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点不接地系统.讲课稿

合集下载

第一节中性点不接地的三相系统

第一节中性点不接地的三相系统

各相导线对地的电容相等并等于C,正常时各相对地电容电流的
有效值也相等,且有
ICU=ICV=ICW=ωCUph
对称电压的作用下,各相的对地电 容电流大小相等,相位相差120°,如 图(c)所示。
各相对地电容电流的相量和为零, 所以大地中没有电容电流过。
各相电流为各相负荷电流与相应的 对地电容电流的相量和,如图(b)所 示,图中仅画出U相的情况。
接电电我地力机国,系的电经统中力消中性系弧性点统线点。广圈是泛接三采地相用及绕的直组中接作性接星点地形接三连地种接方。的式变主压要器有和不发 路电系电电力统力流系中系、统性统过中点中电性接性压点地点水与方接平大式地、地(方继间即式电的中与保电性电护气点压和连运等自接行级动方方、装式式单置,)相的称。接配为地置电短等力 有电关力,系直统接中影性响点电的网运的行绝方缘式水,平可、分系为统中供性电点的非可有靠效性接 和地连和续中性性、点主有变效压接器地和两发大电类机。的运行安全以及对通信
(3)3~10kV电缆线路构成的系统,接地电流IC <30A;
(4)与发电机有直接电气联系的3~20kV系统, 如果要求发电机带内部单相接地故障运行,当接地 电流不超过允许值时。
第一节 中性点不接地的三相系统 思考练习
思考练习
《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设备》 第二章 中性点的运行方式
1.什么是电力系统中性点?我国电力系 统常用的中性点运行方式有哪几种?
《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设备》
第二章 电力系统中性点的运行方式
第一节 中性点不接地的三相系统
第一节 中性点不接地的三相系统 教学内容
《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设备》 第二章 中性点的运行方式
本节教学内容
一、正常运行情况 二、单相接地故障 三、适用范围

中性点不接地故障特点教学设计.

中性点不接地故障特点教学设计.

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项目项目2电网的接地保护授课班级电力15级
任务任务2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电网的
零序电流保护-中性点不接地故
障特点
授课顺序1授课学时1
教学内容中性点不接地故障特点
重点

难点
重、难点:中性点不接地故障特点
学生特征分析学生应具备电工基础、电气设备、电力系统分析的基础知识,这些内容在前几个学期所开设的课程中已学习
能力目标能表述中性点不接地故障的特点
教学过程
时间段落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手段、
教学媒体选用
课堂小节或教
学评价
5分钟知识点导学:
中性点不接地故障特点
课前:
给学生发送PPT,课前了解内容,并发送课
前知识拼图游戏,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1、案例分析法
2、演示教学法
3、分组讨论法
4、启发式教学法
5、交互式教学法
本次课准备充
分,教学手段得
当,授课条理清
楚,学生基本接
受。

