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金融学复习资料
《金融学》复习资料
《金融学》复习资料一、货币与货币制度货币是在商品交换中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
随着经济的发展,货币形式不断演变,从实物货币到金属货币,再到纸币和电子货币。
货币制度是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
主要包括货币材料、货币单位、货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以及货币发行准备制度等内容。
金本位制、银本位制和金银复本位制是历史上常见的货币制度,而现代信用货币制度则是以不兑现的纸币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
二、信用与利率信用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是现代经济活动的重要基础。
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等是常见的信用形式。
利率是一定时期内利息额与本金的比率,是衡量资金成本和收益的重要指标。
影响利率的因素众多,包括经济周期、通货膨胀、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国际利率水平等。
利率的计算方法有单利和复利之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式。
三、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资金融通的场所,包括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货币市场是短期资金融通市场,主要包括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回购市场等。
资本市场是长期资金融通市场,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基金市场等。
金融市场的功能包括资金融通、资源配置、风险分散、价格发现等。
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中进行投资时,需要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选择合适的金融工具。
四、金融机构金融机构是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包括中央银行、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
中央银行是国家金融管理机关,负责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
商业银行是最主要的金融机构之一,以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为主要业务。
证券公司从事证券承销、经纪和自营等业务。
保险公司则通过提供保险产品,为社会分散风险。
五、商业银行商业银行的业务主要包括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
负债业务是商业银行形成资金来源的业务,如存款业务。
资产业务是商业银行运用资金的业务,如贷款业务、证券投资业务等。
金融学复习提纲及解答
金融学复习提纲及解答一、金融市场1.金融市场的分类及特点金融市场根据交易工具的种类可以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货币市场主要交易短期债务工具,资本市场则交易长期债务工具和股权工具。
金融市场的特点包括流动性、风险性、权益性和信息性。
2.金融市场的功能金融市场具有资金调剂、风险管理、信息传递和资源配置等功能。
通过金融市场,资金从蓄储者流向需求者,同时市场价格反映了市场参与者对风险和回报的评估。
3.金融市场的参与者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包括金融机构、非金融企业、个人投资者和政府等。
金融机构是金融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包括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等。
二、金融工具1.债务工具债务工具是一种承诺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的金融工具,包括国债、公司债券、债务证券化产品等。
债务工具的收益主要来自于利息收入。
2.股权工具股权工具是一种代表股东权益的金融工具,包括普通股、优先股和证券投资基金等。
股权工具的收益主要来自于股息和资本利得。
3.衍生工具三、金融风险管理1.风险的分类金融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
其中,信用风险是指债务人违约的可能性,流动性风险是指资产无法迅速变现的可能性,市场风险是指资产价格变动带来的损失,操作风险是指内部和外部交易操作过程带来的风险。
2.风险管理工具风险管理工具包括风险传递和风险规避。
风险传递通过保险合约和衍生工具将风险转移给其他市场参与者。
风险规避通过分散投资和选择低风险资产来降低风险。
3.金融风险管理的方法金融风险管理的方法包括风险度量、风险监测和风险控制。
风险度量通过风险价值和风险敞口等指标评估风险的大小。
风险监测通过市场数据和风险模型等工具追踪和识别风险。
风险控制通过限制头寸和制定风险管理策略来减少风险。
四、资本结构与成本1.资本结构的决策资本结构决策是指企业选择债务与股权融资的比例。
企业的资本结构会影响资本成本和风险水平。
企业应该通过权衡债务成本和风险承受能力,选择最优的资本结构。
金融学资料(多选题)2024
