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知识与练习

合集下载

语文知识点之修辞手法练习怎么做整理

语文知识点之修辞手法练习怎么做整理

让知识带有温度。

语文知识点之修辞手法练习怎么做整理重视语文修辞手法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同学的写作水平,提高同学的语言组织力量,而且,还能让同学感受到语文的魅力。

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语文学问点之修辞手法练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语文修辞手法练习五·一期间,王双华同学回到了家乡。

家乡的山,家乡的水,使他沉醉,他很想把家乡初夏的美景描绘出来。

请你用下面所给的词语,经过自己的想像,用比方或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描绘出王双华家乡的美景。

(100字以内)山峦翠竹深潭小溪【解析】此题是将修辞手法放在写句中考查,目的是引导同学在写句子时敏捷运用修辞手法,做到语义清楚、生动形象、亲切感人。

参考答案:示例:夜雨把山峦洗得明净葱郁,翠竹迎风摇曳,如青裙少女,飘逸一阵阵芳香。

山下的深潭,明镜一般,倒映水中的蓝天、白云和山峦汇成一幅绝妙的山水画。

小溪便从这山水间流出,像一条长蛇,曲折着流向远方。

参照划线部分续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

要求:语意连贯,详细形象。

(4分)一位诗人曾说: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一滴水珠里有浪花的影子,一个眼神里有思念的影子; ,;一块岩石里有群山的影子,一声细语里有关爱的影子。

的确,任何小事物都藏有大世界,任何微小处都含有真感情。

第1页/共3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答案】示例:一片绿叶里有春天的影子,一个微笑里有鼓舞的影子一朵白云里有天空的影子,一次摩挲里有信任的影子。

(语意连贯2分,详细、形象2分)语文修辞手法练习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的一项( )A.海内存知己,天际若比邻。

B.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兴奋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悦耳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C.我莫非就没有应当责怪自己的地方吗?D.天上乌云密布,好像要下雨了。

【解析】本题是对是否使用修辞手法进行推断选择。

解答时须逐项进行推断,很简单发觉,D项没有使用修辞手法。

这个句子虽有比方词好像,但不是比方句。

小学语文必考知识:常见的8大修辞手法+练习

小学语文必考知识:常见的8大修辞手法+练习

01.比喻(一)什么是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

多用一些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二)比喻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1)本体:即被比方的事物;(2)喻体:即用来作比方的事物;(3)比喻词:用来表示比喻关系的词。

常见的比喻词主要有“像、似、仿佛、犹如、是、成了、变成”等。

(三)如何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

虽然有些句子含有上述比喻词,但未必就是比喻句。

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除判断句子是否有三个要素以外,还要重点注意:(1)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2)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四)典型例句(1)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

《(桂林山水)》(2)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美丽的小兴安岭》02.拟人说到拟人,应先了解一下比拟,比拟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乙物来写。

前者叫做拟人,后两者叫做拟物。

小学阶段主要掌握拟人的修辞方法。

(一)什么是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情感、意志或动作。

(二)判断要点: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三)拟人的作用把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事物色彩鲜明,描写生动,蕴含丰富。

(四)典型例句(1)风儿轻轻地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2)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舞蹈。

03.排比(一)什么是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意义相近、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构成。

(二)判断要点排比的特点明显,句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的短语或句子。

(三)排比的作用增强语气,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有力地说明道理。

(四)例句(1)晏子回答说:“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人肩膀檫着肩膀,脚尖碰着脚尖。

常用的十二种修辞手法基础知识

常用的十二种修辞手法基础知识

常用的十二种修辞手法基础知识一、修辞种类1、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借一事物来说明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

比喻句一般有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语)构成。

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生动、具体、形象。

(1)明喻:形式为“甲像乙”。

本体和喻体都出现,常伴有“像……”、“像……一样”、“好像……”、“宛如……”、“仿佛……”、“犹如……”等比喻词连接。

例句: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形式为“甲是乙”。

本体和喻体都出现,常伴有“是……”、“变成……”、“成了……”、“成为……”等比喻词连接。

例句: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它在天空给你指引方向。

(3)借喻:形式为“乙代甲”。

只有喻体,没有本体和比喻词。

例句:我抬起头,看见母亲的两鬓又添了一些银丝。

2、比拟就是把物当做人来写,或把人当做物来写。

或把此物当做彼物来写的一种修辞手法。

作用:能把事物写得神形毕现、栩栩如生,很好地抒发作者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使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1)拟人:就是把物当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语言来写物。

例句:矮小而年高的垂柳,用苍绿的叶子抚摸着孩子们的脸。

(2)拟物:就是把人当物来写,使其具有物的情态与动作,或把甲物当做乙物来写。

例句:金色的太阳照耀着金色的麦浪,丰收的歌儿在田野里荡漾,维吾尔族姑娘插上金色的翅膀,在广阔的天地里尽情飞翔。

3、夸张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扩大或缩小的一种修辞手法。

作用:能通过对某种事物的形象渲染,烘托气氛,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深刻地表现出作者对事物的鲜明的情感态度,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