30分钟课中:
中性点不接地故障特点动漫视频互动
10分钟小结本次课。

课后:
1、游戏测试
2、填写任务工单。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缺点
(-)绝缘水平要求高
单相接地时,非故障相对地电压升高√3倍.所以,在这种电网中的设备绝 缘水平高和费用大。 (二)存在弧光接地过电压的危险 单相接地电流不大时,电流流过零值时的电弧将自行熄灭,故障消失;单 相接地电流大于30安时, 产生稳定电弧,将形成持续性弧光接地,将会损坏 设备并导致两相甚至三相短路;当接地电流大于10安小于30安时,有可能产 生一种不稳定的间歇性电弧,随之将出现弧光过电压,幅值可达2.5至3倍相 电压,足以危及整个电网的绝缘。在变压器的中性点装设消弧线圈形成的电 感电流与电容电流相补偿,将使接地电流限止,甚至近于零,从而消除了接 地处的电弧以及由它产生和危害。 (三)接地继电保护的选择困难 因而要实现灵敏的有选择性的保护就比较困难, 特别是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电力网更困难. (四)断线可能引起谐振过电压 导线的开断、开关不同期切合和熔断器不同期 熔断将引起铁磁谐振过电压。 由断线引起的谐振过电压可能导致避雷器爆炸,负载变压器的相序反倾和电 气设备绝缘闪络等现象。
中性点不接地的三相系统
在中性点不接地的三相系统中,当一相发生接地时:一是未接地两相 的对地电压升高到√3倍,即等于线电压,所以,这种系统中,相对地 的绝缘水平应根据线电压来设计பைடு நூலகம்二是各相间的电压大小和相位仍然 不变,三相系统的平衡没有遭到破坏,因此可继续运行一段时间,这 是这种系统的最大优点。但不许长期接地运行,尤其是发电机直接供 电的电力系统,因为未接地相对地电压升高到线电压,一相接地运行 时间过长可能会造成两相短路。所以在这种系统中,一般应装设绝缘 监视或接地保护装置。当发生单相接地时能发出信号,使值班人员迅 速采取措施,尽快消除故障。一相接地系统允许继续运行的时间,最 长不得超过2h。三是接地点通过的电流为电容性的,其大小为原来相 对地电容电流的3倍,这种电容电流不容易熄灭,可能会在接地点引 起弧光解析,周期性的熄灭和重新发生电弧。弧光接地的持续间歇性 电弧较危险,可能会引起线路的谐振现场而产生过电压,损坏电气设 备或发展成相间短路。故在这种系统中,若接地电流大于5A时,发电 机、变压器和电动机都应装设动作于跳闸的接地保护装置。。

10kV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10kV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1 10kV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特点选择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是一个要考虑许多因素的问题,它与电压等级、单相接地短路电流数值、过电压水平、保护配置等有关。

并直接影响电网的绝缘水平、系统供电的可靠性和连续性、主变压器和发电机的安全运行以及对通信线路的干扰。

10kV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 小电流接地系统 ) 具有如下特点:当一相发生金属性接地故障时,接地相对地电位为零,其它两相对地电位比接地前升高√3倍,一般情况下,当发生单相金属性接地故障时,流过故障点的短路电流仅为全部线路接地电容电流之和其值并不大,发出接地信号,值班人员一般在 2 小时内选择和排除接地故障,保证连续不间断供电。

2系统对地电容电流超标的危害实践表明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 小电流接地系统 ) 也存在许多问题,随着电缆出线增多, 10kV 配电网络中单相接地电容电流将急剧增加,当系统电容电流大于 10A 后,将带来一系列危害,具体表现如下:3.1 当发生间歇弧光接地时,可能引起高达3.5 倍相电压( 见参考文献1) 的弧光过电压,引起多处绝缘薄弱的地方放电击穿和设备瞬间损坏,使小电流供电系统的可靠性这一优点大受影响。

3.2 配电网的铁磁谐振过电压现象比较普遍,时常发生电压互感器烧毁事故和熔断器的频繁熔断,严重威胁着配电网的安全可靠性。

3.3 当有人误触带电部位时,由于受到大电流的烧灼,加重了对触电人员的伤害,甚至伤亡。

3.4 当配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时,电弧不能自灭,很可能破坏周围的绝缘,发展成相间短路,造成停电或损坏设备的事故;因小动物造成单相接地而引起相间故障致使停电的事故也时有发生。

3.5 配电网对地电容电流增大后,对架空线路来说,树线矛盾比较突出,尤其是雷雨季节,因单相接地引起的短路跳闸事故占很大比例。

3单相接地电容电流的计算4.1空载电缆电容电流的计算方法有以下两种:( 1)根据单相对地电容,计算电容电流( 见参考文献 2) 。

Ic= √3×U P×ω×C×103(4-1)式中 : U P━电网线电压 (kV)C ━单相对地电容 (F)一般电缆单位电容为200-400 pF/m 左右(可查电缆厂家样本)。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课件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课件





U wd U w U n U w
各相导线对地的电容相等并等于C,正常时各 相对地电容电流的有效值也相等,且有
ICU=ICV=ICW=ωCUph
中性点不接地的三相系统 一、正常运行情况
《发电厂变电所电气设备》 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
对称电压的作用下,各相的对地电容电 流大小相等,相位相差120°,如图(c)所示。
首页
中性点不接地的三相系统 一、正常运行情况
《发电厂变电所电气设备》 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
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一般认为三相系统是对
称的,若三相导线经过完全换位,则各相的对地电
容相等, CU=CV=CW=C
相对地电压分别为:




U ud U u U n U u




U vd U v U n U v
接地电流系统。
中性点不接地的三相系统 引言
《发电厂变电所电气设备》 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
我国电力系统广泛采用的中性点接地方式主要 有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及直接接地三种。
中性点不接地的三相系统 教学内容
《发电厂变电所电气设备》 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
中性点不接地的三相系统
本节教学内容
一、正常运行情况 二、单相接地故障 三、适用范围
(4)变压器的二次线圈(副线圈)相当于一个供 电电源,它的空载额定电压要比其所在电网的额定 电压高10%。但在3、6、10kV电压时,由于这时相 应的配电线路距离不长,二次线圈的额定电压仅高 出电网电压5%。
中性点不接地的三相系统 复习旧课
《发电厂变电所电气设备》 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
二、额定电流IN:是指在一定的基准环境温度和条件 下,允许长期通过设备的最大电流值,此时设备的 绝缘和载流部分的长期发热温度不超过规定的允许 值。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导线的开断、开关不同期切合和熔断器不同期 熔断将引起铁磁谐振过电压。 由断线引起的谐振过电压可能导致避雷器爆炸,负载变压器的相序反倾和电 气设备绝缘闪络等现象。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缺点
五)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的谐振过电压 由于电网参数不对称,出现中性点位移,常会引起铁磁谐振过电压,使电
磁式电压互感器的高压保险丝频繁熔断,或造成互感器本身的烧毁。限制和 消除铁磁谐振过电压的措施: 1.选用励磁特性较好的电压互感器或改用电容式互感器。 2.在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的开口三角形绕组中加装阻尼电阻,可消除各种谐振 现象。 3.在母线上加装一定的对地电容,使Xc0≤0.01XT,谐板就不能发生。 4.采用临时的倒闸措施,如投入消弧线圈,将变压器中性点临时接地以及投 入事先规定的些某线路或设备等。 (end) 。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中性点不接地的三相系统
各相对地电容电流的数值相等而相位相差120°,其向量和等于零, 地中没有电容电流通过,中性点对地电位为零,即中性点与地电位一 致。这时中性点接地与否对各相对地电压没有任何影响。可是,当中 性点不接地系统的各相对地电容不相等时,即使在正常运行状态下, 中性点的对地电位便不再是零,通常此情况称为中性点位移即中性点 不再是地电位了。这种现象的产生,多是由于架空线路排列不对称而 又换位不完全的缘故造成高 单相接地时,非故障相对地电压升高√3倍.所以,在这种电网中的设备绝
缘水平高和费用大。 (二)存在弧光接地过电压的危险
单相接地电流不大时,电流流过零值时的电弧将自行熄灭,故障消失;单 相接地电流大于30安时, 产生稳定电弧,将形成持续性弧光接地,将会损坏 设备并导致两相甚至三相短路;当接地电流大于10安小于30安时,有可能产 生一种不稳定的间歇性电弧,随之将出现弧光过电压,幅值可达2.5至3倍相 电压,足以危及整个电网的绝缘。在变压器的中性点装设消弧线圈形成的电 感电流与电容电流相补偿,将使接地电流限止,甚至近于零,从而消除了接 地处的电弧以及由它产生和危害。 (三)接地继电保护的选择困难 因而要实现灵敏的有选择性的保护就比较困难, 特别是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电力网更困难. (四)断线可能引起谐振过电压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分析1演示教学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分析1演示教学

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分析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是指发电机和变压器的中性点,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系统称为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又称大电流接地系统),110KV及以上系统采用这种方式;中性点经消弧线圈和不接地的系统称为非直接接地系统(又称小电流接地系统),35KV及以下6KV、10KV的电力系统,均采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