引言概述:金融学是研究金融市场、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的一门学科,其目的是为了理解和解释资金流动的方式以及评估和管理风险。
金融学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包括企业金融、个人理财、投资银行和金融市场等。
本文将从多选题的角度,详细阐述金融学的相关知识。
正文内容:1.金融市场1.1证券市场:股票、债券、衍生品等1.2货币市场:短期借贷、政府债券等1.3外汇市场:货币兑换和外汇交易1.4金融衍生品市场:期权、期货、互换等1.5保险市场:人寿保险、财产保险等2.金融工具2.1股票:公司融资的一种方式,股票持有者享有股权和分红权2.2债券:借款人向债权人发行的债务凭证,债券持有者享受利息2.3期权:买卖方约定在未来某个时间以约定价格买入或卖出特定资产的权利2.4期货:买卖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个时间以约定价格交割特定资产的合约2.5互换:交换双方约定以确定价格交换资金流的金融工具3.金融机构3.1商业银行:接受存款、发放贷款、提供信用卡等金融服务3.2投资银行:进行企业融资、并购重组等投行业务3.3保险公司:提供保险服务,承担风险的转移和分散3.4证券公司:提供证券交易、承销发行等服务3.5基金公司:管理投资者的资金,投资于各类证券等资产4.个人理财4.1风险和收益:个人理财中需要权衡风险和收益,选择合适的投资组合4.2资产配置:根据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进行资产配置4.3税收优惠:了解个人理财中的税收优惠政策,规划个人财务4.4金融工具选择:根据个人偏好和理财目标选择合适的金融工具4.5监督与评估:定期监督和评估个人理财的效果,进行调整5.投资银行业务5.1IPO:帮助公司进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5.2并购重组:提供并购、重组咨询和融资等服务5.3融资:提供各种融资方式,如债券发行、股权融资等5.4信贷业务:为企业提供贷款和信贷咨询服务5.5资产管理:管理客户的投资组合,提供定制化的投资方案总结:金融学作为一门学科,涵盖了金融市场、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等众多内容。
金融学-复习资料
复习资料1一、单项选择题:1.货币起源于()。
A.商品B.商品交换C.商品生产D.商品与商品交换2.发挥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是处在流通中的()。
A.价值实体B.现实货币C.金属货币D.商品3.货币层次划分的基本原则是()。
A.安全性B.流动性C.收益性D.风险性4.纸币能否贮藏的关键在于()。
A.是否足值B.是否可以兑换C.是否可以兑现D.是否能稳定地代表一定的价值量5.货币制度的基础是()。
A.货币材料B.本位币C.货币金属D.本位制6.盈余单位是指()。
A.债权债务相当B.债权大于债务C.债权小于债务D.无负债7.信用产生的必要性在于()。
A.商品交易的需要B.价值单方面转移的需要C.货币余缺调剂的需要D.生产经营的需要8.金融市场的交易载体是()。
A.货币资金B.利率C.金融工具D.投资主体9.以证券公司为核心的融资方式称为()。
A.直接投资B.间接融资C.中介融资 D.直接融资10.间接融资中的金融中介主要是()。
A.商业银行B.投资银行C.保险公司D.证券公司11.商业银行最基本、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是()。
A.信用中介B.支付中介C.信用创造D.金融服务12.在一个国家的银行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
A.中央银行B.政策性银行C.专业银行D.商业银行13.根据弗里德曼的观点,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财富可分为人力财富和非人力财富B.在总财富中人力财富所占的比重越小,出于谨慎动机的货币需求就越小C.人力财富很不容易转化为货币D.在总财富中人力财富所占比例越小,出于谨慎动机的货币需求就越大14.各国划分货币层次的唯一标准是()。
A.货币的流动性 B.货币的盈利性C.货币的安全性 D.货币的形态15.在货币供给创造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货币是()。
A.法定准备金B.超额准备金C.基础货币D.现金16.微观的货币需求是()。
A.个人的货币需求B.由商品需求引起的C.可以实现的货币需求D.由货币供给决定的17.如果企业与个人有过多的货币积累不形成当期的需求,而又没有相应的补充货币供给,其结果是()。
《金融学》复习提纲
《金融学》复习提纲一、货币与货币制度1、货币的本质与职能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大职能。
其中,价值尺度是指货币用来衡量和表现商品价值的职能;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的职能;支付手段是指货币在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方面的职能;世界货币是指货币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的职能。
2、货币的形式货币的形式经历了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代用货币和信用货币等阶段。
实物货币是指以自然界中存在的某种物品或人们生产的某种物品来充当货币;金属货币是以金属如金、银、铜等作为材料的货币;代用货币是指可兑换成金属货币的纸币;信用货币是指以信用作为保证,通过一定的信用程序发行和流通的货币,如纸币、银行券、存款货币等。
3、货币制度货币制度是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制度。
