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及分级之欧阳家百创编

合集下载

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为哪几个等级 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及分级

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为哪几个等级 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及分级

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为哪几个等级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及分级一: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正文:1. 燃烧性能的定义和重要性1.1 定义: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指材料在火灾中的燃烧行为和火焰蔓延速度。

1.2 重要性:燃烧性能直接影响建筑物的火灾扩散和安全性。

2. 燃烧性能分级2.1 级别一:不燃材料2.1.1 定义:不燃材料在火灾中不会燃烧或产生火焰。

2.1.2 示例:岩石、石膏板等。

2.2 级别二:难燃材料2.2.1 定义:难燃材料在火灾中具有一定的抗火性能,不易燃烧、火焰蔓延速度慢。

2.2.2 示例:玻璃钢、难燃涂料等。

2.3 级别三:可燃材料2.3.1 定义:可燃材料在火灾中容易燃烧,火焰蔓延速度较快。

2.3.2 示例:纸张、木材等。

3. 燃烧性能测试标准3.1 GB/T 8624-2012《建筑材料可燃性能分类方法》3.2 GB 8626-2007《建筑产品燃烧性能大数据试验规程》4. 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附件1:GB/T 8624-2012《建筑材料可燃性能分类方法》全文附件2:GB 8626-2007《建筑产品燃烧性能大数据试验规程》全文5. 法律名词及注释5.1 燃烧性能:建筑材料在火灾中的燃烧行为和火焰蔓延速度。

5.2 不燃材料:在火灾中不会燃烧或产生火焰的材料。

5.3 难燃材料:具有一定的抗火性能,不易燃烧、火焰蔓延速度慢的材料。

5.4 可燃材料:在火灾中容易燃烧,火焰蔓延速度较快的材料。

二: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及分级正文:1. 建筑材料燃烧性能的意义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是评估建筑物火灾风险和安全性的重要指标,对于预防火灾的发生和控制火灾的扩散具有重要作用。

2. 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分级根据燃烧性能的不同,建筑材料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等级:2.1 不燃材料不燃材料指的是在火灾中不燃烧或产生火焰的材料,具有较高的抗火性能和防火功效。

典型的不燃材料有岩石、石膏板等。

2.2 难燃材料难燃材料指的是在火灾中不易燃烧,具有较好的抗火性能,火焰蔓延速度较慢。

GB 50222-.《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之欧阳法创编

GB 50222-.《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之欧阳法创编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Code for fireprevention indesign of interior decoration of buildings GB 50222-2017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18年4月1日中国计划出版社2017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632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的公告现批准《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222-2017,自2018年4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 4.0.1、4.0.2、4.0.3、4.0.4、4.0.5、4.0.6、4.0.8、4.0.9、4.0.10、4.0.11、4.0.12、4.0.13、4.0.14、5.1.1、5.2.1、5.3.1、6.0.1、6.0.5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国家标准《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95(2001版)同时废止。

本规范在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户网站()公开,并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7年7月31日1总则1.0.1 为规范建筑内部装修设计,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的内部装修防火设计,不适用于古建筑和木结构建筑的内部装修防火设计。

1.0.3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应积极采用不燃性材料和难燃性材料,避免采用燃烧时产生大量浓烟或有毒气体的材料,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1.0.4 建筑内部装修防火设计除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 建筑内部装修 interior decoration of buildings 为满足功能需求,对建筑内部空间所进行的修饰、保护及固定设施安装等活动。

2.0.2装饰织物 decorative fabric 满足建筑内部功能需求,由棉、麻、丝、毛等天然纤维及其他合成纤维制作的纺织品,如窗帘、帷幕等。

建筑构件燃烧性能特点与等级划分精编版

建筑构件燃烧性能特点与等级划分精编版

建筑构件燃烧性能特点与等级划分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建筑构件燃烧性能特点①一级耐火等级建筑:主要建筑构件全部为不燃烧性②二级耐火等级建筑:主要建筑构件除吊顶为难燃烧性,其它为不燃烧性。

③三级耐火等级建筑:屋顶承重构件为可燃性。

④四级耐火等级建筑:防火墙为不燃烧性,其余为难燃性和可燃性厂房和仓库的耐火等级[1]条:厂房和仓库的的耐火等级可分为一、二、三、四级,相应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不应低于表的规定。

高层厂房,甲、乙类厂房的耐火等极不应低于二级,建筑面积不大于 300 m^2的独立甲、乙类单层厂房可采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

单、多层丙类厂房和多层丁、戊类厂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

使用或产生丙类液体的厂房和有火花、赤热表面、明火的丁类厂房,其耐火等级均不应低于二级,当为建筑面积不大于500m^2的单层丙类厂房或建筑面积不大于1000m^2的单层丁类厂房时,可采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

使用或储存特殊贵重的机器、仪表、仪器等设备或物品的建筑,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锅炉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当为燃煤锅炉房且锅炉的总蒸发量不大于4t/h时,可采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

油浸变压器室、高压配电装置室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其他防火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9 等标准的规范。

高架仓库、高层仓库、甲类仓库、多层乙类仓库和储存可燃液体的多层丙类仓库,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单层乙类仓库,单层丙类仓库,储存可燃固体的多层丙类仓库和多层丁、戊类仓库,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

粮食筒仓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二级耐火等级的粮食筒仓可采用钢板仓。

粮食平房仓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二级耐火等级的散装粮食平房仓可采用无防火保护的金属承重构件。

