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综合实践论文:有效指导,让综合实践活动精彩绽放

合集下载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论文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论文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论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论文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论文1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在新一轮教育改革大潮中,要提高整个教育事业的质量,必须从小学教育做起,用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具有重大意义,让学生出得教室进得生活,出得学校进得社会,在生活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在学习中体验生活的真实,充分发挥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作用。

如今对陶行之先生的教育理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研究可谓是轰轰烈烈,各种说法纷纭不一。

本文借鉴前人观点对“陶行知教育理论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应用”作以粗浅的解读,以探求更加具有价值的东西。

一、生活即教育1.教学工作,问题凸显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发现:教学过程过于死板、教学空间过于狭窄,教学内容限于书本等问题成为制约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特别是对于小学生而言,枯燥的教学让孩子提不起学习的兴趣。

即便有的教学过程中也会联系到生活实践,但也因为活动中体验不够深刻,收效不大。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质量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特别是一年级的小学生学习自制能力差,根本不会端正坐着听完一堂课。

2.综合实践,必不可少“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毕生所追求的教育理念,他认为,要想教育成功必须走向生活实践,教育理论必须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课堂教学必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这一理念非常适合小学教育。

在学校以及学校以外的地方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把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是新一轮教育改革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小学教育的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实践,提高学习兴趣,增强探索和创新意识,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因此,小学综合实践课在孩子成长起步阶段具有必不可少的作用。

小学《综合实践》论文

小学《综合实践》论文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

本文从综合实践活动的定义、意义出发,分析了当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效的开展策略,旨在为提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质量提供参考。

一、引言综合实践活动是小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还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其教育价值的发挥。

本文旨在探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策略,以期为提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质量提供借鉴。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定义与意义1. 定义综合实践活动是指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实践、体验、探究、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的一种教育活动。

2. 意义(1)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综合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4)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涉及多个领域,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

三、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1. 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重视程度不够。

部分教师认为综合实践活动是可有可无的附加课程,导致活动开展不力。

2. 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单一。

部分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单一,缺乏创新性和趣味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3. 教学方式陈旧。

教师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往往采用灌输式、填鸭式教学,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活动效果不佳。

4. 评价体系不完善。

当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评价体系尚不完善,难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策略1. 提高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

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使教师充分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并将其纳入教学计划。

小学生综合课程设计实践的论文(5篇范文)

小学生综合课程设计实践的论文(5篇范文)

小学生综合课程设计实践的论文(5篇范文)第一篇:小学生综合课程设计实践的论文【摘要】为了让小学生通过实践来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综合实践课教学设计主要突出了三个要点:应具有一定的弹性,应考虑学生的素质发展性、应能体现学生学习习惯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综合实践;课程设计;探索综合实践课程培养学生从观察中得到真知,从实验中学会研究,从探索中学会学习,从磨砺中培养刚强的意志品质。

要上好综合实践这门课,就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社会实际,要体现综合实践课程应具有的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特点。

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教师在设计该课程时应注意做到以下三点。

1.设计的综合实践课应具有一定的弹性(1)学习目标。

综合实践课程作为面向所有学生的课程,不存在预定的结果。

而对于某个学生或某一组的目标,则应通过师生间的协作计划来确定。

如“了解我国传统的茶文化”,有的小组只了解到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茶叶种类有多少;而有的小组不仅了解到了茶叶的种类,而且还了解到各地的饮茶方法和各种各样的茶具;还有几个小组通过查阅资料还了解到有关茶的典故。

同样的主题,虽然达到的目标不相同,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即每个学生都行动起来了,每个学生都得到了一种体验。

(2)学习内容。

综合实践课程的内容是根据学生的兴趣,并通过他们的积极参与而选定的。

因此,这种课程必须让学生自己去组织内容并赋予内容某些个人的意义。

在综合实践课程的设计中,综合性的概念居于中心地位,由于学习材料的广泛性,学生可以不仅仅局限于教科书。

例如,有一组学生选择了“水果”这个话题,并进行了明确的分工,有负责水果品种收集,有负责品尝水果味道,有负责描绘水果形状,有负责了解各种水果的营养成分,还有收集各种果汁产品以及生产厂家等。

