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_呐喊_看鲁迅对国民性的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

东南传播文/李正心

从《呐喊》看鲁迅对国民性的思考

【内容提要】作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的成就是多方面的,而改革中国社会是鲁迅毕生探索的重大课题。改革国民性的思想,是鲁迅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改革国民性的思想”就成为我们解读鲁迅的一把钥匙。

【关键词】鲁迅观国民性思考

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反复思考和探索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改革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旧中国积贫积弱的面貌,其中,改造国民性是首要课题。许多有识之士从本民族的文化思想、心理素质方面去寻找原因,并且几乎都在思想、精神领域内提出救国济民的主张。作为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鲁迅十分重视中国的思想革命,把中国国民性的改造当作自己的第一要务。据许寿裳回忆,早在日本留学初期,鲁迅就在思考以下三个相关的命题:1、怎样才是最理想的人性?2、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3、它的病根何在?实际上,鲁迅的许多小说,都在对这三个命题进行诠释。《呐喊》是鲁迅先生的第一部小说集,收集了他自1918年至1922年间所写的小说14篇,在这里,我们通过《呐喊》中的几篇小说来分析鲁迅先生对于中国国民性的思考。

鲁迅在《<呐喊>自序》里着重提到了自己人生经历中的一次重大转折,那就是弃医从文。他原本抱着救治苍生的思想到日本学医,企盼回国后能够救治

无数像他父亲一样不幸患病的中国人,而就是在日本的医学课堂上,一个偶然事件促使他改变了初衷,起因是一次从幻灯片上他看到了久违的中国人:一个被日本人绑了即将被砍头的中国人,周围是“显出麻木神情”的一群充当看客的中国人。这使他强烈地意识到“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作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于是他“弃医从文”,转而“提倡文艺运动”。

在《<呐喊>自序》中鲁迅也明确指出,“呐喊”二字除了有为勇猛的革命前驱助威帮阵而呼喊之意外,再就是为了唤醒精神麻木的人们,“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鲁迅:《我怎么作起小说来》)。所谓“揭出病苦”,“既包括揭露封建统治集团对人民群众在政治上、经济上的压迫和剥削,也包括揭露封建专制主义在文化思想上对人民群众的毒害和摧残”。而揭露在愚民政策钳制下国民精神的弱点则成为鲁迅先生工作的重心。这无不体现在《呐喊》所收录的几部作品中。

先来看较早发表的《孔乙己》,这篇小说的实际意义远比我们以往的认识要深远得多。小说通过孔乙己这个落魄书生的境遇告诉人们,科举制度是怎样害苦了孔乙己以及和孔乙己同时代的无数的读书人;我们更应该看到小说通过酒店小伙计那貌似轻松却分明带着嘲弄口吻的讲述和周围人开心的笑声为我们展示了那个时代真实的生活场景,真实地呈现出那个时代的人情的冷漠、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淡漠以及那个由冷漠的人们组成的异常“凉薄”的社会环境,使人痛切地感受着孔乙己生活的那个社会是怎样的一个社会,孔乙己曾经是怎样地

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反复思考和探索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改革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旧中国积贫积弱的面貌,其中,改造国民性是首要课题。许多有识之士从本民族的文化思想、心理素质方面去寻找原因,并且几乎都在思想、精神领域内提出救国济民的主张。

93

2007年第九期(总第三十七期)

推进创新理论探索创新实践DONGNANCHUANBO

生活在那样的一个社会中。小说的批判力度不言而喻。

另一部小说《药》则塑造了辛亥革命前后一群不觉悟的市民形象。他们愚昧、麻木、迷信、落后而不自知。“人血馒头”是否可以治痨病,即使在华小拴死后他们恐怕也不会有丝毫怀疑,至于那馒头蘸的是革命者夏瑜的鲜血还是随便一个什么人的鲜血,对于他们来说没什么两样。他们唯一感兴趣的是各自的切身利益:康大叔所关心的是他通过这个“人血馒头”实实在在弄到了几块大洋;华老栓所关心的是自己的儿子吃下这个“人血馒头”能够保住性命,延续子嗣,为华家传宗接代;而其他更多的人则是随着康大叔故意夸张的讲述一起哄笑。他们怎能知道在他们哄笑着革命者夏瑜的“奇谈怪论”时,也在“哄笑”着自己的愚昧无知!他们在这哄笑中似乎得到一丝的快慰,读者也从这哄笑中感受到无限的悲哀。希望他们对革命者有所理解和支持吗?那是天方夜谭。甚至就连革命者夏瑜的母亲都不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儿子究竟在做着怎样的事情,那事情对于广大的劳苦大众究竟意味着什么。辛亥革命就是在如此薄弱的群众基础之上爆发的。我们不能不说这是资产阶级革命者的悲哀,但同时又不得不客观地承认当时的民众受封建流毒影响甘当顺民的思想有多深、在思想意识里对革命的要求是多么微茫。