甲、乙类厂房,甲、乙、丙类仓库内的防火墙耐火极限应为。

一、二级耐火等级单层厂房(仓库)的柱,其耐火极限分别不应低于和。

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及分级

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及分级

第一节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及分级在建筑物中使用的材料统称为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是指其燃烧或遇火时所发生的一切物理和化学变化,这项性能由材料表面的着火性和火焰传播性、发热、发烟、炭化、失重,以及毒性生成物的产生等特性来衡量。

我国国家标准GB8624-97将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分为以下几种等级。

A级:不燃性建筑材料B1级:难燃性建筑材料B2级:可燃性建筑材料B3级:易燃性建筑材料第二节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及耐火极限一、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建筑物是由建筑构件组成的,诸如基础、墙壁、柱、梁、板、屋顶、楼梯等。

建筑构件是由建筑材料构成,其燃烧性能取决于所使用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我国将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分为三类:1.不燃烧体(非燃烧体)金属、砖、石、混凝土等不燃性材料制成的构件,称为不燃烧体(以前也称非燃烧体)。

这种构件在空气中遇明火或高温作用下不起火、不微燃、不炭化。

如砖墙、钢屋架、钢筋混凝土梁等构件都属于非燃烧体,常被用作承重构件。

2.难燃烧体用难燃性材料制成的构件或用可燃材料制成而用不燃性材料作保护层制成的构件。

其在空气中遇明火或在高温作用下难起火、难微燃、难炭化,且当火源移开后燃烧和微燃立即停止。

3.燃烧体用可燃性材料制成的构件。

这种构件在空气中遇明火或在高温作用下会立即起火或发生微燃,而且当火源移开后,仍继续保持燃烧或微燃。

如木柱、木屋架、木梁、木楼梯、木搁栅、纤维板吊顶等构件都属燃烧体构件。

二、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1.时间--温度标准曲线建筑物发生火灾时其内的温度是随着时间变化的,分别取时间和温度作为横、纵坐标,即可绘制出火灾过程中的时间--温度曲线。

在实际的火灾中,每一起火灾的时间--温度曲线是各不相同的,但为了对建筑构件进行耐火实验,进而对其耐火极限进行度量,必须人为规定一种能反映、模拟一般火灾规律的标准温升条件,把它绘制成曲线就称为时间--温度标准曲线。

2.耐火极限的概念对任一建筑构件按时间--温度标准曲线进行耐火实验,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坏或失去隔热作用时止的这段时间称为耐火极限,以小时表示。

材料防火等级划分

材料防火等级划分

高层建筑装修资料燃烧性能等级应分为四级:A级,不燃性;B1 级,难燃性;B2级,可燃性;B3级,易燃性之答禄夫天创作
装修资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应由专业检测机构检测确定。

B3级装修资料可不进行检测。

经常使用建筑内部装修资料燃烧性能等级划分如下:
A 花岗石、大理石、水磨石、水泥制品、混凝土制品、石膏板、石灰制品、粘土制品、玻璃、瓷砖、马赛克、钢铁、铝、铜合金等
B1 纸面石膏板、纤维石膏板、水泥刨花板、矿棉装饰吸声板、玻璃棉装饰吸声板、珍珠岩装饰吸声板、难燃胶合板、难燃中密度纤维板、岩棉装饰板、难燃木材、铝箔复合资料、难燃酚醛胶合板、铝箔玻璃钢复合资料等
纸面石膏板、纤维石膏板、水泥刨花板、矿棉板、玻璃棉板、珍珠岩板、难燃胶合板、难燃中密度纤维板、防火塑料装饰板、难燃双面刨花板、多彩涂料、难燃墙纸、难燃墙布、难燃仿花岗石装饰板、氯氧镁水泥装配式墙板、难燃玻璃钢平板、PVC 塑料护墙板、阻燃模压木质复合板材、黑色阻燃人造板、难燃玻璃钢等
硬PVC 塑料地板、水泥刨花板、水泥木丝板、氯丁橡胶地板等
经阻燃处理的各类难燃织物等
聚氯乙烯塑料、酚醛塑料、聚碳酸酯塑料、聚四氟乙烯塑料。

三聚氰胺、脲醛塑料、硅树脂塑料装饰型材、经阻燃处理的各类织物等。

另见顶棚资料和墙面资料内中的有关资料
B2 各类天然木材、木制人造板、竹材、纸制装饰板、装饰微薄木贴
面板、印刷木纹人造板、塑料贴面装饰板、聚脂装饰板、复塑装饰板、塑纤板、胶合板、塑料壁纸、无纺贴墙布、墙布、复合壁纸、天然资料壁纸、人造革等
半硬质PVC 塑料地板、PVC 卷材地板、木地板氯纶地毯等
纯毛装饰布、纯麻装饰布、经阻燃处理的其他织物等
经阻燃处理的聚乙烯、聚丙烯、聚氨酯、聚苯乙烯、玻璃钢、化纤织物、木制品等。

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及分级

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及分级

建造材料燃烧性能及分级建造材料燃烧性能及分级一、引言建造材料的燃烧性能是评估其在火灾发生时的燃烧特性和烟气排放程度的重要指标。

合理的材料选择可以有效降低火灾发生的概率,减少火灾蔓延速度和烟气中有害物质的排放,提高人员疏散和灭火救援的时间窗口,从而保障建造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文档旨在对建造材料的燃烧性能进行详细介绍,包括燃烧特性、烟气排放、分级标准等方面,并提供相应的测试方法和评价指标,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和应用。

