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原文、赏析

合集下载

精选戚继光著名诗词10篇

精选戚继光著名诗词10篇

望阙台朝代:明朝|作者:戚继光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

韬钤深处朝代:明朝|作者:戚继光小筑暂高枕,忧时旧有盟。

呼樽来揖客,挥麈坐谈兵。

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马上作朝代:明朝|作者:戚继光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

(边草一作:边月)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过文登营朝代:明朝|作者:戚继光冉冉双幡度海涯,晓烟低护野人家。

谁将春色来残堞,独有天风送短茄。

水落尚存秦代石,潮来不见汉时槎。

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

题武夷朝代:明朝|作者:戚继光一剑横空星斗寒,甫随平北复征蛮。

他年觅得封侯印,愿学幽人住此山。

再游无终洞朝代:明朝|作者:戚继光无终有国已难寻,洞口谁为梁甫吟?一片白云飞不去,徘徊似识主人心。

赠无终洞道士朝代:明朝|作者:戚继光七日山中已烂柯,岂期再为道人过?年来鹤驭经多少,纵有无终奈尔何!赴粤途中述·其一朝代:明朝|作者:戚继光四十年来汗血间,征鞍重度穆陵关。

如今南北多良将,何日天王为赐环?石塘岭鹦鹉岩·其二朝代:明朝|作者:戚继光侧身天地欲言难,故向空山戢羽翰。

雨后千林争起色,月中片石怯生寒。

更无金锁惊春梦,似有清音落暮滩。

一自边城留幻迹,陇西云树几凋残。

宛在亭怀王中丞·其四朝代:明朝|作者:戚继光谁挽银河被草莱,层城飞刹镜中开。

堤横翠幄歌钟度,波约红云钓艇来。

晴雨四时殊色相,芳菲是处合尊罍。

江南塞北看无异,忽报西台尺牍回。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

汉族,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

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

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进了蒙汉民族的和平发展,写下了十八卷本《纪效新书》和十四卷本《练兵实纪》等著名兵书,还有《止止堂集》及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呈报朝廷的奏疏和修议。

封侯非我意 但愿海波平

封侯非我意 但愿海波平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作者:王慧来源:《西部论丛》2019年第32期戚继光,字元敬,号南塘(晚年号孟诸),山东蓬莱(古称登州)人,出身于武官世家,是明朝历史上杰出的抗倭将领,是继岳飞之后,中国古代史上又一位著名的爱国主义民族英雄。

在是一位英勇杀敌的抗倭名将的同时,他还是一位才思敏捷、充满激情的诗人,他的诗集《止止堂集》所收录的诗文文笔流畅,充满了对伟大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表现出一个战士保家卫国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一)将门之后戚继光能在外敌侵袭、民族临危的时刻挺身而出、奋勇抗倭、攘外安内、报效祖国,与他自小接受地爱国思想教育是分不开的。

戚继光对军事的热爱与用功努力、正面优质的家庭教育、丰厚的兵法谋略典籍启迪,都为戚继光后来立下卓著军功奠定了坚实基础。

他的父亲戚景通为官清廉正直、刚正不阿、品行十分端正,从小便培养戚继光树立热爱国家、体恤百姓的高尚思想。

戚家世代袭官,在当地颇有名望,但决不容允戚继光凭靠出身家世贪图享乐,养成养尊处优、华而不实的性子。

戚景通对戚继光寄予厚望,期望他能成长为一名身先士卒、轻生重义、驰骋疆场、卫国安民、可堪大任的好将领,亲自教戚继光读书习武,给他讲一些兵法策略和为人处世的故事道理。

在正直优秀的父亲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下,戚继光不但具备了极高的军事素质,还树立了报效国家的远大抱负,塑造了同他父亲一般的高尚品格,为他日后立下赫赫战功打下了坚实基础。

戚继光12岁时,戚家住的老房子已近200年,陈旧不堪,亟须修缮,于是戚景通请了工匠准备施工,打算在两正堂之间开出四扇镂花门户。

工匠考察之后,對戚继光说“公子将门,请绮疏十二户。

”认为戚继光是官宦之家,房子应该比平民讲究一些。

于是,戚继光向父亲提议另开窗户十二扇,遭到了父亲的厉声训斥,父亲告诫他不能贪图荣华富贵,要保住家业,首先要对国家有所贡献,这让戚继光很有感慨。

父亲因修屋批评他之后,仍不放心,问他“立志安在”,戚继光回答说:“在读书。

“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原文、赏析

“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原文、赏析

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

出自明代戚继光的《韬钤深处》
原文
小筑暂高枕,忧时旧有盟。

呼樽来揖客,挥麈坐谈兵。

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即嘉靖七年闰十月初一-万历十五年十二月初八),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