其主要内容包括:货币材料、货币单位、货币的铸造、发行与流通程序、准备制度等。
货币制度的演变经历了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和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二、信用与利息1、信用的概念与形式信用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
信用形式主要包括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和国际信用等。
商业信用是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相联系的信用形式;银行信用是以银行为中介的货币资金借贷活动;国家信用是国家作为债务人向社会筹集资金的一种信用形式;消费信用是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提供的用于消费支出的信用;国际信用是指国与国之间相互提供的信用。
2、信用工具信用工具是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主要包括商业票据、银行票据、债券、股票等。
商业票据分为商业汇票和商业本票;银行票据包括银行汇票、银行本票和支票;债券是债务人向债权人出具的、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归还本金的债务凭证;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用以证明投资者的股东身份和权益,并据以获得股息和红利的凭证。
金融学概论复习资料
金融学概论复习资料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货币的本质:马克思从劳动价值理论入手,通过分析商品进而分析货币的本质,得出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的基本结论。
1、货币是商品;2、货币是一般等价物;3、货币又是和其他普通商品相区别的特殊商品。
货币的职能:1、价值尺度:货币在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时,执行着价值尺度职能;2、流通手段:货币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充当交换的媒介时,执行流通手段职能;3、贮藏手段:如果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做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贮藏起来,那它就执行着贮藏手段的职能;4、支付手段:当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运动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时,就执行着支付手段职能;5、世界货币:当货币超越国内流通领域,在国际市场上充当一般等价物时,便执行世界货币的职能。
信用货币含义:信用货币是以信用作为保证、通过一定信用程序发行、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形态,是货币发展中的现代形态。
信用货币包括以下几种主要形态:1、现金货币;2、存款货币;3、电子货币。
货币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规定货币材料;2、规定货币单位;3、规定流通中的货币种类;4、规定货币的铸造、发行与流通程序;5、金准备制度。
我国的货币制度:人民币制度:1、我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2、人民币是我国唯一的合法通货;3、人民币制度是一种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稳定人民币价值的最基本保障是商品;4、人民币的发行实行高度集中统一和经济发行原则;5、人民币是一种管理货币,中央银行对货币流通实行有效的管理;6、人民币是独立自主的货币;7、建立必要的金银、外汇储备。
信用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当前各国划分货币层次的标准和依据是货币的流动性。
根据货币流动性因强到弱的变化,货币的范围也由小到大,不同的货币被划分为不同的层次。
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我国中央银行从1994年开始对货币层次进行划分,并按照货币层次对货币量进行统计。
目前我国货币划分为三个层次:1、M0=流通中的现金;2、M1=M0+银行的活期存款;3、M2=M1+企业单位的定期存款+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其他存款。
《金融学》复习资料(学生用)
金融学复习资料一、货币形式及其演变,信用货币与代用货币。
货币形式:1、实物货币2、代用货币:代用货币作为实物货币的替代物,其一般形态是纸质的凭证,故亦称为纸币。
3、信用货币:是由国家和银行提供信用保证的流通手段。
信用货币包括以下几种形态:辅币、现钞、银行存款、电子货币二、货币量层次划分及其意义。
货币量层次划分:是把流通中的货币量主要按照其流动性的大小进行相应排列分成若干层次并用符号代表的一种方法。
层次划分的基本依据——流动性意义:(1)能准确地把握流通中货币的各种具体形态在运动特性或活跃程度上的区别为中央银行制定宏观金融政策提供一个清晰的货币流通结构图;(2)流动性是相对于货币与商品换位来说的,这有利于长期不同货币构成和大体相对应的商品构成之间的对应关系;(3)货币的流动性本身也包含有中央银行在分析经济变化基础上对某一层次货币的控制能力。
三、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
