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5 原子物理 知识归纳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德布罗意波波长计算方法为: h ;不管是微观粒子还是宏观物体都存在波动性,只不过其波长太小,难以观测。 p
2
(3)德布罗意的推想是爱因斯坦关于光子的波粒二象性的一种推广,使之包含了所有微观粒子。
(4)1927 年戴维孙和 G P 汤姆孙利用晶体做了电子衍射实验,从而证实了微观粒子的波动性。
b .动量不确定性:粒子运动方向无法完全确定,其动量也具有不确定性。
c
.位置和动量的不确定关系:
xp
h 4
原子结构
电子的发现
一.阴极射线
1. 阴极发射出来的射线射在管壁上能发出荧光。 2. 在研究气体导电的玻璃管内有阴、阳两级,当两级加一电压时,阴极便发出一种射线,这种射线称为阴极射线。 3. 阴极射线的特点是能使荧光物发亮。
原子物理
波粒二象性
能量量子化
(一)热辐射:
任何物体都在不停地向四周辐射电磁波,这种辐射与物体的温度有关,称为热辐射。温度不同,辐射出的电磁波的频率和强度都有所不 同。
(二)黑体辐射:
(1)某种物体完全吸收各种不同频率的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这种物体称为绝对黑体,简称合体。“只吸收不反射” (2)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分布,只与黑体温度有关。 (3)黑体是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1
R
1 32
1 n2
, n
4,5,6,...
布喇开系(在红外区域):
1
R
1 42
1 n2
, n
5,6,7... 普丰德系(在红外远区):
1
R
1 52
1 n2
, n
6,7,8,...
(3)综上可得一个统一公式:
1
R
1 m2
1 n2
, m
1,2,3,...
n m 1, m 2, m 3,...
至被 180°反弹回来。
3.通过 粒子散射实验否定了汤姆孙的原子结构模型,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明确了原子核大小的数量级。
3
三.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重难点)
1.内容:在原子的中间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核几乎所有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上,带负电的电子在原子核外绕原 子核作高速旋转。
4.同位素:具有相同质子数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同一位置,互为同位素。如: 11H
,
2 1
H
,
3 1
H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一.原子核的衰变
1.定义:原子核放出 粒子或 粒子,由于电荷数变了,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也变了,变成另外一种原子核,这种变化称为原子
核的衰变。 2.变化规律: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 3.衰变方程:
5
原子核
原子核的组成 一.天然放射现象
1.放射性:物质发射放射线的性质称为放射性。 2.放射性元素:具有放射性的元素。 3.天然放射现象:放射性元素自发地发出射线的现象称为天然放射现象。
二.3 种射线
射线(氦核
4 2
He
粒子流);
射线(高速电子
0 1
e
流);
射线(光子流)
射线
射线
射线
电荷量
2.原子的半径数量级为10-10 m ;原子核的半径数量级为10-15 m
3.原子核的组成:
(1)核电荷数 Z =质子数=原子序数 (2)质量数 A =核子数=质子数+中子数
(3)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元素称为同位素。
(4)原子核符号:
A Z
X
(如铀
235,
U 235
92
)
四. 散射实验中的受力核能量转化问题:
(5)光的衍射、干涉、偏振都说明了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6)从牛顿“微粒说”到爱因斯坦“光子说”,如今对光有了深刻的认识。
概率波、不确定性关系
1. 概率波
(1)经典粒子和经典波:
经典的粒子就像弹性小球,具有一定质量,他们的运动遵循牛顿运动定律。再任意时刻有确定的位置、速度和轨道。
微观粒子(和光子)集波动性和粒子性于一身,具有波粒二象性。
在概率波中,对于单个微粒来说,具有偶然性;对于大量微粒来说,具有必然性。遵循统计规律。概率波把粒子性和波动性统一了起来。
2. 不确定性关系
(1)内容:在经典力学中,质点的位置和动量都可以精确确定。但对于微观粒子,并不能精确确定其位置和动量。我们称这种关系为
不确定性关系。
(2)三种不确定关系:
a .位置不确定性:微观粒子在空间中的位置完全不确定。
二.光谱分析
1.每一种原子都有一定特征的线状谱。 2.在各种原子的吸收谱中,每一条明线都与原子发出的某种吸收光的频率相对应。——一条明线谱对一种频率的光。 3.由于每种原子都有自己的特征谱线,因此可以根据光谱来鉴别物质或确定它的化学组成,这种方法称为光谱分析。
三.氢原子光谱 1.在充满稀薄氢气的放电管两级间加上 2 ~ 3kV 的高压,使氢气放电,让其在电场中发光。通过分光镜观察氢原子光谱。
1.