汉族,山东登州人,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

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

官至左都督、太子太保加少保。

创作背景:戚继光的《韬钤深处》这首诗出自戚继光的诗文集《止止堂集·横槊稿》,是他任登州卫指挥佥事时所写。

当时戚继光的生活十分平静,但是,他不甘心这种碌碌无为的生活,渴望做出一番事业,为边疆的安宁奉献一生。

于是在一本兵书的空白处,他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译文
译文一
第 1 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我司不为其真实性及所产生的后果负责,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明朝那些事儿》中的诗词

《明朝那些事儿》中的诗词

《明朝那些事儿》中的诗词1、待得秋来九月八,我花开时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考试落榜,作于长安门)朱元璋明(争霸途中,于紫金寺同主持论禅,主持不识泰山,朱呼啸而去)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

老僧不识英雄汉,只管晓晓问姓名。

(大战陈友谅)马渡江头苜蓿香,片云片雨渡潇湘。

东风吹醒英雄梦,不是咸阳是洛阳。

文天祥(遗书)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成仁。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恕儿无愧。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刀。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

皇觉寺里,明月相伴,孤灯一盏,濠州城中,谨小慎微,奋发图强,鄱阳湖畔,碧波千里,火光冲天,茫茫大漠,金戈铁马,剑舞黄沙!开创帝国,保世宏规,光耀后代!第七首(建文帝大势已去,黄岩,王叔英,文泰,三人遗言)生既已矣,未有补于当时;死亦徒然,恕无惭于后世。

解缙(朱棣想立朱高煦为太子,这首诗成功让朱高炽为储。

)虎为百兽尊,谁敢触其怒。

惟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顾。

少贫贱兮壮志扬,千军如烈怒弦张!我雄武兮大明强!我雄武兮天下壮!生即已矣,未有补于当时死亦徒然,庶无惭于后世殉国忘身,舍生取义宁正而毙,不苟而全——于谦拔剑舞中庭,浩歌振林峦!丈夫意如此,不学腐儒酸!——于谦绢帕蘑菇及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于谦石灰吟千锤百炼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

——王守仁客行日日万锋头,山水南来亦胜游。

布谷鸟啼村雨暗,刺桐花暝石溪幽。

蛮烟喜过青扬瘴,乡思愁经芳杜洲。

身在夜郎家万里,五云天北是神州!——王守仁桃花歌桃花林中桃花庵,桃花庵中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唐伯虎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守仁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戚继光诗句(明)

戚继光诗句(明)

