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_呐喊_看鲁迅对国民性的思考
《呐喊》读后感
《呐喊》读后感《呐喊》是一部具有深刻内涵的文学作品,作者鲁迅在其中对中国社会的种种弊病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展现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关怀和热爱。
通过对这部作品的阅读,我对中国近现代社会的一些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鲁迅先生的思想和文学才华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呐喊》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黑暗和腐败。
作品中描绘了无数的社会底层人民的疾苦和悲惨遭遇,以及他们对这种不公和不义的愤懑和呐喊。
作品中的形象塑造非常鲜活,他们或是受尽压迫的农民,或是受尽折磨的妇女,或是被社会抛弃的儿童,他们的悲惨遭遇无不触动人心。
在这些形象的描绘中,鲁迅先生展现了他对社会底层人民的深刻同情和对社会黑暗面的深刻关注。
在作品中,鲁迅先生对中国封建社会和旧式文化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他指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和不足,认为这些都是中国社会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
他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指出了其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改革建议。
他认为,要想摆脱社会的困境,就必须对传统文化进行彻底的改革和革新,摒弃其中的陈旧和落后的思想,接受现代文明的洗礼。
除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鲁迅先生还对当时中国社会的种种弊病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他指出,中国社会存在着严重的阶级分化和社会不公,贫富差距悬殊,社会底层人民受尽压迫和剥削。
他对这种不公和不义进行了深刻的控诉,并提出了自己的改革建议。
他认为,要想改变社会的现状,就必须对社会的种种弊病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批判,推动社会的彻底变革,建立一个公正和平等的社会秩序。
通过对《呐喊》的阅读,我对中国近现代社会的一些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作品中展现了中国社会的黑暗和腐败,揭示了社会底层人民的疾苦和悲惨遭遇,以及他们对这种不公和不义的愤懑和呐喊。
通过作品中的描绘,我更加清晰地看到了中国社会的一些弊病,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制度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同时,通过对《呐喊》的阅读,我对鲁迅先生的思想和文学才华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从_呐喊_看鲁迅对国民性的思考
2007年第九期东南传播文/李正心从《呐喊》看鲁迅对国民性的思考【内容提要】作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的成就是多方面的,而改革中国社会是鲁迅毕生探索的重大课题。
改革国民性的思想,是鲁迅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改革国民性的思想”就成为我们解读鲁迅的一把钥匙。
【关键词】鲁迅观国民性思考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反复思考和探索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改革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旧中国积贫积弱的面貌,其中,改造国民性是首要课题。
许多有识之士从本民族的文化思想、心理素质方面去寻找原因,并且几乎都在思想、精神领域内提出救国济民的主张。
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鲁迅十分重视中国的思想革命,把中国国民性的改造当作自己的第一要务。
据许寿裳回忆,早在日本留学初期,鲁迅就在思考以下三个相关的命题:1、怎样才是最理想的人性?2、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3、它的病根何在?实际上,鲁迅的许多小说,都在对这三个命题进行诠释。
《呐喊》是鲁迅先生的第一部小说集,收集了他自1918年至1922年间所写的小说14篇,在这里,我们通过《呐喊》中的几篇小说来分析鲁迅先生对于中国国民性的思考。
鲁迅在《<呐喊>自序》里着重提到了自己人生经历中的一次重大转折,那就是弃医从文。
他原本抱着救治苍生的思想到日本学医,企盼回国后能够救治无数像他父亲一样不幸患病的中国人,而就是在日本的医学课堂上,一个偶然事件促使他改变了初衷,起因是一次从幻灯片上他看到了久违的中国人:一个被日本人绑了即将被砍头的中国人,周围是“显出麻木神情”的一群充当看客的中国人。
这使他强烈地意识到“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作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
”于是他“弃医从文”,转而“提倡文艺运动”。
在《<呐喊>自序》中鲁迅也明确指出,“呐喊”二字除了有为勇猛的革命前驱助威帮阵而呼喊之意外,再就是为了唤醒精神麻木的人们,“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鲁迅:《我怎么作起小说来》)。
浅谈鲁迅笔下的国民性
浅谈鲁迅笔下的国民性精品文档,仅供参考浅谈鲁迅笔下的国民性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作家,世界公认的中国新文学最杰出的代表。
作为一位作家,他那被郭沫若同志誉为现代文化上的金字塔似的作品,值得后人研究和探寻的东西很多.这里仅就鲁迅作品中的看客形象谈谈它的典型意义及鲁迅改造国民性的文艺观。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浅谈鲁迅笔下的国民性,以供大家参考!浅谈鲁迅笔下的国民性摘要:鲁迅笔下的国民性,主要是指国民的劣根性。
