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油器结构原理图
化油器构造原理
化油器化油器化油器(carburetor)的构造可分五种装置:起动装置;怠速装置;中等负荷装置;全负荷装置;加速装置。
化油器的作用将必然数量的汽油与空气混合,以使发动机正常运转。
若是没有足够的燃油与空气混合,那么发动机将在“贫油”状态下运转,这将使发动机停止运转,也可能会损坏发动机。
若是有过量的燃油与空气混合,那么发动机将在“富油”状态下运转,这也将使发动机停止运转(化油器溢油),或运转时产生大量的烟,或运转状况恶劣(容易发生问题、停转),或最最少是浪费燃油。
目录分类构造零件工作原理工作系统综述主油系怠速系统省油器加浓系统加速系统起动系统保护方式出现故障的原因故障的分析与排除起动困难怠速不稳过渡不良动力不足化油器漏油油耗高分类构造零件工作原理工作系统综述主油系怠速系统省油器加浓系统加速系统起动系统保护方式出现故障的原因故障的分析与排除起动困难怠速不稳过渡不良动力不足化油器漏油油耗高分类化油器分为简单化油器和复杂化油器。
化油器还可分为下吸式与平吸化油器式。
化油器从骨气门的型式上分,又可分为转动式和起落式。
转动式骨气门,是在化油器喉管与进气管之间,设置一绕轴旋转的圆盘形的骨气门,改变进气道的流通面积。
起落式骨气门其构造为一桶形式板形骨气门,在喉管处作上下运动,改变喉管处的通道面积,摩托车化油器多采用此种形式。
还有一种化油器是二者的混合形式,用人控制转动式骨气门,用膜片控制起落式骨气门,这在摩托车上也常采用,称做CV式。
构造简单的化油器由上中下三部份组成,上部份有进气口和浮子室,中间部份有喉管、量孔、喷管,下部份有骨气门等。
浮子室是一个矩形容器,存储着来自汽油泵的汽油,容器里面有一只浮子利用浮面(油面)高度控制着进油量。
中部的喷管一头进油口与浮子室的量孔相通,另一头出油口在喉管的咽喉处。
喉管呈蜂腰状,两头大中间小,其中间咽喉处的截面积最小,当发动机启动时活塞下行产生吸力,吸入的气流通过咽喉处时速度最大,静压力却最低,故喉管压力小于大气压力,也就是说喉管咽喉处与浮子室之间产生了压力差,即有了人们常说的"真空度",压力差愈大真空度愈大。
国三化油器资料
2 本体
1、本体喉口上、下R相等; 2、柱塞调节螺钉孔螺纹粗牙M4; 3、本体无脱附口;
1、本体喉口上、下R不同; 2、柱塞调节螺钉孔螺纹细牙M5; 3、在柱塞调节螺钉下方带脱附口; 4、主喷管同轴度公差加严;
3 量孔 主油针
4
精度一般
1、卡槽式; 2、表面处理:镀Ni-P;
精度加严
1、压铆式; 2、表面处理:镀Ni,提高硬度及耐久性
23
欧Ⅲ化油器
2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9
17
15 IDLE
国Ⅲ化油器介绍
对中小负荷的供油特性进行调 整, 降低50km/h前的CO、HC 及NOx排放值。
P-1
P-2
P-3
WOT
工况点
A/F
产品类型
系统原理
主要特点
设备保证
国Ⅲ精调化油器介绍
1、化油器结构设计变化:
本体
油针固定架
主油针
柱塞
2、生产设备能力投入:
过渡孔加工机
• DPD24J
应对燃油蒸 发脱附口
固定架结 构改进
油针表面 镀Ni处理
主喷管镀 Ni-P处理
铆接
材料:铝 合金6061
外径精度加 严
表面硬阳极 氧化后再喷 涂特富龙
• CPZ26\CPZ27
国III化油器与欧II产品的区别
序 产品
号
不同点
国II产品
国III产品
1 产品型号
PZ26、PZ27等
CPZ26B、CPZ27B
油针自动分检机
3、工艺/品质能力保证:
改变表面处理工艺,使主
油针和主喷管的表面硬度
提高,提高耐磨性
小孔测定器
国三化油器资料
•
国III化油器与欧II产品的区别 CPZ19与PZ19
①、柱塞不同 ②、柱塞弹簧不同 ③、柱塞调节螺钉不同 ④、主油针不同(PZ19为卡槽式 CPZ19为压铆式) ⑤、主油针压簧不同 ⑥、油针固定架不同 3、CPZ19B系列为国三化油器,在 拉线支架侧压脱附口接管(如图四)
图三
图四
脱附口接管
Hale Waihona Puke 国III化油器与欧II产品的区别
国II柱塞弹簧 与国II柱塞弹簧配套
国Ⅲ方案在主机厂相关车型上的试验数据
