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系统开发及维护管理制度
系统使用与维护管理制度
系统使用与维护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公司的信息系统安全和正常运行,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数据管理本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管理要求,订立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部员工及相关合作伙伴,在使用公司信息系统时必需严格遵守。
第三条全部关于系统使用和维护的事项,均应遵守公司的保密政策和行为准则。
第二章系统使用管理第四条员工在使用公司信息系统时,应确保本身的行为合法合规,而且依照授权范围进行操作。
第五条全部员工应妥当保管本身的账号和密码,不得将其泄露给他人。
假如发现账号或密码泄露,应及时向信息部门报告,并立刻进行修改。
第六条员工不得擅自安装、卸载或更改公司信息系统上的软件和驱动,如确有需要,需经过信息部门批准。
第七条员工在使用公司信息系统时,不得从事违法、违规、有害的活动,包含但不限于非法取得他人信息、恶意破坏系统、进行网络攻击等。
员工不得利用公司信息系统传播、发布违法、违规、淫秽、不良信息,不得散布谣言、虚假信息,也不得利用公司信息系统进行商业活动。
第九条员工使用公司信息系统处理企业数据时,应确保数据的真实、准确和完整,不得有意窜改、删除或销毁企业数据。
第十条离职员工应在离职前将工作相关的数据和文件进行归档,并交由部门负责人进行备份和存储。
离职员工的账号和权限应尽快注销或转移至其他员工。
第三章系统维护管理第十一条信息部门负责对公司信息系统进行维护和管理,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第十二条信息部门应定期对系统进行巡检和维护,及时处理系统异常和故障,并向相关部门和员工供应相应的技术支持和帮忙。
第十三条系统升级和维护工作应提前进行计划,确保影响范围最小化。
升级和维护期间,相关部门和员工应乐观搭配,避开操作系统的数据丢失和业务停止。
第十四条禁止未经许可的人员进入信息部门或未经许可的情况下进入机房。
任何在信息部门或机房内操作的员工,必需事先向信息部门报备,并取得相应的许可和引导。
信息部门应建立健全备份和恢复机制,定期备份系统和数据,确保能在系统损坏或数据丢失时进行快速恢复。
信息技术部门软件开发与系统维护管理规章制度
信息技术部门软件开发与系统维护管理规章制度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软件开发与系统维护成为了企业运营的重要一环。
为了规范信息技术部门的工作流程和管理方式,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制定本规章制度。
二、软件开发流程1. 需求分析- 确定开发需求和目标- 收集用户需求和期望- 制定详细的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2. 系统设计- 根据需求规格说明书进行系统设计- 划分模块和功能- 设计数据库结构3. 编码开发- 根据系统设计,完成编码任务- 高效利用编程工具和开发平台- 保证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4. 测试验证- 进行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 发现并修复软件中的漏洞和错误- 验证软件是否符合用户需求5. 上线部署- 将软件部署到生产环境- 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配置相应的服务器和网络设备6. 运维管理- 监控系统运行情况,处理异常情况- 定期进行系统维护和功能更新- 针对用户反馈和问题,提供技术支持和维护服务三、系统维护管理1. 定期备份- 对系统进行定期备份,确保数据安全性- 确定备份策略和周期- 测试恢复备份数据的可行性2. 漏洞修复- 跟踪最新的安全漏洞和补丁信息- 及时处理发现的漏洞情况- 遵循严格的漏洞修复流程3. 故障管理- 系统出现故障时,及时响应并排查问题 - 记录故障现象和解决方案- 分析故障发生的原因,提出改进建议4. 性能优化- 监控系统性能,发现瓶颈和问题- 进行性能调优和优化- 提升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响应速度5. 更新升级- 关注软件更新和版本迭代- 定期进行系统和软件的升级- 注意备份数据,避免升级过程中数据丢失6. 使用手册与培训- 编写系统使用手册和操作指南- 提供相关培训,确保员工熟练掌握系统使用方法- 不断改进培训内容,提高培训效果四、违规与处罚1. 未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软件开发和系统维护的,将根据情况给予相应的处罚,包括但不限于口头警告、书面警告、取消奖励等措施。
软件开发与维护管理制度
软件开发与维护管理制度一、前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范围的扩大,软件在各个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证软件的高质量开发和持续有效的维护,建立一套完善的软件开发与维护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软件开发与维护管理制度进行深入探讨。
二、软件开发管理制度1. 开发流程管理软件开发过程应该按照一定规范进行,以确保软件开发、测试、上线等各个环节的顺利进行。
首先,在需求分析阶段,开发人员需要与需求方进行充分的沟通,明确需求,并制定相应的功能设计文档。
其次,在编码阶段,开发人员应该遵循编码规范,规范代码格式、命名规则等,并定期进行代码审核。
最后,在测试和上线阶段,需要进行严格的测试,确保软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版本管理为了方便开发和迭代,软件的版本管理是必不可少的。
每个软件项目应制定相应的版本管理策略,包括版本号的命名规则、版本库的管理规范等。
同时,开发人员需要定期进行版本的迭代与发布,并保留旧版本的备份,以便问题排查和回滚。
3. 文档管理软件开发涉及到大量的文档,包括需求文档、设计文档、测试文档等。
为了方便开发人员的协作和沟通,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文档管理系统。