(1)扩大夸张:是故意把比较一般的事物往大(高、多等)处说。

例句: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2)缩小夸张:是故意把比较一般的事物往小(低、弱等)处说。

例句:他呀,心眼儿小得只有针眼儿大。

修辞练习选择-带答案-(典型例题)知识分享

修辞练习选择-带答案-(典型例题)知识分享

修辞练习选择-带答案-(典型例题)修辞练习【记一记】中考考察修辞: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1、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C )A.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对偶)B.皇帝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的时候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夸张)C.你这样一个人玩耍,不也有点寂寞吗?(设问)D.春月是一只青春鸟,驮着幽幽夜色,栖落在古城的檐角。

(比喻)2、对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C )①他发现是我,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

②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③在一个孩子的眼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④老爷子小心,别顾着说话——看掉下来把屁股摔成两半!A①比喻②反问③排比④比喻 B①夸张②设问③排比④比喻C①比喻②反问③排比④夸张 D①比喻②反问③夸张④夸张3.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C )A.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理解:这句话运用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来临时万物复苏气温回升的情景。

B.人们都爱秋天,爱它的秋高气爽,爱它的云淡日丽,爱它的香飘四野。

理解: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强调了秋天的景色带给人们的美好感受。

C.夜深了,皎洁的月光倾泻下来,就像透明的轻纱笼罩着大地。

理解: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月光清澈、柔美的特点。

D.老师严肃地说:“这样糟蹋粮食太不像话了,难道你不知道这些粮食来之不易吗?”理解:这句话运用反问的修辞方法,表现了老师在批评学生浪费粮食这种现象时的严厉的态度。

4.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C )春天来了!春天,从解冻的冰河中涌来,从大雁的叫声中飞来,从小草的萌发中醒来。

春天来了!在这播种的季节里,快播吧!播下一颗颗绿色的心,播下一个个金色的希望。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我们像春笋一样冒尖,像山花一样烂漫。

2024年语文修辞方法应用知识点基础练习题高三上册(含答案)

2024年语文修辞方法应用知识点基础练习题高三上册(含答案)

2024年语文修辞方法应用知识点基础练习题高三上册(含答案)试题部分一、选择题:10道1. 下列修辞方法中,不属于比喻的是()A. 明喻B. 暗喻C. 借喻D. 拟人2.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的是()A. 月亮升起来了,照亮了整个夜空。

B. 小草在春风中笑弯了腰。

C. 他的心情像这天气一样阴沉。

D. 那只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的是()A. 他勤奋、善良、聪明。

B. 他一会儿唱歌,一会儿跳舞,一会儿画画。

C. 这个花园里有玫瑰、月季、牡丹。

D.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的是()A. 他跑得像风一样快。

B. 这座山高耸入云。

C. 这个西瓜有十斤重。

D.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对偶修辞的是()A. 春暖花开,鸟语花香。

B. 山清水秀,风景如画。

C. 风和日丽,阳光明媚。

D. 雪中送炭,锦上添花。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的是()A. 这道题怎么做?B.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C. 谁能告诉我这是怎么回事?D. 这里的风景美不美?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的是()A. 你难道不知道这个道理吗?B. 这件事还需要我解释吗?C. 难道你不想去游乐园玩吗?D. 你怎么可以这样做呢?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借代修辞的是()A. 红旗飘飘,迎风招展。

B. 钢铁长城,坚不可摧。

C. 碧水青山,美不胜收。

D. �雄鹰展翅,翱翔蓝天。

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语修辞的是()A. 你真聪明,连这个都不会。

B. 他这个人可真大方,一毛不拔。

C. 这件衣服真漂亮,丑死了。

D. 你真是个好人,专门做坏事。

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顶针修辞的是()A. 人之初,性本善。

B.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C.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D. 有志者,事竟成。

二、判断题:5道1. 比喻修辞中,暗喻和明喻的区别在于是否使用“像”、“如”等比喻词。

记叙文阅读之修辞手法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含答案)

记叙文阅读之修辞手法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含答案)

七年级记叙文阅读之修辞手法【知识梳理】常见修辞手法1.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使用一种事物来比方另一种事物的修辞格。

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喻体、比喻词组成。

有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常见形式。

①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连接,有时后面还有“似的”、“一样”等词语配合。

例如:一道美丽的彩虹横跨空中,好像在天上搭起了一座长长的、弯弯的彩桥。

②暗喻:本体、喻体全出现,中间用“是”“成为”“变成”等带有判断性的词取代比喻词,把本体和喻体连接起来。

例如:这里是花的海洋。

③借喻:就是用喻体来代替本体,也可以说是喻体、本体二者合二为一。

即只出现喻体,本体和比喻词均不出现。

因此,使用借喻的句子显得精炼、含蓄。

例如:我抬起头,看见母亲的两鬓又添了一些银丝。

2.拟人把物当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拟人有两种类型:(1)把事物当作人来写例如: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2)人直接同事物对话例如:啊!遵义,光荣的山城,我要尽情把你称赞——3.夸张为了表达强烈感情,突出事情的某一特点,有意将其作扩大或缩小描写。