二、建造材料燃烧特性2.1 燃烧过程2.1.1 燃烧机理2.1.2 燃烧过程中的物理与化学现象2.2 燃烧参数2.2.1 燃烧温度2.2.2 燃烧速率2.2.3 燃烧产物三、建造材料烟气排放3.1 烟气成份3.1.1 一氧化碳(CO)3.1.2 二氧化碳(CO2)3.1.3 一氧化氮(NOx)3.1.4 氢气(H2)3.2 烟气颗粒物3.2.1 PM103.2.2 PM2.5四、建造材料燃烧性能分级标准4.1 国际标准4.1.1 美国燃烧标准4.1.2 欧洲燃烧标准4.2 国内标准4.2.1 GB标准4.2.2 行业标准五、测试方法和评价指标5.1 火焰传播性能测试方法5.1.1 垂直火焰传播性能测试5.1.2 水平火焰传播性能测试5.2 烟气排放测试方法5.2.1 烟气颗粒物测试5.2.2 烟气中有害气体测试5.3 建造材料燃烧性能评价指标5.3.1 燃烧等级评价5.3.2 烟气排放等级评价扩展内容:1、本文档所涉及附件如下:《建造材料燃烧性能测试报告》、《国际燃烧标准对照表》等。

2、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A类材料(建造材料中的最高防火性能等级)。

附件:1. 建造材料燃烧性能测试报告2. 国际燃烧标准对照表法律名词及注释:A类材料:指具有最高防火性能等级的建造材料,其燃烧特性良好,烟气排放较少。

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及分级

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及分级

建造材料的燃烧性能及分级建造材料的燃烧性能及分级一、引言建造材料的燃烧性能及分级对于建造安全至关重要。

本旨在详细介绍建造材料的燃烧性能和分级,并提供相关法律名词的注释和附件。

二、建造材料的燃烧性能建造材料的燃烧性能是指材料在受到火灾热源时的燃烧特性。

以下是对常见建造材料燃烧性能的详细描述:1. 木材:木材是一种可燃材料,容易引起火灾。

木材的燃烧特性主要取决于湿度、木种和密度等因素。

2. 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具有较高的熔点和导热性,不易燃烧。

在火灾中,金属材料的燃烧性能主要体现在与其他可燃物的接触过程中。

3. 石材:石材是一种非可燃材料,具有较高的耐火性能。

然而,在火灾中,石材可能因为高温而发生爆裂。

4. 混凝土:混凝土是一种非可燃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火性能。

然而,当混凝土受到高温作用时可能发生爆裂。

5. 塑料:塑料是一种易燃材料,容易引起火灾。

塑料的燃烧会释放有毒气体,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三、建造材料的燃烧性能分级为了对建造材料的燃烧性能进行评估和分类,常用的标准是国家标准GB 8624《建造材料燃烧性能分级方法》。

该标准将建造材料分为以下几个等级:1. A1级:不燃材料,如非金属矿物材料等。

2. A2级:难燃材料,如钢、铝、陶瓷等。

3. B1级:阻燃材料,如玻璃、石膏板等。

4. B2级:可燃材料,如木材、绝大部份塑料等。

5. B3级:易燃材料,如聚氨酯泡沫、聚苯乙烯等。

四、附件列表本所涉及的附件如下:1. GB 8624《建造材料燃烧性能分级方法》(法规文件)2. 建造材料燃烧性能测试报告(范例)五、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其注释如下:1. 建造材料燃烧性能分级:指根据国家标准GB 8624对建造材料的燃烧性能进行评估和分类的方法。

2. 非燃材料:指在受到火灾热源时不燃烧或者无明火传播的材料。

3. 难燃材料:指在受到火灾热源时能够反抗燃烧,并使火势难以扩散的材料。

4. 阻燃材料:指在受到火灾热源时能够抑制火势的蔓延,并使火势不易扩大的材料。

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及分级

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及分级

编号:SY-AQ-05330( 安全管理)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及分级Combustion performance and classification of building materials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及分级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

在安全管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防火安全,很多国家均建立了自己的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体系。

我国从1985年起启动了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体系及相关试验方法的研究,并于1987年首次发布了强制性国家标准《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分级方法》GB8624—87,同时还制定了相关的试验方法标准。

经过多年的实践,该标准对我国防火规范的贯彻实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经多次修订,目前,《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8624—2012(以下简称GB8624)已发布实施。

一、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随着火灾科学和消防工程学科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材料及制品燃烧特性的内涵也从单纯的火焰传播和蔓延,扩展到材料的综合燃烧特性和火灾危险性,包括燃烧热释放速率、燃烧热释放量、燃烧烟密度以及燃烧生成物毒性等参数。

国外(欧盟)在火灾科学基础理论发展的基础上,建立了建筑材料燃烧性能相关分级体系,分为A1、A2、B、C、D、E、F七个等级。

按照GB8624—2012,我国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的基本分级为A、B1、B2、B3,规范中还明确了该分级与欧盟标准分级的对应关系。

(一)建筑材料及制品的燃烧性能等级建筑材料及制品的燃烧性能等级见下表2-3-2。

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及分级

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及分级

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及分级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及分级是指建筑材料在火灾中的燃烧特性,是衡量建筑材料耐火性的重要指标之一、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防火要求的不同,建筑材料被分为不同的燃烧性能等级,常见的分级标准有国际标准和国内标准两种。