该系统可以包括文档的上传、下载、版本控制等功能,并规定文档的编写要求,确保文档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三、软件维护管理制度1. 维护请求管理在软件上线后,用户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和需求变更,这就需要建立一个维护请求管理机制。
对于用户的维护请求,需要进行分类和优先级的评估,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时间节点。
同时,需要建立一个反馈机制,及时回复用户并跟踪问题的解决情况。
2. 缺陷管理在软件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发现一些功能缺陷或者性能问题,这就需要进行缺陷管理。
对于发现的缺陷,需要进行录入和跟踪,并及时解决。
同时,需要建立一个缺陷管理库,记录缺陷的描述、解决方案和解决人员等信息。
3. 数据备份与恢复为了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软件维护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的数据备份工作。
系统应用与维护管理制度
系统应用与维护管理制度1. 前言为确保企业的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并保障企业数据的安全性,本规章制度订立了系统应用与维护管理的相关规定,进一步规范员工对系统的使用与维护的行为,加强企业整体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2. 适用范围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
3. 系统应用规范3.1 系统操作权限1.不同岗位员工的系统操作权限应依据岗位职责明确划分,并由部门主管或系统管理员进行设置。
2.未经许可,员工不得私自修改、更改他人的系统操作权限。
3.2 系统账号管理1.每位员工应配备独立的系统账号,并须妥当保管账号及密码,不得将账号与他人共享或泄露。
2.定期更换密码,密码应设置为多而杂且不易被猜测的组合,同时密码应定期更新。
3.发现他人的账号异常使用情况,应及时报告系统管理员。
3.3 系统数据管理1.员工在使用系统时,应遵守数据管理规范,不得随便删除、窜改、泄露、复制或分发系统中的数据。
2.未经许可,不得通过系统导出或下载数据,以防止信息泄露或欠妥使用。
3.对于敏感数据的处理,员工应加强保密意识,严密掌控访问权限,并遵从保密协议。
3.4 系统使用时效1.系统的使用时间应依据工作需要合理布置,并尽量避开将系统放置到无人值守状态。
2.在离开工作岗位前,员工应及时退出系统,确保系统安全。
4. 系统维护规范4.1 系统备份与恢复1.系统管理员应定期进行系统数据备份,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2.系统管理员应在发生系统故障、数据丢失等情况下,及时进行数据恢复操作。
4.2 系统安全更新1.系统管理员应及时关注系统安全性漏洞的公布和更新,并依照规定的流程进行系统安全更新。
2.员工在系统安全更新过程中,应乐观搭配系统管理员的工作,确保系统安全和稳定。
4.3 系统故障报修1.员工发现系统故障或异常运行情况,应及时向系统管理员进行报修,供应认真的问题描述和截图等相关资料。
2.系统管理员应依据故障情况进行及时处理,保障系统的可靠运行。
4.4 系统维护记录1.系统管理员应建立系统维护记录,记录系统备份、更新、故障修复等相关操作。
应用系统运维管理制度
应用系统运维管理制度第一章绪论1.1背景与意义应用系统是企业、组织或个人在实践中使用的各种信息系统的总称,包括各种管理信息系统、生产过程控制系统、公共服务系统等。
应用系统的运维管理是指对应用系统进行日常运行和维护工作,保障应用系统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以满足用户需求,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应用系统运维管理制度是组织对应用系统运维工作的管理规范和流程的总称,其制定的目的在于明确运维管理工作的职责、权限和流程,提高运维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最终提高应用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1.2制度的目的制定应用系统运维管理制度的目的在于规范运维管理工作,明确各项运维管理工作的职责、权限和流程,提高运维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最终提高应用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通过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可以加强运维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控制,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减少运维管理中可能出现的失误和疏忽,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
1.3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组织或个人在运维管理应用系统过程中的一切活动,包括但不限于硬件设备、软件系统、网络设施等方面的运维管理工作。
第二章运维管理的基本原则2.1规范性原则所有运维管理工作均应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组织内部的相关规定,不得违背有关法律法规和组织规章制度。
2.2科学性原则所有运维管理工作均应遵循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合理安排运维资源,提高运维效率,降低运维成本。
2.3效率原则所有运维管理工作均应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冗余,降低资源浪费,提高运维管理的整体效益。
2.4风险原则所有运维管理工作均应注重风险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风险,防患于未然。
