必要的叙述或记录3、新闻评论的特点:论题——强烈的新闻性;论理——鲜明的思想性论说——广泛的公众性4、新闻评论的分类:1)带有全面部署性的2)带有说理启发性的3)带有业务指导性的4)带有政治鼓动性的5、新闻评论的社会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导向功能、监督功能6、新闻评论的根本任务:舆论引导第二章评论写作及方法1、选题的概念:即选择新闻评论所要评述的事物或要论述的问题,它规定着评论的对象和范围。
2、选题的性质:1)选题就是要选择论题2)选题的对象是要评论的事件或问题3)人们的选择本质是价值的判断。
(评论价值包含新闻价值,新闻价值是评论价值的基础)选题本质:对论题的价值判断3、选题类型:1)事件性:突发性事件2)非事件性:普遍存在并值得社会关注的事件3)周期性:配合重大节日,主题日等的评论4、选题的依据:1)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最新方针、政策和重大部署以及主要领导人的最新讲话精神,亟待进行舆论引导。
2)现实生活中刚刚涌现的先进典型和好人好事好思想、新人新事新风尚,亟待进行宣传倡导。
3)当前实际工作中普遍存在的倾向性问题或薄弱环节,亟待进行正面疏导。
4)人们共同关注而又疑惑不解莫衷一是的问题,亟待进行澄清。
新闻时事评论范文(实用3篇)

新闻时事评论范文(实用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合同协议、条据书信、讲话致辞、规章制度、策划方案、句子大全、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 letter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sentence summari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text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新闻时事评论范文(实用3篇)新闻时事评论范文第1篇北京冬奥会2024年2月4日至2月20日,第二十四届奥林匹克冬季奥运会在北京举行,此次冬奥会中我国共斩获15枚奖牌,获得9金4银2铜的好成绩,奖牌总数排名第三。
新闻评论 重点

名词解释:1.新闻评论: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最新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社会现象、热门话题,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就事论理,就实论虚,有着鲜明针对性和思想启迪性的一种新闻文体,是现代新闻传播工具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经常采用的社论、社评、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和述评等的总称,属于论说文范畴。
简而言之,新闻评论是就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和社会现象发表意见以指导实践的一种文体。
2.论点:就是作者对所论述的事物或者问题的主张、看法和所持的态度,明确地表示作者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歌颂什么,批判什么。
它集中反映着作者对某个事物或某个问题的基本见解。
3.论据:就是论点赖以形成的根据和用来证实、说明论点的证据。
4.事实性论据:就是用事实作为根据、证据。
这类证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的描述或概括,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因此是证明中心论点的最优说服力的论据。
5.理论性论据:就是用来源于实践,并且也已被实践证明和检验过的正确的理论作为根据、证据。
包括科学理论;国家的法律、法令,党和政府的政策、决议以及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讲话;历代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和知名人士的权威性言论;公认的道德规范,人人皆知的生活常识,以及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科学公里、定义、法则;古今中外各种著作中带哲理性的格言、谚语、歇后语以及诗文中的加剧、炼语等。
6.论证:从形式逻辑角度讲,就是运用和组织论据去说明和正是论点的过程和方法;从写作角度讲,论证就是把材料和观点统一起来,组成一个完整的说理体系的过程。
7.立意:是作者对所评述的事物或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表示自己的见解,换言之,就是确定评论的主要意思,以构成文章的中心思想。
8.论证:运用事实、道理证实对某个问题的主张、看法,揭示论点与论据之间的逻辑联系。
9.立论:从正面直接阐明客观事物的真理,以证明作者提出的看法、主张。
10.论证方法: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的方法,即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包括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比较法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1.新闻评论: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最新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社会现象、热门话题,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就事论理,就实论虚,有着鲜明针对性和思想启迪性的一种新闻文体,是现代新闻传播工具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经常采用的社论、社评、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和述评等的总称,属于论说文范畴。