货币制度经历的类型?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货币金属;货币单位;各种通货膨胀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及准备制度等。
演变: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金本位制: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一种货币制度。
主要特点:金币可以自由铸造和自由熔化,而其他铸币包括银铸币和铜镍铸币则限制铸造,从而保证了黄金在货币中制度中处于主导地位,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以纸币为本位币,且纸币不能兑换黄金的货币制度。
主要特点:一般是由中央银行发行的,并由国家法律赋予无限法偿的能力。
四、“劣币驱逐良币”是指在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面额价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的情况下,实际价值较高的通货(所谓良币)必然被人们熔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较低的通货(所谓劣币)反而会充斥市场。
五、怎样理解“信用是现代金融的基石”。
信用的含义:信用指的是以借贷为特征的经济行为,是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借贷关系(债券债务关系),不发生所有权变化的价值单方面的暂时让渡或转移。
信用存在的客观依据、特征客观依据:(1)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资金运动的特征决定了信用关系存在的必然性;(2)市场经济社会经济利益的不一致性决定了调剂资金余缺必须运用信用手段;(3)国家对宏观经济进行价值管理和间接控制必须依靠信用杠杆。
金融学资料(完整版)
填空题1. 人类最早的信用活动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它是在(私有制)基础上产生的。
2.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高利贷)是占主导地位的信用形式。
3. 信用的基本特征是(偿还)和(支付利息)4. 在旧中国农村,粮食借贷有“春借一斗秋还三斗”的说法,这种信用形式所采用的是(实物借贷)方式,后来随着生产力的提高,逐渐发展(货币供货)方式,并成为主要借贷形式。
5. 债务人无法按照承诺偿还债权人本息的风险被称为(信用风险)6. 工商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是(商业信用),其典型形式是(赊销)7. 提供商业信用的债权人,为保证自己对债务的索取权而掌握的一种书面债权凭证被称为(商业票据)8. 现代经济社会中,国家的经济职能得到空前强化,并作为最重要的经济部门参与经济活动。
在国家信用中政府主要作为资金的(需求者)9. 消费信用的形式有(赊销)(分期付款)和(消费信贷)几种10. 消费信贷按接受贷款的对象不同分为(买方信贷)和(卖方信贷)两种11. 对利率按借贷期内利率是否浮动可划分为:(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在借贷期限较短或市场利率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固定利率)。
12. 通常情况下,名义利率扣除(通货膨胀率)即可视为实际利率13. 各类利率之间和各类内部都有一定的联系并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即(利率体系),它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种类利率的总和。
14. 相同期金融资产因风险异而产生的不同利率,被称为利率的(风险结构)15. 由于债券发行者的收入会随经营者状况而改变,因此债券本息的偿付能力不同,这就给债券本息能否及时偿还带来了不确定性,这种风险叫(违约风险)16. 我国出现第一家现代商业银行是1845年在广州和香港同时开业的(英国丽如)银行,我国第一家发族资本银行是1897年在上海设立的(中国通商银行)17. 国民党统治时期,国民党政府和四大家族运用手中的权利建立了以(四行二局一库)核心的官僚资本金融机构体系,并成为国民党政府实行金融垄断的重要工具18. 1948年12月1日,子啊原华北银行、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的基础上建立的(中国人民银行)标志着辛中国金融体系的开始。
金融学复习资料
金融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流动性(liquidity)即某一资产转化为交易媒介的便利程度和速度。
2.量化宽松(QuA.ntitA.tive EA.sing)美联储为支持经济发展,启动了贷款和大规模购买资产的行动,这些证券的购买,使得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扩张了五倍,基础货币增长377%,贷款和资产购买行动,引起了基础货币的增加,使得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货币的干预方式。
3.零息债券(zero-coupon bond)又称贴现发行债券,这种债券的购买价格低于其面值(贴现发行),到期按照面值偿付。
与息票债券不同,贴现发行债券没有任何利息,发行人只需偿还债券面值。
4.到期收益率(yield to maturity)通常计算利率的途径有若干种,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到期收益率(yield to maturity)也就是使债务工具所有未来回报的现值与其今天的价值相等的利率。