这里有愚昧卑怯的群氓,他们包括愚昧的受压迫者、卑怯的精神胜利者和迂腐的知识分子;有麻木冷漠的看客,他们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把革命者的牺牲作为津津有味的谈资和故事。
鲁迅在暴露国民的弱点的同时,也为我们塑造了一些具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的中国国民的形象,他们才是民族的希望和脊梁。
关键词:鲁迅国民性愚昧麻木【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2139(2009)-14-0009-02国民性一词出现于清末。
当时的中国人民,在封建王朝的剥削压迫和帝国主义的侵略凌辱下,或者愚昧无知,或者麻木不仁,敢于挺身而出者几乎没有。
面对这一情况,当时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先进分子和部分思想家在焦虑下深深思索,提出了国民性问题。
国民性,一般包含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是指民族文化的精神特质的概念和体现;二是指国民群体的人格特性。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使国民在精神上受到极大的压制和毒害,造成民众的愚昧、麻木和冷漠。
鲁迅的一生都在致力于改造国民性,可以说,改造国民性思想是鲁迅整个思想的重心所在。
鲁迅笔下的国民性,主要是指国民的劣根性。
他弃医从文,目的是要改变愚弱国民的精神状态,唤醒铁屋子里面熟睡的人们,使他们不再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他写小说,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1)他的杂文创作,也还是为了攻打这些病根。
鲁迅的整个文学创作是以改造国民性为己任的。
鲁迅对国民性的研究和探索非常深广,他笔下的国民性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愚昧卑怯的群氓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说: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
《呐喊》读后感
《呐喊》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短篇小说集,收录了他在1918年至1922年间创作的14篇短篇小说。
这部作品深刻地反映了当时封建社会的腐败和落后,以及人民在水深火热中的生活。
下面,我将分享一下我的读后感。
首先,我认为《呐喊》中最引人入胜的是对人物性格的刻画。
无论是《狂人日记》中的主人公,还是《阿Q正传》、《孔乙己》等篇目中的角色,都栩栩如生,各具特色。
这些人物形象反映了当时社会各阶层的特点,他们的命运和故事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艰难和困苦。
其次,《呐喊》中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令人感慨万千。
例如,《狂人日记》中主人公因受到封建礼教的压迫而精神崩溃,最终走向悲剧;《阿Q正传》则揭示了当时社会中的自私、狭隘和愚昧,让人深感震撼。
这些故事不仅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同时也展示了鲁迅先生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此外,我认为《呐喊》的价值在于它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揭示。
鲁迅先生通过作品中的情节和人物,反映了封建礼教对人的压迫、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关系,以及个体在困境中的无力感。
这些揭示使我们对那个时代的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引发了我们对人性、社会和历史的思考。
《呐喊》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是鲁迅先生对社会的强烈责任感。
他在作品中以犀利的笔触批判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呼唤民众觉醒,为时代呐喊。
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怀让我深感敬佩,也启发了我要关注社会、关注他人,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呐喊》是一部具有深刻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
通过阅读这部作品,我对当时的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感受到了鲁迅先生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我相信,《呐喊》这部作品将继续影响和启示无数读者,成为永不磨灭的经典之作。
从鲁迅作品看国民性终稿
从鲁迅作品看国民性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鲁迅被誉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鲁迅出生于清末时期,亲身经历了近代中国的军阀混战、列强侵略,并留学日本,对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歧视有深入、具体的经历。
鲁迅观察中国的国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以手中钢笔为手术刀,立志治疗国民的意识。
鲁迅的代表作包括《呐喊》、《彷徨》、《狂人日记》、《阿Q正传》、《故事新编》等小说和小说集,还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鲁迅身处一个混乱不堪、黑白颠倒的年代,在那段历史中,人民不断承受着来自统治者的压迫。
鲁迅注意到尽管革命推翻了高高在上的封建君主,几千年封建统治留在国民身上的烙印仍然是四万万国民精神上的枷锁——奴性、麻木、虚伪、自私、残忍……这些封建社会遗留的灰烬仍然没有冷却,时刻都有可能重新燃烧。
这也是鲁迅致力于揭示中国人劣根性的原因之一。
鲁迅作品中出现次数比较多的是对国民麻木的批判。
《铸剑》里的闲人围观眉间尺被干瘪脸少年欺负“呆看着”和“附和干瘪脸少年”;《故乡》里闰土“脸上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孔乙己》里众人嘲笑孔乙己偷书被打等。