第三章运维管理的基本要求3.1人员要求运维管理人员应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接受过相关的培训,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能够熟练处理日常运维管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
3.2工作要求运维管理人员应按照相关规定,认真履行日常运维管理工作中的各项职责,做到勤勉、勤奋,遇事及时处理,负责维护和维护应用系统的正常运行。
公司应用软件系统开发与维护控制程序
公司应用软件系统开发与维护控制程序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企业逐渐转型数字化,应用软件系统已经成为企业日常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企业日常运营中,应用软件系统可以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优化资源配置,进而增强企业竞争力。
然而,随着应用软件系统的使用量逐渐增加,我们也不得不面对开发与维护工作的挑战。
针对此问题,我们需要建立系统的控制程序,以确保企业应用软件系统开发与维护的有效性、合规性和安全性。
一、开发控制程序1.需求分析:在开发应用软件系统之前,应该对需求进行充分的分析和调研。
需要明确目标和功能,制定开发计划,确认管控流程,并统一收集和分析用户反馈。
这将有助于确保开发进程的透明度和目标的实现。
2.编码规范:编码规范是企业应用软件系统开发过程中重要的一步。
通过制定明确的编码规范,可以确保代码的可读性、可维护性和安全性,并保证整个应用系统的代码质量达到一定的标准。
需要进行代码审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以提高整个开发团队的开发质量。
3.测试管理:测试是企业应用软件系统开发中不能少的一环。
通过编写测试用例、测试数据和测试报告,对系统进行充分的测试,以检测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性。
同时,对于出现的问题,需要进行对应的改进和优化,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项目管理:针对应用软件系统开发的具体项目,需要建立相应的项目管理控制程序,包括项目分解、任务分配、进度跟踪和问题解决。
这些程序有助于确保项目按照预先设定的计划进行,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同时,需要建立原则,确保与参与者的信息沟通渠道是高效的。
二、维护控制程序1.维护管理系统:维护管理系统需要对应用软件系统的维护进行规范管理。
建立维护计划、维护责任人和服务质量评估指标,直接关系到应用软件系统中的服务能耐,同时也是后期发展优化的因素。
这些程序和原则确保维护的质量和服务水平。
2.补丁管理:随着应用软件系统的使用,有时候会出现一些漏洞或问题,需要通过补丁来解决。
应用系统开发及维护管理制度
某单位应用系统开发及维护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某单位计算机软件系统采购、开发、安装、测试和运行维护相关工作,确保信息系统正常运行,根据国家安全管理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软件管理范围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应用服务系统、应用软件、安全软件和工具软件等。
第二章软件采购及安装第三条采购的软件必须是正版软件,严禁使用盗版软件。
如需采用共享版软件,必须由管理员进行严格测试。
第四条重要服务器操作系统和应用系统软件必须在安全管理员监督之下进行安装,计算机上安装的软件需事先经安全管理员审查认可。
第五条软件安装后,须使用可靠检测软件或手段进行安全性测试,了解其脆弱性,并根据脆弱性程度采取措施,使风险降至最小。
第六条软件安装后,原件(盘)应进行登记造册,并由专人保管。
第七条软件安装时,填写《软件安装记录表》.第八条软件更新后,软件的新旧版本均应登记造册,并由专人保管,旧版本销毁应经审批登记。
第三章软件使用维护第九条系统管理员和安全管理员负责维护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及安全管理软件,并对维护情况进行记录。
第十条及时更新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它相关软件的系统补丁。
第十一条及时对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它相关软件进行稽核审计,分析与安全有关的事件,堵塞安全漏洞。
第十二条软件更新后,须重新审查系统安全状态,必要时对安全策略进行调整。
第四章应用软件开发管理第十三条联合开发信息系统软件,应选择有相应软件开发资质的单位,并令其签订安全承诺书.网络信息中心应对具体参与人员登记备案,并对其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监督。
第十四条应用软件开发必须根据信息安全等级,同步进行相应的安全设计,并制定各阶段安全目标,按目标进行管理和实施.第十五条应用软件开发必须有安全管理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其主要任务是:对系统方案与开发进行安全审查和监督,负责系统安全设计和实施。
第十六条开发环境和现场必须与办公环境和工作现场分开,软件设计方案、数据结构、安全管理、操作监控手段、数据加密形式、原代码等,只能在有关开发人员及有关管理机构中流动,严禁散失或外泄。
软件开发与维护制度
软件开发与维护制度软件管理制度一、软件开发与维护1.软件需求确定为了明确软件系统的功能和性能需求,需要进行软件需求分析。
此过程主要涉及与用户沟通、收集用户需求、分析软件需求、形成软件需求说明书等步骤。
2.软件设计根据软件需求说明书,进行软件设计。
设计过程需考虑软件系统的架构、模块、接口、数据结构等方面,以确保软件系统能够满足用户需求。
3.软件测试为确保软件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需要进行软件测试。
测试过程中需对软件的各项功能和性能进行严格的验证和检测,以发现和纠正潜在的问题。
4.软件部署软件测试通过后,进行软件部署。
此过程主要包括软件的安装、配置、调试等步骤,以确保软件系统能够在目标环境中正常运行。