一、国际标准1.A1级:非可燃材料,常见的有钢材、石膏板、硅酸盐质材料等。

这些材料在火灾中不会参与燃烧,不会释放烟雾和毒气。

2.A2级:难燃材料,常见的有一些混凝土、纤维水泥板、岩棉板等。

这些材料在火灾中虽然会有燃烧,但燃烧速度较慢,不会持续燃烧,对人体和建筑物的安全性有较好的保护。

3.B级:可燃材料,常见的有一些有机材料,如木材、纸张、塑料等。

这些材料在火灾中容易燃烧,会释放大量的烟雾和毒气,对人体和建筑物造成较大的危害。

4.C级:易燃材料,常见的有一些易燃液体和气体,如汽油、丙烷等。

这些材料在火灾中易燃易爆,燃烧速度快,烟雾和毒气释放量大,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

5.D级:附燃材料,常见的有一些非金属材料,如橡胶、合成纤维等。

这些材料在火灾中容易燃烧,燃烧完后还会继续燃烧其他物体。

二、国内标准国内常用的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是根据GB8624标准进行的,该标准将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分为几个等级,分别是:1.A级:非可燃材料,常见的有石膏板、玻璃等。

这些材料在火灾中不会燃烧,能够有效隔离火焰的传播。

2.B1级:难燃材料,常见的有矿棉板等。

这些材料在火灾中虽然会有燃烧,但燃烧速度较慢,不会持续燃烧。

3.B2级:可燃材料,这些材料在火灾中容易燃烧,燃烧速度快,烟雾和毒气释放量大。

4.B3级:易燃材料,常见的有一些易燃液体和气体,如汽油、丙烷等。

以上是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及分级的一些常见标准,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会有一些差异。

选择合适的燃烧性能等级的建筑材料对于确保建筑物的防火安全非常重要,也是保护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的基础。

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防火要求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和等级,合理布置消防设施,确保建筑物的耐火性能。

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和分级

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和分级

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和分级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是指材料在火灾时的燃烧特性和性能。

它与建筑物的火灾安全性息息相关,对于防止火灾的发生和减轻火灾的蔓延具有重要的意义。

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可以通过燃烧实验和性能评定等方法来测定和分级。

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主要包括燃烧特性和燃烧性能等两个方面。

燃烧特性是指建筑材料在火灾条件下的燃烧过程和特点。

常见的燃烧特性包括燃烧速度、烟气生成量、烟毒性、火焰传播性以及火灾时的持续时间等。

燃烧速度是指材料在火灾条件下的燃烧速度,一般可以通过对材料进行燃烧实验来测定。

烟气生成量是指材料燃烧时产生的烟雾量,烟雾量越大越容易引起人员的窒息和导致火灾蔓延。

烟毒性是指燃烧时产生的烟雾所含有的有害物质对人体的毒害程度,一般可以通过对烟雾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来评价。

火焰传播性是指火灾蔓延的速度和范围,它与材料的燃烧性能和临近材料的燃烧特性有关。

火灾时的持续时间是指燃烧过程中火焰的持续时间,它对于火灾的扑救和救援非常重要。

燃烧性能是指建筑材料在火灾条件下的防火性能和燃烧特性,一般可以通过对建筑材料的火灾实验来评定和测定。

根据建筑材料的防火性能和燃烧特性,可以将其划分为不燃材料、难燃材料、可燃材料和易燃材料等级。

不燃材料是指在火灾条件下不燃烧的材料,它具有较好的防火性能和自燃能力。

不燃材料主要包括金属材料、石材和玻璃等,它们在火灾时不会产生明火和燃烧的有害气体,对于防止火灾的发生和减轻火灾的蔓延具有重要的作用。

难燃材料是指在火灾条件下燃烧程度较低的材料,它具有一定的防火性能和燃烧特性。

难燃材料主要包括阻燃木材和阻燃塑料等,它们在火灾时能够有效抑制火焰的蔓延,降低烟气生成量和烟毒性。

可燃材料是指在火灾条件下燃烧程度较高的材料,它们容易引发火灾,并且在火灾时燃烧速度较快。

可燃材料主要包括木材和纸张等,它们在火灾时容易产生明火和大量的烟雾,导致火灾蔓延和人员伤亡。

易燃材料是指在火灾条件下燃烧程度非常高的材料,它们具有很高的燃烧速度和火焰传播性。

СНиП РК 2.02-05 - 建筑物和设施防火安全之欧阳育创编

СНиП РК 2.02-05 -  建筑物和设施防火安全之欧阳育创编

建筑、城市建设和工程建设领域的国家标准时间:2021.02.04 创作:欧阳育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建筑标准和规范建筑物和设施防火安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建筑标准与规范2.0205*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工业与贸易部建筑与住房公用事业委员会阿斯塔纳市前言1、制定:“民用住宅设计”设计生产局,以执行97年1月14日№ 64 《关于进一步完善合法法令》的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政府令2、商定: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紧急情况署国家消防勤务司、共和国国营企业“国家鉴定”、KAZGOR设计研究院、EMK 有限公司、“基准-A” 集团公司3、提交: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工业与贸易部建设委员会工程技术标准与新工艺局4、通过并生效:根据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工业与贸易部建设委员会6月15日№ 288 号命令生效:自8月1日起5、代替:建筑标准与规范 2.01.0285*、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建筑标准与规范 2.02.016、起草:KAZGOR设计院根据俄文版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建筑标准与规范》1.0101的要求。

本定额标准的有效期于国语版再版前确定。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工业与贸易部建设与住房公用事业委员会10月30日№ 368号命令批准修订。

