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试A方案)学案:必修3第8单元第28讲免疫调节
2021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复习》教学设计

《免疫调节复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学习目标与重难点1.学习目标(教学目标)1.说明免疫系统的组成和人体的三道防线;2.阐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免疫过程;3・理解免疫系统在维持人体稳态中的作用及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4.举例说明免疫的应用并了解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2.学习重难点(教学重难点)(1)学习重点(教学重点)1.阐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免疫过程;2・理解免疫系统在维持人体稳态中的作用及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2)学习难点(教学难点)阐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免疫过程二、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免疫的概念和免疫系统的组成及人体的三道防线介绍免疫学在各方面的应用:1. 免疫预防:疫苗2. 免疫治疗和检测3. 器官移植师生活动什么是免疫? 人体有哪三道防线? 三道防线是如何抵御病原体的?1. 通过对内稳态调节的分析,指出免疫 调节的重要意义,提出免疫的概念,指出 人体的三道防线;2. 练习巩固。
设计意图 从生活实际入 手,体会免疫的 重要性,引发学 习兴趣。
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过程)免疫失调引起的 疾病第三道防线如何发挥作用? 什么是抗原和抗体?1. 讲授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2. 分析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都有哪些细 胞参与,哪些细胞有识别功能,哪些细胞 有特异性识别功能。
免疫机能是不是越强大越好呢?1. 举例说明免疫功能过强和过弱引发的 疾病; 2. 介绍艾滋病的致病机理及预防这部分是教学难 点,将复杂知识 概念化,利于学 生记忆和掌握。
结合生活实际, 体现学以致用。
融入社会生活, 体现STS 教育思 想。
为学生未来的学 习方向和从业方 向做以引导。
免疫学应用联。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8讲免疫调节课件

易错警示 (1)有关免疫细胞的“3 个唯一”:唯一能产生抗体的细胞 是浆细胞,B 细胞、记忆 B 细胞都不能产生;唯一没有识别功 能的细胞是浆细胞;特异性免疫中除浆细胞外,唯一没有特异 性识别功能的细胞是吞噬细胞,其余免疫细胞都有特异性识别 功能。
第三十九页,共112页。
(2)浆细胞(效应 T 细胞)并非只来自于 B 细胞(T 细胞)。浆细 胞(效应 T 细胞)的来源有两个:一是由 B 细胞(T 细胞)分化而来; 二是由记忆细胞分化而来。
第三十二页,共112页。
(5)在特异性免疫中,只有 T 细胞产生记忆细胞(2012·广东 卷,5C)( )
(6)如果神经中枢受损,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功能完全丧失 (2012·广东卷,5D)( )
(7) 吞 噬 细 胞 特 异 性 地 吞 噬 细 菌 抗 原 (2013·山 东 卷 , 3A)( )
(8)非特异性免疫只对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2013·海南 卷,21D)( )
第十八页,共112页。
(2)过敏反应
□40
、反应强烈、□41
□
①特点一般不会破坏 42
,也不会引起组织严
□ 重损伤,有明显的 43
②实例:皮肤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等。
第十九页,共112页。
□ 答案: 32 获得性免疫缺陷 □33 T 细胞 □34 HIV □35 T 细胞 □36 血液 □37 母婴 □38 异物 □39 类风湿性关节炎 □40 发作迅速 □41 消退较快 □42 组织细胞 □43 遗传倾向和
2 考点研析·题组突破
考点归纳 拓展升华
第三十五页,共112页。
考点一 免疫细胞的起源、分化及功能 [知识精讲]
1.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
第三十六页,共112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精品学案3:第28讲 免疫调节

第28讲免疫调节课前预习案『预习目标』1、能够准确完成免疫系统的概念图。
2、准确说出免疫失调的例子,并阐明原因。
3、能够画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图像。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特殊保护性生理功能。
通过免疫,机体能够识别“自己”、排除“非己”,以维持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2、3.T细胞、B细胞的来源与分化产生:骨髓造血干细胞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2.抗原:。
如、等。
特点:①。
(有时也会成为抗原,如等。
)②。
③。
这种性质取决于抗原表面具有的某些特定的物质叫做抗原决定簇,它是识别抗原的重要依据(抗原分子在吞噬细胞的作用下,使其内部的抗原决定簇暴露出来,才能发挥抗体的作用。
)3.抗体:①化学本质:②分泌抗体的细胞:4.体液免疫过程:6.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1)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病原体—— 病毒;入侵细胞—— 细胞;危害:。
(2)自身免疫病——由于免疫系统,反应,“敌我不分”地将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疾病。
例:。
(3)过敏反应——已经产生的机体,在再次接触相同抗原(即)时所发生的或的反应。
特点:发作、反应、消退,一般不会破坏不会引起,有明显的。
三、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监控与清除体内或的细胞,以及的细胞。
四、免疫学的应用1.疫苗种类有两种:和。
2.疾病的监测和科学研究:利用抗体的性。
3.器官移植:免疫功能的应用。
减轻排斥反应的方法:长期使用。