发生单相接地后,不影响用户的工作,因而负载电流没有变化,对电力系统造成的危害并不大,但是,长期接地运行,可能引起未故障相绝缘薄弱处损坏,造成两相接地短路。

电力系统规定,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可以运行两个小时。

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分不接地系统和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下面针对银河科技西安分公司的YH-B2100 小电流接地选线现场试验调试中的数据和现象做一具体分析,由于本人水平所限,只能作为一点经验之谈以共分享,不当之处谨请指正。

为了便于讨论分析,假设三相系统是对称的并奖相对地之间的电容用集中于线路中央的电容C来代替。

如图1所示。

1.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正常运行正常运行时,设各相负载电流相等,各相对地的电压U A、U B、U C是对称的,如图2所示中,电源各相的电流、、分别等于负载电流、、及各相对地电容电流的相量和。

因为三相对地电容电流的大小相等,相位互差120º,故其相量和等于零,所以地中没有电容电流流过,中性点对地电位为零。

实际运行中,由于架空线三相排列不对称,换位不完全等原因,各相对地电容不完全相等,对地电位也不等于零,出现中性点位移的现象,对此我们忽略不计,不予讨论。

2.单相接地故障当单相接地绝缘损坏,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若接地电阻为零,称为金属性接地,否则为非金属性接地(非直接接地),发生单相接地后中性点对地电位上升或者上升为相电压,接地相电压为零,非接地相电压上升或者上升为线电压,方向与原来电压相反。

银河科技西安分公司的YH-B2100接地选线装置可以将其接地后的零序电流基波、零序电压值和角度准确的显示在装置液晶面板上,通过角度的分析装置能准确的选出接地线路和接地相,这里就现场接地后的具体数据做一分析,这样就可以不难理解发生单相接地后存在的现象了,对于没有条件安装小电流接地选线的,单相接地后可以通过相位表判断接地相和接地线路。

中性点不接地

中性点不接地

教师课堂教学备课纸首页课题一 中性点不接地方式学习目标掌握中性点不接地的三相系统正常情况下的运行特点以及中性点不接地的三相系统故障情况下的运行特点。

知识点1.中性点不接地的三相系统正常情况下的运行特点; 2.中性点不接地的三相系统故障情况下的运行特点。

技能点1.能够识别配电系统中性点; 2.能够用相量图分析本节内容。

学习内容一、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正常运行由于任意两个临近导体隔以绝缘介质就形成电容,配电线路的三相导线之间及各相导线对地之间沿线路全长都存在电容,如图2-1(a)所示,由于该电容是分布参数,故又称为线路对地的分布电容,为了分析问题方便,我们用集中参数来表示。

图2-1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电容电流 (a)电路图;(b)电容电流相量图假设正常运行时,三相系统对称,同时三相导体经过完全换位,各相对地电容相等,故中性点N 对地电位为0。

各相对地电压分别为电源各相的相电压。

在此对地电压下,各相对地电容电流大小相等,相位差为120°,如图2-1(b)所示,各相对地电容电流之和为零,所以没有电容电流流过大地。

即0=++W V U U U U (2-1) 0=++CWCV CU I I I (2-2)空载线路合闸时的电流,就是线路的电容电流,又称为充电电流。

线路越长、电压越高,充电电流越大。

二、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单相金属性接地故障如图2-2(a )所示,假设W 相一点发生完全接地的情况。