由于到期收益率的计算体现了显著的经济学含义,经济学家认为这是最准确的利率计基指标5.风险溢价(risk premium)在到期期限相同的情况下有违约风险的债券与无违约风险债券之间的利差被称为风险溢价〔risk premium),它是指人们为持有风险债券所必须赚取的额外利息6.货币制度是一个国家在历史上形成的并由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包括货币金属、货币单位、本位币、辅币、其他货币符号的流通和组织程序及准备金制度7.无限法偿有限法偿的对称。
是指本位货币具有无限的支付能力,即法律上赋予它流通的权力,不论每次支付的金额多大,受款人均不得拒绝收受。
8.政策性银行是指由政府创立,以贯彻政府的经济政策为目标,在特定领域开展金融业务的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专业性金融机构。
9.货币政策货币政策也就是金融政策,是指中国人民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用量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的总称。
10.LIBOR伦敦同业拆借利率(London InterBA.nk Offered RA.te,简写LIBOR),是大型国际银行愿意向其他大型国际银行借贷时所要求的利率。
金融学考试复习重点
金融学考试复习重点第一篇:金融学考试复习重点1、劣币驱逐良币律(格雷欣法则):劣节驱逐良币规律是金银复本位制条件下出现的一种现象,这是因为货币按其本性来说是具有排他性、独占性的,于是在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面额价值相同的通货同时流通的情况下,实际价值较高的通货(所谓良币)必然会被人们熔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较低的通货(所谓劣币)反而会充斥市场。
2.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3.信用:经济学范畴的信用是指一种借贷行为,表示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发生的债权债务关系。
偿还性是信用的基本特征。
信用是与商品经济相联系的经济范畴。
4.收益的资本化:将各种具有特定收益的资产,在与利率的比较中表示出价格,称为收益的资本化。
2、基准利率:基准利率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即这种利率发生变动,其他利率也会相应变动3.远期:是合约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日期按约定的价格买卖约定数量的相关资产。
1期货:交易双方按约定价格在未来某一期间完成特定资产交易行为的一种方式。
5互换:一种经双方协定在一定时间后彼此交换支付的金融交易。
20证券价格指数:是描述证券市场总的价格水平变化的指标,主要有股票价格指数和债券价格指数。
.投资基金:是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制度。
投资基金集中投资者的基金,由基金托管人委托职业经理人员管理,专门从事证券投资活动。
1.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储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1、价值尺度一定需要真实的货币吗?答:不需要,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时,它只需要表明这个商品的价值量是多少,相当于多少货币的价值量,并不需要将真实的货币摆在旁边。
比如,一台彩电的价值相当于十克黄金,在这里黄金充当货币,执行了价值尺度的职能,只要表明彩电的价值量,而不需要把十克黄金摆在一台彩电旁边。
这时货币是想象中的货币、观念中的货币,而不是真实的货币。
大学金融学复习资料(精品文档)
金融学复习资料1.货币的流动性结构:又名货币结构,是指流动性较高的货币与流动性较低的货币余额之间的比率。
2.财政转化机制:是指通过政府部门将社会的金融剩余集中起来,然后再由政府部门分配给各企业部门使用。
3.间接金融:是指资金盈余部门的资金通过诸如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流向资金短缺部门的金融行为。
4.即时年金:是指从即刻开始就发生一系列等额现金流。
5.恒久性收入:是指一个人在一生中每个时期的平均收入。
6.(财政)赤字货币化:以增发国债为核心的积极财政政策导致经济体系中货币供量的增加。
7.人口红利:适龄劳动人口和劳动参与率的上升所带来的国民储蓄率的上升。
8.系统性风险:是指一个经济体系中所有的资产都面临的风险。
9.非系统性风险:是指单个资产特有的风险。
10.李嘉图等价定理:政府采取征税或发行债券对我们的储蓄和消费选择的影响是相等的。
11.经济资本:是一种虚拟的、与银行风险的非预期损失等额的资本。
12.中间业务:是指银行利用自己的便利而不动用自己的资产为顾客办理的服务。
13.存续期分析:就是考虑银行资产和负债的平均存续期在利率变化时对银行利润的影响程度。
14.到期收益率:就是使债券剩余期限内各年所付的利息额和面值的现值等于当前的市场价格的年贴现率。
15.(债券)回购:是指债券一方以协议价格在双方约定的日期向另一方卖出债券,同时约定在未来的某一天按约定的价格从后者那里买回这些债券的协议。
16.贴现:一般的工商企业将票据拿到银行去变现的这一过程就是贴现。
17.期权:就是事先以较小的代价购买一种在未来规定的时间内以某一确定价格买入或卖出某种金融工具的权利。
18.利率互换:是指交易双方在两笔同种货币、金额相同、期限一样,但付息方法不同的资产或债务之间进行的相互交换利率的活动。
19.货币乘数:表示基础货币变动会引起货币供应量变动的倍数。
20.货币的迷失:是指货币供给增长率远远超过了物价上涨率与经济增长率之和。
21.货币替代:是指本国的居民持有外国或其他地区货币,作为价值尺度、交易媒介或价值储藏的手段。