工况排放(国3测试)结果 机型 CO 国3标准限值 1# 2# 3# ≤2.0 0.58 0.79 0.69 HC ≤ 0.8 0.127 0.329 0.157 NO x ≤ 0.15 0.092 0.112 0.109 OK OK OK 评价
国Ⅲ化油器介绍
1.CPZ26化油器
2.CPZ27化油器
柱 塞 式 化 油 器
3.CPZ19化油器
膜 片 式 化 油 器
4.DPD24J化油器
国Ⅲ化油器介绍
欧Ⅲ化油器系统原理图
二次空气阀
排气后处理
触媒
产品类型
系统原理
主要特点
设备保证
国Ⅲ化油器介绍
产品提升方向:
①
②
/±10%
/±10%
③
国Ⅲ化油器介绍
3 4 5 6 7 8 9 10
量孔 主油针
精度一般 1、卡槽式; 2、表面处理:镀Ni-P; 表面处理:镀Ni-P M卡簧
主喷管 主油固定形式
柱塞 柱塞调节螺钉 柱塞弹簧 柱塞盖
2、柱塞调节螺钉槽平面;
1. 2. 无密封圈; 粗牙M4
1、主油针装配部位倾斜; 2、柱塞调节螺钉槽斜面;
汽车化油器结构与原理ppt课件
5、产品变型号 举例:CAH101 EQH101 BJH201A BSH101
第六节 典型化油器构造
〔一一、〕C类AH型1:01单腔 双重喉管 下吸式 平衡式浮子室
〔二〕总体构造 、、Fra bibliotek上体:浮子室盖
〔进油系〕
和进气道〔
阻风门〕
中体:浮子室
最 大 增 加 油 分 子 密 集 ,燃 烧 最 快 ,压 力 高 ,热 损
18% 少,Ne 最大,Ge
减少 增加 油分子较密集,燃烧快,Ne
2%
4% 空气量 ,燃烧不完全,Ge。
减少 最 空气量 ,供油量,燃烧缓慢,
8%
小 Ne ,能完全燃烧,Ge 最小。
化 油 器 回 火 ,不 能 工 作 ,温 度 升 高 ,α
三、混合气浓度与汽油机性能关系
一
三
不同α值对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性的影响
混合气的 α值
过浓 0.87 至 0.43
浓 13.2/15=0.88
标准 15/15=1
稀 16.6/15=1.11
过稀 1.13 至 1.33
Ne
Ge
发动机的动力性、
(Kw) (油耗
经济性解释
率)
放炮,不能工作 0.4 至 0.5 为 火焰传播上限,燃烧室积炭。
4、加浓安装
(1)机械式加浓安装 a、构造(略)
b、任务油路
当节气门开 度超越85% 以后,
汽油从浮子室 加浓阀
加浓量孔 功率量孔
主喷口喷出。
〔2〕真空式加浓安装
a、构造(略) b、任务油路
当柱塞上方 的真空度降 到一定程度 时,活塞落 下: 汽油从浮子室
汽车构造-课件-第04章汽油机燃料供给系讲解
6
AUTOMOBILE STRUCTURE
概述
4、可燃混合气浓度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对应于燃料消耗率最低时的可燃混合
气称为经济混合气。经济混合气的成分
一般在
a
1.05~1.15
的范围内。
发动机输出功率最大时的可燃混合 气称为功率混合气。不同的汽油机,功
率混合气的成分一般在a 0.85 ~ 0.95
1—空气滤清器;2—化油器;3—排气管;4—汽油箱;
5—汽油表传感器;6—排气消声器;7—汽油滤清器;8—汽油泵
2019/5/31
10
AUTOMOBILE STRUCTURE
化油器式燃料供给系简介
2、简单化油器及其工作过程
2019/5/31
简单化油器工作示意图
11
1 加速踏板
2
主喷管
3
喉管
4
阻风门
2019/5/31
17
AUTOMOBILE STRUCTURE
化油器式燃料供给系简介
(3)加浓系统 加浓系统在大负荷及全负荷时额外供
给一部分汽油,保证混合气为功率混 合气,使发动机发出最大的功率。
有了这套补偿加浓系统,就可以将主 供油系统设计得只提供最经济稀混合 气,而不必考虑全负荷及大负荷时的 动力性要求,故也称为省油系统或省 油器。
20
AUTOMOBILE STRUCTURE
化油器式燃料供给系简介
(5)起动系统 起动系统的功用是当发动机在冷态下起动时,在化油器内形成极浓的 可燃混合气,使进入气缸的可燃混合气中含有足够的汽油蒸汽,以保 证发动机能顺利起动。
起动系统
(左)阻风门全开
(右)阻风门关闭
1-螺钉;2-阻风门摇臂;3-支架;4-钢丝;5-阻风门
化油器结构