『初试真题』1、乙肝疫苗的接种需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三次,其目的是( )A.使机体积累更多数量的疫苗B.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淋巴细胞C.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淋巴细胞D.使机体产生更强的非特异性免疫2、结核杆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后会引起结核病,体内接触该靶细胞并导致其裂解的免疫细胞是( )A.浆细胞B.T淋巴细胞C.B淋巴细胞D效应T细胞3、为防止甲型H1N1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有人建议接种人流感疫苗,接种人流感疫苗能够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条件之一是:甲型H1N1病毒和人流感病毒具有相同的( )A.侵染部位B.致病机理C.抗原决定簇D.传播途径——★参考答案★——一、2.免疫器官吞噬细胞等T细胞淋巴细胞淋巴液B细胞血液和淋巴结中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3.T淋巴B淋巴二、2.抗原: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关于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教案5篇

关于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教案5篇关于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教案5篇时间真是转瞬即逝,老师们的教学工作又将有新的目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在写教案时,一定从实际出发,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教案精选篇1一、指导思想以中学生物教学大纲为准绳,以新编苏教版生物教材为蓝本,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落实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在严格落实教学常规的同时,注重研究新教材教学的特点和规律,积极探究课堂教学的新模式,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和生物教学质量,努力完成教学、教研任务。
二、工作目标与措施(一)本学期必修班必须完成《必修3》的`教学内容和《必修一》的复习,选修班完成《必修3》和《选修3 》部分内容的教学。
(二)坚持不懈做好常规教学1、加强备课组职能,健全集体备课制度。
仍然采用组内教师轮流编写教案和课件,相互讨论修改后资源共享的方式进行备课。
2、结合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采用小组合作模式,恰当用好多媒体,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摒弃灌输式教学方法,多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动口、动脑、动手,主动学习。
3、作业做到全批全改,辅导耐心细致,并配合年级加强考风教育。
4、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每位教师听课一学期不少于十节,并搞好公开课的落实工作,作好评课记录。
三、本学期的教学进度安排见下表:待定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教案精选篇2新的学期我们将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端正的教学态度,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在有限的课时内更快更好落实教学进度,以提高生物学科的教学质量,具体措施如下:一、设计新的课堂教学模式1、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大课堂、大容量、低难度、主动参与、三讲三不讲(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学生会的不讲、“先学”已经掌握了的不讲、内容太偏或者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今后发展没有太大的作用不讲,给学生的支配的时间多了,就给了学生主动性。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8讲 免疫调节教案

第28讲免疫调节考点一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1.免疫系统的组成2.免疫的类型3.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1)防卫:抵御病原体的攻击。
(2)监控:及时发现机体衰老或变异的细胞。
(3)清除:将机体衰老或变异的细胞作为抗原清除掉。
[纠误诊断](1)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就是皮肤。
( ×)提示: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是指皮肤、黏膜。
(2)胃黏膜可抵御致病微生物对机体的侵害,在机体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 ×) 提示:胃黏膜属于第一道防线,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3)T细胞可以产生多种抗体。
( ×)提示:T细胞不产生抗体,浆细胞产生抗体。
(4)浆细胞不能增殖分化为具有分裂能力的记忆细胞。
( √)(5)非特异性免疫可针对所有的抗原,而特异性免疫只针对特定的抗原,所以非特异性免疫的功能更强大。
( ×)提示:非特异性免疫的功能远低于特异性免疫。
(6)B细胞和T细胞既可以参与体液免疫,也可以参与细胞免疫。
( ×)提示:T细胞既可以参与体液免疫也可以参与细胞免疫,但B细胞只参与体液免疫。
1.淋巴细胞的起源与分化如图所示为淋巴细胞起源与分化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细胞③和①分别是哪种细胞?它们的起源相同,但种类不同,是否因为它们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不同?(2)淋巴细胞主要分布于免疫器官⑤中,免疫器官包括哪些?(3)图中的④是何种细胞?该细胞的来源有哪些?提示:(1)③和①分别是B细胞和T细胞。
它们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相同,之所以种类不同,是因为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免疫器官包括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和骨髓等。
(3)④是浆细胞。
浆细胞可由B细胞和记忆细胞分化而来。
[深度思考]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吗?都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吗?提示:免疫活性物质并非都由免疫细胞产生,抗体由浆细胞产生,淋巴因子由T细胞产生,但溶菌酶可由唾液腺、泪腺等非免疫细胞产生。