金融学概论 复习要点
金融学概论第一章导论1.金融定义:金融学是管理货币的科学,是不同的经济主体通过金融市场参与资产定价、进行资金融通、金融产品交易、资产配置,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监管、保险和国际金融活动。
2.金融学的研究对象: ①以货币银行为核心的间接融资活动;②以资本市场为核心的直接融资活动和资产定价活动;③货币的供求、国际资本流动问题;④货币政策、金融监管、金融制度安排等宏观调控问题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1.货币是价值形式长期发展的产物,经历了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到电子货币的演变过程。
2.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3.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价值尺度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
就是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价格,即表现为一定的观念上的货币。
流通手段也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
就是为商品世界充当交易媒介,使所有的商品通过它进行交换。
商品—货币—商品4.世界货币:在世界市场具有普遍接受性的能够发挥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价值贮藏职能的货币。
5.货币流通规律: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规律,与商品的价值总额成正比,与一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6.纸币流通规律: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决定纸币流通量的规律,即纸币的发行限于它象征性代表的金(或银)的实际流通数量。
纸币流通引发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纸币发行量超过了商品流通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所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
通货紧缩: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下跌,即物价出现负增长。
7.货币制度: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结构及其组织形式。
完善的货币制度能够保证货币和货币流通的稳定,保障货币正常发挥各项职能。
8.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货币材料、货币单位、货币种类、发行保障制度9.货币制度的演变:①银本位制②金银复本位制③金本位制④纸币本位制10.劣币驱逐良币or格雷欣法则:如果在同一地区同时流通两种货币,且官方规定两种货币的比价,则价值相对低的劣币会把价值相对高的良币排挤出流通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学》期末复习题与答案一、名词解释1.货币制度——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制度。
主要内容包括:规定币材、规定货币单位、规定流通中货币的种类、规定货币法定支付偿还能力、规定货币铸造发行的流通程序、规定货币发行准备制度等。
2.无限法偿:指不论支付多大数额,不论属何种性质的支付,对方都不能拒绝接受本币。
3. 基准利率:基准利率是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这种利率变动,其他利率也相应变动。
4.格雷欣法则——金银复本位制条件下出现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指当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名义价值相同的铸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较高的通货即良币,被熔化、收藏或输出国外,退出流通,而实际价值较低的劣币则充斥市场的现象。
5.商业信用——工商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
其典型形式是由商品销售企业对商品购买企业以赊销方式提供的信用。
6.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资产负债业务以外,开展的一些提供服务、旨在并收取手续费的业务。
传统的中间业务主要有结算业务、承兑业务、保管业务等,以后又发展了代理业务、信托业务、理财业务、信息咨询业务等。
7.金融市场——资金供求双方借助金融工具进行各种资金交易活动的场所。
它是一国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多个子市场,其中最主要的是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8.货币市场——又称短期金融市场,是以期限在一年以内的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短期资金融通的场所。
货币市场主要解决市场参与者短期性的资金周转和余缺调剂问题。
9.资本市场——又称长期资金市场,是以期限一年以上的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长期性资金交易活动的市场。