二、数据管理与保护1.数据资产分类与管理对数据进行分类和管理,将数据划分为核心数据、重要数据和一般数据等类别。
针对不同类别的数据,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1.数据备份策略与恢复流程制定有效的数据备份策略,包括备份频率、备份周期、备份存储等方面的规定。
同时,确保备份数据的可恢复性,以便在发生数据丢失时能够及时恢复数据。
1.用户数据保护与隐私保护在收集、存储和使用用户数据的过程中,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用户数据的安全和隐私。
例如,使用加密技术、访问控制策略等手段,避免用户数据的泄露和滥用。
三、用户管理与权限控制1.用户身份认证与管理建立用户身份认证系统,要求用户在访问软件系统时提供有效的身份证明。
同时,对用户访问记录进行跟踪和监控,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2.用户权限分配与控制根据用户角色和职责,将软件系统的功能和数据划分为不同的权限级别。
为每个用户分配适当的权限,确保用户只能访问其所需的功能和数据。
3.用户行为日志记录与监控对用户在软件系统中的行为进行日志记录,以便在发生问题时能够迅速定位和解决问题。
同时,对用户行为进行监控,以确保用户行为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四、系统架构与集成1.系统整体架构设计根据软件需求和业务场景,设计合理的系统整体架构。
应用系统开发及维护管理系统规章制度
某单位应用系统开发及维护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规某单位计算机软件系统采购、开发、安装、测试和运行维护相关工作,确保信息系统正常运行,根据国家安全管理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软件管理围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应用服务系统、应用软件、安全软件和工具软件等。
第二章软件采购及安装第三条采购的软件必须是正版软件,严禁使用盗版软件。
如需采用共享版软件,必须由管理员进行严格测试。
第四条重要服务器操作系统和应用系统软件必须在安全管理员监督之下进行安装,计算机上安装的软件需事先经安全管理员审查认可。
第五条软件安装后,须使用可靠检测软件或手段进行安全性测试,了解其脆弱性,并根据脆弱性程度采取措施,使风险降至最小。
第六条软件安装后,原件(盘)应进行登记造册,并由专人保管。
第七条软件安装时,填写《软件安装记录表》。
第八条软件更新后,软件的新旧版本均应登记造册,并由专人保管,旧版本销毁应经审批登记。
第三章软件使用维护第九条系统管理员和安全管理员负责维护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及安全管理软件,并对维护情况进行记录。
第十条及时更新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它相关软件的系统补丁。
第十一条及时对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它相关软件进行稽核审计,分析与安全有关的事件,堵塞安全漏洞。
第十二条软件更新后,须重新审查系统安全状态,必要时对安全策略进行调整。
第四章应用软件开发管理第十三条联合开发信息系统软件,应选择有相应软件开发资质的单位,并令其签订安全承诺书。
网络信息中心应对具体参与人员登记备案,并对其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监督。
第十四条应用软件开发必须根据信息安全等级,同步进行相应的安全设计,并制定各阶段安全目标,按目标进行管理和实施。
第十五条应用软件开发必须有安全管理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其主要任务是:对系统方案与开发进行安全审查和监督,负责系统安全设计和实施。
第十六条开发环境和现场必须与办公环境和工作现场分开,软件设计方案、数据结构、安全管理、操作监控手段、数据加密形式、原代码等,只能在有关开发人员及有关管理机构中流动,严禁散失或外泄。
应用系统管理制度
应用系统管理制度第一条:应用系统管理指应用系统自上线至下线过程中,进行软件安装与卸载、修改配置、备份数据等运行与维护的行为。
第二条:应用系统分类依照应用系统软件来源分为两类,来自外公司的软件产品和公司自主研发的软件产品。
第三条:应用系统管理责任人:系统运维工程师负责应用系统管理的主要工作。
第四条:软件安装与卸载软件安装:所有软件在安装前必须经过测试并具有软件测试报告。
外公司软件产品由系统运维工程师负责测试,公司自主开发的软件产品由公司测试部门负责测试。
系统运维工程师根据软件测试报告,向机房负责人申请,批准后方可进行安装。
安装完成后,系统运维工程师负责撰写安装日志并存档。
软件卸载:当软件因业务需求改变而要卸载时,先由系统维护工程师向机房负责人提出申请,批准后方可进行卸载。
卸载优先级为一级的计算机设备上的软件时,需要有系统维护工程师和机房负责人同时在场。
第五条:修改应用系统配置修改应用系统配置指因业务需求改变或网络环境、系统环境改变,需要修改应用系统配置参数以保证应用系统正常运行或提高性能的行为。
系统运维工程师向机房负责人提出配置修改申请,申请内容包括修改内容、预期目的、方案和步骤,批准后方可执行。
涉及优先级为一级的计算机设备上的应用系统配置修改,通常安排在非业务繁忙期间进行。
如果修改会中断正常业务运营的,必须提前向机房负责人申请,由机房负责人向上级和应用系统使用部门汇报,协商后方能执行。
系统运维工程师负责填写《日常配置修改日志》,整理存档。
第六条:数据备份数据备份的内容包括系统数据备份、软件配置信息备份和业务数据备份。
系统数据备份频率为每天备份一次;软件配置信息备份在每次修改配置信息之前进行;业务数据备份频率为每天备份一次。
每周对所有备份数据进行一次异地备份,由专人负责保管。
第七条:相关单据。
开发运维管理制度
开发运维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和规范公司的系统开发和运维管理,提高公司信息化建设的效率和质量,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涉及系统开发和运维管理的相关部门和人员。
三、管理原则1. 服务至上:系统开发和运维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服务业务,提高公司整体运营效率和产品质量。
2. 安全第一:系统开发和运维管理过程中,要始终将信息安全放在首位,做到安全管理与业务发展同步。