抗体和淋巴因子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而溶菌酶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28讲 免疫调节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考生物总复习第28讲免疫调节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导与练】福建省长泰县第二中学xx高考生物总复习第28讲免疫调节学案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预习目标】1、能够准确完成免疫系统的概念图。
2、准确说出免疫失调的例子,并阐明原因。
3、能够画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图像。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特殊保护性生理功能。
通过免疫,机体能够识别“自己”、排除“非己”,以维持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免疫细胞()2、免疫系统组成(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位于:())免疫活性物质:。
()3、T细胞、B细胞的来源与分化产生:骨髓造血干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细胞造血干细胞淋巴细胞细胞在骨髓中成熟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第一道防线由和构成免疫(指第二道防线由和构成。
1、免)免疫:产生抗体疫免疫(第三道防线)免疫:产生抗体2、抗原:。
如、等。
特点:① 。
(有时也会成为抗原,如等。
)② 。
③ 。
这种性质取决于抗原表面具有的某些特定的物质叫做抗原决定簇,它是识别抗原的重要依据(抗原分子在吞噬细胞的作用下,使其内部的抗原决定簇暴露出来,才能发挥抗体的作用。
)3、抗体:①化学本质:②分泌抗体的细胞:4、体液免疫过程:病原体(抗原)刺激记忆细胞刺激再次受相同抗原刺激识别、处理识别、传递识别吞噬细胞 T细胞 B细胞浆细胞抗体传递增殖、分化5、细胞免疫过程:抗原刺激吞噬细胞记忆细胞再次受相同抗原刺激T细胞效应T细胞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释放宿主细胞紧密接触裂解死亡增强效应淋巴因子(如干扰素)被释放至体液中的抗原被体液免疫中的抗体清除6、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1)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病原体病毒;入侵细胞细胞;危害:。
(2)自身免疫病由于免疫系统,反应,“敌我不分”地将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疾病。
例:。
(3)过敏反应已经产生的机体,在再次接触相同抗原(即)时所发生的或的反应。
特点:发作、反应、消退,一般不会破坏,不会引起,有明显的。
【优化方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第28讲 免疫调节课件

成,A项错误;骨和淋巴均不属于淋巴器官,B项错误;免
疫功能缺失会使机体因不能及时清除癌变的细胞而患恶性肿 瘤,C项正确;抗体参与的免疫属于第三道防线中的体液免
疫,D项错误。
3.结核杆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后会引起结核病,体内接
触该靶细胞并导致其裂解的免疫细胞是( D ) A.浆细胞 C.B淋巴细胞 B.T免疫 细胞
靶细胞 ______________
T 主要是_________ 细胞
迅速 免疫 过程较____________ ,所 过程较____________, 缓慢 短 时间 需时间____________ 所需时间__________ 长
免疫 类型 作用 方式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 效应T细胞与 抗原 _____________ 特异性结 合 靶细胞 _____________ 密切接 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1.抗体属于分泌蛋白,与其合成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 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四种。 2.被抗原侵入的宿主细胞、自身突变细胞和来自异体的移植 组织器官。
3.3条。无,浆细胞不分裂。
4.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等。
3.(2015· 甘肃调研 )下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据图 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一吞(吞噬细胞)、二踢(T细胞)、三逼(B细胞),牢牢将(浆细
胞)你记忆(记忆细胞)。 ②细胞免疫:T细胞主要靠直接接触靶细胞发挥免疫效应的 方式。
吞噬细胞
效应T细胞
思考:人体的免疫系统是怎样清除细胞内的病菌的? 提示:先通过细胞免疫将隐藏病菌的细胞破坏,使抗原(病
菌)无藏身之处,然后再经过体液免疫将其清除。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教案5篇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教案5篇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教案5篇时间真是转瞬即逝,老师们的教学工作又将有新的目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教案(篇1)在__学年度,我们生物组全体教师团结协作、勇挑重担、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首先,在学期之初,我们就制定了较好较详尽的教研组计划、确立了明确的教育教学目标,并明确提出:要在过去取得的一些成绩的基础上,再创佳绩,再攀新高;其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时时刻刻注意修正、提高、完善我们的计划和目标,并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非常的努力,发挥了集体和个人的多重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最后,我们还对本年度的工作作了全面的、系统的、深刻的总结,决心发扬我们的成绩,克服我们的缺点,勤奋学习、努力工作,争取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更大的进步。
总结这一年来的工作,我们组有如下特点:一、团结协作、乐于奉献我们组共六名老师,特点是“老中青”三结合,传帮带是我们组的特色,虽然女同志较多,但团结协作的精神是可喜的。
我和奚红凤分别是黄俊、张俊莲和何俊的师傅,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听他们的课,几乎是手把手的教他们如何上好课,如何编写好复习讲义,如何批阅试卷,如何组织好课堂教学,在我们悉心指导下,他们进步很快,张俊莲老师是本学期刚分配的,但她在教学上虚心学习,此外,每天一早来到办公室打扫卫生,泡上茶水,让其他同志能喝上热茶。