所谓完全接地,也称为金属性接地,即认为接地处的电阻近似于零。

当W 相金属性接地时,故障相对地电压为零,由电压回路方程可知:W N U U -=(WU 为变压器绕组的相电压) (2-3)图2-2发生W 相接地时,中性点不接地的三相系统(a)电路图;(b)相量图由方程:W U N U U U U U U U -=+=' (2-4) WV N V V U U U U U -=+=' (2-5)可以看出各相对地电压的相量关系以及各线电压的相量关系如图2-2(a )(b )所示。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系统线路和负荷运行工况的复杂性将导致系统运行参数的随机性变化, 由此引发的铁磁谐振过电压已成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大威胁,在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必 须釆取有效消谐措施,才能抑制或避免铁磁谐振过电压,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感谢观看
优缺点
(2)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缺点: ①与中性点电阻器接地系统相比,产生的过电压高(弧光过电压和铁磁谐振过电压等),对弱绝缘 击穿概率大; ②在间歇性电弧接地故障时产生的高频振荡电流大,达数百安培,可能引发相间短路; ③故障定位难,不能正确迅速切除接地故障线路,有可能发展为多相短路接地。
方式影响
根据这一简单基本概念而得到的通信线路的电磁感应的判断,显然是过大的。实际城市配电只一 端中性点接地,而另一端呈开路情况是很少的。实际配电比这复杂得多。
方式影响
当线路某处F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接地故障电流从两端流人故障点F的电流方向相反,通信线路 全长感应电压与( )绝对值成比例,故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性点低值电阻器(或低值电抗器) 接地系统就不一定比中性点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和中性点不接地(绝缘)系统对通信线路的感应电压 大,要具体计算和实测。实际大城市的配电和通信都是电缆,接地故障电流从电缆外皮分流,一 般是没有影响的。总之,具体情况要具体计算分析。还须指出,感应电压超过规定值时还有很多 防护措施可采用。 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地都有多年的中性点小电阻接地的运行经验,也都对故障接地对通信 线路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计算,理论计算和实践证明其感应电压均低于规程DL 5033-1994的规 定。
三相系统
三相系统
小电阻接地系统在国外应用较为广泛,我国开始部分应用。这主要是因为这样做具有下述优越性: 一是正常供电情况下能维持相线的对地电压不变,从而可向外(对负载)提供220/380V这两种不 同的电压,以满足单相220V(如电灯、电热)及三相380V(如电动机)不同的用电需要。 各相对地电容电流的数值相等而相位相差120°,其向量和等于零,地中没有电容电流通过,中 性点对地电位为零,即中性点与地电位一致。这时中性点接地与否对各相对地电压没有任何影响。 可是,当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各相对地电容不相等时,即使在正常运行状态下,中性点的对地电 位便不再是零,通常此情况称为中性点位移即中性点不再是地电位了。这种现象的产生,多是由 于架空线路排列不对称而又换位不完全的缘故造成的。

中性点非直接接地 ppt课件

中性点非直接接地 ppt课件

1. 中性点不接地电网单相接地缺点的特点
1、正常运转:三相对称,中性点对地电压为0, 三相对地电容电流对称,无零序电压和电流。
2、单电源多条线路电网接地缺点的特点 〔1〕单相接地时,电网各处缺点相对地电压为
零;非缺点相对地电压上升至线电压
〔2〕非缺点线路首端零序电流:线路本身的对 地电容电流,方向:母线→线路。
运用。
〔3〕缺点线路首端零序电流:全系统非缺点元 件对地电容电流总和,方向:线路→母线。
2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电网单相接地
消弧线圈:补偿接地点的电容电流
接地电流=电容电流+消弧线圈电

补地电网接地维护
一、绝缘监视安装 1、构成原理:根据单相接地
时出现零序电压的特点构成。 为无选择性的接地维护 2、接线图:P269图3 3、经过拉路法来判别接地缺 点线路。 4、用于母线出线较少的情况。
docincom一中性点不接地电网单相接地缺点的特点二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电网单相接三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电网接地维护四mln98型微机小电流系统接地选线安装构成原理
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单相 接地缺点的特点及其维护
复习导入
问题的提出:
一、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零序电流维护的组 成及各段维护范围?优点有哪些? 二、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单相接地缺点时 采用什么维护,如何动作?
零序电流维护
分为三段 零序Ⅰ段:无时限零序电流速断维护 动作时限:0秒;维护范围:本线路首端部分,比相间
短路Ⅰ段长。作用:主维护 零序Ⅱ段:零序电流限时速断维护 动作时限: 0.5s或1.0s; 维护范围:本线路全长并延
伸至下一线路首端部分。作主维护 零序Ⅲ段:零序过电流维护 按阶梯形原那么配合,配合范围比相间短路过电流维护

大学课件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第四节_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中单相接地故障的保护

大学课件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第四节_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中单相接地故障的保护