3. 高效管理:系统开发和运维管理要达到高效率和高质量,充分发挥科技在提升工作效率的作用。
4. 透明公正:系统开发和运维管理过程中,要做到透明、公正,所有工作都要有明确的规范和流程。
四、组织架构公司设立系统开发和运维管理部门,负责统一的规划和管理公司的信息系统开发和运维管理工作,具体组织架构如下:1. 开发部:负责公司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开发和实施,统一管理和规范开发流程和规范。
2. 运维部:负责公司信息系统的运维管理和服务支持,确保公司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安全性。
3. 技术支持部:负责公司信息系统的技术支持工作,包括故障处理、性能优化等技术支持工作。
五、职责分工1. 开发部负责:(1)系统规划和设计,编写开发需求文档和实施方案;(2)系统开发和编码,开发人员必须按照编码规范和安全规范进行开发;(3)进行系统测试和交付,制定系统上线计划。
2. 运维部负责:(1)系统的日常维护和监控,确保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2)故障处理和问题排查,保证系统故障得到及时处理和解决;(3)定期进行系统性能测试和优化,保证系统的稳定性;(4)制定系统备份和恢复计划,确保系统数据的安全性。
3. 技术支持部负责:(1)协助开发部门进行故障排查和解决;(2)给予系统运维部门技术支持,协助进行系统性能优化和测试;(3)定期进行系统安全漏洞扫描和修复,确保系统的安全性。
六、工作流程1. 系统开发流程:需求确认→系统设计→开发编码→系统测试→系统上线2. 系统运维管理流程:系统监控→故障处理→系统维护→性能优化→数据备份七、制度建设1. 制定系统开发和运维管理规范,包括开发规范、安全规范、测试规范等。
应用系统管理制度
应用系统管理制度应用系统管理制度是一套规范组织应用系统管理的制度,涉及到应用系统的开发、运维、维护、安全等方面,旨在确保应用系统的稳定、高效、安全运行。
本文将就应用系统管理制度进行详细介绍。
一、应用系统管理制度的制定背景与意义应用系统是当今企事业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应用系统的数量和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为企业的各项业务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应用系统的稳定运行对于企业整体信息化水平的提升、业务效率的提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应用系统管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风险,如运维管理不规范、数据安全风险等。
因此,建立规范的应用系统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二、应用系统管理制度的目标和原则应用系统管理制度的目标是规范企业应用系统建设、运维管理、信息安全保护等方面的行为,促进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升,保障信息安全,提高业务效率。
其制定应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性原则:制度的制定应当具有科学性,注重实际效果。
2、可行性原则:制度应当能够落地实施,符合企业现实情况。
3、法制性原则:制度应当遵循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并通过合规性审查。
4、可持续性原则:制度应当具有可持续性,随着企业信息化发展和技术变革进行调整和优化。
三、应用系统管理制度的内容1、应用系统开发管理(1)项目管理:规范应用系统开发周期、需求变更等项目管理流程。
(2)设计管理:规范应用系统架构设计、数据库设计、接口设计等设计流程。
(3)开发管理:规范应用系统开发过程中各项管理任务的实施。
2、应用系统运维管理(1)巡检管理:规范系统巡检的时间、内容、方法等。
(2)故障处理管理:规范故障上报、分析、定位、恢复等环节。
(3)备份与恢复管理:规范数据的备份策略及技术方案制定,并时时检验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4)性能监控管理:规范系统的性能监控策略,必要时实施性能优化。
(5)变更管理:规范应用系统变更的流程,建立变更审批及实施过程。
3、应用系统维护管理(1)升级管理:建立完善的应用系统升级计划,防止系统因技术淘汰而出现故障。
应用系统运维管理制度规定
应用系统运维管理制度规定应用系统运维管理制度规定为统一规范应用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工作, 保障应用系统正常运行,应制定规范的应用系统运维管理制度。
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有关应用系统运维管理制度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应用系统运维管理制度篇11、网络系统维护1.1 系统管理员每日定时对机房内的网络服务器、各类生产经营应用的数据库服务器及相关网络设备进行日常巡视,并填写《网络运行日志》〔附录A〕记录各类设备的运行状况及相关事件。
1.2 对于系统和网络出现的异常现象信息管理部应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分析,制定处理方案,采取积极措施,并如实将异常现象记录在《网络运行日志》〔附录A〕。
针对当时没有解决的问题或重要的问题应将问题描述、分析原因、处理方案、处理结果、预防措施等内容记录在《网络问题处理跟踪表》〔附录B〕上。
部门负责人要跟踪检查处理结果。
1.3 定时对相关服务器数据备份进行检查。
(包括对系统的自动备份及季度或年度数据的刻盘备份等)1.4 定时维护OA服务器,及时组织清理邮箱,保证服务器有充足空间,OA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1.5 维护Internet 服务器,监控外来访问和对外访问情况,如有安全问题,及时处理。
1.6 制定服务器的防病毒措施,及时下载最新的防病毒疫苗,防止服务器受病毒的侵害。
2、客户端维护2.1 按照人事部下达的新员工(或外借人员)姓名、分配单位、人员编号为新的计算机用户分配计算机名、IP地址等。
2.1.1帐号申请新员工(或外借人员)需使用计算机向部门主管提出申请经批准由信息部门负责分配计算机、OA的ID和邮箱。