黄俊、何俊老师电脑水平较高,他们发挥了自身的优势,我组的大多数课件都出自他俩之手。
在老教师设计和指导下,本学期制作了七八个多媒体课件,为我们生物教学直观性、趣味性提供了很好的教学资源。
我和奚红凤老师,把多年来查阅的有关资料、教学经验等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他们,盼望他们早日成为生物教学骨干。
我们组如有人因工外出,其他老师总抢着代课。
在公开示教活动中,一人上课、全组出动,个个都是好帮手。
2021高三生物:第8单元 第28讲免疫调节

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A.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两部分B.T细胞是在胸腺中成熟的,而B细胞是在骨髓中成熟的C.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D.发挥免疫防卫功能时,人体的三道防线会同时起作用答案B解析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A 错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为第二道防线,C错误;发挥免疫功能时,三道防线发挥作用的顺序依次是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和第三道防线,D错误。
2.(2019·安徽合肥高三调研)如图为体液免疫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B.⑤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C.浆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并产生抗体D.切除胸腺的个体无法完成体液免疫过程答案A解析分析图示可知,①过程表示吞噬细胞吞噬和处理抗原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A正确;⑤过程是抗原、抗体的结合,主要发生在细胞外液中,B错误;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而是通过产生的抗体发挥作用,C错误;胸腺是T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切除胸腺的个体会丧失细胞免疫,但仍会保留部分体液免疫,D错误。
3.(2019·揭阳模拟)如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⑤⑥两种免疫依次表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B.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a、b、c、d、fC.抗原刺激后,细胞b和细胞c的细胞周期变长D.物质④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可特异性地与抗原结合答案D解析⑤为细胞免疫,⑥为体液免疫,A错误;细胞a为吞噬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细胞f为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B错误;抗原刺激后,细胞b(T细胞)和细胞c(B细胞)将迅速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细胞,故细胞周期变短,C错误。
4.(2019·海南高考)人体受到病毒感染后,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抗病毒抗体可特异性地与血液中游离的病毒结合并直接使其降解B.某些病毒可破坏其感染的免疫细胞从而造成免疫系统受损C.病毒抗原和淋巴因子可参与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的过程D.效应T细胞接触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后,可引起被感染细胞的裂解答案A解析抗体与病毒结合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A错误.5.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的患者,易反复感染病毒、真菌等。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第28讲 免疫调节学案

第28讲免疫调节1.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Ⅱ)2.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Ⅱ)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1.免疫系统的组成2.免疫细胞的种类、来源及功能[连一连][助学巧记]巧记免疫细胞的三个“唯一”3.免疫系统的功能及分类(1)防卫功能:抵御病原体的攻击。
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比较项目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形成先天就有后天接触病原体后获得特点无特异性有特异性组成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及其附属物、分泌物第三道防线: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2)监控功能:及时发现机体衰老、病变的细胞。
(3)清除功能:将机体衰老或变异的细胞作为抗原清除掉。
(教材P35问题探讨T1改编)神经系统能否感觉到病原体的存在?人体能否靠反射对病原体作出反应?答案:神经系统感觉到病原体的存在一般是在有了病理反应之后。
靠反射并不能对其作出反应。
考向1 免疫细胞的来源和功能1.(高考新课标全国卷)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B.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C.吞噬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D.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解析:选A。
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其中,淋巴细胞包括T细胞和B细胞以及它们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的相关细胞,故A项错误、C项正确。
淋巴液在左右锁骨下静脉处进入血液,淋巴液中的淋巴细胞也随淋巴液进入血液,故B项正确。
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属于分泌蛋白,为大分子物质,其出膜方式为胞吐,故D项正确。