戚继光诗句(明)万众一心兮,群山可撼。

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

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

干犯军法兮,身不自由。

号令明兮,赏罚信。

赴水火兮,敢迟留!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

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

《凯歌》戚继光诗集(一)读史女娲矜巧智,炼石补天漏。

秦王恃威力,举鞭石可走。

愚夫秉至性,金石良非偶。

豫生报国士,三伏漆身黝。

嗟哉樊将军,赠轲以其首。

浣沙有贞女,轻生如敝帚。

智可下三军,威劫六国后。

莫转愚夫心,乃失函关守。

圣人贵至诚,立法尚平厚。

尧舜恭己任其贤,四海嗥嗥智巧闲。

回首唐虞青简在,愚夫爱生甘倒悬。

慨古乾坤何龊龊,四序代衰雄。

古道尽河水,枯木多悲风。

世事缅如此,人欲焉可穷?元宵王万户席上暮霭初收火树悬,银河万丈遥相连。

繁星丽千门,明月当华筵。

高堂簇绮罗,宝炬开金莲。

鳌山掩映城不夜,昆仑顶上人如仙。

忽忆穷谷之元元,不知今夕何为然? 愿得君恩如灯月,一时照耀来九天。

关塞无尘烽火息,太平有象凤毛骞。

且与将军拌一醉,高歌潦倒春风前。

王明府园亭久忆池亭胜,今来览物华。

松篁开晚径,鸟雀浴晴沙。

地即谈玄宅,人疑辋水家。

独怜幽意惬,不惜醉流霞。

部兵戍蓟叱马过幽州,横行北海头。

朔风喧露鼓,飞电激蛇矛。

奋臂千山振,英声百战留。

天威扬万里,不必侈封侯。

蓟门雨霁阳光隐现塞天昏,一半山容带雨痕。

新水乱浸黄草岸,残烟淡衬绿杨村。

胡收野马休南牧,汉有雄师在北门。

筹国莫矜无战伐,闻看游骑猎秋屯。

寄孙都护独念艰难日,徒劳万里神。

闻蝉惊序改,见月忆君频。

锁钥山河壮,风云号令新。

莫怜吾性拙,薄宦已忘身。

拟黄台瓜作四瓜犹畏摘,两瓜更何如! 一摘瓜分半,再摘蔓且除。

家家有南亩,毋使妇人锄。

客中病作暑气蒸衣湿,幽栖祗自怜。

那堪多病客,偏怯火云天。

旅梦惊啼鸟,乡愁望过船。

杖藜何所值,野寺一僧还。

雪树丛林凝雪时,琼花耀长路。

忽忽来羲和,依然见枯树。

暑雨暑雨连三夕,溪声日日流。

门前通独木,天上过孤舟。

旧国莓苔老,他乡禾黍秋。

故人何契阔,愁绝一登楼。

江楼半溪晴日衔疏柳,无数秋山入小楼。

关于爱国的经典名言作者和出处

关于爱国的经典名言作者和出处

关于爱国的经典名言作者和出处1.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花蕊夫人《述国亡诗》2.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韬钤深处》3.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陆游《病起书怀》4.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5.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自题小像》6.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文天祥《扬子江》7.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徐锡麟《出塞》8.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狱中题壁》9.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10.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于谦《立春日感怀》11.纵使世界给我珍宝和荣誉,我也不愿意离开我的祖国,因为纵使我的祖国在耻辱之中,我还是喜欢,热爱,祝福我的祖国!——(匈牙利)裴多菲12.黄金诚然是宝贵的,但是生气蓬勃、勇敢的爱国者比黄金更为宝贵。

——(美)林肯13.爱国者总说为国家而牺牲,从来不说为国家去杀戮。

——(英)罗素14.我们为祖国服务,也不能都采用同一方式,每个人应该各尽所能。

——(德)歌德15.真正的爱国主义不应该表现在漂亮的话上,而应该表现在为祖国谋福利,为人民谋福利的行动上。

——(俄)杜勃罗留波夫16.爱国主义的力量多么伟大呀!在它面前,人的爱生之念,畏苦之情,算得了什么呢?在它面前,人本身也算得了什么呢?——(俄)车尔尼雪夫斯基17.最大的荣誉是保卫祖国的荣誉。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18.我是你的,我的祖国,都是你的,我的这心,这灵魂;假如我不爱你,我的祖国,我又能爱哪一个呢?——(匈牙利)裴多菲19.虚荣的人注视着自己的名字;光荣的人注视着祖国的事业。

——(古巴)何塞·马蒂20.每个人必须植根于祖国的土壤里。

——(俄)屠格涅夫21.我愿用我全部的生命,从事科学研究,来贡献给生育我、栽培我的祖国和人民。

爱国诗歌

爱国诗歌

登盘山绝顶 (明)戚继光 霜角一声草木哀,云头对起石门开。 朔风虏酒不成醉,落叶归鸦无数来。 但使玄戈销杀气,未妨白发老边才。 勒名峰上吾谁与?故李将军舞剑台。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韬铃深处》
屈子祠,亦称屈原庙,现辟为屈原纪念馆,位于湖 南省汨罗城西北玉笥(sì)山顶。始建于汉代,原址 无考。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将它移建至玉 笥山上。
大漠收残阳,明月醉荷花,
广袤大地上多少璀璨的文明还在熠熠闪烁。
我的祖国,方神韵的精彩,人文风貌的风流,
千古流传着多少美丽动人的传说。
这就是我的祖国,我深深爱恋的祖国。
我爱你源远流长灿烂的历史, 我爱你风光旖旎壮丽的河山, 我爱你人民的性格坚韧执着。 我的祖国,我深深爱恋的祖国。
独醒亭与骚坛、濯缨桥、 桃花洞、寿星台、剪刀 池、绣花墩、望爷墩等 纪念屈原的古迹,俗称 玉笥山“八景”。
我爱这片土地

作者 艾青
• • • • • • • • •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俭 学 , 在 学 习 绘 画 的 同 时 ,
术业的省 院后一金 。考个华 入封市 中建金 年国家东 到杭庭区 巴州。畈 黎西中田 勤湖学蒋 工艺毕村
澄艾 青 。, 原 名 年蒋 出正 生涵 于, 浙号 江海
1910
1929
作 者 介 绍
——
赏析 本诗描述了在苦难的 年代,一切爱国知识 分子对祖国的最真挚 的爱的表达。这种爱 刻骨铭心,至死不渝, 不仅来自诗人内心深 处,更是全民族普遍 的爱国情绪的浓缩。 艾青以这两句诗,抒 发了那个时代华夏儿 女共同的心声。

戚继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封侯⾮我意,但愿海波平。

韬钤深处戚继光⼩筑渐⾼枕,忧时旧有盟。

呼樽来揖客,挥麈坐谈兵。

云护⽛签满,星含宝剑横。

封侯⾮我意,但愿海波平。

这是我国历史上著名民族英雄戚继光在台州抗倭时期写下的诗作《韬钤深处》,"封候⾮我意,但愿海波平",体现了⼀个"横⼽马上"的将军在抵御外侮战争中所表露的伟⼤⼈格和崇⾼的思想品质。