同样的话题,生发出如此丰富的内容,但不管哪一个内容,学生写出的体验文章都比较具体,因为他们进行了实地调查和收集,因此素材相当丰富。

论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论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种新型的课程形态,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

本文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我国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现状;问题;对策一、引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种实践性、探究性、综合性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为我国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现状1.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 教师队伍素质提高随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和实践综合实践活动,教师队伍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3. 课程资源日益丰富学校和社会各界纷纷投入资源,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

4. 学生参与度较高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1. 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识不足部分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解存在偏差,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放羊式”教学,导致课程实施效果不佳。

2. 课程设置不合理部分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置与学生的实际需求脱节,课程内容单一,缺乏创新性。

3. 教学方法单一教师教学手段单一,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综合实践能力难以提高。

4. 评价体系不完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体系尚未完善,难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5. 家庭和社会支持不足部分家长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识不足,认为其与学科教学无关,不支持学生参与。

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对策1. 提高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识加强教师培训,使教师充分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和意义,提高教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有效实施论文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有效实施论文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有效实施论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有效实施论文摘要:小学要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就要提高教师对课程的认识,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选择一些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动手实践更贴近学生生活,最终成果评价要求低一点,必将会提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习氛围小学综合实践课作为一门实践性课程,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素质的全面提高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空间。

但如何设计好小学综合实践课的主题活动,实现教育的有效性也需要我们教师去努力摸索,寻找一种真正能够落实素质教育的方法与方法。

一、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1.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得到培养。

发明创造和实践创新几乎都来自问题的探究。

所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要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喜欢的问题进行研究,主要强调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培养他们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并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不断增强。

这一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具有研究和综合能力,使他们具有一种创新精神。

2.学生的合作意识能够得到培养。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对学生合作意识、合作能力的培养也十分重视。

对此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来完成。

当学生分工合作完成一个小课题的时候,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学会了怎样与人沟通、交流、合作,这些技巧与能力将使他们终生受益。

3.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够得到培养。

信息时代,掌握了信息就是获得了财富。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学生要完成一个小课题,解决一个小问题,就需要动用各种手段来获取信息,并把得到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恰当地利用。

一个课题完成了,问题解决了,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自然而然就会得到锻炼及提高。

4.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能够得到培养。

综合实践活动课最大的特征是动手实践。

学生对小课题的设计,对问题的实验以及一些制作都需要学生动手操作,并且在整个过程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这样在学生探究与创造的过程中,动手的能力就自觉地得到了强化。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论文(3篇)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论文(3篇)

第1篇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综合实践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从小学综合实践教学的内涵、意义、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小学综合实践教学的现状及改进措施。

一、引言小学综合实践教学是新课改背景下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它强调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本文旨在探讨小学综合实践教学的内涵、意义、实施策略及现状,以期为小学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二、小学综合实践教学的内涵1. 定义小学综合实践教学是指在小学阶段,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主线,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

2. 特点(1)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2)实践性:强调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

(3)综合性: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4)开放性:教学资源丰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小学综合实践教学的意义1.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综合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学会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提高实践能力。

3.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综合实践教学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有助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4.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践活动具有趣味性、互动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四、小学综合实践教学的实施策略1. 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资源(1)校内资源: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如实验室、图书馆、运动场等。

(2)校外资源:与社区、企业、博物馆等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2. 创设丰富的实践活动(1)主题式活动:围绕某一主题,开展系列实践活动。

(2)探究式活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体验式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提高实践能力。

小学实践活动教学论文(3篇)

小学实践活动教学论文(3篇)

第1篇摘要:本文从小学实践活动教学的内涵、意义、原则、策略和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旨在为小学教师开展实践活动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实践活动;教学;策略一、引言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小学实践活动教学逐渐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实践活动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从小学实践活动教学的内涵、意义、原则、策略和评价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小学教师开展实践活动教学提供参考。