简而言之,新闻评论是就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和社会现象发表意见以指导实践的一种文体。
2.论点:就是作者对所论述的事物或者问题的主张、看法和所持的态度,明确地表示作者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歌颂什么,批判什么。
它集中反映着作者对某个事物或某个问题的基本见解。
3.论据:就是论点赖以形成的根据和用来证实、说明论点的证据。
4.事实性论据:就是用事实作为根据、证据。
这类证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的描述或概括,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因此是证明中心论点的最优说服力的论据。
5.理论性论据:就是用来源于实践,并且也已被实践证明和检验过的正确的理论作为根据、证据。
包括科学理论;国家的法律、法令,党和政府的政策、决议以及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讲话;历代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和知名人士的权威性言论;公认的道德规范,人人皆知的生活常识,以及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科学公里、定义、法则;古今中外各种著作中带哲理性的格言、谚语、歇后语以及诗文中的加剧、炼语等。
6.论证:从形式逻辑角度讲,就是运用和组织论据去说明和正是论点的过程和方法;从写作角度讲,论证就是把材料和观点统一起来,组成一个完整的说理体系的过程。
7.立意:是作者对所评述的事物或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表示自己的见解,换言之,就是确定评论的主要意思,以构成文章的中心思想。
8.论证:运用事实、道理证实对某个问题的主张、看法,揭示论点与论据之间的逻辑联系。
9.立论:从正面直接阐明客观事物的真理,以证明作者提出的看法、主张。
10.论证方法: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的方法,即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包括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比较法等。
11.例证法(事例论证):通过列举典型的的具体事例,证明自己论点的正确性。
这是运用归纳推理进行论证的一种方法,是由个别到一般的方法。
12.引证法(事理论证):这是运用演绎推理形式论证问题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用已被证明的、公认的道理、原则或理论,来论证未被证明的、个别的、具体的论点和道理,也可以说是用大道理来论证小道理。
13.比较法(比较论证):把具有相同特征的事物,或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时间、地点、条件下的不同表现,进行比较,以有力地证实某个论点的正确和错误。
14.喻证法(比喻论证):用人们容易理解的浅显的事物或道理来说明不容易理解的深奥的事物或道理,生动地把道理讲得深入浅出。
15.驳论:是以反驳别人(或论敌)的某种错误观点(或反动观点)为主,在反驳错误观点的过程中传播真理。
具体方法包括:直接驳斥其错误观点、直接揭穿对方论据虚假或论据不足、直接分析对方论证方法不合逻辑,进而否定其论点、反证法和归谬法。
16.直接推理:由一个直言判断前提推导出另一个直言判断结论的推理。
这种方法简洁明了,富有说服力。
17.演绎推理:又称三段论式推理,是借助一个共同概念把两个直言判断联系起来,从而推导出一个新判断的三段论式的推理。
在实际的运用中,演绎推理并非表现得非常简单与明晰,而是在评论的段落思想的展开中逐步体现的。
18.归纳推理:由个别或特殊性知识的前提,推导出一般性只是结论的一种推理。
归纳推理是在大量例证的基础上摆事实讲道理,有理有据,有很强的说服力。
19.类比推理:由两个(或两类)事物的某些属性相同,推导出它们的另一属性也可能相同的一种间接推理。
20.谋篇:也就是布局,或者说搭架子、列提纲,包括标题、引论、正论和结论。
21.结构:谋篇布局见诸文字的外在形式,指的是文章各个部分之间以及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的安排,它包括开头、结尾、段落层次、过渡、照应。
22.引论:是新闻评论的开头,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绪论,是整篇文章提纲挈领的部分,主要担负着提出问题或表明观点的作用,是全文的统率。
23.社论:是代表报社、刊物或通讯社编辑部(政党机关报代表同级党委)就当前国内外重大事件、事变或问题表明立场的指导性言论,具有指导性和权威性。
24.短评:是一种短小精悍、运用灵活的评论形式,篇幅一般在六百字左右,最长不超过一千字,在报纸上较为常见。
它内容单一,论题集中,分析扼要,往往以新闻报道或社会现象为依托,以新闻事实为立论依据,开门见山,一事一议,“言近而旨远,词约而意深”。
25.编者按:对媒体所发表的新闻报道、文章进行简要的提示、评议、阐述或作补充说明的文字,正是表明编辑部的态度,一般采用于较为郑重场合和必要之处,目的在画龙点睛,把新闻报道或文章中最精彩的、结论性的意见点出来。
26.新闻述评:又称记者述评或述评新闻,是一种以事实为基础的评论,以评论为核心的新闻。
主要有媒体记者采血,抓住当前形势和工作发展中某一重要的或转折的时刻,或针对某个具有普遍意义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借助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用有述有评、评述结合的方式,从理论和事件的结合上及时分析形势,揭示事物本质,指明前进方向,给读者以启迪和引导。
27.电视新闻评论:运用电视传播手段制作的新闻评论,是电视传播媒介对当前重大新闻事件或重要社会问题发表意见、作出分析判断或述评的一种电视报道形式。