化油器结构引言化油器是内燃机中的关键部件之一,它负责将汽油与空气混合,并将混合物送入发动机中燃烧。
化油器的构造直接影响着发动机的运行性能和燃油的使用效率。
本文将详细介绍化油器的结构、各个零件的功能以及工作原理。
结构概述化油器的结构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空气进口:空气通过空气滤清器进入化油器,在进入化油器之前,空气经过滤清器,清除其中的杂质和灰尘。
2.汽油进口:汽油通过燃油管道进入化油器内部,在进入化油器之前,汽油经过燃油泵提供的压力。
3.雾化喷嘴:雾化喷嘴是化油器的核心部件之一,它将压力提供的汽油雾化成微小的颗粒,以便更好地与空气混合。
4.混合室:混合室用于将雾化的汽油与空气混合,使其达到适合燃烧的混合比例。
5.调节器:调节器可以根据发动机的负荷和转速变化,调整混合的富油或稀油比例,以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运行。
6.怠速节流阀:怠速节流阀用于控制发动机怠速时的空燃比,并通过调整空气的流量来保持发动机的平稳运行。
各部分功能空气进口空气进口是化油器里的第一个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将外界空气引入化油器内。
在进入化油器之前,空气会先通过空气滤清器进行过滤,以去除其中的杂质和灰尘,保证空气的纯净度。
汽油进口汽油进口是化油器内的第二个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将汽油从燃油管道中引入化油器内。
汽油通过燃油泵提供的压力流入化油器,以便后续处理。
雾化喷嘴雾化喷嘴是化油器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它的主要作用是将汽油雾化成微小的颗粒,以便与空气更好地混合。
雾化喷嘴通常由数个细小的喷孔组成,当汽油通过喷孔时,会产生高速的涡流,将汽油雾化成更小的颗粒。
混合室混合室是将雾化的汽油与空气混合的地方。
在混合室中,汽油和空气混合后形成可燃的燃料混合物,以供发动机燃烧使用。
混合室的结构设计和尺寸可以影响混合物的比例,从而影响燃烧效果和燃油的使用效率。
调节器调节器是化油器内的一个调节装置,它根据发动机的负荷和转速变化,自动调整混合的富油或稀油比例,以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运行。
化油器的结构分解图
化油器的结构分解图工作原理图及展开示意图化油器分解图1、化油器上本体2、阻风门真空控制器3、电磁怠速关闭阀4、真空控制加浓柱塞5、密封垫6、浮子7、进油针阀8、加速泵传动杆9、加速泵操纵杆10、加速泵推杆11、密封垫12、怠速空气量孔13、主腔怠速量孔14、螺丝堵15、主腔主量孔16、加浓阀17、挡板18、副腔主量孔19、主腔空气补偿量孔20、主腔乳化泡沫管21、副腔空气校正量孔22、副腔乳化泡沫管23、副腔真空控制器24、空调真空控制器25、操纵拉索支架26、化油器下本体27、节气门操纵摇臂28、怠速调整螺钉29、一氧化碳调整螺钉30、加速泵盖31、加速泵皮膜化油器工作原理图1、节气门2、阻风门3、怠速空气量孔4、螺丝堵5、主腔怠速量孔6、电磁怠速关闭阀7、一氧化碳调整螺钉8、加速泵喷管9、加速泵针阀10、加速泵11、主腔小喉管12、加浓柱塞13、主腔乳牛化泡沫管14、推杆15、加浓阀量孔16、主腔主量孔17、副腔过渡泡沫管18、怠速喷口19、节气门拉索20、副腔过渡喷口21、连杆22、副腔过渡喷口23、副腔过渡量孔24、副腔真空控制器25、副腔乳化泡沫管化油器展开示意图1、化油器上本体2、进油口接头3、进油口滤网4、可调针阀座5、副腔过渡泡沫管6、副腔乳化泡沫管7、副腔空气校正量孔8、副腔小喉管组件9、副腔小喉管喷嘴10、副腔小喉管11、加速泵出油针阀12、加速泵喷管13、主腔小喉管14、阻风门15、主腔小喉管喷嘴16、主腔小喉管组件17、主腔空气补偿量孔18、主腔乳化泡沫管19、主腔主量孔20、怠速空气量孔21、加浓柱塞22、加速泵推杆23、加速泵操纵杆24、推杆25、球阀26、加浓阀量孔27、加速泵28、加速泵球阀29、空调真空控制器30、主腔怠速量孔31、主腔过渡喷口32、一氧化碳调整螺钉33、电磁怠速关闭阀34、摇臂35、主腔节气门36、怠速调整螺钉37、摇臂38、副腔节气门39、副腔真空控制器40、副腔过渡喷口41、副腔主量孔42、副腔过渡量孔43、浮子44、化油器下本体45、阻风门直空控制器46、进油针阀。