戚继光(1528-1587),字元敬,号南塘,⼭东蓬莱⼈。

出⾝将门,从⼩就⽴志疆场,保国卫民。

其⽗戚景通,官⾄都指挥,明嘉靖⼆⼗年(1544),戚继光袭职登州卫指挥佥事,备倭⼭东,开始了他戎马倥偬的军事⽣涯.嘉靖三⼗四年(1555)调任浙江都司签书,次年秋以参将分部宁、绿、如、驻台州。

在整个明⼈,倭患"惟浙江为最",⽽浙江⼜以台州为⾸冲。

明正统四年(1439)五⽉,对台州⼈民来说,特别是对临海桃渚⼈民来说,是⼀段永远都⽆法忘却的时⽇。

据明佚的《国朝典汇》记述:数千倭寇分乘四⼗多艘战船突袭桃渚,攻破城池,⼤肆屠杀,他们的⼿段极其残忍,⼀时之时,"官庾民舍,焚劫⼀空,驱掠少壮,发掘冢墓,束婴竿上,沃以沸汤,视其啼号,拍⼿笑乐,捕得孕妇,⼘度男⼥,刳视中否为胜负饮酒。

荒淫秽恶,⾄有不可⾔者",桃诸内外,"积骸如陵,流⾎成川,城野萧条,过者陨涕"。

在明代,造成倭患以致倭患发展到如此炽热的程度,不但有重要的外部因素,也有深刻的内部因素,社会根源⼗分复杂。

沿海倭患在元代后期就已开始了,就外部⽽⾔,由于⽇本出现国内战争,⼤批浪⼈、武⼠流窜⾄中国沿海,不断进⾏军事骚扰,茶毒百姓。

内部原因与当时的局势有关,新建⽴的明王朝为打击元未地⽅割据势⼒的残余,全⾯实施海禁,造成市舶中断,⼤批商⼈⽆法开展海外经商,因北对朝廷不断产⽣不满绪乃⾄违禁出海。

每遇倭寇,他们不但不协助政府,反⽽为倭寇通风报信,有的乃⾄直接与倭乱。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这几天一直在写嘉靖时期的东南沿海,而对其影响最大的民族英雄戚继光却迟迟不写。

按照之前所学,一路写下来并不难。

为什么我总是犹豫要不要做?原因有二,一是对敌人的定义与官方不同,二是对背后一些鲜为人知的东西犹豫不决。

戚继光,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山东蓬莱人。

出身将门。

17岁继承父业,袭世职登州卫指挥佥事;旋署都指挥佥事,备倭山东。

后因在浙、闽一带抗倭有功,升任总兵官。

他一生南征北战、颇有建树,为明代抗倭名将、著名军事家。

著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莅戍要略》、《止止堂集》等文集,且在书法上也有一定的造诣。

戚继光可谓文武全才。

他的胸怀和志向,从题目中的这两首诗就可以看出来。

他写了很多书,发明和改进了古代的战争和武器,是历史上不可多得的天才。

他百战百胜,史书记载,他打的每一场仗都是歼灭战,所有的仗都是他赢的。

而且当事人遭受的损失往往微不足道,损失的往往只有几个人,最多几十个人。

敌人损失了几十万人。

这样的伤亡比例,类似于清末英法等国与腐朽的清军开战的结果。

中国历史上没有一个军事家能取得这样的成就。

他戎马一生,在戍边抗倭、平乱安民方面为明朝立下了不朽战功。

他在一首题为《马上作》的诗中这样写道:“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月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刀马上行”。

这首诗正是他的真实写照。

他所建立的“戚家军”,纵横千里,几无敌手。

但是有点遗憾的是,戚继光此生没有打过一次能彪炳史册的大战恶战。

这是他那个时代的对手实力所决定的,戚将军可能也为此感叹不已吧。

我们知道,戚继光以抗日活动闻名,但敌人虽然是敌人,但实际上称之为海盗可能更准确。

因为这些被称为侵华日军的人大部分是明人,又因为日本连年战乱,很多战败的将军、武士、破产的农民都逃到了海上,组成了武装集团。

所以,如果把戚继光的抗日改为消灭海难,可能更准确。

中国历史上一直就有重“塞防”而轻“海防”的传统,为这“塞防”,自春秋始就建在今天看来除旅游功能外,其它无任何功能的长城,历代不知花费了多少人力物力,这其实反映的是农耕民族小农经济的思想,把自家的院子用个篱笆圈起来,以示这是俺家的地盘之意,至于对“海防”,那是极不看重的,惹急了,发一个禁海令了事。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戚继光护国爱家的登州情怀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戚继光护国爱家的登州情怀