2.(2018·武汉模拟)如图表示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其中a、b、c、d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①和②表示有关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a、b、c三类细胞才能识别抗原B.产生抗体的细胞只能由b细胞直接分化形成C.①和②过程都需要抗原的刺激才能发生D.c、d细胞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DNA不同解析:选C。
高三一轮复习生物免疫调节复习学案

免疫调节单元复习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对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功能的认识,理解免疫再内环境稳态方面的作用2、通过构建、分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模式图,培养模型构建分析能力和建模的思维习惯3、通过总结新冠肺炎、艾滋病的流行与预防等知识,形成健康生活、关爱他人的人生态度【重难点】重点: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免疫学应用、免疫失调的类型难点: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免疫学应用、免疫失调的类型【学习内容】一、课前自主复习完成全品听课笔记P149151的必备知识梳理二、课上学习任务一:前后4人为一小组,结合视频资料和书本P7275页,分析免疫系统的组成,并用概念图的形式梳理概念之间的关系。
(提示:先找出组成成分、再进行分类、最后梳理关系)任务二:结合视频资料和文字资料,分析人体是如何阻挡新冠病毒入侵的,新冠病毒进入人体突破了几道防线,每道防线的组成成分是?材料一:病毒进入到鼻腔,免疫细胞发出警报,刺激鼻黏膜的神经末梢,于是患者开始打喷嚏。
未被排出的病毒,会因吸气侵入到咽喉部,此时免疫细胞直接吞噬病毒,或者被激活,从而抑制和攻击病毒。
部分病毒突破咽喉部的防御,进入到气管和支气管,此处的免疫细胞释放因子,促进气道表面细胞分泌黏液,包裹细菌,并依靠气道表面的纤毛向上推动,将这些黏液经气道从口腔内推出,这时患者出现干咳。
当病毒突破气管、支气管,侵入到了肺泡, 肺泡部位的免疫细胞同样会被激活,释放细胞因子,直接刺激体温调节中枢,导致身体发热。
病毒慢慢侵入体内,潜伏在细胞中,大量增殖,并大规模从被感染的细胞中释放出来,淋巴细胞发现了他们,开始了一场厮杀。
有一些病毒通过打喷嚏、干咳出去的飞沫离开人体,这场感染几万人的病毒传播,开始了……任务三:前后4人为一小组,根据提示构建新冠病毒侵入人体后发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模型。
选择填入:抗原、抗体、吞噬细胞、B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记忆B细胞、浆细胞、记忆T细胞、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被感染的细胞、辅助性T细胞将模型进行补充,补上箭头,补上箭头上的内容思考:1、什么是抗原?2、抗原是如何被吞噬细胞呈递的?3、什么是抗体,与抗原的关系?4、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能增殖的细胞(刺激的信号)?能识别的细胞?能特异性识别的细胞?……5、如何区别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6、二次免疫的特点?任务四:提出可行的新冠肺炎预防、检测和治疗的方法任务五:总结其他免疫失调的类型三、课后检测1、完成全品作业手册P3183192、完成知识点梳理,写到笔记本上。
2021届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试A方案)学案:必修3第8单元第29讲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29讲植物的激素调节[考纲明细] 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Ⅱ) 2.其他植物激素(Ⅱ) 3.植物激素的应用(Ⅱ) 4.实验: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课前自主检测判断正误并找到课本原文1.拜尔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由于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而造成的。
(必修3 P47—正文)(×)2.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向光一侧生长素含量多于背光一侧,因而引起两侧生长不均匀,造成向光弯曲。
(必修3 P48—正文)(×)3.植物体内具有生长素效应的物质,除IAA外,还有苯乙酸(PAA)、吲哚丁酸(IBA)等。
(必修3 P48—正文)(√)4.植物体内没有分泌激素的腺体,说明植物激素与动物激素完全不同。
(必修3 P48—知识链接)(×)5.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在这些部位,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
(必修3 P48—正文)(√)6.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也就是只能单方向运输称为极性运输。
(必修 3 P48—正文)(√)7.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极性运输。
(必修3 P48—正文)(×) 8.极性运输是细胞的主动运输。
(必修3 P48—正文)(√)9.顶芽产生的生长素逐渐向下运输,枝条上部的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较高,由于侧芽对生长素浓度比较敏感,因此它的发育受到抑制,植株表现出顶端优势。
(必修3 P50—正文)(√)10.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茎>芽。
(必修3 P50—正文、问题探讨中图)(×)11.生长素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必修3 P50—正文)(√)12.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如α-萘乙酸(NAA)、2,4-D等,具有与IAA相似的生理效应。
(必修3 P51—正文)(√)13.在进行科学研究时,有时需要在正式实验前先做一个预实验,为进一步实验摸索条件,减少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通用版学案:第八单元 第28讲 免疫调节

第28讲免疫调整考纲解读考情播报最新考纲核心内容1.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Ⅱ) 2.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Ⅰ) 主要是免疫细胞的来源及作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免疫系统的功能失调引起的疾病等。