鲁迅的作品里充斥着对这些麻木的人的同情、失望和对麻木本身的痛恨。
这种麻木在鲁迅所处的年代乃是普遍现象,甚至下至升斗小民、上至朝廷大员都有这种麻木的特点。
麻木因为自身难保,在农业社会的中国,“靠天吃饭”才是生存之道,“如履薄冰”亦是国人心理的写照;麻木因为意识淡薄,由于封建社会对思想的禁锢愈来愈强,到晚清时期,“勿以善小而不为”已经没有了存在的意义,“各人自扫门前雪”才是居家之道;麻木也因为自身懦弱,无权无势之人恐惧引火烧身、有权有势之人唯恐自身受害,几人互相推诿不曾改变,日子又要过下去,就只能强行克制自身的痛苦,久而久之国民的思想也就麻木了。
然而,强行压制痛苦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怎奈晚清国情腐败。
虽然痛苦可以克制,但当痛苦达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爆发出来。
从_呐喊_看鲁迅对国民性的思考
从_呐喊_看鲁迅对国民性的思考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以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为世人所熟知。
在他的文化批评中,他常常关注国民性这个话题。
他在《呐喊》一书中通过对中国社会现象的观察,深刻反思了中国国民的性格特点和社会进步的可能性。
本文将从《呐喊》中探讨鲁迅对国民性的思考。
首先,鲁迅在《呐喊》中对中国国民性的揭示主要体现在对人的本性的思考。
他指出中国人在封建社会的长期压迫下,形成了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即“一切对外表现好,对内可能恶”。
这种伪装本质上是对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鲁迅用“心怀害人之心,佩害人之刀”来形容中国人的国民性格,暗示了中国人对他人的不信任和敌视。
他认为这种国民性格是中华民族血脉中的一种遗传本性,“[中国人]短骨节而有法力,是原始社会的遗物”(出自《阿Q正传》)。
这个观点反映了鲁迅对国民性的深度思考,他认为中国人的社会行为是源于文化和历史的产物,是中国人民集体记忆的反映。
其次,鲁迅对国民性的思考还体现在对社会现象的评价上。
鲁迅通过一系列的小说、散文描写了中国社会的普遍现象,贪污、腐败、虚伪等,揭示了人们的养成方式与国民性的关系。
他认为这些社会现象往往是在中国人的国民性格形成的基础上滋生出来的。
他从道德层面出发,反思这些现象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危害,并呼吁人们要意识到这些问题并加以改变。
例如,《狂人日记》中,他运用夸张的手法描写疯人的内心独白,带出了中国社会的种种荒谬和愚昧。
他通过这样的方式,呼吁人们要正视自己的国民性格,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此外,鲁迅对国民性的思考还表现在他对文化传统的批判上。
他认为传统文化中存在着诸多的陈规陋习,这些陈规陋习束缚了人的思想和行为,成为国民性格不可或缺的一环。
他具体地指出了孝道观念的负面影响,批判了儒家文化对个体意识的压抑,提出了“革命的孝道”等思想,提倡个体解放。
在《呐喊》中的《无常》一章中,他运用现代主义的手法犀利地揭示了娶给人们带来的束缚和痛苦,对中国女性的压迫和迫害给予了强烈批判。
呐喊背后的沉思彷徨之中的忧愤——论鲁迅小说关于中国国民性的思考
地感到了街头上民众的空虚和无聊, 可悲和可笑, 他 的曲折, 他重视普通大众的表现, 而不刻意追求主要 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精神的大沙漠, 在这个沙漠里, 充 人物的刻画, 因此, 他的小说有散文化的倾向: 注重场 斥着一个 个 惘 然 感 到 焦 渴 的 心 灵, 堆 积 着 一 堆 堆 干 面描写, 很多小说看不出有什么中心事件, 谁是主要
[ .] 中的思想感情是十分深厚的, 其间交织着鲁迅 “ 寄意 候补矣” , 鲁迅先生深切地明白, “ 改造国民精神” 是 [ ’] 寒星荃不察” 的对祖国人民炽烈的爱, 在孤独寂寞 一个艰巨万分的理想, 民众骨髓里的传统思想上, 不
中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焦灼, 还有漫漫长夜中 “ 心事 容于世俗的 “ 异端” 很容易被传统拉回所谓的 “ 正轨” 。
也可以说改造国民性的 了一个微不足道的位置。本文欲从国民性的表现与 选择产生 重 大 影 响 的 问 题,
了直接的尖锐的批判, 如 《 狂人日记》 , 也有一些小说 注: 据许寿裳先生回忆, 鲁迅对国民性问题的关注与 在主人公悲剧命运的描写中表现了封建制度的罪恶, 思考约始于 ’)$& 年到 ’)$# 年之间, 也就是他到日本 但是就如我们不能见了波浪就说它是大海的全部一 不久的时候, 他的思考分为三个层面: ’( 怎样才是理 样, 对鲁迅小说整体思想的把握不能以偏概全, 更不 想的人生?&( 中国国民性最缺乏的是什么?#( 它的 能把一篇小说的部分内涵放大成作品的全部。如果 病根何在?而后, 在他的一生中, 这个问题就成为他 仅凭部分小说的战斗色彩或者从小说中引发出来的 研究和表现的中心, 他的作品里, 写着他对中国国民 社会批判意义就把鲁迅的小说夸大成投枪匕首式的 性的敏锐、 准确、 深刻的把握。 反封建武器和战斗的号角, 那无疑会背离鲁迅先生的 弘文学院学习时期的鲁迅所思考的三个有关国 初衷, 那必将使鲁迅小说的文学魅力黯然失色, 小说 民性的问题之一— — — “ 中国国民性最缺乏的是什么? ” 深刻的思想价值大大降低, 从而使鲁迅小说的思想内 在 《 “ 圣武” 》 中, 作者给出一个明确的回答, 那就是 “缺 涵政治化、 概念化乃至庸俗化。其实, 蕴涵在其作品 乏 ‘ 精神燃料’ ” 。 “ 劳君远道来视, 然已早愈, 赵某地
呐喊读后感
呐喊读后感
《呐喊》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通过这部作品,我们可以
感受到作者对社会的呐喊和对人性的深刻思考。
读完《呐喊》,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者对于那个时代社会的不
满和愤怒。
在小说中,鲁迅通过对人物的刻画和对社会现象的揭露,展现了那个时代的黑暗和残酷。
他以犀利的笔触揭示了人们的贪婪、自私和愚昧,对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呐喊出了自己内心的
不满和愤怒。
除了对社会的呐喊,鲁迅在小说中还对人性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他通过对人物的塑造,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矛盾。
在小说中,人们
为了生存和利益不择手段,背叛、欺骗、压迫他人,这种丑陋的一
面让人深感悲哀。
但与此同时,小说中也有一些人物展现出了坚韧、善良和正义的一面,这些人物给人以希望和力量。