文丨朱七七读城公元1528年的冬季,十月初一这一天,大海旁边的登州(现蓬莱)风大天冷,世代名门的戚家添了一个男丁,他就是被后人敬仰的民族英雄——戚继光。

戚继光的父亲戚景通,对儿子的家教十分严格。

戚继光十二岁那年,有一次,几个工匠来戚家修理房屋。

戚景通指使他们安设四扇雕花门户。

工匠们都感到迷惑不解,纷纷议论说:“像这样的将门世家,可以安设十二扇雕花门户啊!”工匠们的议论,被戚继光听到了,他立即去找父亲,提出要增设八扇雕花门户。

戚景通没想到儿子小小年纪,就讲究起虚荣和排场来,便声色俱厉地说:“你要从小养成勤俭的品德,否则,连这四扇雕花门户也是保不住的。

” 戚继光默默地点了点头。

或许正是父亲的严格教导,让戚继光一生都过着简朴的生活。

从戚继光的名字也能看出其父亲对他的厚望,希望能够继承先祖的遗志,保护大明江山,将戚家发扬光大。

当年,戚继光的六世祖戚祥,跟随朱元璋,在推翻元朝的斗争中,屡立战功,成为开国功臣。

为追念他的功绩,朝廷授予其子戚斌为明威将军,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

也正是受家族影响,戚继光从小就学习武艺和兵法,父亲还亲自教他读书写字,他的文武兼修为后来建功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戚继光十几岁的时候,听说沿海一带倭寇盛行,于是他就写下:小筑暂高枕,忧时旧有盟。

呼樽来揖客,挥麈坐谈兵。

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从这首诗,可见其凌云壮志。

今天,当我在戚继光故居久久徘徊时,盯视着嘉靖年间修建的两座御赐牌坊,在崇祯年间修建的戚继光祠堂前陷入了沉思。

当年,戚继光一定从这儿走向军营,走向杀敌战场的。

他骑着战马,威风凛凛,从这儿走过时,内心一定是壮怀激烈的。

他回望自己的故乡,回望自己曾经登过的蓬莱阁,看一眼浑圆的夕阳,禁不住吟几句豪情万丈的诗句。

想必当初,他走过这儿时,既没有羌笛的响声,也没有大漠的落日,有的,只是矛戈映日,战马嘶鸣。

如今,蓬莱阁依然在这儿矗立着,古城墙在这儿耸立着,昭示着生命的倔强,生命的坚强,生命的不屈。

名人家风家训素材

名人家风家训素材

名人家风家训素材名人谈家风:莫言勤学姚明诚实莫言说:“过去给儿子找媳妇,给女儿找婆家的时候,都会了解一下这个家庭的家风,家风好代表这个家庭出生的人人品好,受的教育好。

我想,我们中国大多数的家庭实际上是受中国儒家文化所熏陶的,也就是勤俭、节约、好学、上进。

这些构成了家风的基本内容,家风也在与时俱进,更加开放、自由、健康、向上。

我们家的家风和大多数农村家庭的家风差不多,我们家最主要的就是重视学习,重视文化,就是说勤学上进,与人为善。

”姚明则坦言,小时候曾因不诚实被家人揍过,对家风的最深体会是两个字:诚实。

尽管他们对家风的理解各不相同,但是把这些回答集中起来,不难对家风的定义作出一个总体的概括: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长久以来形成的传统风尚或作风,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基础、最朴素,也是最核心的文化单元。

“门风优美”的中古世家东晋名相谢安经常召集族中子弟谈天论地,内容多与文学有关。

这看上去似乎只是文士雅集,实则不然。

有一次,谢安问子侄们《诗经》中哪一句最好,侄子谢玄认为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这不是谢安心目中的理想答案。

在谢安看来,“訏谟定命,远猷辰告”的意境深远,才应是从政者追求的“雅”。

短短的一番对谈,看似讨论古书,实则以此教育子弟不应以个人情感为先,而应以天下大计为怀。

中古时期的世家常有谢安式的教育方式,世代相承的道德教化成为他们的文化底色,因而被著名史学家陈寅恪赞为“门风优美”。

他们并非对家族后代进行刻板说教,而是在谈论学术文艺时蕴道德礼仪于其中。

除去这种“言传”,更多时候他们是通过日常生活中对子弟行为礼仪的培养,以及自身对行为规范的遵守来进行“身教”。

重视践行的“身教”与注重学习领悟的“言传”相结合,让家风这一文化基因得以顺利完成代际传承。

古人对家风的重视,与他们对社会秩序的体认有关。

在先秦时代的古人看来,先确立家内秩序,才能建立政治秩序和社会秩序,因此,规范家庭成员的言行、维护家内之礼,才能拥有正常的社会秩序。

关于中国英雄的诗句

关于中国英雄的诗句

关于中国英雄的诗句文章一:《英雄的赞歌》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很多了不起的英雄。

他们的事迹被人们写成了诗句,流传至今。

就像岳飞,他精忠报国,一心想着把敌人赶走,保卫我们的国家。

有诗句说:“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这表达了他的英勇和决心。

还有文天祥,在面对敌人的时候,他毫不畏惧,坚决不投降。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句诗就是他伟大精神的写照。

这些英雄们用自己的行动,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他们的勇气和爱国精神,就像明亮的星星,照亮着我们前进的道路。