广义的资本市场包括银行中长期存贷款市场和有价证券市场;狭义的资本市场则专指发行和流通股票、债券、基金等证券的市场,统称证券市场。
10.证券行市——是指在二级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时的实际交易价格。
对有价证券的发行人和投资者来说,证券行市不仅影响证券新的发行价格,而且是影响投资决策的主要因素。
11.货币供给量——指一国各经济主体持有的、由银行系统供应的债务总量。
主要包括现金和存款货币。
12.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指货币政策难以由中央银行绝对控制,而主要是由经济体系中的投资、收入、储蓄、消费等各因素内在的决定的,从而使货币供给量具有内生变量的性质。
13.基础货币——又称强力货币或高能货币,是指处于流通界为社会公众所持有的现金和银行体系准备金的总和。
基础货币作为整个银行体系内存款扩张、货币创造的基础,其数额大小对货币供应总量有决定性的影响。
14.原始存款:一般是指商业银行接受的客户以现金方式存入的存款和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贴现或再贷款而形成的准备金存款。
原始存款是商业银行从事资产业务的基础,也是扩张信用的源泉。
15.派生存款:派生存款则是原始存款的对称,是指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办理贴现或投资等业务活动引申而来的存款。
16.货币乘数——指货币供应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亦即基础货币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引起的货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倍数。
不同口径的货币供给量有各自不同的货币乘数。
17.货币均衡:货币均衡是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基本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
若以Md表示货币需求量,Ms表示货币供给量,货币均衡则可表示为: Md = Ms。
18.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此来调节市场货币量的政策行为。
19.法定存款准备政策:是指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将其吸收存款的一部分上缴中央银行作为准备金比率的政策性规定。
20再贴现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持有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时所作的政策性规定。
再贴现政策一般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再贴现率的确定与调整;二是规定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的资格。
21金融结构——是指构成金融总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分布、存在、相对规模、相互关系与配合的状态。
22.经济货币化——经济货币化一一指一国国民经济中用货币购买的商品和劳务占全部产出的比主及其变化过程。
23.货币政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通常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
23.商业银行:指从事各种存款、放款和汇兑结算等业务的银行。
其特点是可开支票的活期存款在在所吸收的各种存款中占相当高的比重,商业银行存放款业务可以派生出活期存款,影响货币供应量,也被称为“存款货币银行”。
23.直接融资:是指资金供求双方通过特定的金融工具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或所有权关系的融资形式。
其工具主要有商业票据、股票、债券等。
24.间接融资:资金供求双方不构成直接的债权债务关系,而是分别与金融中介发生债权债务关系的融资形式。
其典型形式是银行的存贷款业务。
25.直接标价法:又称应付标价法,指以一定单位的(1或100等)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成若干单位的本国货币的标价方法;26.间接标价法:又称应收标价法,它是以一定单位的(1或100等)本国货币为标准,折成若干外国货币的标价方法;27.金融工具:是在信用活动中产生的、能够证明债权债务或所有权关系并据以进行货币资金交易的合法凭证。
28.银行信用:银行信用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
是在商业信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9.金融监管:金融监管是金融监督与金融管理的复合称谓。
金融监督是指金融监管当局对金融机构实施全面的、经常性的检查和督促。
30中央银行:是专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统一管理金融活动并代表政府协调对外金融关系的金融管理机构。
在现代金融体系中,中央银行处于核心地位,是一国最重要的金融管理当局。
31.金融创新:指金融领域内部通过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创造性变革所创造或引进的新事物。
32.准货币:是指可以随时转化成货币的信用工具或金融资产。
33.企业信用——企业信用是指以企业作为融资主体的信用形式,即由企业作为资金的需求者或债务人的融资活动。
其主要形式包括商业信用、银行贷款、企业的债权信用和股权信用等。