夸张虽然是对某一事物进行扩大或缩小的描写,但不是无原则地夸大或缩小,它和说大话、说假话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它是艺术地扩大或缩小,要有艺术性。

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起来叫排比。

使用排比,可以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例如: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5.反问反问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的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

例如: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人,从小到大,哪一个没挨过母亲的巴掌呢?难道做儿女的能因此记恨?6.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

2024年语文修辞手法知识点基础练习题六年级上册(含答案)

2024年语文修辞手法知识点基础练习题六年级上册(含答案)

2024年语文修辞手法知识点基础练习题六年级上册(含答案)试题部分一、选择题:10道1. 下列修辞手法中,表示用具体的事物来代替抽象的事物的是()A. 比喻B. 拟人C. 借代D. 夸张2.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太阳像个大火球B. 风儿轻轻地吹过C. 小草向我点头D. 月亮弯弯像小船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春天来了,花儿开了,鸟儿叫了B. 春天来了,花儿开了C. 春天来了,鸟儿叫了D. 花儿开了,鸟儿叫了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是()A. 这是什么地方?B. 这地方真美啊!C. 这地方真美,不是吗?D. 这地方美得像画一样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是()A. 你是不是喜欢吃糖?B. 你怎么不喜欢吃糖呢?C. 你喜欢吃糖吗?D. 你不喜欢吃糖吧?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是()A. 这座山很高B. 这座山高得插入云霄C. 这座山比那座山高D. 这座山真高啊!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对比修辞手法的是()A. 这个苹果很红,那个苹果很绿B. 这个苹果很红C. 那个苹果很绿D. 这个苹果和那个苹果都很红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对偶修辞手法的是()A. 春天花开,秋天叶落B. 春天花儿开,秋天树叶落C. 春天花开满地,秋天树叶飘落D. 春天花开得很美,秋天树叶落得很多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引用修辞手法的是()A. “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们要珍惜时光B. 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们要珍惜时光C. 春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D. 春天到了,我们要努力学习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顶针修辞手法的是()A. 山水相连,水天一色B. 山水相依,水天相接C. 山水交融,水天相映D. 山水环绕,水天相望二、判断题:5道1. 比喻句中,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不同类的事物。

()2. 拟人修辞手法就是给非人类的事物赋予人的情感。

()3. 对偶修辞手法要求句子结构完全相同。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专项练习及答案,知识点各个击破!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专项练习及答案,知识点各个击破!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专项练习要点1. 比喻: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

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

打比方的双方要有共同特征。

2. 拟人: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作人来写。

即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

3. 排比: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

这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4. 夸张:对描写的事物有意识地加以夸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感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

5. 设问: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己进行回答。

即自问自答。

6. 反问: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答,问中有答。

7. 对偶: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词性相同或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手法。

修辞专项练一、判断下列句子中分别使用什么修辞手法,填在括号内。

1. 豆大点的人也想造反。

()2. 春天,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3. 学习如钻探石油,钻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识的精髓。

()4.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5. 这件事怎么不是你的错呢?()6.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7. 花儿在欢笑,鸟儿在歌唱,小草在翩翩起舞。

()8. 老师是园丁,我们是花朵。

()9.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二、说说下面句子使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在括号里写出一到两种。

1. 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

()2. 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3. 别看小草的身躯是那样的柔弱,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

狂风暴雨休想催垮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即使是车轮将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会从地下挺直身躯,开始新的生活。

()4. 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

部编小学语文知识专项训练:修辞手法【附参考答案】

部编小学语文知识专项训练:修辞手法【附参考答案】

部编小学语文知识专项训练修辞手法1.下面运用修辞手法有误的一项是()。

A.刚踏进校门,崭新的教学大楼就向我们鼓掌表示欢迎。

B.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C.天上的云千姿百态,变化多端。

一会儿像骏马奔驰在辽阔的草原,一会儿像画儿清新秀丽。

D.雨点依依不舍地从云中落下,被拉成了丝丝的雨线,天地间挂上了一道珠帘。

2.下面句中用到比喻手法的是()。

A.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似乎在嘲笑他们。

B.你姥姥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C.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他好像不太认同。

D.地中海被称作西方文明的摇篮。

3.下面的课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如按顺序填空,下列几组答案中唯一正确的是()。

(1)《手术台就是阵地》(2)《蟋蟀的住宅》(3)《沙漠里的船》(4)《把牢底坐穿》A.比喻拟人比喻夸张B.夸张比喻夸张比喻C.比喻拟人夸张夸张D.夸张比喻比喻夸张4.读古诗,辨修辞。