二、小学实践活动教学的内涵小学实践活动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体验、感悟,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一种教学方式。

三、小学实践活动教学的意义1.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实践活动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动手操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实践活动教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尝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践活动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实践活动教学往往需要学生分工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实践活动教学让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他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小学实践活动教学的原则1. 学生主体原则。

实践活动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和需求。

2. 实践性原则。

实践活动教学注重实践,教师应选择具有实践性的教学内容和活动。

3. 互动性原则。

实践活动教学强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应营造良好的互动氛围。

4. 可行性原则。

实践活动教学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确保活动的可行性。

5. 安全性原则。

实践活动教学应确保学生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五、小学实践活动教学的策略1. 精选教学内容。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精选具有实践性的教学内容。

2. 创设情境。

教师应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综合活动实践论文

小学综合活动实践论文

摘要:本文以小学综合活动实践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综合活动实践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探讨了开展综合活动实践的有效策略,并结合实际案例,总结了小学综合活动实践的实施效果。

关键词:小学;综合活动实践;教育;策略;效果一、引言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小学教育逐渐从单一的学科教育转向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综合活动实践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小学综合活动实践的有效策略,以期为我国小学教育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二、综合活动实践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1.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综合活动实践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锻炼各种能力,如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这些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2.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综合活动实践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创新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这对于学生未来在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具有重要意义。

3.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综合活动实践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有助于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4.有利于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联系综合活动实践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加强与家庭、社会的联系,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开展小学综合活动实践的有效策略1.明确活动目标在开展综合活动实践之前,教师应明确活动目标,确保活动内容与目标相符。

活动目标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丰富活动内容综合活动实践的内容应多样化,包括学科知识、生活技能、兴趣爱好、社会实践等。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学校资源,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活动。

3.注重活动过程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同时,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创新活动形式综合活动实践的形式应多样化,如实地考察、社会调查、角色扮演、小组竞赛等。

小学综合实践主题论文

小学综合实践主题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重视。

本文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内涵、开展方式及其意义三个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理论支持。

一、引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是针对学生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需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开展的活动。

它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实践体验和自主探究,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内涵1. 活动内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科实践活动:以学科知识为基础,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学科知识,提高学科素养。

(2)科技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艺术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4)社会实践:让学生了解社会,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5)体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2. 活动形式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形式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课堂教学:将实践活动融入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课外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综合素质。

(3)研学旅行:组织学生走出校园,了解社会,增长见识。

(4)志愿服务:引导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方式1. 制定合理规划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制定切实可行的综合实践活动规划,明确活动目标、内容和形式。

2. 创设良好环境学校要为综合实践活动提供良好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包括活动场地、设备、师资等。

3. 注重师资培训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意识和能力。

4. 家校合作充分发挥家庭和社区资源,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实现家校共育。

5. 评价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对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成果进行评价,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论文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论文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论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在小学教育中,综合实践活动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还可以让他们在实践中探索、发现和学习。

本文将探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开展这些活动。

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性综合实践活动旨在将学生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通过参与不同类型的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掌握的知识。

这些活动可以包括户外探索、科学实验、手工制作以及社区服务等。

首先,综合实践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实践活动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参与。

学生们通过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更容易理解和记忆所学的内容。

其次,综合实践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实践中,学生们需要动手操作,解决问题,培养了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实践活动也促进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最后,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许多实践活动需要学生合作完成,这样可以让他们学会团队合作、互相沟通和协作解决问题。

这对学生未来的个人和职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1. 确定合适的实践活动: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能力,选择合适的实践活动。

这些活动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科进行分类,并与课程内容相结合。

2. 制定活动计划:教师需要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包括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所需资源和时间安排等。

这样可以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3. 组织实践活动: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引导他们积极参与。