实际上不能采用这种方式
偿 方 式
欠补偿
IL IC
补偿后的接地点电 某个元件被切除或 流仍然是电容性的 因发生故障而跳闸
一般不采用 这种方式
引起过电 可能又出现 I L 和 IC 电容电流减小

相等的情况
过补偿
IL IC
补偿后的残余电流是感 性的
在实际中获得广泛应用 不可能发生过电压问题
I L 大于 IC 其关系为:
2 单相接地过渡过程特点
发 生 单
故障相对地电 压降低
引起故障相放电电容电流——通过母线流向 故障点;衰减得快;振荡频率高达数千赫, 主要决定于电网线路参数,和故障点的位置

非故障相对地 以及过渡电阻。
接 地
电压升高
引起非故障相充电电容电流——通过电源、
故障点成回路;由于整个流通回路的电感
较大,因此衰减得慢,振荡频率较低。
2.4 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中单相接地故 障的保护
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电网——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经电阻接地、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等电网。
2.4.1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的特点
如左图所示网络接线,A相发生单相 接地短路时,其相量关系如下图所示。 忽略负荷电流和电容电流在线路阻抗 上产生的电压降,故障点处各相对地 的电压为(以EA作为参考)
电力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后的暂态电容电流看成是以下两个电流之和,其 分布和波特图如下所示:
2.4.3 零序电压保护
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中,只要本级电压网络中发生单相接地 故障,则在同一电压等级的所有发电厂和变电所母线上,都将出现数 值较高的零序电压。
在发电厂和变电所母线上,一般装设网络单相接地的监视装置, 它利用接地后出现的零序电压,带延时动作于信号,表明本级电压网 络中出现了单相接地。

第一节_中性点不接地的三相系统[1]

第一节_中性点不接地的三相系统[1]
短路,尤其在电机或电器内部发生单相接地出现电弧时最危 电力系统的有关规程规定:在中性点不接地的三相系 险;
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时,允许继续运行的时间不得超过2h, 接地电流小于30A而大于5~10A时,有可能产生一种周期性 熄灭与复燃的间歇性电弧,将引起过电压,其幅值可达 并要加强监视。
2.5~3倍的相电压,这个过电压对于正常电气绝缘来说应能 系统中电气设备和线路的对地绝缘必须按能承受线电 承受,但当绝缘存在薄弱点时,可能发生击穿而造成短路, 压考虑设计,从而相应地增加了投资。 危及整个电网的安全。
《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设备》
第二章 电力系统中性点的运行方式
第一节 中性点不接地的三相系统
第一节 中性点不接地的三相系统 教学内容
《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设备》 第二章 中性点的运行方式
本节教学内容
一、正常运行情况 二、单相接地故障 三、适用范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首页
第一节 中性点不接地的三相系统 引言
《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设备》 第二章 中性点的运行方式
第一节 中性点不接地的三相系统 二、单相接地故障
《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设备》 第二章 中性点的运行方式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产生的影响:
单相接地故障时,由于线电压保持不变,对电力用户 单相接地时,在接地处有接地电流流过,会引起电弧, 没有影响,用户可继续运行,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此电弧的强弱与接地电流的大小成正比。

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一 U ud U u U n U u 般认为三相系统是对称的,若 三相导线经过完全换位,则各 U vd U v U n U v 相的对地电容相等,相对地电 U wd U w U n U w 压分别为: 各相导线对地的电容相等并等于C,正常时各相对地电容电流 的有效值也相等,且有