摩托车化油器基础工作原理
摩托车化油器基础工作原理一、化油器的功用与工作原理摩托--化油器解剖图化油器本体孔工作原理图为化油器的结构示意图。
内燃机工作时,吸入的空气流经喉管时流速增高,使该处产生真空,将浮子室中的燃油经主量孔和喷口吸出,喷入喉管。
燃油被高速空气流所雾化,并与之混合,混合过程一直延续到气缸内。
用节气门调节供入气缸的混合气量。
化油器工作系统这样简单的化油器尚不能满足内燃机在各种工况下对混合气成分的要求。
因而,一般内燃机,尤其是汽车内燃机所用的化油器还需要有其他系统,包括主油系、怠速系统、加浓系统、加速系统和起动系统。
主油系主油系是化油器的主要供油系统。
常用的主油系校正(补偿)方法有3种:①用渗入空气补偿;②用油针改变主量孔面积;③同时改变喉口和主量孔的面积。
其中以第一种方法应用较为普遍。
空气补偿方法是在主量孔与喷口之间加入主空气量孔和泡沫管,由此渗入空气,以降低主量孔处的真空度,从而控制燃油流量,可得到要求的混合气成分。
为使混合气成分稳定,浮子室有与大气相通的通孔,用浮子控制进油针阀使浮子室中燃油的液面高度保持稳定。
通常液面比喷口低5~6毫米,以防止内燃机倾斜时燃油溢出。
喉管的形状和尺寸决定空气流速和真空度,从而影响内燃机的充气量、主油系的供油和燃油雾化情况。
为了得到高速气流以使雾化良好,同时又使充气量增大,可采用双重喉管或三重喉管。
主油系只能满足大部分工况下对混合气的要求。
在特殊工况下,还需要有辅助系统。
怠速系统内燃机本身运转但对外不作功时称为怠速运转,此时,节气门近于关闭,喉口处的真空度不能将燃油吸出和雾化。
因此在节气门后设有一怠速喷口,利用此处的真空吸出燃油。
在怠速油路中设有怠速油量孔和怠速空气量孔,以控制油量并使燃油泡沫化。
怠速转速可用怠速螺钉来调节。
为了保证由怠速系统工作顺利地过渡到主油系工作,在怠速喷口与喉管之间的怠速油路上还设有过渡喷口。
省油器加浓系统为满足经济性要求,主油系在大部分工况下供给较稀薄的混合气。
化油器图解资料课件
高效化油器
通过改进化油器的内部结构,提 高燃油雾化和混合效率,从而提 高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
能。
智能化控制
将传感器和控制系统集成到化油器 中,实现燃油喷射的精确控制,提 高燃油利用率和排放性能。
多功能化
开发具有多种功能的化油器,如燃 油喷射、空气混合、废气再循环等 ,以适应不同发动机工况的需求。
废气排放
燃烧后的废气通过排气管排出,进入大气中。
04 化油器的维护与保养
CHAPTER
化油器的清洗与调整
清洗化油器外部
拆卸化油器
使用干净的抹布擦拭化油器外部,去除灰 尘和污垢。
按照操作指南逐步拆卸化油器,注意各部 件的顺序和位置。
清洗内部零件
调整化油器
使用专用清洗剂清洗化油器内部的零件, 如量孔、喷嘴等。
技术创新
市场竞争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化 油器企业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和市场拓 展,以保持竞争优势。
化油器需要不断创新以适应发动机技 术的变化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需求。
谢谢
THANKS
化油器图解资料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化油器简介 • 化油器的组成与结构 • 化油器的工作流程 • 化油器的维护与保养 • 化油器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
01 化油器简介
CHAPTER
化油器的定义
01
化油器是一种将液体燃油与空气 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的装置,是 内燃机中的关键部件之一。
02