同时,教师需要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们在实践中能够学到知识和技能。

4. 总结和评估: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总结和评估活动的成果。

通过讨论和反思,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在实践中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5. 展示成果: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将实践成果展示给其他同学和家长。

这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还可以让其他人分享他们的学习成果。

综合实践活动论文小学

综合实践活动论文小学

摘要:本文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研究对象,从课程背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探索;实践一、引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为目标,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本文通过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探索与实践,旨在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课程背景1.国家政策支持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如《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等,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提供了政策保障。

2.社会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需求日益提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能够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课程改革要求新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素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三、课程目标1.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提高学生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社会、关心社会,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4.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课程内容1.科学探究活动以科学知识为基础,通过实验、观察、调查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信息技术活动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处理和应用能力。

3.文化艺术活动以艺术教育为手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论文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论文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逐渐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本文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涵、实施策略、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参考。

一、引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旨在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我国,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于2001年正式实施,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精神、问题解决能力等。

本文将结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探讨其实施策略和评价方式。

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内涵1. 活动目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使其具备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所需的基本素质。

2. 活动内容(1)科学探究活动: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

(2)信息技术活动:利用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3)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观、访谈、调查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4)艺术实践活动:通过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5)劳动实践活动:通过种植、养殖、烹饪等劳动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3. 活动形式(1)自主学习: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需求,自主选择活动内容。

(2)合作学习: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活动任务。

(3)探究学习: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式,自主探究问题。

(4)实践学习: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三、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策略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1)提高教师综合素养:教师应具备丰富的学科知识、实践经验和教育理念。

(2)开展教师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培训,提升教师指导能力。

2. 创设活动环境(1)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充分利用学校实验室、图书馆、计算机房等资源,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

(2)开展校际交流:与其他学校开展交流活动,丰富活动内容。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_论文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_论文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作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重视。

本文通过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理论探讨和实践分析,旨在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探索;实践一、引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改背景下的一种新型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小学阶段是学生个性形成和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对于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理论探讨和实践分析两个方面,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进行深入研究。

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理论探讨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核心,强调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活动中成长。

这一理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2)实践导向,强调学生亲身经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通过参与各类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感悟,提高实践能力。

(3)问题导向,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注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性学习。

通过课题研究、社会调查、实验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2)社区服务。

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3)劳动与技术教育。

通过劳动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4)信息技术教育。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三、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分析1.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措施(1)制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

(2)丰富活动形式。

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如社会实践、科技创新、艺术欣赏等。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论文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论文

以“实践”为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重庆市巴南区二圣镇中心学校文安才新一轮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新的课程,以其全新的理念,独特的形式,全方位的要求,摆在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面前。

如何去实施这一课程,充分挖掘教育资源,让这门新课程展现出其独有的魅力呢?我认为应根据自身和教材的特点,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趣味性、创新性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实践活动,才能让它充满生机和活力。

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以实践活动为主线,发挥课程效应《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改变了过去所有教材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

在教学中应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多种形式来促进与保证课程实施。

一是选好主题。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要选取学生中的热点主题,这个主题越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越好,范围越小越好,让学生在活动没有开始之前便跃跃欲试,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的探究心理得到完全显露。

这样才会使课堂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二是典型引路。

新的课程会遇到新的问题,这是很正常的。

但不能熟视无睹,也不能顺其自然。

采用典型引路给大家以启示是一个成功的举措。

我班的《环保实践活动:废物利用》这一案例可以说为全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一个范例,从而激起了师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热潮。

三是专题细化。

要搞好一个大专题不容易,有时根据大专题设立若干小专题,才利于深入研究。

四是与学校的其它活动结合起来。

综合实践活动范围广、面大,可与学校德育活动、学科活动、班队活动、节日活动等有机整合,以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体效应。

二、依托基地建设,丰富活动内容《新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我们充分利用家乡的资源,就有利于实现课程的教学时空向自然领域,生活领域和社会领域的拓展,真正做到了让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论文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论文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逐渐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实施策略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提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策略;问题与对策一、引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得到了广泛关注。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高其质量,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1.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创新精神。