第八讲中性点不接地保护

第八讲中性点不接地保护

简单网络接线示意图
A相接地时的向量图
单相接地故障时三相系统的电容电流分布图
结论: 1、发生单相接地时,全系统出现零序电压; 2、非故障线路首端3I0为正常运行时每相对地耦合 电容电流的三倍,其电容性无功功率的方向由母线 指向线路; 3、故障线路首端的3I0为全系统正常运行时每相对 地耦合电容电流总和的三倍,其电容性无功功率的 方向由线路指向母线; 4、通过故障点零序电流为正常运行时每相对地耦合 电容电流的三倍。
(4)补偿度
补偿度一般在5-10%,不大于10%
三、中性点不接地单相接地的保护 1、无选择性绝缘监视装(电压保护) 2、零序电流保护
3、零序功率方向保护 注意: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时零序功率方向, 故障线路与非故障线路零序功率方向相同
作业与思考题
1、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时零序电流、 零序电压的分别特点。 2、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单相接地保护的构成原理。 3、小接地选线装置的构成原理。
正是产生串联谐振条件。
在正常运行时,如果三相的对地电容不完全相等,则 电源中性点对地之间就产生电压偏移
U 0
E A
jCA EB jCB EC jCC jCA jCB jCC
此外,在断路器三相触头不同时合闸时,也会 零序电压。
在串联谐振回路中汇产生很大的电压降落,从 而使电源中性点对地电压严重升高,这是不能允许 的,因此在实际上不能采用这种方式。
单相接地故障时的零序等效网络 (a)等效网络 各级电压网络中,当全系统的电容电流超过下 列数值时,应装设消弧线圈接地。
3——6kV ---30A; 10kV ---20A;
22—66kV ---10A;
1.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单相接地的特点

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单相接地零序保护相关知识培训讲解

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单相接地零序保护相关知识培训讲解

在小接地电流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 时,一般都允许再继续运行1~2个小时。
要求保护能选出接地线路并及时发出信号。 对人身和设备的安全有危险时,应动作于跳 闸。
主要内容
一、中性点不接地电网中单相接地故障的特点 二、中性点不接地电网中单相接地的保护方式 三、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单相接地的特点
一、中性点不接地电网中单 相接地故障的特点
I" BII
I" I"L I"CΣ
1. 完全补偿
IL ICΣ
缺点:线路上产生很 高的谐振电压。
实际上不采用
j3L
U" 0 1
j C
U"0 E"A
jCA E"B jCB "EC jCC jCA jCB jC C
E" A E
CA E"B CB CCA CB
"C CC
C
2. 欠补偿
2. 了解电力系统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 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的特点及其保 护方式。5Βιβλιοθήκη 故障点的零序电压E·B
U·0
1 3
(U·A
U·B
U·C )
E·A
在非故障线路I上 (图)
各相电流 I·AI U·A /( jX CI ) 0 I·BI U·B /( jX CI) jU·BC 0I
I·CI U·C /( jX CI) jU·CC 0I
线路始端反映的零序电流
3I·0I
I·AI
I· BI
I· CI
j(U·
U· )C
B
C
j3U·C
0I
0
0I
有效值
3I0I 3U0C0I
在非故障线路I上 (图)

中性点不接地保护方式教学设计.

中性点不接地保护方式教学设计.

教学策略、手段、 课堂小节或教
教学媒体选用
学评价
1、案例分析法 2、演示教学法 3、分组讨论法 4、启发式教学法 5、交互式教学法
本次课准备充 分,教学手段得 当,授课条理清 楚,学生基本接
受。
10 分钟
小结本次课。 课后: 1、游戏测试 2、填写任务工单项目 2 电网的接地保护
授课班级
电力 15 级
任务 2 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电网的
任务
零序电流保护-中性点不接地保 授课顺序
1 授课学时
1
教学内容
重点 与
难点 学生特征
分析
护方式 1.中性点不接地保护方式 2.零序电流保护 3.零序功率方向保护
重点:零序电流保护 难点:零序功率方向保护
学生应具备电工基础、电气设备、电力系统分析的基础知识,这些内容在前几 个学期所开设的课程中已学习
能力目标 能够熟知中性点不接地保护的各种保护方式特点
时间段落 5 分钟
30 分钟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知识点导学: 中性点不接地保护方式 课前: 给学生发送 PPT,课前了解内容,并发送课 前知识拼图游戏,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课中: 1.绝缘监视装置 2.接地短路保护方式 动漫视频互动 3.零序电流保护 4.零序功率方向保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中:
Ca 2Cb Cc
Ca Cb Cc
我们称 Ca 2Cb Cc 为电网不对称度,
Ca Cb Cc
它近似表示中性点对地电压与相电压的比值,它的绝对值为:
C a(C a C b) C b(C b C c) C c(C c C a) C a C b C c
显然,中性点的电压值与各相分布电容是否对称以及对称度有关,若 认为三相完全对称,即三相对地电容: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特点: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永久性接地故障时, 中性点电位升高为相电压,非故障相对地电压上 升为根3倍相电压,即上升为线电压,相间电压不 变,依然是对称的,接地电流为正常一相电容电 流的3倍,系统仍然可以继续运行,在运行中找出 接地故障,消除故障后系统可以自动恢复运行。
但要注意,这种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继续运行 的时间不能太长,一般不允许超过2h内,迅速发现并 消除故障。否则会扩大故障或损坏设备。
由于中性点不接地对地绝缘,地 中无电流通过,所以各相电流平衡