如需使用专业软件(财务软件等)则向财务主管申请,由财务主管分配权限和帐号密码,信息管理部人员负责软件客户端的安装调试。
2.1.2 使用2.1.3 帐号注销:员工离职应将本人所使用的计算机名、IP地址、用户名、登录密码、生产经营专用软件等软件信息以书面形式记录,经信息管理人员核实并将该记录登记备案。
信息技术部门软件开发与系统维护政策管理规章制度
信息技术部门软件开发与系统维护政策管理规章制度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软件开发与系统维护在企业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确保信息技术部门的工作高效、规范,提高软件开发与系统维护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本《信息技术部门软件开发与系统维护政策管理规章制度》。
二、软件开发管理1. 软件需求分析1.1 确定软件需求分析的流程,包括需求收集、分析、确认和文档化等环节,确保对需求的准确理解和有效沟通。
1.2 制定软件需求规范和模板,规范需求文档的编写,包括功能需求、非功能需求等要素。
1.3 制定软件需求审核流程,确保需求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 软件设计与开发2.1 设定软件设计阶段的规范和原则,确保系统架构设计和模块设计的合理性和可扩展性。
2.2 制定编码规范,包括命名规范、代码注释规范、异常处理规范等,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2.3 强化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代码审查制度,促进代码质量的提升。
2.4 确保软件开发过程中的版本控制和配置管理,防止代码丢失和混乱。
3. 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3.1 制定软件测试策略和计划,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等,确保软件质量达到需求和标准。
3.2 确定测试用例的编写和执行规范,搭建测试环境并进行系统集成测试。
3.3 强化软件缺陷管理,及时记录、追踪和解决测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三、系统维护管理1. 系统维护策略1.1 制定系统维护的策略和计划,包括定期巡检、备份与恢复、升级与补丁等,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1.2 建立系统问题的反馈机制,及时处理用户反馈的故障报告和需求变更。
1.3 制定灾难恢复计划,确保系统在灾难事件中的可恢复性和数据的可靠性。
2. 系统演进与改进2.1 确定系统演进与改进的规划,制定合理的时间和资源计划,推进技术革新和系统升级。
2.2 建立系统性能监控和优化机制,定期进行系统性能评估和调整。
2.3 建立知识管理体系,记录系统维护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提供参考和借鉴。
应用管理系统安全运维管理制度
应用管理系统安全运维管理制度应用管理系统安全运维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编写目的:为统一规范应用管理系统(以下称本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工作, 保障系统正常运行,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运维管理制度的适用范围:系统主管领导、系统运维人员、系统研发人员。
第二章运维部工作职责第三条系统运维和技术支持:(一) 根据本系统的实施推进和发展目标,负责系统协同管理及支持数据交换策略调整、技术开发等工作,保障系统持续的、稳定的运行。
(二) 负责本系统的使用培训和操作使用指南编写,对用户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沟通和解决;(三) 本系统日常运行过程中信息安全和技术问题的协调解决,保障网站24小时安全稳定运行。
(四) 负责本系统管理及设备保密口令的设置和保存,保密口令设定后任何人不得随意更改,保密口令每季度更新一次。
(五) 本系统管理实施过程新的需求方案的设计、开发和升级工作。
第四条信息和技术安全应遵循如下原则:(一) 执行国家有关网络信息技术安全的法律法规,与通信管理和网络安全监管部门联络,及时处理信息技术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确保平台安全、稳定、可靠运行。
(二) 本系统安全保密制度和工作流程的制定,落实本系统技术安全保密责任制,执行“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责任到人。
(三) 在服务器安装防病毒软件,确保本系统不受病毒和黑客攻击。
(四) 负责本系统的应急处理预案制定、修订和实施。
(五) 建立多机备份机制,一旦主系统遇到故障或受到攻击导致不能正常运行,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替换主系统提供服务。
(六) 建立本系统集中式权限管理,按照岗位职责设定工作人员操作权限,针对不同应用系统、终端、操作人员,设置共享数据库信息的访问权限,并设置密码。
不同的操作人员设定不同的用户名,且定期更换,严禁操作人员泄漏密码。
第三章运维人员及职责第五条运维管理组织结构为三层模式,具体如下图所示。
由本系统的项目负责人与第三方公司进行业务范围接洽,并将沟通结果向下传递。
2023年应用系统运维管理制度规定
2023年应用系统运维管理制度规定应用系统运维管理制度篇1一、为保障全局信息系统安全高效运转,充分发挥信息化对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的支撑作用,根据《扬州市信息化建设管理办法》、《市房管局信息化项目建设和管理暂行规定》以及行业管理的相关要求,制订本暂行办法。
二、本办法适用于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机关、局属各单位。
三、局机关、局属各单位是本单位信息系统管理的责任主体,市房地产信息中心(简称“信息中心”)是全局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的技术保障部门。