(1)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2)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4)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5)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6)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7)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8)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9)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写出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

()(2)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自山脚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树木,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

()(3)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

()(4)海底有声音吗?海底有各种动物发出的细微的声音。

()(5)生我养我的故乡,我怎么能忘怀呢?()(6)四海皆春春不老,九州同乐乐无穷。

新部编小学语文常用修辞手法详解+例句!(内附训练题)

新部编小学语文常用修辞手法详解+例句!(内附训练题)

小学语文常用修辞手法详解+例句!(内附训练题)修辞手法是非常重要的语文基础知识,运用修辞方法是为提高表达效果,使语言表达鲜明、生动。

会不会用修辞还直接关系到作文写作的好坏,今天老师特别整理了小学语文必学八种修辞手法详解: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对偶、借代。

一、比喻(一)什么是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

多用一些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二)比喻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1)本体:即被比方的事物;(2)喻体:即用来作比方的事物;(3)比喻词:用来表示比喻关系的词。

常见的比喻词主要有“像、似、仿佛、犹如、是、成了、变成”等。

(三)如何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

虽然有些句子含有上述比喻词,但未必就是比喻句。

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除判断句子是否有三个要素以外,还要重点注意:(1)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2)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四)典型例句(1)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

《(桂林山水)》(2)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美丽的小兴安岭》二、拟人说到拟人,应先了解一下比拟,比拟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乙物来写。

前者叫做拟人,后两者叫做拟物。

(一)什么是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情感、意志或动作。

(二)判断要点: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三)拟人的作用把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事物色彩鲜明,描写生动,蕴含丰富。

(四)典型例句(1)风儿轻轻地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2)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舞蹈。

三、排比(一)什么是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意义相近、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构成。

(二)判断要点排比的特点明显,句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的短语或句子。

修辞手法知识点及练习

修辞手法知识点及练习

记叙文(一)修辞方法及作用2019.1.20知识点一:修辞方法及作用:常出现的题目类型:A、本段使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表达效果)?B、请简要赏析划线的句子。

答题套路:这篇文章运用了XX的修辞手法,如“……(某一段话)”;运用了“XX”的修辞手法,使(能)“……”(套修辞作用)注意:在答题时一定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写,否则就会很空。

下面就是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注意:它们的作用就是它们的答题格式。

是根据事物之间相似点,用乙事物(喻体)跟甲事物(本体)作比。

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种。

用比喻来描写事物,可以使事物描写的生动形象、具体可感。

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济南的冬天》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作用:(答题格式)例句: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杜甫3.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春》朱自清作用:拟物:是把人当做物或把物当做物来写,使其具有物的动作或情态,表达某种强烈的爱憎感情。

①把人当作物,来写。

例句 1.人群不顾一切,涌了上来。

2.在群众的呼喝声中,那个恶霸夹着尾巴逃跑了。

作用:拟物句::是为更突出、更鲜明的表达某一事物或事物的某一方面的特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缩小或超前的描述,表达某种强烈的思想感情。

扩大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如: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缩小夸张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

如: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如: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作用(答题格式):的句子或短语排列起来。

一般说来排比的各项之间是并列关系,但有时也有先后、大小、轻重之别,这时就要注意它们的排列顺序。

排比可以给人一气呵成之感,语言流畅,节奏感强,增强语势,抒发强烈的情感,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强烈推荐】小学语文必考知识:常见的8大修辞手法+练习

【强烈推荐】小学语文必考知识:常见的8大修辞手法+练习

01.比喻(一)什么是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

多用一些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二)比喻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1)本体:即被比方的事物;(2)喻体:即用来作比方的事物;(3)比喻词:用来表示比喻关系的词。

常见的比喻词主要有“像、似、仿佛、犹如、是、成了、变成”等。

(三)如何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

虽然有些句子含有上述比喻词,但未必就是比喻句。

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除判断句子是否有三个要素以外,还要重点注意:(1)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2)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四)典型例句(1)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

《(桂林山水)》(2)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美丽的小兴安岭》02.拟人说到拟人,应先了解一下比拟,比拟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乙物来写。

前者叫做拟人,后两者叫做拟物。

小学阶段主要掌握拟人的修辞方法。

(一)什么是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情感、意志或动作。

(二)判断要点: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三)拟人的作用把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事物色彩鲜明,描写生动,蕴含丰富。

(四)典型例句(1)风儿轻轻地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2)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舞蹈。

03.排比(一)什么是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意义相近、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构成。

(二)判断要点排比的特点明显,句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的短语或句子。

(三)排比的作用增强语气,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有力地说明道理。

(四)例句(1)晏子回答说:“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人肩膀檫着肩膀,脚尖碰着脚尖。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修辞手法比喻知识讲解练习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修辞手法比喻知识讲解练习