通过阅读《呐喊》,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鲁迅对社会的批判和对
人性的思考。
他用文字呐喊出了自己内心的不满和愤怒,同时也给
人们带来了对社会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这部作品不仅让我对当代社
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人性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希望我们
每个人都能在这个社会中保持一颗善良的心,不忘初心,努力改变社会的黑暗面,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分析鲁迅作品,谈谈对鲁迅国民性批判思想的认识
分析鲁迅作品,谈谈对鲁迅国民性批判思想的认识鲁迅在其作品中深刻地指出中国人的生存、精神境遇的尴尬,而这一尴尬是走向现代的中国人无时无刻不面临的问题。
在现代的开端,鲁迅就暗示了中国人的现代境遇,这是鲁迅的超前性。
(1)鲁迅是中国批判力量的源泉①残酷的自觉意识鲁迅的批判性来自其以启蒙的视野进行国民性批判,鲁迅做的是深入地挖掘中国积贫积弱的文化根源。
为重塑现代中国而自愿成为“历史中间物”,这一批判精神与一种深刻的反省联系在一起。
鲁迅认识到,他并非是他所要批判的世界的无辜者,而正是他所要批判的世界之中的一份子,这一残酷的自觉早在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中便已经显露:疯*子也是吃R的世界里的一员,也参与到吃R的行为之中。
因而,对吃R的世界的否定也就是对自身的否定。
②批判的力量这种批判性使鲁迅杂文也具有匕*首的力量,可以用来战斗,鲁迅对不公世界的揭示,对现代政治的荒谬与残酷的讽刺,使得鲁迅的杂文成为批判性的代名词。
可以说,鲁迅的批判是彻底的,因为他把自身也否定了,这就是为何他是现代中国批判运动的原动力,只有彻底的批判才能够赋予其后继者以继续向前的勇气。
当代中国任何批判力量都试图援引鲁迅,并因此而获得合法性。
(2)鲁迅是中国现代性进程中永恒的异质性存在正是这种异质性存在,使得直面时代的知识分子有了方向。
鲁迅的文学与其批判性是同一的,因而中国现代文学也具有了异质性的力量,这对于一个同质化进程中的现代中国而言,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存在。
中国迈向现代的进程,如果是不断西方化的进程,那么中国的主体性将不复存在。
正是因为有了鲁迅时刻提醒中国知识分子以批判、反省的态度对待现代性,从而为中国确立主体性提供可能,并进而为重建一个新的美好世界而奋斗。
(3)鲁迅为了达到批判国民性,创作出独特的小说写作艺术①“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鲁迅有独特的塑造典型化人物的方法。
鲁迅称他的方法是“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
“杂取种种人”是根据人物特定的社会属性和复杂性,充分地、真实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经典摘记:鲁迅论中国国民性
经典摘记:鲁迅论中国国民性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
——《呐喊·自序》(1922)昏乱的祖先,养出昏乱的子孙,正是遗传的定理。
民族根性造成之后,无论好坏,改变都不容易的。
——《热风·随感录三十八》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又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
在这路上,就证明着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
一天一天地满足着,即一天一天地堕落者,但却又绝得日见其光荣。
——《坟·论睁了眼看》这是因为中国人底心理,是很喜欢团圆的,所以必至于如此,大概人生现实的缺陷,中国人也很知道,但不愿意说出来;因为一说出来,就要发生“怎样补救这缺点”的问题,或者免不了要烦闷,要改良,事情就麻烦了……所以凡是历史上不团圆、没有报应的,给他报应,互相骗骗,这实在是关于国民性的问题。
——《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最初的革命是排满,容易做到的,其次的改革是要国民改革自己的坏根性,于是就不肯了。
所以此后最要紧的是改革国民性,否则,无论是专制,是共和,是什么什么,招牌虽换,货色照旧,全不行的。
——《两地书·第一集(八)》(1925年)中国国民性的堕落,我觉得并不是因为国家,他们也未必为“家”设想。
最大的病根,是眼光不远,加以“卑怯”与“贪婪”,但这是历史养成的,一时不容易去掉。
我对于攻打这些病根的工作,倘有可为,现在还不想放手,但即使有效,也恐很迟,我自己看不见了。
——《两地书·第一集(十)》(1925)中国人但对于羊显凶兽相,而对于凶兽则显羊相,所以即使显着凶兽相,也还是卑怯的国民。
——《华盖集·忽然想到(七)》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
——《华盖集·这个与那个》暴君的臣民,只愿暴政暴在他人头上,他却看着高兴,拿“残酷”做娱乐,拿“他人的苦”做赏玩,做慰安。
《呐喊》读后感
《呐喊》读后感《呐喊》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的作品,作者鲁迅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剖析,为中国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部作品以其犀利的笔触和深刻的思想,深深地触动了我。
首先,鲁迅在《呐喊》中对中国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素材,通过书中的人物和事件,展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黑暗面。
在小说中,鲁迅以其独特的视角,揭示了封建社会的种种丑陋和荒诞,使人们对这种社会制度产生了深刻的反思。
他通过小说中的形象和情节,深刻地剖析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使人们对这一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其次,鲁迅在《呐喊》中对中国人民的命运进行了深刻的关怀和思考。
他通过小说中的形象和情节,展现了中国人民在封建社会中所承受的苦难和磨难。
他以其独特的笔触和深刻的思想,揭示了中国人民在封建社会中所遭受的不公和不义,使人们对中国人民的命运产生了深刻的关怀和思考。