34.票据贴现:是商业票据持有人在票据到期前,为获取现款向金融机构贴付一定的利息所作的票据转让。
35.票据承兑:是商业票据到期前,票据付款人或指定银行确认票据记明事项,在票面上做出承诺付款并签章的一种行为。
36.国际资本流动:是指资本跨越国界从一个国家向另一个国家的运动。
国际资本流动包括资本流入和资本流出两个方面。
39.出口信贷:是指一国政府为支持和扩大本国产品出口,鼓励本国银行向本国出口商或外国进口商提供的中长期贷款,40.汇率:两国货币之间的相对比价,是一国货币以另一国货币表示的价格,是货币对外价值的表现形式。
二、判断正确与错误1、金币本位制条件下,流通中的货币都是金铸币。
( x )2、格雷欣法则是在金银复本位制中的“双本位制”条件下出现的现象。
(√)3、直接标价法是用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付若干单位的本国货币。
(√)4、牙买加体系规定黄金和美元不再作为国际储备货币。
( x )5、信用关系是现代经济中最普遍、最基本的经济关系。
(√)6、回购是指资金供应者从资金需求者手中购入证券,并承诺在约定的期限以约定的价格返还证券的经济行为。
( x )7、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由库存现金和在央行的存款准备金。
(√)8、法定准备金率与存款派生倍数之间呈现正比关系。
( x )9、对于居民与非居民的界定是判断交易是否应纳入国际收支统计的关键。
(√)10、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在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中列在资产一方。
( x )11、在货币层次划分中,流动性越强包括的货币范围越大。
( x )12、银行券只在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下流通,在金属货币制度中不存在。
( x )13、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汇率制度是以黄金——美元为基础的、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
(√)14、企业的债权信用规模影响着企业控制权的分布,由此影响着利润的分配。
(√)15、对任何国家来说,国际储备的规模都是越大越好。
( x )16、现代经济中国家信用的作用日益增强,是由于国家的职能得到强化,对宏观经济进行调节和控制的结果。
( x )17、《巴塞尔协议》中为了消除银行间不合理竞争,促进国际银行体系的健康发展,规定各国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都应达到6%。
( x )18、商业银行经营的“三性原则”是具有完全内在统一性的整体。
( x )19、由于回购协议交易的标的物是高质量的有价证券,市场利率的波动幅度较小,因此,回购协议是无风险交易。
( x )20、身处弱势有效市场意味着无法根据股票历史价格信息获取利润。
( √ )21、离岸金融市场是指同市场所在国的国内金融体系相分离,不受货币发行国政府法令管制,但受市场所在国政府法令管制的金融市场。
(×)22、存款保险制度是为了维护存款者利益和金融业安全而建立的,它强制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加入存款保险。
( x)23、信用膨胀引发的通货膨胀是是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 x )24、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增加或减少基础货币。
(√)25、越南盾、缅甸元等由于是非自由兑换货币,因而不是外汇。
(√)26、原始存款就是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之和。
(x )27、对于新兴市场国家来说,金融全球化利弊兼具。
(√)28、资本市场通过间接融资方式可以聚集巨额长期资金。
( x )29、以复利计息,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因素,对贷出者有利。
(√)30、个人信用主要是指个人作为债权人的信用活动。
( x )31、我国货币层次中的M0即现钞不包括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而是指居民手中的现钞和企业单位的备用金。
(√)32、在金币本位制条件下,流通中的货币都是金铸币。
( x )33、牙买加体系规定黄金不再作为国际储备货币。
(√)34、一般来说,一国货币贬值,会使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上涨,导致进口商品的价格下跌。
(x)35、信用中介机构是指为资金借贷和融通直接提供服务的机构,通常简称为金融机构。
(√)36、商业信用是工商企业之间提供的信用,它以商品买卖活动为基础。
(√)37、降低交易成本,提供金融便利是所有金融机构具有的基本功能。
(x )38、在分业经营的金融机构体系中,投资银行、储蓄银行和商业银行等银行性金融机构,都可以吸收使用支票的活期存款。
(x)39、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证券,只是等额的投放基础货币,并非等额的投放货币供应量。
(√)40、一般来说,通货膨胀有利于债务人而不利于债权人。
(√)41货币作为交换手段不一定是现实的货币。
( x )42劣币驱逐良币规律是在金银复本位制中的“双本位制”条件下出现的现象。
(√)43、间接标价法是用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付若干单位的本国货币。
( x )44、牙买加体系规定美元同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同美元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