修订项标记*。

未经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有关建筑、城市建设与施工事务国家主管机关的允许,不得复制、发行和传播本国家标准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ISBN目录1、适用范围2、主要条款3、消防技术分类4、人员安全保障5、火灾蔓延预防6、灭火与抢救工作7、多功能建筑物防火安全要求附件1 主要术语定义附件2 建筑结构火焰蔓延试验方法附件3 依据建筑物耐火度的建筑物示范结构特性附件4 消防分队电梯要求附件5 防烟保护系统要求附件6 消防控制点要求附件7 对内部消防管道和自动灭火系统的要求附件8 对自动火灾报警系统的要求附件9 对火灾警报和人员撤离管理系统的要求附件10 对个人和集体防护器材与人员救援器材的要求附件11 对消防系统中央控制室的要求附件12 人员安全保障条件计算方法附件13 对门廊设计的要求附件131* (强制)对个人救生设备的要求附件14 本建筑标准与规范中引用的建筑、城市建设和工程建设领域的国家标准清单建筑标准与规范建筑物和设施防火安全FIRE SAFETY OF BUILDINGS AND CONSTRUCTIONS生效日期:8月1日1. 适用范围1.1. 防火安全保障是国家保护人民生命健康、财产、国家财富和环境活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

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

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分级是指根据材料在火灾条件下的燃烧性能和阻燃性能,将建筑材料分为不燃材料、难燃材料、易燃材料和极易燃材料等级。

这一分级标准对于建筑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能够有效提高建筑物的防火安全性。

不燃材料是指在火灾条件下不燃烧的材料,如钢铁、混凝土、石膏板等。

这些材料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有效地阻止火势蔓延,保护建筑物的结构安全。

因此,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应尽量选用不燃材料,以提高建筑物的整体防火等级。

难燃材料是指在火灾条件下燃烧性能较差的材料,如玻璃纤维、岩棉等。

这些材料在火灾发生时可以减缓火势蔓延的速度,有效延长疏散和灭火时间,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

因此,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中,应尽量选用难燃材料,以提高建筑物的整体防火等级。

易燃材料是指在火灾条件下容易燃烧的材料,如木材、纤维板等。

这些材料在火灾发生时容易引发火灾,并且火势蔓延速度较快,对建筑物的安全性构成较大威胁。

因此,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应尽量避免使用易燃材料,或者采取有效的防火措施进行处理。

极易燃材料是指在火灾条件下极易燃烧的材料,如泡沫塑料、聚苯乙烯等。

这些材料在火灾发生时极易引发火灾,并且火势蔓延速度非常快,对建筑物的安全性构成极大威胁。

因此,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应严格禁止使用极易燃材料,以确保建筑物的整体防火等级。

总的来说,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分级对于建筑物的防火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特点,合理选择和使用建筑材料,以提高建筑物的整体防火等级,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同时,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分级标准也需要不断完善和更新,以适应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建筑物的防火需求。

只有在不断提高建筑材料的防火性能和完善防火标准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保障建筑物的防火安全,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房屋建筑学》课后习题答案之欧阳数创编

《房屋建筑学》课后习题答案之欧阳数创编

1 民用建筑设计①建筑的含义是什么?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是什么?②什么叫做大量性建筑和大型性建筑?低层、多层、高层建筑按什么界限进行划分?③什么叫做构件的耐火等级?建筑的耐火等级如何划分?耐久等级又如何划分?④实行建筑模数协调统一的意义何在?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分模数的含义和适用范围是什么?⑤两阶段设计与三阶段设计的含义和适用范围是什么?⑥建筑工程设计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2 建筑平面设计⑴平面设计包含哪些基本内容?⑵确定房间面积大小时应考虑哪些因素?试举例分析。

⑶影响房间形状的因素有哪些?试举例说明为什么矩形房间被广泛采用。

⑷房间的尺寸指的是什么?确定房间尺寸应考虑哪些因素?⑸如何确定房间门窗数量、面积大小、具体位置?⑹辅助使用房间包括哪些房间?辅助使用房间设置应满足哪些问题?⑺交通联系部分包括哪些内容?如何确定楼梯的数量、宽度和选择楼梯的形式?⑻举例说明走道的类型、特点及适用范围。

⑼影响平面组合的因素有哪些?如何运用功能分析法进行平面组合?⑽走道式、套间式、大厅式、单元式等组合形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是什么?⑾基地环境对平面组合有什么影响?试举例说明。

⑿建筑物如何争取好的朝向?建筑物之间的间距如何确定?3 建筑剖面设计⑴如何确定房间的剖面形状?试举例说明。

⑵什么是层高、净高?确定层高与净高应考虑哪些因素?试举例说明。

⑶房间窗台高度如何确定?试举例说明。

⑷室内外地面高差由什么因素决定?⑸确定建筑物的层数应考虑哪些因素?试举例说明。

⑹建筑空间组合有哪几种处理方式?试举例说明。

⑺建筑空间的利用有哪些手法?4 建筑体型及立面设计⑴影响体型及立面设计的因素有哪些?⑵建构筑图中的统一与变化、均衡与稳定、韵律、对比、比例、尺度等的含义是什么?并用图例加以说明。

⑶建筑物体型组合有哪几种方式?并以图例进行分析。

⑷简要说明建筑立面的具体处理手法。

⑸体量的联系与交接有哪几种方式?试举例说明。

5建筑构造概论⑴学习建筑构造的目的何在?⑵建筑物的基本组成有哪些?它们的主要作用是什么?⑶影响建筑构造的主要因素有哪些?⑷筑构造设计应遵循哪些原则?6墙体与基础⑴述墙体类型的分类方式及类别。