其中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是高考的热点1.考查方式:常单独考查,多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基本概念,结合生活中的疾病和免疫的模型考查特异性免疫。
命题素材多来自生活实际中的疾病和科学杂志。
2.考查题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有消灭,属中档题。
学问点一免疫系统的组成(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1)免疫活性物质均由免疫细胞产生,对吗?提示:免疫活性物质并非都由免疫细胞产生,如唾液腺、泪腺细胞都可产生溶菌酶。
(2)全部免疫细胞都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吗?提示:免疫细胞中浆细胞是唯一不能识别抗原的细胞,但它是唯一能产生抗体的细胞,吞噬细胞能识别抗原,但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其余细胞(T细胞、B 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均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学问点二免疫系统的功能学问点三特异性免疫1.体液免疫2.细胞免疫(1)在体液免疫过程中,假如没有吞噬细胞或T细胞,体液免疫力量会发生怎样的转变?为什么?提示:会丢失大部分体液免疫或保留小部分体液免疫。
由于大部分抗原要经过吞噬细胞的处理和T细胞的呈递才能刺激B细胞,只有少部分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
(2)体液免疫的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过程中,浆细胞分别有哪些来源?提示:初次免疫过程中,浆细胞来自B细胞,二次免疫过程中,浆细胞来自B 细胞和记忆细胞。
(3)假如小鼠的胸腺被破坏,则对细胞免疫产生怎样的影响?提示:会丢失全部的细胞免疫力量。
学问点四免疫功能失调1.推断有关免疫系统组成和功能叙述的正误(1) (2021·上海卷)淋巴细胞对抗原分子或病原体的吞噬行为(×)(2) (2022·山东卷)胃黏膜可抵挡致病微生物对机体的侵害,在机体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高考推荐】2020-202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8讲免疫调节讲练结合学案

第28讲免疫调节[考纲明细] 1.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Ⅱ) 2.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Ⅱ)板块一知识·自主梳理一、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1.免疫系统的组成2.免疫系统的功能(1)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①防卫功能:抵御病原体的攻击。
包括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的非特异性免疫以及第三道防线的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②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比较(2)监控和清除功能:监控并清除体内已经衰老或因其他因素而被破坏的细胞,以及癌变的细胞。
二、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1.抗原与抗体(1)抗原: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具有大分子性、异物性和特异性等特点。
(2)抗体:机体接受特定的抗原刺激后,由浆细胞产生的并能与该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2.体液免疫3.细胞免疫4.记忆细胞与二次免疫应答(1)记忆细胞特点: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很长时间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
(2)二次免疫反应:当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3)二次免疫反应特点:抗体产生的速度快,量多、持续时间长。
(4)抗体浓度变化与患病程度变化曲线5.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区别和联系三、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及免疫学应用1.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1)免疫功能失调引起的疾病的比较(2)艾滋病2.免疫学的应用(1)预防接种对人或动物接种疫苗,使机体获得免疫能力。
(2)疾病的检测运用抗原能与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特性,用人工标记的抗体对组织内的抗原进行检测。
(3)器官移植器官移植的最大难题是实行手术后,免疫系统会将移植的器官当作“非己”成分进行攻击。
◆深入思考1.人体的免疫系统是怎样清除细胞内的病菌的?提示先通过细胞免疫将隐藏病菌的细胞破坏,使抗原(病菌)无藏身之处,然后再通过体液免疫将其清除。
2.为什么预防接种要多次注射疫苗?提示通过多次注射疫苗可以增加体内记忆细胞的数量,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自查诊断1.各种免疫器官都能产生免疫细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8讲免疫调节[考纲明细] 1.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Ⅱ) 2.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Ⅱ)课前自主检测判断正误并找到课本原文1.对付病原体和体内出现的异常细胞,可以靠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
(必修3 P35—正文)(×)2.淋巴细胞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
(必修3 P35—框图)(√)3.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必修3 P35—框图)(√)4.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发挥作用。
(必修3 P36—正文)(×)5.溶菌酶是免疫活性物质,只存在于第二道防线。