高考语文修辞手法比喻知识讲解练习一、知识讲解1、概念: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2、结构: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

3、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1)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

一个句于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下列几处情况,虽有喻词,但不是比喻。

①同类相比。

例如:她的性格很像母亲。

②表示猜度。

例如: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③表示想象。

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灿漫的少年时光。

④表示举例的引词。

例如:社会主义的中国,在党的阳光照耀下,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焦裕禄等。

(2)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4.种类:(1)明喻:喻体、本体、比喻词(像、如)同时出现的比喻。

例如:那小姑娘好像花一样。

(2)暗喻: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一般用“是、成为、变成”进行比喻。

例如:那小姑娘就是一朵花。

(3)借喻:比喻体来代替本体,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直接把甲(本体)说成乙(喻体)。

例如:教室里的花朵真多!(4)博喻: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

例如:瞧,那一群骑自行车的身着风衣的少女,是红蝴蝶,是绿鹦鹉,还是蓝孔雀。

5.作用:(1)化平淡为生动,突出特征;(2)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3)引发读者联想,激发读者共鸣。

6.解题思路:(1)鉴赏比喻手法或分析比喻的表达效果/好处/作用等: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②将xx本体)比作XX(喻体);③生动形象的写出了xx(本体)的······(特性),表达了作者······感情/心情。

(回到文本具体分析)(若本体是抽象事物,喻体是具体事物,分析表达效果时要加上“化抽象为具体”。

修辞知识及运用

修辞知识及运用

修辞知识及运用修辞知识及运用修辞知识及运用【考点简析】正确辨析与运用修辞格,根据具体语言环境判断修辞方法使用是否恰当。

分析修辞使用的表达效果。

要掌握比喻、拟人、排比、反复、夸张、对偶、设问、反问等八种修辞格及其作用。

中考修辞的考查重在理解运用,不是考概念本身,而是常与句子仿写、语段结合,考查运用。

要求根据材料完成一种修辞手法,如写,用制定的修辞拟写一个句子、一个、一个警句等。

【课前自主复习】试题1(2009 河北)选取《西游记》《水浒》《童年》《鲁滨逊漂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五部名著中的人物和相关内容,为给出的上联拟写下联。

上联:贝多芬呕心沥血谱名曲下联:考点解析:要根据五部名著的人物和内容,仿照上联根据对偶的修辞手法写撰写。

答案可谓“唐三藏跋山涉水求真经”“阿廖沙千辛万苦度童年”。

试题2(2009 黑龙江哈尔滨)根据所提供的语境,在下面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语句,使前后句式一致。

语意连贯。

每个人都拥有财富。

知识是财富,它能增长智慧,也能美化心灵;,,;挫折是财富,它能积累经验,也能磨炼意志……拥有这些财富,人生就会多姿多彩。

考点解析:写一句话与上下文构成一组排比句,只要句式相同,意义基本相关,结构基本相同即可。

【课堂跟进练习】试题1(2009 浙江台州)早在南宋时期,台州便是一个民重耕读、书院绰立的东南文化之邦。

时在台州任职的朱熹,也将自己的儿子送到当地的书院就学,并赋诗《送子入板桥桐江书院勉学诗》。

下面是其中的一联,要补全下联,你觉得最恰当的是()。

上联:汝若问儒风,云窗雪案深工夫。

下联:汝若问农事,。

A、绿阴冉冉遍天涯B、欸乃一声山水绿C、万古荒凉楚水西D、晓烟春雨劳耕锄解题导引:解题时,参照对偶句的特点,做一推敲,符合要求的是D项。

试题2(2009 浙江杭州)根据语意,仿照画线的句子,运用恰当的比喻,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句子,构意连贯的一段话。

母爱如细流,静静流淌在我们的生命中。

一次次牵手,一声声叮咛,母亲的呵护似摇篮般的安适;,,。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修辞手法比拟知识讲解练习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修辞手法比拟知识讲解练习

高考语文修辞手法比拟知识讲解练习一、知识讲解比拟:变个脸1.概念:比拟是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写的一种修辞手法。

2.种类:(1)拟人: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让有生命的动物好像人一样有思维和情感。

例如:假如是孤行者,就可以听到草棵、树叶被风吹折的声音,听到各类小虫的绵绵情话。

(这里是赋予小虫人的思想情感,把它们的叫声比作人的“情话”。

)(2)拟物: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或者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写。

例如:①所以诗人在冬夜,只合围炉话旧,这就有点近于“蛰伏”了。

(“蛰伏”是动物的行为,这是把人当作动物来写。

)②火山发出一声咆哮。

(“咆哮”是动物的行为,这是把火山当作动物来写。

)3.作用: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使读者不仅对所描述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能感受到作者对事物的强烈感情,从而引起共鸣。