简答题:比较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区别:1.反映内容方面:新闻报道主要向受众传递新的事实信息,提供新闻事件的事实真相,力求反映客观事实,“用事实说话”,当然,也体现一定的思想倾向,新闻报道的事实主要给受众以“知”;新闻评论则以新闻提供的事实为出发点,深入挖掘事实表象所掩盖的本质所在,然后进行分析说理,由点到面,由表及里,深刻揭示事实所蕴含的意义,直接阐明作者对事实或问题的评价与看法,传播观点信息,反映传播的意图。
给受众以“感”和“悟”。
2.写作目的方面:新闻报道释义传播事实信息为主,在满足受众欲知未知目的的同事,发挥宣传政策、表彰先进、传播知识、激浊扬清等作用;新闻评论则只在使新闻内在的思想得以引申、提高与升华,直接阐明主张与思想观点,摆事实是其论证的手段,讲道理为其根本目的。
3.表达方式方面:新闻报道以记叙为主,以讲清事实五要素为基本条件。
新闻评论以议论为主,讲究概念、判断、推理,要求论点准确、论据充分、论证有逻辑性。
联系:新闻是评论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与条件,评论因有新闻提供的事实可使道理阐述得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两者互相依存,共同配合。
新闻评论的根本特征:1.论题具有强烈的新闻性:新闻评论要起到影响人们思想、引导社会舆论、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必须要有强烈的时效性,紧跟时代的脚步,力求“言当其时”“评在当口”,获得先声夺人的优势。
2.论理具有鲜明的思想性:新闻评论的思想性指的是,必须从政治的视角辨析是非,阐明立场,纠正谬误,宣传观点,给出科学的思想方法,给出解读论题的正确思路。
3.论说具有广泛的公众性:新闻评论不是科技论文,更不是学术文章,它要面对的是最大多数的公众,具有广泛的公众性、群众性或者叫大众化,这是由媒体作为大众传播工具这一特性所决定的。
评论的公众性体现在(1)所论之“题”来自公众,与公众切身利益相关;(2)立论客观、公允,为民代言,为民立言,真正成为公众利益的代表着,时代变化和时代进步的记录者和见证者,正确舆论的传播者和引导者;(3)论述方式和语言表达上应当符合广大民众的特点和需要;(4)吸引群众积极参与新闻评论。
社会主义新闻评论的党性原则:1.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内容必须正确地体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体现党的基本主张;2.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讲事实、讲真话、讲道理;3.贯彻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方针:(1)上下结合,也就是领导和群众结合;(2)点面结合,也就是评论部同志和全编辑部同志相结合;(3)内外结合,也就是报社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相结合。
评论工作者的基本素养:1.“目光四射,触觉锐敏”——政治家的眼光,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对全局性的重大问题、事件,从政治角度阐明党的路线方针和基本政策;2.“以其昭昭,使人昭昭”——理论家的头脑,能较为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全面而非孤立地、系统而非零碎地发展而非静止地观察事物、剖析问题;3.“上‘天’有路,入‘地’有门”——社会活动家的本领,上着“天”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要部署、工作意图;下着“地”充分了解下情,了解实际,了解群众;4.“视野开阔,知识渊博”——杂家的智能,要有比较全面、扎实、广博的知识;5.“下笔千言,倚马可待”——作家的技巧,评论工作者的政治素养、理论素养、社会素养和只是素养,最后都要通过文字表达能力体现出来,所以写作素养是非常重要的。
立意的核心问题:“新”1.论题要有新思想:新闻评论应力求针对现实生活和实际工作中人们思想观念上的难点和疑点,进行分析说理,释疑解惑,给人以新的思想启迪和收获。
2.论理要有新高度:立意必须从局部出发,着眼全局,展示未来。
新闻评论应从具体事物中提炼出发光的思想,说出别人想说要说而说不出、说不深的精辟见解来,但要力戒主观性,避免脱离实际,无限拔高。
3.论述要有新角度:要努力寻找新的角度,找出新的突破口,另辟蹊径,去插法相同的主题。
这样的评论,由于变换了角度,侧重点有所不同,同样能给读者新的启迪。
立意的思维方法:1.逆向思维:从相反的方向想问题,从而得出不同寻常的结论。
2.发散思维:在思维过程中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突破原有的知识圈,从一点向四面八方扩散,通过知识、观念的重新组合,找出更多更新的可能的答案、摄像或解决方法。
3.对比思维;4.超前思维;5.辩证思维;6.统摄思维;7.症候式分析:以文本的各种悖逆、含混、反常、疑难现象作为突破口,在寻找原因的过程中,寻找这些现象隐藏的深层面目,从原著中找出空白、沉默与沟壑。
如何分析论点:1.所谓正确的分析,就是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事物作出客观、中肯、切合实际的评价,反对任何主观随意性;2.所谓深入的分析,无非指要善于透过事物的现象,着力分析它的内部联系,揭示它的思想意义,克服表面性;3.所谓全面地分析,就是坚持用发展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和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问题,对事物的矛盾进行恰如其分的评述,力戒随意性、片面性、绝对化。
立意与选题的关系:1.一般情况下,选题在先,立意在后,选题为立意提供基础,立意赋予选题以灵魂,选题趋同,立意也可能不同;2.两者虽都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但相对地,选题的客观性强些、稳定些,而立意则更为活跃,更具有主观性和倾向性;3.两者相互渗透,不能截然分开,人们在确定选题时,往往同时思考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