(必修3 P35、36—正文)(×) 6.非特异性免疫人人生来就有,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必修3 P36—正文)(√)7.艾滋病病人的直接死因是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必修3 P36—资料分析)(×)8.体液免疫过程中,吞噬细胞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
(必修3 P37—正文)(√)9.抗体可以与病原体结合,从而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抗原、抗体结合后会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必修3 P37—正文)(√)10.记忆细胞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很长时间内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当再接触这种抗原时,记忆细胞可分泌大量抗体。
(必修3 P37—正文)(×) 11.效应T细胞可以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必修3 P37—正文)(√)12.引起过敏反应的抗原物质叫做过敏原,如花粉、尘土等。
(必修3 P38—相关信息)(√)13.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做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疾病叫过敏反应。
(必修3 P38—正文)(×)14.免疫系统通过防卫功能、监控和清除功能,实现它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必修3 P38—正文)(√)15.进行器官移植手术后,免疫系统会对来自其他人的器官当做“非己”成分进行攻击,这是早期器官移植失败的原因。
(必修3 P40—正文)(√)真题重组判断正误(1)(2013·全国卷Ⅱ)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B细胞、T细胞以及吞噬细胞都属于淋巴细胞。
(×)(2)(2012·海南高考)非特异性免疫只对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
(×)(3)(2014·海南高考,T13C)吞噬细胞对多种病原菌具有吞噬作用。
(√)(4)(2018·全国卷Ⅱ,1A)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结合相应的病毒抗原。
(√)(5)(2015·全国卷Ⅱ,5A)抗体可以进入细胞消灭寄生在其中的结核杆菌。
(×)知识自主梳理一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1.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免疫器官⎩⎪⎨⎪⎧免疫细胞⎩⎪⎨淋巴细胞 ⎪⎨⎪⎧T 细胞()) ()免疫活性物质⎩⎪⎨⎪⎧由浆细胞分泌)由T 细胞 产生);溶菌酶等的物质2.免疫的类型(1)防卫功能:包括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的非特异性免疫以及第三道防线的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2)监控和清除功能:二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1.抗原与抗体(1)抗原:能够引起机体产生01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具有大分子性、异物性和特异性等特点。
(2)抗体:机体接受特定的02抗原刺激后,由03浆细胞产生的并能与该04抗原特异性结合的05免疫球蛋白。
2.体液免疫3.细胞免疫4.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区别和联系免疫类型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作用对象侵入内环境中的抗原被抗原侵入的宿主细胞(即靶细胞)免疫细胞主要是16B细胞主要是17T细胞作用方式浆细胞产生的18抗体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19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关系①对于外毒素,20体液免疫发挥作用。
②对于细胞内寄生的病原体,21体液免疫发挥作用后,阻止寄生病原体的传播感染;当它进入细胞后,22细胞免疫将抗原释放,再由23体液免疫最后清除(1)记忆细胞特点: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很长时间内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
(2)二次免疫中抗体浓度变化与患病程度变化曲线(3)初次免疫反应与二次免疫反应的比较初次免疫反应二次免疫反应概念机体在第一次接触某种24抗原时所产生的免疫反应当25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26记忆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形成27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28抗体特点抗体产生速度较慢,导致免疫过程29缓慢比初次免疫反应速度30快、反应强烈、抗体浓度31高、患病程度低1.自身免疫病(1)病因:防卫功能过强。
(2)概念: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01自身物质当成外来异物进行攻击引起的。
(3)病理:02正常细胞表面物质结构相似,抗体消灭抗原时,也破坏正常细胞。
(4)病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心脏病。
2.过敏反应(1)病因:防卫功能过强。
(2)03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04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3)病理:05相同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与吸附在细胞表面的06相应抗体结合,使细胞释放07组织胺,从而引起一系列反应。
过敏反应是异常的体液免疫。
(4)特点①发作08迅速,反应09强烈,消退较快。
②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
③有明显的10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5)实例:消化道、呼吸道过敏反应,皮肤过敏反应等。
3.免疫缺陷病(1)病因:防卫功能过弱。
(2)概念:由于机体11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
(3)类型⎩⎪⎨⎪⎧12先天性免疫缺陷病:如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13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如14艾滋病(4)艾滋病的流行与预防4.免疫学的应用 (1)预防接种18疫苗,使机体获得免疫能力。