02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及分级

02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及分级

第二节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及分级
一、建筑材料及其制品的燃烧性能等级
A 级:不燃材料
B1级:难燃材料
B2级:可燃材料
B3级:易燃材料
二、建筑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判断的主要参数级概念
1、燃烧滴落物/颗粒。

2、临界热敷设通量。

3、燃烧增长速率指数。

4、THR600s,试验开始600s内式样的热释放总量。

三、平板状建筑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判断
满足A1、A2即为A 级;满足B、C级即为B1级;满足D、E即为B2级;F为B3级。

建筑材料对火灾的影响有四个方面:
1)影响点燃和轰然的速度。

2)造成火焰的连续蔓延。

3)助长火灾的热温度。

4)产生浓烟级有毒气体。

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和分级

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和分级

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和分级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和分级是指材料在火灾中的燃烧特性以及对火灾扩散和火势发展的影响。

燃烧性能的分级可以根据材料的可燃性、燃烧热值、火焰蔓延速度等指标进行评估,这对于建筑物的防火设计和消防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主要涉及材料的可燃性和燃烧特性。

可燃性是指材料在受到外部热源或火焰直接作用时是否能够燃烧,以及燃烧程度和速度如何。

常见的建筑材料可燃性从低到高可分为A级、B级、C级和D级。

其中A级表示不燃材料,即材料在火灾中不会燃烧;B级表示可燃但不易燃材料,即材料在火灾中燃烧的程度较轻,火势不易扩散;C级表示可燃材料,即材料在火灾中容易燃烧并且火势容易传播;D级表示高度可燃材料,即材料在火灾中燃烧程度很高,火势迅速蔓延。

另外,还有一些材料可以通过添加阻燃剂来提高其阻燃性能。

阻燃剂可以减缓材料的燃烧速度、降低火势和燃烧温度,从而减少火灾的危害。

阻燃材料通常可以分为B1级、B2级和B3级。

B1级表示阻燃材料,即材料在火灾中火势蔓延的速度较慢,能够有效地阻止火势的扩散;B2级表示易燃材料,即材料在火灾中燃烧的程度较轻,火势不易扩散;B3级表示可燃材料,即材料在火灾中容易燃烧并且火势容易传播。

在建筑设计和消防安全方面,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非常重要。

如果建筑物使用了易燃材料或可燃材料,一旦发生火灾,火势很容易迅速蔓延并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在建筑材料选择上,应优先考虑A级和B1级的阻燃材料,以及一些具有抗火性能的特种材料。

同时,在建筑物的防火设计中,应考虑采用防火墙、防火门、防火玻璃等防火设施,并合理规划建筑物的疏散通道和消防器材的设置,以提高建筑物的火灾安全性能。

总之,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和分级对于建筑物的防火设计和消防安全至关重要。

通过选择合适的阻燃材料和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能够有效地控制火灾的蔓延和危害,保障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因此,建筑行业需要重视材料的燃烧性能评估,加强对建筑材料的防火性能研究,推动建筑材料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以提高建筑物的火灾安全性。

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及分级之欧阳治创编

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及分级之欧阳治创编

第一章建筑资料燃烧性能及分级建筑资料的燃烧性能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防火平安,很多国家均建立了自己的建筑资料燃烧性能分级体系。

我国从1985年起启动了对建筑资料燃烧性能分级体系及相关试验办法的研究,并于1987年首次宣布了强制性国家标准《建筑资料的燃烧性能分级办法》(GB 8624—87),同时还制定了相关的试验办法标准。

经过多年的实践,该标准对我国防火规范的贯彻实施阐扬了重要的作用。

根据现行版本《建筑资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 8624—)本节将对建筑资料燃烧性能分级相关内容进行介绍。

一、建筑资料燃烧性能分级随着火灾科学和消防工程学科领域研究的不竭深入和成长,资料及制品燃烧特性的内涵也从纯真的火焰传播和蔓延,扩展到了资料的综合燃烧特性和火灾危险性,包含燃烧热释放速率、燃烧热释放量、燃烧烟密度和燃烧生成物毒性等参数。

国外(欧盟)在火灾科学基础理论成长的基础上,建立了建筑资料燃烧性能相关分级体系,分为A1、A2、B、C、D、E、F七个品级。

依照《建筑资料的燃烧性能分级办法》(GB 8624—),我国建筑资料及制品燃烧性能的基天职级为A、B1、B2、B3,规范中还明确了该分级与欧盟标准分级的对应关系。