四、局机关、局属各单位采购信息化设备,按以下规定执行:1.凡一次性采购10万元以上的设备,需事先向局信宣办提出申请,待局批准后方可购买。
2.应通过政府采购手续采购的设备,一律按规定的程序购买,不得违规操作。
3.网络设备(路由器、交换机、网络安全设备等)和较大型以上的系统软件(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GIS软件、CAD软件、网络版杀毒软件等)原则上纳入全局信息系统建设统一规划,由信息中心负责采购,共享使用。
专用服务器、存储器等设备由信息中心根据业务需求进行选型,与使用单位对接后由信息中心负责代为采购,其采购和维护费用由信息中心与使用单位按实结算。
局机关各处室购置信息化设备的,由部门提出申请,经局计财处提出意见,报局分管领导同意后,交信息中心办理;其中购置5000元以上大宗信息化设备的,应事先经信息办核准,报局主要领导同意。
局属各单位购置电脑、打印机、扫描仪、传真机等设备的,可以自行采购,也可以委托信息中心代购。
五、局机关、局属各单位因业务管理需要,开发应用软件的,按以下规定执行:1.建设预算超过10万元以上的软件项目,建设单位需事先向局信宣办提出申请。
项目确定后,由建设单位与信息中心共同形成《软件开发任务书》,报信宣办备案。
2.建设单位委托信息中心进行软件开发的,建设单位和信息中心要签订开发协议,按照市场运作的要求,明确双方的.责任义务,并严格按协议条款执行。
应用系统开发与维护管理制度汇编
某单位应用系统开发及维护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某单位计算机软件系统采购、开发、安装、测试和运行维护相关工作,确保信息系统正常运行,根据国家安全管理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软件管理范围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应用服务系统、应用软件、安全软件和工具软件等。
第二章软件采购及安装第三条采购的软件必须是正版软件,严禁使用盗版软件。
如需采用共享版软件,必须由管理员进行严格测试。
第四条重要服务器操作系统和应用系统软件必须在安全管理员监督之下进行安装,计算机上安装的软件需事先经安全管理员审查认可。
第五条软件安装后,须使用可靠检测软件或手段进行安全性测试,了解其脆弱性,并根据脆弱性程度采取措施,使风险降至最小。
第六条软件安装后,原件(盘)应进行登记造册,并由专人保管。
第七条软件安装时,填写《软件安装记录表》。
第八条软件更新后,软件的新旧版本均应登记造册,并由专人保管,旧版本销毁应经审批登记。
第三章软件使用维护第九条系统管理员和安全管理员负责维护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及安全管理软件,并对维护情况进行记录。
第十条及时更新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它相关软件的系统补丁。
第十一条及时对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它相关软件进行稽核审计,分析与安全有关的事件,堵塞安全漏洞。
第十二条软件更新后,须重新审查系统安全状态,必要时对安全策略进行调整。
第四章应用软件开发管理第十三条联合开发信息系统软件,应选择有相应软件开发资质的单位,并令其签订安全承诺书。
网络信息中心应对具体参与人员登记备案,并对其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监督。
第十四条应用软件开发必须根据信息安全等级,同步进行相应的安全设计,并制定各阶段安全目标,按目标进行管理和实施。
第十五条应用软件开发必须有安全管理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其主要任务是:对系统方案与开发进行安全审查和监督,负责系统安全设计和实施。
第十六条开发环境和现场必须与办公环境和工作现场分开,软件设计方案、数据结构、安全管理、操作监控手段、数据加密形式、原代码等,只能在有关开发人员及有关管理机构中流动,严禁散失或外泄。
应用系统管理制度
应用系统管理制度一、应用系统管理制度的意义1. 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应用系统管理制度规范了系统的设计、开发和运行流程,可以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和人力成本。
通过规范的流程和标准,系统开发团队可以更加有序地进行工作,减少重复劳动和沟通成本,提高开发效率。
2. 降低系统故障率应用系统管理制度可以明确系统的测试和质量控制要求,规范开发和维护流程,通过严格的测试和评审机制,降低系统的故障率,减少用户投诉和维护成本。
3. 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应用系统管理制度对系统的安全性和机密性提出了明确要求,包括用户权限管理、数据加密和备份等安全措施,可以加强信息安全管理,保障企业数据的安全和稳定。
4. 促进系统的持续改进应用系统管理制度通过制定系统维护规程和改进机制,鼓励系统运维人员和开发团队对系统进行持续改进和优化,保障系统的健康运行和持续发展。
5. 提升企业竞争优势通过规范和管理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和运行过程,可以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和管理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商业价值,提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
二、应用系统管理制度的内容1. 系统开发管理(1)项目规划:明确系统开发的目标和范围,制定项目计划和进度安排;(2)需求分析:收集用户需求,编制需求规格说明书;(3)设计开发:进行系统设计、编码和测试,编制开发文档和用户手册;(4)验收交付:开发完成后进行系统验收,交付给用户使用。
2. 系统运行管理(1)系统上线:部署系统到生产环境,进行数据迁移和性能测试;(2)系统监控:监控系统运行状态和性能,预防系统故障;(3)故障处理:及时响应系统故障,进行故障定位和处理;(4)系统维护:定期维护系统,进行安全补丁和性能优化。
3. 信息安全管理(1)权限管理:设定用户权限和角色,控制对系统资源的访问权限;(2)数据保护:进行数据备份和恢复,保障数据安全;(3)安全审计:记录系统操作和事件,进行安全审计和追溯。