2.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实践能力。

3.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涉及多个领域,如科学、艺术、体育等,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通过团队协作,学生可以学会沟通、协调、合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策略1. 加强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前提。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实际情况,设计具有趣味性、实践性和挑战性的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创设实践环境学校应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如实验室、图书馆、社会实践基地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资源。

3. 培养师资队伍教师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关键。

学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4. 强化评价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综合实践指导文章

综合实践指导文章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综合实践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从综合实践教育的意义、实施策略、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旨在为教师和家长提供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

一、引言综合实践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通过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我国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综合实践教育已成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综合实践指导进行探讨。

二、综合实践教育的意义1.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综合实践教育鼓励学生敢于尝试、勇于创新,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实践教育注重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体验和锻炼,通过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综合实践教育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实现全面发展。

4.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综合实践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综合实践实施策略1. 创设实践平台学校应创设丰富的实践平台,如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科技竞赛等,为学生提供参与实践的机会。

2. 设计实践项目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实践项目,确保实践活动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结合。

3. 强化实践过程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 注重实践评价实践评价应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实践成果和实践过程中的表现。

四、综合实践评价体系1. 制定评价指标评价指标应涵盖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确保评价的全面性。

2. 实施多元评价综合实践评价应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学生自评、同伴互评、教师评价等,确保评价的客观性。

3. 注重评价反馈评价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学生,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为今后的实践活动提供指导。

如何指导小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论文(一)

如何指导小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论文(一)

如何指导小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论文(一)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综合实践活动已成为小学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作为一种全面、真实、实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综合实践活动也越来越受到家长和教育者们的重视。

如何指导小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从而有效提升其综合实践能力,成为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一、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活动主题小学生在选择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时,应该是一个充满自由度和创新性的过程。

因此,可以为学生设立一定的选择范围和活动指南,但不应该将选择权完全交给老师或家长。

学生在自主选题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展现自己的对生活的认识和个性化见解。

同时,学生参与制定活动方案,有助于他们思考实践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合理性,培养他们的综合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在于实践。

学生在实践中,不仅能够获取到更直观的知识和经验,还能够明确自己的目标和追求,对自己的未来有更多的规划和想法。

因此,在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需要注重实践细节和过程管理,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实践中的乐趣和意义。

同时,还需要引导学生探究实践的知识和技能,例如实验设计、数据采集、信息分析、结果评估等,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三、加强团队协作和交流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涉及到多方面的知识和资源,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因此,在活动组织和实施中,需要鼓励学生之间进行多种形式的互动和交流,增加学生之间的合作机会和互动体验。

同时,还需注重团队建设和领导力培养,让学生在组织和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和领导力的影响力。

四、注重活动评估和总结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和成功实施,离不开对参与学生的评估和总结。

因此,在活动开展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实践表现和活动质量,进行针对性的评估和反馈。

同时,在活动结束后,还需对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和分享,让学生明确收获和不足,从中得到启示和改进思路。

如何指导小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论文(1)

如何指导小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论文(1)

如何指导小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论文(1)随着综合实践活动在小学教育中的逐渐普及和推广,对于如何指导小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成为了教育工作者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

本文将从准备工作、实践过程和总结反思三个方面,为大家提供一些指导小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一、准备工作1.明确活动目的和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其身心健康和思维发展,同时加深对生活和自然的认识。

准备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主题和目的,比如“垃圾分类”、“拥护文明出行”等。

2.确定活动方式和形式。

综合实践活动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实地观察、社区服务、参观学习等。

要视学生整体情况和与该主题相关的活动方式来制定活动方案。

3.分工合作。

在活动前,要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项具体任务。

小组成员可根据自身兴趣和素质分工合作,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二、实践过程1.提供指导和支持。

在实践过程中,老师要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问题。

同时,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注意安全和卫生。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要特别注意安全和卫生问题。