4.答题思路(1)鉴赏比拟手法或分析比拟的表达效果/好处/作用等:①运用了拟人/拟物的修辞;②A.拟人:句中“YY”一词将xx(本体)人格化,赋予xx(本体)人的情态/动作/思想等;B.拟物:句中“YY”一词把xx(本体)当作XX(拟体)来写;③生动形象的写出了xx(本体)的……(特性),表达了作者……感情/心情。

(回到文本具体分析)(2)分析比拟手法的构成:①运用了拟人/拟物的修辞;②A.拟人:句中“YY”一词将xx(本体)人格化,赋予xx(本体)人的情态/动作/思想等;B.拟物:句中“YY”一词把xx(本体)当作XX(拟体)来写;③生动形象的写出了xx(本体)的……(特性),表达了作者……感情/心情。

(3)分析比拟手法的可拟性:①运用了拟人/拟物的修辞;②句中“YY”一词将xx(本体)比拟成XX(拟体),二者在……这一点上有可拟性;(一般有两处相似性);③生动形象的写出了xx(本体)的……(特性),表达了作者……感情/心情。

5.课堂小结:(1)分析比拟手法的构成和鉴赏比拟手法答题思路一致,而分析比拟手法的可拟性只有第②点不同。

修辞学知识整理(修辞例子 +修辞效果)

修辞学知识整理(修辞例子 +修辞效果)

【一】描绘类辞格一、比喻比喻的变式:(一)倒喻1、云中的神呵雾中的仙,神姿仙态的山。

2、灿烂的下盛开的百合花就是您(周总理)的笑容,葱郁耸立的名山就是您的身影。

这种变式喻由喻体推想到本体,更能突出本体的特征。

句1以前面的“神姿仙态”(喻体)比喻后面的“的山”(本体),极其形象地突显了“甲天下”的青山秀颀、娇美的姿态,令人心驰神往。

句2以前面的“百合花”(喻体)比喻后面的“您的笑容”(本体),以前面的“名山”(喻体)比喻后面的“您的身影”(本体),具体形象地说明了周总理在亿万人民心中永生。

(二)反喻1、这些作风不正,并不像冬天刮的北风那样,满天都是。

2、鲁迅是参天耸立的大树,不是左右摇摆的小草。

句1采用否定语气构成反喻。

句2先用暗喻,后用反喻,通过正反对比,更突出了“大树”这个喻体,加强了比喻的效果。

(三)回喻(迂喻)1、乘坐飞机,倚窗鸟瞰,但见地球母亲衣服上美丽的飘带,不,那不是飘带,那是地球广袤的胸怀中一条条蜿蜒的河流;仰望苍天,只见宇宙女神那神秘的眼睛,不,那不是眼睛,那是天空中一颗颗明亮的星星。

2、站在高山向西看,一条白带绕丛山,不是带,原是新开公路上岭来。

站在高山向西瞧,朵朵白云山上来,不是云,原是钻井公房。

3在正对面的山腰上,有一大块白云,人仔细一看,那不是白云,而是羊群。

句1先肯定是“飘带”“眼睛”,接着笔锋一转,用“不,那不是飘带(眼睛)”加以否定,最后再肯定是“河流”“星星”。

这样平起肯定,陡然一抑否定,又突地一扬再肯定,回环跌宕,使表意深刻透彻,描写绘形绘色,收到了良好的修辞效果。

句2表面上否定“新开公路”如“带”,“钻井公房”如“云”,实际上是更巧妙地强调了它们之间的比喻关系。

(四)互喻1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在例(1)中,前一比喻中,“街灯”是本体,“明星”是喻体,相似性是街灯和明星的亮。

后一比喻中,“明星”是本体,“街灯”是喻体,相似性是明星和街灯变亮的过程。

小学修辞手法比喻、拟人知识点与试题

小学修辞手法比喻、拟人知识点与试题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一、比喻:比喻:利用不一样事物之间的某些相像的地方,借一种事物来说明另一种事物的方法。

作用:使语言形象、生动,富裕感染力。

构成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

(如:黄河是中国的“摇篮”)喻体,作比喻的事物。

喻词,练习本体和喻体的词语。

注意: 1、本体、喻体、比喻词不必定在全部的比喻句中都同时出现。

2、本体和喻体一定是不一样类的事物,并且二者之间要有相同点。

3、作喻体的事物要详细,为人所知。

类型格式本体(甲)比喻词喻体(乙)例句像、仿佛、如、出现( 1)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明喻甲像乙出现忧如、恰似、( 2)香港就像一颗明珠镶嵌在世界里。

似、似的、如同、如同是、变为、出现( 1)太阳是个忠实的导游,他在天空给你指暗喻甲是乙出现变为、称为导方向。

( 2)再近些,只见白浪翻腾,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借喻乙代甲不出现出现( 1)我抬开端,看见母亲的的两鬓又添了一些银丝。