(一)建筑资料及制品的燃烧性能品级建筑资料及制品的燃烧性能品级见下表232。

(二)建筑资料燃烧性能品级判据的主要参数及概念(1)资料。

资料是指单一物质均匀散布的混合物,如金属、石材、木材、混凝土、矿纤、聚合物。

(2)燃烧滴落物/微粒。

在燃烧试验过程中,从试样上别离的物质或微粒。

(3)临界热辐射通量。

火焰熄灭处的热辐射通量或试验30min时火焰传播到的最远处的热辐射通量。

(4)燃烧增长速率指数(FIGRA)。

试样燃烧的热释放速率值与其对应时间比值的最年夜值,用于燃烧性能分级。

FIGRA0.2MJ是指当试样燃烧释放热量达到0.2MJ时的燃烧增长速率指数。

FIGRA0.4MJ是指当试样燃烧释放热量达到0.4MJ时的燃烧增长速率指数。

烧制红砖的原料有这几种之欧阳家百创编

烧制红砖的原料有这几种之欧阳家百创编

烧制红砖的原料有这几种。

欧阳家百(2021.03.07)1.河底淤泥2.页岩、3.煤矸石4.粉煤灰常见的大概有这几种,具体的还得视各个地方的情况而定。

1、大部分是以粘土为主要原料,经配料、制坯、干燥、焙烧而成的烧结普通砖简称粘土砖(符号为N).有红砖和青砖两种。

当砖窑中焙烧时为氧化气氛,则烧制的是红砖。

若砖坯在氧化气氛中烧成后.再在还原气氛中闷窑,促使砖内的红色高价氧化铁还原成青灰色的低价氧化铁,烧制的则是青砖。

青砖较红砖结实,耐碱性能好、耐久性强。

但价格较红砖贵。

按焙烧方法不同,烧结粘土砖又可分为内燃砖和外燃砖。

内燃砖是将煤渣、粉煤灰等可燃性工业废料掺人制坯粘土原料中,当砖坯在窑内被烧制到一定温度后,坯体内的燃料燃烧而瓷结成砖。

内燃砖比外燃砖节省了大量外投煤,节约原料粘土5%一10%,强度提高20%左右,砖的表观密度减小,隔音保温性能增强。

砖坯焙烧时火候要控制适当,以免出现欠火砖和过火砖。

欠火砖色浅、敲击声暗哑、强度低、吸水率大、耐久性差。

过火砖色深、敲击时声音清脆,强度较高、吸水率低,但多弯曲变形。

欠火砖和过火砖均为不合格产品。

基本上各个地区的砖瓦厂都采用的是内燃烧制方法,2、烧结普通砖的技术性质(1)基本物理性质烧结普通砖的标准外行尺寸为240*115*53毫米,在加上10毫米砌筑灰缝,4块砖长或8 块砖宽、16块砖厚均为1米。

1立方米砌体需砖512块。

(2)抗风化性能抗风化性能是指砖在长期受到风、雨、冻融等综合条件下,抵抗破坏的能力。

凡开口孔隙率小、水饱和系数小的烧结制品,抗风化能力强。

(3)外观质量砖的外观质量,主要要求其两条面高度差、弯曲、杂质凸出高度、缺楞掉角尺寸、裂纹长度及完整面等六项内容符合规范规定。

(4)泛霜与石灰爆裂泛霜是砖在使用中的一种析盐现象。

砖内过量的可溶盐受潮吸水溶解后,随水分蒸发向砖表面迁移,并在过饱和下结晶析出,使砖表面呈白色附着物,或产生膨胀,使砖面与砂浆抹面层剥离。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修改之欧阳学创编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修改之欧阳学创编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年修订版)全文现批准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局部修订的条文,自2018年10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5.1.3A、5.4.4(1、2、3、4)、5.4.4B、5.5.8、5.5.13、5.5.15、5.5.17、6.2.2、6.7.4A、7.3.1、7.3.5(2、3、4)、8.2.1、8.3.4、8.4.1、10.1.5、10.3.2、11.0.4、11.0.7(2、3、4)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经此次修改的原条文同时废止。

注明:修订处已标亮1 总则1.0.1 为了预防建筑火灾,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下列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建筑:1 厂房;2 仓库;3 民用建筑;4 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5 可燃、助燃气体储罐(区);6 可燃材料堆场;7 城市交通隧道。

人民防空工程、石油和天然气工程、石油化工工程和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等的建筑防火设计,当有专门的国家标准时,宜从其规定。

1.0.3 本规范不适用于火药、炸药及其制品厂房(仓库)、花炮厂房(仓库)的建筑防火设计。

1.0.4 同-建筑内设置多种使用功能场所时,不同使用功能场所之间应进行防火分隔,该建筑及其各功能场所的防火设计应根据本规范的相关规定确定。

1.0.5 建筑防火设计应遵循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针对建筑及其火灾特点,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1.0.6 建筑高度大于250m的建筑,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要求外,尚应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更加严格的防火措施,其防火设计应提交国家消防主管部门组织专题研究、论证。

1.0.7 建筑防火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符号2.1 术语2.1.1 高层建筑 high-rise building建筑高度大于27m的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24m的非单层厂房、仓库和其他民用建筑。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之欧阳育创编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之欧阳育创编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的通知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一九九八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建标[1998]244号)的要求,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经有关部门会审,批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210—2001,自2002年3月1日起施行。

其中,3.1.1、3.1.5、3.2.3、3.2.9、3.3.4、3.3.5、4.1.12、5.1.11、6.1.12、8.2.4、8.3.4、9.1.8、9.1.13、9.1.14、12.5.6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装饰工程及验收规范》(GBJ210—83)、《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301—88)中第十章、第十一章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建设部负责管理,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解释工作,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2001年11月1日二、前言本标准是根据建设部建标[1998]244号文《关于印发一九九九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对《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GJ73—91)和《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修订而成的。

在修订过程中,规范编制组开展了专题研究,进行了比较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了多年来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在设计、材料、施工等方面的经验,按照“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的方针,进行了全面的修改,并以多种方式广泛征求了僵有关单位的意见,对主要问题进行了反复修改,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是决定装饰装修工程能否交付使用的质量验收规范。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按施工工艺和装修部位划分为10个子分部工程,除地面子分部工程单独成册外,其他9个子分部工程的质量验收均由本规范作出规定。