《故乡》则为我们活画出了一个在“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的重重压迫之下,苦得“像一个木偶人”一样的中年闰土的形象。他已经苦得近乎麻木,简直没有知觉了。这些中年“闰土”们对外界所发生的任何事情无论采取多么冷淡的态度,读者都会不足为怪。

至于《阿Q正传》里的阿Q,更是“现代中国人沉默的灵魂的艺术典型”,是鲁迅先生站在制高点上对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农村不觉悟的贫雇农的一个典型的高度而凝练的概括。“精神胜利法”一出,众人皆惊,惴惴如当众被剥光了衣服,更有人自动对号入座,指责鲁迅先生盗取了他们的隐私,可见这“精神胜利法”不只是农村贫雇农身上所特有的顽症,它更是所有中国人身上普遍存在的痼疾。如今它早已超越了时空,依然成为世人谈论的话题,正是因为它反映了人性普遍的弱点。正像鲁迅先生自述的那样:“实不以滑稽或哀怜为目的”,是想“暴露国民的弱点”,“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灵魂来”。足可见先生用心之良苦。

我们不能不注意到鲁迅先生在“暴露国民的弱点”的同时,也为我们塑造了一些具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的中国国民的形象。

如1920年写的《一件小事》,通过记叙“我”与车夫对待那个跌倒的老女人的不同态度,呈现了一个普通车夫的形象,以“我”——

—一个知识分子的“渺小”衬托了车夫——

—一个普通劳动人民的“高大”,赞扬了普通劳动人民身上依然保存着的关心他人疾苦的最朴实的人道主义的美德。

《故乡》中的少年闰土,更是一个为人所称道的放射着夺目光彩的小英雄形象。你看,“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闰土的心里有无

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的身上,充满着童真、聪颖、智慧、机敏,充满着一个天真可爱的儿童所应具有的作为一个自然人的全部灵性。在“我”的心目中,少年闰土就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小英雄。

如果说闰土是一个小英雄的话,那么,《社戏》则为我们塑造了一群小英雄的形象。这里有胆大又心细的双喜,有最先提议吃罗汉豆的桂生,还有主张偷自家罗汉豆的阿发,各个头脑灵活,纯朴可爱,同时又都是弄潮的好手。他们出色地完成了保护“我”看社戏的任务。在他们身上流淌着的正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绵延不断、代代相传的勤劳勇敢的优秀品质。

让人可惜的是,如此勇敢、机智、有活力,充满创造性的少年小英雄,一旦长大成人,则不见了少年时的踪影,继而代之的不是阿Q,便是小D、王胡之流,至少也是个近乎麻木的中年闰土。多么可怕的现实,却又是真实的中国,足可引起国人的警醒。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鲁迅先生对于国人身上的传统美德是大加赞赏并欲极力弘扬之的;而对于国民的劣根性,他也不是一味地讽刺、挖苦,更不是冷眼旁观,而是以其惯有的悲悯之心加以刻画描写,希望引起“疗救的注意”。

鲁迅先生曾向国人发出这样的忠告:“……否则,报应是永远无药可医,一切牺牲全都白费”(《华盖集-忽然想到》);“长此以往,中国人总有一天要从‘世界’人中挤出”(《热风-随感录三十六》)。

饱受战乱和动乱之苦的中华民族,在新旧世纪交替的今天,正以崭新的面貌向世人昭示着它的强大,迎接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到来。眼下,似乎已没有被“挤出”的危险,但鲁迅先生的担忧并非多余,他在许多作品中反复揭示的“国民的劣根性”有许多至今依然顽固地“驻守”在国人的身上,严重影响着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站在一定的高度反思国人的整体素质仍十分必要。这应该是我们今天重读鲁迅及其作品的意义之所在。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小说全集》

2、鲁迅www.lidicity.com/lx

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4、《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5、张晓黎:《鲁迅灵魂写作的阐释:对<呐喊>.<彷徨>的解读》,《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9—1.

6、郎伟:《对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重新认识》,《宁夏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4.

7、谢淑玲:《鲁迅小说与忧患意识》,《丹东师专学报》(哲社版)1993—1.

(作者: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福建师范大学在读硕士)

(责任编辑:连水兴)

学术平台——

—文化传播

94

2007年第九期东南传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