(2)疾病的检测19特异性结合的特性,用人工标记的20抗体对组织内的抗原进行检测。
(3)器官移植器官移植的最大难题是实行手术后,免疫系统会将移植的器官当作“21非己”成分进行攻击。
易错判断1.免疫活性物质不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
如唾液腺和泪腺细胞都能产生溶菌酶。
(√)2.各种免疫器官都能产生免疫细胞。
(×)3.B 细胞和T 细胞都来自于骨髓造血干细胞,但分化场所不同,T 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B 细胞移到胸腺中发育成熟。
(×)易错判断1.唾液、泪液及体液中所具有的溶菌酶都属于第二道防线。
(×) 2.特异性免疫是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
(×)3.非特异性免疫是先天性的,要比特异性免疫的作用更重要和强大。
(×) 4.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主要针对外来病原体。
(√) 5.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主要针对体内的抗原。
(√)6.体内衰老细胞和癌细胞的清除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 特别提醒1.抗原可以是来自外界的物质,也可以是自身的物质或细胞,抗体是一种分泌蛋白。
2.吞噬细胞(功能)⎩⎨⎧①消化病原体属于在第二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起作用②摄取处理抗原属于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起作用③非特异性识别抗原3.免疫细胞(识别性)4.效应T 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使其裂解死亡,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靶细胞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凋亡。
5.T细胞既参与体液免疫,又参与细胞免疫。
若T细胞缺失,细胞免疫功能全部丧失,体液免疫功能只有部分保留。
6.在二次免疫中,浆细胞(效应T细胞)的来源有两个,一是由B细胞(T细胞)增殖分化而来,二是由记忆细胞增殖分化而来。
特别提醒过敏反应与体液免疫的关系①联系:过敏反应是异常的体液免疫。
②区别:比较内容过敏反应体液免疫激发因素过敏原抗原反应时机机体第二次接触过敏原机体接触抗原抗体分布吸附在皮肤、呼吸道、消化道黏膜、血液中某些细胞的表面血清、组织液、外分泌液反应结果使细胞释放组织胺,从而引发过敏反应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特别提醒1.预防接种的疫苗往往是灭活的病毒,不会引起疾病的发生,但可以充当抗原,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
2.器官移植面临的两大难题:器官短缺和免疫排斥。
考点题型突破考点1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题型一免疫细胞的来源和作用分析1.(2019·河南安阳市调研)右图表示人体内各类血细胞及淋巴细胞生成的途径,a~f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请你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吞噬细胞和b都属于免疫细胞B.各类细胞来源相同但功能不同,根本原因是不同细胞表达的基因不同C.d既参与体液免疫过程,又参与细胞免疫过程D.当再次受相同抗原刺激后,机体具有更强烈的免疫反应,主要与c和d有关答案 D解析根据图中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的来源可知e、f为记忆细胞,c、d分别为B细胞和T细胞,b为淋巴细胞。
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A正确;人体内各种细胞的基因组成相同、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正确;T细胞既参与体液免疫,又参与细胞免疫,C正确;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e、f分别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使机体具有更强烈的免疫反应,D错误。
2.(2019·贵州高三模拟)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A.浆细胞能直接识别抗原,进而合成并分泌相应的抗体B.吞噬细胞可吞噬病原体,也可处理病原体使抗原暴露C.淋巴细胞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D.免疫活性物质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答案 A解析浆细胞可分泌相应的抗体,但不能直接识别抗原,A错误;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吞噬细胞可吞噬病原体,在特异性免疫中,吞噬细胞也可处理病原体使抗原暴露,B正确。
免疫细胞的来源和功能细胞名称来源功能吞噬细胞造血干细胞摄取和处理、呈递抗原,吞噬抗体—抗原结合物B细胞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成熟) 识别抗原,分化为浆细胞、记忆细胞T细胞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成熟) 识别抗原,分化成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产生淋巴因子浆细胞B细胞或记忆细胞分泌抗体效应T细胞T细胞或记忆细胞与靶细胞结合发挥免疫效应记忆细胞B细胞或T细胞识别抗原,分化成相应的效应细胞题型二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比较3.(2019·成都金堂中学高三月考)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A.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黏膜、吞噬细胞等,发生特异性免疫的结构是机体的免疫系统B.非特异性免疫先天就有,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后天形成,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C.青霉素能杀菌和唾液中的溶菌酶能杀菌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答案 C解析人体的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黏膜、吞噬细胞等,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发生特异性免疫的结构是机体的免疫系统,A正确;青霉素能杀菌不属于免疫,唾液中的溶菌酶能杀菌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