注意:带“像”字的句子不必定都是比喻句。

(1)作比较。

如,他长得像他爸爸。

(2)表猜想。

如,这日阴森沉的,想要下雨了。

(3)表想象。

如,登上城楼,我内心特别激动,仿佛一下子成了一名威严的戍边战士。

(4)表举例。

如,北京有很多特产,像木耳、猴头·······(5)表说明。

如,猎人浅笑着说:“在大丛林里,你不可以像个客人,得像个主人。

”运用比喻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感情要鲜亮。

相同的一个本体,比作相同的的喻体,可是由于引起的结果不一样,因此致使句子出现了一褒义一贬义两种不一样的感情色彩。

如:下课了,小明像只小猴子似的在班中活蹦乱跳,把大家逗乐了。

(褒义)把比作。

下课了,小明像只猴子似的在班中活蹦乱跳,把班里搞得一塌糊涂。

(贬义)2、本体和喻体一定是不一样类的事物,并且二者之间一定要有相像点。

如:妹妹快活得像向来林中的小鸟。

把比作。

3、作喻体的事物要详细,为人所知,运用比喻时要力争在构想上创新。

四升五暑假知识预习 常考修辞手法及作用(附练习)

四升五暑假知识预习 常考修辞手法及作用(附练习)

常考修辞手法及作用(附练习)一、比喻:就是打比方,用一种事物来比喻另一种事物。

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形象,帮助人深入理解。

答题模板:把……(本体)比作.•・(喻体I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表达了作者……感情。

二、反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大拿暗含在反问句中。

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增强说服力。

答题模板:运用了反问地修辞手法,强调了…情感。

三、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突出某种感情,重复词语或句子。

作用:起强调的作用。

答题模板: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加强语气,强调了……(或强烈地表达了感情)四、拟人:把物当人写,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亲切有趣。

答题模板:把……赋予人地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表达了作者…•…感情。

五、排比:用三个或以上结构语气一致、相同句子排列起来。

作用:增强语气,语言七分,使文章节奏感强,充分抒情答题。

答题模板:常考修辞手法及作用(附练习)①抒情:运用排比,形成语势、使抒情更加真挚感人。

②叙述:使用排比句,形成语势,强烈表达了……。

六、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大或缩小。

作用:突出事物特征,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发联想答题。

答题模板:突出了......(事物)...(特征),引起丰富地想象,给人留下深刻地印象。

练习题一、分析下列句子中分别使用什么修辞手法,填在括号内。

1.豆大点的人也想造反。

(夸张)2.春天,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拟人)3.学习如钻探石油,钻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识的精髓。

(比喻)4.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Ao(排比)5.这件事怎能不是你的错呢?(反问)6.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夸张)7.花儿在欢笑,鸟儿在歌唱,小草在翩翩起舞。

(拟人、排比)8.老师是园丁,我们是花朵。

(比喻、排比)9.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比喻)四升五暑假知识预习常考修辞手法及作用(附练习)二、按要求写句子。

初中修辞手法讲解及练习

初中修辞手法讲解及练习

课堂教案代泛称、人名代著作、部分代整体、结果代原因、原料代成品、地名代本体等八种。

例题3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我们要多读点鲁迅。

延安还是西安?要划清这种界限。

指出下列八句借代,各是何种借代。

大胡子凶神恶煞。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

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

知识点四:夸张夸张指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

要求使用时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不能浮夸。

其作用在于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

夸张的种类有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

例题1指出以下三句各属于何种夸张。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

()知识点五:对偶对偶就是“对对子”,也称“对仗”。

它必须是一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

两句间的关系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和条件等。

其作用有:便于吟诵,有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

对偶的几种形式:依内容分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

正对: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衬。

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反、相对。

串对:又称“流水对”。

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

依形式分可分为工对、宽对。

所谓工对,就是字数、词性、结构、平仄、用字等严格按对仗要求;所谓宽对,就是基本符合对仗要求,但某些方面稍有出入。

也就是说形式要求稍宽松一点。

依结构分可分为成分对偶和句子对偶。

例题51.按对偶的内容划分,下列各句分别属于何种对偶?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2.按对偶的结构划分,下列各句分别属于何种对偶?山水本无知,蝶雁亦无情;但它们对待人类最公平,一视同仁,即不因达官显贵而呈欢卖笑,也不因山野渔樵而吝丽啬彩。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修辞手法及其作用1.比喻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即打比方,帮助人深入理解。

2.拟人: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3.夸张: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4.排比:作用: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

5.对偶: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6.反复:○1. 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例句: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2. 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作用:主要运用在诗文中,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的情感的作用。

同时,反复的修辞手法还可以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

7.设问: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例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8.反问(激问、反诘、诘问):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9.引用:作用: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炼,含蓄典雅。