文章二:《英雄诗句中的力量》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中国英雄的诗句。

你们听说过戚继光吗?他抗击倭寇,保卫了我们的家园。

有诗句这样称赞他:“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这告诉我们,他打仗不是为了自己当官发财,而是为了让大家过上平静的生活。

再来说说林则徐,他坚决禁止鸦片,保护我们中国人的身体。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从这句诗就能看出他为了国家,什么都不怕。

英雄们的诗句充满了力量,鼓励着我们要勇敢、坚强,要爱我们的国家。

文章三:《了不起的英雄诗句》小朋友们,咱们中国有好多英雄,他们的故事可精彩啦,还被写成了诗句呢!比如说,抗日英雄杨靖宇,在冰天雪地中与敌人战斗,壮烈牺牲。

“满天风雪满天愁,革命何须怕断头。

”这句诗写出了他的无畏。

还有刘胡兰,小小年纪就非常勇敢,面对敌人的威胁也绝不屈服。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简单的八个字,却包含了对她深深的敬意。

这些诗句让我们记住了英雄们的伟大,我们要向他们学习!文章四:《英雄的诗,激励着我们》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想知道中国英雄的诗句有多厉害吗?黄继光在战场上,用自己的胸膛挡住了敌人的枪眼。

“英勇非无泪,不洒敌人前。

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

”这诗就好像在说他的勇敢和无私。

董存瑞舍身炸碉堡,“为了新中国,冲啊!”虽然这不是诗句,但就像诗一样让人感动。

英雄们的诗和他们的精神,会一直激励着我们,让我们变得更勇敢、更坚强!文章五:《中国英雄的诗意情怀》小朋友们好呀!今天来讲讲中国英雄的诗句。

惟愿海波平

惟愿海波平
p oetic Shandong |诗说山东

















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蓬莱阁景区太平楼前的戚继光塑像。 The statue of Qi Jiguang in front of the Taiping Building in Penglai Pavilion Scenic Spot.
两句,表明了戚继光平生的报国志向。 戚继光的一生,不但建立了不朽功
勋,还通过著书立说丰富发展了中国古 代的军事思想。从其《纪效新书》和《练 兵实纪》两部兵书中,就可看出戚继光 在军事理论上的高深造诣。戎马倥偬一 生,戚继光还留下了不少诗文,且不乏 佳作,《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这样评价道: “继光有平倭功,当时称良将,诗亦伉健, 近燕赵之音。”那么戚继光是如何走上 名将之路的呢?这要从他早期在山东的
题目中“韬钤”二字,指的是《六 韬》和《玉钤》两部兵书。戚继光喜读 兵书,常读书至深夜,据说,这首诗最
○位于蓬莱市区的戚继光故里,如今已被辟为旅游景点。 Located in his hometown of Penglai, the home of Qi Jiguang has now become a tourist attraction.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展开全文【材料】《资治通鉴》汉纪孝武皇帝元朔五年前124年至塞,天子使使者持大将军印,即军中拜卫青为大将军,诸将皆属焉。

夏,四月,乙未,复益封青八千七百户,封青三子伉、不疑、登皆为列侯。

青固谢曰:“臣幸得待罪行间,赖陛下神灵,军大捷,皆诸校尉力战之功也。

陛下幸已益封臣青;臣青子在襁褓中,未有勤劳,上列地封为三侯,非臣待罪行间所以劝士力战之意也。

”天子曰:“我非忘诸校尉功也。

”乃封护军都尉公孙敖为合骑侯…(省略)【译文】高阙奇袭,卫青凯旋,到达边关,天子派使者持大将军印,即刻在军中拜卫青为大将军,统帅所有将领。

农历四月的夏天,乙末日,又加封卫青八千七百户封邑,封他的三个儿子卫伉、卫不疑、卫登为列侯。

卫青坚决推辞说:“臣幸运的能够供职军中,仰仗陛下的神威,我军大胜,这也是将士们们浴血奋战的结果。

陛下已封臣大将军,加封邑八千七百户,臣的儿子们都还小,没有功劳,皇上裂土封他们为侯,不是臣供职军中,鼓舞将士奋力作战的初衷。

”天子说:“我没有忘记将士们的功劳!”于是,封护军都尉公孙敖为合骑侯…(省略)【解析】一、汉武帝才是总指挥至塞,天子使使者持大将军印,即军中拜卫青为大将军,诸将皆属焉。

这段材料,记载的是,卫青高阙奇袭后,回师塞内的情况,记载得很详细。

我看到第一句,冒出的想法就是,汉武帝未免太猴急了点。

封个官,还派个特使千里迢迢的跑到边关找卫青,回长安封不行吗?这不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吗?假设,卫青在王庭得手后,第一时间派出骑候向长安报捷,王庭到边关六七百里,边关到长安又是两千五百里左右,汉武帝派特使带着大将军印赶到朔方又是两千五百里路,而卫青七百里奔袭得手后,人疲马乏,还带着大批俘虏和战利品,必定不敢在匈奴境内多逗留,肯定第一时间撤回边境,巩固战果。