老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保障措施,为学生提供安全和卫生保障。

3.加强反思和评估。

在活动结束后,老师需要引导学生对活动进行反思和评估。

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和填写问卷等形式来进行。

这有助于学生深入思考和总结,提高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效果。

三、总结反思1.总结活动成果。

在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结束后,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活动成果进行总结。

比如,统计学生完成的任务量、活动所产生的影响等。

2.发扬长处,弥补不足。

对于综合实践活动中存在的不足,要认真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措施。

同时,要发扬长处,为今后的活动提供借鉴。

3.分享成果和经验。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一定的效益和参考价值。

因此,在总结反思的过程中,老师可以组织一次分享,让学生分享他们的成果和经验,增加活动的推广和实践效益。

小学综合性实践活动论文

小学综合性实践活动论文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综合性实践活动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

本文通过对小学综合性实践活动的内涵、意义、实施策略进行探讨,旨在为小学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综合性实践活动;内涵;意义;实施策略一、引言小学综合性实践活动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它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

本文将从小学综合性实践活动的内涵、意义、实施策略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二、小学综合性实践活动的内涵1. 活动性质:小学综合性实践活动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实践活动。

它强调学生在活动中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 活动内容:小学综合性实践活动的内容丰富多样,包括科学探究、社会调查、文化体验、艺术创作等。

3. 活动形式:小学综合性实践活动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实地考察、社会调查、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

4. 活动目标:小学综合性实践活动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小学综合性实践活动的意义1.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小学综合性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在活动中,学生需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小学综合性实践活动涉及多个领域,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小学综合性实践活动的实施策略1. 明确活动目标:在开展小学综合性实践活动之前,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明确活动的目标,确保活动内容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2. 设计活动方案:教师应根据活动目标,设计合理、有趣的活动方案,包括活动内容、活动形式、活动时间等。

3. 创设良好的活动氛围:在活动中,教师应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有效指导,让综合实践活动精彩绽放【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一门课程,它的开展,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

但观察近年来的综合实践课堂仍存在着一些不足,许多教师在综合活动实施中纯碎是知识的传授,忽视了方法的有效指导,导致学生兴趣不佳,效率不高,阻碍了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

结合目前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现状,笔者认为明确指导教师的指导任务,探究如何有效开展指导活动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本人从活动主题的确定、活动实施的过程、成果交流和评价总结几方面进行了探究,只有教师的指导正确有效,才能体现综合活动课程的核心价值,让综合实践活动精彩绽放。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有效指导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教学生学有什么意思呢?就是把教和学联络起来:一方面要先生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

————陶行知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能开拓学生潜能,增进学生体验,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实践性综合课程。

作为新课程的热点和亮点,人们对它也倾注了更大的热情,活动开展成功与否,教师的有效指导至关重要。

从内容的选择、活动的组织、实际操作上,都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没有教师的正确带领,再好的课程也是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但据笔者的调查,很多教师在开展活动时,并没有合理地进行组织,自身也缺乏有效的指导策略,导致“放羊式”的活动阻碍了综合实践的有效开展,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度思考。

因此,对于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是个刻不容缓的事情,这对于提高课程质量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在主题确定中的指导“发现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是以主题的形式来开展活动的,这主题来源于学生生活,社会和自然等。

选择一个学生喜欢的,真正感兴趣的,适合学生操作的研究主题,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领。

可以说,教师指导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活动能否顺利开展。

因此在确定活动主题时,教师要注意及时参与加以引导,帮助学生对活动主题进行判断,以便确立合理可行的活动主题。

【诊断】我们在活动中不难发现,一些教师不喜欢指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值得研究的“真问题”,常常以一己之见代替学生思考,越俎代庖,一手包办。

没有站在学生的立场,从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或关注的事件中进行选材,无视学生的真切感受,没有正确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能力范围,把一些学生不感兴趣或超过学生能力范围的课题进行研究实践,学生实施起来兴趣不浓,疲于应付,导致活动效果不佳。