化油器通过利用空气流动产生的 负压和液体燃油的表面张力,将 燃油雾化成微小液滴并与空气混 合,形成可燃混合气。
油气的雾化过程
油雾形成
燃油在化油器内部雾化成 微小油滴,增加表面积, 加速燃油蒸发。
化油器工作原理
化油器工作原理(2009-02-16 11:55:21)分类:遥控车(引擎篇)标签:遥控比例仿真模型化油器休闲调教好您的引擎,您就会在比赛中占的先机。
引擎调教是油车中最重要的一环。
但是这方面的知识不是那么容易掌握的,因此也使很多新手对此感到比较泄气。
化油器是引擎的心脏!引擎的其他部分是不需要调教的,除非它们完全失效了,否则无须您的关注,它们也会良好的工作。
正确的调教化油器,对引擎正常工作是至关重要的的部分。
以下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化油器是如何工作的。
化油器基本上是控制进入引擎的,空气和燃料的混合气流,由此可以控制引擎的转速和扭力范围。
空气流空气流是由油门(风门)的位置决定的,当您触动发射机的油门扳机的时候,您就是在控制进入引擎的空气的量。
燃料流另外一方面,燃料流是由三支油针控制的。
这些油针事实上是一种螺丝,它们有锥型的末端,从孔座中伸入油路。
燃料流过油针所在的腔室,如果油针被向内旋,它就阻挡了更多的腔室体积,由此减少燃料的流量。
相反的,如果油针外旋,腔室就打开得更多,因此有更多的燃料流过。
点击查看放大图片燃料通过鼓装入口(1)进入化油器;然后流过主油针组件(2)然后通过燃料注入口(3)进入进气道。
这里的低速油针在油门全开的时候不产生作用油针也叫“混合油针”。
所有的遥控模型引擎都至少有一个主油针(高速油针);有些引擎还有低速油针;还有一些,除了同时拥有以上两者之外,还有第三支中速油针。
一个油针其实就是一种节流阀,从机械方面来说,它通常也指“油针和腔室的组合”。
油针从腔室的中间穿过,由于它的末端是尖的,因此燃料的流量就可以通过油针的位置来调整。
当油针更深的旋入腔室,就减少燃料的流量。
引擎的正常工作需要正确的空气、燃料混合比。
因此,化油器的工作就是调整输出正确的燃料流量,以配合空气的流量。
那为什么空气燃料混合比是可调教的呢?为什么不是一旦达到了理想的混合比,我们就永远不需要再调整油针呢?环境的温度、湿度、海拔高度甚至大气的压力,会改变进入引擎的空气(特别是氧气)的量;因此,混合比的设定必须因应环境的改变而调整。
车用化油器结构及工作原理
图 3-22 电磁阀位置
电磁阀工作:当点火开关断开时,电磁阀关闭,切 断向低速回路供燃油。当点火开关接通时,电流流 过电磁阀线圈,从而接通电磁阀,向低速回路供燃 油。
图 3-23
注意:电磁阀出故障时,发动机可以起动,但无怠速
(3)第一高速回路 (主装置) 回路描述:当汽车以常速行驶时(中高速 度),第一高速回路向发动机提供燃油。 由于这个回路适于最宽的速度范围,所以 被称为“主系统”(见图 3-24)
一、车用化油器概述
3、实际工作中,发动机对化油器空燃比的要 求是空燃比将随发动机转速、温度和负荷 而变化 具体情况见表1
空燃比与温度、发动机加速和负载的关系
发动机工作条件 起动(空气温度约为0) 空燃比 约1:1
起动(空气温度约为20) 约5:1 空转 缓慢转动 加速 最大输出 中速转动(较经济) 约11:1 12~13:1 8:1 12~13:1 12~18:1
1) 第二接触角 第二节气门一般调到当主节气门开角为50 度和65度时才打开,这个角称作“第二接 触角”( 图3-29 )
如果主节气门开角小于第二接触角的话,B杆将被弹 簧拉上。结果,尽管第二节气门隔膜将D杆向上拉但C杆 也不能转动,从而第二节来自门将不能打开。图 3-29
当节气门开角大于图中所示角的话,A杆将 使B杆反时针转动,这样便使C杆能自由转 动,结果,当第二节气门隔膜向上拉D杆时, 第二节气门便逐渐打开。控制第二节气门 开放的角,称作第二接触角。 注意:第二节气门的打开正时,由这个角 来控制。如果节气门开得太早或太晚,发 动机将发生喘气现象。
(5) 第二低速回路 (图 3--31)
图 3-31
解决发动机加速时发生的喘气现象。 当节气门开度超过第二接触角、并且第二 节气门由扰动机构稍微打开时,在第二低 速孔处产生真空,使汽油从孔口排出。 注意: 如果第二低速孔堵塞的话,第二节气门将 不能平滑地打开,从而引起加速时的喘气 现象。