也就是说,卫青派出骑候向长安报捷的时候就已经回师了,走七百里到边关;而卫青派出的骑候从匈奴王庭到朔方是七百里,朔方到长安来回是5000里;问题来了,到朔方,卫青的路程是700里,使者的路程是5700里,然后,双方在朔方碰头了,这说明什么问题?要么,卫青是像蜗牛一样从匈奴王庭爬回来的;要么,骑候和特使是神行太保的祖宗,飞到长安和朔方的;要么,卫青就是带着俘虏和战利品,专门在朔方休整,坐等汉武帝的大将军印。

封侯非我意全诗译文

封侯非我意全诗译文

“封侯非我意”全诗原文及译文“封侯非我意”出自明代戚继光的《韬钤深处》一诗,其原诗及译文如下:《韬钤深处》(明)戚继光小筑暂高枕,忧时旧有盟。

呼樽来揖客,挥麈坐谈兵。

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译文:我自己在小楼之上可以享受一时的高枕无忧的生活,只不过担忧现在的邻居,我们过去的老朋友——倭奴,侵扰海疆的事情。

要是有志同道合的好友来了,就赶紧拿出酒杯,斟满酒,掸净浮尘,坐下共同探讨抗敌大计。

每天读书习武都到很晚,但并不是为了将来立功封侯,而只是希望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不再受倭寇的侵扰。

拓展资料:【作者简介】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孟诸,山东登州(今山东蓬莱市)人,祖籍濠州定远(今安徽定远县)。

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

戚继光风流倜傥,爱好读书,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联合俞大猷等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为祸多年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万历十三年(1585年),受到弹劾的戚继光,被罢免回乡。

万历十六年,病死于家中,时年六十一,谥号武毅。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戚继光任登州卫指挥佥事时所作,据说是写在一本兵书的空白处的。

当时戚继光的生活十分平静,但是,他不甘心这种碌碌无为的生活,渴望做出一番事业,为边疆的安宁奉献一生。

于是在兵书的空白处,他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全诗赏析】这是一首言志诗。

诗写作者领兵备倭驻守沿海之时,一夕忧时不能安枕,适有老朋友来访,便于帷幄深处,饮酒谈兵,推心置腹。

自谓学书、学剑,献身边防,不为功名利禄,唯愿海疆和平。

该诗描写了作者自己习文练武就是为了抵御倭寇入侵,特别是“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更是明确地表明戚继光为驱逐倭患、保卫海防、拯救百姓于水火,而并非追求个人功名的崇高品质。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原文及翻译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原文及翻译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原文及翻译《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原文及翻译《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语言明白晓畅,用典自然,不着痕迹,感情自胸臆流出,不加雕饰,如叹如诉,沉郁苍凉,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是陆游爱国词作的名篇之一。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原文:陆游〔宋代〕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翻译:回想当年为了建功立业驰骋万里,单枪匹马奔赴边境戍守梁州。

如今防守边疆要塞的从军生活只能在梦中出现,梦一醒不知身在何处?唯有曾穿过的貂裘,已积满灰尘变得又暗又旧。

胡人还未消灭,自己的双鬓却早已白如秋霜,只能任忧国的眼泪白白地流淌。

谁能料我这一生,心始终在前线抗敌,人却老死在沧洲!《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赏析:此词描写了作者一生中最值得怀念的一段岁月,通过今昔对比,反映了一位爱国志士的坎坷经历和不幸遭遇,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不平之情。

上片开头追忆作者昔日戎马疆场的意气风发,接写当年宏愿只能在梦中实现的失望;下片抒写敌人尚未消灭而英雄却已迟暮的感叹。

全词格调苍凉悲壮,语言明白晓畅,用典自然,不着痕迹,不加雕饰,如叹如诉,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开头两句,词人再现了往日壮志凌云,奔赴抗敌前线的勃勃英姿。

“当年”,指1172年(乾道八年),在那时陆游来到南郑(今陕西汉中),投身到四川宣抚使王炎幕下。

在前线,他曾亲自参加过对金兵的遭遇战。

“觅封候”用班超投笔从戎、立功异域“以取封侯”的典故,写自己报效祖国,收拾旧河山的壮志。

“自许封侯在万里”(《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一个“觅”字显出词人当年的自许、自负、自信的雄心和坚定执着的追求精神。

戚继光的诗词《望阙台》赏析

戚继光的诗词《望阙台》赏析

戚继光的诗词《望阙台》赏析《望阙台》明•戚继光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

【赏析】戚继光在戎马倥偬之际,留下了诸多诗文篇章,在当时那个年代就享有“伟负文武才如公者,一时鲜有其俪”的赞誉。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赞戚继光的诗“格律颇壮”、“近燕赵之音”。