10.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全体、整体代部分。

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方法:①部分代整体。

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

例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②特征代本体。

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去……(《故乡》)③具体代抽象例如:南国烽烟正十年。

(《梅岭三章》)④工具代本体。

例如: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

(《榆钱饭》)⑤专名代泛称。

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最后一次讲演》)11.反语: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

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12. 对比: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

13.呼告写文章时,对著不在面前的人或物直接呼唤,并且跟他(它)说起话来,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呼告。

运用呼告,能增加抒情效果,加强感染力。

14.象征象征是文艺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意义,或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的形象以表现与之相似的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常见修辞手法答题格式1比喻: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_____比喻成____,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之情.2比拟(拟人):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____以人的情感和动作, 把什么人格化了。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之情.3排比: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之情. 语调铿锵,句式整齐,增强语势,突出情感,增加表现力.4设问:概括该修辞手法表现(引出)的内容+引起思考和注意,兴趣(格式:设问手法引出/强调_______,引起读者思考和注意,吸引读者阅读兴趣)5反问: 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更有力地强调_____(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发人深省,语气更强烈,激发读者思考.6夸张: 强调/突出_______, 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表达效果突出.7反复: 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的表现了______(句子描绘的内容),强烈地表达_______(句子表达的情感)8对比:与对比,强调了突出了9通感:是觉。

是觉两种感觉相通,生动形象写出了。

常见设问1、这首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3、试结合诗的内容,分析诗人是如何使用XX这一修辞手法的?解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修辞手法。

(步骤一)2、结合诗句内容解释怎么用这种修辞手法。

(步骤二)3、这种修辞手法的描写效果以及如何有效地传达出诗人感情。

(步骤三)例:望洞庭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这首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步骤一),将潭面比作未磨之镜,将湖中的君山作比皓月银辉下银盘里的一颗青螺(步骤二),两个比喻的运用,使得本诗的景物描写生动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洞庭美景的喜爱之情。

(步骤三)早行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问: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主要用了反衬手法。

(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

(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

(步骤三)判断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2、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南春》杜牧)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4、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杜牧《题乌江》)5、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6、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玉楼春》)7、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8、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9、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10、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1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12、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13、“秦时明月汉时关”、“主人下马客在船”14、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石灰吟》)15、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梅尧臣《陶者》)16、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17、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高适《燕歌行》)18、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19、“终岁不闻丝竹声”、“门前冷落鞍马稀”(白居易《琵琶行》)、“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曹操《短歌行》)20、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竹枝词》刘禹锡)21、“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2008年广东)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7分)木芙蓉(吕本中)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窗前木芙蓉(范成大)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①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1)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2006年江西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三江小渡杨万里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注】将:行,流过。

诗人采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6分)悯农(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陶者(梅尧臣)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问题:两首诗在表达技巧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试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1—3小题: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声。

1、这首诗着眼于表现禅寺后院的环境,主要运用了的手法。

2、末联表面上是进一步写禅院的幽静,实际上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诗的颔联后来简化为成语“曲径通幽”,常被用于题景,如杭州西湖的三潭印月、黄龙洞等,你认为这成语隐含了什么哲理?阅读宋朝杨万里《小池》一诗后回答4—7小题: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4、这首诗写了、树阴、、四种景物,并用、爱、、四个动词,把四种景物刻划得生动形象,充分赞美了的美丽景色。

5、一二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6、“尖尖角”三个字用得很新鲜,形象传神地绘出了的形态,增添了这幅图画的生机。

7、“小荷”两句是脍炙人口的名句,现多用来指什么?阅读这首元曲后回答8—10小题:越调·天净沙元·无名氏平沙细草斑斑,曲溪流水潺潺,塞上清秋早寒。

一声新雁,黄云红叶青山。

8、这首曲子以的手法,色彩鲜明地描绘了黄沙、、,构成了一幅特有的景色。

9、全曲没有一个词是词,但却。

10、写“新雁”,作者不用“一行”而用“一声”,有何用意?读晏殊《浣溪沙》后回答11—13小题: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11、词人精心选择了西坠的夕阳,飘落的花瓣、以及,构成一组优美的画面,把和很自然地结合在一起,表达了的情怀,这是运用了的表现手法。

12、从风格上看,这是一首词。

1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这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分析这两句好在哪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22题。

未展芭蕉(唐)钱珝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22.简要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

(3分).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8分)江城子秦观西城杨柳弄春柔。

动离忧,泪难收。

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

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

恨悠悠,几时休。

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

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

②变做:纵使。

(2)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

(4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3分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6分)鹧鸪天预报[金]王寂秋后亭皋①木叶稀,霜前关塞雁南归。

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

吾老矣,久忘机②,沙鸥相对不惊飞③。

柳溪父老应怜我,荒却溪南旧钓矶。

[注] ①亭皋:水边的平地。

②忘机:消除机心。

机心,巧诈之心。

③沙鸥相对不惊飞:白居易诗云“有喜鹊频语,无机鸥不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