厂房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之欧阳体创编

厂房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之欧阳体创编

GBJ16—87(修订本)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施行日期:1995年11月1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建筑物的耐火等级第三章厂房第一节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第二节厂房的耐火等级、层数和占地面积第三节厂房的防火间距第四节厂房的防爆第五节厂房的安全疏散第四章仓库第一节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第二节库房的耐火等级、层数、占地面积和安全疏散第三节库房的防火间距第四节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堆场的布置和防火间距第五节可燃、助燃气体储罐的防火间距第六节液化石油气储罐的布置和防火间距第七节易燃、可燃材料的露天、半露天堆场的布置和防火间距第八节仓库、储罐区、堆场的布置及与铁路、道路的防火间距第五章民用建筑第一节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层数、长度和面积第二节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第三节民用建筑的安全疏散第四节民用建筑中设置燃油、燃气锅炉房、油浸电力变压器室和商店的规定第六章消防车道和进厂房的铁路线第七章建筑构造第一节防火墙第二节建筑构件和管道井第三节屋顶和屋面第四节疏散用的楼梯间、楼梯和门第五节天桥、栈桥和管沟第八章消防给水和灭火装置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室外消防用水量第三节室外消防给水管道、室外消火栓和消防水池第四节室内消防给水第五节室内消防用水量第六节室内消防给水管道、室内消火栓和室内消防水箱第七节灭火设备第八节消防水泵房第九章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采暖第三节通风和空气调节第十章电气第一节消防电源及其配电第二节输配电线路、灯具、火灾事故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第三节火灾自动报警装置和消防控制室附录一名词解释附录二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附录三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附录四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附录五本规范用词说明附加说明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了保卫社会主义建设和公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在城镇规划和建筑设计中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采取防火措施,防止和减少火灾危害,特制定本规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建筑资料燃烧性能及分级
欧阳家百(2021.03.07)
建筑资料的燃烧性能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防火平安,很多国家均建立了自己的建筑资料燃烧性能分级体系。

我国从1985年起启动了对建筑资料燃烧性能分级体系及相关试验办法的研究,并于1987
(GB 年首次宣布了强制性国家标准《建筑资料的燃烧性能分级办法》8624—87),同时还制定了相关的试验办法标准。

经过多年的实践,该标准对我国防火规范的贯彻实施阐扬了重要的作用。

根据现行版本《建筑资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 8624—)本节将对建筑资料燃烧性能分级相关内容进行介绍。

一、建筑资料燃烧性能分级随着火灾科学和消防工程学科领域研究的不竭深入和成长,资料及制品燃烧特性的内涵也从纯真的火焰传播和蔓延,扩展到了资料的综合燃烧特性和火灾危险性,包含燃烧热释放速率、燃烧热释放量、燃烧烟密度和燃烧生成物毒性等参数。

国外(欧盟)在火灾科学基础理论成长的基础上,建立了建筑资料燃烧性能相关分级体系,分为A1、A2、B、C、D、E、F七个品级。

依照《建筑资料的燃烧性能分级办法》(GB 8624—),我国建筑资料及制品燃烧性能的基天职级为A、B1、B2、B3,规范中还明确了该分级与欧盟标准分级的对应关系。

(一)建筑资料及制品的燃烧性能品级建筑资料及制品的燃烧性能品级见下表232。

(二)建筑资料燃烧性能品级判据的主要参数及概念(1)资料。

资料是指单一物质均匀散布的混合物,如金属、石材、木材、混凝土、矿纤、聚合物。

(2)燃烧滴落物/微粒。

在燃烧试验过程中,从试样上别离的物质或微粒。

(3)临界热辐射通量。

火焰熄灭处的热辐射通量或试验30min时火焰传播到的最远处的热辐射通量。

(4)燃烧增长速率指数(FIGRA)。

试样燃烧的热释放速率值与其对应时间比值的最年夜值,用于燃烧性能分级。

FIGRA0.2MJ是指当试样燃烧释放热量达到0.2MJ时的燃烧增长速率指数。

FIGRA0.4MJ是指当试样燃烧释放热量达到0.4MJ时的燃烧增长速率指数。

(5)THR600s。

试验开始后600s内试样的热释放总量(MJ)。

(三)平板状建筑资料燃烧性能品级判据平板状建筑资料及制品的燃烧性能品级和分级判据见表233。

表中满足A1、A2级即为A级,满足B级、C级即为B1级,满足D级、E级即为B2级别。

二、建筑资料燃烧性能品级的附加信息和标识(一)附加信息建筑资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品级附加信息包含产烟特性、燃烧滴落物、微粒品级和烟气毒性品级。

对A2级、B级和C级建筑资料及制品应给生产烟特性品级、燃烧滴落物/微粒品级(铺地资料除外)、烟气毒性品级;对D级建筑资料及制品应给生产烟特性品级、燃烧滴落物/微粒品级。

(1)产烟特性品级。

按GB/T 20284或GB/T 11785 试验所获得的数据确定(见表234)
(2)燃烧滴落物/微粒品级。

通过观察GB/T 20284 试验中燃烧滴落物/微粒确定(见表235)
(3)烟气毒性品级。

按GB/T 20285试验所获得的数据确定(见表236)
(二)附加信息标识当按规定需要显示附加信息时,燃烧性能品级标识为:
示例:GB 8624 B1(B s1, d0,t1),暗示属于难燃B1级建筑资料及制品,燃烧性能细化分级为B级,产烟特性品级为s1级,燃烧滴落物/微粒品级为d0级,烟气毒性品级为t1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