他通过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深刻地揭示了中国人民在封建社会中所承受的苦难和磨难,使人们对中国人民的命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最后,鲁迅在《呐喊》中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深刻的思想,为中国现代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他以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展现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新风貌和新气象,使人们对中国现代文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他通过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深刻地揭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新特点和新趋势,使人们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之,《呐喊》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和独特风格的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想,深深地触动了我。
通过阅读这部作品,我对中国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中国人民的命运产生了更深刻的关怀和思考,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相信,《呐喊》将会继续影响着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为中国文学注入新的活力。
如何理解鲁迅对国民性问题的思考教学内容
如何理解鲁迅对国民性问题的思考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中国现代文学史考试如何理解鲁迅对国民性问题的思考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塑造了中国国人的个性,在具有独特优越性的同时,也具有许多劣根性。
这些劣根性在近代以来,显得尤为明显。
它造成了中国近代的衰落,阻碍了中国的发展。
因此,引起不少仁人志士的思考,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鲁迅。
鲁迅对国民性的问题的思考,来源于很多方方面面,下面,我将按时间顺序来理解鲁迅的国民性思想。
鲁迅出生于一个士大夫家庭,然而,就在他的童年,“家道中落”,祖父入狱,父亲病故,一个封建大家庭迅速的败落。
作为家中长子,在这一过程中,过早体验了世态的炎凉与人情的冷暖。
“有谁从小康人家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
”由一个高高在上的少爷沦落为人人嫌弃的子弟,这段童年的记忆,直接影响了鲁迅接下来的道路,也深深影响了后来鲁迅对国民性问题的思考与创作。
1898年,鲁迅带着“走异路,逃异地”决绝,远赴南京求学,就读于新式学堂。
在这里,他开始接触维新变法思想和近代科学文化知识,梁启超的“新兴气锐”、“标榜自由”思想、严复的《天演论》进化论思想等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在那个时候,尽管是新式学堂,但仍充满了国人的自大无知之气,充满乌烟瘴气,这让鲁迅深感失望,于是,“所余的还只有一条路:到外国去。
”从1902年起,鲁迅开始留学日本。
这段时期,日本正是蒸蒸日上的时候。
日本取得日俄战争的胜利后,民族主义高涨,思想文化界开始流行讨论国民性的热潮。
由此,鲁迅明确的接触并开始使用“国民性”这一概念。
他开始思考国民性问题,鲁迅当时关注的是三个相关联的问题:“一,怎样才是最理想的人性?二,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三,它的病根何在?”此外,在日本经历的“幻灯片事件”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片中的中国人以及围观的中国人,两者产生的麻木中国人形象深深地刺激了青年鲁迅,开始“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事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
鲁迅小说国民性浅探
鲁迅小说国民性浅探作者:朱志成张云鹏来源:《大经贸》2017年第05期【摘要】鲁迅先生是伟大的文学家,在我国文学发展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
同时,他还是一位思想家,鲁迅小说中有关我国国民性的思考非常深刻,在《呐喊》所收录的作品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在当今国民身上,仍然或多或少存在着某些国民劣根性的痕迹,对鲁迅小说国民性的探索与研究,对当今这个时代,依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鲁迅小说国民性探究一、近代启蒙思潮对鲁迅的影响鲁迅正值青年时代,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最终中国惨败给日本,洋务运动宣告终结。
中日甲午战争之后,轰轰烈烈的民主革命运动便异常猛烈地开展起来。
首当其冲的是,严复在天津《直报》上发表了《论事变之函》、《原强》等作品,率先表达了国民意识,并指出,只有提高国民的精神素养,才能够救国图强。
他在《原强》里列举了导致国家灾难的缘由:民德已衰,民智已低,民力己散,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策略,以拯救国家,那就是:汇聚全国的民力、民智、民德,只有上下同心,才能众志成城,才是强国之本,而这其中尤其以民智最为重要。
严复的这些进步言论,对于其后兴起的国民性改造思潮,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梁启超在此基础上,创造了“新民”学说。
梁启超的“新民”学说,极大地影响了处于成长中的“五四”一代,对于后来五四时期国民性批判主题产生了重要影响。
严复、梁启超、章太炎等人的近代启蒙主义思想,对鲁迅的创作思想影响很大,这与他经历过风雨飘摇的晚清社会,受到当时社会思潮的影响密切相关。
鲁迅从晚清知识分子那里获得了许多这方面的思想积累,这些积累也成为他国民性批判思想系统里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鲁迅小说在本质主义视域下的国民性看看鲁迅几篇小说。