【处方】:我的地盘我做主“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中,确定主题是活动开展的第一步,因此如何正确把握这一步至关重要,离不开教师有效的规划和指导。

我认为教师要发挥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善于观察、勇于思索、敢于提出问题。

我们则“扶上马,走一程,”帮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从“草根”走向“正牌”。

(一)依托地方特色,在社区中设计主题《新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资源,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比如我们温岭是海滨之乡,在东南沿海岸,哪里不仅有风景秀美的海滨风光,还有悠久历史的捕鱼业,各样的海滩养殖场等,于是指导学生开展《家乡的鱼文化》、《温岭海鲜知多少?》、《渔家乐》等一些主题活动。

还比如温岭高橙、新河的甘蔗、箬横的西瓜等都是有名的特产,教师可以利用着丰富的自然资源组织学生开展《高橙之乡》、《甘蔗好味道》、《西瓜的王国》等主题活动。

又如温岭人杰地灵,俊才名师辈出,有宋代江湖爱国诗人戴复古,中国第一部植物辞典《全芳备祖》的植物学家陈泳,击灭海寇英雄黄然等,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这些乡士名人乡情系桑梓,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楷模,因此教师采用这一人文素材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最能激发学生从小立志,报答祖国,回报家乡的远大志向,让学生受益匪浅。

(二)关注学生兴趣,在生活中设计主题综合实践活动强调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密切与生活的联系。

小学生求知欲旺盛,对周围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究欲。

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观察生活,善于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刚开始时,我从网上下载了很多其他学校的课题罗列在一张表上供学生挑选,结果发现没有预期那么理想,原因在于这样的课题没有从学生角度出发,限制了她们的思想。

于是,我在期末的时候布置寒假作业,要求学生认真留心观察生活,把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记录下来,回校时举办了一个“寻觅知己”的活动,把学生记录下来的课题贴在公布栏上,其他同学有感兴趣的话可以在该纸条中留下自己的名字,这样就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组成一个小组一起探究。

这样大家有着共同的兴趣,做起事来就能干劲十足,兴致高昂。

(三)重视知识延伸,在学科中设计主题在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学科知识的延伸和整合,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我们可以把它和各类不同学科融合,扩大探究范围。

如小学科学学科《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可以带领学生去野外观察,并指导他们种植凤仙花,把凤仙花从种子发芽到第一次长出叶子的过程记录下来,并设计观察表。

学生从这个活动中不仅了解了植物的生长变化,还体会到种植绿色植物能改善环境,净化空气,这样学生就觉得跟更要好好得保护植物,保护家园。

把综合实践活动和科学学科有效地整合一起。

又在《品德与生活》中《春天在哪里》这一单元,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去田野、公园里寻找春天,从动物,植物,人们生活的点滴变化中去感受春天,回来在语文课上写一写春天,在音乐课上唱一唱春天,在美术课上画一画春天,还可以在班队课上开展“我和春天有约”的主题活动。

(四)结合节日文化,在活动中设计主题“泱泱大中华,悠悠五千年”,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拥有丰富的民族传统节日,每一个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和美妙传说,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灿烂瑰宝。

我们把节庆文化和综合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搭建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实践舞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节庆跳动的音律,感受节庆的独特魅力,体会综合实践活动的乐趣。

比如春节是我们最重要最传统的节日,但学生对春节的理解只是吃喝玩乐这一层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春节文化、年的传说、各地的民俗风情、春节的饮食等了解我们的传统节日,可以从音乐、美术、人文等方面来感受春节所蕴含的团圆、喜庆、祥和的意韵,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二、随风悄悄潜入夜,滋润万物细无声—————教师在活动实施中的指导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是让学生以活动为中心重组经验的过程,是最核心、最活跃、也是最艰难的阶段。

在这过程中,自始自终都需要教师对学生的活动环节进行严格的管理与监控,无论是课堂的指导与交流活动,还是课堂外的自主性实践活动,都需要教师的有效指导。

这时的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在学生需要时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支持。