王士祯将其列为古今名将能诗的十一人之一。

此诗以十分形象化的手法,抒发自己的丹心热血。

首二句记事抒情,总括自己东征西讨的战斗生活以及他当时的处境和登阙台时复杂的心情。

“寒”,既指苍茫的海色,同时也暗示抗倭斗争的艰难困苦,与“孤臣”有着呼应关系。

“孤臣”,主要是写远离京城的将士得不到朝廷的足够支持。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两句借景抒情,表明心志,写自己虽然得不到朝廷的支持,可自己并没有灰心失望,希望自己的一腔爱国热血,朝廷能够明了。

作者登上望阙台,突然发现,千峰万壑,尽是一片火红色,原来是秋霜把枫叶都打红了的缘故。

这一片火红之色,如此热烈,使人胸怀激荡。

他驰骋想象,好像那繁霜是自己的心头血,把满山的秋叶都染红了。

这两句诗以繁霜比喻自己的鲜血,向朝廷表达自己忠贞不渝的报国之心,形象生动,在艺术表现上极富感染力。

作者轻视个人的名利得失,对国家、民族却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长达十来年的抗倭战争中,作者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不懈地与倭寇展开殊死较量,这正是出于爱国和忠君的赤诚。

这首诗尽管是作者的失意之作,却因崇高的思想境界、高尚的爱国情怀而具有高雅的格调和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为千古传颂的名作。

扩展阅读:戚继光的简介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

曾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

著有十八卷本《纪效新书》和十四卷本《练兵实纪》等兵书,还有《止止堂集》及各种奏疏传世。

诗人陶渊明的小故事

诗人陶渊明的小故事

诗人陶渊明的小故事诗人陶渊明的小故事陶渊明有着很多文人士大夫向往的高尚品质,他拥有淡泊名利,坚持本心,不愿与世俗的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那么写他的故事有哪些?陶渊明弹无弦琴人们都知道陶渊明生平有两大雅好,喝酒、读书,而且都有其个性鲜明的特点,喝酒则每喝必醉,读书则不求甚解。

这在其自传体名文《五柳先生传》中,有着诗意盎然的描摹。

其实,陶渊明还有一好,而且好得特痴迷、特怪异,那就是弹琴。

这在其诗文中也多有记述,只不过人们没大注意罢了。

一生最爱琴,弹的却是无弦琴早在陶渊明所处的时代,已有一种说法,说他的诗“篇篇有酒”。

这当然是一种夸张的说法,极言陶渊明人诗如一,人既好酒,诗也多写酒而已。

套用这说法,说陶渊明的诗文篇篇有琴,当也不为太过。

陶渊明在诗文中自述,他是“少学琴书”,学琴学得很早,学得忘情,“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从此与琴不弃不离,读书、弹琴、饮酒,三位一体,构成陶渊明生命独特的存在方式。

为能一心一意“卧起弄琴书”,竟不惜绝交息游,不惜辞官归隐,困穷终生。

陋室之中,只要“有琴有书”,有“清琴横床,浊酒半壶”,能够边读边弹边饮,在陶渊明的感觉里,“斯晨斯夕”便是“黄唐莫逮”,这个清晨,这个黄昏,就是生命里最美好的时光,即便世俗无比艳羡的古帝黄帝、唐尧之时,也无法比拟。

这样投入,这样执著,若按常理,陶渊明所用之琴,定然名贵无比了。

却又不然。

据南朝和唐初几部史书,以及时人有关记述,陶渊明用的只是一架没有任何装饰,很简陋的“素琴”,而且“弦徽不具”,没有弦,没有指示音阶的标识,说白了就是一个略具琴型的木板或木箱。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对这样一个木板木箱,陶渊明却珍爱有加,视为宝琴,琴不离身,身不离琴,凡饮酒,必“抚弄以寄其意”,弹着弹着,就完全沉醉在酒香琴韵中了。

一人在家中如此这般自弹自饮也还罢了,偏偏陶渊明又重友情,己有所好,定要与朋友共享。

每当朋友相聚,他就携琴赴会,别人弹琴,他也抚弄着那张怪异的无弦琴相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出自明代戚继光的《韬钤深处》
原文
小筑暂高枕,忧时旧有盟。

呼樽来揖客,挥麈坐谈兵。

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即嘉靖七年闰十月初一-万历十五年十二月初八),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

汉族,山东登州人,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

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

官至左都督、太子太保加少保。

创作背景:戚继光的《韬钤深处》这首诗出自戚继光的诗文集《止止堂集·横槊稿》,是他任登州卫指挥佥事时所写。

当时戚继光的生活十分平静,但是,他不甘心这种碌碌无为的生活,渴望做出一番事业,为边疆的安宁奉献一生。

于是在一本兵书的空白处,他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译文
译文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