《祝福》中祥林嫂的孩子阿毛遭遇不幸,她见人就说自己的可怜遭遇,想从中得到人们的同情,从心理上得到慰藉。
恰恰相反,对于祥林嫂人们都是唯恐躲避不及,甚至是厌烦,可见人们的冷漠。
《风波》中的七斤,在复辟运动时被人剪掉了辫子,为此受到赵七爷的辱骂与恐吓。
试论“鲁迅国民性批判”思想
试论“鲁迅国民性批判”思想作者:孙登高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02期摘要:国民性批判是鲁迅作品最为显著的特点,它既源于鲁迅对其所处的这一代知识分子不断揭示现实人生弊病的使命的理解,也源于鲁迅不屈的战斗精神和批判精神。
他将犀利而刻毒的批判锋芒指向人们习以为常的病态心理,以挖掘国民的劣根性,从而引起人们对民族思想救疗的注意。
关键词:鲁迅;国民性;国民性批判;国民劣根性中图分类号:I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2-0139-03国民性,又称民族性格,是指一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所积淀形成的文化精神和心理结构。
19世纪至20世纪初,在中国这一片灾难深重的土地上,几千年所沉淀下来文化精神弊端以及畸形的民族心理不断暴露出来:一方面,思想文化转型迫使国民“站队”,中国文化弊端显而易见;另一方面,苦难的中国人民被“生存”所胁迫,病态心理占主导。
鲁迅深刻地意识到“救国救民需先救思想”,于是将目光聚焦于国民的心理特质和性格特点,希望从他们集体无意识的劣根性中寻找到中国陷于危难境地的根源,并尝试探索改造国民思想的新出路,致力于“民族魂”的塑造。
一、国民性批判的焦点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国家尊严的丧失也顺带掠夺了国民的自尊心。
中西方思想文化的冲撞以及长期封建压抑下的畸形思想和病态心理爆发,使得国民在苦难重重的生存环境下,性格、心理迅速发生变异,从而衍化成一类典型的中国人。
鲁迅抓住一类人的典型性格特征,并对其进行分类,以审视国人的劣根性和落后性。
鲁迅在国民性批判的过程中主要将炮火集中于以下几类性格的人:(一)愚昧卑怯的奴性奴性文化是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最为精要的概括。
在几千年封建思想的统治下,国民习惯臣服于逆来顺受、绝对服从的被统治地位,加上儒家文化“和”思想的渗透,自我意识薄弱、反抗精神缺失,国民的性格之中始终带有愚昧卑怯的奴性。
鲁迅在杂文《坟·灯下漫笔》一文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然而下于奴隶的时候,却是数见不鲜的。
江苏高考名著备考《呐喊》简答题及答案
江苏高考名著备考《呐喊》简答题及答案《呐喊》简答题及答案1.鲁迅作品中有大量写“看客”的文字,显示了鲁迅对国民的情感态度,结合你的阅读谈谈你的理解。
答:鲁迅认为,中国国民问题甚多,他一直都在思考并探讨,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中国国民性最缺乏的是什么?它的病根何在?他强烈感受到国民的麻木愚昧,希望国民能够警醒,不再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
所以作品中关于看客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看客的嘲讽,对国民性弱点的揭示。
作品中,我们看到那些看客们麻木无聊到什么程度,他们鉴赏着阿Q调戏小尼姑,因为自己没有亲自上阵而不能十分过瘾,只能“九分得意的笑”;他们听着阿Q从城里回来给他们讲杀革命党的故事,也觉得过瘾,听到最后是“欣然”了。
特别是最后阿Q被杀的路上,这一群看客们发出豺狼的嗥叫一般的声音来;作者把看客们比作狼,可见鲁迅不仅把统治者看成是杀人者、吃人者,同样也把看客看作是间接的吃人者和杀人者。
作品最后以讽刺看客作结,可见作者在作品中对看客的批判和讽刺也是他要表现的一个重要方面。
2.鲁迅在《的成因》中说,他创作这部小说,经历了由“开心”到“不很开心”到“认真”的过程。
读者阅读这部小说,也会经历一个由乐到悲的过程。
说说你对这部小说笑中含泪的艺术特色的体会。
答:作者刻画了一个悲剧性的人物,表达一个十分严肃的主题,但作者却用喜剧的艺术手法来表现。
我们看这篇作品,首先当然是觉得阿Q 这人可笑,未庄这批人都像是在舞台上表演的小丑,读者仿佛是一个始终关注着未庄人一举一动的旁观者。
可是,越往后看,会越觉得阿Q的可悲可怜,他那被赵太爷逼得失去生计,不得不去尼姑庵里偷萝卜吃,被迫离开未庄去城里当小偷的情景,难道不让人心酸?尤其最后被枪毙的结局,在读者怪他糊涂的同时,难道不痛恨那些压迫者?假如多看几遍,细细咀嚼,就更能从喜中品出悲来。
这是一种含泪的笑。
鲁迅一生思考国民性问题,思考中国历史循环怪圈问题,这样重大问题同样表现在他的这篇作品中。
呐喊读后感
呐喊读后感
《呐喊》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通过这部小说,我们可以
深刻地感受到作者对于社会现实的痛苦和无奈。
小说中描绘了主人
公的生活经历和内心世界,以及对于社会的不满和愤怒。
读完《呐喊》,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者对于社会现实的呐喊和
抗议。
在小说中,主人公面对着社会的种种不公和压迫,他的内心
充满了愤怒和绝望。
这种绝望和无助让人心痛,也让人思考。
我们
生活在一个复杂而残酷的社会中,每个人都可能面对着各种各样的
困难和挑战,而这些困难和挑战有时候会让我们感到束手无策,甚
至绝望。
同时,读完《呐喊》,我也感受到了作者对于人性的深刻思考。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主人公的遭遇和内心独白,揭示了人性的丑恶
和扭曲。
社会的残酷和无情让人们变得冷漠和自私,而这种冷漠和
自私又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的不公和不平等。
这种恶性循环让人不禁
感到悲哀和无奈。
总的来说,读完《呐喊》,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者对于社会现
实和人性的深刻思考,也让我对于社会和人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对于社会保持清醒的认识,对于人性保持着善良的信念,让我们共同努力,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呐喊读后感
呐喊读后感
《呐喊》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这部小说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文学风格在文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读完《呐喊》,我深受触动,感慨万千。