4. 变更和升级管理(1)变更控制:管理系统变更申请和变更记录,控制变更范围和风险;(2)版本管理:对系统进行版本管(3)升级策略:制定系统升级计划和策略,进行升级测试和验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单位
应用系统开发及维护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某单位计算机软件系统采购、开发、安装、测试和运行维护相关工作,确保信息系统正常运行,根据国家安全管理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软件管理范围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应用服务系统、应用软件、安全软件和工具软件等。
第二章软件采购及安装
第三条采购的软件必须是正版软件,严禁使用盗版软件。
如需采用共享版软件,必须由管理员进行严格测试。
第四条重要服务器操作系统和应用系统软件必须在安全管理员监督之下进行安装,计算机上安装的软件需事先经安全管理员审查认可。
第五条软件安装后,须使用可靠检测软件或手段进行安全性测试,了解其脆弱性,并根据脆弱性程度采取措施,使风险降至最小。
第六条软件安装后,原件(盘)应进行登记造册,并由专人保管。
第七条软件安装时,填写《软件安装记录表》。
第八条软件更新后,软件的新旧版本均应登记造册,并由专人保管,旧版本销毁应经审批登记。
第三章软件使用维护
第九条系统管理员和安全管理员负责维护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及安全管理软件,并对维护情况进行记录。
第十条及时更新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它相关软件的系统补丁。
第十一条及时对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它相关软件进行稽核审计,分析与安全有关的事件,堵塞安全漏洞。
第十二条软件更新后,须重新审查系统安全状态,必要时对安全策略进行调整。
第四章应用软件开发管理
第十三条联合开发信息系统软件,应选择有相应软件开发资质的单位,并令其签订安全承诺书。
网络信息中心应对具体参与人员登记备案,并对其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监督。
第十四条应用软件开发必须根据信息安全等级,同步进行相应的安全设计,并制定各阶段安全目标,按目标进行管理和实施。
第十五条应用软件开发必须有安全管理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其主要任务是:对系统方案与开发进行安全审查和监督,负责系统安全设计和实施。
第十六条开发环境和现场必须与办公环境和工作现场分开,软件设计方案、数据结构、安全管理、操作监控手段、数据加密形式、原代码等,只能在有关开发人员及有关管理机构中流动,严禁散失或外泄。
第十七条应用软件开发必须符合软件工程规范。
第十八条应用系统变更需要进行风险评估,并填写相应系统任务单,并由主管领导批准同意。
第十九条对于系统软件,必须从身份鉴别、访问控制和安全审计等几个方面进行安全功能同步开发。
第二十条开发、测试业务应用系统所使用的网络环境和设备应与系统实际运行环境、设备隔离。
第二十一条测试、联调业务应用系统时,应禁止使用实际工作信息作为测试数据。
第二十二条应有专人对进入现场进行后期维护或升级的服务人员进行陪同,禁止服务人员将具有存储功能的自带设备接入网内,并限制其对网内操作访问的权限、禁止其访问网内的工作信息。
第五章人员管理
第二十三条设置系统管理员、安全管理员、安全审计员,各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权限操作,不得越权操作。
第二十四条系统重要配置变更必须记录相应操作日志,日
志包括操作时间、执行命令等,并由安全审计员审计。
第二十五条操作人员离开系统时,应退出系统或进行系统封锁。
第二十六条操作人员随时监控设备运行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按照规程进行操作,并及时上报和详细记录。
第二十七条未经允许,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试图登录进入网内服务器等设备并对其进行修改、设置、删除等操作。
第六章系统运行管理
第二十八条启动与关闭:应用系统和数据库系统启动和关闭应严格按照系统启动和关闭流程和步骤由系统管理员和安全管理员负责操作。
应用系统一旦启动,在没有特殊需要的情况下,应始终处于运行状态。
第二十九条系统正常运行情况下的停机:系统正常运行情况下任何停机要求应按照下列处理流程处理:
(一)网络信息中心提前一日报分管领导进行批准,提前半日通知系统用户,内容应包括:停机原因、预计恢复时间等。
(二)紧急停机:网络信息中心为应付突发事件,如黑客攻击或其他无法预料事件,避免系统受到损坏,可以采取临时紧急停机措施。
采取措施同时,通知网络信息中心领导;1小时内通知所有用户,内容应该包括:停机原因、预计恢复机房时间等。
第七章系统使用管理
第三十条需定期对系统内安全产品的安全策略规则进行审核、测试、校正,并作好相关审批手续和记录。
第三十一条禁止在机房终端计算机私自安装、卸载各种软件、操作系统或硬盘、网卡等。
第三十二条每月对系统运行情况和用户操作行为进行安全法规等方面检查。
第三十三条每月根据系统变化情况,及时更新系统文档资料,使之与实际状况保持一致。
第八章系统变更管理
第三十四条系统变更前,变更申请人填写《系统变更申请表》,向主管领导提出申请,并对系统进行备份,以确保系统变更失败后能恢复到变更前的状态。
第三十五条明确系统中要发生的变更,并根据变更类型,制定变更方案;变更方案要经过主管领导批准后才可实施。
第三十六条应对变更过程进行控制,对变更影响进行分析并形成文档。
第三十七条应对变更实施过程进行记录,并妥善保存所有文档和记录。
第三十八条变更方案中要明确中止变更的条件,以及从失败变更中恢复的程序,明确过程控制方法和人员职责。
必要时对
恢复过程进行演练。
第三十九条变更实施完成后,要将变更内容及变更情况向相关人员进行通告。
第九章补丁管理
第四十条向现有业务系统中追加任何补丁需经测试和审批。
第四十一条对系统添加补丁的操作由安全管理员登记。
第十章附则
第四十二条本制度由某单位网络信息中心负责解释。
第四十三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某单位
软件安装记录表
注:信息系统中未安装使用过的软件需要某单位网络信息中心进行测试并且提供测试意见。
某单位
系统变更申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