【诊断】:但我们发现,很多教师对学生活动过程中,缺乏方法的有效指导。

我有意识地对学校高段学生进行调查,发现教师要求学生在活动开展前进行“调查”、“搜集资料”,但究竟如何进行“调查”,怎样进行“搜集资料”?指导教师没有对学生进行基本方法的讲解。

导致学生“二丈摸不到头脑”,根本无从下手。

这种“放羊式”教学,导致事先的设计很好,实践起来却是另一码事。

又如在很多观摩课中,教师常常喜欢做“隐形人”,“甩手掌柜”,认为自己此时介入得越少越能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于是,我们常看到学生挥洒自如的“失控”的场面,而看不到教师游刃有余的介入点拨。

我们是要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但并不是要教师回避必要的指导。

当学生活动中遇到困难,产生疑惑或是出现矛盾时,教师的及时介入、灵活点拨、有效指导会让学生茅塞顿开,如鱼得水。

【处方】:万紫千红才是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强调学生要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究获得直接经验,但那并不意味不需要教师的引领,教师不是学生活动的旁观者,而是指导者、参与者和组织者。

在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你想知道什么,完成什么任务,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获得”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帮助学生选择恰当的探究方法。

教师还要指导和协助学生将活动的体验经历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如:访谈记录、调查报告、编手抄报、活动日记、感受等,要敢于放手,允许学生犯错误、走弯路,“授人鱼,不如授人渔”这众所周知的课改理念,应该堂堂正正地摆在每一个综合实践教师的心中,真真切切地融入到综合实践活动中去。

比如笔者指导开展“让感恩伴你我共成长的”综合实践活动,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内容具体概括为下表:过程实施中我是这样指导的:(一)、看与谈----我指导学生观察父母每天在做什么?经过几个星期的观察、记录,同学们的感触很大:爸爸妈妈么每天晚上上完夜班,早上还要早起做饭、送我们上学、收拾家里、上班、照顾老人等十多项工作,十分辛苦,自己要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与父母聊天沟通中,知道父母的辛苦劳动都为自己有个好的学习环境,虽然有时候对自己严厉点,但都为我们好。

父母真正的心愿并不是成绩,而是希望自己健康、快乐地成长,这样和谐的沟通交流学生表示身受感动,牢牢地记住父母的恩情。

(二)、读与听-----中国的感恩教育源远流长,《论语》、《礼记》、《孝经》等儒家经典,赋予了“孝文化”丰富而具体的内涵和意韵。

我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网上搜索,读报看新闻等途径收集相关感恩的资料,学生的成果很丰硕:如《衔环结草》、韩信的《漂母的一饭之恩》等历史典故,“知恩不报非君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的诗词语句。

还有社会上感人事迹的真实报道:如汶川大地震中父母是怎样舍弃自己的生命拯救孩子的;那些贫困家庭,父母通过捡垃圾甚至卖血来供孩子上大学;炎炎烈日下,在各个考点门前焦急等待孩子高考而自己中暑晕倒的父母们……学生听完之后非常动容,写下了“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恩”的感言,感谢自己伟大的爸爸妈妈。

(三)、算与议------许多学生不懂父母赚钱的辛苦,浪费挥霍情况严重。

买来的玩具堆积如山,父母不给零花钱就不进校门口,我指导学生大概算算从出生到现在父母付出了多少成本。

这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一些学生汇报说:假设一年就一万,到我们二十岁的时候就有二十万了,而且肯定不止这价格,还有些学生指出:父母为我们付出的不能用钱来衡量,因为亲情是无价的。

更有些学生说我以后要听话,懂事一点,多帮父母做家务,减轻她们的负担,取得好成绩,是报答她们最好的礼物等。

为了搞好这一活动,我通过给家长致电、发短信,让家长了解开展“感恩活动”的目的及意义,因为有些家长可能不太了解,觉得孩子没必要做这些,只要搞好学习就好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