小说中对于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于人性的揭示让我深感震撼。
作者通过对于当时社会的描绘,展现了社会的黑暗和残酷,同时也揭示了人性的丑陋和懦弱。
作为一个文学作品,它不仅仅是一部小说,更是一种对于社会的控诉和对于人性的反思。
在阅读过程中,我不禁感叹鲁迅先生的勇气和坚定。
他以犀利的笔触和深刻的思想揭示了社会的丑恶,用文字呐喊着对于社会的不满和对于人性的拷问。
他的作品激励着每一个读者,让我们不断思考社会现实和人性的本质,勇敢地去面对和改变。
《呐喊》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文学的力量,它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达,更是一种社会责任和思想启迪。
通过阅读《呐喊》,我更加坚定了对于社会的关怀和对于人性的探索,也更加珍惜每一次思想的碰撞和心灵的触动。
总之,《呐喊》是一部让人深思的作品,它让我对于社会和人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更加热爱文学,期待着更多的作品能够像《呐喊》一样,触动人心,唤醒思想。
呐喊读后感
呐喊读后感
《呐喊》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这部小说以其激烈的笔触和深刻的思想,深深地触动了我。
小说中的主人公孔乙己是一个被社会排斥的底层人物,他的悲惨遭遇让人心痛。
他对生活的绝望和对社会的不满,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他内心的呐喊。
他的命运让我思考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扭曲。
在这个世界上,底层人民的命运是如此的悲惨,他们的呐喊往往被无情地忽视和压制。
通过阅读《呐喊》,我对社会的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更加关注弱势群体的处境。
同时,我也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更深刻的思考,不再轻易地对他人嘲讽和排斥,而是更加关心和理解他人的内心世界。
总的来说,读完《呐喊》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鲁迅先生对社会的批判和对人性的关怀。
这部小说让我思考了很多,也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生活,更加关心他人的处境。
希望我们都能够对社会多一些关怀,对他人多一些理解,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
年
第
九
期
东南传播文/李正心
从《呐喊》看鲁迅对国民性的思考
【内容提要】作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的成就是多方面的,而改革中国社会是鲁迅毕生探索的重大课题。
改革国民性的思想,是鲁迅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改革国民性的思想”就成为我们解读鲁迅的一把钥匙。
【关键词】鲁迅观国民性思考
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反复思考和探索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改革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旧中国积贫积弱的面貌,其中,改造国民性是首要课题。
许多有识之士从本民族的文化思想、心理素质方面去寻找原因,并且几乎都在思想、精神领域内提出救国济民的主张。
作为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鲁迅十分重视中国的思想革命,把中国国民性的改造当作自己的第一要务。
据许寿裳回忆,早在日本留学初期,鲁迅就在思考以下三个相关的命题:1、怎样才是最理想的人性?2、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3、它的病根何在?实际上,鲁迅的许多小说,都在对这三个命题进行诠释。
《呐喊》是鲁迅先生的第一部小说集,收集了他自1918年至1922年间所写的小说14篇,在这里,我们通过《呐喊》中的几篇小说来分析鲁迅先生对于中国国民性的思考。
鲁迅在《<呐喊>自序》里着重提到了自己人生经历中的一次重大转折,那就是弃医从文。
他原本抱着救治苍生的思想到日本学医,企盼回国后能够救治
无数像他父亲一样不幸患病的中国人,而就是在日本的医学课堂上,一个偶然事件促使他改变了初衷,起因是一次从幻灯片上他看到了久违的中国人:一个被日本人绑了即将被砍头的中国人,周围是“显出麻木神情”的一群充当看客的中国人。
这使他强烈地意识到“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作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
”于是他“弃医从文”,转而“提倡文艺运动”。
在《<呐喊>自序》中鲁迅也明确指出,“呐喊”二字除了有为勇猛的革命前驱助威帮阵而呼喊之意外,再就是为了唤醒精神麻木的人们,“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鲁迅:《我怎么作起小说来》)。
所谓“揭出病苦”,“既包括揭露封建统治集团对人民群众在政治上、经济上的压迫和剥削,也包括揭露封建专制主义在文化思想上对人民群众的毒害和摧残”。
而揭露在愚民政策钳制下国民精神的弱点则成为鲁迅先生工作的重心。
这无不体现在《呐喊》所收录的几部作品中。
先来看较早发表的《孔乙己》,这篇小说的实际意义远比我们以往的认识要深远得多。
小说通过孔乙己这个落魄书生的境遇告诉人们,科举制度是怎样害苦了孔乙己以及和孔乙己同时代的无数的读书人;我们更应该看到小说通过酒店小伙计那貌似轻松却分明带着嘲弄口吻的讲述和周围人开心的笑声为我们展示了那个时代真实的生活场景,真实地呈现出那个时代的人情的冷漠、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淡漠以及那个由冷漠的人们组成的异常“凉薄”的社会环境,使人痛切地感受着孔乙己生活的那个社会是怎样的一个社会,孔乙己曾经是怎样地
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反复思考和探索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改革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旧中国积贫积弱的面貌,其中,改造国民性是首要课题。