粒子守库仑力作用:
F
kQq r2
( Q 为原子核所带电荷量, q
为
粒子所带电荷量,
r
为
粒子到原子核的距离)受力方向在
其连线上指向 粒子。距离越近时,库仑力越大,加速度越大
2.做功核能量转化问题:靠近做负功,动能变为电势能;远离做正功,电势能变为动能。
氢原子光谱
一.光谱
1.定义:把光用光栅或棱镜按波长展开,获得光的波长(频率)和强度分布记录,即光谱。 2.分类: (1)发射光谱:物直接发出的光分光后产生的光谱,有连续谱和(明线谱)线状谱两种。 连续谱是炽热的固液体和高压气体发出,是有连续分布的一切波长的光组成的光谱——是一条光带。 线状谱是处于游离态的原子发出,包含一些不连续的亮线——是一条条亮线。 (2)吸收光谱:高温物体发出的光经过低温物体时,某些波长的光被吸收而产生的光谱。——由若干条暗线组成。 3.太阳光谱:太阳光谱是吸收光谱。太阳光在经过大气时,高层大气会吸收自己特征谱线的光,然后发射出去,这些光就会变弱,就形 成了在连续谱背景下的暗线。研究太阳光谱可以分析大气中的化学成分。
波尔的原子模型
一.波尔原子模型三条假设:(特别重要)
1.能级定态假设。氢原子处于基态和激发态两种状态(其中基态为最低能级) 2.轨道量子化假设。轨道介于两个不同数值之间的某个值(轨道是一个范围,不能完全确定)
3.跃迁假设。在能级之间跃迁满足: h Em En 这一辐射公式。
二.能级和能级图:
1.能级:原子的可能状态是不不连续的,相对应的能量也是不连续的,这些能量称为能级。
(3)能量量子化:在微观世界中,能量不是连续的,只能是取分离值,这种现象称为能量量子化。(能量不连续,一份份间断)
光的粒子性
(一).光电效应
1.定义:在光的照射下,物体发出电子的现象叫做光电效应,发出的的电子称为光电子。“光子找电子,一起生了个光电子” (1)光电效应实验规律:
a .光电效应实验规律探究装置(如上右图)
1. 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
①随着温度的升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所增加,但最强辐射强度往短波方向移动。 ②在短波范围内,维恩公式最接近实验曲线;在长波范围内,瑞利公式最接近实验曲线。
2. 普朗克能量量子化假设:
(1)振动着的带点微粒的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值 的整数倍。这一最小能量称为能量子——能量子 (2)能量子公式为 h ( 为电磁波频率; h 6.631034 J .s 称为普朗克常量)
二.电子的发现
从 1890 年开始,汤姆孙对阴极射线做了一系列的研究。在 1897 年汤姆孙在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了电子。揭示了阴极射线是高速电子流。
电子质量: e 1.602 1019 C 电子电量: m 9.109 1031 kg 电子比荷: e 1.7588 1011C/kg m
电子电荷量由密里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得 测量依据是: Eq mg
3.查德威克验证了其老师(卢瑟福)12 年前的猜想,发现这种不带电的粒子是电中性,质量几乎核质子相同。命名为中子 01n
基本关系:
核电荷数=质子数( Z )=元素的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 质量数( A )=核子数=质子数+中子数
核子数:质子核中子质量差别非常微小,二者统称为核子,质子数核中子数之和称为核子数。
①
A Z
X
Y A4
Z 2
再经典的物理学中,波是一种“形”,其具有频率和波长,有周期性。惠更斯的波动说认为光是一种机械波。
(2)概率波——光波
通过光的双缝干涉图样分析可得:光子落在每个地方上的概率是不一致的,在,明纹初概率大;在暗纹处概率小。即光子在空间中出现
的概率可以用波动的规律去确定,所以光是一种概率波。
(3)物质波也是概率波:
从高低能级跃迁到低能级:以放出光子的形式放出能量
①一群(大量)处于激发态的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以发出 Cn2 种不同频率的光
②一个处于激发态的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以发出 Cn1 种不同频率的光
③放出的光子的能量为: E放 h Em En
三.能波尔模型的成功之处和局限性:
1.成功之处在于: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提出了定态和跃迁概念,成功解释了氢原子光谱实验规律。 2.局限性在于:无法接受复杂一定的原子光谱(如氦原子光谱),还没有完全解释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保留了经典力学的观点,仍然 把微观粒子的运动轨道用经典力学来描述。
c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 Ek ,就某个光电子而言,其动能介于 0 ~ Ek 范围内。 (二)康普顿效应
(1)定义:光在传播过程中与微粒发生相互作用,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光的散射。
(2)在光的散射中,除了有入射光相同波长 0 的成分外,还有波长大于 0 的成分。这种现象称为康普顿效应。
2e e
0
三.原子核的组成
贯穿能力 弱 较强 很强
电离能力 强 较弱 很弱
速度 0.1 倍光速 0.99 倍光速
光速
在电磁场中 偏转
反向偏转 不偏转
1.卢瑟福通过 粒子散射实验发现质子,并且确定质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质子 11H 带正电,带电量与电子相同。
2.卢瑟福预言原子核中除了质子外,还有一种质量与质子相当的不带电粒子。
2.基态和激发态:基态为能量最低的能级,激发态能量较高级都称为激发态。基态能量和激发态能量关系为 En
E1 n2
3.能级图:
4.能级跃迁规律: 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
①吸收光子而跃迁: E吸 h Em En (光子能量必须等于能级差,不多不少)
②吸收实物粒子(如电子、质子、中子、离子等)而跃迁: E吸 h Em En (实物粒子能量大于等于其能量差即可)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一.汤姆孙的原子“枣糕”模型
汤姆孙的原子“枣糕”模型能解释原子电中性,电子分布等问题,容易被很多物理学家所接受。
三. 粒子散射实验 1.卢瑟福和其助手通过 轰击金箔的实验获得重大发现。 2.实验现象是:绝大多数 粒子沿原来的方向继续前进而不受影响;少数发生较大偏转;极少数偏转 90°,甚
康普顿效应进一步揭示了光具有粒子性,也证实了爱因斯坦光子说的正确性。
(3)光子的动量:根据狭义相对论可知 E
mc 2
,即 m
E c2
。再根据光子说可知 E
h
。则光子的动量为:
p
mc
E c2
wenku.baidu.com
c
h c
。波长和频率关系为:
c
。综上可得:
p
h
光的波动性和波粒二象性
(1)1924 年,德布罗意推想和光子相关的波。这种光子和实物粒子相互联系的波被称为德布罗意波,也叫物质波。
2.在氢原子光谱中,可见光范围内有四条谱线,分别用 H 、 H 、 H 、 H 表示。
3.氢原子光谱的规律:
(1)巴耳末公式:
1
R
1 22
1 n2
, n
3,4,5,...
R 1.10 107 m1
(2)在不同谱线区域:
4
莱曼系(在紫外区域):
1
R
1 12
1 n2
, n
2,3,4,5,... 帕邢系(在近红外区域):
h 0 W0 ——逸出功绝对截止频率,只与金属本身有关
I q 光电子个数 ——光强决定光电子个数,进而影响光电流
t
t
光电效应实验规律总结:频率导致一切发生,光强控制电流,金属本身决定逸出功和截止频率。
e .光电效应有关图像:
(2)对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的理解:
a .光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称为光子。光是有大量光子构成,证实光确实具有粒子性。 b .光电效应方程是从能量角度去分析光电效应而得到的。 Ek h W0 ,其中包含了光电效应能发生的条件。
1
b .光电效应的相关物理量: (入射光频率)、W0 (金属逸出功)、 Ek (光电子最大初动能)、U c (遏止电压)、 0 (截止频 率)、 I (光电流)、光强(光照强度) c .光电效应实验规律(公式): Ek h W0 ——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eU c Ek h W0 ——遏止电压,让光电子减速到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