Ia+Ib+Ic 0
各相电流为:



I a ( U a + U o ) j C a ;



Ib

U b
+
Uo)
j Cb;



Ic

U c
+
Uo)
j Cc
将上式代入电流平衡方程,可以求得中性点实 际电压:
U •oU •aC a C a2 C C b b C cC cU •a
代入电压方程,可得:


Id j3cUc
由此可以看出该电流为正常是一相电容电流的 三倍。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单相接地向g 量图 UA
g
I cc
g
I ca
g
Ua
g
I cb
g
U c
O
g
g
Uc
Ub
g
I cc
电力线路单相接地故障由瞬时接地故障和永久接地 故障之分。像因为落雷引起的事故,一般不致于造成 永久接地,只是瞬间使得带电导线对地闪络,雷电流 消失后,如果电力系统固有的接地电流不大,短路点 的电弧可以自行熄灭,系统可以重新回复正常。
Ca =Cb =Cc
则不对称度

0 U o 0 ,但实般不为零,通常情况下不对称度在3.5%
左右,即中性点对地电压,为相电压的0.035倍。近似计算往往将其忽略,
认为

Uo
0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如果发生单相接地, 如图所示:
A


Ua
I ca
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学习任务四 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如图所示。

Ua

Uc

Ia
O • Ub

Ib

Uo

Ic
A
B
C


UC
UB
Cb

UA
Cc
Ca
假设系统在理想状态下,且线路经过完 全换位,则,各相对地分布电容分别为 :
C a 、 C b 、 C c ,且 C a = C b = C c C 0
,即由相电压上升为线电压。但是单相接地后 系统的三相对称关系并未被破坏,仅中性点以 及各相对地电压发生变化,非故障相对地电压
值 增 大 为 3倍 相 电 压
假设各相对地电容相等,则流过接地点的接地电流 即为C相电容电流,即为:
• •
••


I d I c c ( I c a I c b ) (jc U A jc U B )
O


Uc
Ub
B

I cb


Uo
I cc
C

Id

UC
UB
Cb

UA
Cc
Ca
此时因C相接地,则C相电位为地电位,即为;零,则C 相与地形成的回路电压方程为:
••
UcUo 0
此时中性点对地电压是


Uc Uo
即中性点电压上升为相电压,其他两相对地电
压为: •



••




UAUaUo UaUc;UB UbUo UbUc
运行经验表明,对于10kV以下的电网,接地电流 一般不超过30A;对于35kV电压等级电力网,接地电 流不超过10A时,接地电流通常可以自动熄灭。接地 电流超过上述数值时,可能产生间歇性电弧或稳定燃 烧的电弧。间歇性电弧在系统中会引起电弧过电压, 过电压的数值随电弧重燃次数增加。实际测量表明, 其数值可以达到3.2倍左右,从而引起多相短路的危险。
对于35kV以下的电力网,由于线路绝缘水平比较 低,单相接地故障多,同时它们的线路较短,接地电 流较小,瞬间故障形成的接地电弧容易自行熄灭。另 外,由于电压较低,线路按照线电压设计绝缘所花费 用较少。所以接地电流不大于30A的10kV电网和接地 电流不大于10A的35kV电网、发电机直配系统,接地电 流小于5A时。均采用中性点不接地运行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