许多有识之士从本民族的文化思想、心理素质方面去寻找原因,并且几乎都在思想、精神领域内提出救国济民的主张。
学
术
平
台
—
文
化
传
播
93
2007年第九期(总第三十七期)
推进创新理论探索创新实践DONGNANCHUANBO
生活在那样的一个社会中。
小说的批判力度不言而喻。
另一部小说《药》则塑造了辛亥革命前后一群不觉悟的市民形象。
他们愚昧、麻木、迷信、落后而不自知。
“人血馒头”是否可以治痨病,即使在华小拴死后他们恐怕也不会有丝毫怀疑,至于那馒头蘸的是革命者夏瑜的鲜血还是随便一个什么人的鲜血,对于他们来说没什么两样。
他们唯一感兴趣的是各自的切身利益:康大叔所关心的是他通过这个“人血馒头”实实在在弄到了几块大洋;华老栓所关心的是自己的儿子吃下这个“人血馒头”能够保住性命,延续子嗣,为华家传宗接代;而其他更多的人则是随着康大叔故意夸张的讲述一起哄笑。
他们怎能知道在他们哄笑着革命者夏瑜的“奇谈怪论”时,也在“哄笑”着自己的愚昧无知!他们在这哄笑中似乎得到一丝的快慰,读者也从这哄笑中感受到无限的悲哀。
希望他们对革命者有所理解和支持吗?那是天方夜谭。
甚至就连革命者夏瑜的母亲都不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儿子究竟在做着怎样的事情,那事情对于广大的劳苦大众究竟意味着什么。
辛亥革命就是在如此薄弱的群众基础之上爆发的。
我们不能不说这是资产阶级革命者的悲哀,但同时又不得不客观地承认当时的民众受封建流毒影响甘当顺民的思想有多深、在思想意识里对革命的要求是多么微茫。
《故乡》则为我们活画出了一个在“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的重重压迫之下,苦得“像一个木偶人”一样的中年闰土的形象。
他已经苦得近乎麻木,简直没有知觉了。
这些中年“闰土”们对外界所发生的任何事情无论采取多么冷淡的态度,读者都会不足为怪。
至于《阿Q正传》里的阿Q,更是“现代中国人沉默的灵魂的艺术典型”,是鲁迅先生站在制高点上对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农村不觉悟的贫雇农的一个典型的高度而凝练的概括。
“精神胜利法”一出,众人皆惊,惴惴如当众被剥光了衣服,更有人自动对号入座,指责鲁迅先生盗取了他们的隐私,可见这“精神胜利法”不只是农村贫雇农身上所特有的顽症,它更是所有中国人身上普遍存在的痼疾。
如今它早已超越了时空,依然成为世人谈论的话题,正是因为它反映了人性普遍的弱点。
正像鲁迅先生自述的那样:“实不以滑稽或哀怜为目的”,是想“暴露国民的弱点”,“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灵魂来”。
足可见先生用心之良苦。
我们不能不注意到鲁迅先生在“暴露国民的弱点”的同时,也为我们塑造了一些具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的中国国民的形象。
如1920年写的《一件小事》,通过记叙“我”与车夫对待那个跌倒的老女人的不同态度,呈现了一个普通车夫的形象,以“我”——
—一个知识分子的“渺小”衬托了车夫——
—一个普通劳动人民的“高大”,赞扬了普通劳动人民身上依然保存着的关心他人疾苦的最朴实的人道主义的美德。
《故乡》中的少年闰土,更是一个为人所称道的放射着夺目光彩的小英雄形象。
你看,“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闰土的心里有无
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他的身上,充满着童真、聪颖、智慧、机敏,充满着一个天真可爱的儿童所应具有的作为一个自然人的全部灵性。
在“我”的心目中,少年闰土就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小英雄。
如果说闰土是一个小英雄的话,那么,《社戏》则为我们塑造了一群小英雄的形象。
这里有胆大又心细的双喜,有最先提议吃罗汉豆的桂生,还有主张偷自家罗汉豆的阿发,各个头脑灵活,纯朴可爱,同时又都是弄潮的好手。
他们出色地完成了保护“我”看社戏的任务。
在他们身上流淌着的正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绵延不断、代代相传的勤劳勇敢的优秀品质。
让人可惜的是,如此勇敢、机智、有活力,充满创造性的少年小英雄,一旦长大成人,则不见了少年时的踪影,继而代之的不是阿Q,便是小D、王胡之流,至少也是个近乎麻木的中年闰土。
多么可怕的现实,却又是真实的中国,足可引起国人的警醒。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鲁迅先生对于国人身上的传统美德是大加赞赏并欲极力弘扬之的;而对于国民的劣根性,他也不是一味地讽刺、挖苦,更不是冷眼旁观,而是以其惯有的悲悯之心加以刻画描写,希望引起“疗救的注意”。
鲁迅先生曾向国人发出这样的忠告:“……否则,报应是永远无药可医,一切牺牲全都白费”(《华盖集-忽然想到》);“长此以往,中国人总有一天要从‘世界’人中挤出”(《热风-随感录三十六》)。
饱受战乱和动乱之苦的中华民族,在新旧世纪交替的今天,正以崭新的面貌向世人昭示着它的强大,迎接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到来。
眼下,似乎已没有被“挤出”的危险,但鲁迅先生的担忧并非多余,他在许多作品中反复揭示的“国民的劣根性”有许多至今依然顽固地“驻守”在国人的身上,严重影响着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
站在一定的高度反思国人的整体素质仍十分必要。
这应该是我们今天重读鲁迅及其作品的意义之所在。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小说全集》
2、鲁迅www.lidicity.com/lx
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4、《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5、张晓黎:《鲁迅灵魂写作的阐释:对<呐喊>.<彷徨>的解读》,《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9—1.
6、郎伟:《对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重新认识》,《宁夏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4.
7、谢淑玲:《鲁迅小说与忧患意识》,《丹东师专学报》(哲社版)1993—1.
(作者: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福建师范大学在读硕士)
(责任编辑:连水兴)
学术平台——
—文化传播
94
2007年第九期东南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